第四章 空间数据的处理及投影变换
arcgis数据更新变换

练习:数据更新变换1.背景:由于空间数据(包括地形图与DEM)都是分幅存储的,造成某一特定研究区域跨越了不同的图幅。
而当我们要获取有特定边界的研究区域时,就要对数据进行裁切、拼接、提取等操作,有时还要进行相应的投影变换。
2.目的:获取具有投影坐标系统的特定边界的DEM数据。
3.要求:通过两幅给定的DEM数据,提取出白水县县界范围内的DEM数据,并将数据转换成高斯克吕格投影系统。
通过练习,掌握数据提取、裁切、拼接及投影变换的方法。
4.数据:1幅1:25万矢量数据,为地理坐标系统,其中大地基准是D_North_American_1927,参考椭球体是Clarke 1866,这是Arcgis为Shapefile类型的数据假设的地理坐标系统(实验数据在Chapter4/Exercise1中)。
2幅1:25万DEM数据,为地理坐标系统,大地基准是D_Krasovsky_1940,参考椭球体是Krasovsky_1940。
图1 工作流程5.操作步骤:(1)白水县的行政范围的提取1)打开1:25万矢量数据(图2)。
图2 原始矢量数据2)利用Analysis Tools工具箱,Extract工具集中的Select工具,依据“name”字段,即SQL表达式设置为“"NAME" = '白水县'”,提取出白水县(图3)。
A.展开Analysis Tools工具箱,打开Extract工具集,双击Select,打开Select对话框。
B.在Input Features文本框中选择输入“E:/ChP4/Ex1/Vector”矢量数据。
C.在Output Feature Class文本框键入输出的数据的路径与名称“E:/ChP4/Ex1/vector_Select”。
D.单击Expression可选文本框旁边的按钮,打开Query Builder对话框,设置SQL表达式“"NAME" = '白水县'”。
《空间数据的处理》PPT课件

例如,在一幅地形图中,有等高线、道路、河流等多种线地物,尽管不
同地物有不同的线型、颜色,但是对于计算机系统而言,仍然难以对它
们进行自动区分)
精选课件ppt
26
▪ 扫描矢量化以及处理流程
纸地图
扫描转换
拼接子图块
裁剪地图
矢量图编辑
矢量图合成
图像处理矢量化
地图信息处理流程图
精选课件ppt
返回
27
将栅格图像转换为矢量地图一般需要以下一系列步骤[Musavi 1988]: 1)图像二值化(Threshold) 2)平滑(Smooth) 图像平滑用于去除图像中的随机噪声,通常表现为斑点。 3)细化 细化将一条线细化为只有一个像素宽。 4)链式编码 链式编码将细化后的图像转换成为点链的集合,其中每个点链对应于一条弧 段。 5)矢量线提取 将每个点链转化成为一条矢量线。 除了上述五个步骤以外,还需要一些处理以方便图像矢量化过程,如图像拼接和 剪裁等等。
点 p,以及该像素直接相邻的 8 个像素点(下图),令:
p
像素周围的 8 个直接相邻像素
1)N(p)为 p 的邻点的数值的和; 2)图像像素联接数 T(p),如果旋转着看像素周围的点,T(p)就 是 p 周围 8 个点从 0 变成 1 的次数,它反映了像素邻点的联接的块数
(下图)。
3)pW,pE,pS,pN 分别指像素左侧、右侧、下边、上边邻点的数 值。
▪ INTERSECTARCS命令可以计算弧段交叉 点数量以及在交叉点上添加节点
精选课件ppt
17
弧段捕捉容差
弧段捕捉容差值使得一条弧段的末端被捕捉到另一条已有的 弧段。左图示数字化弧段超延,因为超延部分小于弧段捕捉 容差值,该数字化弧段的末端被捕捉到已有的弧段
地理信息系统第四章数据采集与处理

疏林地 733
未成林林地 734
迹地 735
针叶树疏林地 7331
阔叶树疏林地 7332
标志编号
Ⅰ
Ⅱ
Ⅲ
Ⅳ
Ⅴ
Ⅵ
Ⅶ
Ⅷ
Ⅸ
分类
1
属性数据的编码——编码方法 2
平原河
3
过渡河
山地河
• 多源分类编码法: 1
2 3
常年河
对于一个特定的分类时目令河标,根据诸多不同的
消失河
分类依据分别进行12 编码,各位数字代码之间并没有隶属通不航通关河 航河系。
地理数据库四种方式: 1.全部采用文件管理 2.文件结合关系数据库管理 3.全部采用关系数据库管理 4.重新设计具有空间数据和属 性数据管理和分析功能的数 据库系统(OO-DBMS)
6.地理数据库建立
第三节 地图数字化
一、手扶跟踪数字化 数字化仪组成、数字化方式、操作步骤
二、扫描矢量化 扫描仪原理、处理流程、操作方式
地图投影变换
正解变换 反解变换 数值变换
根据两种投影在变 换区内若干同名的 坐标点,采用插值 法、有限差分法、 待定系数法等,实 现不同投影之间的 转换
空间数据处理的方法-压缩处理
数据压缩的目的
节省存贮空间 节省处理时间
空间数据处理的方法-压缩处理
数据压缩途径
压缩软件:原数据信息基本不丢失而且可以大大 节省存贮空间,缺点是压缩后的文件必须在解 压缩后才能使用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7
