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疗法的原则和技术
作业治疗宣传简介

作业治疗宣传简介作业治疗是一种重要的康复治疗方式,旨在通过各种作业活动来改善患者的功能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本宣传简介将向您介绍作业治疗的原理、适应症、优点、方法以及注意事项,帮助您更好地了解这一治疗方式。
一、作业治疗的原理作业治疗以患者为中心,通过各种作业活动来改善患者的功能能力。
作业治疗的核心原理是利用患者的手、眼、耳等感官,以及肢体运动等,来提高患者的协调性和灵活性,增强肌肉力量,促进大脑功能的恢复和发展。
此外,通过有针对性的作业活动,可以增强患者的自信心和社交能力。
二、适应症作业治疗的适应症广泛,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况:1. 脑卒中、脑瘫等神经系统疾病引起的功能障碍;2. 骨科手术后康复;3. 轻度残疾如轻度失明、失聪等;4. 老年人康复;5. 慢性疾病引起的功能障碍等。
三、优点1. 综合性强:作业治疗涵盖了各种作业活动,如手工艺、绘画、健身等,可以全面提高患者的综合能力。
2. 个性化强: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作业治疗可以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案,满足患者的个性化需求。
3. 促进康复:通过作业治疗,患者可以逐渐恢复肢体运动能力、认知功能和社会交往能力。
4. 提高生活质量:作业治疗可以帮助患者恢复生活自理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四、方法1. 手工艺制作:通过制作各种手工艺品,如编织、剪纸、陶艺等,提高患者的精细动作能力和创造力。
2. 健身训练:进行适当的身体锻炼,如瑜伽、太极等,可以提高患者的身体柔韧性和平衡能力。
3. 绘画治疗:通过绘画来表达情感和舒缓压力,同时提高患者的视觉感知和创造力。
4. 认知训练:进行一些简单的认知游戏和任务,如拼图、找不同等,可以提高患者的认知能力和注意力。
五、注意事项1. 患者在接受作业治疗前,应向医生咨询,了解自己的病情和适应症。
2. 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积极配合医生,遵循治疗方案。
3. 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安全,避免过度疲劳和意外伤害。
4. 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保持积极的心态和信心,积极参与各种作业活动。
康复治疗技术作业疗法

康复治疗技术中的作业疗法(Occupational Therapy, OT)是一种通过帮助人们改善、维持或恢复日常生活中的功能和独立性的治疗方法。
作业疗法专注于帮助个体参与日常生活活动,包括自理能力、工作技能、娱乐和社交活动等。
作业疗法的目标是通过评估个体的功能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治疗计划,以促进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参与和自主性。
以下是作业疗法常见的应用领域和技术:
1. 康复治疗:作业疗法在康复中的应用广泛,如帮助中风患者恢复肌肉控制、提高运动协调性,以及重新学习日常生活技能,如穿衣、洗澡和进食等。
2. 儿童发展:作业疗法可以帮助儿童克服发展障碍,提高他们在学习、游戏和社交中的参与度。
例如,通过游戏和活动,帮助儿童发展手眼协调、精细运动技能和认知能力等
3. 心理健康:作业疗法可以在心理健康领域中发挥作用,帮助人们管理焦虑、抑郁和其他心理健康问题。
通过参与有意义的活动,如艺术和手工艺,作业疗法帮助个体建立自信、改善情绪和提高自我价值感。
4. 老年护理:作业疗法在老年护理中有重要作用,帮助老年人维持独立性和日常生活技能。
例如,通过适当的身体活动、记忆训练和辅助工具使用,帮助老年人保持身体机能和认知能力。
