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疗法
作业疗法概述

〔九〕生物力学模式
根本观点: 一种物理学观点 功能障碍是运动范围、肌力、耐久力障
碍 从运动学、动力学和医学角度,为患者
供给运动学的机械力学原理。
生物力学模式 Biomechanical model
应用直接的运动方法〔如:杠杆、扭 矩〕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障碍。
治疗目的:设法恢复肌力,改善ROM 增加耐久力。
三、儿童作业疗法的特点
〔一〕治疗—玩耍—教育三结合
1、治疗与教育
多学科参与 除康复工作者外,还需教育工
作者和家长
作业治疗师 进展功能水平和功能 性活动质量评估
治疗与教育的根本原则
早期干预:防止继发残疾,减轻
残疾程度
同时进展:不因治疗而延迟教
育,影响康复
制定打算:考虑整体性与个
体性结合
提倡者Gail Fidler “设计一个有目的的活动是作业疗法
治疗过程的核心”
治疗目标是:使患者通过教简洁的方 法逐步独立完成日常生活和社会性作 用所需的技能。
〔五〕感觉统合模式
A . Jean Ayers博士提出 人类的发育包括:〔4个层次〕
触觉、固有感觉、视觉的统合 运动 视空间知觉和运动力量 学习和概念力量
任何人,能供给信息 对孩子可一对一辅导,强化训练 不必额外支付费用
2、OT师如何发挥父母作用
与患儿家庭建立良好关系 将其父母作为治疗小组一员 与家长共享有关信息 敬重他们意见 让父母参与治疗打算的制定 帮助父母了解训练方法 安排父母参观治疗环境 介绍社区的效劳资源
〔三〕康复帮助器具设计留意儿童发育
争论
争论假设
理论
新理论进展
理论—理论—争论 / 实践过程
Kielhofner
作业疗法重点整理

作业疗法重点整理一.名词解释1.作业疗法(OT):是让人们通过具有某种目的性的作业和活动,来促进其健康生活的一种保健专业,其最重要的一点是在过程中让患者积极参加活动。
2.日常生活活动ADL:是指人们为了维持生存及适应生存环境而每天必须反复进行的、最基本的、最具有共性的活动。
3.骨折:骨或骨组织遭受暴力作用引起的骨组织部分或全部连续性中断。
4.脊髓休克:或者受伤后,脊髓功能处于暂时性抑制状态称为脊髓休克。
二.填空1.作业疗法的功能评定是一个:获取患者作业能力信息、发现存在问题、形成想法、提出治疗目标和计划的过程。
2.按作业活动对象和性质分类,作业疗法可分为:功能性作业疗法、心理性作业疗法、精神疾患作业疗法、儿童作业疗法、老年人作业疗法。
3.作业疗法的对象:神经科疾病、骨科疾病、外科疾病、儿科疾病、内科疾病、精神科疾病。
4.常用的作业评定器械和设备:手指精细活动能力测试器具、感知觉测试器具、认知功能测量器具、职业能力测试器具。
5.作业评定包括:治疗前评定、治疗期间定期复查和治疗后评定。
6.常见脑卒中的类型:脑出血、腔隙性脑梗死、蛛网膜下腔出血、动脉硬化性脑梗死。
7.颅脑损伤的分类方法:根据损伤方式分为闭合性和开放性;根据损伤机制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8.脑卒中的良好康复姿势:患侧卧位、健侧卧位、仰卧位。
*9.PTA 伤后遗忘(颅脑损伤):受伤后到连续记忆恢复所需时间。
10.颈椎病的分型: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交感型11.类风湿性关节炎晚期常见的关节畸形:手指天鹅颈畸形、手指畸形、琴键征、钮扣花畸形、鳍形手、 (望远镜手、槌状指、扳机指)12.骨折愈合可分为六个阶段:撞击期、诱导期、炎症期、软骨痂期、硬骨痂期、重建与改建期。
13.肩周炎医疗体操的主要内容:伸展双肩、弯腰摆肩、摸墙、梳头、体后抬手、器械体操。
三.简答*1.作业疗法的特点(OT)①目标指向性;选择的活动有目的和理由。
②对患者而言在某些水平有意义;③在某些水平上要求当事人参与(精神方面或身体方面);④预防功能减退及维持或改善生活质量;⑤要反映患者的生活课题(日常生活、游戏、工作)⑥与患者的兴趣有关;⑦可变更或调节水平;⑧基于作业治疗师的专业知识决定。
康复治疗技术作业疗法

