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鉴赏

合集下载

描写牡丹的唐诗名句鉴赏大全

描写牡丹的唐诗名句鉴赏大全

描写牡丹的唐诗名句鉴赏大全描写牡丹的唐诗名句鉴赏大全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句子吧,句子由词或词组部分和语调所表示的语气部分组成。

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样的句子才经典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描写牡丹的唐诗名句鉴赏,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描写牡丹的'唐诗名句鉴赏1、《白牡丹》:“长安年少惜春残,争认慈恩紫牡丹。

别有玉盘乘露冷,无人起就月中看。

”(裴士淹)2、《红牡丹》:“绿艳闲且静,红衣浅复深。

花心愁欲断,春色岂知心。

”(王维)3、《赏牡丹》:“此花名价别,开艳益皇都。

香遍苓菱死,红烧踯躅枯。

软光笼细脉,妖色暖鲜肤。

满蕊攒黄粉,含棱缕绛苏。

好和薰御服,堪画入宫图。

晚态愁新妇,残妆望病夫。

教人知个数,留客赏斯须。

一夜轻风起,千金买亦无。

”(王健)4、《和李中丞慈恩寺清上人院牡丹花歌》:“澹荡韶光三月中,牡丹偏自占春风。

时过宝地寻香径,已见新花出故丛。

曲水亭西杏园北,浓芳深院红霞色。

擢秀全胜珠树林,结根幸在青莲域。

艳蕊鲜房次第开,含烟洗露照苍苔。

庞眉倚杖禅僧起,轻翅萦枝舞蝶来。

独坐南台时共美,闲行古刹情何已。

花间一曲奏阳春,应为芬芳比君子。

”(权德舆)5、《浑寺中宅牡丹》:“径尺千余朵,人间有此花。

今朝见颜色,更不向诸家。

”(刘禹锡)6、《思黯南墅赏牡丹》:“偶然相遇人间世,合在增城阿姥家。

有此倾城好颜色,天教晚发赛诸花。

”(刘禹锡)7、《牡丹种曲》:“莲枝未长秦蘅老,走马驮金劚春草。

水灌香泥却月盆,一夜绿房迎白晓。

美人醉语园中烟,晚华已散蝶又阑。

梁王老去罗衣在,拂袖风吹蜀国弦。

归霞帔拖蜀帐昏,嫣红落粉罢承恩。

檀郎谢女眠何处,楼台月明燕夜语。

”(李贺)8、《与杨十二、李三早入永寿寺看牡丹》:“晓入白莲宫,琉璃花界净。

开敷多喻草,凌乱被幽径。

压砌锦地铺,当霞日轮映。

蝶舞香暂飘,蜂牵蕊难正。

笼处彩云合,露湛红珠莹。

结叶影自交,摇风光不定。

繁华有时节,安得保全盛。

带有实践训练的牡丹花鉴赏科学教案

带有实践训练的牡丹花鉴赏科学教案

牡丹花是一种美丽的花卉,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元素之一。

对于想要了解和鉴赏牡丹花的人来说,需要掌握一定的科学知识和实践技巧。

因此,本篇文章将介绍一份具有实践训练的牡丹花鉴赏科学教案,以帮助读者更好地进行牡丹花鉴赏与养护。

一、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通过理论讲解、观赏实践及小组讨论,提高学员们对牡丹花的鉴赏能力和养护技巧。

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1.牡丹花的概述与分类:介绍牡丹花的生长习性、品种分类、花语等知识。

2.牡丹花的生长环境与养护技巧:讲解牡丹花的生长环境和养护技巧,如土壤要求、施肥、浇水以及防虫等措施。

3.牡丹花的观赏技巧:教授牡丹花的观赏技巧,如观赏角度、花蕊特征、颜色花形的鉴别等。

4.牡丹花的配合搭配:讲解不同花色、花形的牡丹花的搭配技巧与注意事项。

5.实践操作与小组讨论:进行现场观赏,实际操作及小组讨论,进一步提高学员对牡丹花的鉴赏和养护能力。

二、教学活动1.开场介绍:主持人介绍本次教学内容和教师团队,并安排学员们坐在轮廓整齐的桌子前,摆放牡丹花样本和手册。

2.理论知识传授:教师通过幻灯片和图片展示,介绍主要的牡丹花品种分类、花语以及生长环境和养护技巧等理论知识。

3.观赏鉴赏:学员根据教师讲解的鉴赏方法,对牡丹花样本进行观赏。

教师根据不同品种的特色介绍,让学员们了解更多的细节。

4.实践操作:让学员们通过实践操作,进一步掌握牡丹花的植栽养护和鉴赏。

5.小组讨论:根据教师安排,安排学员分组,对于观赏到的牡丹花样本进行小组讨论,加强学员的交流与互动。

6.总结评估:教师对本次培训进行总结性评估,对教学内容进行点评,并提醒学员们在实际生活中要注意的重点。

三、教案实施效果本教案采用实践性强、内容细致、条理清晰的方式,针对不同程度和基础的学员,使其在短时间内对牡丹花的鉴赏与养护技能有了很大的提升。

通过学员的反馈,大家认为这样的教学方式更易于理解,更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加强了团队合作的能力。