作业疗法的具体技术包括评估患者的功能状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计划、进行日常生活活动的训练和辅助工具的提供与适配
等。
作业疗法师通常与患者及其家人密切合作,为其提供全面的康复支持。
请注意,作业疗法的具体应用和技术可能因个体情况而异,因此在实施作业疗法之前,建议咨询专业的作业疗法师或医疗保健专业人士。
医院康复科作业疗法

作业疗法起源于19世纪中期的职业疗法,最初用于帮助残疾军人重新适应社会 生活。随着医学和康复技术的发展,作业疗法逐渐成为一种独立的康复治疗方 法。
发展
现代作业疗法不断吸收新技术和跨学科知识,如神经可塑性理论、人体工程学 和认知行为疗法等,以提供更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法。
02
作业疗法的基本原则
日常生活活动原则
02
治疗师会根据患者的功能障碍情 况,选择合适的训练项目,如手 部功能训练、平衡训练等,以帮 助患者恢复正常的功能水平。
安全性原则
安全性原则是指在作业疗法中,始终将患者的安全放在首位,确保患者在康复训 练中的安全和舒适。
治疗师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训练项目和训练强度,避免患者因过 度疲劳或操作不当而造成二次伤害。
通过口语表达、听力理解、阅 读和书写练习,提高患者的语 言表达能力。
职业活动训练
总结词
针对患者的兴趣和职业需求, 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和模拟工作
场景训练。
职业技能培训
根据患者的职业需求,进行相 关职业技能的培训和指导。
工作模拟训练
模拟实际工作场景,让患者进 行实践操作和任务完成,提高 职业技能应用能力。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总结词
通过手工艺制作活动, 刺激患者的手部功能和 创造力,提高手眼协调
能力。
手工艺制作
让患者参与编织、陶艺、 折纸等活动,锻炼手指
灵活性和协调性。
手部功能训练
通过抓握、捏取、对指 等动作练习,提高手部
肌肉力量和功能。
手眼协调训练
通过拼图、搭积木等活 动,提高手眼协调能力,
促进大脑发育。
认知活动训练
治疗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作业治 疗方案,包括日常生活能力训练、职 业技能训练、手功能训练等。
作业疗法的概念

1、作业疗法的概念答:作业疗法是让人们通过具有某种目的性的作业和活动,来促进其健康生活的一种保健专业。
2、作业疗法的选择答:(一)作业项目的选择选择作业项目,应遵循作业治疗的原则,根据每个患者功能状态和作业治疗的目标,从多种作业治疗技术中选择合适的作业项目。
例如,为改善患者手精细协调活动能力,可以从日常活动训练、文体/娱乐治疗、职业治疗、园艺治疗、工艺治疗等作业活动中选择。
练习用勺或筷子进食、系扣子或鞋带、拾米粒、串珠子、拧螺丝帽、搭积木、捏橡皮泥、玩牌、编制手套等作业,以改善其手的精细协调活动能力。
(二)作业活动强度选择选择何种活动强度,决定了患者能否完成治疗任务。
在选择时,不仅要考虑治疗局部的活动强度,还要考虑对全身所能承受的负荷强度。
例如,以增强上肢伸展肌力为治疗目的时,针对上肢伸展肌的作用各不相同,可选择轻、中或重强度作业。
如轻强度作业有磨砂板、擦桌子,中等强度作业有推锯,重强度作业有推重物等。
作业活动的强度与以下因素有关:1.作业用具的选择作业治疗中作业用具的选择十分重要,作业用具的不同,可以改变作业的内容、难度、强度和时间,这主要表现在职业性治疗方面。
(1)使用工具的种类及大小型号(2)工具柄及握法2.使用作业材料种类、性质及大小3.患者的体位和肢位患者在作业活动中可以采取仰卧位、俯卧位、坐位、跪位、站位,应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相应的体位。
截瘫和下肢截断的患者适合采取坐位完成作业,脑卒中患者早期适合于卧位到坐位的一般作业活动。
4.作业台面的高度和位置(三)作业治疗时间和频度(四)动作与方向(五)作业治疗中的辅助用具3、常用的运动疗法技术操作及注意事项(一)生活技能训练生活技能主要包括:基本日常活动(自我料理、转移等)、家务(烹饪、照料、家务劳动、家人交流等)、文娱活动。
