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疗法
作业疗法概述

〔九〕生物力学模式
根本观点: 一种物理学观点 功能障碍是运动范围、肌力、耐久力障
碍 从运动学、动力学和医学角度,为患者
供给运动学的机械力学原理。
生物力学模式 Biomechanical model
应用直接的运动方法〔如:杠杆、扭 矩〕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障碍。
治疗目的:设法恢复肌力,改善ROM 增加耐久力。
三、儿童作业疗法的特点
〔一〕治疗—玩耍—教育三结合
1、治疗与教育
多学科参与 除康复工作者外,还需教育工
作者和家长
作业治疗师 进展功能水平和功能 性活动质量评估
治疗与教育的根本原则
早期干预:防止继发残疾,减轻
残疾程度
同时进展:不因治疗而延迟教
育,影响康复
制定打算:考虑整体性与个
体性结合
提倡者Gail Fidler “设计一个有目的的活动是作业疗法
治疗过程的核心”
治疗目标是:使患者通过教简洁的方 法逐步独立完成日常生活和社会性作 用所需的技能。
〔五〕感觉统合模式
A . Jean Ayers博士提出 人类的发育包括:〔4个层次〕
触觉、固有感觉、视觉的统合 运动 视空间知觉和运动力量 学习和概念力量
任何人,能供给信息 对孩子可一对一辅导,强化训练 不必额外支付费用
2、OT师如何发挥父母作用
与患儿家庭建立良好关系 将其父母作为治疗小组一员 与家长共享有关信息 敬重他们意见 让父母参与治疗打算的制定 帮助父母了解训练方法 安排父母参观治疗环境 介绍社区的效劳资源
〔三〕康复帮助器具设计留意儿童发育
争论
争论假设
理论
新理论进展
理论—理论—争论 / 实践过程
Kielhofner
作业疗法重点整理

作业疗法重点整理一.名词解释1.作业疗法(OT):是让人们通过具有某种目的性的作业和活动,来促进其健康生活的一种保健专业,其最重要的一点是在过程中让患者积极参加活动。
2.日常生活活动ADL:是指人们为了维持生存及适应生存环境而每天必须反复进行的、最基本的、最具有共性的活动。
3.骨折:骨或骨组织遭受暴力作用引起的骨组织部分或全部连续性中断。
4.脊髓休克:或者受伤后,脊髓功能处于暂时性抑制状态称为脊髓休克。
二.填空1.作业疗法的功能评定是一个:获取患者作业能力信息、发现存在问题、形成想法、提出治疗目标和计划的过程。
2.按作业活动对象和性质分类,作业疗法可分为:功能性作业疗法、心理性作业疗法、精神疾患作业疗法、儿童作业疗法、老年人作业疗法。
3.作业疗法的对象:神经科疾病、骨科疾病、外科疾病、儿科疾病、内科疾病、精神科疾病。
4.常用的作业评定器械和设备:手指精细活动能力测试器具、感知觉测试器具、认知功能测量器具、职业能力测试器具。
5.作业评定包括:治疗前评定、治疗期间定期复查和治疗后评定。
6.常见脑卒中的类型:脑出血、腔隙性脑梗死、蛛网膜下腔出血、动脉硬化性脑梗死。
7.颅脑损伤的分类方法:根据损伤方式分为闭合性和开放性;根据损伤机制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8.脑卒中的良好康复姿势:患侧卧位、健侧卧位、仰卧位。
*9.PTA 伤后遗忘(颅脑损伤):受伤后到连续记忆恢复所需时间。
10.颈椎病的分型: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交感型11.类风湿性关节炎晚期常见的关节畸形:手指天鹅颈畸形、手指畸形、琴键征、钮扣花畸形、鳍形手、 (望远镜手、槌状指、扳机指)12.骨折愈合可分为六个阶段:撞击期、诱导期、炎症期、软骨痂期、硬骨痂期、重建与改建期。
13.肩周炎医疗体操的主要内容:伸展双肩、弯腰摆肩、摸墙、梳头、体后抬手、器械体操。
三.简答*1.作业疗法的特点(OT)①目标指向性;选择的活动有目的和理由。
②对患者而言在某些水平有意义;③在某些水平上要求当事人参与(精神方面或身体方面);④预防功能减退及维持或改善生活质量;⑤要反映患者的生活课题(日常生活、游戏、工作)⑥与患者的兴趣有关;⑦可变更或调节水平;⑧基于作业治疗师的专业知识决定。
康复治疗技术作业疗法