本教案是一份基于实践性的牡丹花鉴赏科学教案,通过系统的讲解、实践操作和小组讨论,增强了学员们的综合素质,养护水平和对于花卉生态环境的意识,更好地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

皮日休《牡丹》译文注释及考点分析

皮日休《牡丹》译文注释及考点分析

牡丹皮日休(唐代)落尽残红始吐芳,佳名唤作百花王。

竞夸天下无双艳,独立人间第一香。

译文所有的花凋谢之后牡丹才开始吐芳露蕊,她被人唤作百花之王。

所有人都夸它的花姿天下第一,百花之中香艳无双。

注释残红:凋落的花。

竞夸:夸耀争竞。

赏析晚唐现实主义诗人皮日休著有《牡丹》:落尽残红始吐芳,佳名唤作百花王。

竞夸天下无双艳,独立人间第一香。

这首诗,如果单从字面上理解,只是夸奖牡丹“一花独放,独香天下”的好词而已。

私下以为,鉴赏文学作品,一定要从作者的身份乃至当时的历史环境去思量、细琢磨,方有心得。

大家知道,皮日休,是现实主义诗人,他出身贫苦家庭,对晚唐黑暗现实不满。

他认为“古之置吏也。

将以逐盗;今之置吏也,将以为盗。

(《鹿门隐书》)”他肯定人民可以反抗暴君,国君如“有不为尧舜之行者,则民扼其吭,捽其首,辱而逐之,折而族之,不为甚矣。

(《原始》)”唐僖宗乾符五年(878),皮日休参加了黄巢起义军。

黄巢入长安称帝,皮日休任翰林学士。

他曾把农民起义领袖黄巢奉为“圣人”。

他说:“欲知圣人姓,田八二十一;欲知圣人名,果头三屈律。

”由此,可看出他对农民起义领袖的敬慕之情。

这首歌颂牡丹的诗,从表面看,他赋于牡丹以坚强的性格,描写它敢于在晚春末日一花独放,花中称王的高大形象和气魄,颇似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写的《不第后赋菊》诗:“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的题旨。

黄巢写自己敢于藐视李唐王朝,决心推翻李唐王朝的气魄。

皮口休这首《牡丹》诗,又似在通过花王牡丹暗示农民起义领袖,从而歌颂黄巢敢于反抗现实称王天下的气魄和革命精神。

“落尽残红始吐芳。

”起句一下子把人们引向一个春色将阑的尾声世界,使人看到落红遍地,一片残败狼藉的景象,让人感到落红难缀,惋惜春天即将逝去。

但正是在这春色将阑百花齐谢的晚春时节,被人称道百花之王的“牡丹仙子”却亭亭玉立,一花独放,开始散发着沁人心脾的芳香,使人在失望中又感到春的希望。

《牡丹》的阅读答案及赏析

《牡丹》的阅读答案及赏析

《牡丹》的阅读答案及赏析牡丹薛涛去春零落暮春时,泪湿红笺怨别离。

常恐便同巫峡散,因何重有武陵期。

传情每向馨香得,不语还应彼此知。

只欲栏边安枕席,夜深闲共说相思。

注释⑴去春:去年春天。

零落:飘零、凋零。

⑵红笺(jiān):指薛涛纸,是诗人创制的深红小笺。

⑶巫峡散:典出于战国楚宋玉《高唐赋》中楚襄王和巫山神女梦中幽会的故事。

⑷武陵期:指晋代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武陵渔人意外发现桃花源仙境和传说中刘晨、阮肇遇仙女的故辜。

唐人多把武陵渔人和刘晨、阮肇遇仙女的故事联系在一起,见王涣《惘怅诗》。

⑸馨香:芳香。

⑹枕席:泛指床榻。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首联从去年与牡丹的相聚落笔,把人世间的深厚情谊浓缩在重逢的特定场景之中。

