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门揭煤程序及要求
石门揭煤11步法介绍

八步法揭煤作业依据
《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细则》第78条解读。
八步法揭煤作业全过程
① 打前探钻孔(法向距离> 10m); ② 编制石门揭煤的专项防突措施并报批(区域
预测) ③ 实施区域防突措施,并进行效果检验(法向
距离> 7m); ④ 实施区域验证,即开展工作面突出危险性预
主要分析指标:钻孔瓦斯含量或瓦斯压力。 安全管控责任人:矿总工程师 说明:前探钻孔成果分析,其实质就是区域综
合防突措施中的第一步,开展区域突出危险性 预测。
掘进方向
>5m
>10m
>5m
钻进情况分析 煤层特征分析 地质构造分析 区域突出危险性预测
>0.5m
PAGE 07
4.4第四步:编制防突专项设计
矿井井巷揭煤安全管控流程
目录
01 编制依据 02 井巷揭煤分类 03 井巷揭煤流程8步法 04 井巷揭煤流程11步法
PAGE 01
1.0编制依据
规程、细则、集团文件
规程、细则 ✓ 《煤矿安全规程》(2022修订) ✓ 《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细则》(2019版) 盘江煤电集团文件 ✓ 《XXXX有限责任公司矿井井巷揭煤安
S<6kg/m。参见《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细则 (2019版)》第88条。 区域验证过程:循环作业、分段验证,分5段 进行区域验证。 安全管控责任人:矿总工程师
掘进方向
>5m 2m
说明:《第八步:突出危险性预测(区域验证)》, 其实质就是区域综合防突措施中的第四步《区域验 证》,同时,也是局部综合防突措施中的第一步《工 作面突出危险性预测》。
井巷揭煤地质说明书编制要求:井巷揭 煤地质说明书编制起始位置为,突出煤 层、地质构造复杂带煤层距煤层最小法 向距离30m前,不足30m的在开工前; 其它煤层距煤层最小法向距离20m前, 不足20m的在开工前。
石门揭煤管理规定

石门揭煤管理规定1、石门和立井、斜井工作面从距突出煤层底(顶)板的最小法向距离5m开始到穿过煤层进入顶(底)板2m(最小法向距离)的过程均属于揭煤作业。
2、突出煤层揭煤作业前,地测部门负责落实地质探查工作,搞好地质探查钻孔设计并监督实施,在揭煤工作面掘进至距煤层最小法向距离10m之前,至少施工两个穿透煤层全厚且进入顶(底)板不小于0.5m的前探取芯钻孔,地质探查钻孔施工结束后及时提交地质探查报告和地质剖面图,报矿总工程师(技术负责人)确认,做到准确控制煤层层位,掌握煤层的赋存位臵、形态。
3、在地质构造复杂、岩石破碎的区域,揭煤工作面掘进至距煤层最小法向距离20m之前必须布臵不少于3个前探钻孔,以保证能确切掌握煤层厚度、倾角变化、地质构造和瓦斯情况。
也可用物探等手段探测煤层的层位、赋存形态和底(顶)板岩石致密性等情况。
3、瓦斯办负责根据地测部门提交的地质探查报告和地质剖面图编制揭煤的专项防突设计(设计应包括文字说明和图纸两部分),经矿技术负责人组织审批后,报集团公司批准。
4、石门和立井、斜井揭穿突出煤层的专项防突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石门和立井、斜井揭煤区域煤层、瓦斯、地质构造及巷道布臵的基本情况;(二)建立安全可靠的独立通风系统及加强控制通风风流设施的措施;(三)控制突出煤层层位、准确确定安全岩柱厚度的措施,测定煤层瓦斯压力的钻孔等工程布臵、实施方案;(四)揭煤工作面突出危险性预测及防突措施效果检验的方法、指标,预测及检验钻孔布臵等;(五)工作面防突措施;(六)安全防护措施及组织管理措施;(七)加强过煤层段巷道的支护及其他措施。
