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细胞钙信号与心房颤动发生机制的关系
心房颤动发病机制

心房颤动发病机制心房颤动是指心脏房颤心律失常的一种类型,心房肌的自律性增高导致心房肌细胞快速放电不协调并不规则地收缩,从而使心脏泵血功能下降。
其发病机制主要包括离子通道异常、心肌结构改变、神经调节紊乱、病理性重构及心肌代谢紊乱等因素。
一、离子通道异常离子通道异常是心房颤动发病的主要机制之一、心房颤动时,心房肌细胞内钠离子电流大幅度增高,导致心房肌细胞快速去极化。
而这种去极化反应与比较特殊的钾离子电流减小有关。
当心房肌细胞中的L型钙通道活化,钙离子进入心肌细胞,引发心脏肌原纤维的收缩,但当心房颤动时,这种钙通道过量活化,引起心房肌细胞的快速去极化,从而诱发心房颤动。
二、心肌结构改变心房颤动发病机制与心肌结构改变也有关。
心脏长期受到高血压、心肌缺血缺氧以及心肌炎等因素的损伤,会导致心房肌细胞的结构发生变化,心房纤维化程度增加。
这种纤维化过程会改变心房肌细胞的去极化和复极化过程,使得心房肌细胞兴奋性增加,从而易于诱发心房颤动。
三、神经调节紊乱神经调节的紊乱也是心房颤动发生的重要因素。
心房颤动时,交感神经张力不断增高,而迷走神经张力降低,导致心房颤动节律失常。
此外,心房颤动时心房肌细胞自主性增强,使得心房肌细胞自律性增高,从而增加房颤的发生。
四、病理性重构心房颤动的发生与心房肌的病理性重构有关。
主要包括心脏结构的改变、重塑以及炎症反应等。
例如,心房颤动时,心房内心肌细胞的细胞外基质增加,心房壁厚度增加并伴有心肌的纤维化,这些改变使得心房肌细胞释放的肽类物质增加,从而进一步促进心房颤动的发生。
五、心肌代谢紊乱心肌代谢紊乱也是心房颤动的一个重要发病机制。
心肌代谢紊乱主要表现在心房肌细胞内能量代谢异常,即线粒体功能异常。
在心房颤动时,心房肌细胞能量消耗增加,但能量供应不足,导致心房肌细胞内ATP水平下降,细胞内Ca2+正常内流减少,细胞内K+外流增加,进而促使心房颤动的发生。
除了上述主要的发病机制,其他因素也可能与心房颤动的发生相关,例如炎症反应、自主神经调控等。
心肌细胞与心脏生理学调控机制研究

心肌细胞与心脏生理学调控机制研究心肌细胞是构成心肌的基本单位。
作为心脏重要的组成部分,心肌细胞的生理学特性对于心脏的正常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在心肌细胞和心脏生理学调控机制研究方面,我们还需进一步深入探索,以更好地了解其内在运作规律。
心肌细胞和心脏生理学调控机制心肌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心肌细胞是一种具有自律性和收缩能力的细胞,其细胞质内含有原纤维和肌原蛋白。
在心肌细胞内,钙离子是收缩和弛缓的关键性物质,通过肌钙蛋白的调节,可以实现心肌细胞的协调运动。
在心肌细胞内,还有各种各样的离子通道,可以影响动作电位的产生和肌肉的收缩。
如钠离子通道、钾离子通道、钙离子通道等,这些离子通道对于心肌细胞的发放和传递信号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心肌细胞的生理学特性及其调控机制心肌细胞可以产生膜电位的变化,这些变化会引起心肌细胞的收缩和松弛。
其中,心脏的兴奋-收缩耦合是通过离子流产生的,其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起搏、传导和收缩。
起搏是指心肌细胞产生动作电位的过程,传导是指动作电位在心脏中传递的过程,收缩是指从肌细胞内释放出的钙离子诱导肌肉收缩的过程。
此外,钙离子的离子通道也是心肌细胞的重要调控机制。
钙离子离子通道的开放和关闭是心脏紧密协调运转的关键所在。
钙离子的调节需要多种离子通道协同作用来实现心肌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
在离子通道调控机制的调节下,心肌细胞加入成分的离子浓度和收缩的力度会受到影响。
