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方平《月夜》阅读练习及答案汇编
湘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阅读理解专题练习题

湘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阅读理解专题练习题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古诗词阅读理解1. 阅读这首现代诗,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汨(mì)罗怀古他从汨罗江的波浪里悄然走来,几千年前的那朵浪花犹如一滴水彩,把中华大地染成粽叶式的青绿,从此让每一个角落都弥漫着亘古不变的艾香。
[1]很多古诗句包含着丰富的节日文化内涵。
照样子,填空。
(春节)——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清明节)——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能读出这首现代诗中隐含的人物故事和节日习俗吗?人物故事:__________________节日习俗:___________________2. 诗词阅读。
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里。
“劝君更尽一杯酒”中“尽”的意思是()A.饮完B.全,都C.尽头[2]“西出阳关无故人”中“故人”指()A.死去的人B.老朋友C.故事中的人[3]诗的前两句点明了送别的时令是:________,地点是:________,景物是________和________,这样为送别创造了一个愁郁的环境气氛。
[4]诗中作者用一个“____”字委婉地表达依依离情。
[5]王维的这首诗由于写出了人们深情惜别的普遍感受,后来被编入乐府,成为离筵上反复吟唱的歌曲《阳关三叠》。
有评者认为,这首诗中的“朝雨”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为什么这样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阅读下面古诗词,再做题。
生查子·元夕[宋]欧阳修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第7课《月夜》同步练习(含解析)北师大版(2021年整理)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7课《月夜》同步练习(含解析)(新版)北师大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7课《月夜》同步练习(含解析)(新版)北师大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7课《月夜》同步练习(含解析)(新版)北师大版的全部内容。
第四单元第7课《月夜》同步练习一、基础知识及运用1、本诗的作者是,它是我国伟大的诗人.答案:杜甫|现实主义解析:第一空容易填答,第二空注意不有填“唐朝”,根据“伟大”一词可知是对诗人的评价,所以要填“现实主义”。
点评:“现实主义”主要是写诗歌的内容多以写实为主,而“浪漫主义"则表面为多于想像. 2、理解诗中词语。
云鬟:。
清辉:。
虚幌:。
双照: .答案:妇女的鬓发|指月光|薄而透明的帷帐|月光照着诗人和妻子解析:根据所学所记,回顾课文注释内容解答即可,注意准确理解关键字词的含义,比如“双照”的“双”要根据诗歌内容来理解。
点评:理解古诗人,首先要把握诗歌中字词的含义。
3、全诗的领句是,领词是答案: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独看解析:根据所学所记,回顾诗歌内容,不难了解诗的第一句交代观月的时间即是领句。
点评:本题不难,了解诗歌内容即可解答。
4、诗人写说妻子见月而思己的诗句是,具体表现妻子思己之苦情形的诗句是答案: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解析:根据所学所记,回顾诗歌内容,“闺中”一词是指女子的志趣起居室,所以指诗人妻子,“独"字暗含了思念之意。
“云鬟”“玉臂”都与女子有关,所以是写诗人妻子,“湿”“寒”二字表现了妻子思念的苦情.点评:理解诗歌中诗句表达的内容,要善于抓住关键性字词来理解.5、诗人身在,妻子身在,诗人思念妻子儿女,却反写,这表现了诗人写法的独特。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涉江采芙蓉》《月夜》含答案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涉江采芙蓉》《月夜》含答案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月夜[唐]杜甫①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注】①天宝十五载(756)六月,安史之乱,杜甫带着妻小逃到鄜州,寄居羌村。
七月,杜甫只身赶到灵武(唐肃宗在灵武即位),为平叛效力,不料启程不久,就被叛军捉住,送到沦陷后的长安。
(1)下列对这两首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从诗歌内容看,两首诗都属于怀人诗,诗中充满了别离怀人的愁绪。
B.《涉江采芙蓉》中主人公采撷美草香花,送给“同心人”以寄相思之情。
C.《月夜》中诗人杜甫身陷囹圄,望月思家,“怜”“忆”两字饱含浓浓深情。
D.《月夜》中作者“今夜”“独看”,与夫妻双方“何时”“双照”前后照应,泪眼怎干。
【解析】选D。
D.“作者‘今夜’‘独看’”表述错误。
对月望乡,不只是作者,更是夫妻双方。
作者望的是长安月,今夜的鄜州月,遥想妻子在看,是作者从对面落笔。
因此,望月的是双方,而非“独看”。
(2)“怀人”类诗歌常常采用“对写法”,即诗人落笔对方,通过对方来反照自己,将自己深挚的思念之情委婉含蓄地表达出来。
请据此赏析这两首诗。
(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涉江采芙蓉》全诗以女子的口吻抒写对远方之人的思念,“还顾望旧乡”是“对写法”,女子想象丈夫眺望远方,感叹归路漫漫,将相思之情表达得委婉含蓄。
②《月夜》开头点出思念亲人这一主题。
明明是诗人在长安望月思念妻子和儿女,却写鄜州的妻子在月光下思念羁居长安的丈夫。
首联写妻子望月思念自己,颔联通过“未解忆长安”的小儿女衬托妻子的孤寂。
9下语文《短诗五首月夜》 同步练习(含解析)

