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光大道道路设计说明

合集下载

道路施工图设计说明书

道路施工图设计说明书

施工图设计总说明1 概述1.1项目背景黄陂区是武汉市版图面积最大的新城区,面积2261平方公里,人口113万,分别占武汉市的1/4和1/8,是武汉市的北大门。

不久前制定的“十一五"规划,黄陂确定“立足区位和资源优势,努力把黄陂建设成为武汉市重要的新型工业区、都市农业区、现代物流区、生态旅游区、宜人居住区”的战略目标。

武汉市黄陂区处于《全国国土规划总体规划纲要》的首期重点开发和长江流域经济带的中心地段,区位交通优越,发展空间巨大。

区域内的武汉临空经济区是武汉市“十一五”重点规划建设项目。

根据武汉市《武汉临空经济区发展总体规划》,武汉临空经济区是武汉市重点发展的八大主体功能区之一。

其中航空企业总部区位于黄陂区北部新城西南侧,属宋家岗地区,该总部区的建设将成为临空经济区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临空经济区某某道路工程南起于临空南路,北止于临空中路,路线全长522.297m(桩号K0+000~K0+522。

297),设计速度为30km/h,道路红线宽30m。

项目的建设对经济区的交通基础设施、沟通区域内相关道路的横向连接、完善区域路网规划、推动经济区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1。

2 设计依据1、《武汉临空经济区发展总体规划》(2014-2030);2、《黄陂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3、某某1:500地形图;4、区发改委关于《武汉临空经济区某某道路工程可行性研究》的批复(陂发改投资【2017】356号);5、武汉临空经济区某某道路工程初步设计专家评审意见;6、本项目工程勘察报告和纵、横断面测量资料;7、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及国家、湖北省和武汉市人民政府及其相关部门颁布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性文件。

1。

3执行工程初步设计意见批复情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的建设规模和内容:本次某某道路排水工程西起临空南路,沿线与福乐路相交,东至临空中路,施工全长1074。

386m,规划路幅宽20m,采用“一块板”断面形式,标准横断面布置为12m车行道+2×4m人行道。

交通工程设计说明

交通工程设计说明

标志板在一根标杆上并设时,应按禁令、指示、警告的顺序,先上后 同意偏差为 5mm。
下,先左后右排列,同类标志的设置顺序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应按提示信息的危险程度先重
交通标志的文字书写规范、正确、工整。根据需要,可并用汉字和其
后轻排列。停车让行标志、减速让行标志宜单独设置,如条件受限无法单 它文字。当标志上接受中英两种文字时,地名用汉语拼音,专用名词用英
等大构件镀锌量为 600 g/m2 ,抱箍等小构件镀锌量为 350 g/m 2 ,并 压漆现象;检查涂敷后标线的色泽、厚度、宽度、玻璃珠撒布的质量和数
符合 GBT18226-2000《高速公路交通工程钢构件防腐技术条件》要求。 量以及线型等,对不符合要求的标线进行修整,并将残留物清楚干净。
4 4 交通标线
《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规范》〔GB 50688-2022〕 《路面标线涂料》〔JT/T280-2022〕 《视觉信号外表色》〔GB/T8416-2022〕 《道路标线涂料》〔GA/T 298-2022〕 《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2022〕2022 版 《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 计规范》〔GB 50688-2022〕 《城市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规范》〔GB 51038-2022〕 3 3 交通标志 3.1 标志设置 标志设置在施工过程中须留意以下几点: 在满足规定的前置距离的状况下,不同意损坏道路结构和阻碍交通安 全;不应紧靠在建筑物的门前、窗前、及车辆出入口前;与建筑物保持 1m 以上的侧向距离应满足视认要求,幸免上跨桥、照明设施、门架、监控设 施、电杆、行道树、绿篱及路上构造物等对标志板面的遮挡。同时不应遮 挡其他交通设施。 标志的版面应面始终车方向,并应尽量削减对驾驶员的眩光。设置路
〔2〕标志立柱 标志立柱接受钢管制作,符合 GB/T 23827-2022《道 线的施工必需留意:施工前应设置相应的施工安全设施,彻底清扫标线施

