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新安江流域水环境补偿的创新与实践_吴舜泽

合集下载

第四届中国流域水质目标精细化管理暨新安江生态补偿实践研讨会黄山开幕

第四届中国流域水质目标精细化管理暨新安江生态补偿实践研讨会黄山开幕

方伟周君为美丽中国贡献黄山智慧、奉献黄山力量11月9日上午,由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和黄山市政府主办的第四届中国流域水质目标精细化管理暨新安江生态补偿实践研讨会在屯溪开幕。

来自国家部委、长三角城市代表、省内外相关部门以及权威高校专家学者和国内生态环保龙头企业代表参加研讨会,并围绕跨省生态补偿、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财力和支出责任的匹配、空间管控、治污减排、政策研究等主题发表主旨演讲,以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为代表的流域水生态环境管理、生态补偿机制建设和绿色发展的实践经验和典型案例进行交流、宣传、推广,为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贡献黄山智慧、奉献黄山力量。

六大热点话题透彻剖析本届研讨会以“保护绿水青山共享绿色发展”为主题,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创新、绿色、协调、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水生态环境保护和区域协同发展为主线,围绕相关主题开展广泛、深入研讨。

为期2天的研讨会,财政部、生态环境部、水利部等部委,长三角城市代表,安徽省财政厅、生态环境厅、自然资源厅省直部门,省内城市代表,以及来自清华大学、武汉大学等院校的教授和中国科学院、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E20研究院的权威专家进行主旨演讲。

大会围绕“十四五”流域水生态环境治理、重点区域水环境保护修复、流域生态补偿、水污染源排放管控、地下水环境保护、水环境模型模拟与大数据分析等六大热点话题展开。

黄山市政府主要负责人以《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推深做实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为题,详细阐述了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工作八年探索实践所取得的生态、经济、社会、制度等多重效应。

同时,也就新安江保护治理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还面临的不少困难和压力作了探讨;并就下一步继续深化试点工作、统筹抓好流域综合治理,大力推动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好,着力打造生态补偿机制“长效版”“拓展版”“推广版”,为共建“天更蓝、水更净、空气更清新”的美丽中国,贡献黄山智慧、奉献黄山力量,进行了现场交流。

吴舜泽:“水十条”是推进水环境治理的利器和路线图

吴舜泽:“水十条”是推进水环境治理的利器和路线图

吴舜泽:“水十条”是推进水环境治理的利器和路线图陈向国【期刊名称】《节能与环保》【年(卷),期】2015(0)7【摘要】2015年4月16日,由环境保护部组织领导,环保部环境规划院捉刀、历时两年、经过数十次修改的《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因其有10条内容,简称其为"水十条")由国务院正式对外公布。

"我感觉‘水十条’是一个全面、系统、符合水环境本身客观规律的行动纲领,也是我们向水环境宣战的重要内容,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推进水环境治理的路线图。

"具体牵头承担"水十条"的编制技术工作的环保部环境规划院副院长吴舜泽如是评价"水十条"。

【总页数】6页(P16-21)【关键词】舜泽;环境治理;水污染防治;水环境质量;行动纲领;规划院;水质改善;环保市场;治污减排;近岸海域环境【作者】陈向国【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52【相关文献】1."水十条"框架下的流域水环境监测工作思考——以淮河流域水环境监测工作为例[J], 尚春林;冀保程2.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吴舜泽主任一行参加中国生态文明论坛十堰年会 [J], 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3.生态环境保护要为经济发展让路?平衡二者关系变得尤为重要——专访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吴舜泽 [J], 李彪4.京津冀如何构建环境治理一体化大格局?“大气十条”、“水十条”和“土十条”提供制度支撑和行动指南 [J], 肖强;王海龙5.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吴舜泽主任一行赴中国钢铁工业协会调研[J], 无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坚持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的研究——以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为例 陈国有

坚持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的研究——以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为例 陈国有

坚持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的研究——以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为例陈国有摘要: 2018年4月12日,由环保部环境规划院编制的《新安江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试点绩效评估报(2012-2017)》通过专家评审。

这意味着全国首个跨省流域生态补偿试点通过验收,安徽、浙江两省携手治理新安江,共建出一个跨省流域性生态补偿的“中国模式”,也使运用生态补偿手段,通过经济发达地区向生态保护地区、欠发达地区进行经济补偿,促进中西部、城乡之间共享发展,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有了更多的选择。