康复治疗技术中的作业疗法(Occupational Therapy, OT)是一种通过帮助人们改善、维持或恢复日常生活中的功能和独立性的治疗方法。
作业疗法专注于帮助个体参与日常生活活动,包括自理能力、工作技能、娱乐和社交活动等。
作业疗法的目标是通过评估个体的功能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治疗计划,以促进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参与和自主性。
以下是作业疗法常见的应用领域和技术:
1. 康复治疗:作业疗法在康复中的应用广泛,如帮助中风患者恢复肌肉控制、提高运动协调性,以及重新学习日常生活技能,如穿衣、洗澡和进食等。
2. 儿童发展:作业疗法可以帮助儿童克服发展障碍,提高他们在学习、游戏和社交中的参与度。
例如,通过游戏和活动,帮助儿童发展手眼协调、精细运动技能和认知能力等
3. 心理健康:作业疗法可以在心理健康领域中发挥作用,帮助人们管理焦虑、抑郁和其他心理健康问题。
通过参与有意义的活动,如艺术和手工艺,作业疗法帮助个体建立自信、改善情绪和提高自我价值感。
4. 老年护理:作业疗法在老年护理中有重要作用,帮助老年人维持独立性和日常生活技能。
例如,通过适当的身体活动、记忆训练和辅助工具使用,帮助老年人保持身体机能和认知能力。
作业疗法的具体技术包括评估患者的功能状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计划、进行日常生活活动的训练和辅助工具的提供与适配
等。
作业疗法师通常与患者及其家人密切合作,为其提供全面的康复支持。
请注意,作业疗法的具体应用和技术可能因个体情况而异,因此在实施作业疗法之前,建议咨询专业的作业疗法师或医疗保健专业人士。
医院康复科作业疗法

作业疗法的特征
作为治疗手段来使用。 原则上同等重视身心的需求。 重视利用患者自身的能力。 治疗师对患者采取朋友之间的态度,赞赏、亲切 严肃,施行“态度疗法”。
作业治疗的本质
作业治疗的先驱者Dunton(20世纪)在阐述作业的目的时说:“调动起人的兴趣、勇气、自信,通过健康的活动来锻炼身心,克服机能障碍,就能重新为社会产生做贡献” 也可以这样来理解作业治疗的本质:“把握住人们的生活目标,自己就能创造出向正常人那样的生活方式,从而构筑起积极向上的人生”。
活动作为治疗的一般方面 以基本活动作为治疗因素是自然的,并可利用 个体内在的能力和兴趣达到治疗目的。 活动可以是一种共享的经历,因此允许个体参 与他人的活动和兴趣。 活动可被建立起来,允许个体按所引导的方式 去成长或发展其技巧。 活动可以是自由的,无模式的。允许自由表达、 意识和探索。
■活动作为治疗的一般方面
作业治疗的基本原理
在这里我想用一个中国的谚语来比喻:“如果送给人一条鱼,那么这个人一天就不会饿啦;如果教会一个人条鱼的技术,那么这个人一生也就不会饿啦”在人们每天从事的工作、劳动、创造等活动中,用自己的汗水创造出美好的生活,实现着人生的价值。表面上的给予只能使对方一时美好,而把方法教给对方,再经过他自己的努力,会使他的人生永远美好。 作业治疗的倡导者Barton(20世纪)说:“作业治疗不是造就物,而是造就人”。这个基本原理应成为开展作业治疗的基石
医院康复科作业疗法

作业疗法起源于19世纪中期的职业疗法,最初用于帮助残疾军人重新适应社会 生活。随着医学和康复技术的发展,作业疗法逐渐成为一种独立的康复治疗方 法。
发展
现代作业疗法不断吸收新技术和跨学科知识,如神经可塑性理论、人体工程学 和认知行为疗法等,以提供更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法。
02
作业疗法的基本原则
日常生活活动原则
02
治疗师会根据患者的功能障碍情 况,选择合适的训练项目,如手 部功能训练、平衡训练等,以帮 助患者恢复正常的功能水平。
安全性原则
安全性原则是指在作业疗法中,始终将患者的安全放在首位,确保患者在康复训 练中的安全和舒适。
治疗师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训练项目和训练强度,避免患者因过 度疲劳或操作不当而造成二次伤害。
通过口语表达、听力理解、阅 读和书写练习,提高患者的语 言表达能力。
职业活动训练
总结词