公路施工图设计总说明

公路施工图设计总说明

总说明1 概述绵玄路是绵竹重要的县道公路,沿线经过绵竹城区、遵道镇通至金花镇,也是绵竹沿山经济开展、旅游开发的重要通道。

“5.12”特大地震使该路受到严重破坏,遵道镇、金花镇境内破坏尤为严重,原砼路面板块断裂、沉陷、山体滑坡、路基缺陷、桥涵损毁、交通工程设施损坏。

在?绵竹市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根底设施建设规划〔2021-2021〕?交通网络布局调整中明确提出绵玄路绵竹至遵道段8公里按一级公路改建,沥青混凝土路面。

本工程对遵道、金花镇灾后重建意义重大,急需进展道路恢复,完善功能结构。

我公司受绵竹市交通局委托,经实地踏勘,资料搜集,对该路段进展路面改建设计,以确保道路满足使用要求。

1.1任务依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国家部委有关的技术标准和标准。

1.2设计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JTG B01-200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并结合公路现状,分段实施改造设计,工程采用以下技术指标:公路等级:一级公路;设计速度: 60km/h路基宽度: 22m行车道宽度: 4×3.75m中间带宽度: 2.5m中央分隔带宽度: 1.5m硬路肩宽度: 2×2.25m路面结构类型:水泥混凝土路面路拱横坡: 2%超高方式:绕中央分隔带边缘旋转汽车荷载等级:公路—Ⅰ级涵顶横向宽度:与路基同宽设计洪水频率:路基及大、中、小桥、涵洞及小型排水构造物1/100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 0.15g1.3测设简况,设计方案拟定和推荐方案确实定测设简况根据工程相关规划资料,在1:5000地形图上,进展方案初拟工作;外业测量前组织路线、路基路面等技术人员人员进场实地踏勘,并根据踏勘成果拟定路线方案。

首先对拟定的路线线位进展全线实地放线,并完成了相应的路线、路基、地质、桥涵、筑路材料以及经济等方面的测量与调查工作。

在进展测量的同时,各专业组对本路段进展广泛、全面的根底资料收集、调查和勘测工作,实测了有关控制点坐标,收集了沿线有关城镇、水电、路网规划资料。

168 路线全长1711.76米红线宽度为30米按城市次干道标准设计(设计说明书61页,土方量计算表,CAD图纸25张)

168 路线全长1711.76米红线宽度为30米按城市次干道标准设计(设计说明书61页,土方量计算表,CAD图纸25张)

1.绪论1.1 前言马鞍山市位于安徽省东部,长江下游东岸,长江三角洲的西缘。

北、东两面分别与江苏省江宁县高淳县接壤,南面与芜湖市接壤,西临长江与和县相望。

长江水路东到上海440公里,西达武汉685公里,陆路北距南京市区45公里,南距芜湖市区50公里,东至南京禄口机场35公里。

马鞍山市交通便捷,依靠长江黄金水道,东临沿江高速公路,宁芜铁路从中穿过,地理位置优越,处在南京“一小时都市圈”内,梅山路是连接雨田路与平山路的城市主干道,由于城市的不断发展,作为城市的中心地段,各道路的交通量增长迅速,原有的路网已不能满足需求,而梅山路的建成将大大改善原有的交通情况,也可以使中部路网进一步完善,所以修建梅山路势在必行。

道路是交通的纽带,它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此次毕业设计中,使我基本掌握了城市道路设计的全过程,能够全面、独立、系统的完成一段道路的技术设计。

它培养了我独立工作、自我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巩固了课本知识也学到了许多来源于实际的现场施工经验。

这对于我来说,对于提高个人素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次毕业设计的主题是对马鞍山市从湖西路到平山路段的钢城新路(经五路~经七路)进行初步设计。

该道路的红线宽度为30米,全长1711.76米。

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1.道路等级的确定;2.城市道路技术标准的计算与验算,它包括平曲线半径及平曲线最小长度,纵坡,竖曲线,路基路面宽度等;3.通过路线方案的拟定与比较选定最后的路线方案;4.道路的平面设计,包括桩号的布置和圆曲线的计算;5.道路的纵断面设计,包括坡度的选定、坡长的限定以及竖曲线半径的拟定;6.道路的横断面设计,即绘制出各桩号的路基横断面图;7.道路类型选择与厚度设计;8.道路雨水口的设计;9.道路护坡设计;10.道路工程量计算与工程概预算的编制,并绘制图表。