B.颔联中“巫峡散”承上文的怨别离,拈来巫山云雨的.故事,给人花之恋抹上梦幻的色彩。

C.颔联“武陵期”典出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武陵渔人的故事,用典新颖别致,饶有兴致。

D.颈联以“馨香”、“不语”刻画牡丹形象,又以“传情”、“彼此知”关照前文。

E.尾联回到现实,写作者于栏边安放了枕席,如对故人一般抵足而卧,互诉衷情。

2.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6分)参考答案1.A、E(A 从去年与牡丹的分离落笔, E 只想在那花栏边,安置下枕席,并没安放。

答对一个选项给3分,答对两个选项得5分)2.(1)久别不见的愁怨之情。

去春牡丹凋零之时,诗人泪湿红笺诉离情。

(2)不期而遇的喜悦之情。

诗人在失望中与牡丹不期而遇,更感重逢的喜悦。

(3)心有灵犀的相知之情。

人花相顾无言,但彼此心心相印。

(4)情意绵绵的相思之情。

希望能陪伴在牡丹的身边,互诉相思之情。

赏析这首诗把牡丹拟人化,把牡丹当做自己热恋中的情人。

首联写去年与牡丹分别情景;颔联用巫山神女与武陵渔人两个典故,含蓄而深致地表现了诗人对牡丹的眷眷思念和意外相逢的惊喜欣悦;颈联再现了与牡丹的深长情意,相知毋忘;尾联中诗人把自己与恋人牡丹相亲相爱之情推向高潮。

牡丹花典型特征描述

牡丹花典型特征描述

牡丹花典型特征描述
牡丹花是中国传统的名贵花卉之一,其独特的特征使其成为园林中的明星。

牡丹花的典型特征包括花形华丽、色彩丰富、花瓣丰满、香气浓郁等。

牡丹花的花形华丽。

它们的花朵大而丰满,花瓣疏松,层层叠叠,如同一朵朵绽放的美丽花蕾。

牡丹花的花瓣呈现出丰富的层次感,有的花瓣簇拥在一起,仿佛是一群优雅的舞者在跳舞,展现出它们的优美身姿。

牡丹花的色彩丰富。

牡丹花的花色种类繁多,有红色、粉色、白色、黄色等多种颜色。

其中,红色牡丹花最为普遍,其浓烈的色彩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让人无法忽视其存在。

粉色和白色的牡丹花则给人一种温柔、淡雅的感觉,宛如一幅唯美的画卷。

牡丹花的花瓣丰满。

牡丹花的花瓣丰满饱满,有的甚至像是一朵朵饱满的糖球,让人忍不住想要亲近靠近,感受它们的细腻触感。

牡丹花的花瓣质地柔软,触感舒适,让人感受到一种温暖和安心的情绪。

牡丹花的香气浓郁。

牡丹花是一种香气浓烈的花卉,其花香扑鼻而来,令人陶醉。

牡丹花的香气清新怡人,让人感受到一种清爽的气息,让人心情愉悦,精神振奋。

总的来说,牡丹花以其花形华丽、色彩丰富、花瓣丰满、香气浓郁
等典型特征成为园林中的明星。

它们的美丽和优雅让人心动,让人沉醉其中,是值得人们欣赏和珍藏的花卉之一。

希望大家能够在春天赏花时多多欣赏牡丹花的美丽,感受大自然的魅力与温暖。

牡丹(唐代徐凝诗作)

牡丹(唐代徐凝诗作)
“疑是洛川I神女作”,以虚拟之笔,将牡丹与传说中的美女洛神比类,曹植《洛神赋》描绘洛川神女是: “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飙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此 诗结句“千娇万态破朝霞”,即取意于《洛神赋》,将牡丹之形、态、色以一“破”字托出。洛神是“皎若太阳 升朝霞”,而牡丹是“千娇万态破朝霞”,犹言牡丹花放射着洛神的灵气,干姣百媚、千姿百态,神女般地钻出, 犹如朝霞样的神奇。 “破”字形象,有种活灵活现的态势。诗人以洛神喻牡丹,可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可见诗 人是用了加倍衬托的艺术手法,其诗法之精妙,自不待言。
感谢观看
有哪个人不喜欢牡丹花呢, 盛开时独占了城中的美景。 莫不是洛水女神在那里翩舞吧, 千娇万态如同灿烂的朝霞飞腾。
创作背景
徐凝,约813年前后在世,与施肩吾、白居易、元稹友善,方干曾师事之长庆三年,尝于杭州开元寺题牡丹 诗,以“千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之句,为白所赏,被白举荐。唐文宗大和五至七年(831--833年) 间曾游洛阳,与白居易等相唱和,此诗疑为此间所做。
牡丹(唐代徐凝诗作)
唐代徐凝诗作
01 作品原文
03 创作背景 05 作者简介
Hale Waihona Puke 目录02 注释译文 04 作品鉴赏
《牡丹》为唐代诗人徐凝写歌咏牡丹的诗作。这首诗没有具体描写牡丹花的漂亮,而是通过赏花者的主观感 受间接表现的。牡丹在景物中独占鳌头,引起诗人无比的赞叹,从而既可见牡丹之美,又表现了诗人对牡丹花的 喜爱。
作品原文
牡丹 何人不爱牡丹①花,占断②城中好物华③。 疑是洛川神女④作,千娇万态破⑤朝霞。
注释译文
词语注释
白话译文
①牡丹:属毛茛科植物,又名木芍药、洛阳花,初夏开花,单生,大朵,一般有红、白、紫三色。 ②占断:占绝。独占的意思。 ③好物华:美好的景物。 ④洛川神女,即“洛神”。三国魏曹植作有《洛神赋》。传说宓(伏)羲之女,名宓妃,溺洛水而死,遂为 洛水女神。洛川:洛水。(见《文选》卷十九《洛神赋》注)。 ⑤破:突破,超出、胜过的意思。

