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通风课程设计
工业通风课程设计说明书

工业通风课程设计说明书课程目标本课程的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工业通风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设计方法,能够对工业通风系统进行分析、评估和优化设计,提高工业生产环境的空气质量,保障工人的健康和安全。
课程内容本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工业通风的基本概念介绍工业通风的定义、分类和作用,让学生了解各种通风方式的特点和应用范围。
2. 工业通风的原理介绍工业通风的气流规律、热量传递规律和湿度控制规律,让学生了解通风系统的物理原理,并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通风系统的计算和设计。
3. 工业通风的设计方法介绍工业通风系统的设计流程和方法,包括需求调查、通风参数计算、风机选型、管道布置、噪声和震动控制等方面,并借助案例分析和实例演练让学生掌握具体的设计技能。
4. 工业通风系统的评估和优化介绍工业通风系统的性能评估和优化方法,包括工艺流程优化、设备升级、控制系统改进等方面,并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工业通风系统的维修和管理技能。
课程任务本课程设计要求学生按照一定的要求进行工业通风系统的设计和优化,要求包括以下内容:1. 工业通风系统调查报告学生需要对某个具体的工业生产现场进行调查和分析,包括环境情况、生产工艺、通风系统现状等方面,并编写调查报告。
2. 工业通风系统设计方案结合调查报告和课程所学,学生需要对工业通风系统进行设计和方案优化,需要包括计算书、施工图和设计报告。
3. 工业通风系统维护和管理方案学生需要针对设计方案中所提到的工业通风系统进行维护和管理方案的书写,包括维修和保养计划、设备更新计划、质量监控方案等。
计分方法学生课程成绩的计分方法分为以下三个方面:1. 课堂表现:40%包括学生在授课过程中的出勤、发言、讨论和思考等方面的表现。
2. 课程设计:40%包括学生针对具体工业通风系统进行的调查、设计和方案优化。
3. 考试:20%包括学生对课程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和理解深度,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
参考文献1.《通风与空调》,李国华。
工业通风第四版课程设计

工业通风第四版课程设计一、课程要求工业通风是工厂、车间、建筑等场所重要的安全工程措施之一,不仅涉及安全生产,同时也关系到工作环境和员工健康。
本课程的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工业通风系统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和实际操作技能,了解通风系统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以及安全生产和环保方面的相关知识。
二、课程内容及安排第一周:通风基础知识•工业通风的定义和基本概念•工厂、车间、建筑等场所的通风设计需求•通风系统的组成和作用第二周:通风规划和设计•通风系统设计流程和方法•通风系统计算和参数选择•通风系统图纸绘制和规范要求第三周:通风系统选择与安装•通风设备的选择和技术要求•通风设备安装及布局要求•通风系统检测和调试技巧第四周:通风系统运行与维护•通风系统运行和管理•通风系统故障排除及维护•通风系统改造、升级和更新技术三、课程作业与考核1.课堂小测试(占20%)2.课程设计报告(占40%):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完成一个小型通风系统的设计,包括设计方案、设备选型、系统布局等内容。
3.综合实践(占40%):学生根据老师的要求,在工厂或建筑现场进行通风系统的设计、安装或维护实践。
四、课程教材1.《工业通风设计与管理》(第四版),杨红兵,机械工业出版社;2.《通风与空调》(第四版),陈昌华,高等教育出版社。
五、教学方法与评价本课程采用讲授、案例分享、互动讨论、实践操作等多种教学方法,着重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考核方式采用综合评价方法,包括课堂表现、作业报告和综合实践成绩。
学生需要完成课堂小测试、课程设计报告和综合实践项目,并根据评价规则进行积分统计和排名评定,以此确定学生成绩。
工业通风课程设计

工业通风课程设计一、设计背景通风是工业制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合理的通风可以保障工作环境的安全和健康,提高生产效率。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有很多企业的通风设备存在诸多问题,如通风流量不足、排出的废气未经处理等,导致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因此,在工业通风方面的研究和开发显得尤为重要。