1.2 文献综述城市道路人性化设计1.2.1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单纯从使用功能上面来考虑城市道路设计已远远不能适应时代要求,因此城市道路设计应该以人为本、考虑人的感受、人的目的(粗略阐述了人性化城市道路)设计的五个方面:道路特色设计、道路线形设计、道路横断面设计、道路交通工程设计、道路设施设计。

沣泾大道(红光大道-科统一路)方案

沣泾大道(红光大道-科统一路)方案

第一章编制依据1、《陕西省西咸新区沣东新城市政园林配套中心沣泾大道(红光大道-科技一路)市政工程岩土工程勘察中间资料》(2017年4月)2、《陕西省西咸新区沣东新城沣泾大道(红光大道-科技路)综合管道工程设计图》(2017年3月)3、《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

4、陕西省标准《建筑基坑支护技术与安全规程》(DBJ61/T105-2015)。

5、《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范》(YB9258-97)。

6、《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

7、《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

8、《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9、《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10、《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 120-2007)11、《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基坑工程安全技术规程》(JGJ 167-2009)1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1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14、《建筑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1315、《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201116、《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17、《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03);18、《砼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19、《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住建部建质[2009]87号文件;20、《基坑工程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21、《现行建筑施工规范大全》等国家有关规范、规程。

22、部、省、市级单位发布的有关建筑施工、质量、安全文件。

第二章编制原则坚持质量第一,用户至上的宗旨,全面执行我公司质量方针,切实贯彻执行国家施工及验收规范、操作规程和制度,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严格执行基建程序,发挥我公司技术优势,利用先进的施工技术,科学管理,加快施工进度,确保施工工期。

兴港大道道路工程--照明工程施工设计说明

兴港大道道路工程--照明工程施工设计说明

兴港大道道路工程照明工程施工设计说明1>工程概况及设计范围1.1项目概况本次设计的长寿经开区兴港大道(化工新材料园道路)工程为南北走向的城市主干道,道路路面采用沥青碎结构,人行道路面采用25×15×6cm的透水砖+粗砂干拌厚3cm+15cm透水水泥硅基层+30Cm级配碎石垫层,设计车速为60km∕h(K1+600-K2+300川维厂区段由于需要避让正在设计中的陕煤仓库、四川维尼伦供排水厂因此设计车速按照40km∕h设计),标准设计路幅宽度为27米(4m 人行道+8.5m车行道+2m中央隔离带+8.5m车行道+4m人行道)。

道路起始于滨江路与化南一路交叉口,终点位于现状化港大道,长度为2803.039米。

1.2设计范围照明设计范围包括;供配电系统、照明系统及防雷接地系统。

2、设计规范2.1设计规范《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CJJ45-2015《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桥梁防帘技术规范》GBT31067-2014《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安装和运行》GB13955-2017《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2016年版)<1.ED城市道路照明应用技术要求》GBT31832-2015《普通照明用1.印模块安全要求》GB24819-2009《普通照明用1.ED模块性能要求》GBT24823-2017《1.ED模块用直流或交流电子控制装置性能要求》GBT24825-2009《普通照明用1.ED产品和相关设备术语和定义》GBT24826-2016《道路与街路照明灯具性能要求》GBT24827-2015《道路照明用1.ED灯性能要求》《电力变压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T24907-2010GB20052-20202.2施工及验收规范《城市道路照明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CJJ89-2012《电气装理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标准》GB50168-2018《电气装理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2016《电气装理安装工程低压电船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4-2014C1.kV及以下配线工程施工与验收规范》GB50575-2010《建筑物防雷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GB50601-2010《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2.3 其它依据业主与我公司签定的设计合同:业主提供的相关资料:道路及其它相关专业提供的设计资料。

四级道路设计说明

四级道路设计说明

第一篇设计总说明一、概论1、项目名称:太平镇团碾村团鹅路B段延伸段改造工程2、测设依据及主要技术指标:测设依据:(1)《公路线形设计规范》JTJ001-2003(2)《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D40-2002(3)《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04(5)《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6)《保山市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办法》(7)《云南省农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D/TB01-2009)主要技术指标:平曲线最小半径20米最大纵坡10.967%;路基宽 4.5米水泥混凝土路面宽 3.5米水泥混凝土路肩2×0. 5米3、测设简况、设计方案拟定(1)测设简况:测设人员对现场进行了多次实地踏勘,详细了解道路所经地带的地形现状,用全站仪实地确定JD桩和平曲线半径以及曲线各要素。