针对患者的兴趣和职业需求, 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和模拟工作
场景训练。
职业技能培训
根据患者的职业需求,进行相 关职业技能的培训和指导。
工作模拟训练
模拟实际工作场景,让患者进 行实践操作和任务完成,提高 职业技能应用能力。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总结词
通过手工艺制作活动, 刺激患者的手部功能和 创造力,提高手眼协调
能力。
手工艺制作
让患者参与编织、陶艺、 折纸等活动,锻炼手指
灵活性和协调性。
手部功能训练
通过抓握、捏取、对指 等动作练习,提高手部
肌肉力量和功能。
手眼协调训练
通过拼图、搭积木等活 动,提高手眼协调能力,
促进大脑发育。
认知活动训练
治疗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作业治 疗方案,包括日常生活能力训练、职 业技能训练、手功能训练等。
作业疗法知识点

拉伸运动
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肌肉拉伸运 动,以缓解肌肉紧张、增加肌肉
柔韧性,预防肌肉拉伤。
力量训练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 化的力量训练计划,以增强肌肉
力量和耐力。
运动安全
在患者进行拉伸和力量训练时, 确保运动安全,避免过度拉伸或
过度负荷导致的肌肉损伤。
异常情况识别及应对方法
异常症状识别
教育患者及其家属识别异常症状,如疼痛加剧、肿胀、发红、发热 等,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02
评估与诊断方法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患者功能状况评估
肌力评估
通过手法肌力检查或等 速肌力测试等方法,评
估患者的肌肉力量。
关节活动度评估
使用量角器等工具,测 量关节活动范围,判断
关节功能受限程度。
平衡功能评估
通过观察患者站立、行 走等动作,评估其平衡
能力。
协调功能评估
通过指鼻试验、跟膝胫 试验等,评估患者的协
调能力。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估
01
02
03
04
床上活动能力评估
观察患者在床上的翻身、坐起 等动作,评估其床上活动能力。
转移能力评估
评估患者从床上到椅子、从椅 子到床上等转移过程中的能力。
进食能力评估
观察患者进食过程中的咀嚼、 吞咽等动作,评估其进食能力。
作业疗法知识点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 作业疗法基本概念与原理 • 评估与诊断方法 • 治疗计划与实施策略 • 常见作业活动类型及其作用 •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措施 • 总结与展望
2024版年度《作业疗法概论》PPT课件

18
作业环境改造需求和原则
需求
提高作业效率,减少体力消耗,预防职业伤害,改善作业舒适度。
原则
安全性,人体工学,便于操作,灵活性,经济性。
2024/2/2
19
辅助器具种类及功能介绍
种类
手动工具,电动工具,测量工具,夹持工 具,搬运工具等。
VS
功能
提高作业精度和效率,减轻劳动强度,改 善作业姿势,降低职业伤害风险。
2024/2/2
32
THANKS
感谢观看
2024/2/2
33
14
如社交技能训练、角色 扮演等,帮助患者更好
地融入社会。
活动设计原则和方法探讨
设计原则
个性化、目标导向、安全性、趣味性 等。
设计方法
评估患者需求和能力,确定活动目标和 内容;选择合适的活动形式和材料;制 定详细的活动计划和步骤。
2024/2/2
15
针对不同患者类型设计个性化活动方案
01
02
03
03
作业活动分析与设计策略
2024/2/2
13
作业活动分类及特点分析
生产性作业活动
如手工艺、木工等,旨 在训练患者技能,提升
自我价值感。
2024/2/2
娱乐性作业活动
如音乐、绘画等,以调 节情绪、舒缓压力为主