心肌细胞和心脏生理学调控机制的研究意义心肌细胞和心脏生理学调控机制的研究不仅对于心脏正常的运作,也对心脏疾病的预防和治疗都有重要意义。
例如,在心房颤动、心肌梗塞和心力衰竭等疾病中,心肌细胞钙离子流失影响对心脏舒缩的影响,相关的离子通道调控机制异常也逐渐得到注意。
心肌细胞和心脏生理学调控机制的研究,还可以为药物治疗提供基础。
现在,很多用于治疗心脏相关疾病的药物,例如beta受体激动剂和钙通道阻滞剂,都是通过作用于心脏细胞离子通道系基础上来实现其治疗效果。
钙保护心肌的原理

钙保护心肌的原理一、引言心脏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其正常运作对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而钙是心肌细胞中最为重要的离子之一,对心肌收缩和松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钙保护心肌的原理。
二、心肌收缩与钙离子1. 心肌细胞结构心肌细胞是由许多小分支组成的,这些小分支被称为“横纹”,在横纹上有许多小颗粒,这些小颗粒被称为“肌节”,每个肌节都包含了许多钙离子通道。
2. 心肌收缩机制当心脏需要收缩时,神经系统会向心脏发送信号,使得钙离子通道打开,并且大量的钙离子会从外部流入到心肌细胞内部。
这些钙离子会与一种叫做“肌球蛋白”的蛋白质结合,并且使得其发生构象变化。
这种构象变化会导致另一种叫做“肌动蛋白”的蛋白质发生构象变化,从而使得心肌细胞产生收缩力。
3. 钙离子的来源钙离子可以从两个方面进入心肌细胞,一是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另一个是通过血液中的钙离子进入。
三、钙离子与心脏疾病1. 心肌梗死当冠状动脉发生堵塞时,心肌细胞无法得到足够的氧气和营养物质,这会导致心肌细胞死亡。
在这个过程中,大量的钙离子会从细胞内部流出,并且进入到细胞外部。
这些钙离子会与血液中的其他物质结合并且形成一种叫做“钙沉积”的物质。
这种物质会在心脏内部形成硬化斑块,并且阻碍了血液的流动。
2. 心房颤动心房颤动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其主要原因是因为心脏内部存在过多的钙离子。
这些过多的钙离子会导致心肌细胞产生异常兴奋,并且引起不正常的心跳节律。
3. 心力衰竭心力衰竭是一种心脏疾病,其主要表现是心肌细胞的收缩力下降。
这种下降与钙离子的流动有关,当钙离子通道受到损伤或者阻塞时,钙离子无法正常进入到心肌细胞内部,从而导致收缩力下降。
四、钙保护心肌的原理1. 钙通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是一种可以阻止钙离子进入到心肌细胞内部的药物。
这些药物可以减少过多的钙离子进入到细胞内部,并且减少了因此产生的异常兴奋和不正常的心跳节律。
这些药物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治疗一些与过多钙离子相关的心脏疾病。
钙离子对心脏节律性影响

钙离子对心脏节律性得影响实验原理:蛙类,属于两栖纲,无尾目,品种甚多,就是脊椎动物由水生向陆生过渡得中间类型。
蛙类虽然较为低等,但在生理学实验中应用非常广泛,其循环系统、神经系统以及肌肉均为生理学常用得实验材料。
诸如离体心脏灌流、下肢血管灌流、微循环得观察、心电图、脊髓休克、脊髓反射、谢切诺夫抑制、反射弧得分析实验以及坐骨神经-缝匠肌、腹直肌等均为生理学得重要实验得标本.心脏得正常节律性活动必须在适宜得理化环境下才能维持,,一旦适宜得理化环境被干扰或破坏,心脏活动就会受到影响。
心脏自动节律性就是指心肌细胞能在没有外来刺激情况下具有自动发生节律性兴奋得能力或特性。
因心脏具有自动产生节律性收缩得特性,即自动节律性,故在心脏离体后,如用人工灌流方法,可保证其新陈代谢得顺利进行,而心脏仍能有节律地自动收缩与舒张,并可维持较长得时间。