本次测设所采用的坐标及高程均为假定。

⑵设计方案的拟定该项目为铜梁县太平镇农村公路2011年建设任务。

设计方案主要是极大限度的依托原土路面,局部地段进行了适当的调整,有几处地方因弯道较急且调整路线会使工程量大增,根据太平镇人民政府指导意见,道路设计时使用最小极限半径。

1、路线起点、中间控制点、全长及工程概况。

路线全长845.536米,线名太平镇团碾村团鹅路B段延伸段,为太平镇2011年农村公路改造项目之一。

2、主要工程数量该工程路基挖方4148立方米,填方6378立方米,路基土石方量已包括水沟开挖量;水泥混凝土路面2959.376平方米,水泥混凝土路肩1 268.374平方米。

二、沿线自然地理概况与道路建设的关系1、地形、地貌该路线地貌纵、横向起伏较大,展线较为困难,设计时基本上维持老路基为主要路基进行扩宽。

2、区域地质沿线工程地质为表层1.0—2.0米粘土,下为砂泥岩和叶岩互层,挖方边坡采用1:0.5,填方边坡1:1.5。

3、地震铜梁地区地震烈度VI度,地震对道路建设无影响。

4、气候铜梁县处于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全年最高气温40.6℃,年平均气温17.9℃,最低气温-2.5℃,无霜期325天,为不冻区,年平均降雨量约为1063.8mm,夏季最大降雨量可达150mm以上,雨季一般在5~9月,24小时最大降雨量80~120mm,年平均相对湿度82%。

黄陂二、三、四路市政道路及配套工程绿化工程设计说明

黄陂二、三、四路市政道路及配套工程绿化工程设计说明

绿化工程设计说明1工程概况项目位于广州市黄埔区,道路等级为城市支路,设计速度为20km∕h,绿化内容有两侧行道树及一处渠化岛。

2设计依据(1)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国务院2000年11月16日)(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4年最新修订)(3)风景园林基本术语标准(CJJ/T91-2017)(4)风景园林制图标准(CJJ/T67-2015)(5)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85-2017)(6)城市绿地设计规范(GB50420-2007)(7)园林绿化养护标准(CJJ/T287-2018)(8)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82-2012)(9)绿化种植土壤(CJ/T340-2016)3指导思想和设计原则3.1指导思想通过本次景观绿化设计使沿线绿化工程满足道路交通功能的需要,改善行车条件,使道路更为安全、快捷、舒适;同时给道路增添绿色,使道路更具地域特色及观赏性。

设计的总体要求应在工程技术的基础上结合园林、生态学原理,利用道路线形造景,构建城市绿色通道,努力建立道路生态景观。

通过植被的分割变化来衬托道路的植被轮廓线,从而3∙2设计原则(1)安全舒适原则道路景观规划首先应满足道路行车安全要求,通过景观规划改善行车视觉环境,减少司机疲劳,创造舒适柔和的行车环境,提高安全标准。

视觉安全是道路景观设计的特殊要求,道路景观设计充分发挥城市道路景观的设计理念,道路景观要注重自然、流畅、温馨与舒适,在保障不过分分散驾驶人员的注意力影响驾驶安全的前提下,在视觉要求上给予司乘人员以美的享受。

(2)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原则道路景观选择应采取因地制宜的方法,做到'‘宜绿则绿,重点突出”,充分结合自然地形、地物,利用自然条件创造景观。

植物选择以乡土树种为主,突出当地植物的景观特色,同时也可以降低养护难度,提高树木成活率,减少工程造价。

(3)追求自然、和谐统一的原则设计的出发点并不只是构建一个新的景观带,而意在将道路融于沿途的自然与人文环境中去,整体风格追求自然,设计中体现自然环境的原有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计说明一、前期分析城市道路绿化设计应解决的问题1、提供良好、安全的交通环境是首要问题,主要体现引导、诱导视线种植,防眩种植等方面;2、生态防护问题,体现在遮荫、滞尘、吸收有害气体等方面;3、城市形象的体现,道路是城市的风景线,道路绿化应该反映城市特色,体现城市形象;4、充分考虑道路绿化的后期养护,尽力降低养护成本。