5、经评估为有突出危险煤层的新建矿井建井期间,以及突出煤层经开拓前区域预测为突出危险区的新水平、新采区开拓过程中的所有揭煤作业,必须采取区域综合防突措施并达到要求指标。
6、经开拓前区域预测为无突出危险区的煤层进行新水平、新采区开拓、准备过程中的所有揭煤作业必须采取局部综合防突措施。
石门揭煤程序及要求

2
石门揭煤设计编制要求
2 石门揭石煤门设揭计煤编设制计要求
2.1石门揭煤设计的主要内容
1 概述
1.1 地质概况 1.2 工程概况 1.3 瓦斯参数 1.4 揭煤工序设计
2 揭煤设计
2.1 地质前探 2.2 瓦斯参数测定 2.3 揭煤区域突出危险性预测 2.4 区域防治突出措施 2.5 区域防突措施效果检验 2.6 区域验证 2.7 局部防治突出措施 2.8 局部防突措施效果检验 2.9 远距离爆破 2.10安全防护
(4)区域验证为无突出危险工作面,采取安全防护措施,施 工至远距离爆破揭煤位置(工作面距3煤层顶板最小法距2m前), 进行最后验证;区域验证有突出危险,实施局部防治突出措施。
5 石门揭石煤门作业揭程煤序设及计要求
5.2 区域验证
(3)如果所有实测的指标值均小于临界值,且钻孔施工过程 中无喷孔、顶钻及其它突出预兆,则该工作面为无突出危险工作面; 否则,为突出危险工作面。
4 石门揭煤石区门域揭措煤施实设施计程序及要求
4.1 无突出危险区域措施
-445m回风石门工作面自停头位置施工至距煤层法向距离5m 前,并进行区域验证,经验证为无突出危险工作面时,可施工至 距煤层法向距离2m前,再次对煤层进行最后验证,若经验证仍为 无突出危险工作面时,则在采取安全防护措施的条件下,实施远 距离爆破揭穿煤层措施,否则必须采取工作面防突补充措施。
厚度小于0.3m的突出煤层,可直接采用震动爆破或远 距离爆破揭穿。
1 相关规定对揭煤厚度的要求
1.3《井巷揭煤设计编制规范》
3.1 凡属下列条件之一者应编制井巷揭煤 设计: a)井巷揭穿厚度不小于0.3m突出煤层; b) 新水平、新采区首次揭穿厚度不小于0.3m的煤层; c)井巷揭穿《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中规定按突 出煤层管理的煤层。
《煤矿石门揭煤管理规范》

《煤矿石门揭煤管理规范》1、石门揭煤(包括主石门、采区内部小石门、反眼等),都必须编制石门揭煤防突设计报矿务局审批,设计的内容符合《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煤矿瓦斯抽采达标暂行规定》和《煤矿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
2、石门揭任何一层煤层,均必须编制专门安全技术措施,报矿总工程师批准。
3、涌山煤矿、沿沟煤矿的二、五、八1煤层,沿沟煤矿30采区的一煤层,仙槎煤业的八1煤层,东方红煤矿的八1、上煤组煤层必须编制抽放设计,预抽煤层瓦斯。
采取预抽煤层瓦斯防突措施的揭煤工作面,在措施效果检验前,必须对工作面突出危险性进行预评估,预评估无突出危险,方可对防突措施进行效果检验。
4、采取预抽煤层瓦斯防突措施,连续抽放时间不得少于3个月,瓦斯抽采量必须达到抽采达标的规定。
要大力开展煤层瓦斯抽采增透技术和煤体固化防突技术的攻关,强突煤层必须采用煤体固化技术。
5、石门揭煤的实施全过程,包括编制设计、制定措施、措施落实、验收、协调指挥等,由矿总工程师负责。
设计措施有无及落实到位情况的检查验收和向局汇报,由安全副矿长负责。
6、石门揭煤经局验收的煤层,必须有矿山救护队参加,放炮地点及撤人范围由矿总工程师决定并在揭煤措施中明确。