鉴赏西夏瓷器上牡丹花纹

鉴赏西夏瓷器上牡丹花纹

鉴赏西夏瓷器上牡丹花纹牡丹花纹,是西夏瓷器上常用的装饰之一,在扁壶、经瓶、罐、钵、碗、盆、盘、瓮等器物上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牡丹图案作为装饰语言,具有浓郁民族气息。

西夏人崇尚牡丹,视牡丹为富贵花,并视为国家繁荣昌盛、美好幸福的象征。

在西夏瓷器的装饰中,不论官窑或是民窑,均以寓意来象征吉祥的图案,牡丹也始终是西夏人喜闻乐见的重要素材,以丰富的构图给人们以美的感受。

西夏瓷器上的牡丹花纹,种类繁多,但从展示的题材来看,有野生和人工种植的两大类;从构图形式上来看有折枝、缠枝两种,表现技法有剔刻花、印花、绘画等。

牡丹花种类野生牡丹花纹是西夏瓷器上出现的一种花卉纹饰,常以四瓣、五瓣、六瓣、七瓣、八瓣等单瓣型花朵并配以牡丹叶纹来装饰,与海棠花十分类似。

以野生牡丹花纹装饰的瓷器,在内蒙古自治区伊克昭盟伊金霍洛旗红庆河乡白圪针出土的比较多,包括经瓶、梅瓶、花口瓶、钵等,在灵武西夏窑址中以及其他地方也有少量出土,在中国、日本、美国均有收藏,数量较丰。

如日本东京根津美术馆收藏的二系褐釉剔刻野牡丹花纹扁壶,高30.5厘米,正面中心有一小圆圈,圈内剔刻一朵八瓣野牡丹花纹,外围一圈剔刻一株两枝的四瓣、五瓣野牡丹花纹。

日本私人收藏的褐釉剔刻缠枝野牡丹花纹广口瓶,高30厘米,腹部仅剔刻一周缠枝野牡丹花纹,野牡丹花纹有五瓣和七瓣两种。

在民间收藏的白釉剔刻野牡丹花纹广口瓶,高29厘米,瓶体上层图案区开光剔刻四瓣野牡丹花纹,共两组,相互对称,周围用叶脉纹和弧线纹填补,使整个空间疏密得当;下层图案区较窄,刻唐草纹。

