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疗法简精

合集下载

作业疗法简介

作业疗法简介

作业疗法
定义:
作业疗法(occupational therapy),是应用有目的的、经过选择的作业活动,对于身体上、精神上,发育上有功能障碍或残疾,以致不同程度地丧失生活自理和职业过去能力的患者,进行治疗和训练,使其恢复、改善和增强生活、学习和劳动能力,作为家庭和社会的一员过着有意义的生活。

简介:作业疗法的特点在于强调在完成作业方面,要对患者进行心理教育、指导和训练;并强调应用器具作为帮助。

特点:作业治疗着重于帮助患者恢复或取得正常、健康、有意义的生活方式和能力,
作业活动的分类
1.维持日常生活所必需的活动 2.能创造价值的工作活动 3.消遣性作业活动
作业活动功能及生活环境的评估
(一)运动方面关节活动范围、肌力、肌张力、耐力、协调性、粗大运动及精细运动。

(二)感觉方面视觉、听觉、触觉、痛觉、本体感觉、实体觉、平衡觉、感觉运动觉。

(三)智能方面记忆力、注意力、判断力、理解力、抽象推理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学习接受程度、行为。

(四)心理及社交方面独立性、积极性、自制力、自尊心、集体活动的适应性、人际关系。

(五)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估评估方法有:五级分法、八级分法、Katz分级法、Barthel指数分级、Kenny自理评估等,主要内容有1,个人卫生、洗浴、整理 2 ,穿衣 3,床上活动 4,体位转移、行走 5,进食。

适应症:
(一)内科和老年病方面脑血管意外的遗症、关节疾患、老年性认知功能减退。

(二)骨科方面骨关节损伤后遗症,手外伤、截肢后、脊髓损伤、周围神经损伤。

(三)儿科方面肢体残疾、发育缺陷、学习困难或残疾、类风湿性关节炎。

四)精神科方面精神分裂症康复期,焦虑症、抑郁症、情绪障碍。

作业疗法简介

作业疗法简介

作业疗法简介目录•1拼音•2英文参考•3适应症o 3.1神经科疾病o 3.2内科疾病o 3.3儿科疾病o 3.4外科疾病•4方法o 4.1日常生活活动训练o 4.2创造性技能训练o 4.3教育性活动o 4.4文体活动o 4.5作业性训练o 4.6心理作业训练o 4.7儿童患者作业性训练o 4.8精神疾患作业疗法•5注意事项•6作业治疗处方o 6.1作业种类o 6.2治疗目的o 6.3方法o 6.4时间o 6.5频度1拼音zuò yè liáo fǎ2英文参考Occupational therapy,OT作业疗法(Occupational therapy,OT):作业疗法的目的是为了保持、增强患者的参与能力,及帮助患者学习适应环境、创造生活的能力,其着重点是功能的康复。

功能的康复不仅是日常生活能力的康复,而且有工作能力、娱乐能力等的康复。

作业疗法在于选择一定的作业劳动,以使患者某些功能恢复到能生活与生产的技能。

这样对患者的身心、对社会都有裨益。

3适应症3.1神经科疾病中风、脑外伤、脊髓损伤、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帕金森病、老年性痴呆、周围神经疾患等。

3.2内科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病、冠心病、心肌梗死、糖尿病。

3.3儿科疾病脑瘫、小儿麻痹后遗症、发育迟缓。

3.4外科疾病骨折、截肢、手外伤、股骨头置换术后,腰腿痛、手术后癜痕、烧伤后癜痕、关节僵硬与挛缩、功能障碍。

4方法选择适当治疗方法是作业疗法最重要的步骤,这关系到是能否达到预期治疗目的。

在考虑采用什么方法时,要根据患者的病情结合康复医学及作业疗法理论选择适当的作业活动。

作业疗法训练有以下诸种:①日常生活训练;②职业技巧训练;③家务活动训练;④工艺疗法;⑤文娱活动;⑥游戏疗法,特别适于脑瘫患儿;⑦书画疗法:对郁虑患者,使其练习书写、绘画、在静中求得心理上的平衡。