离体心脏活动所需得条件应与动物内环境得理化性质保持基本相近,因此改变灌流液得理化因素,则可引起心脏活动得变化。
故可以采用离体心脏灌流得方法来研究心脏活动得规律、特点及影响因素。
细胞外Ca2+浓度发生变化时,细胞与Ca2+内流与Na+内流相关得生物电活动都将受到影响。
当细胞外Ca2+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升高,细胞外Ca2+内流速度增加,引起窦房结P细胞4期自动去极化速度加快,导致P细胞自律性增强,心肌收缩增强增快,心跳加速,即心率加快;当细胞外Ca2+浓度较高时,使得肌浆中得Ca2+浓度不断升高,钙离子与肌钙蛋白结合数量不断增加,甚至达到只结合不解离得程度,于就是,心脏会停止在收缩状态,心肌出现钙僵直。
用理化特性近似于蟾蜍血浆得任试液灌流离体得蟾蜍心脏,在一定时间内可保持其节律性收缩与舒张.改变灌流液得组成成分,心脏跳动得频率与幅度会随之发生改变.实验目得:错误!观察不同浓度得Ca2+对离体蟾蜍心脏节律性活动得影响;错误!学习离体蛙心灌流得方法,了解离体器官得研究方法。
实验材料:1、动物:蟾蜍8只.2、试剂与药品:任氏液,含Ca2+得溶液3、装置与器材:蛙类手术器械一套。
2017年湖南省心电技术主管技师中级职称考试题

2017年湖南省心电技术主管技师中级职称考试题本卷共分为2大题40小题,作答时间为180分钟,总分100分,60分及格。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关于起搏阈值的阐述,正确的是A.心肌纤维化不影响起搏阈值B.负极比正极的起搏阈值高C.心房起搏阈值一般应≤1.5V D.心室起搏阈值一般应≤5.0V E.高钾血症可使起搏阈值降低2、关于预激综合征患者继发性ST-T改变的表述,正确的选项是A.ST-T方向与delta波向量相同B.ST-T改变程度与delta波的大小呈正相关C.ST段呈水平型压低改变D.T波呈对称性倒置E.以上都不是3、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的心电图特征是A.可见Epsilon波B.右胸导联QRS时间延长C.心室终末激动时间延长≥55ms D.QRS波群碎裂E.以上都是4、某患者心电图表现为:P波消失,QRS-T波不易辨认,代之以频率约为400次/分的颤动波,诊断为A.窦性停搏B.心房颤动伴三度房室传导阻滞C.心房扑动伴三度房室传导阻滞D.心室扑动E.心室颤动5、磁铁试验的作用不包括A.检查起搏功能B.检测感知功能C.测定磁铁频率,以了解电池的状况D.测定起搏阈值E.终止起搏器介导的心动过速6、患者女性,29岁,听诊心律不齐,心电图检查见图3-7-3,应诊断为A.窦性心律不齐B.窦房结内游走心律C.窦性停搏D.窦房结心房游走心律E.二度Ⅰ型窦房阻滞7、患者男性,39岁,心悸1周就诊。
动态心电图记录如图3-14-13所示,正确的诊断是A.短阵房性心动过速B.房性期前收缩伴室内差异性传导,间歇性一度房室传导阻滞C.间歇性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室性期前收缩D.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室性期前收缩E.间位性室性期前收缩,干扰性PR间期延长8、左心房增大最早出现的X线征象是A.轻度肺淤血B.左心房耳部突出C.左前斜位左主支气管抬高D.心脏右缘出现双房影E.服钡见食管局限性压迹9、3通道动态心电图CM1导联的正极应放置在A.左腋前线第5肋骨B.右锁骨下窝C.胸骨右缘第4肋骨D.胸骨左缘第4肋骨E.胸骨左缘第5肋骨10、关于动态心电图诊断心肌缺血标准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ST段呈水平型或下斜型压低≥0.05mV B.ST段呈水平型压低≥0.1mV C.ST段呈下斜型压低≥0.1mV D.持续时间≥1分钟E.2次发作间隔时间≥1分钟11、晕厥患者的动态心电图可以表现为A.正常B.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如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 C.窦性停搏D.严重房室传导阻滞E.以上都可能12、梯形图中A代表A.心房区B.心室区C.窦房区D.交界区E.窦房结13、患者男性,63岁,冠心病史20余年。