基于此,本次课程设计旨在通过对工业通风设备的设计,提高学生对通风系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设计目标本次课程设计的主要目标为:1.提供工业通风领域相关的专业知识,如通风原理、通风设备的种类、设计方法等。
2.培养学生工业通风系统设计和调试的方法和技能。
3.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4.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帮助学生了解通风设备的应用前景和带来的社会效益。
三、设计内容1. 理论学习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学习资料的阅读,学生需要了解以下内容:•工业通风的定义和分类•工业通风的基本原理•常用的工业通风设备种类及其特点•工业通风系统设计的步骤•工业通风设备的安装和调试方法•工业通风系统的运行维护和检修方法2. 实践操作学生将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以下实践操作:•针对给定的工业厂房,设计合理的通风系统,包括风道、风机等。
•利用模型或仿真软件,模拟通风系统的运行情况,对其性能进行评估和优化。
•按照设计方案,利用实际设备进行搭建和调试。
•对搭建好的通风系统进行运行测试,记录运行数据并进行分析。
3. 实验报告学生需根据实验操作过程和数据记录等,撰写相应的实验报告,包括以下内容:•设计方案的实现情况和测试结果•通风系统的运行数据和性能评估•存在的问题和改善方案•团队协作和个人工作总结•对工业通风领域的思考和展望四、设计评估本次设计将采用多种方式进行评估,包括但不限于:1.实验报告的分析和口头答辩。
2.学生团队之间的互评。
3.针对设计过程和成果的指导教师评估。
4.学生的自我评估和反思。
五、设计成果结合本次设计的背景、目标、内容和评估,预期的设计成果为:1.培养学生系统的通风设计思维和能力,提高实际操作技能。
安全工业通风课程设计

安全工业通风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工业通风的基本概念,掌握通风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2. 学生能够掌握工业通风系统的设计原则,了解不同工业场所通风要求。
3. 学生能够了解工业通风系统在安全生产中的作用,掌握通风系统故障排除方法。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工业场所通风需求,提出合理的通风设计方案。
2. 学生能够操作通风设备,进行简单的通风系统调试和维护。
3. 学生能够运用通风知识,评估工业场所的安全风险,并提出改进措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认识到工业通风在保障安全生产中的重要性,增强安全意识。
2. 学生能够关注工业通风技术的发展,培养创新精神和环保意识。
3. 学生能够通过团队合作,培养沟通协调能力和责任担当。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工业安全领域的专业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工业通风系统设计、调试和维护的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物理、化学基础知识,具备初步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实际工业场所案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通过小组讨论、实验操作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关注安全生产,培养其安全意识和责任感。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于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工业通风基本概念:通风的定义、分类及其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2. 通风系统的组成:风机、风管、空气处理设备等部件的功能和选型。
3. 工业通风系统工作原理:空气流动原理、通风量的计算与控制。
4. 工业通风设计原则:依据不同工业场所特点,制定合理的通风方案。
5. 工业场所通风要求:对比不同场所的通风标准,分析通风需求。
6. 通风系统在安全生产中的作用:降低有害气体、粉尘浓度,改善工作环境。
7. 通风系统故障排除:常见故障分析及处理方法。
8. 实践操作:通风设备操作、调试、维护及通风效果评估。
工业通风设计课程设计

工业通风设计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工业通风的基本原理,掌握通风系统设计的关键因素;2. 学生能掌握工业通风系统的类型及其适用场合,了解通风设备的选择标准;3. 学生能了解工业通风系统设计中涉及的空气动力学和热力学知识。