⑧认知训练:对有中枢神经系统损害者,通过对物品的认识、解题,使之逐步恢复记忆、理解能力;⑨园艺劳动,如栽花、修剪小树、植树、修整花坛等;⑩职业训练,结合患者的特长与职业给予辅助性训练。

作业治疗

作业治疗

1.作业治疗(occupational Therapy,OT是一个独立的康复治疗专业,是协助残疾者和患者选择、参与、应用有目的性和有意义的活动,去预防、恢复或减少与生活有关的功能障碍(自理、工作、游戏/休闲); 及促进最大程度的功能。

以达到最大限度地恢复躯体、心理和社会方面的适应及功能,增进健康,预防能力的丧失及残疾的发生,使人可以在生活环境中得以发展,和鼓励他们参与并贡献社会。

2.日常生活活动(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指人们为了维持生存及适应生存环境而每天必须反复进行的、最基本的、具有共同性的身体活动,即进行衣食住行及个人卫生等的基本动作和技巧。

3.活动分析(activity analysis)在治疗过程中评估治疗性活动中患者的主动性和行为构成,是对一项治疗性活动的基本行为构成以及患者能够完成该活动所应具备的功能水平的一个分析认识的过程4.认知障碍(cognitive deficit)是认识过程一方面或多方面的损害,导致上述过程效率的降低或功能的受损。

5.脑卒中(cerebral stroke)又称“中风”、“脑血管意外”(CVA)。

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卒中。

6.脊髓损伤:脊髓损伤是指由于外界直接或间接因素导致脊髓损伤,在损害的相应节段出现各种运动、感觉和括约肌功能障碍,肌张力异常及病理反射等的相应改变。

根据致使脊髓损伤的原因,可分为原发性脊髓损伤和继发性脊髓损伤。

7.骨折:骨的完整性或连续性遭到破坏8.治疗性作业活动: 是指经过精心选择的、具有针对性的作业活动,其目的是维持和提高患者的功能、预防功能障碍或残疾的加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按作业功能分类,包括日常生活活动、生产性作业活动和消遣性活动。

作业活动的层次包括哪些因素?角色(roles)、活动(activities)、任务(tasks)、行动(actions)、能力/ 技巧(abilities/ skills) 作业治疗过程有哪些步骤?1.评估患者的需要及功能情况2.进行活动分析与动作分析3.设定治疗目标4.选择合适的治疗性活动进行训练5.活动过程中进行指导与反馈6.活动后进行总结作业治疗评估要注意哪些?1.评定重点应突出2.所选方法应熟悉3.评估结果应客观4.重视疾病专用评定5.评估结果综合分析6.注重患者配合和环境影响患者要坐公交车去商场,作业治疗术语叫做?休闲活动生产工作活动包括哪些?[受薪工作(paid work) 没有受薪工作(unpaid work) 学业活动(school work) ]生产性作业包括内容有:木工、金工、制陶、缝纫、搬运、建筑、机械装配、纺织作业等穿脱上衣的动作成分包括?坐在有靠背的椅子或坐在床边靠自身的平衡能力完成穿上衣,坐位下双足能平放于地上。

作业治疗

作业治疗

一.名解1.作业治疗OT:是根据患者的功能障碍和康复目标,采用有针对性的日常生活活动、娱乐活动、职业劳动、认知活动,对患者进行反复训练,以缓解症状,改善躯体和心理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最大限度地恢复正常的家庭和社会生活。

2.ADL的概念狭义:人们为了维持生存及适应生存环境而每天反复进行的、最基本的、最有共性的活动(如衣食住行等),我们将其称为日常生活活动。

广义:是指一个人在家庭、工作机构及社区里自己管理自己的能力,除了包括最基本的生活能力之外,还包括与他人交往的能力以及经济上、社会上和职业上合理安排自己生活方式的能力。

3.治疗性作业活动:是作业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通过各种精心选择的、具有针对性并具有治疗作用的作业活动,来维持和提高患者的功能、预防功能障碍或残疾的加重,最终使患者获得独立生活的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4.辅助技术(AT):是用来帮助残疾人,老年人进行的功能代偿以促进其独立生活并充分发挥他们潜力的多种技术、服务和系统。