要目的。
教育性作业活动
社会性作业活动
如阅读、写作等,着重 于提高患者知识水平及
认知能力。
2024/2/2
评估目的
明确作业疗法对患者功能、生活质 量和社会参与能力的影响,为制定 个性化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评估内容
包括患者身体功能、认知功能、情 感状态、社会参与能力等方面的全 面评估。
作业疗法名词解释

作业疗法名词解释作业疗法,又称为“作业治疗”,是一种通过参与日常生活的活动,以改善个体的生活功能和自主生活能力的治疗方法。
作业疗法通过对个体进行适当的活动安排,使其在实际操作中锻炼身心,达到促进康复的目的。
以下是对作业疗法相关名词的解释。
1. 作业:作业是指在作业疗法中,根据个体的特点和需求,由作业治疗师设计和安排,以达到康复目的的各种活动。
作业可以是日常生活中的实际任务,也可以是特定的康复训练活动,如手工制作、户外活动等。
2. 活动分析:活动分析是作业疗法中重要的一环,是指对所选择的活动进行细致的观察和分析,以理解活动所蕴含的运动、认知、情感等方面的要素,为设计个体的治疗计划提供依据。
活动分析可以帮助作业治疗师评估个体的能力和需求,以确定适合的作业。
3. 功能训练:功能训练是作业疗法中的主要内容之一,旨在提高个体的日常生活功能和自理能力。
通过各种活动的练习和训练,帮助个体改善动作协调、力量和柔韧性等运动方面的功能,提升认知、沟通和社交能力等认知和情感方面的功能。
4. 适应技能训练:适应技能训练是作业疗法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旨在帮助个体学习应对生活中各种挑战和困难的技能。
适应技能包括情绪管理、应对压力、解决问题、时间管理等方面的技能。
通过训练,个体可以提高适应新环境和应对生活问题的能力。
5. 环境适应训练:环境适应训练是作业疗法中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参与各种活动,帮助个体适应不同的环境和社会角色。
环境适应训练可以包括在社交场合中与他人的互动、参与工作和学习等方面的训练,以提高个体的社交和工作能力。
6. 作业评估:作业评估是作业疗法中的重要环节,旨在评估个体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需要改善的方面。
作业评估可以通过观察、采访、问卷等方式收集相关信息,了解个体的能力、需求和目标,为制定个体的作业计划和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作业疗法是一种综合性的康复治疗方法,通过在实际生活中参与各种活动,促进个体的身心康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双手操控物件或完成活动的能力;拇指的对指、对掌及手指的单独 屈伸活动能力;上肢与手的灵活性、协调性与需自发性运动反 应的能力等
作业治疗评定方法
➢ 主要被作业治疗师采用 任务分析、活动分析、加拿大作业活动行为评估、职业评估、环境评
估等 ➢ 康复治疗人员均采用的方法 肌力评估、关节活动度评估、心肺功能评估等
任务分析和活动分析
➢任务分析
分析个人活动和行为构成、行为场景之间的动态关系,是对某一项日 常生活活动、工作生产活动或休闲娱乐活动的基本行为构成以及患 者完成该活动所应具备行为场景的一个分析认识的过程
作业治疗流程
1 资料收集
2 初次评估 3 发现需求找出问题 4 确定问题设立目标 5 制定计划实施治疗 6 再次评估
全面的把与作业治疗相关的资料与信息聚拢在一起的过程。 • 途径:阅读与患者此次脑卒中事件相关的检查和病例资料。与
患者本人或家属/照顾者访谈。 • 内容: 1. 一般性资料: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住址、主要照
实 践
加 拿 大 作 业 活 动 行 为 评 估
实 践
环 境 评 估
实 践
环 境 评 估
实 践
环 境 评 估
实 践
环 境 评 估
实 践
环 境 评 估
实践 -- 常用认知评估