这些是个体在社会生存中不可缺少的主要部分。
1.日常生活活动(ADL )训练2.家务活动训练训练患者学会安排并进行家务活动,如烹调、备餐、洗衣、洗熨衣服、家具布置、居室清洁装饰、家用电器使用、幼儿的喂养和抚育、照顾老人、购物、理财、交通等作业的训练,并指导患者如何省力、减少家务活动的能量消耗,如何改装家用设备以适应患者的功能水平。
作业疗法

1.可调式OT桌
主要用于: 作业训练桌、高度可根据患者所需调节
2.滚筒
主要用于: 1)对运动失调的患者进行平衡、协调训练 2)抑制患侧上肢屈肌痉挛 3)诱导患侧上肢分离运动的出现
4)改善上肢各关节活动度
3.木钉板
主要用于: 1)提高手指的精细动作(包括伸手握放旋前旋后 的综合训练) 2)肩关节活动范围的改善 3)训练躯干旋转、缓解躯干痉挛 4)训练患者手、眼协调功能
作业疗法
湖州澳洋康复医院
康复治疗师 王利清
作业疗法 (occupational therapy , OT )
一、概念: 应用有目的、经过选择的作业活动, 对躯体 和心理功能障碍者,以至不同程度地丧失生 活自理和劳动能力的病、伤、残者进行治疗 和训练,以增强躯体、心理、社会功能,恢 复或改善其生活自理能力、学习和劳动能力, 达到最大的生活自理,提高其生存质量的康 复治疗方法。
10、作业训练器 包括:上螺母、上螺丝、日常生活能力训练板、夹子 主要用于: 1)改善手指功能 2)提高手的协调性、灵活性 3)进行手的感觉功能训练
11.上螺丝、上螺母
12、滑轮吊环训练器 主要用于: 1)健肢带动患肢进行关节牵引、 肌力训练 2)改善关节活动范围
13、几何、动物图形插板
21、沙袋组合
主要用于: 肌力训练 肌肉耐力训练 关节活动度训练
22、站立架
主要用于:
改善或避免长期坐、 卧位导致的并发症 进行立位下多种训练 活动
23、肋木和肩梯
主要用于: 姿势矫正 肌力及肌肉耐力训练 关节活动度训练 平衡训练
24、手指阶梯
主要用于: 改善手指功能,提高 手的灵活性、协调性 及手的感觉功能练习
作业治疗

一.名解1.作业治疗OT:是根据患者的功能障碍和康复目标,采用有针对性的日常生活活动、娱乐活动、职业劳动、认知活动,对患者进行反复训练,以缓解症状,改善躯体和心理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最大限度地恢复正常的家庭和社会生活。
2.ADL的概念狭义:人们为了维持生存及适应生存环境而每天反复进行的、最基本的、最有共性的活动(如衣食住行等),我们将其称为日常生活活动。
广义:是指一个人在家庭、工作机构及社区里自己管理自己的能力,除了包括最基本的生活能力之外,还包括与他人交往的能力以及经济上、社会上和职业上合理安排自己生活方式的能力。
3.治疗性作业活动:是作业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通过各种精心选择的、具有针对性并具有治疗作用的作业活动,来维持和提高患者的功能、预防功能障碍或残疾的加重,最终使患者获得独立生活的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4.辅助技术(AT):是用来帮助残疾人,老年人进行的功能代偿以促进其独立生活并充分发挥他们潜力的多种技术、服务和系统。
5.职业康复(YR):职业康复是连续的、统一的全面康复过程中的一部分,是为残疾人获得并保持适当的职业,使其参与社会生活而进行帮助的过程。
二.填空及问答1. 作业治疗与物理治疗的比较2.作业治疗技术分类(凯尔霍夫分类)作业治疗技术分类:维持日常生活所必须的活动;治疗性活动;生产劳动性活动;心理和社会性活动凯尔霍夫分类:日常生活活动;娱乐性活动;生产性活动3.作业治疗技术的治疗作用①维持现有功能,最大程度发挥残损的功能②提高日常生活活动的自理能力③为患者设计及制作与日常生活活动相关的各种辅助用具④提供患者职业前技能训练⑤强化患者的自信心,辅助心理治疗4.作业活动的技能成分运动、感觉、认知、心理、社交技能和素质5.作业分析—简单分析法(6个W)①明确活动的方式 What②分析选择活动的理由 Why③确定活动的场地 Where④参与对象 Who⑤确定时间 When⑥怎样进行 How6.给出某项日常生活活动,可以进行作业分析(回顾当时ppt,至少分析运动、感觉和认知成分)7.