短诗五首课时作业单选题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下划线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 楹联(yíng)追溯(shuò)簇新(cù)扣人心弦(xián)B. 婆娑(suō)惩戒(chěng)戳穿(chuō)凛然生畏(lǐng)C. 嗔怒(chēn)惬意(qiè)瑰宝(guī)孜孜不倦(zī)D. 召唤(zhāo)山峦(luán)刹那(shà)侃侃而谈(kǎn)2.下列诗句划分节奏不恰当的一项是()A. 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B. 你却/卧听着海涛/闲话C.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D. 因为/一切果实/并无差异3.下列句子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霜风呼呼的吹着,月光明明的照着。
B. 我等待着,长夜漫漫。
C. 房舍如舟。
D. 整片大地是一朵花。
4.下面是关于“诗歌节奏”的一组句子,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①另一种是随着诗歌内容与情感的变化而出现的节奏。
②节奏是诗歌的生命,把握好节奏会使诗歌更加具有韵律美。
③总之,节奏没有固定的模式可遵循,具有独特性。
④在现代诗歌朗读中,节奏往往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情感的发展而不断变化。
⑤一般而言,诗歌节奏分为两种,一种是诗歌本身固有的节奏。
⑥当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气质和特点,朗诵出来的节奏也会不尽相同。
A. ②④⑤①⑥③B. ②⑤①④⑥③C. ④②⑤①⑥③D. ⑤④①②⑥③5.填入下列文段横线处的词语,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徜徉于宁静之中,人生就多了一份韵律、多了一种意境。
在月下,感受大地之精美,望________、揽________、听天籁之音、赏梅花弄影;在雨中,感受自然之清新,观梧桐细雨、眺________、闻________、恋雨打芭蕉。
宁静如诗。
①空中响雷②繁星排空③远山迷蒙④夜风入怀A. ②④③①B. ③①②④C. ①②③④D. ③④①②6.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恰当的一项是()A. 风从/大地/卷来B. 到你头边/放/一束红山茶C.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D. 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7.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市政府做出了不准销售、使用、生产一次性筷子的决定。
【初中语文】七年级阅读理解专题之月夜及答案

【初中语文】七年级阅读理解专题之月夜及答案【—七年级阅读理解专题之月夜及答案】曲曲折折的小径,蔓草横生。
不知名的白色野花挨挨挤挤地开着,像是一地银白的精灵,在月光里摇曳婆娑。
同学们,下面老师整理了七年级阅读理解专题之月夜,练习一下吧。
详情请看月夜喧嚣的校园在晚休的铃声中渐渐沉睡了,宿舍里同学们的欢闹声,已经听不见了;偶尔听到的只是远处池塘里的几声蛙鸣。
在这幽微的月光里,毕业离校的幽苦又萦上心头,我鬼使神差地走到校园后面的林荫小道上。
蜿蜒的小路上长满了藤蔓。
那些未知的白色野花拥挤地开放着,像一个银色的精灵在月光下摇曳。
我们来的时候,两边都种了木兰树。
现在他们郁郁葱葱。
他们有多高。
月亮像一股清泉,把地上的斑驳物穿过散落的叶缝散开。
我想起了第一学期和同学们一起度过的那个中秋月夜。
马鞍山上,芝山亭中,在满月的光里,大家欢聚一堂,品茗、吃月饼,畅谈理想、人生,遐想着月的传说。
月光皎洁,马鞍山披着一层银辉。
风儿带着秋的凉意,沙沙地响过了竹林,响过了芝山亭。
记得苏子有言:“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易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那时我想,我们真是一群幸运的人儿,搭在世纪末人才的班车上,享受着太平盛世的风光霁月,展望着未来岁月。
又一个月夜。
因为一个同学白天生病了,我带他去看医生。
我有一段时间没有请假,很长时间没上课。
校长周老师让我去她家。
我觉得它坏了,会受到批评的。
我害怕地撞到了老师家。
“以后有事要记得先请个假。
他身体好些了吗?”接着,周老师又说,“他家挺困难的,这些钱你捎给他,就说是他家里寄的。
你们是同乡,他不会怀疑,我明天上完课再过去看他……我买了几帖中药……”我说不出话来,手里拿着这张50元的钞票,上面写着体温,看着老师精致美丽的背影。
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感受到这座山的雄伟。
走出老师家,我突然发现今晚的月亮是那么圆重温往事,同学情使我感到甜蜜,师生情更使我感到温暖。
陕西省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陕西省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2024年陕西省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角色(ju é)即使(jí) B. 强迫(qiǎng)嫉妒(jí) C. 宿舍(shè)不禁(jīn) D. 嫉妒(jí)即使(jí)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历害 B. 炒作 C. 颁奖 D. 喝采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你吃饭了吗?”爸爸问道,“没有就先用餐具吃。
” B. “还没念呢?”她想,“可是越听越懂。
” C. 晚上爸爸问小明:“你今天做了什么?”小明说:“写作业、画画、踢足球。
” D. “这上面根本没有蜘蛛!”她很好奇,为什么会被人编得那么神乎其神?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这场演出很精彩,同学们乐此不疲。
B. 小张同学邀请小李同学一起去玩,小李同学竟然应答“我没空,不能枉顾了。
” C. 小王经过三年的努力,终于如愿以偿考上了理想的高中,他对自己能取得这样的成绩简直是信手拈来。
D. 小赵的演讲绘声绘色,如果不是亲耳听到,简直不敢相信。
5、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1)所以,除了坐地铁、公交车,还可以骑单车,走路等方式。
(2)现在城市交通拥堵问题越来越严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有以下建议。
(3)一方面是增加道路的硬化率,比如新建道路。
(4)另一方面是减少机动车数量,比如推广环保出行方式。
(5)建议大家尽量减少使用机动车。
A. (2)(3)(4)(5)(1)B. (2)(4)(3)(1)(5) C. (2)(3)(4)(1)(5)D. (2)(4)(1)(3)(5)二、填空题6、《桃花源记》中“,”常用来说明不好的经历会让人意志消沉;“,”也常用来形容环境优美。
61、《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一句描写了塞外飞雪的景象;“,”一句描写了雪地送别的情景。
《月夜》杜甫_《月夜》阅读训练题及答案解析

