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第一课教案;体育教案
新课标体育开学第一课教案

新课标体育开学第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体育知识和技能,如跑步、跳远、投掷等。
2.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增强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和兴趣。
3. 体育文化素养,通过体育活动,让学生了解体育文化,培养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
二、教学重点。
1. 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和兴趣。
2. 掌握基本的体育知识和技能。
三、教学难点。
1.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2. 培养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
四、教学过程。
1. 热身活动。
老师带领学生进行热身活动,如慢跑、拉伸运动等,让学生做好准备活动。
2. 学习基本技能。
老师向学生介绍跑步、跳远、投掷等基本体育技能,并进行示范。
然后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互相帮助,相互学习。
3. 活动游戏。
老师组织学生进行体育活动游戏,如接力赛、篮球比赛等,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4. 体育知识讲解。
老师向学生介绍体育知识,如体育运动的起源、发展历程等,让学生了解体育文化,培养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
5. 总结。
老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总结,鼓励学生继续参与体育锻炼,培养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示范、练习、游戏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体育知识和技能。
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比如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需要在激发学生兴趣方面做进一步的努力。
下节课将继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反馈。
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掌握了基本的体育知识和技能,增强了体育锻炼意识和兴趣,培养了团队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了解了体育文化,提高了体育文化素养。
学生们在体育活动中展现出了积极的态度和良好的表现,为以后的体育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小学体育老师开学第一课教案(通用15)

小学体育老师开学第一课教案(通用15)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体育课的基本要求,培养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2. 增进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提高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3. 学习基本的体育技能,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二、教学内容1. 体育课常规教育:课堂纪律、着装要求、安全意识等。
2. 热身活动:慢跑、关节活动、拉伸运动等。
3. 体育游戏:接力跑、跳绳、丢沙包等。
4. 技能训练:基本运动技能、团队协作能力等。
5. 放松活动:瑜伽、冥想、轻松舞蹈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2. 教学难点:基本运动技能的掌握,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本学期的体育课程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
方法:教师讲解、图片展示、互动提问等。
2. 热身活动:带领学生进行慢跑、关节活动、拉伸运动等,做好运动准备。
注意事项:关注学生的身体状况,避免运动损伤。
3. 体育游戏:组织学生进行接力跑、跳绳、丢沙包等游戏,锻炼学生的基本运动技能。
方法:分组进行,轮流参与,教师指导。
4. 技能训练:结合游戏,引导学生掌握基本运动技能,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方法:示范教学、分组练习、比赛检验等。
5. 放松活动:带领学生进行瑜伽、冥想、轻松舞蹈等,缓解运动疲劳。
注意事项: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
五、课后作业1. 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记录自己的收获与不足。
2. 家长协助学生完成课后锻炼,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表现:积极参与、遵守纪律、展示技能等。
2. 学生课后反馈:作业完成情况、体育锻炼习惯等。
3. 教师自我评价:教学目标达成情况、教学方法运用等。
七、教学资源与器材1. 教学资源:利用学校体育设施,如操场、体育馆、体育器材等。
准备工作:提前检查器材安全,确保场地整洁。
2. 器材准备:根据课程内容,准备相应数量的跳绳、接力棒、沙包等。
一年级教案体育上册第一课

一年级教案体育上册第一课一年级教案体育上册第一课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跑步技巧;2.培养学生爱好运动的兴趣;3.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身体健康水平。
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掌握正确的跑步姿势;2.学生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跑步训练;3.学生能够表现出良好的精神面貌和合作精神。
教学难点:1.学生能够掌握跑步的正确姿势;2.学生能够掌握跑步的节奏和呼吸方法。
教学准备:1.按照学生数量准备足够的跑道;2.准备足够的教学工具,如跑步计时器等;3.教师应准备充足的讲解材料,以便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教学内容。
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1.教师简单介绍今天的课程内容和教学目标;2.请学生做好身体准备,热身活动可选择以简单的跑步为主。
二、教学内容1.跑步姿势教师通过示范,提醒学生注意正确的跑步姿势,包括头部、手臂、肩膀、腿部等部位的运动,同时强调学生要注意保持呼吸的节奏。
2.跑步训练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不同难度的跑步训练,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进行跑步训练,每位学生都应该尽量发挥自己的潜力,达到自我突破的效果。
3.讲解跑步的技巧教师讲解跑步的时间、距离、氧气摄入量、心率等有关知识,提醒学生注意跑步的技巧,积极参与跑步训练,增强自身身体素质。
4.教学总结教师对于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指出学生的优点与不足,帮助学生及时修正错误,提醒学生学习和生活要注意身体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三、教学反思这是一堂关于跑步技巧的课程,通过教师的讲解和逐步展开的训练活动,学生理解了掌握正确的跑步姿势的重要性,并增强了自身的体质和身体健康水平,积极参与活动,并表现出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积极向上的态度。
教学效果良好,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统编教材部编人教版一年级上册体育全册教案