利用生态学原理,使植物自然更新,最终达到生态美观的城市道路绿化景观效果。

、二、现状分析西咸新区沣东新城作为西咸新区渭河南岸的重要组成部分,东接西安市西三环,西接沣河东河岸,南临西汉高速。

规划面积161平方公里,包含西安市辖区六村堡、三桥、王寺、斗门街办;咸阳市辖区沣东街办。

红光大道位于绕城高速以西沣河以东。

总长3500米,本次设计范围为道路两侧20米宽的绿化带,总设计面积约为12.9万平米。

其中人行道位于设计范围之内。

红光大道位于沣东新城整体规划中的科技统筹示范板块内,道路两侧规划用地为居住用地、教育科研用地、办公用地、商业用地等。

故在景观设计中要结合总体规划,在道路绿化设计中与规划相协调,为道路周围的居民提供一个安全、便捷、生态的景观廊道。

西安市平原地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季风气候,冷暖干湿,四季分明。

冬季寒冷、风小、多雾、少雨雪;春季温暖、干燥、多风、气候多变;夏季炎热多雨,伏旱突出,多雷雨大风;秋季凉爽,气温速降,降霖明显。

年平均气温13.0~13.4℃,最冷1月份平均气温-0.4~0.9℃,最热7月份平均气温25~26.6℃。

年降水量558~750毫米,由北向南递增。

7、9月份为两个明显降水高峰。

年日照时数1983~2267小时,年最多风向为东北风。

年内主要气象灾害有干旱、雨涝、冰雹、大风、干热风和低温冻害。

三、设计依据1、《陕西省西咸新区四条道路外侧绿化带景观绿化设计项目竞争性谈判公告》2、招标公司提供的红光大道CAD电子图及沣东新城总体规划;3、《城市道路绿化规划方案及设计规范》;4、国家有关城市建设中绿化建设有关规定和建设标准;5、当地气候特点及年最高降水量。

四、设计理念红光大道作为沣东新城主要交通和生活干道,设计结合周边用地性质,提出生态绿道的设计理念,绿道不受机动车的干扰,它具有生态、游憩、社会文化三大功能,同时又具有线性、连续性、高可及性的特点,总体设计与人行道相结合,是道路和景观的结合体,既给行人和居民提供公共使用的场所,又对整个周边的环境改善起到显著的作用以建设园林城市为主旨,设计出一条充满绿色、鲜花、芳香的生态绿道。

五、设计原则1、总体原则:本项目作为沣东新城道路绿化项目,结合其位于科技统筹示范板块的大规划;在景观构思方面,以植物的绿色、花的鲜艳及植物的香味为特色,结合人行步道的设计。

创造出现代、简约的景观道路绿化。

2、生态的原则:A、生态已不仅是“生态学”中的术语,已成为影响时代建设与发展的重要因素,“生态”观念强调对各种资源的整合及再利用,它强调有针对性地保护有利资源并将限制因素变为优势特点。

“生态化”的设计理念引导我们塑造人工景观应以自然条件为基础。

从节约、经济的角度出发,这样不仅大大降低建设成本,同时带来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B、充分利用绿化带的生态属性,发挥其净化空气、衰减交通噪音等作用,以乡土树种、原生树种、抗污染能力强的植物为首选,进行多样性组合、立体栽植。

C、按照先进城市的经验,我们在设计中强调道路绿化应起到的改善城市环境的作用。

使生态功能与景观功能密切结合,乔、灌、草合理搭配,引入“绿量”的概念,使设计做到景观层次丰富,并使“绿量”增大,让有限的绿地的生态效能得到充分释放。

3、“融合”与“生长”的原则:红光大道作为沣东新城的有机组成部分,其承担着连接沣河景观风貌带和阿房宫人文旅游板块的重要绿道。

其必将成为一条集自然与文化为一体的休闲步道,道路景观必将与城市景观互相影响,相互制约,最后与周边景观体系相连接,相渗透,融合为一条具有特色的景观廊道。

4、标识性原则:打造标志性景观道路,其形象塑造应具有鲜明的标志性。

5、安全性原则:在人行道的设计上注意与非机动车道和机动车道的关系。

在人行道与非机动车道间以灌木满栽结合大乔木为主,以便于隔离,人行道出口处设计在接近斑马线的地方。

6、服务性原则:红光大道属于城市道路,服务对象主要为城市居民,应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使道路绿化体系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文化、经济的发展。