康复治疗技术中的作业疗法(Occupational Therapy, OT)是一种通过帮助人们改善、维持或恢复日常生活中的功能和独立性的治疗方法。
作业疗法专注于帮助个体参与日常生活活动,包括自理能力、工作技能、娱乐和社交活动等。
作业疗法的目标是通过评估个体的功能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治疗计划,以促进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参与和自主性。
以下是作业疗法常见的应用领域和技术:
1. 康复治疗:作业疗法在康复中的应用广泛,如帮助中风患者恢复肌肉控制、提高运动协调性,以及重新学习日常生活技能,如穿衣、洗澡和进食等。
2. 儿童发展:作业疗法可以帮助儿童克服发展障碍,提高他们在学习、游戏和社交中的参与度。
例如,通过游戏和活动,帮助儿童发展手眼协调、精细运动技能和认知能力等
3. 心理健康:作业疗法可以在心理健康领域中发挥作用,帮助人们管理焦虑、抑郁和其他心理健康问题。
通过参与有意义的活动,如艺术和手工艺,作业疗法帮助个体建立自信、改善情绪和提高自我价值感。
4. 老年护理:作业疗法在老年护理中有重要作用,帮助老年人维持独立性和日常生活技能。
例如,通过适当的身体活动、记忆训练和辅助工具使用,帮助老年人保持身体机能和认知能力。
作业疗法的具体技术包括评估患者的功能状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计划、进行日常生活活动的训练和辅助工具的提供与适配
等。
作业疗法师通常与患者及其家人密切合作,为其提供全面的康复支持。
请注意,作业疗法的具体应用和技术可能因个体情况而异,因此在实施作业疗法之前,建议咨询专业的作业疗法师或医疗保健专业人士。
第十二章 作业疗法

第十二章作业疗法作业疗法是康复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章介绍作业疗法的定义,作业疗法与物理疗法的区别,作业疗法的工作内容、适应证、作业活动的分析和选择、作业治疗的步骤,以及作业治疗的设备。
一.概述“作业疗法(Occupational Therapy,OT)”早期主要用于精神病人的综合治疗。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康复医学兴起,作业疗法的重点转到残疾康复,侧重于躯体残疾的康复。
1951年世界作业治疗师联合会成立,促使作业疗法在基础理论、作业的分析和选择、治疗性作业新理论和新技术开拓、作业疗法的纵向分科,以及作业疗法在保健和康复中的应用等方面显著进展。
1.定义作业疗法是根据患者的功能障碍和康复目标,采用有针对性的日常生活活动、娱乐活动、职业劳动和认知活动,对患者进行反复训练,以缓解症状,改善躯体和心理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最大限度地恢复正常的家庭和社会生活。
2.作业疗法与物理疗法的区别作业疗法和物理疗法同属于康复治疗学,遵循相同的生物力学和神经生理学原理,但治疗目标、范围、手段、重点、介入时机和患者参与等都有所区别(表12—1)。
康复治疗过程中作业治疗和物理治疗所承担的任务比重,随着病程的进展而变化。
伤病早期患者尚无自主活动能力时,即可开始物理治疗,此时物理治疗的工作量大。
当患者基本功能逐渐恢复到一定程度时,即可开始作业治疗,但工作量较小。
随着患者活动能力的改善,物理治疗的工作量逐渐减少,而作业治疗的工作量逐渐增大,成为治疗的主要手段。
表12-1 作业疗法与物理疗法的区别作业疗法物理疗法治疗目标使患者生活适应力发挥最大潜能使患者运动功能发挥最大能力治疗范围躯体和心理功能障碍躯体功能障碍治疗手段日常活动、工作、游戏环境调整辅助器具、轮椅、假肢、矫形器运动疗法:医疗体操、拳操、耐力训练、神经肌肉促进技术、气功、牵引、手法治疗、各种器械训练等治疗师与患者的关系理疗治疗重点增强手的灵活性、手眼的协调性增强动作控制能力和工作耐力提高感知、认知功能改善情绪、调整心理状态掌握某一生活和工作技能适应环境增加肌力、增加关节活动范围增强和改善运动的协调性改善运动耐力改善机体平衡改善心肺功能消炎、镇痛、解痉、改善血液循环病人参与主动主动为主,被动为辅治疗师作业治疗师物理治疗师介入时机较晚较早趣味性强弱二.工作内容(一)生活环境及作业能力的评定1.居住条件住宅环境、楼层、房屋入口条件、厨房、浴室、厕所特点、居室情况。