技能目标:1. 学生具备运用CAD软件绘制工业通风系统平面图和剖面图的能力;2. 学生能运用相关计算公式,进行工业通风系统风量、风速的计算;3. 学生能根据实际工程案例,设计合理的工业通风方案,并进行简单的技术经济分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关注环境保护和职业健康的意识,认识到工业通风设计在改善生产环境、保障工人健康方面的重要性;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使他们能够在项目设计中充分发挥个人优势,共同完成任务;3. 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积极进取的精神,激发他们对工业通风设计领域的兴趣和热情。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工科学生,结合学科特点,注重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扎实的工业通风设计基础,为将来从事相关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提高他们的综合运用能力。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使他们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工程技术人才。
二、教学内容1. 工业通风原理:讲解流体力学基础、通风系统的工作原理和通风方式的分类。
- 教材章节:第1章 工业通风基础2. 通风系统设计:介绍通风系统的设计流程、关键参数计算、通风设备选择及布置。
- 教材章节:第2章 通风系统设计方法3. 空气动力学与热力学应用:分析工业通风系统中的空气动力学和热力学问题,探讨其对通风效果的影响。
- 教材章节:第3章 空气动力学与热力学应用4. CAD软件应用:教学学生使用CAD软件绘制工业通风系统平面图和剖面图。
- 教材章节:第4章 CAD软件在通风设计中的应用5. 实际工程案例:分析典型工业通风工程案例,使学生了解实际工程设计中的关键问题及解决方案。
工业通风课程设计的摘要

工业通风课程设计的摘要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工业通风的基本原理,掌握通风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 学生能够描述不同类型工业通风设备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
3. 学生能够解释工业通风在保障生产环境安全、提高生产效率方面的作用。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工业通风系统的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
2. 学生能够设计简单的工业通风方案,包括通风设备选型、布局及参数计算。
3. 学生能够运用相关软件对工业通风系统进行模拟分析,优化通风效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认识到工业通风在节能、环保方面的重要性,增强社会责任感。
2. 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培养对工业通风领域的兴趣,激发创新意识。
3. 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养成团队协作、沟通交流的良好习惯。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工业通风领域的专业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工业通风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和实际应用。
学生特点:学生为高职或大专院校相关工科专业学生,具备一定的工程基础知识,对工业通风有一定了解。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独立完成工业通风系统的设计、优化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工业通风基本原理:包括流体力学基础、通风系统压力分布、空气流动规律等,对应教材第一章。
2. 工业通风设备:介绍风机、风管、空气处理设备等通风设备类型及工作原理,对应教材第二章。
3. 工业通风系统设计:涵盖通风需求计算、通风设备选型、系统布局设计等内容,对应教材第三章。
4. 工业通风系统优化与评估:包括通风系统性能测试、模拟分析、优化措施等,对应教材第四章。
5. 工业通风应用案例:分析不同行业工业通风系统的实际应用,如电子、化工、食品等行业,对应教材第五章。