统编教材部编人教版一年级上册体育全册教案第一课:认识体育运动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体育运动的定义和意义- 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和热爱教学内容1. 体育运动的定义和分类2. 体育运动的好处和意义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展示运动场景的图片,引起学生兴趣并激发他们对体育运动的认知。
2. 导入:教师简单介绍体育运动的定义和分类,并与学生一同讨论。
3. 活动:分组小组活动,让学生思考并列举不同的体育运动项目。
4. 讲解:教师详细讲解体育运动的好处和意义,如塑造健康体魄、培养团队合作等。
5. 巩固: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绘画活动,表达对体育运动的理解和喜爱。
6. 总结:教师带领学生总结本节课的研究内容,并提醒他们持续关注体育运动的重要性。
拓展练鼓励学生外出参与体育运动,如体育场馆游玩、参加学校组织的体育活动等,增加亲身体验和感受。
第二课:体育运动的技能训练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基本的体育运动技能- 提高学生的协调性和反应能力教学内容1. 基本的体育运动技能介绍2. 实践训练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播放体育运动比赛的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研究热情。
2. 导入:教师介绍本节课将要研究的体育运动技能,并与学生进行简单的示范。
3. 训练:学生按照教师示范进行练,重点培养他们的协调性和反应能力。
4. 分组练:将学生分为小组进行技能对抗练,增强合作和竞争意识。
5. 集体展示:每个小组派出代表进行技能展示,增加学生的自信心和荣誉感。
6. 总结: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所学的体育运动技能,并鼓励他们在课外继续练和提高。
拓展练鼓励学生通过参加课外体育俱乐部或运动队,进一步提升体育运动技能并参与竞赛活动。
第三课:体育游戏与娱乐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不同的体育游戏和娱乐项目-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竞争意识教学内容1. 体育游戏和娱乐项目的介绍2. 团队合作和竞争意识的培养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游戏视频和图片展示,激发学生对体育游戏和娱乐的兴趣。
小学六年级体育教案第一课小学六年级体育教学案

小学六年级体育教案第一课小学六年级体育教学案第一课:短跑技巧的初步训练引言:短跑是小学体育教学中非常重要的项目之一。
通过合理的体育教学安排,能够提高学生的协调性、爆发力和速度感,培养其团队合作精神和竞技意识。
本教案将针对小学六年级学生的特点,设计一堂生动有趣的体育教学活动,旨在初步训练学生的短跑技巧。
一、教学目标:1. 掌握正确的短跑姿势,并具备良好的起跑技巧;2. 加强对速度的控制,完成简单的短跑项目;3. 提高学生的爆发力和协调性;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技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正确的起跑姿势和动作技巧的训练;2. 教学难点:如何提高学生的爆发力和速度感。
三、教学准备:1. 学生根据身高分成若干组,每组人数不超过8人;2. 现场标出起跑线和终点线,确保场地的安全;3. 准备计时器、手电筒等辅助工具。
四、教学过程:一、热身活动(5分钟)为了预防运动伤害,我们首先进行热身活动。
让学生进行简单的拉伸运动,如颈部、手臂、腰部和腿部的伸展运动,帮助他们放松身体,准备好接下来的训练。
二、示范与讲解(10分钟)1. 引导学生正确站立,双脚并拢,身体保持直立,注意头部和颈部的姿势,双手自然下垂。
2. 示范起跑姿势,重点介绍起跑线与脚掌的关系,告诉学生起跑时应该用前脚掌蹬地,并拉起另一只脚。
3. 讲解起跑动作的重要性,包括起跑时的爆发力和加速度,以及如何保持平衡和迅速转身等注意事项。
三、实际操作与训练(25分钟)1. 分组进行练习:将学生分成若干组,每组人数不超过8人。
让一部分学生站在起跑线上,其他学生负责记录时间、起跑口令和观察。
2. 学生进行起跑动作练习:每个学生依次站在起跑线上,按照老师示范的起跑姿势和动作进行练习。
3. 提醒学生注意:起跑时要快速起跑,尽量避免站起或者跳起来,同时保持身体的稳定,不晃动。
4. 加入计时器:引导学生学会使用计时器,在每次起跑时开始计时,并在终点线处停止计时。
初中生体育第一课教案