《月夜》杜甫_《月夜》阅读训练题及答案解析(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成语大全、谜语大全、汉语拼音、美文、教案大全、实用模板、话题作文、写作指导、试题题库、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idioms, riddles, pinyin, American writing, lesson plans, practical templates, topic essays, writing instructions, test question banks,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different materials Format and writing, please pay attention!《月夜》杜甫_《月夜》阅读训练题及答案解析【阅读答案】《月夜》阅读训练题及答案解析夜啊!静悄悄的,一弯新月高悬天际,银灰色的月光洒在我的小屋里,更显得寂静。
中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阅读《月夜忆舍弟》《月夜》含答案

中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阅读《月夜忆舍弟》《月夜》含答案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题目。
【甲】月夜忆舍弟杜甫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乙】月夜忆舍弟杜甫今夜鄜州①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②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③,双照泪痕干。
【注释】①鄜州:今陕西省富县。
当时杜甫的家人在鄜州的羌村,杜甫在长安。
②未解:尚不懂得。
③虚幌:透光的帷幔。
15.赏析上面两首诗,完成对话。
小文:月以朦胧、感伤、皎洁等独特的内涵,颇受诗人们的喜爱。
月作为诗歌中的一个意象自古有之,尤其是唐代,月的内涵更加丰富。
在诗歌发展至高潮的唐代,关于明月这一意象的创作开始了大爆发。
诗人们除了描绘、歌颂明月本身的自然之美,还借它来思考历史,感慨人生,抒写心志,探寻哲理,题材得到空前开拓。
但其中最主流的,仍然是借明月来抒发情怀。
小逸:是的,【甲】诗就是一首这样的诗歌。
这首诗写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秋天,当时仍处在安史之乱中,诗人客居秦州(今甘肃天水),只有最小的弟弟在他身边,其余三人散处河南、山东等地。
杜甫在边塞秋夜,闻戍鼓,听雁声,见寒露,自然倍感凄凉。
普天之下共一轮明月,诗人却觉得“月是故乡明”,①之情油然而生。
小文:其实,杜甫还写过一首关于月夜的诗——【乙】诗。
天宝十五年(756)六月,安史叛军攻进白水,杜甫带着妻小逃到鄜州,寄居羌村。
七月,肃宗在灵武(今属宁夏)即位。
杜甫便只身一人北上延州(今延安),企图赶到灵武,为平叛效力。
但当时叛军势力已扩张到鄜州以北,他启程不久,就被叛军捉住,送到沦陷后的长安。
他望月感怀,写下了这首千古传诵的名作。
小逸:的确,这首诗表达了同样的情感。
但是两首诗表达的方法不同:【乙】诗主要运用了②,借助妻子的担忧焦虑,委婉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甲】诗则是③。
小文:赞同。
另外,【甲】诗还表达了④的情感。
【答案】思乡怀亲想象在对自然景物的描述中融入自己的主观感受(融情于景)忧国伤时【详解】本题考查诗歌鉴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月夜
【唐】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一、
11、《月夜》描写的是____ 季节的景象,
“阑干”的意思:__________(2分)
12、诗的最后两句运用了“以动衬静”的手法,请作分
析。(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