教学进度安排:第一周:工业通风基本原理;第二周:工业通风设备;第三周:工业通风系统设计;第四周:工业通风系统优化与评估;第五周:工业通风应用案例及课堂实践。
工业通风课程设计

工业通风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工业通风的基本概念,掌握通风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工作原理。
2. 使学生掌握工业通风系统的设计原则,能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帮助学生了解工业通风系统在节能减排、改善工作环境等方面的作用。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CAD软件绘制工业通风系统图的能力。
2. 提高学生分析工业通风系统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进行优化的能力。
3. 培养学生通过实验、调查等方法,对工业通风系统进行性能评估和故障排查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工业通风技术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学生主动探索新知识的精神。
2.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学生认识到工业通风在保护劳动者健康、改善环境质量方面的重要性。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让学生在课程实践过程中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选修课,以实践性和应用性为主,结合理论教学和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工程基础知识和技能,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课程性质、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为今后的工作和发展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1. 工业通风基本概念:包括通风的定义、分类及工业通风系统的应用场景。
教材章节:第一章 工业通风概述2. 通风系统结构与工作原理:介绍通风系统的组成部分、工作原理及通风方式。
教材章节:第二章 通风系统结构与原理3. 工业通风系统设计原则:讲解通风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设计方法和步骤。
教材章节:第三章 工业通风系统设计4. CAD软件绘制通风系统图:教授CAD软件的基本操作,指导学生绘制工业通风系统图。
教材章节:第四章 通风系统图绘制5. 工业通风系统性能评估与优化:介绍通风系统性能评估方法,分析常见问题,提出优化方案。
教材章节:第五章 工业通风系统性能评估与优化6. 工业通风系统节能减排与环保:讲解工业通风系统在节能减排、改善环境质量方面的作用。
工业通风课程设计

工业通风课程设计一、引言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工厂的设备越来越复杂,生产过程中的废气和废热也越来越多。
为此,工业通风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
本文将会讨论工业通风课程设计的一些问题。
二、工业通风技术工业通风技术是指利用机械通风和自然通风的方法,对厂房内的废气和废热进行排放和处理。
工业通风系统主要由风机、送风管道、排风管道、滤尘设备、调节设备、管道支架等组成。
三、课程设计3.1 课程目标本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工业通风系统的设计方法,选用合适的通风设备,进行风量、阻力、速度的计算,并合理布局送风管道和排风管道。
同时,学生也将学会如何进行维护和调试,保证通风系统的正常运行。
3.2 课程大纲1.工业通风技术的基础知识–什么是工业通风技术?–工业通风系统的组成2.工业通风系统的设计–通风需求的计算–风机的选择–送风管道和排风管道的布局3.工业通风系统的维护与调试–维护的常见问题–调试的方法和技巧3.3 课程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授课、案例分析、实验操作等多种教学方法,注重实践与理论相结合。
学生们将在实验室进行风量、阻力、速度的测量,并学习相关的计算方法。
3.4 课程评估课程评估包括平时成绩、实验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
平时成绩主要由课堂考勤、课堂讨论和作业完成情况构成,实验成绩主要由实验操作和报告质量构成,期末考试包括理论知识和应用题目。
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到工业通风技术的原理和应用,掌握主要的计算方法和设计思路。