制定作业治疗计划的程序①资料收集②分析资料和发现问题③选择治疗的路径和框架④明确治疗目标和目的⑤选择治疗方法⑥实施计划⑦再评估及启动治疗计划⑧修改治疗计划⑨出院计划8.能根据患者具体表现熟练完成作业治疗计划的制定(根据病例,发现患者的康复问题,制定作业治疗计划)9.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训练原则及训练方法原则:调动患者及家属参与训练的积极性;找出影响其独立生活的主要问题,提出训练目标;以目标为中心,满足社会角色与个人需求;由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突出重点;尽量在真实的环境下进行训练;训练时间最好与休息时间一致;配合其他治疗项目同时进行训练;提高活动的技巧性。
应用作业疗法、物理疗法及语言疗法的规章制度和操作步骤

应用作业疗法、物理疗法及语言疗法的规章制度和操作步骤一、前言为了规范作业疗法、物理疗法及语言疗法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确保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特制定本规章制度和操作步骤。
本规章制度和操作步骤适用于所有从事作业疗法、物理疗法及语言疗法的工作人员。
二、作业疗法规章制度与操作步骤1. 作业疗法定义作业疗法(Occupational Therapy,简称OT)是指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帮助患者恢复或提高日常生活、工作和社会交往能力的一种康复治疗方法。
2. 作业疗法规章制度(1)作业疗法师应具备专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尊重患者权益。
(2)作业疗法师应根据患者病情、需求和兴趣,制定个性化的治疗计划,并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取得配合。
(3)作业疗法师应定期评估患者治疗效果,根据评估结果调整治疗计划。
(4)作业疗法师应注重与其他康复治疗师的团队合作,共同为患者提供全面、连续的康复治疗服务。
3. 作业疗法操作步骤(1)评估:了解患者病情、需求和兴趣,评估患者日常生活、工作和社会交往能力。
(2)制定治疗计划:根据评估结果,设定治疗目标,制定针对性的治疗计划。
(3)实施治疗:按照治疗计划,指导患者进行各种作业活动,帮助患者恢复或提高日常生活、工作和社会交往能力。
(4)评估与调整:定期评估治疗效果,根据评估结果调整治疗计划。
(5)结束治疗:患者达到治疗目标或病情稳定后,结束治疗,并进行总结。
三、物理疗法规章制度与操作步骤1. 物理疗法定义物理疗法(Physical Therapy,简称PT)是指运用物理学原理和手段,通过各种物理因子作用于人体,以达到预防、治疗疾病、改善功能状态的一种康复治疗方法。
2. 物理疗法规章制度(1)物理疗法师应具备专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尊重患者权益。
(2)物理疗法师应根据患者病情、需求和体质,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并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取得配合。
作业疗法室工作制度

作业疗法室工作制度一、目的作业疗法室工作制度旨在规范作业疗法室的管理工作,确保作业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提高作业治疗效果,保障患者的安全与权益,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医院相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院作业疗法室的所有工作人员、患者及家属。
三、工作原则1. 以人为本,尊重患者,关心患者,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的作业治疗服务。
2. 严格按照作业治疗方案进行治疗,确保治疗安全,提高治疗效果。
3. 加强作业疗法室的管理,保持室内环境整洁、安全,营造良好的治疗氛围。