7、严格执行石门揭煤向矿务局汇报和局、矿两级现场验收制度:(1)涌山煤矿、沿沟煤矿二、五、八1煤层,沿沟煤矿30采区的一煤层,仙槎煤业的八1煤层,东方红煤矿的八1、上煤组煤层,石门揭煤防突效果检验除执行《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第73条“采用钻屑瓦斯解吸指标法预测石门揭煤工作面突出危险性”外,还必须测定煤层残余瓦斯含量。
以上煤层石门揭煤,必须执行局、矿两级验收制度,其它煤层石门揭煤执行矿验收制度。
(2)石门揭煤操作程序:a、执行局、矿两级验收的煤层,石门揭煤措施工程施工完成后,由矿安全副矿长组织对照揭煤措施现场进行验收(至少要有1名副总以上领导带队),填写验收表,符合揭煤要求由安全副矿长签署意见传局调度室,并由安全副矿长向局调度室及局通风副总(或通风处长)汇报,请求局进行验收,局通风、安全人员到现场进行验收后,填写验收表并签署验收意见,交局调度室和矿总工程师。
石门(立井、斜井)揭煤技术管理规定

石门(立井、斜井)揭煤技术管理规定石门(立井、斜井)揭煤技术管理规定第三百一十四条石门揭煤定义石门(立井、斜井)工作面从距突出煤层底(顶)板的最小法线距离5m 开始到穿过煤层进入顶(底)板5m(最小法线距离)的过程均属于揭煤作业。
第三百一十五条巷道布置(一)巷道布置应尽可能实现不揭突出煤层或少揭突出煤层,确实需要揭穿突出煤层,其揭煤位置应尽可能布置在构造简单地带、突出危险程度相对较低的地带、或已解除突出危险地带。
(二)石门距突出煤层法距7m前,应于巷道两侧分别施工二个预抽或卸压排放钻场。
第三百一十六条地质探查在距煤层法距10m前(地质构造复杂、岩石破碎的区域20m前),必须准确控制煤层层位。
准确控制巷道顶板不小于7m、两侧不小于15m、底板不小于5m、前方超前距不小于20m范围内的煤层(煤线、煤包)及断层情况。
第三百一十七条揭煤防突专项设计(一)石门、立井、斜井揭煤前,矿要编制石门揭煤防突专项设计及安全技术措施,并在石门揭煤前1个月上报集团公司;专项设计上报前,矿总工程师要认真组织审查;批准后,要对照批复意见进行修改完善,并重新组织审批。
(二)专项防突设计主要包括内容:1、石门和立井、斜井揭煤区域煤层、瓦斯、地质构造及巷道布置的基本情况;2、建立安全可靠的独立通风系统及加强控制通风风流设施的措施;3、控制突出煤层层位、准确确定安全岩柱厚度的措施,测定煤层瓦斯压力的钻孔等工程布置、实施方案;4、揭煤工作面突出危险性预测及防突措施效果检验的方法、指标,预测及检验钻孔布置等;5、工作面防突措施;6、安全防护措施及组织管理措施;7、加强过煤层段巷道的支护及其他措施。
(三)揭煤防突专项设计必须附钻孔布置平面、剖面、断面图,措施孔必须附孔号、孔口位置、方位、角度、见煤深度、穿煤长度、终孔深度等参数附表。
(四)措施孔间距,要按照穿煤段轴线间距设计。
第三百一十八条区域预测凡煤层厚度大于0.3m,均要测定煤层瓦斯压力,测定瓦斯压力点不得少于3个。
煤矿石门揭煤程序及步骤【精选资料】

石门揭煤程序、步骤及要求必须严格执行《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一、进行区域综合防突措施(一)、区域突出危险性预测及方法方法1:在距煤层法向距离7m—10m范围内施工测压钻孔,进行瓦斯测压预测,并在一定时间内,压力变化小于0.005 MPa/d,测压工作即可结束;否则,应延长测压时间。
方法2:施工取芯钻孔,按取煤心要求取煤芯,及时送相关单位测定原始瓦斯含量。
根据以上两种方法,预测煤层突出危险性,当瓦斯压力达到0.74Wpa,原始瓦斯含量达到8m3/t,具有突出危险性。
需执行区域防突措施。
完成后,编制“区域突出危险性预测报告”(二)、区域防突措施第一步:根据实际测定的煤层最大瓦斯压力P、软分层煤的破坏类型、煤的瓦斯放散初速度Δp和煤的坚固性系数f等指标、石门地质情况、巷道情况等相关参数,编制区域防突措施专项设计(包括:专项设计、区域措施设计图)。