在实际工作中,学生将能够独立完成工业通风系统的设计、安装和调试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言通风工程在我国实现四个现代化的进程中,一方面起着改善居住建筑和生产车间的空气条件,保护人民健康、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在许多工业部门又是保证生产正常进行,提高产品质量所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
工业通风的主要任务是控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有害气体、高温、高湿,创造良好的生产环境。
本说明书在编写过程中,力求以阐明各部分的计算方法和计算过程为目的,尽量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摘要本次设计为郑州市某电镀车间厂区的供暖与通风设计,设计期限为2011年5月16日至2011年5月30日。
考虑到设在大厂房内的办公室及其他卫生条件较高的工部如果其门窗冷风渗透量能满足设备的排风要求,不设送风系统,而由散热器供暖,采用散热器与热风系统联合采暖,以避免由于排风量大于计算渗透风量,导致渗透风量增加,影响室内温度。
因此本设计方案Ⅰ中厕所和更衣室,方案Ⅵ中仓库及方案Ⅶ中办公室采用散热器供暖,其他车间部门均采用散热器与热风系统联合采暖。
该说明书介绍了设计的基本步骤和方法,对计算步骤和应用的相关数据在说明书中都作了具体说明。
目录一、原始资料………………………………………………………………………二、车间各工部室内计算参数的确定及热负荷的计算…………………………三、车间各工部电动设备、热槽散热量的计算…………………………………四、车间各工部通风与供暖方案的确定…………………………………………五、车间各工部散热器散热量、型号及数量的选择确定………………………六、车间各工部机械排风量的计算………………………………………………七、车间热风平衡及送风小室的计算……………………………………………八、对夏季室内工作温度进行校核………………………………………………九、水力计算………………………………………………………………………十、设备汇总表……………………………………………………………………郑州市电机厂电镀车间供暖与通风系统设计一、原始资料1.1厂址:本厂建于郑州市,相关气候资料如下1.2室外气象参数1.3车间组成及生产设备布置见附图,生产设备见表1.4工艺资料(1)工艺简介电镀是对基体金属的表面进行装饰、防护以及获取某些新的性能的一种工艺方法,已被工业给各个部门所广泛采用。
对于电镀本身来说比较简单,但镀前的准备工作相当复杂,这是因为进行这种表面处理之前,首先必须非常彻底的去掉基体金属表面上的油污和氧化物,否则会直接影响镀层的牢固性或电镀无法进行完。
所以,一般的表面处理车间主要包括电镀前准备和电镀两部分。
镀前准备包括:磨光、抛光、喷砂处理、除油及侵蚀(腐蚀)常见的电镀有:镀锌、镀铬、镀铜、镀镍、镀银、镀铜锡合金(青铜)、镀铜锌合金(黄铜)、镀锌铜合金(白黄铜)、镀铬镍铁合金等(2)工艺过程所有由厂内机械加工车间和热处理来的零件,首先进行表面清理,其方法有以下两种:机械处理和化学处理。
机械处理体积较大的零件在喷砂室中去锈,体积较小的镀锌件在滚筒内用砂参石灰清除其上毛刺和氧化皮(湿法处理)化学处理需要化学处理的零件,先在苛性碱液中去油,对氧化层很厚的零件,则需在酸液中腐蚀去锈直到锈层消失为止。
1.4工作班制本车间为两班制8:00~16:0016:00~22:00内部气候条件如下:(1)温度:冬季 14~18℃夏季不高于夏季室外通风计算温度(2)湿度:冬季湿作业部分取Ψ=65%,一般部分取50%夏季不规定1.5建筑资料(1)墙---普通红撞墙;墙内有20mm厚的1:25水泥砂浆抹面,外刷耐酸漆两边(2)屋顶---带有保温层的大块预制钢筋混凝土卷材屋顶(3)窗---钢框玻璃,尺寸为1.50m×1.80m(4)外门---木质,尺寸为1.50m×2.50m,带上亮子1.6其他有关数据(1)厂区热源参数:70℃~130℃蒸汽,工作压力为3个大气压的蒸汽,热力管道在北墙外敷设(2)建筑方位如附图所示(3)材料的进出时间,每班不超过15分钟二、车间各工部室内计算参数的确定及热负荷的计算2.1建筑物热负荷计算查《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采用供暖体积热指标法:式中:a--温差修正系数,见表4.1.18,本设计所用值为1.898q N,v--建筑物供暖热指标,见表 4.1.17,本设计中所用值为0.67w/m3v—房间体积,m³t n,p--室内平均计算空气温度,℃t w—供暖室外计算空气温度,℃以喷砂室为例做详细计算:Q h=a·q N,v·v(t n,p-t w)=2×0.67×94.05[16-(-3.8)]=5302.2996W2.2建筑物采暖热负荷建筑物采暖热负荷计算(白天)查《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采用供暖体积热指标法:Q h=a·q N,v·v(t n,p-t w)式中:a--温差修正系数,见表4.1.18,本设计所用值为1.898q N,v--建筑物供暖热指标,见表4.1.17,本设计中所用值为0.67w/m³v—房间体积,m³t