4. 提倡团队合作,加强工作人员之间的沟通与协作,提高工作效率。
四、工作内容1. 患者入室(1)患者进入作业疗法室时,工作人员应热情接待,向患者及家属介绍室内的环境、设备及注意事项。
(2)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性别等因素,为其选择合适的作业治疗项目。
2. 作业治疗(1)工作人员应严格按照作业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关注患者的治疗反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2)注重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安全性,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3)作业治疗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发现异常情况立即报告医生。
3. 环境管理(1)保持作业疗法室内环境整洁、卫生,定期进行消毒。
(2)合理布局室内设施,确保患者治疗空间充足,便于工作人员操作。
(3)加强安全防护措施,确保患者及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4. 人员管理(1)工作人员应具备专业的作业治疗知识和技能,定期参加业务培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2)遵守作业疗法室的工作纪律,按时上下班,不得迟到、早退。
(3)加强工作人员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共同提高作业治疗效果。
5. 质量管理(1)建立作业治疗质量控制体系,定期对作业治疗质量进行评估和监督。
(2)设立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及时了解患者对作业治疗服务的满意度,不断改进工作。
(3)加强与其他科室的协作,共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五、考核与奖惩1. 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业务考核,对考核不合格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调岗或解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按照作业的功能分类
(一)生活技能的训练 1、ADL训练 2、家务活动训练 (1)烹调活动 思考 外出 动手能力
1)烹调活动的主要内容和程序 ① 计划(预算、营养、制作) ② 采买 (身体机能、运算能力、判断能力) ③ 制作
(身体的耐受力、上肢的基本功能)惯)
使用-------训练捏力;
采用-------技术调整肌张力;
利用-------抑制肌肉痉挛。
2、维持关节活动度的训练
3、运动协调性和灵巧度的训练
粗大运动协调功能训练; 精细协调性训练。 4、平衡训练
5、身体转移训练
独立转移的基本原则:
o 转移过程要保持平衡;
o 学习转移的时机要适当;
促醒的方法:节奏、声音; 皮肤的拍打、按摩; 光线刺激等。
4、抽象思维能力训练
二、 按照作业技能的分类 (一)感知技能训练 1、 感觉再训练 感觉刺激强度和范围由小到大
2、感觉敏感性训练
通过触摸不同质地的实物----识别物体;
通过Bobath球----刺激本体感觉、平衡觉; 通过本体促进技术---体会肢体在空间的位置 和运动中的感觉。
通过不同声音刺激—分辨声源的性质和特征;
3、感知觉训练 辨别各种实物的训练; 定位感、方向感、空间感的训练; 色盲测试训练图形觉和深度感。 4、感觉替代训练 例 盲人----听力障碍---替代; 替代;
本体感觉障碍---
代偿。
(二)运动技能训练
1、改善肌力和肌张力的训练
利用------改善上肢肌力;
利用------训练手的握力;
(1)排球活动: 1)场地要求和所需器材 2)注意事项
(2)室内游戏:
适用于脊髓损伤、偏瘫患者。