经矿初审,报公司审批,提出修改意见,经修改后执行。
第二步:根据区域防突设计要求,施工抽放钻孔。
为缩短抽放时间,实行边施工边进行接抽工作。
(完成后,编制“抽采钻孔竣工图”、“抽采评估报告”)(三)区域防突措施效果检验效果检验方法,临界指标:1、采用测定残余瓦斯含量,通过打钻孔,取煤芯检测。
残存瓦斯含量低于8m3/t。
2、钻屑瓦斯解吸指标法测定K1值。
瓦斯解吸指标K1值<0.5(干煤为0.4)。
采用此方法时,应编制“区域效果检验设计图”和“区域效果检验成果图。
3、测定瓦斯压力。
低于0.74Mpa以上三个指标,其中一个指标达到和超过临界值,或在检测(打钻)过程中钻孔有喷孔等动力现象,均为防突措施无效,则判定该工作面具有突出危险性,应当继续采取补打抽放钻孔和继续抽放措施进行消突。
经再次评估后,再重新按以上方法进行效果检验,只有以上三个指标全部低于临界值指标,且在检测过程中钻孔无喷孔等动力现象后,则判定工作面无突出危险性,防突措施有效。
完成后,编制:区域效果检验报告(四)、区域验证经开拓后区域预测或者经区域措施效果检验后为无突出危险区的煤层进行揭煤和采掘作业时,必须采用工作面预测方法进行区域验证。
非突出矿井石门揭煤程序

非突出矿井石门揭煤程序
一、在距煤层最小法向距离10米前,施工至少2个钻孔,其中1个沿工作面正前方,探明揭煤工作面和煤层的相对位置。
二、在距煤层最小法向距离5米前,进行区域验证(即工作面预测),当预测有突出危险时,采取工作面防突措施,进行预抽并实施效果检验,直至措施有效。
三、在距煤层最小法向距离2米前,采取工作面最后验证,当验证有突出危险时,继续采取工作面防突措施,直至措施有效,无突出危险采用远距离爆破揭开或穿过煤层。
突出煤层石门揭煤实施细则范文

突出煤层石门揭煤实施细则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煤矿安全生产管理,规范煤层石门揭煤工作,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煤层石门揭煤是指在煤层顶板未进行顶板支护的情况下,对石门进行开采或揭露的操作。
第三条煤层石门揭煤必须按照国家煤矿安全规程的要求进行,严格执行矿井安全生产标准,确保煤矿生产安全。
第二章煤层石门揭煤工作组织第四条煤层石门揭煤工作必须设立专门组织进行,由矿长或矿山长担任组织领导。
第五条煤层石门揭煤工作组织应按照任务需要确定具体的工作范围和人员配置要求。
第六条煤层石门揭煤工作组织应制定详细的工作方案和操作规程,并通过培训和考核确保相关人员掌握工作流程和操作技能。
第三章煤层石门揭煤前的准备工作第七条在揭煤前,必须进行详细的工作区域勘探和石门结构分析,了解煤层石门结构特点和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
第八条煤层石门揭煤前必须对周围环境进行清理,清除杂物和障碍物,确保煤矿工作场所清洁整齐。
第九条煤层石门揭煤前必须对相关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第四章煤层石门揭煤的操作流程第十条煤层石门揭煤操作必须按照规定的工作流程进行,禁止违规操作和超负荷作业。
第十一条煤层石门揭煤的安全措施必须到位,确保工作过程中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第十二条煤层石门揭煤操作过程中,必须密切关注工作面的动态,及时进行调整和应急处理。
第五章煤层石门揭煤后的处理第十三条煤层石门揭煤后,必须及时处理煤层顶板的支护工作,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尽量减少煤矿生产停工。