钙离子信号转导对心脏肌肉及相关疾病的影响研究

钙离子信号转导对心脏肌肉及相关疾病的影响研究近年来,生命科学的发展一直在推动人类对各种疾病的深入研究,其中心脏疾病是医学界长期关注的重要问题。
心脏肌细胞是心脏构成的基本单元,对维持心脏的正常功能具有重要作用。
而钙离子信号转导是调节心肌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主要机制之一,其紊乱往往会引发各种心脏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钙离子在心肌细胞内具有广泛而重要的作用,它是调节心肌收缩和放松的关键信号。
正常情况下,心肌细胞膜上的钙离子通道在电刺激下打开,使钙离子从外部进入细胞内,与细胞内的调节蛋白结合,调节心肌细胞的收缩和放松。
在心肌细胞内,细胞膜和细胞内膜上的钙离子通道与钙离子泵共同调节细胞内的钙离子浓度。
钙离子信号转导紊乱是心脏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例如心房颤动等心律失常疾病,就是因为心脏肌细胞内的钙离子浓度异常,导致心肌收缩控制受到影响。
此外,钙离子信号转导的异常也可以引起心肌细胞死亡,如心肌梗死等疾病,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
学者们通过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等多种手段,尝试深入探究钙离子信号转导对心脏肌肉及相关疾病的影响。
例如,一些学者认为,β肾上腺素能受体在心肌细胞中的表达和调控也能够影响钙离子信号转导。
此外,通过研究钙离子调节蛋白的结构和功能,科学家们增进了对心脏肌肉收缩机制的理解,为心脏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提供了重要依据。
近年来,基于钙离子信号转导机制的心脏疾病治疗方案也获得了不少成果。
例如,针对心律失常疾病的治疗药物,可以通过干预钙离子信号转导机制来调节心肌细胞的钙离子浓度。
而在临床实践中,对于某些心脏疾病,如心肌梗死等疾病,也可以通过干预钙离子信号转导来减少心肌细胞死亡。
除此之外,一些新兴技术也在为深入探究钙离子信号转导在心脏肌肉及相关疾病中的作用提供了帮助。
例如利用跨膜钙离子感受器等技术,科学家们能够更直接地观察心脏肌肉细胞内的钙离子浓度变化,这对于解决一些传统技术难以解决的问题非常有帮助。
总之,钙离子信号转导在调节心脏肌肉收缩和放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紊乱往往会引发各种心脏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房颤

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建议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心房颤动治疗专家组前言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房颤)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
F ramingham 的研究报告提示,人群发病率为0.5% 左右,且随年龄增长其发病率增高[1]。
60岁以上的人群中,其发病率可高达6%以上[1]。