作业疗法简介

作业疗法简介目录•1拼音•2英文参考•3适应症o 3.1神经科疾病o 3.2内科疾病o 3.3儿科疾病o 3.4外科疾病•4方法o 4.1日常生活活动训练o 4.2创造性技能训练o 4.3教育性活动o 4.4文体活动o 4.5作业性训练o 4.6心理作业训练o 4.7儿童患者作业性训练o 4.8精神疾患作业疗法•5注意事项•6作业治疗处方o 6.1作业种类o 6.2治疗目的o 6.3方法o 6.4时间o 6.5频度1拼音zuò yè liáo fǎ2英文参考Occupational therapy,OT作业疗法(Occupational therapy,OT):作业疗法的目的是为了保持、增强患者的参与能力,及帮助患者学习适应环境、创造生活的能力,其着重点是功能的康复。
功能的康复不仅是日常生活能力的康复,而且有工作能力、娱乐能力等的康复。
作业疗法在于选择一定的作业劳动,以使患者某些功能恢复到能生活与生产的技能。
这样对患者的身心、对社会都有裨益。
3适应症3.1神经科疾病中风、脑外伤、脊髓损伤、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帕金森病、老年性痴呆、周围神经疾患等。
3.2内科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病、冠心病、心肌梗死、糖尿病。
3.3儿科疾病脑瘫、小儿麻痹后遗症、发育迟缓。
3.4外科疾病骨折、截肢、手外伤、股骨头置换术后,腰腿痛、手术后癜痕、烧伤后癜痕、关节僵硬与挛缩、功能障碍。
4方法选择适当治疗方法是作业疗法最重要的步骤,这关系到是能否达到预期治疗目的。
在考虑采用什么方法时,要根据患者的病情结合康复医学及作业疗法理论选择适当的作业活动。
作业疗法训练有以下诸种:①日常生活训练;②职业技巧训练;③家务活动训练;④工艺疗法;⑤文娱活动;⑥游戏疗法,特别适于脑瘫患儿;⑦书画疗法:对郁虑患者,使其练习书写、绘画、在静中求得心理上的平衡。
⑧认知训练:对有中枢神经系统损害者,通过对物品的认识、解题,使之逐步恢复记忆、理解能力;⑨园艺劳动,如栽花、修剪小树、植树、修整花坛等;⑩职业训练,结合患者的特长与职业给予辅助性训练。
医院康复科作业疗法

作业疗法的特征
作为治疗手段来使用。 原则上同等重视身心的需求。 重视利用患者自身的能力。 治疗师对患者采取朋友之间的态度,赞赏、亲切 严肃,施行“态度疗法”。
作业治疗的本质
作业治疗的先驱者Dunton(20世纪)在阐述作业的目的时说:“调动起人的兴趣、勇气、自信,通过健康的活动来锻炼身心,克服机能障碍,就能重新为社会产生做贡献” 也可以这样来理解作业治疗的本质:“把握住人们的生活目标,自己就能创造出向正常人那样的生活方式,从而构筑起积极向上的人生”。
活动作为治疗的一般方面 以基本活动作为治疗因素是自然的,并可利用 个体内在的能力和兴趣达到治疗目的。 活动可以是一种共享的经历,因此允许个体参 与他人的活动和兴趣。 活动可被建立起来,允许个体按所引导的方式 去成长或发展其技巧。 活动可以是自由的,无模式的。允许自由表达、 意识和探索。
■活动作为治疗的一般方面
作业治疗的基本原理
在这里我想用一个中国的谚语来比喻:“如果送给人一条鱼,那么这个人一天就不会饿啦;如果教会一个人条鱼的技术,那么这个人一生也就不会饿啦”在人们每天从事的工作、劳动、创造等活动中,用自己的汗水创造出美好的生活,实现着人生的价值。表面上的给予只能使对方一时美好,而把方法教给对方,再经过他自己的努力,会使他的人生永远美好。 作业治疗的倡导者Barton(20世纪)说:“作业治疗不是造就物,而是造就人”。这个基本原理应成为开展作业治疗的基石
医院康复科作业疗法

作业疗法起源于19世纪中期的职业疗法,最初用于帮助残疾军人重新适应社会 生活。随着医学和康复技术的发展,作业疗法逐渐成为一种独立的康复治疗方 法。
发展
现代作业疗法不断吸收新技术和跨学科知识,如神经可塑性理论、人体工程学 和认知行为疗法等,以提供更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法。