1 2 3 4 5
1 2 3 4 5 6 7 8
1 2 3 4 5 6
树状河 平行河 筛状河 辐射河 扇形河 迷宫河
主〔要河〕流∶一级 支 流∶二级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第四章空间数据表达

3、弧段坐标文件:
弧段号
坐标系列(串)
a
x1,y1,X2,y2…,x5,y5
b
……
1、弧段文件:弧—面,弧—结点关系
弧段号
起点
终点
左多边形
右多边形
a
1
5
A
-
b
5
8
A
E
4、面文件
面号
弧段号
面积
周长
…
A
a,b,h
…
…
…
…
…
…
…
…
2、节点文件: 结点—链关系
点号
横坐标
02
(一)实体数据结构 只记录空间对象的位置坐标和属性信息,不记录拓扑关系。又称简单数据结构或面条(Spaghetti)结构。 存储: 独立存储:空间对象位置直接跟随空间对象; 点位字典:点坐标独立存储,线、面由点号组成 特征 数据按点、线、面为单元进行组织,数据结构直观简单; 公共边重复存储,存在数据冗余,难以保证数据独立性和一致性; 无拓扑关系,主要用于显示、输出及一般查询; 岛或洞只作为一个简单图形,没有与外界多边形的联系; 多边形分解和合并不易进行,邻域处理较复杂; 适用范围: 制图及一般查询,不适合复杂的空间分析 实例: ArcView的Shape文件 MapInfo的Tab文件
点用一个栅格单元表示;
02
PART 01
栅格数据模型
用离散的量化栅格值表示空间实体;
01
属性明确,位置隐含;
02
栅格边长决定了栅格数据的精度;
03
数据结构简单,易与遥感结合;
04
多层数据叠合操作简单;
05
GIS软件应用说明

摘自: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GIS专业课程http://202.119.109.14/dky/index.htm《GIS软件应用》课程教材:《ArcGIS9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方法》,科学出版社,2006参考教材:《ARCGIS 8 Desktop 地理信息系统应用指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软件:ArcGIS9.0GIS软件应用是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本科专业的选修课程,课程总学时54,计2学分,周学时3,学时分配:讲授28学时,上机实践26学时。
一、课程特点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是GIS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
通过课堂上和课后的大量实例练习操作,让学生在熟练掌握GIS通用软件的基础上,理解GIS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教学目标GIS软件应用课程以熟练掌握GIS常用软件位基本目标,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不仅掌握常用GIS软件的操作,加深对GIS基本原理的理解和领会,并能够熟练运用一种GIS软件完成地理空间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三、课程内容以ArcGIS软件为基础,以数据分析处理由浅入深的主线,在介绍ARCGIS的基本操作的基础上着重讲述ArcGIS的空间分析功能模块,培养学生针对问题建模的思想,增加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主要内容如下:∙ARCGIS应用基础(ArcMap、ArcCatalog、Geoprocessing等)∙空间数据的采集与组织(Shapefile、Coverage、Geodatabase)∙空间数据的转换与处理(ArcToolbox)∙数据的可视化表达∙矢量、栅格数据的空间分析∙三维分析∙地统计分析∙水文分析∙空间分析建模四、教学方法1.原理介绍:简要讲述GIS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课堂演示:在每一个基本原理与方法之后,介绍软件部分相应的功能和方法。
3.屏幕动画:大量的课后练习采用屏幕动画的形式提供给同学,作为作业答案参考资料。
五、教学组织方式课堂讲授与上机实习相结合。
4空间数据处理(1)—空间数据坐标变换

变换区内的若干同名数字化点,采用插值法, 或待定系数法等,从
而实现由一种投影的坐标到另一种投影坐标的变换.