初中生体育第一课教案年级:七年级教材内容:1. 体育基础知识2. 热身活动:慢跑、关节活动3. 基本技能:立定跳远4. 游戏活动:捉迷藏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体育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和爱好。
2. 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
3.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体育基础知识,热身活动,基本技能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
难点:立定跳远动作的协调性和准确性。
教学过程:一、开始部分(5分钟)1. 课堂常规:教师与学生互相问好,检查学生的着装,了解学生的身体情况。
2. 引入新课:介绍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强调体育锻炼的重要性。
二、基本部分(30分钟)1. 体育基础知识:讲解体育锻炼的意义、作用及卫生保健知识。
2. 热身活动:a. 慢跑:学生围着操场慢跑两圈,注意调整呼吸,避免运动损伤。
b. 关节活动:学生做关节活动,包括颈部、肩部、腰部、膝关节等,预防运动中的关节损伤。
3. 基本技能训练:立定跳远a. 讲解动作要领:教师示范,讲解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强调摆臂、踏跳、落地等环节的关键因素。
b. 学生练习: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教师个别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c. 训练要求:学生反复练习,提高动作的协调性和准确性。
4. 游戏活动:捉迷藏a. 游戏规则:学生分成两组,一组为寻找者,一组为隐藏者。
寻找者闭眼数数,隐藏者在这段时间内找到一个地方藏起来。
数完后,寻找者开始寻找隐藏者。
找到一个隐藏者,就将其带出场地,直到所有隐藏者被找到。
b. 游戏过程:学生进行捉迷藏游戏,教师监督游戏过程,确保安全。
三、结束部分(5分钟)1. 放松活动:学生做放松操,缓解运动带来的疲劳。
2.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情况,表扬优秀学生,鼓励其他学生。
3. 回收器材:学生协助教师回收器材,整理场地。
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表现,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以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和运动能力。
大学体育第一课教案

课时:1课时年级:大学一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体育课程的目的和意义,激发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
2. 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体育知识和技能,为今后的体育锻炼打下基础。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教学内容:1. 体育课程简介2. 基本运动技能教学3. 课堂纪律与安全教育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自己,让学生对教师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2. 向学生说明本次课程的目的和意义,强调体育锻炼的重要性。
二、体育课程简介(10分钟)1. 介绍体育课程的性质、内容和目标。
2. 强调体育课程对学生身心健康、综合素质提高的重要作用。
3. 说明体育课程的评价方式和考核标准。
三、基本运动技能教学(30分钟)1. 教师示范基本运动技能,如跑步、跳跃、投掷等。
2. 学生跟随教师进行模仿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3. 针对学生的不同水平,进行分层教学。
四、课堂纪律与安全教育(10分钟)1. 强调课堂纪律,要求学生按时上课、认真听讲、遵守规则。
2. 进行安全教育,提醒学生在锻炼过程中注意安全,避免受伤。
3. 针对学生易发事故环节,进行重点讲解和示范。
五、总结与反馈(5分钟)1. 教师总结本次课程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提出疑问和建议。
3.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
教学评价:1. 学生对体育课程的认识和兴趣。
2. 学生基本运动技能的掌握程度。
3. 学生课堂纪律和安全意识的提高。
教学资源:1. 教师准备相关教学课件和视频资料。
2. 教学场地和器材:篮球场、田径场、运动器材等。
教学注意事项:1.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分层教学。
2. 教师要注重安全,避免学生受伤。
3. 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2024年)体育开学第一课室内课教案(精选)