第十四条煤层石门揭煤后,必须对石门进行分类和处理,以便后续的工作安排和统计分析。
第十五条煤层石门揭煤后,必须进行事故分析和评估,总结工作经验,完善操作规程和安全措施,以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水平。
第六章监督管理和责任追究第十六条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必须对煤层石门揭煤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安全隐患。
第十七条对于违反煤层石门揭煤操作规程和安全措施的行为,必须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严肃处理,严肃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相关规定对揭煤厚度的要求
1.2《煤矿安全规程》
第二百零一条 石门揭穿(开)突出煤层前,当预测 为突出危险工作面时,必须采取防治突出措施,经检验措 施有效后,方可用远距离爆破揭穿(开)煤层;若经检验 措施无效,必须采取补充防治突出措施直至有效。当预测 为无突出危险工作面时,方可直接采用远距离爆破或震动 爆破揭穿(开)煤层。
2
石门揭煤设计编制要求
2 石门揭石煤门设揭计煤编设制计要求
2.1石门揭煤设计的主要内容
1 概述
1.1 地质概况 1.2 工程概况 1.3 瓦斯参数 1.4 揭煤工序设计
2 揭煤设计
2.1 地质前探 2.2 瓦斯参数测定 2.3 揭煤区域突出危险性预测 2.4 区域防治突出措施 2.5 区域防突措施效果检验 2.6 区域验证 2.7 局部防治突出措施 2.8 局部防突措施效果检验 2.9 远距离爆破 2.10安全防护
3 安全保障系统
3.1 通风系统 3.2 抽采系统 3.3 供电系统 3.4 监控系统 3.5 通讯系统 3.6 其他设施 3.7 避灾路线
4 组织管理
4.1 揭煤领导小组、成员及要求 4.2 揭煤队伍人员素质要求及部门职责 4.3 揭煤施工工艺、工序 4.4 人员防突知识培训 4.5 特殊说明
5 揭煤设计附图
煤样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Δh2 指标临界值(Pa)
K1
指标临界值[mL/(g•
min
1 2
)]
干煤样
200
5.1 井巷揭煤地质说明书 5.2 附图
2 石门揭石煤门设揭计煤编设制计要求
2.2 石门揭煤工序设计
2 石门揭煤设计编制要求
2.2 石门揭煤工艺流程图
煤层瓦斯赋存情况分析 距煤层法距不小于10m处(地质构造带20m)
控制层位钻孔
正常掘进距煤层法距不小于7m处
有
突出危险性预测
瓦斯参数测定 施工抽采钻孔
石门揭煤施工
程序及要求
12.21
B2
5
5
2
2
5 7 10
30
19°
15.26
C1
煤矿瓦斯治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汪吉先 2013·06
提纲
一、相关规定对揭煤厚度的要求 二、石门揭煤设计编制要求 三、石门揭煤预测程序及要求 四、石门揭煤区域措施实施程序及要求 五、石门揭煤作业程序及要求 六、安全保障系统 七、组织管理
1
相关规定对揭煤厚度的要求
1 相关规定对揭煤厚度的要求
1.1《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
第九条 新建矿井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应当对矿井内采 掘工程可能揭露的所有平均厚度在0.3m以上的煤层进行突 出危险性评估。