• 简明智能测验 (Mini-Mental Screening Examination, MMSE) • MoCA 认知测试 (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 • 神经行为认知状况测试(Neurobehavioral Cognitive Status
1 资料收集
2 初次评估
3 发现需求找出问题 4 确定问题设立目标 5 制定计划实施治疗 6 再次评估
确定患者功能障碍的具体方面及严重程度,并为未来治疗目标的选 择、治疗计划的制订提供客观依据的过程
• 方法:主要包括访谈、行为观察、作业治疗理论模式分析与标 准化评估。常用于脑卒中患者功能障碍评估与分析的作业治疗 理论模式主要包括作业表现模式、人- 环境- 作业模式、人类 作业模式、河川模式等
游戏活动
2008
休息/睡眠
社会参与
作业范围 – 日常生活活动
作业范围 – IADL
作业范围
作业范围
作业治疗
• 2001年WHO—国际功能、残疾与健康分类 • 协助残疾者和患者选择(choose)、参与(engagement)、应用(apply)有
目的性和有意义的活动,以达到最大限度地恢复躯体、心理和社会 方面的功能,增进健康,预防能力的丧失及残疾的发生,以发展为 目的,鼓励他们参与(participation)并贡献社会。
作业治疗的基本成分
以做饭、穿衣为例
作业治疗分类
1
功能性作业治疗
2
职业作业治疗
3
娱乐活动
4
作业宣教和咨询
5
环境干预
6
辅助技术
其他分类
• 名称分类
• 内容分类
• 目的和作用分类 减轻疼痛、增强肌力、改善活动度、增强协调 性、增强肌肉耐力、改善步态、改善整体功能、 调节心理、神经和转移注意力,提高认知能力
➢活动分析
在治疗过程中评估治疗性活动中患者的主动性和行为构成,是对一项 治疗性活动的基本行为构成以及患者能够完成该活动所应具备的功 能水平的一个分析认识的过程
实 践
活 动 分 析
实 践
活 动 分 析
实 践
活 动 分 析
实 践
加 拿 大 作 业 活 动 行 为 评 估
实 践
加 拿 大 作 业 活 动 行 为 评 估
1 资料收集
2 初次评估
3 发现需求找出问题 4 确定问题设立目标 5 制定计划实施治疗 6 再次评估
2. 感觉功能的评估:重点评估与运动功能和生活安全密切相 关的触觉、痛觉、温度觉、本体觉与实体觉。
3. 认知功能的评估:通常是先做筛查性评估,然后,再就异 常表现的方面进行专项或更为细致的评估。
4. 日常生活活动、工作及娱乐休闲能力的评估:内容主要依 据患者病前的每日作业活动清单进行。
• 内容:作业治疗师的评估重点主要包括运动功能、感觉功能、 认知功能、以及日常生活活动、工作与娱乐休闲能力
1. 运动功能评估:重点关注患者所产生的运动动作能否达到指定 的范围( 如用手部触碰身体前方的物体),或完成指定的任务 ( 如端起杯子),或实现功能性目的( 如完成端杯饮水活动), 以及运动动作的产生策略、有效性、控制感、伴随动作与情况 以及安全性等。
顾者、经济来源和收入、医疗保障与支付类型 2. 医疗性资料:与脑卒中事件相关的现病史与既往史、发病日期
及诊断、临床检查资料与结果、被救治的时间及过程、病情最 严重时的临床与功能表现、出现功能恢复情况的时间及表现、 患者主诉、有无伴随疾病和并发症、现阶段的临床治疗措施和 控制结果、是否已接受其他康复治疗等 3. 特殊性资料:患者的家庭、社会角色和利手侧别;病前的生活 内容与日程安排;病前的工作性质、岗位、内容、环境、强度 及要求;婚姻状况及关系质量个人受教育程度、兴趣、爱好、 生活习惯及特长;所居住与生活的环境及社会支持情况;个人 现阶段的主要困难、关注和担心以及迫切希望和需要解决的问 题
• 作业治疗的专长在于以"全人"的观念,不单纯考虑疾病,而着重疾病造成
患者在日常生活的困难和障碍 及 适应生活环境的整体表现
作业治疗基本理论
• 作业能力模式 (Occupational Performance Model,OP) • 人类作业模式 (Model of Human Occupation,MOHO) • 人、环境与作业模式 (Person-Environment-Occupation Model, PEO)
1 资料收集
2 初次评估
3 发现需求找出问题
4 确定问题设立目标 5 制定计划
实施治疗 6 再次评估
• 形成计划 1. 早期措施:主要包括防治并发症的措施;提供床边治疗与自我