关键词:新安江生态补偿研究一、生态补偿的前期探索工业革命在短短200年间创造了巨大的财富,但是经济发展是一把“双刃剑”,正如一百多年前恩格斯说的:“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

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

”[1]生态补偿机制正是以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为目的,根据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生态保护成本、发展机会成本,综合运用行政和市场手段,调整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相关各方之间利益关系的一种制度安排,是一项具有经济激励作用、与“污染者付费”原则并存、基于“受益者付费和破坏者付费”原则的环境经济政策。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国在自然保护区、重要生态功能区、矿产资源开发、流域水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生态补偿机制进行了诸多探索。

1、在国家层面上。

我国早在1999年就进行了退耕还林试点工作,仅中央投入的工程资金就超过4300多亿元,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生态建设工程。

退耕还林调整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森林面积大幅度得到提升,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治理的步伐大大加快,生态状况得到明显改善,产业结构得到了调整,广大农民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经济补偿。

2、在地方层面上。

浙江省一直走在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探索的全国前列。

继2005年出台《关于进一步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的若干意见》、2006年出台《钱塘江源头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省级财政专项补助暂行办法》之后,2008年又出台了《浙江省生态环保财力转移支付试行办法》,成为全国第一个实施省内全流域生态补偿的省份。

新安江流域(第二轮)生态补偿试点进展及机制完善探索

新安江流域(第二轮)生态补偿试点进展及机制完善探索

新安江流域(第二轮)生态补偿试点进展及机制完善探索聂伟平;陈东风【期刊名称】《环境保护》【年(卷),期】2017(45)7【摘要】新安江流域是我国首个流域生态补偿的试点地区,首轮试点于2012—2014年实施,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显著。

第二轮试点实施期为2015—2017年,文章重点对第二轮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协议的内容以及黄山市为生态保护所做的"10个覆盖""10个推进"等工作和机制完善探索工作进行了阐述。

文章指出目前生态补偿工作还存在横向补偿长效机制尚未健全,流域上游地区工作压力大、试点补偿方式单一,补偿范围难以满足实际保护需要,发展与保护矛盾突出,水质保持为优难度加大等问题。

为此,为探索出一种可复制、可推广的新安江模式,提出应建立长效的生态补偿机制、推进多元化的补偿方式、探索上下游水权交易等建议。

【总页数】5页(P19-23)【关键词】新安江;生态补偿;考核指标;补偿方式;水权交易;黄山市【作者】聂伟平;陈东风【作者单位】新安江流域生态建设保护局【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321【相关文献】1.问江哪得清如许——首个跨省流域新安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成效显著 [J], 方向阳;李颖;刘慧娴;江腾2.全国首个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的"新安江模式" [J], 程泉民; 方辉振3.同饮一江清水共享美好家园——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综述 [J], 胡利龙4.论我国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建构的困境与突破——以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为例 [J], 郭少青5.一江碧水照丹青——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过程的一点记忆 [J], 项金如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完善新安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研究

完善新安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研究

完善新安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研究作者:丁兴荣来源:《科学导报·科学工程与电力》2019年第23期【摘 ;要】本文以新安江源头绩溪县为例,通过走访调查和归纳总结新安江源头宣城市绩溪县在新安江生态保护补偿工作方面所做出的努力和已经取得的效果,分析绩溪县在新安江流域生态保护项目上还主要存在哪些难题,结合新安江流域其他范围内存在的主要问题,将整个新安江流域看成一个完整的体系,针对这个完整体系,提出完善新安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合理且可行性的方案。

结合绩溪县当地实际情况,为接下来的新安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研究提交一份完美的答卷。

【关键词】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新安江流域;绩溪县2011年,我国在新安江流域开启了国内第一个跨省界流域水环境生态补偿试点工程,经过两轮试点,6年的努力,宣城市绩溪县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新安江流域总体水质在优于基本标准的情况下持续好转,新安江已成为全国水质最好的河流之一。

一、绩溪县在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方面的做法和成效(一)用好政策杠杆,放大项目效应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试点启动以来,绩溪共获得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资金3.7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2.3亿元、浙江省资金0.6亿元、安徽省资金0.8亿元。