该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轻者影响生活质量,重者可致残、致死。
因此,加强对房颤防治的研究,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自2001 年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制订《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建议》以来的5年间,有关房颤的发病机制认识得到了空前的升华,尤其是对源于大静脉及心房内某些特殊组织的异位兴奋灶触发房颤的机制,得到了较为完整的证实。
在临床治疗学上,众多前瞻性随机对照的研究结果,已成为指导临床治疗的重要文献;尤其是经导管消融的研究进展,更是房颤治疗学的亮点,它刷新了治疗策略,变革了人们对房颤的治疗观,为房颤治疗学做出了里程碑式的贡献。
鉴于此,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房颤工作组在2001 年版的《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建议》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近5年来的相关进展,制订了新的“认识与建议”,其内容涉及背景知识;房颤的临床表现及诊断与评价;房颤的治疗;急性房颤的治疗;围手术期房颤处理等方面。
心房颤动的定义和分类房颤是指规则有序的心房电活动丧失,代之以快速无序的颤动波,是最严重的心房电活动紊乱。
心房无序的颤动失去了有效的收缩与舒张,心房泵血功能恶化或丧失,加之房室结对快速心房激动的递减传导,引起心室极不规则的反应。
因此,心室律(率)紊乱、心功能受损和心房附壁血栓形成是房颤病人的主要病理生理特点[2]。
房颤的分类繁简不一,迄今尚无普遍满意的分类标准和方法,使各研究之间可比性差,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房颤研究的交流和发展。
鉴于此,欧洲心血管病学会心律失常工作组(WGA-ESC)和北美起搏和电生理学会(NASPE)联合组织了一个研究小组建议采用临床分类方法,将房颤分为初发房颤(initial event)、阵发性房颤(paroxysmal AF)、持续性房颤(persistent AF)及永久性房颤(permanent AF)(表1)。
钙离子信号调节心肌细胞的研究

钙离子信号调节心肌细胞的研究心肌细胞是人体内最重要的细胞类型之一,其工作是维持人体心脏的正常运行。
心脏的正常运行需要得到心肌细胞的协调工作,而心肌细胞中的钙离子信号则是协调这一运行的关键。
钙离子信号是如何调节心肌细胞的?心肌细胞的收缩和松弛是通过细胞内和细胞外的离子传递来实现的。
其中,最为重要的是钙离子的传递。
当心肌细胞处于静息状态时,细胞内外钙离子的浓度是不同的,而且这两个浓度之间的差距越大,细胞活动时钙离子的流动也就越强。
当心肌细胞接收到钙离子信号时,细胞中的收缩蛋白素将与钙离子结合,从而引起细胞肌原纤维的收缩。
钙离子信号的产生和调节是通过细胞间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
这种相互作用是由许多不同的细胞因子、酶和信号分子来完成的。
这些分子往往都是存在于人体内的一些特定类型的细胞中,如心肌细胞和神经元。
因此,如果我们了解了心肌细胞内钙离子信号的生物学过程,我们就可以更好地理解心肌细胞的功能,从而开发出更好的治疗方法和治疗方案。
钙离子信号相关的研究最近的研究表明,钙离子在心肌细胞中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尤其是对于心脏疾病的乃至心肌细胞异常的产生和发展,密不可分。
目前,心肌细胞领域的研究主要包括心肌细胞收缩调节、离子流动和膜电位等心脏病理学方面。