5.职业康复(YR):职业康复是连续的、统一的全面康复过程中的一部分,是为残疾人获得并保持适当的职业,使其参与社会生活而进行帮助的过程。

二.填空及问答1. 作业治疗与物理治疗的比较2.作业治疗技术分类(凯尔霍夫分类)作业治疗技术分类:维持日常生活所必须的活动;治疗性活动;生产劳动性活动;心理和社会性活动凯尔霍夫分类:日常生活活动;娱乐性活动;生产性活动3.作业治疗技术的治疗作用①维持现有功能,最大程度发挥残损的功能②提高日常生活活动的自理能力③为患者设计及制作与日常生活活动相关的各种辅助用具④提供患者职业前技能训练⑤强化患者的自信心,辅助心理治疗4.作业活动的技能成分运动、感觉、认知、心理、社交技能和素质5.作业分析—简单分析法(6个W)①明确活动的方式 What②分析选择活动的理由 Why③确定活动的场地 Where④参与对象 Who⑤确定时间 When⑥怎样进行 How6.给出某项日常生活活动,可以进行作业分析(回顾当时ppt,至少分析运动、感觉和认知成分)7.制定作业治疗计划的程序①资料收集②分析资料和发现问题③选择治疗的路径和框架④明确治疗目标和目的⑤选择治疗方法⑥实施计划⑦再评估及启动治疗计划⑧修改治疗计划⑨出院计划8.能根据患者具体表现熟练完成作业治疗计划的制定(根据病例,发现患者的康复问题,制定作业治疗计划)9.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训练原则及训练方法原则:调动患者及家属参与训练的积极性;找出影响其独立生活的主要问题,提出训练目标;以目标为中心,满足社会角色与个人需求;由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突出重点;尽量在真实的环境下进行训练;训练时间最好与休息时间一致;配合其他治疗项目同时进行训练;提高活动的技巧性。

作业疗法名词解释

作业疗法名词解释

作业疗法名词解释作业疗法,又称为“作业治疗”,是一种通过参与日常生活的活动,以改善个体的生活功能和自主生活能力的治疗方法。

作业疗法通过对个体进行适当的活动安排,使其在实际操作中锻炼身心,达到促进康复的目的。

以下是对作业疗法相关名词的解释。

1. 作业:作业是指在作业疗法中,根据个体的特点和需求,由作业治疗师设计和安排,以达到康复目的的各种活动。

作业可以是日常生活中的实际任务,也可以是特定的康复训练活动,如手工制作、户外活动等。

2. 活动分析:活动分析是作业疗法中重要的一环,是指对所选择的活动进行细致的观察和分析,以理解活动所蕴含的运动、认知、情感等方面的要素,为设计个体的治疗计划提供依据。

活动分析可以帮助作业治疗师评估个体的能力和需求,以确定适合的作业。

3. 功能训练:功能训练是作业疗法中的主要内容之一,旨在提高个体的日常生活功能和自理能力。

通过各种活动的练习和训练,帮助个体改善动作协调、力量和柔韧性等运动方面的功能,提升认知、沟通和社交能力等认知和情感方面的功能。

4. 适应技能训练:适应技能训练是作业疗法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旨在帮助个体学习应对生活中各种挑战和困难的技能。

适应技能包括情绪管理、应对压力、解决问题、时间管理等方面的技能。

通过训练,个体可以提高适应新环境和应对生活问题的能力。

5. 环境适应训练:环境适应训练是作业疗法中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参与各种活动,帮助个体适应不同的环境和社会角色。

环境适应训练可以包括在社交场合中与他人的互动、参与工作和学习等方面的训练,以提高个体的社交和工作能力。

6. 作业评估:作业评估是作业疗法中的重要环节,旨在评估个体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需要改善的方面。

作业评估可以通过观察、采访、问卷等方式收集相关信息,了解个体的能力、需求和目标,为制定个体的作业计划和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作业疗法是一种综合性的康复治疗方法,通过在实际生活中参与各种活动,促进个体的身心康复。