根据宣城市绩溪县环境保护局网站公示数据显示,2014-2018年,宣城市绩溪县在新安江综合治理方面共完成投资2.641976亿元,共涉及53个生态补偿项目。

(二)河道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水质保持优良根据宣城市绩溪县环境保护局网站公示的断面监测信息来看,2015-2018年间,绩歙交界断面(新管断面)、扬之河古林桥断面(自来水一水厂取水口上游)和翚溪水库三个监测断面的达标率为100%,且大部分情况下断面的水质类别为Ⅱ类(见表1)。

(三)体制机制创新,生态补偿转型绩溪县三产结构比例由2010年的21.2:48.6:30.2调整至2017年的13.1:46.5:40.4。

新安江试点跨省流域水环境补偿

新安江试点跨省流域水环境补偿

新安江试点跨省流域水环境补偿,皖浙共建环境友好型发展模式安徽浙江两省在全国率先试点建立新安江跨省流域水环境补偿机制,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双赢,共建环境友好型发展模式。

安徽省黄山市新成立的新安江流域生态建设保护局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目前,已经通过国际招标开始编制新安江流域整体生态保护和发展规划,局长聂伟平:【录音】我们组建了7支专业化打捞队对江面进行打捞,另外在沿河10个重点乡镇建设垃圾中转站或焚烧炉,全面推行新安江面源污染综合治理,下一步将农村面源污染防治进行全覆盖”。

新安江发源于安徽黄山,流域总面积达一万一千多平方公里,是安徽仅次于长江、淮河的第三大水系,也是浙江省最大的入境河流,占浙江重要水源地千岛湖总入湖水量的60%以上,水质状况直接影响到浙江杭州等地饮用水的安全。

多年来,上游的黄山市采取多项措施保护新安江水质,使河流水环境质量优良率达到100%,成为国内水质最好的流域之一。

黄山市财政局局长汪理文:【录音】十一五期间,全市关停各类污染企业150多家,完成工业企业治理项目65个,投入治理资金50亿元。

勒紧裤带搞环保,并非发展的长远之计。

去年底,国家将新安江作为全国首个跨省流域生态补偿试点,由财政部、环保部牵头制订实施方案,今年计划投入3亿元补偿资金,其中2亿元已经拨付到位。

黄山市委书记王福宏表示,新安江治理将由此迈入新的阶段:【录音】必将对新安江及下游千岛湖的保护、对沿岸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致富、对加快现代国际旅游城市建设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新试点的补偿机制将采取奖优罚劣的原则,新安江流域生态建设保护局局长聂伟平:【录音】由环境保护部每年负责组织皖浙两省对跨界水质开展监测,安徽提供水质优于基本标准的,由浙江对安徽给予补偿;劣于基本标准的,由安徽对浙江给予补偿。

黄山市近日开始启动新一轮新安江综合治理,涉及防洪安保、水资源保护开发、生态保护、污染防治等十二个方面,同时与浙江探索在低碳经济、旅游经济、生态农业等方面发展合作。

黄山市新安江流域水环境保护及河流水质排名

黄山市新安江流域水环境保护及河流水质排名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China Resources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Vol.35,No.62017年6月- 79 -环境保护黄山市新安江流域水环境保护及河流水质排名吴效东(黄山市环境监测站,安徽 黄山 245000)摘要:新安江是黄山人的母亲河,黄山市大力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及水污染防治工作,确保水环境质量稳中趋好。

本文简要介绍了黄山市为保护新安江水质而采取的各项措施和取得的成效,并对如何通过水质排名的方式促进黄山市地表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进行了探讨。

运用水质指数法对新安江河流水质进行排名是一项有益的尝试,这对其他地方的生态环境保护和水污染防治工作起到借鉴作用。

关键词:环境保护;水环境质量排名;水质系数中图分类号:X824;X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500(2017)06-0079-03Water Environment Protection and River Water Quality Ranking ofXin'An River Basin in Huangshan CityWU Xiaodong(Huangshan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Station, huangshan 245000, China)Abstract : Xin'An river is the mother river of Mount Huangshan, Huangshan City vigorously promote the prevention of water pollution and protect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o ensure better water quality stability. The practice of wate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which has been introduced to the xin'an river has produced remarkable results. .According to the water quality to proceed the river ranking is a new approach and is helpful in protecting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controlling water pollution.Keywords :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Water quality ranking ; water quality index黄山市地处皖南山区,山清水秀,生态绝佳,是著名的国际旅游城市,有东方瑞士之美誉,为世人所称道。