其中,钙离子被研究为心肌细胞收缩调节的关键因素。
然而,钙离子在心肌细胞中的作用不仅仅是收缩调节,还涉及到一系列其他的生物学过程,如细胞分裂和细胞增殖等。
最近,研究者发现,当心肌细胞收缩提高时,身体会相应地释放更多的钙离子,这一发现揭示了钙离子在心脏的作用机制,为治疗心脏疾病提供了新思路。
结论总的来说,钙离子是调节心肌细胞的关键信号之一。
心肌细胞的正常运行需要得到心肌细胞的协调工作,而心肌细胞中的钙离子信号则是协调这一运行的关键。
目前,钙离子信号的研究已成为心肌细胞研究的重要分支领域之一,为心脏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提供了新的方向和思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缩功能密切相关 。瞬时性钙增高有两个来源 :细胞 外钙流入和肌浆网钙释放 。细胞膜的 L 型钙通道 γ和 δ等多个亚 β 是钙流入的主要通道 , 是由 α、 、 单位组成的高分子糖蛋白复合物 , 其中 α 亚单位 α1亚单位为钙通道的核 又可分为 α1 和 α2 亚基 。 α1亚单位至少有 心 , 它决定钙通道的电生理性质 。 [1] 六种基因编码 ,其中 α1C和 α1D编码 L 型钙通道 。 L 型钙通道属于电压门控钙通道 , 参与兴奋 - 收缩 耦联 ,受膜电位的变化控制 , 但也能被神经递质 、 G 蛋白、 信使依赖激酶所调控 。 细胞内主要储存和释放 Ca2 + 的细胞器是肌浆 网。 现已证实 ,肌浆网主要通过兰尼碱受体 (R yano2 2 + dine, RyR ) 通道 释放 Ca 。 RyR 是一个同 源四聚 体 ,有三种异构体 , RyR 2 主要分布在心肌。每个单 体包含大约 5000 个氨基酸 , 分子量为 565K D。 RyR
内蒙古医学院学报 2006 年 12 月 第 28 卷 医学研究进展
21 量在调节正 常 RyR 门控 方面 起着重 要作用 。第 2+ 二 , 升高的肌浆网 Ca 容量促进 R yR 对胞质或亚 空间钙的敏感性 。 2 心肌钙信号与心房颤动的关系 心房颤动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 , 死亡率较高 。 治疗方法有限 。心房颤动的发生和维持机制在细 胞和分子水平都是非常复杂的 [ 12 ] 。例如 : 心房颤 动的始发因素与维持因素不同。“ 电重构 ” 过程是 慢性心房颤动的一个特征 。心房颤动本身能诱导 心房细胞电生理变化 , 心房细胞电生理变化又能促 进心律失常的维持或早期复发 。在对心房颤动犬 [1 3] 模型的研究中发现离子重塑的分子机制 。心房 + 颤动时快速心房率减少了瞬时外向 K 电 流 , L 型 钙电流和钠离子电流密度 , 因此改变了心脏电生理 [14 ] 特征 ,促进了心律失常的维持。研究还发现 :慢 性心房颤动的特征是心房钙电流 ( I C a ) 减少 , 但那 些有最大钙电流的病人更易发生手术后心房颤动 , 这个发现与钙超载是心房颤动发生和维持的重要 因素相一致 。 近年来心房细胞钙调控障碍在心房颤动机制 中的作用被广泛研究 。心房颤动的起始都有一个 特征 :心房除极频率显著增加 ,这与通过 I Ca 进入细 胞的 Ca2 + 的 增 加 有 关 , 进 而 导 致 细 胞 内 钙 超 [ 15 ] 载 。最初细胞表现出钙超载的组织学结构特征 [ 16 ] 是细胞器肿胀 , 肌浆网破裂 , 细胞骨架受损 。有 文献报道 [ 17 ] , 钙 激活的 心肌蛋 白酶 如 ca lpain 和 ca spase s能直接破坏离子通道蛋白 (如 I Ca ) 和肌原 纤维蛋白 ,造成通道蛋白表达下调 , 进而造成肌溶 解和收缩功能障碍 。为了克服钙超载和保护细胞 的完整性 , 代偿 机制被激活 , 这就导致了 电重构 。 [ 18, 19 ] 双氢吡啶受体阻滞剂能防止短期重构 但它们 不能防止长期重构发生 ,这表明上述机制决不是涉 及这个过程的唯一的细胞内事件 。