作业疗法的内容

作业疗法的内容

作业疗法的内容作业疗法是指在对患者和残疾者的伤残情况进行全面评价以后,有目的、有针对性地从日常生活活动、职业劳动、认知活动中选择一些作业,对由于疾病、损伤、情绪障碍、先天性或发育上的残疾、衰老所造成的生活和劳动能力上的障碍,指导患者进行训练,以达到最大限度的恢复患者躯体、心理和社会方面的功能、增进健康、预防劳动能力的丧失、恢复改善和增强其功能,预防残疾的发生和发展为目的的一种治疗技术和方法。

图片作业疗法的作用1、促进机体功能的恢复:包括肌力、耐力、关节活动度、知觉、认知、柔韧性、协调性和灵敏性等,并有预防并发症发生的作用。

2、促进残余功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通过训练并安装假肢等,使残余功能最大限度地发挥。

还可以预防肌肉萎缩、减轻或预防畸形的发生,提高对疼痛的忍受力,从而起到缓解疼痛的作用等。

3、改善精神状况:可减轻残疾者或患者的抑郁、恐惧、愤怒、依赖等心理异常和行为改变。

4、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在ADL训练中,可以提高其翻身、起坐、穿衣、进食、个人卫生、行走等生活自理能力。

5、促进工作能力的恢复:患者要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能力,必须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和适应过程,作业疗法则是恢复他们这方面独立性的最好形式。

6、作为就业前功能评测的标准:可帮助确定较合适的工种,增加就业机会。

7、作为恢复一般健康状况的基础疗法。

作业疗法一般的方法1、日常生活活动训练(床上、转移、进食、洗漱动作、穿衣动作、家务劳动训练)2、职业和技巧训练(木工、编织、缝纫、办公室作业);3、感知觉训练(偏盲、触觉、深感觉、实体觉);4、知觉训练(记忆力的单词、电话等,注意力的数目顺序、猜测游戏等)5、休闲活动训练(文娱、书画等);6、园艺治疗;7、工艺治疗;8、智能训练;9、游戏疗法(用于智力低下、脑瘫及其他肢体残疾的儿童);图片10、日常生活自助具的订购和指导使用;11、有关居住环境及设备适应问题的咨询(浴盆、室内布置);12、轮椅的订购和指导使用;13、用于手功能训练和康复的简单整形支具及夹板的设计制造和指导使用;14、就业咨询及就业前训练和功能评测。

作业治疗学简介

作业治疗学简介


109 49 -
按作业功能分类:

生活技能的训练
生活技能其含义较为广泛,它既包括与患者日 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一些生活技能,同时又包涵 有与患者回归社会相关的一些高级生活技能, 约相当于ADL+IADL。 生活技能主要包括基本日常活动(ADL)、家 务和照料活动、文娱活动。
109 36 -
九、作业疗法的治疗原则

恢复辅助功能目标 仍保留部分功能,有针 对性地利用残存的功能提高患者的自理能 力,达到生活能力部分自理。
109 37 -
作业疗法的治疗原则

获得功能目标 对于一些残疾儿童,在还不 具有某些功能时就已残疾。致能 (habilitation)训练或发育训练可以帮助这 些患儿获得功能。注意根据儿童运动发育 的规律和生活技能获得的正常程序选择作 业治疗内容。儿童生活技能的正常程序是 进食、修饰、大小便控制、转移、卸装、 着装、沐浴。因此致能训练应按此顺序进 行。
109 20 -
六、作业疗法的对象

(一) 神经科疾病

中风,脊髓损伤,脑外伤,神经、肌肉疾病, 周围神经病变,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帕 金森氏病,老年性痴呆等。
骨折,腰腿痛,截肢,手外伤,关节疾患等。

(二) 骨科疾病

109 21 -
六、作业疗法的对象

(三) 外科疾病

外科手术后瘢痕,烧伤后瘢痕及关节挛缩、变 形、功能受限等。
109 45 -
作业台面的高度和位置

作业台的高度和位置与患者肢位有密切关 系,而且是决定作业程度的重要因素。同 样可以采用可调式工作台改变高度,让患 者按需要在不同高度的台面上完成作业。
109 46 -

16作业疗法(吕艳红)

16作业疗法(吕艳红)