02
作业疗法的基本原则
日常生活活动原则
02
治疗师会根据患者的功能障碍情 况,选择合适的训练项目,如手 部功能训练、平衡训练等,以帮 助患者恢复正常的功能水平。
安全性原则
安全性原则是指在作业疗法中,始终将患者的安全放在首位,确保患者在康复训 练中的安全和舒适。
治疗师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训练项目和训练强度,避免患者因过 度疲劳或操作不当而造成二次伤害。
通过口语表达、听力理解、阅 读和书写练习,提高患者的语 言表达能力。
职业活动训练
总结词
针对患者的兴趣和职业需求, 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和模拟工作
场景训练。
职业技能培训
根据患者的职业需求,进行相 关职业技能的培训和指导。
工作模拟训练
模拟实际工作场景,让患者进 行实践操作和任务完成,提高 职业技能应用能力。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总结词
通过手工艺制作活动, 刺激患者的手部功能和 创造力,提高手眼协调
能力。
手工艺制作
让患者参与编织、陶艺、 折纸等活动,锻炼手指
灵活性和协调性。
手部功能训练
通过抓握、捏取、对指 等动作练习,提高手部
肌肉力量和功能。
手眼协调训练
通过拼图、搭积木等活 动,提高手眼协调能力,
促进大脑发育。
认知活动训练
治疗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作业治 疗方案,包括日常生活能力训练、职 业技能训练、手功能训练等。
你对“作业疗法”了解吗?

你对“作业疗法”了解吗?上海市松江区201600在康复学中,作业疗法是一种新型的康复训练方式,因此经常会有人问,什么是作业疗法?作业疗法都能做些什么?作业疗法主要针对的人群是哪些?经过作业疗法干预之后能得到什么样的效果呢?以上疑问也是康复师回答最多的问题,下文中主要与大家一起分享作业疗法的意义特点以及方式作用等内容,以期能够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有效的通过作业疗法达到理想的康复状态。
1.作业疗法的定义和特点作业疗法,英文为occupational therapy,简称OT。
作业疗法是一种有目的、有选择性地作业活动,主要针对于身体、发育、精神上有功能性障碍(或者残疾)进而造成不同程度失去生活自理能力以及劳动能力的患者。
开展病情评价、病情治疗以及训练指导的一系列过程,该种方式也是康复治疗的方法之一,其目的就是帮助患者能够最大程度恢复或者提高生活和劳动能力,进而能够与家庭成员、社会成员一同开展更加有价值的生活。
作业疗法在某种意义上说对患者的康复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意义,能够有效地帮助患者功能障碍进行康复,及时改变以往异常的运动方式,使得患者回归家庭、回归社会的进程大大缩短[1]。
作业疗法能够帮助患者回归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其主要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1)对患者开展的作业治疗是经过选择并且有目的的活动方式,康复治疗师需要与患者的治疗需求为中心开展治疗作业的选择,在工作中需要充分考虑患者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需求,不仅有日常生活方面的需求,更加有家庭生活、社会和职业等方面的需求,因此有目的的活动就是与患者所处的环境有一定关联性,通过相关活动的训练来改善患者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2)患者在开展作业疗法时,在完成一项作业活动时需要协调地发挥出心理、情绪、躯体以及认知、行为等多方面的因素作用,因此在开展中可以根据患者的训练和治疗为作业疗法的开展目标,运用作业分析知识来选择以躯体运动为主或者是以情绪调节为主的作业[2]。