总结
重点掌握 • 空间数据坐标变换的类型; • 几何纠正的方法及过程; • 投影转换及其类型; • 我国常用的地图投影方式; • 投影转换有哪些方法及应用情况
仿射变换原理如图所示设xxyy为数字化仪坐标xxyy为理论坐标mm11mm22为地图横向和纵向的实际比例尺两坐标系夹角为??数字化仪原点o相对于理论坐标系原点平移了aa00bb00
4 空间数据处理
第一节 空间数据坐标变换
空间数据坐标变换类型: 几何纠正:主要解决数字化原图变形等原因引起的误差,并 进行几何配准。 坐标系转换:主要解决G1S中设备坐标同用户坐标的不一致
2.再输入 4个(或多个)控制 点的正确坐标 3.自动运算
TIC1 TIC4
例证 2 :遥感影像图的纠正
1.遥感影像图的纠正通常选用同遥感影像图比例尺相同的地
形图或正射影像图作变换标准图,
2.在选择好变换方法后, 3.在被纠正的遥感影像图和标准图上分别采集同名地物点, (所选的点在图上应分布均匀、点位合适,通常选道路交叉 点、河流桥梁等固定设施点,以保证纠正精度。)
4.进行变换运算
二、投影转换
投影转换是将一种地图投影转换为另一种地图投影,主要 包括投影类型、投影参数或椭球体等的改变。
当系统使用的数据取自不同地图投影的图幅时,需要将一
种投影的数字化数据转换为所需要投影的坐标数据。
1 地图投影的类型
圆柱投影
方位投影
圆锥投影
在上述投影中,由于辅助几何面与地球表面的关系位置
2 地图投影的转换方法
当系统使用的数据取自不同地图投影的图幅时,需要将 一种投影的数字化数据转换为所需要投影的坐标数据。
ArcGIS_9_教程_第4章_空间数据的转换与处理

第4章 空间数据的转换与处理空间数据是GIS 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整个GIS 都是围绕空间数据的采集、加工、存储、分析和表现展开的。
原始数据往往由于在数据结构、数据组织、数据表达等方面与用户自己的信息系统不一致而需要对原始数据进行转换与处理,如投影变换,不同数据格式之间的相互转换,以及数据的裁切、拼接等处理。
以上所述的各种数据转换与处理均可以利用ArcToolbox 中的工具实现。
在ArcGIS9中,ArcToolbox 嵌入到了ArcMap 中。
本章就投影变换、数据格式转换、数据裁切、拼接等内容分别简单介绍。
4.1 投影变换由于数据源的多样性,当数据与我们研究、分析问题的空间参考系统(坐标系统、投影方式)不一致时,就需要对数据进行投影变换。
同样,在对本身有投影信息的数据采集完成时,为了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易交换性,要对数据定义投影。
以下就地图投影及投影变换的概念做简单介绍,之后分别讲述在ArcGIS 中如何实现地图投影定义及变换。
空间数据与地球上的某个位置相对应。
对空间数据进行定位,必须将其嵌入到一个空间参照系中。
因为GIS 描述的是位于地球表面的信息,所以根据地球椭球体建立的地理坐标(经纬网)可以作为空间数据的参照系统。
而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的球体,为了能够将其表面的内容显示在平面的显示器或纸面上,就必须将球面的地理坐标系统变换成平面的投图4.1椭球体表面投影到平面的微分梯形Y影坐标系统(图4.1)。
因此,运用地图投影的方法,建立地球表面和平面上点的函数关系,使地球表面上由地理坐标确定的点,在平面上有一个与它相对应的点。
地图投影的使用保证了空间信息在地域上的联系和完整性。
当系统使用的数据取自不同地图投影的图幅时,需要将一种投影的数字化数据转换为所需要投影的坐标数据。