一、基本概念作业疗法(occupational therapy,简称OT)是应用有目的的、经过选择的作业活动,对由于身体上、精神上、发育上有功能障碍或残疾,以致不同程度地丧失生活自理和劳动能力的患者,进行评价、治疗和训练的过程,是一种康复治疗方法。

{习的是使患者最大限度地恢复或提高独立生活和劳动能力,以使其能作为家庭和社会的一员过着有意义的生活。

这种疗法对功能障碍患者的康复有重要价值,可帮助患者的功能障碍恢复,改变异常运动模式,提高生活自理能力,缩短其回归家庭和社会的过程。

2✧作业治疗是座桥梁,把患者个人和他的家庭环境及社会连接起来,从患者的个人功能的潜力和需要出发,经过作业的训练和治疗,逐步适应家庭和社会环境。

✧从事作业疗法专业的技术人员简称OT师二、作业治疗发展史✧萌芽公元前3400年埃及贵族提倡室外活动。

公元前2000年埃及人和公元前420年前希腊人描述娱乐治疗患者的方法。

2600前中国利用医疗体操“功夫”来延寿。

公元5世纪非洲提出恢复期要注意养生—散步、阅读、掷铁饼等。

1000年前古人为组建强壮的军队,儿童6岁就开始系统锻炼直至成年。

4作业治疗发展史✧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已开展木工、编织、打字、玩具等手工艺活动训练。

主要用于治疗神经、精神疾病,疗效非凡。

两次世界大战使作业治疗的原理、技术和使用范围进一步发展。

1917年美国成立国立作业疗法促进会,1921年更名为美国作业疗法协会。

1954年国际残疾人康复协会成立世界作业疗法师联合会(10个国家参与无中国且至今未加入)5作业治疗发展史◆发展◆20世纪60年代,作业疗法焦点转向慢性疾病,如心脏病、脑卒中、外伤、类风湿、先天畸形等;治疗重点从关注疾病有关缺陷转为获得与发挥患者最大个人能力;服务模式从医院走向社区,并积极参与预防残疾和健康维护。

◆未来的作业疗法将继续在提高人们生活水平中发扬光大!6三、作业治疗的内容作业疗法主要是根据不同的个体,选择对其躯体、心理和社会功能起到一定帮助的适合患者个人的作业活动,并要求符合患者的兴趣,让患者自觉参加,同时为患者提供必耍的帮助和指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以患者为中心 ♫ 有目的性的作业活动 ♫ 活动能够随需求而改变 ♫ 具有创造性 ♫ 符合患者需求 ♫ 治疗躯体和精神疾患为主 ♫ 帮助患者获得有意义的生活能力及方式
作业疗法的种类
一 按作业名称分 二 按作业活动的对象和性质分 三 按治疗的目的分
作业疗法的种类
一 按作业名称分:
木工
文书类
手工艺
以前的PT・OT的概念
OT PT
手的OT 足的PT
对作业疗法的认识:
患者
家庭 作业疗法
健康
个人 生活 环境 三个方面维持平衡与协调
个人功能
生活质量
环境协调
疾病 伤残
导致(短暂∕永久性)的个人能力受损 破坏生活与环境之间的平衡(即“残障”)
个人 生活
环境
康复与作业疗法
目标是重建个人、生活与环境的和谐互动
皮工
编织 书法绘画
ADL 制陶
认知
计算机