照顾技能的训练;对患者和照顾者的教育 2. 康复期措施:主要包括防治并发症的措施;促进神经功能最大
程度恢复的治疗;手功能的训练;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训练; 推荐或提供必要的辅助设备或用具及使用训练;提供家居康复 计划及社区资源;病人和照顾者教育;对照顾者的技能培训; 环境改良与改造建议;为需要者提供职业评估、职业康复、社 区生活技能训练;必要时家访,提供家居生活安全建议与训练, 实施环境改良与改造 3. 社区期措施:主要包括现场评估患者和照顾者日常生活中遇到 的问题,并教授克服办法;现场评估居住环境,并进行适当的 改良与改造;提供居家安全生活教育与训练;督促家居康复训 练方案的实施并改进;巩固与强化支持系统;利用社区资源, 组织或提供社区融入性活动与训练;鼓励、教育、帮助患者进 行生活重建,发展均衡、健康、积极的生活方式
脑卒中
根据2015年的统计数据,我国目前有卒中患者至少700万, 脑卒中已成为我国居民第1位死亡原因。另外,我国有 2000多万的TIA患者和约3.3亿的高血压患者,倘若这部分 患者不积极控制,很可能发展成为“脑卒中患者”。 我国脑卒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极高,且是单病种致残率最 高的疾病,因此脑卒中的康复治疗非常重要。更好的康复 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的功能水平,减轻家庭的负担,帮助患 者重返社会。
• 作业没有特定形式,任何活动只要符合对人类个人有意 义的定义就可以被视为作业
•作 业 活 动 关 心 的 是 生 物 - 心 理 - 社 会 的 范 畴 (Biopsychosocial paradigm)
日常生活活动 工作/生产活动
娱乐活动
作业范围 1994,AOTA
2002
IADL
工作
教育活动
Examination, NCSE)
作业疗法在脑卒中患者康复中的应用
• 脑卒中简要概述 • 脑卒中的作业治疗流程 • 脑卒中后作业治疗干预措施 • 香港作业治疗七级上肢训练方法
脑卒中
脑卒中又称脑血管意外,俗称中风,是指突然发生的,由 脑血管病变引起的局灶性脑功能障碍,并持续24小时以上 或引起死亡的临床症候群。因其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 复发率与高死亡率而成为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世界性卫生 问题。
4 确定问题设立目标
人类对生活的需求通常包括躯体、精神和心理三方面。可以通过询 问、问卷调查或交流,发现患者对未来生活的期望和需求。再依据 评定的结果,通过细致的分析和与患者的配偶和/ 或其他家属的讨 论,找出导致需求不能够被满足的具体原因和问题所在。 COPM
5 制定计划实施治疗
6 再次评估
1 资料收集
意义
• 作业与人生的关系 • 作业与生活的关系 • 作业与健康的关系 • 作业与文化素质的关系 • 作业与环境、处境的关系
内容
• 躯体功能作业治疗(physical OT) • 社会心理作业治疗(psychosocial OT) • 发展性作业治疗(developmental OT)
➢主要工作地点、服务对象、工作内容
1. 早期目标:主要包括预防并发症;为患者全面的躯体功能恢复奠 定基础;提高患者的自我照顾能力;协助并推动患者及其家属的 心理过渡与积极适应等。
2. 康复期目标:主要包括预防或治疗并发症;全面促进患者躯体功 能的恢复;最大限度地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手功能水平; 协助并推动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过渡与积极适应;发展家庭康复 方案,促进家庭回归等。
Occupational performance & ICF
作业能力模式 Occupational performance, OP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