提高身体平衡、坐位耐久力。
(二) 工作和职业技能训练
1、木工作业训练
2、拉锯作业训练
3、刨削作业训练
4、钉钉作业训练
5、黏土作业训练
6、纺织作业训练等
(三)工艺和园艺疗法 1、编织工艺 2、绘画活动 3、刺绣工艺 4、蜡染工艺 5、瓷片工艺 6、剪纸工艺
3、获得功能为目标:
残疾儿童,在还不具有某些功能时就已残疾。
康复训练的目的是:
帮助患儿获得功能
正常顺序是:
4、发挥代偿功能为目标:
严重残疾最终无法恢复功能
选择代偿或补偿训练
例:
借助轮椅 以足代手等
(二)根据患者的愿望和兴趣选择作业活动 应根据患者的愿望和要求决定治疗目 标和方法。 注意心理治疗在作业疗法中的作用,
作业疗法的原则和技术
第一节 作业疗法治疗原则
一、治疗原则
患者的功能障碍
身体基本状态
本人的愿望
所处的环境等因素
选择其能力范围内可以完成的
作业治 疗方法
(一)选择作业治疗的内容和方法需与治
疗目标相一致
1、恢复实用功能为目标:
恢复已丧失或部分丧失的功能
2、恢复辅助功能为目标: 功能不能完全恢复 利用残存的功能 借助辅助用具 适当进行环境改造
患者应向前看,保持转移开始的姿势不变;
搬运者要协同用力; 搬运者转移前检查器械是否安全完好。
7、实用步行训练
8、增强全身耐力的训练
9、神经肌肉促进技术
(三)认知技能训练
1、定向能力训练
进行空间、时间的问答刺激。
2、注意力的训练
保持一段时间的注意力,逐渐延长
时间和内容。
3、提高醒觉能力训练
o 转移的两平面间高度要考虑。
辅助下转移的原则 辅助者与患者之间相互信任 患者预先告知习惯的转移方式 辅助者知道患者的体力和认知如何; 辅助者需要相当的技巧;
转移前必须准备好必要的设施和空间;
辅助者必须了解自己的体力和技能;
应先使患者知道转移的目的和方法。
6、搬运技术
原则:
患者应当对搬运者有信心,配合转移;
(2)购物活动:
1)购物活动的治疗意义:
① 合理的计划;
② 明确的预算;
③ 移动能力; ④ 选购行为所必须的能力。
2)活动过程及注意事项: ① 列出购物清单; ② 路途中可能遇到的情况;
③ 根据训练重点不同,决定治疗者是否
跟随患者;
④ 归途中可适当休息;
⑤ 购物活动应避开休息日,节假日。
3、文娱和游戏疗法:
7、园艺等
(四)压力治疗
采用一定的压力作用于人体体表,以达
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
治疗作用:如偏瘫患者淋巴回流障碍、 下肢静脉曲张、手术后的下 肢肿胀等。
(五)辅助具和自助器具的使用 轮椅、拐杖、腋杖等的使用 提供咨询、订购处方 自助具使用的指导
(六)教育及咨询
(七)环境改造技术
二、作业治疗量的选择 (一)作业项目的选择 例: 改善手精细协调活动; 改善上肢协调性; 提高坐位平衡等。
(二)作业活动强度的选择
1、作业用具的选择 (1)使用工具的种类及大小型号
(2)工具柄及握法
2、使用作业材料种类、性质及大小
3、患者的体位和肢位
4、作业台面的高度和位置
(三)作业治疗的时间和频度
(四)动作与方向
从单方向—转换---多方向
(五)作业治疗中的辅助用具
作用:功能替代 矫正畸形 稳定关节
第二节
作业疗法的治疗技术
按作业的功能分类:
自我照顾性作业; 生产性作业; 文娱作业。
按所需的技能分类:
• • • • • 肌肉骨骼功能障碍 ; 感觉运动功能障碍; 感觉功能障碍; 认知功能障碍; 心理社会功能障碍。
取得患者在治疗中的最大配合 。
(三)选择患者能完成80%以上的作业活动 (四)作业治疗在考虑局部效果时要注意对 全身功能的影响 例:木工作业 除提高上肢力量和关节活动外 还提高了身体耐力和高级脑功能等全身
综合能力
(五)作业治疗的选择需与患者所处的环境
条件相结合
环境改造应包括:----------------------, ------------------------, -------------------------。
2)烹调作业活动的主要作用:
① 心理方面;
② 烹调活动的全过程,全面评价的过程;
③ 学习全面思考问题的方法;
④ 培养健康的饮食和生活习惯; ⑤ 对身体机能的作用。
3)开展烹调活动时的注意事项:
① 预算;合理计划、适当安排。 ② 健康饮食; ③ 水、电等管理; ④ 危险品的管理; ⑤ 注意饮食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