粘土 治疗性 金工 心理性作业疗法 @ 精神疾患作业疗法 @ 儿童患者作业疗法 @ 老年病作业疗法 等等
心理疗法也称支持性作业疗法
方法: 消遣性活动
改善心理
@ 精神疾患作业疗法
• 治疗精神分裂症 • 治疗抑郁症……
日本等地广泛推行。
中国
1985年:第一批PT、OT专业学校招生,共招 生45人。
90年代:一些医学院校建立康复治疗技术综合 专业。
2001年:开办PT、OT专业本科生教育,标志 着中国作业疗法的发展开始了一个新 的里程。
2002年:共38名 OT13名 PT 25名 2003年:共29名 OT11名 PT18名 2005年:共38名 OT11名 PT27名 2006年:共40名 OT13名 PT27名 2007年:共40名
@ 儿童患者作业疗法
用于发育障碍或其他残疾儿童 治疗中:重视发挥父母作用
重视应用矫形器、辅助器具 重视使用玩具作为手段
@ 老年病作业疗法
老年病患者 进行ADL的教育和训练 学习使用辅助器械 认知训练 促进心理精神卫生 改善社会生活能力
三 按治疗的目的分
减轻疼痛 增强肌力 增强耐力 增强协调能力 改善关节活动范围 调节精神和转移注意力 改善整体功能
分类
• 进食类 • 梳洗修饰类 • 穿着类 • 阅读类 • 书写打字类 • 取物类 • 烹饪自助具
万 能 袖 带 的 应 用
作业疗法的工作环境/地点
☆综合及专科医院 ☆康复中心 ☆社区康复中心 ☆病人家庭居住地
OT与医学的区别
作业疗法
医学
关注焦点 重点资料
治疗方法 治疗目的
作业活动能力 自理/工作/休闲
作业疗法的工作对象
* 中枢神经系统损伤:CVA/SCI/CP… * 骨骼运动系统损伤:骨折/脱位/关节炎… * 周围神经系统损伤:格林巴列,帕金森… * 烧伤 * 老年痴呆 * 心肺疾患 * 精神障碍:抑郁/精神分裂症…
作业治疗师的职责和作用
• 作业治疗师(士)是Team成员 • 依据康复处方、患者功能障碍
提升生活质量
个人功能 发挥个人潜能 OT治疗
生活技能康复训练
生活质量 环境协调
心理精神重建指导
后遗症的防治
OT治疗 家庭自理能力训练 社区生活技能的康复 工作能力的训练
作业疗法的流程

实制制
末续再施订订初

出期作次治治康期检诊
院评业评疗疗复评查患
定治定计计目定


划划标
作业疗法的内涵包括:
作业疗法
作业疗法的历史及现状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精神病患者和伤 员中精神,心理异常者增多,促进了作业 疗法的应用和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着眼于身体功能的 恢复及职业和劳动能力的恢复上。
1940—1945:美国 OT学校从5所增加到18 所,二战末期有1000多名OT师在工作。
1954:“世界作业疗法师联合会”正式成 立。 次后:作业疗法在欧洲、美洲、澳大利亚、
活动状况 提高躯体功能 作业活动独立
残疾或创伤 疾病或创伤的症
状及体征 药或手术 疾病或创伤治愈
OT与物理疗法的区别
关注焦点 介入时间 治疗手段
治疗内容
康复目标
OT
从事作业的能力 较PT晚 治疗性作业活动 自助具/夹板,作 业及环境改造 ADL/感觉/认知/ 精细/协调性 提高作业能力 水平
PT
躯体功能 急性期即介入
各种辅助用具。 • 提供患者职业前技能训练。 • 强化患者的自信心,辅助心理治疗。
作业疗法的工作内容
(一)评价与训练: (二)设计、制作或训练病人
使用的自 助具 (三)评定家居环境,提供环境改造
设计方案
㈡设计、制作或训练病人使用自 助具
自助具
• 定义 残疾者不能独立进行各种日常 生活活动,为了弥补其丧失的 功能而设计的一些专门器具。
作业疗法 (occupational therapy , OT )
概念:应用有目的的,经过选择的作业活动,
对由于身体上,精神上,发育上有功能 障碍或残疾,以致不同程度地丧失生活 自理和劳动能力的患者,进行评价,治 疗和训练的过程,是一种康复治疗方法。
目的:使患者最大限度地恢复或提高独 立生活和劳动能力,以使其能作 为家庭和社会的一员过着有意义 的生活。
运动等物理因子
肌力、ROM 、 平衡,步态矫正 提高机体功能
水平
谢 谢!
作用: • 教育训练者(Educator & Trainer) • 治疗师(Therapist) • 指导师(Teacher) • 职业评定者(Vocational evaluator)
作业疗法的目的
• 维持现有功能,最大限度发挥残存的功能。 • 提高日常生活活动的自理能力。 • 为患者设计及制作与日常生活活动相关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