7、清新自然原则:强化绿地的层次,做到起伏有致。

追求清新、自然的景观效果,以流线的设计为主。

8、花境植物的应用,以达到三季有花的效果六、具体设计功能结构: 根据对红光大道周边的规划进行分析,我们将道路绿化分为三个部分,繁花似锦、绿荫长廊、芬芳四溢。

繁花似锦:该段位于沣河东路和科源三路之间,长度约为1.3公里。

道路两侧规划为居住区和办公用地。

人流较密集,室外活动较多。

所以我们在两侧20米绿化带上设计有3M宽的人行道,由于该段靠近沣河,所以人行道以流畅的弧线进行设计,两侧满栽一些开花的花灌木,并对宿根花卉大量的应用,少用草坪。

重地被、强中层、多上木。

为居民提供一个开满鲜花、赏心悦目的景观空间。

同时每隔一段距离设计有休闲的小广场,在广场上结合铺状设计有流线的坐凳,坐凳上留有种植的树池,让人和自然更贴近。

结合坐凳布置有大小不一的圆形花坛,花坛中翠竹婆娑,为行人提供一个安静的休憩空间。

而花灌之间适当点缀一些景观石则让行人体会自然之间的和谐植物选择:沿非机动车和人行道间选择大型乔木七叶树,下面满栽灌木如:紫叶小檗、金叶女贞、南天竹、海桐、红叶石楠等。

而中层植物则选择为桂花及广玉兰。

植物均为自然式配置。

在人行道两侧选用大量的中层植物和花境植物并适当点缀银杏、马褂木等观赏价值较高的植物。

中层植物:樱花、碧桃、榆叶梅、红叶李、白玉兰、紫玉兰、紫薇等;小灌木:连翘、黄刺玫、月季、龙柏、金叶女贞、南天竹、海桐、十大功劳、八角金盘、铺地柏等;花境植物:玉簪、石蒜、萱草、鸢尾、芍药、金光菊、蜀葵、芙蓉葵、大花金鸡菊、美人蕉等;而在绿化带的边缘则选择大乔木为主如:油松、国槐、白皮松、三角枫、枇杷等。

绿荫长廊:位于科源三路与科源二路之间,长度约为1.0公里。

道路两侧规划为行政办公用地和商业用地为主。

所以我们在此设计时以简洁大方为主,注意整个环境的便捷性及可达性。

并追求一种疏朗的效果。

所以我们结合人行道设计了一条贯穿东西的林荫走廊。

7M宽的步道中心设计有3M宽的花坛,花坛中满铺花灌木及花境植物,每两个花坛中间设计有一大型树池坐凳,树池中可移栽一些景观大树如:皂角、国槐、银杏等。

人行道路两侧以成排栽植的银杏形成纯林的效果,树下满栽灌木。

同时我们每隔一段设计有小型林荫广场,广场植物选择元宝枫。

本段我们少栽中层植物,让视线通透,便于办公和商业的开展。

沿非机动车和人行道间选择大型乔木七叶树,下面满栽灌木如:紫叶小檗、金叶女贞、南天竹、海桐、红叶石楠等。

在人行道两侧选用大量的上层植物和花境植物。

上层植物:银杏、油松、柿子树、马褂木等;小灌木:龙柏、金叶女贞、南天竹、海桐、十大功劳、八角金盘、铺地柏等;花境植物:玉簪、酢浆草、葱兰、萱草、鸢尾、牡丹、金光菊、波斯菊、过路黄、大花金鸡菊、美人蕉等。