安徽省新安江流域生态环境补偿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安徽省新安江流域生态环境补偿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安徽省新安江流域生态环境补偿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快推进新安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规范和加强新安江流域水环境补偿资金(以下简称补偿资金)的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促进流域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确保流域环境整治及保护项目的顺利实施,根据《新安江流域水环境补偿试点实施方案》的要求及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安徽省新安江流域是指新安江干流及其支流在安徽境内的流域。

包括经流黄山市的屯溪区、徽州区、黄山区、歙县、休宁县、黟县、祁门县和宣城市绩溪县区域。

第二章资金来源和使用范围第三条补偿资金来源:1.中央财政专项转移支付资金;2.浙江省补偿资金;浙江省补偿资金,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四条补偿资金使用范围:补偿资金专项用于新安江流域水环境保护和水污染治理。

具体包括:流域生态保护规划编制、环保能力建设、上游地区涵养水源、环境污染综合整治、工业企业污染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含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工业经济园区建设补助、关停并转企业补助、生态修复工程及其他污染整治项目等。

(一)流域生态保护和发展规划编制新安江流域水资源保护和发展规划。

(二) 环境保护能力建设1.新安江流域水环境监管体系建设;2.新安江流域水环境自动监测系统建设;3.新安江流域水污染预警监测系统建设。

(三)农村面源污染防治1.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含保洁队、打捞队设备);2.乡镇垃圾及污水处理设施建设;3.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4.土壤污染治理;5.重点区域网箱养殖整治。

(四)城镇污水处理及垃圾处置设施l.城镇污水处理设施以及配套管网建设;2.城镇无害化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

(五)点源污染治理项目1.新安江流域工业企业污水污染治理及清洁生产;2.关停并转企业补助;3.工业园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六)生态修复工程l.新安江河道整治工程;2.新安江重点区域生态恢复工程;3.生态移民工程;4.水土保持治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0聚焦以硬约束引导生态补偿驶入快车道流域生态补偿是以保护流域生态环境,促进流域内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上下游协同发展为目的,依据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生态保护成本、发展机会成本,运用政府和市场手段,调节流域内上下游之间以及与其他生态保护利益相关者之间利益关系的公共制度[1-2]。

作为我国水环境管理的重要内容和有效手段,在改善流域水环境质量、明确水环境治理责任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同时,对于协调流域上下游利益关系、化解区域矛盾冲突,促进流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3]。

我国流域生态补偿的实践近年来,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积极探索推进流域生态补偿工作,开展实施了不同形式的流域生态补偿实践。

“十一五”以来,基于省内跨行政界断面水质考核的赔偿、补偿(水环境补偿)制度的量化,落实了地方政府对环境质量负责的要求,可操作性强,地方实践发展快,是我国生态补偿实践的一个突出特点。

从补偿的范围来看,可分为跨省补偿与省内补偿。

其中,跨省补偿开展得较少,目前仅有皖浙两省的新安江、甘陕两省的渭河和闽粤两省的汀江3个流域开展了实践;省内补偿开展得较多,河南、辽宁、江苏、山东、上海等省市均已开展。

从补偿的模式来看,主要有3种:一是国家直接对省或省直接对地市的“纵向补偿”;二是省与省之间或者地市与地市之间的“横向补偿”;三是综合前两种模式的“纵向加横向补偿”。

从补偿的意愿来看,可分为主动补偿与被动赔偿。

陕西省为鼓励甘肃省对渭河上游的污染治理而实施的补偿属于主动补偿;河南、辽宁等省以跨界断面水质超标罚款、达标奖励为主要内容的补偿属于被动赔偿。

目前,我国已经开展的流域生态补偿实践,积累了一批有益的经验和做法,但也存在跨省界补偿推进难度大、补偿手段单一、补偿标准差异较大等问题。

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

按照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推动地区间建立横向生态补偿制度”,这需要总结方方面面的研究和实践,以进一步体现生态环境的价值、引导绿色发展观、强化区域均衡发展。

新安江流域水环境补偿实施的主要做法新安江地跨皖浙两省,是钱塘江的正源,下游千岛湖是浙江重要的饮用水水源地和长三角地区的战略备用水源。

从2004年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委员会对新安江流域生态保护和污染防治相关工作进行调研时,各方开始酝酿推动跨省流域水环境补偿。

2010年中央财政下达5000万元启动资金,2011年9月印发《新安江流域水环境补偿试点实施方案》,2012年9月安徽、浙江两省正式签订《新安江流域水环境补偿协议》,同年中央财政资金3亿元,浙江省、安徽省各1亿元补偿资金全部到位,标志着我国首个国家层面的跨省界水环境补偿试点正式启动。