上海博物馆收藏的黑褐釉剔刻缠枝牡丹花纹梅瓶,高39.7厘米,腹部以剔刻开光四瓣野牡丹花纹,周边以海水纹布满空间。

1980年克里斯蒂拍卖行(东京)拍卖的褐釉剔刻野牡丹花纹梅瓶,高38.1厘米,腹部一周剔刻开光五瓣野牡丹花纹。

1971年内蒙古伊盟地区出土,现藏于内蒙古博物馆褐釉剔刻野牡丹花纹梅瓶,高33.8厘米,腹部剔刻开光一枝三朵野牡丹花纹。

王叡《牡丹》咏牡丹诗赏析

王叡《牡丹》咏牡丹诗赏析

王叡《牡丹》咏牡丹诗赏析
《牡丹·牡丹》咏牡丹诗鉴赏
王叡
牡丹妖艳乱人心,一国如狂不惜金。

曷若东园桃与李,果成无语自垂阴。

牡丹超逸万卉,芳姿艳质,总是被人们歌颂,而这首诗的题目虽为“牡丹”。

却几乎通篇都是对牡丹的指责。

“牡丹妖艳乱人心”这一句陡起陡落,不同寻常。

“妖艳”似对牡丹的赞美,但“乱人心”就把前面的赞美一下子否定了,先扬后抑,为全诗确定了基调。

“一国如狂不惜金”将“乱人心”三字具体化。

“一国如狂”高度概括了当时争购牡丹的狂热场面。

“不惜金”则揭露了富贵间人们为买花而挥金如土的情形。

这两句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揭露。

唐朝,京城盛玩牡丹,据《唐国史补》记载,每到暮春时节,长安城里的达官显贵为买牡丹车马若狂,不惜重金。

白居易《买花》诗中写到“灼灼百朵红,戋戋五束素。

”“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

”可见,争购牡丹花已成为当时的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作者正是指斥了这种不正常的社会现象。

既然艳丽的牡丹花扰乱了人心,给社会造成了灾难,诗人自然不愿去赞美它。

在他看来牡丹花还不如桃李,桃李虽没有牡丹那般富贵那样妖艳,但它的花可供观赏,结了果可供人们食用,而且在果实长成以后,默默地垂遮着树阴供人们乘凉。

第三四句,诗人将桃李与牡丹相对比,盛赞桃李的可贵精神,进一步贬斥了牡丹花。

“曷若”二字表达了诗人喜爱桃李,厌恶牡丹的感情。

这首诗托物寄意,表达了作者鲜明的政治倾向,虽没有揭露出社会矛盾的本质,没有白居易《买花》诗那样深刻的主题,但能借对牡丹花的指责,曲折含蓄地表现了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对统治阶级的憎恶,这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姚黄
黄色金桂系飘香牡丹
黄花魁

岛复



色 系

什 样 锦
娇 容 三 变
观赏价值
牡丹具有很高的独具特色的观赏价值,牡丹花朵硕大, 花色艳丽,气味芬芳,自古以来就被称为“国色天香”、 “百花之王”,深为我国各族人民所喜爱,也受到世界各 国人民的广泛欢迎。
除花朵外,牡丹的枝、叶也有一定的观赏价值。在不同 品种、不同栽培类群之间,枝干长势差异很大,或用作盆 栽,或单独成景,或群植成林(高大的紫斑牡丹或‘凤丹’ 可以长成小乔林景观),可谓各有千秋,美不胜收。






紫蓝葵
蓝色蓝系芙蓉牡丹
似荷莲
丹红 色 系 牡
虞姬艳装 火 炼 金 丹
娇红
珊瑚台 胡红
青 龙 卧 墨 池
黑 种



色 系

冠 世 墨 玉
墨 楼 争 辉
紫赵 紫
色 系 牡 丹魏

葛金紫
小 魏 紫
紫 魁
豆绿
绿 色 系 牡 丹
春水绿波
绿玉 绿幕隐玉
粉中冠
鲁粉
丹粉
赵粉



盛丹炉
雪映桃花
谢谢观看
@陈军丹

牡丹喜肥,适宜在凉爽气候条件下生长,不耐

严寒酷暑,耐旱怕积水。南方的高温高湿天气对 牡丹生长极为不利,因此,南方栽培牡丹需给其

特定的环境条件才可观赏到奇美的牡丹花。

分布区域
牡丹原产我国,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牡丹的栽植遍布 了中国各省市自治区,但以黄河流域、江淮流域栽培为主, 尤其是河南洛阳、山东菏泽是我国牡丹的主要生产基地、良 种繁育基地和观赏中心。
牡丹鉴赏
农经173 201721614328
陈军丹
中文学名:牡丹
拉丁学名: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
别称:鼠姑、鹿韭、白茸、木芍药、 百雨金、洛阳花、富贵花
科属:芍药科芍药属
形 点态

牡丹为花中之王,有“国色天香”之称。每年 4-5月开花,朵大色艳,奇丽无比,有红、黄、 白、粉、紫、墨、绿、蓝等色。花多重瓣,姿丰 典雅,花香袭人。
牡丹以九大色系著称,如白色的
“夜光白”、蓝色的“蓝田玉”、红
色的“火炼金丹”、黑色的“种生

黑”、紫色的“葛巾紫”、绿色的

“豆绿”、粉色的“赵粉”、黄色的
“姚黄”。还有复色的“二乔”、
“娇容三变”等等,另外在同一色中,
深浅浓淡也各不相同。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白金 星 雪
色浪 系 牡 丹雪

夜光白
玉 楼 点 翠
水 晶 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