n,p--室内平均计算空气温度(℃),车间在非工作期间为5℃,不设送风系统的情况下,取室内平均计算温度;t w—供暖室外计算空气温度,℃以办公室为例做详细计算:Q h =a·q N,v·v(t n,p-t w)=2×0.67×94.05[16-(-3.8)]=2495.3346W其他给工部计算结果见下表:建筑物采暖热负荷计算(夜晚)2.3通风负荷的计算通风负荷Q=总热负荷Q h-采暖热负荷Q f-设备的散热量Q f以抛光室为例做详细计算Q=5302.2996-2621.3616-400=2280.938W 其他各工部的计算见下表三、车间各工部电动设备、热槽散热量的计算查《使用供热与空调设计手册》 3.1电动设备散热量QQ=1000nN=1000×0.25×0.8=200W式中:n —综合系数,一般电动设备和不用乳化液的机械加工机床取0.25;用乳化液的机床取0.15~0.20,本设计中取0.25 3.2发电机散热量不与其它设备在一起的直流发电机散热量 Q=321ηηη×ηη)1(1000-N =0.8×0.7×0.8×625.0)625.01(91000-⨯⨯=2419.2W发电机部有两台发动机Q=2419.2×2=4838.4W 其他各工部的计算见下表3.3热水槽表面散热量计算 查《简明通风设计手册》(1)热水槽内部散热量Q=1.16(4.9+3.5v )(t 1-t 2)F 式中:Q —散热量,W ;v —水面上空气流量,m/s ; t 1—热水温度,℃; t 2—周围空气温度,℃; F —热水槽底面积,㎡式中:а=11.63+7v;v=0.2~0.3m/sT b=40℃t n=室内计算温度,℃F—热水槽四周面积,㎡其他各槽的散热量计算如下表:散热量的计算四、车间各工部机械排风量的计算4.1喷砂部喷砂室排风的作用有两个:一是防止粉尘跑出;二是保证工作空间一定的可见性。
×0.75+(3.14×0.5²×0.65)/3=0.76<1m³,因此换气次数n=1500次/时。
故Ⅱ喷砂部总排风量L=n×V f×数量=1500×0.76×2=0.63m³/s4.2抛光部采用布质光轮时,排风量按每毫米轮径计算。
因此Ⅲ抛光部的总排风量L=4.3槽边排风罩槽边排风罩份为单侧和双侧两种,双侧适用于500mm≤B≤800mm时,根据国家标准设计,条式槽边排风罩的断面尺寸(E×F)共有三种,250mm×200mm,250mm×250mm,200mm×200mm。
本设计均选用200mm×200mm。
以9有色金属腐蚀槽为例做详细计算:控制风速 Vx=0.3总排风量 L=0.83每一侧的排风量 L=0.42局部排风的排风量计算五、车间热风平衡及送风小室的计算5.1进风温度计算确定送风系统的风量时,考虑到窗子的渗透及运输工具和人员的出入,从门、窗必然会侵入室外空气,故机械送风量可按总排风量的10%~90%考虑,本设计中假设取45%,根据风量平衡:G jp=G zj+G jj,则自然通风量为总排风量的45%。
热平衡方程式的形式为:ΣQ h+cG p t n=ΣQ f+cG jj t jj+cG zj t zj式中:ΣQ h—围护结构、材料吸收的总热量,WΣQ f—生产设备、产品及采暖散热设备的总热量,WG p—机械排风量,Kg/sG jj—机械进风量,Kg/st n—室内排除空气温度,℃t jj—机械进风温度,℃t zj—自然进风温度,℃因为在有害气体及含尘气体的车间,全面通风换气量是以控制有害物浓度在卫生标准浓度以下所需的通风量;消除余热、余湿所需的通风量三者的最大值。
而实际在含有害物的车间所需的全面通风量均大于消除余热余湿所需的通风量。
因此,本次设计中计算通风量采取的温度为室外计算采暖温度。
以喷砂室为例做详细计算:根据风量平衡:G jp=G zj+G jj热量平衡:ΣQ h+cG p t n=ΣQ f+cG jj t jj+cG zj t zj得:t jj=ΣQ h-ΣQ f+ cG p t n-cG zj t zj/cG jj进风温度的计算计算的各工部机械进风温度在35℃~70℃之间满足条件,因此进风温度以电镀部为标准,选用 41.88℃。
5.2进风量的计算此时进风温度为42.17℃,下面以喷砂室为例做详细计算风量平衡公式:G zj=G p–G jj (1)热平衡方程式的形式为:ΣQ h+cG p t n=ΣQ f+cG jj t jj+cG zj t zj (2)由(1)、(2)两式得G jj=ΣQ h-ΣQ f+ cG p t n-cG p t w/c(t jj-t w)5.3空气加热器的计算空气加热所需的热量:Q=G c p(t2-t1)式中:Q—热量,KWC p—空气比热,取1.01kJ/kg·℃G—被加热的空气量,kg/st1—加热前空气温度,℃t2—加热后空气温度,℃被加热的空气量G为各工部机械进风量之和,即G=0.35+0.46+1.61+3.76+0.29=6.47 kg/s查《采暖通风设计手册》P317表8—6,可选两台SRZ10×5D的加热器并联共4台,每台有效面积为0.302㎡,加热面积为19.92㎡。
则根据有效面积可算出实际的Vp为:Vp=G/A=6.47/(2×0.302)=21.42(Kg/(㎡•s);该加热器的传热系数K:查《采暖通风设计手册》P315表8—5得SRZ10×5D的传热系数公式为:K=13.6(Vp)^0.49=13.6(21.42)^0.49=61.04W/(㎡.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