(3)针对于残疾人士来讲,在开展作业疗法时,更加要重视辅助器械的使用,从而补充患者某项功能的不足,采用新的方式和器械来帮助患者完成日常生活和劳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可调式OT桌
主要用于: 作业训练桌、高度可根据患者所需调节
2.滚筒
主要用于: 1)对运动失调的患者进行平衡、协调训练 2)抑制患侧上肢屈肌痉挛 3)诱导患侧上肢分离运动的出现
4)改善上肢各关节活动度
3.木钉板
主要用于: 1)提高手指的精细动作(包括伸手握放旋前旋后 的综合训练) 2)肩关节活动范围的改善 3)训练躯干旋转、缓解躯干痉挛 4)训练患者手、眼协调功能
作业疗法
湖州澳洋康复医院
康复治疗师 王利清
作业疗法 (occupational therapy , OT )
一、概念: 应用有目的、经过选择的作业活动, 对躯体 和心理功能障碍者,以至不同程度地丧失生 活自理和劳动能力的病、伤、残者进行治疗 和训练,以增强躯体、心理、社会功能,恢 复或改善其生活自理能力、学习和劳动能力, 达到最大的生活自理,提高其生存质量的康 复治疗方法。
10、作业训练器 包括:上螺母、上螺丝、日常生活能力训练板、夹子 主要用于: 1)改善手指功能 2)提高手的协调性、灵活性 3)进行手的感觉功能训练
11.上螺丝、上螺母
12、滑轮吊环训练器 主要用于: 1)健肢带动患肢进行关节牵引、 肌力训练 2)改善关节活动范围
13、几何、动物图形插板
21、沙袋组合
主要用于: 肌力训练 肌肉耐力训练 关节活动度训练
22、站立架
主要用于:
改善或避免长期坐、 卧位导致的并发症 进行立位下多种训练 活动
23、肋木和肩梯
主要用于: 姿势矫正 肌力及肌肉耐力训练 关节活动度训练 平衡训练
24、手指阶梯
主要用于: 改善手指功能,提高 手的灵活性、协调性 及手的感觉功能练习
二、活动特点
针对性:目标明确,针对性强 科学性:在活动分析和功能评定的基础上 趣味性:符合患者兴趣和需求,被其接受 主动性:患者的主动参与,从中得到满足 调节性:根据患者的年龄、功能情况
三、治疗作用
1)改善躯体感觉和运动功能,最大限度发挥残存功能 2)改善认知和感知功能 3)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4)为病人设计及制作与日常生活活动相关的各种自助具; 5)改善心理状态
七、 作业治疗的处方
(一)治疗目标与项目(治疗项目应根据患者的性别,年龄,
职业,兴趣及诊断和评定情况,同时也要根据所确定的训练 目标选定训练项目和重点) (二)治疗剂量(根据训练情况随时调整) (三)治疗时间和频度(主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循序渐进 的原则进行安排) (四)注意事项(患者的主动参与;因人而异,因地制宜;指 导和监护;根据评定结果及时修订治疗方案;与其他治疗方 法相结合)
E. 磨砂板训练
目的:1 诱发上肢分离运动 2 提高上肢运动功能 注意事项: 上肢肩肘腕的协调运动是训练的重点,防止 体干的代偿.
F. 双手交叉起立训练
目的:1 练习患肢负重 2 体会正确的立位动作模式 注意事项: 1 防止健侧代偿 2 动作左右对称,抑制痉挛模式
G. ADL能力训练
17、手动功率车
主要用于: 1)训练患者上肢各个ROM 2)增强上肢肌力 3)提高上肢协调能力 4)增加心肺功能
18、套圈
主要用于: 1)训练患者手、眼协调 功能 2)训练患者立位平衡
19、姿势矫正镜
主要用于: 1)步态、姿势的矫正 2)控制不随意运动,平衡训练 3)协调性训练
20、训练床
主要用于: 床上相关训练
28、自助具
自助具
一、进食自助具 二、梳洗自助具 三、更衣自助具 四、如厕自助具
自助具
自助具 五、沐浴自助具 六、阅读自助具 七、书写打字自助具 八、通讯自助具 九、厨房自助具 十、家居自助
29、作业活动用具
书法、绘画用工具及材料 毛衣编织机、样书、材料 皮革工艺用工具及材料 铜板作业用工具及材料 木工用工具及材料 雕刻用工具及材料
30、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训练用具
坐便器、浴盆、炊事用具及材料、电 话、扫除用具等等。
Thank you!