试点资金引导和融资并重,全力推进项目实施为推进新安江流域水环境补偿试点,两年来(截至2013年底),新安江流域水环境补偿试点项目已完成投资62.1亿元,共实施了农村面源污■文/吴舜泽 杨文杰 赵越 马乐宽新安江流域水环境补偿的创新与实践摘 要 本文分析了我国流域生态补偿的实践情况,指出新安江流域水环境补偿在跨界流域生态补偿方面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示范性,通过总结其经验和特点,为下阶段我国开展横向生态补偿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 流域水环境;横向生态补偿;新安江;启示新安江地跨皖浙两省,是钱塘江的正源,下游千岛湖是浙江重要的饮用水水源地和长三角地区的战略备用水源。

DOI:10.14026/ki.0253-9705.2014.05.01131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Vol. 42 No. 05 2014染、城镇污水和垃圾处理、工业点源污染整治、生态修复工程、能力建设5大类156个项目。

其中,试点资金12.7亿元,放大效应为3.9倍。

为保障试点项目顺利实施,按照“政府引导、市场推进、社会参与”的原则,黄山市在中央及省级财政拨付试点资金的基础上,多渠道筹措资金,认真落实安徽省政府与国家开发银行签订的200亿元融资战略协议,提高市城投融资平台能力,积极鼓励和支持社会和企业投入生态保护和建设。

安徽省财政厅、环保厅联合下发的年度补偿资金申报要求,黄山市、绩溪县据此编制补偿资金使用方案(含项目名单),论证上报经省级评审,资金拨付给市城投公司,资金计划下达各区县财政、环保及市直部门,资金跟着项目走,严格按照项目实施进度拨付资金,积极推行县级财政报账制,确保试点资金规范、有效。

同时,以试点工作为契机,黄山市启动实施了新安江综合治理,围绕防洪保安、水资源保护开发、生态保护、村镇整治、产业结构调整等12个方面,完成投资345亿元。

同步推进了旅游、文化、生态“三位一体”融合发展模式,拓展和提升了项目的连带效益、后续效益、经济效益,促进了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

建立水污染防治联动机制,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在财政部和环境保护部的协调下,流域上下游建立了互访协商机制,统筹推进全流域联防联控,合力治污,共同解决好工作中的各项问题。

流域上下游,尤其是黄山市和淳安县就新安江流域综合治理情况进行交流协商,明确建立联合监测、汛期联合打捞、联合执法、应急联动等机制,促进两地合作共建,互利共赢。

截至2013年12月底,共对新安江省界断面开展了24次联合监测,监测结果得到双方认可。

成立了地区联合环境执法小组,每半年召开一次联席会议,每季度开展一次联合执法检查。

安徽、浙江各级党委、政府先后出台30多个文件,为流域水环境保护提出了刚性要求,流域上下游水环境保护综合推进和监督机制日趋完善。

成立专门机构,强化目标考核安徽省委明确了常务副省长主抓的工作机制,每半年召开一次例会。

黄山市委、市政府把新安江流域生态建设摆在与经济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成立了新安江流域综合治理领导小组和生态补偿机制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分别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

同时,为加强新安江流域生态建设保护工作,创新行政管理方式,专门成立了新安江流域生态建设保护局,归口财政局管理,完善与环保、水利、农业等部门相互协调的运行机制。

围绕保护、发展、惠民三大目标,黄山市委、市政府与各区县和市直相关部门签订试点工作目标责任书,层层细化任务,逐级落实责任,制定并下发《新安江流域综合治理考核办法》,重点围绕日常管理、社会宣传、监督检查、机制建设、民意调查、区县交界断面水质考核等内容开展工作。

搭建沟通平台,推动信息公开黄山市充分发挥中国黄山、黄山新闻网等政府门户网站的新安江保护专栏信息平台及微信公众平台作用,及时公布试点工作动态,开展新安江流域生态保护征求意见活动。