投影转换的方法可以采用:1. 正解变换: 通过建立一种投影变换为另一种投影的严密或近似的解析关系式,直接由一种投影的数字化坐标x 、y 变换到另一种投影的直角坐标X 、Y 。
地图投影,空间数据处理指导-实验4

实验四、空间数据处理一、实验目的1. 掌握空间数据处理(融合、拼接、剪切、交叉、合并)的基本方法,原理。
领会其用途。
2. 掌握地图投影变换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3. 熟悉ArcGIS 中投影的应用及投影变换的方法、技术4. 了解地图投影及其变换在实际中的应用。
二、实验准备预备知识:ArcToolbox 是ArcGIS Desktop 中的一个软件模块。
内嵌在ArcCatalog 和ArcMap中,在ArcView、ArcEditor 和ArcInfo 中都可以使用。
ArcToolbox 具有许多复杂的空间处理功能,包括的工具有:● 数据管理● 数据转换● Coverage 的处理● 矢量分析● 地理编码● 统计分析空间间数据处理是基于已有数据派生新数据的一种方法。
是通过空间分析方法来实现的。
是基于矢量数据进行的,包括如下几种常用的操作:融合,剪切,拼接,合并(并集),相交(交集)。
地理坐标系(Geogrpahic Coordinate System)地理坐标系使用基于经纬度坐标的坐标系统描述地球上某一点所处的位置。
某一个地理坐标系是基于一个基准面来定义的。
基准面是利用特定椭球体对特定地区地球表面的逼近,因此每个国家或地区均有各自的基准面。
在ArcGIS 中基于这三个椭球,建立了我国常用的三个基准面和地理坐标系:● GCS_WGS1984 (基于WGS84 基准面)● GCS_BEIJING1954 (基于北京1954 基准面)● GCS_XIAN1980 (基于西安1980 基准面)投影坐标系(Projected Coordinate Systems)投影坐标系使用基于X,Y 值的坐标系统来描述地球上某个点所处的位置。
这个坐标系是从地球的近似椭球体投影得到的,它对应于某个地理坐标系。
投影坐标系由以下参数确定● 地理坐标系(由基准面确定,比如:北京54、西安80、WGS84)● 投影方法(比如高斯-克吕格、Lambert 投影、Mercator 投影)在ArcGIS 中提供了几十种常用的投影方法北京1954 投影坐标系和西安1980 坐标系都是应用高斯-克吕格投影,只是基准面、椭球、大地原点不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练习 4
1.空间数据处理(融合、合并、剪切、交叉、合并)
2.设置地图投影及投影变换
空间数据处理 (1)
第1步裁剪要素 (2)
第2步拼接图层 (3)
第3步要素融合 (4)
第4步图层合并 (6)
第5步图层相交 (7)
定义地图投影 (9)
第6步定义投影 (9)
第7步投影变换――地理坐标系->北京1954坐标系转换->西安80坐标系 (10)
补充:图层相减,计算面积 (11)
空间数据处理
●数据:云南县界.shp; Clip.shp西双版纳森林覆盖.shp 西双版纳县界.shp
●步骤:
将所需要的数据下载后,解压到到 e:\gisdata,
设定工作区:在ArcMap中 执行菜单命令:<工具>-><选项>,在“空间处理”选项页里,点
击“环境变量”按钮,在环境变量对话框
中的常规设置选项中,设定“临时工作空
间”为 e:\gisdata
第1步 裁剪要素
◆在ArcMap中,添数据GISDATA\云南县界.shp,添加数据GISDATA\Clip.shp (Clip 中有四
个要素)
◆激活Clip图层。
选中Clip图层中的一个要素,注意确保不要选中“云南县界”中的要素!