c.1 运动与转移(床上运动,室内运动,室外运动)
2 个人的 ADL(饮食训练,更衣训练,用厕训练,大小便控制训 练,个人卫生) 3 家务活动(包括洗衣,做饭,购物,情节卫生,经济管理,照 料小孩等。) 4 社会活动 (重返社会标志着功能活动恢复到最理想的水平,无 论对患者的躯体,新林,社交,经济有情灰椒时分有益的,但对 少部分有严重病伤残者而言就不太符合实际。治疗师在患者出 院之前就应着手为其改善社交能力。)
7肩抬举训练器 主要用于: 1)训练上肢抬举功能,诱发分离运动 2)通过在抬举两端负重,还可以做抗阻 运动,增加上肢的肌力和耐力 3)改善患者肩关节的活动度
8、腕关节旋转训练器
主要用于: 1)改善腕关节各个活动范围 2)进行抗阻训练,增强各个活动的力量
9、重锤式手指训练桌 主要用于: 1) 手指屈伸抗阻肌力训练 2) 改善指关节活动范围 3)进行上肢抗阻屈、伸训练
25、手功能组合箱
主要用于: 手的协调性、灵活性训 练 手—眼协调性训练
25、训练球
主要用于: 放松训练 平衡训练
26、铁棍插盘
主要用于: 手的精细运动 手的协调性训练
27、上肢悬吊架
主要用于: 上肢肌力训练 关节活动度训练
28、各种支具
主要用于:
稳定关节、矫正畸形, 辅助或替代手的功能 (这类支具又称功能性支具或动力性支具)
4、砂磨板
主要用于 : 1)增强上肢的运动控制能力 2)改善上肢肌力协调活动能力 3)进行关节活动度的作业训练
5、体操棒抛接球
主要用于: 1)改善上肢活动范围 2)提高肢体协调控制能力 3) 提高平衡能力
6、上肢协调功能训练器
主要用于 1 )训练上肢稳定性 2)训练上肢的协调性 3)提高上肢的活动能力
八、常用的OT设备
1.适应证 1)中枢神经系统损伤:脑卒中、脑瘫、脑外伤、脊髓损伤 2)骨骼运动系统损伤或术后:骨折、关节置换术后、各种关节炎、脱位 3)外周神经损伤 4)烧伤 5)心肺疾患任 6)何由于手术导致或需要手术的功能障碍 7)学习障碍 8)老年痴呆 9)发运迟缓 10)任何影响精神功能的障碍:抑郁、精神分裂
C. 扶球训练
目的:1 改善肩胛带的迟缓状态 2 改善上肢肩 肘 腕关节的稳定性 3 促通上肢的控制能力 注意事项:强调全身放松状态
D. 操球训练
目的:1 提高上肢近端控制能力 2 缓解上肢痉挛 注意事项: 1 躯干伸展,肘关节伸展,患肢尽量前伸; 2 手指伸展,不得屈曲,肩关节不得出现代 偿.
主要用于: 1)训练患者感知能力 2)大脑对图形的识别训练
14.日常生活能力训练板、夹子
15、前臂旋转训练器
主要用于: 1)增加前臂旋转的关节 活动度 2)调节阻力大小使患者 做不同阻力下的抗阻主动 运动,训练相关肌肉的肌 力和耐力
16、分指板
主要用于: 1)防止和矫正手指挛缩畸形 2)抑制手的屈肌痉挛
a.ADL训练的环境和常用设备 设计一间专门的训练室,房中模拟典型的中国式家庭环境布置, 配备床,椅,衣柜,个人卫生用品,坐便器,浴盆,炊事用 具,扫除用具,电话,洗衣机,电冰箱等家具和日常生活常 用设施,当然还须考虑本地区本部门的发展水平,经济能力 等因素,遵循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原则。 b. ADL训练的具体步骤 1)先进行评定,了解患者的功能状态,确定患者需要 2)确定治疗目标,制定ADL训练计划 3)进行活动分析,选择适合患者能力,需要的ADL的活动,并 组织实施
再 次 评 定
实 施 治 疗 计 划
制 订 治 疗 计 划
制 订 康 复 目 标
初 期 评 定
检 查
接 诊 患 者
六、治疗原则
选择内容和方法需与治疗目标一致 根据患者的愿望和兴趣选择作业活动 选择患者能完成80%以上的作业活动 注意对全身功能的影响 作业治疗的选择需与患者所处的环境条件相 结合
七、治疗方法
A滚筒训练 目的:1 抑制患侧上肢屈肌痉挛 2 诱发患侧上肢出现分离运动 注意事项: 1 掌握动作要领 2 治疗者要认真矫正错误的动作模式,防止 出现代偿 3 运动速度要缓慢
B. 木钉训练
目的1 练习患侧上肢支撑,提高上肢近端控制能力 2 抑制患侧上肢屈肌痉挛 3 缓解躯干痉挛 注意事项:1 臀部不得离开凳面 2 健手从患侧取木钉时重心向患侧上肢转移 3 患侧足始终不得离开地面
四、OT与PT的区别
OT ADL/感觉/认知 精细/协调性 较PT晚 日常活动、环境调整 辅助器具 强 提高生活适应力 PT 肌力、ROM 、平衡 步态矫正 急性期即介入 运动疗法、理疗 弱 提高运动功能
治疗的重点 介入法的流程
出 院
末 期 评 定
继 续 作 业 治 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