针对网民发表的与新安江保护相关的留言,认真做好宣传疏导和跟踪督办工作,及时解决市民反映强烈的热点和焦点问题。

通过设立试点项目标识牌,公开项目的建设内容、投资规模、责任单位、管护单位等信息,提高了试点工作的影响力和透明度。

推行村规民约,鼓励村民自我约束、自我管理。

充分挖据生态文化内涵,宣传人与自然和谐理念。

启动新安江流域综合治理和生态补偿机制试点宣传月,开展志愿者文明劝导巡回演出、禁磷专项整治等多种多样的宣传活动。

新安江流域水环境补偿的主要成效转变发展政绩理念2011年,安徽省委、省政府把以生态补偿机制为核心的新安江综合治理作为建设生态强省“一号工程”,省政府在市县政府分类考核办法中,将黄山单独作为四类地区,对黄山市的考核不再单纯以GDP 作为主要考核指标,加大生态32聚焦以硬约束引导生态补偿驶入快车道环保、现代服务业等考核权重,纠正了单纯以经济增长速度评定政绩的偏向,引导支持黄山市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努力促进新安江流域经济社会科学发展。

试点实施以来,黄山市严格环保准入和淘汰落后产能,关停淘汰污染企业150多户,整体搬迁工业企业70多家,优化升级工业项目290多个,共否定外来投资项目180个,新、扩、改建项目和企业2088家。

促进环境与经济的双赢在保持经济总体较快发展的前提下,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水平不断提高,以严格的水环境目标倒逼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实现了主要工业污染物排放量和排放强度逐年“双下降”。

监测数据表明,2011—2013年,新安江跨省界街口断面连续三年水质均符合补偿指数P≤1的要求。

同时,流域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磷三项指标浓度开始出现拐点,水质恶化趋势得到有效控制,千岛湖水环境质量保持为优,营养状态指数呈现下降趋势。

健全全民行动格局试点实施以来,黄山市把新安江生态建设与民生工程有机结合,通过推行村级保洁和河面打捞社会化管理,完善城乡均等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优先聘请贫困和困难户作为保洁员,解决了近三千农村人口的就业问题,也使试点工作逐渐深入人心,公众环保意识逐步提升。

通过新安江流域综合治理,解决了脏、乱、差等群众关注和反映强烈的焦点问题,群众对新安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满意度不断提升。

试点工作还促进了企业自觉环保履责,国、省控企业均按要求实施在线监控,落实自行监测和第三方监督性监测管理措施,建立了重点行业企业环境行为报告制度,在政府、环保和企业网站及时公布和披露企业环境处罚等动态信息。

新安江流域水环境补偿试点特点一是构建了“一纵加一横”的补偿模式。

新安江流域水环境补偿试点搭建了“地方为主,中央监管”的平台,由中央政府协调统筹两省政府,既不同于单一的、自上而下的由国家以行政手段强制推行的生态补偿,也不同于完全通过上下游自愿协商构建的合作式补偿,而是综合了两省意愿和国家导向的综合型的生态补偿模式[4]。

二是明确了补偿资金的来源与使用范围。

新安江流域水环境补偿设立了5亿元的补偿资金,由中央、皖浙两省共同投入,其中,中央财政3亿元,皖浙两省各1亿元。

补偿资金来源于中央和省级财政专项转移支付,资金来源较为稳定[5]。

不同于一般转移支付,补偿资金专款专用于新安江流域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布局优化、流域综合治理、水环境保护和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等方面,针对性强。

三是建立了严格的水质目标与资金拨付依据。

补偿涉及的四项指标中,要求高锰酸盐指数和氨氮的浓度值均要优于水质Ⅰ类标准,总磷浓度值也远优于河流Ⅱ类标准,水质要求非常严格。

为保证数据监测质量,由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组织两省开展联合监测,确保监测结果得到双方认可。

补偿资金拨付以环保部公布的省界街口断面4项主要指标计算得出的补偿指数P 作为依据,若P>1,则安徽省补偿1亿元给浙江省;若P≤1,则浙江省补偿1亿元给安徽省;不论P 值如何,中央财政资金均拨付3亿元给安徽省。

四是推进了试点资金项目管理与环境保护长效机制制度建设。

在狠抓资金项目管理,建立县级财政报账制、分账核算制、项目申报制、招投标制、档案制、考评制等资金项目管理制度的同时,既利当前,更惠长远,特别注重将环境补偿机制试点工作纵向延伸,纳入“生态强省”建设战略和黄山旅游发展战略,优先调整考核导向,>新安江流域水环境补偿试点搭建了“地方为主,中央监管”的平台33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Vol. 42 No. 05 2014加大环境保护权重,落实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健全多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建立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参与的行动格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