点击打开ArcToolbox,
指定输出要素类路径及名称,这里请命名
为“云南县界_Clip1”
指定输入类:云南县界
指定剪切要素:Clip(必须是多边形要素)
依次选中Clip主题中其它三个要素,重复以上的操作步骤, 完成操作后将得到共四个图层(“云南县界_Clip1” , “云南县界_Clip2”,“云南县界_Clip3”,“云南县界_Clip4”
)。
第2步 拼接图层
◆在ArcMap中新建地图文档,加载你在剪切要素操作中得到的 四个图层
◆点击打开ArcToolbox
在ArcToolbox中执行“追加”命令
输出要素:设定为 云南县界_Clip1,
输入要素:依次添加其它三个图层 右键点击图层“云南县界_Clip1”,在出现的右键菜单中执行“数据”->”导出数据”
指定导入数据的路径和名称:YNOK.shp
通过以上操作我们就完成了将4个图层拼接为一个图层的处理。
新建一地图文档,加载数据YNOK.shp,查看图层及打开其属性表看看与“云南县界”中的属性表有何区别。
第3步 要素融合
◆在拼接图层的基础上继续
◆执行“融合”命令
◆输入要素:指定为YNOK
融合字段:选择为“所属州”,将根据这个字段的值对要素进行融合,YNOK图层中“所属州”相同的要素将合并成一个要素
以上操作,根据指定字段的值,对现有图层中的要素进行融合,产生新的图层――YNOK_Dissovle,打开并查看其属性表
类似地,重复以上过程,并将融合字段指定为:CHINESE ,看看结果有何不同
第4步 图层合并
◆在ArcMap中新建一个地图文档,加载数据 GISDATA\西双版纳森林覆盖.shp 和 GISDATA\西
双版纳县界.shp
◆调整图层顺序,将西双版纳县界置于下方
◆打开ArcToolbox,在ArcToolbox执行“联合”命令(analysis tools\overly\union)
◆在联合对话框中
输入要素:依次添加 “西双版纳森林覆盖”“西双版纳县界”两个图层
输出要素类:设置为 Union.shp
查看输出要素类:Union的的属性表,并检查属性 “Type”,其中为“Y”的表示有植被覆盖的区域,右键点击图层Union,修改属性->符号 (设置为唯一值图例,字段设置为TYPE)
思考题:勐海县的总面积是多少平方公里?其中有森林覆盖的区域面积是多少?没有森林覆盖的区域面积是多少?
第5步 图层相交
◆在图层合并练习的基础继续
◆在ArcToolbox中,执行“相交”命令
◆在“相交对话框”中
输入要素:依次添加 “西双版纳森林覆盖”“西双版纳县界”两个图层
输出要素类:设置为 Intersect.shp
查看 输出要素类InterSect,并与“西双版纳森林覆盖”及“图层合并”操作所得结果――“Union”进行比较,并进一步思考这类操作适合求解哪一些现实问题。
定义地图投影
第6步 定义投影
(1) 在ArcMap中新建地图文档,添加第4步成生成的图层:Union.shp
(2) 在TOC中,右键点击图层“Union”,查看属性,在属性对话框中,点击“源”选项页,查看这图层是什么坐标系
(3) 打开ArcToolbox,执行命令“定义投影”命令
在定义投影对话框中,选择要素类:Union,点击坐
标系输入框右边的按钮,
在出现的“空间参考属性”对话框中,选择一个地理坐标系,GCS_BEJING_1954
(注意:前提是我们已知道图层Union是使用北京1954地理坐标系)
点击“选择按钮”,从预定义的坐标系中选择(坐标系统\Geographic Coordinate Systems\Asia\Beijing 1954.prj)
(4) 在TOC中,右键点击图层“Union”,查看属性,在属性对话框中,点击“源”选项页,查看这个图层的坐标系是否已经被指定为“北京1954地理坐标系”
第7步 投影变换――地理坐标系->北京1954坐标系转换->西安80坐标系
(1) 在第6步的基础上进行
(2) 打开ArcToolbox,执行命令“定义投影”命令
(3) 在“投影”对话框中,依次设定输入要素类为――Union ,输出要素类为――
Union_PRJ_BJ54.shp , 输出坐标系选择为――“BEJING_1954_GK_ZONE_17N ” 从预定义的坐标系中选择(坐标系统\Projected Coordinate Systems\Gauss Kruger\Beijing 1954\Beijing 1954 GK Zone 17N.prj )
(4) 确定后,完成由地理坐标系GCS_BEJING_1954 到 投影坐标系
BEJING_1954_GK_ZONE_17N 的变换。
补充:图层相减,计算面积(可选)
第4步中要求,没有森林覆盖的区域面积是多少?
提示:
(1)基于第4步的结果,
用图层相减功能求出没有
植被的区域,
得到一个图层,检查此图
层的坐标系是否已是投影
坐标系(地图单位是
米?),如果不是则将其转
换为投影坐标系
(2)查找ArcMap中的联
机帮助,以了解如何计算
多边形的面积
提示:用字段计算器
面积单位是什么?如何转换成平方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