例如 , 与心衰有 关的心房颤动 ,与心动过速诱导的心房颤动相比 , 动作电位时限没有显著减少 , 钙电流的减少也不严 重 。近期的研究显示 , 心房颤动与心房肌细胞肌浆 [20 ] 网自发性钙释放增加有关 。肌浆网自发性钙释 放能产生后除极 , 它能引起心律失常 , 这很可能是 房颤发生的机制之一 。 一些学者的研究着重于心房颤动后人心房组 织钙调 控蛋白 表达 水平 的变 化 , O hkusa 等 [21 ] 发 现 , 在 慢性 心 房颤 动病 人 的心 房 组织 中 功能 性 R yR2最大数量显著减少 , R yR2 和 SERCA 的 mR 2 NA 水平也减少 。心房颤动时肌浆网上 R yR 的表 达减少 , 功能降低 , 提示心房颤动时肌浆网上 RyR 表达减少可能在细胞内钙超载中不起主要作用 , 而
是一个支架蛋白 ,大量的关键调节蛋白结合在上面 , 因而构成一个连接复合体。心肌细胞膜兴奋冲动时 激活钙通道 (主要是 L 型 ) , 导致胞外钙流入胞内 , 流入的钙激活肌浆网的 R yR , 随后肌浆网大量释放 钙进入胞浆 , 激发收缩过程 , 这就是兴奋 - 收缩耦联 过程的核心 ,称为钙诱导钙释放 (C ICR) [2 ] 。 肌浆网钙释放主要 由 L 型钙电 流触发 , 但有 证据表明还有其它 Ca2 +来源 : ( 1 ) T型钙电流触发 [3] 肌浆网钙释放 , 但其触发 效率远低于 L 型 钙电 流 。 T型钙通道对兴奋 - 收缩耦联作用很小 , 它对 调节细胞生长、 增殖过程有作用 。另外 , 在成人心 脏的 窦房结 和房室交界 区的细 胞发现 T 型钙 通 道 , 可能参与心脏节律活 动的形成 。 ( 2 ) 钠 /钙交 换体 (NCX)主要分布在横小管的肌膜上 , 在 N a + / 2 + Ca 交换反转时 , 不能触发钙火花 , 它可能通过提 2+ [4 ] 高胞内钙浓度调节 R yR 对 Ca 的敏感性 。 ( 3 ) 正常心肌细胞 三磷酸 肌醇受 体 ( IP3 R ) 的数量 很 少 , 高浓度的 IP3 能引起心肌细胞的钙释放 , 但比 钙诱导钙释放少而慢 ,因此对兴奋 - 收缩耦联的作 用较小 ,而是参与细胞信号转导网络以调节细胞生 长、 分化及凋亡 。 心脏舒张时细胞内的钙必然降低 , 被释放的钙 必须泵回肌浆 网 , 这 是由肌 浆网上 的钙 泵 ( SER 2 CA )完成的 。目前已发现 5 种钙泵亚型 , 心肌主要 表达 SERCA2α亚型 。同样 , 流入细胞的钙必须排 + 2 + 出细胞外 , 这主要靠细胞膜上的 Na / Ca 交换体 [5] + 和细胞膜上的钙泵实现 。细胞兴奋时 Na 大量 + 内流 ,钠 /钙交换体利用 Na 梯度将钙排出细胞外 。 1. 2 钙火花 钙火花 ( calcium sparks) 是微观的肌浆网钙释 放事件 [ 6 , 7 ] , 它是肌浆网上钙释放通道 R yR 自发开 放或由单个 L 型钙通道开放触发引起的局部钙释 放事件 。钙火花被认为是心肌兴奋 - 收缩耦联局 部控制理论的基础 , 是正常心脏兴奋 - 收缩耦联的 基本单位 。瞬时性钙增高的出现是由于钙火花的 总和引起 [ 8 ] 。 1. 3 钙波 钙波 ( calcium wave) 的特点是心肌细胞在静息 状态下细胞内钙在某 个区域瞬时性 增高 [ 9 ] , 并以 很快速度在细胞内传播。它不受膜上钙通道离子 流的控制 , 并且与兴奋 - 收缩耦联关系不大 。在生 理条件下 , 钙火花不会激发钙波 。到目前为止的研 [ 10 ] 究表明 ,钙波与细胞内钙超载有关 。 1. 4 肌浆网钙容量与钙信号密切相关 Cheng[ 9 ]和 Gyorke[ 11 ]的研究结果表明 :肌浆网 2 + Ca 在调节 RyR s和心脏钙 信号 方面起着关 键作 用 , 其中两个作用特别重要 。第一 , 肌浆网 Ca2 + 的