芬芳四溢:位于科源二路与一路之间。

总长约1.1公里。

道路两侧主要规划为居住用地。

道路东侧为绕城高速。

我们设计时以人为本,主要以选择具有香味的植物为主。

地被植物以流线的形式展开,本段重地被、强中层、多上木。

配置嗅觉类养生保健生态群落时,上木可选用白玉兰、马褂木、广玉兰、油松、合欢等高大健壮的树木,丛植作主景;中木可选择桂花、木香、紫藤等,以丛群种植;下木以结香、玫瑰、丁香、紫葳、金银花为主,依习性成丛、成片配置于上木林和中木林丛之间及外缘。

地被则以酢浆草、香叶天竺葵(Pelargoni—um graveolens)和麦冬等不规则镶边,以求达到和形成群落绿化景观与自然保健功能并重的效果。

同时结合植物配置每隔一段会开辟出一活动小广场,结合花坛和坐凳,为居民提供一个休闲交流的场所。

在靠近非机动车道选择七叶树作为行道树。

上层植物:油松、银杏、马褂木、合欢;中层植物:桂花、白玉兰、紫玉兰、白皮松、樱花;花灌木:结香、玫瑰、丁香、紫葳、牡丹、南天竹、海桐、地被月季、十大功劳、八角金盘、铺地柏等;花境植物:萱草、玉簪、百合、葱兰、金银花、常春藤、紫藤、大花金鸡菊等。

在人行道设计中材料选择为渗水砖、青砖、艺术地坪为主,并结合花岗岩勾边。

而活动广场主要采用毛石铺地、卵石、防腐木、小料石等。

七、种植设计植被景观是红光大道景观建设的核心,而植被绿化风格的规划控制将对城市生态格局和经济可行性建设产生重大的影响,本方案采用片林的种植方式,提高道路种植的绿量。

以形成现代、简约、自然、朴实的线形景观肌理。

美化、彩化、香化、净化。

(一)设计原则1.生态性原则既要考虑植物的观赏特性,又要考虑植物的生态学特性,选用能够体现主题特色的植物材料,以适应本地生长,符合当地生境的自然过程,注重当地的乡土特色,降低管理与维护的成本。

观赏花木与遮荫乔木季象变化相结合的原则。

常青品种为基调的绿化空间,层次变化的群落栽植,季象变化的色彩设计,四季常青、三季有花、花香怡人。

2.可操作性原则处理好绿化与地下管网、架空线路的矛盾,设计的要便于实施和后期管理。

植物配置上大量采用西安市道路绿化中应用较为成功的植物品种,在降低成本的同时增加了植物的成活率,同时还满足了观色、观花和观果、闻香等不同的功能。

3.简洁性原则设计采用重复和渐变的构图手法将整条道的景观统一起来,并根据人行道的设计来搭配植物。

植物配置力求简洁4、因地制宜,塑造多变景观。

注重人在不同空间场所中的心理体验与感受的变化,从多方面着手,形成疏密、明暗、动静的对比,创造出丰富的植物空间围合形态。

5、合理运用和把握各类乔灌木在层次、季相及色相上的变化,结合当地气候特点,最终配置力求营造出一处稳定、自然的植物群落。

感观与视觉上达到“春天万紫千红,夏季浓阴匝地,秋日层林尽染,严冬松柏傲霜”的绿化景观效果,从而构成沣东新城一道优美亮丽的自然生态植被风景线。

6、植物多样性的原则。

(二)具体栽植品种:行道树:七叶树基调树种:银杏、油松、桂花、上层植物:合欢、马褂木、油松、银杏、中槐、广玉兰、柿子树、臭椿、元宝枫、大叶女贞、三角枫、栾树、雪松等;中层植物:桂花、白玉兰、紫玉兰、、樱花、碧桃、榆叶梅、红叶李、枇杷、白皮松、紫薇、山楂、黄栌、红枫等;花灌木:石楠、结香、玫瑰、连翘、黄刺玫、丁香、牡丹、南天竹、海桐、地被月季、十大功劳、八角金盘、铺地柏、紫叶小檗、金叶女贞、十大功劳、龙柏等;花镜植物:玉簪、石蒜、萱草、鸢尾、芍药、金光菊、蜀葵、芙蓉葵、美人蕉、酢浆草、葱兰、波斯菊、过路黄、大花金鸡菊、金银花、常春藤等八、电气设计夜景观的灯光、灯色有软质景观特点,而灯具却为硬质景观构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