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和竞争意识。
2024/3/26
培养学生的运动技能 ,提高学生的运动能 力。
4
室内课教学内容
01
02
03
体育理论知识
讲解体育运动的基本概念 、原则和方法。
2024/3/26
运动技能训练
针对学生的年龄和身体素 质,设计相应的运动技能 训练内容。
体育游戏
通过体育游戏的方式,让 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 掌握运动技能,培养团队 精神和竞争意识。
学习成果
01
学生自我评价在本节课中对于体育基础知识和运动技能的学习
和掌握情况。
学习态度
02
反思自己在本节课中的学习态度,包括是否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认真听讲、主动思考等。
改进方向
03
提出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及下一步的改进
方向和计划。
25
下节课预告及准备事项
下节课内容预告
简要介绍下一节课的主题和内容,激发学生对后续学习的期 待和兴趣。
习。
纠正错误
及时纠正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出 现的错误动作,避免形成错误
习惯。
个性化指导
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和需求, 提供个性化的技巧指导和建议
。
2024/3/26
10
03
力量素质训练
2024/3/26
11
力量素质概念
力量素质是指人体肌肉工作时克服阻力的能力,是人体运动的基本素质之一。
力量素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其他运动素质的发展,如速度、耐力、灵敏和柔韧等。
5
教学目标与要求
知识目标
学生掌握体育运动的基 本概念和原则,了解体 育运动对身体素质的影
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周第1节科目:体育年级:五年级教师:徐如意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体育课安全要求与课堂常规教育。
2.介绍本学期教学内容。
3.通过纸条问卷了解孩子对体育课的需求。
4.讨论:假期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加了哪些体育活动。
1.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自信心。
2.培养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
3.通过体育教学传递正能量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六、不记名纸条问卷
1.新学期对体育课的期待。
2.体育课的相关意见与建议。
七、组织大家讨论假期体育锻炼相关的话题。
40'
1、本次课使用了启发式教学,让学生自主讨论并总结相关问题,以小组为单位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发言,兼顾全纳性!
2、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学生的期待,接收合理的意见与建议!
(8)要爱护体育器材,按要求使用器材,有意损坏者,负责赔偿。
(9)认真参加体育课考核,不及格和缺考的学生必须按时补考。
(10)体育课结束前要做好整理活动,认真听老师做课堂小结。
(11)下课时待师生互相“再见”后,再离开操场。
五、介绍本学期学习内容:田径、球类、体操、体育游戏。
学习场地:教室、田径场、篮球场、篮球馆及地下室。
(3)上课服装:上体育课必须穿运动鞋或轻便服装和鞋,不准穿大衣、裙子、皮鞋、高跟鞋及凉鞋;不准戴帽子、头巾和手套;不准佩戴徽章、携带坚硬物品和危险品。
(4)体育委员职责:体育委员在课前要主动与老师联系,了解上课内容和使用场地、器材情况,并组织学生做好准备。选取进步的学生,帮助教师收取体育课器材。
(5)因病不能上体育课的学生等集合完毕后,老师宣布有病不能坚持上体育课的学生,请举手示意并做好随堂见习。不能参加考试的,应出示二级甲等医院的相关证明。
(6)上体育课要认真跟老师做好准备活动,注意听老师讲解、观察示范动作,有事要举手示意。
(7)安全须知:在练习时要严格按老师讲授的要领做课堂规定的动作,不到危险的地方去、不做危险的活动,一担有人在做危险的运动或去了危险的地方谁发现了马上提醒或警告,防止伤害事故发生。一旦发生了危险事故其他学生应马上报告体育老师。
三、为什么要上好体育课呢?
同学们都喜欢游戏、玩球,进行各种跑、跳、投等比赛活动,体育课是为了满足大家这种活动心愿的。谁在体育课上能够认真、积极地参加各种各样的练习活动,有刻苦锻炼、不怕困难的精神表现,他的身体一定会更灵活,动作更加协调;他的跑、跳、投等各种活动能力一定会提高的很快;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也强,而且不容易得病。一句话:上体育课是为了锻炼成健康的身体。
基本部分
四、如何上好体育课呢?
(1)上课礼节:不迟到、不早退,因故不能上体育课时,要向老师请假。迟到者要主动报告,说明原因,经教师允许后方可入列。在课中不随意进教学楼或教室。
(2)准时集合上课:上课铃响后,由体育委员整队及时在指定地点集合整队,检查上课人数,站队要“快、静、齐”。培养良好的习惯,让好习惯成为习惯!
要求:坐姿端正,认真倾听。
坐姿:脚并拢、腿放平、挺胸抬头向前看
养成习惯是确保体育课有良好秩序的前提!
二、讲解什么是体育课?
体育课是由老师指导大家做游戏、玩球,或进行走、跑、跳跃、投掷、攀爬等各种身体练习活动的课,是锻炼身体的课。是体育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主要使学生掌握体育与保健基础知识,基本技术、技能,实现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提高运动技术水平。
教学课程设计
部分
内容安排与步骤
组织教法与要求
时间
基本部分
一、本学期课堂要求
1、着装:上课必须穿运动鞋和轻便服装。
2、安全:不做危险动作,不去危险地方,不携带坚硬物品及危险品。
3、常识:运动后尤其是大量流汗后,不能饮冷水和用冷水冲洗头部。
4、室内课:北京经常会有雾霾,遇到这样的天气,我们不要以为没有关系,不就是呼吸点脏空气吗,没什么大不了的,这是错误的想法,雾霾中的PM2.5是特别微小的颗粒,一旦吸入我们的肺中,是无法排除的。遇到雾霾天要在室内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