评估结果作为矿井立项、初步设计和指导建井期间揭 煤作业的依据。
第六十六条 当石门或立井、斜井揭穿厚度小于0.3m 的突出煤层时,可直接用远距离爆破方式揭穿煤层。
预计孔深(m)
备注
编号 巷中 底板 与巷中夹角 倾角 (mm) 见煤 止煤 终孔
1# 0
0
0
-67 75 10.6 13 13.5 取芯
2# 0
1
0
0.0 75 28.5 34.7 35.2 测斜测压
3 石门揭石煤门预测揭程煤序设及计要求
3.3 瓦斯参数测定要求
测压:设计的前探钻孔可用作测压钻孔,若二者不能共用时, 则测压钻孔应布置在该区域各钻孔见煤点间距最大的位置。测压钻 孔不少于3个,并且至少有1个测压钻孔布置在井巷轮廓线外12m, 测压钻孔与其它钻孔见煤点间距不少于5m。近距离煤层群的,层 间距小于5m或层间岩石破碎时,可测定煤层的综合瓦斯压力。
厚度小于0.3m的突出煤层,可直接采用震动爆破或远 距离爆破揭穿。
1 相关规定对揭煤厚度的要求
1.3《井巷揭煤设计编制规范》
3.1 凡属下列条件之一者应编制井巷揭煤 设计: a)井巷揭穿厚度不小于0.3m突出煤层; b) 新水平、新采区首次揭穿厚度不小于0.3m的煤层; c)井巷揭穿《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中规定按突 出煤层管理的煤层。
3
石门揭煤预测程序及要求
3 石门揭煤预测程序及要求
3.1 地质前探要求
井巷距揭煤层最小法向距离10m前 (1)必须建立揭煤安全防护系统及独立的、可靠的 通风系统。 (2)前探:至少施工两个穿透煤层全厚且进入底 (顶)板不小于0.5m的前探取芯钻孔,并详细记录岩芯 资料。所有前探孔必须测斜,并且至少有1个前探钻孔 沿井巷揭煤正前方布置。
D (0.0075 H 3) (P 0.74) f
K p f
3 石门揭石煤门预测揭程煤序设及计要求
3.4 瓦斯参数指标临界值
表 3 石门揭煤工作面突出危险性预测综合指标 D、K 参考临界值
综合指标 D
综合指标 K 无烟煤
其他煤种
0.25
20
15
表 4 钻屑瓦斯解吸指标法预测石门揭煤工作面突出危险性的参考临界值
无
效果检验
有效
正常掘进距煤层法距不小于5.0m处
无效 补充措施
2 石门揭煤设计编制要求
2.2 石门揭煤工艺流程图
正常掘进距煤层法距不小于5m处
瓦斯参数测定
区域验证
有
施工抽采钻孔 无
有效
效果检验
无效
正常掘进距煤层法距不小于2.0m处
补充措施
煤层加固措施、安全防护措施
远距离放炮揭穿(开)煤层
穿过煤层进入底板岩层距煤层法距2m以上
3 石门揭石煤门预测揭程煤序设及计要求
3.2 地质前探
在-445m回风石门停头位置施工2个前探钻孔,1#孔垂直煤层布 置、2#孔平行巷道中线布置,控制范围为揭煤区域巷道外25m。钻 孔参数布置见表2。前探钻孔可兼作瓦斯压力测定钻孔。
表 2 前探钻孔参数表
钻孔 开孔位置距(m) 开孔角度 (°) 孔径
预测:预测指标同时采用瓦斯压力P、瓦斯含量W及前探、测 压等各类钻孔施工过程中有无喷孔、顶钻等其他异常现象。施工前 探或测压钻孔过程中,必须取煤样测定a、b常数值及△P、f值。
3 石门揭石煤门预测揭程煤序设及计要求
3.3 瓦斯参数测定
石门工作面距待揭煤层最小法向距离≥7 m前,对3煤进行瓦斯 参数测定,布置4个钻孔,均作为测压孔,测压孔见煤点间距不小 于10m,编号分别为3#、4#、5#、6#,并利用3#、4#孔各取3煤煤 样 3.5~4.0Kg,测定煤层瓦斯放散初速度(Δp)、煤的坚固性系数 (f)及a、b吸附常数等,计算综合指标D值、K值,煤层瓦斯含量 W等参数。3#、4#、5#、6#孔其终孔点控制范围均在巷道揭煤轮廓 线外12m。钻孔参数设计见表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