摘 要 :心肌钙信号 在心 肌细 胞兴奋 - 收缩耦联中起着重 要作用 , 它和 心房颤动 发生机 制有关 。本文对心 肌钙信号的产生 、 调节因 素及 它与 心房颤动的关系进行综述 。 关键词 :心肌 ; 钙信号 ;心房颤 动 中图分类号 : R54期 : 2 006 - 09 - 2 8 修 回日 期 : 20 06 - 1 2 - 1 5 作者简介 :郭林娜 ( 1966 - ) ,女 , 内蒙古医学院 20 04 级在读硕士研究生 通讯作者 :崔明玉 ,副教授 , E - m ail: M in gyuc @ sina. com ,内蒙古医学院组织胚胎学教研室 , 01 005 9
22 是使参与心肌 兴奋 - 收 缩耦 联的 Ca 释放减少 , [ 22 ] 导致 心肌 收 缩功 能 下降 。此 外 , 心房 颤 动 时 IP3 R 的表达和功能增强 , IP3 R 介导的钙释放增加 , 提示与细胞 内钙 超载有关 。近年来 , IP3 R 介 导的 钙释放在慢性心房颤动产生中的作用开始受到人 [ 23 ] 们的重视 。 在研究 T型钙通道在心房颤动钙超载中的作 [ 24 ] 用时发现 , 心房颤动时 , 心房肌细胞膜上的 T型 钙通道可能并不影响肌浆网 RyR 和 IP3 R 的表达 和 RyR 的功能 , 但可能增强 IP3 R 的功能 , 这 就提 示 , T型钙通道在心房颤动时心房肌细胞内的钙超 载、 钙信号转导 及细胞增殖和分 化中起着重 要作 用。 3 结语 细胞钙稳态的维持与许多因素有关 ,钙超载是 许多原因引起细胞损害的“ 最后共同通路 ” 。随着 人们对心房颤动信号机制研究的深入 , 它在疾病发 生发展中的作用日趋明朗 ,这对于革新疾病的治疗 手段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 参考文献
(D epa rt m en t of H isto logy an d Em bryology, Inner M ongo lia Med ica l Co llege, H ohho t 010059 Ch in a )
Abstrac t: Ca rdiac calcium signal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exc itation - contrac tion coupling. It is also a ssoc iated with developingm echanism s of atrial fibrilla tion. W e carried out the review on occurring and regulatory factors of ca rdiac calcium signal and its relationship w ith atrial fibrillation. Key wor ds: cardiom yocyte; calcium signal; atrial fibrilla tion Ca2 + 是细胞内普遍而重要的信号转导成分 , 起 着第二信使的作用 , 在维持机体正常生理功能方面 极为重要 。 1990 年代中期 , 随着激光共聚焦显微 镜在心血管研究领域的应用 , 同时结合膜片钳和分 子生物学方法为研究心肌细胞内钙信号的形成及 调控打开了崭新的窗口 。近年来 , 心肌细胞钙稳态 的变化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日趋受到关注 , 并 取得了新的研究进展 。 1 心肌钙信号的产生及调控 心肌收 缩时正 常的 信号 标志 是细 胞 内游 离 Ca 浓度的增高 。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可以观 察到几种形式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瞬时性的增高 。 1. 1 全细胞性的瞬时性钙增高 全细胞性 的瞬时性钙增高 ( calcium transient) 由心肌细胞膜兴奋到来时的除极诱发 , 与正常的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