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故事
传统京剧的故事

传统京剧的故事传统京剧又称京戏,在台湾又称平剧、国剧,是中国戏曲曲种之一。
以北京为中心分布,遍布全国。
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传统京剧的故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传统京剧的故事篇一:贵妃醉酒唐玄宗先一日与杨贵妃约,命其设宴百花亭,同往赏花饮酒。
至次日,杨贵妃遂先赴百花亭,备齐御筵候驾,孰意迟待移时,唐玄宗车驾竟不至。
迟之久,迟之又久。
乃忽报皇帝已幸江妃宫,杨贵妃闻讯,懊恼欲死。
杨贵妃性本褊狭善妒,尤媚浪,且妇女于怨望之余,本最易生反应力。
遂使万种情怀,一时竟难排遣,加以酒入愁肠,三杯亦醉,春情顿炽,忍俊不禁。
于是竟忘其所以,放浪形骸,频频与高力士、裴力士二太监,作种种醉态,及求欢猥亵状,乃始倦极回宫。
传统京剧的故事篇二:凤还巢明朝末年,侍郎程浦告老还乡。
生有二女:夫女程雪雁,貌奇丑;次女程雪娥为侧室所生,美貌聪明,程爱如掌上明珠。
程浦与宗皇朱涣然游春,遇故友之子穆居易。
程喜穆居易翩翩少年,欲与雪娥择婿,夫人却欲将雪雁许穆。
程寿辰,穆来拜,留宿书馆。
入夜,夫人命己女冒雪娥名去书馆会穆。
穆见其丑,误以为程骗婚,连夜逃去,途中遇到朱涣然,朱赠穆银马。
程正忧穆生去向不明,适逢朝廷起用,只好离家奉旨出征。
垂涎雪娥已久的皇族朱焕然,得知穆逃程去,乘机冒穆名来程家迎娶。
夫人信以为真,即以雪雁代嫁。
洞房中,两人发现全是冒名顶替,虽后悔莫及,却有苦难言。
这时,地方强盗作乱,夫人去朱家避难,雪娥因朱行为不端不肯随往。
不久,程浦平定贼寇,接雪娥至军中。
穆也从军在此。
程又重提婚姻,穆坚决拒婚:元帅洪功及周监军强给主婚,穆不得已说明程女夤夜私入书馆等情。
程知穆误会,完婚。
洞房中,见雪娥貌美,确非私入书房之人,穆大喜。
雪娥却因穆拒婚,委屈非常,在穆一再谢罪之下,才转悲为喜,终谐伉俪。
朱涣然被劫,携程妻、雪雁来投,一家团聚。
传统京剧的故事篇三:霸王别姬霸王别姬是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表演的梅派经典名剧之一。
主角是西楚霸王项羽的爱妃虞姬。
关于京剧的故事

关于京剧的故事京剧的故事源于中国古代的历史传说和民间故事,其中不乏经典之作。
比如《白蛇传》就是京剧中的经典之一。
故事讲述了白娘子和许仙之间的爱情故事,以及白娘子与法海之间的恩怨情仇。
白娘子化身为美丽的女子,与许仙相恋并结婚,却因法海的阻挠而遭受了种种磨难。
整个故事情节扣人心弦,表现了爱情与正义的力量,被誉为京剧中的经典之作。
除了《白蛇传》,《霸王别姬》也是京剧中的经典之作。
故事讲述了项羽与虞姬之间的爱恨情仇。
项羽是一个英雄豪杰,而虞姬则是一个忠贞的爱人。
故事中,项羽与虞姬之间的爱情故事令人感动,同时也展现了中国古代的英雄气概和爱情悲剧。
这部京剧作品在中国戏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誉为中国戏曲的“四大名旦”之一。
除了以上两部经典之作外,京剧中还有许多其他优秀的剧目,比如《红楼梦》、《牡丹亭》等,每一部作品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艺术价值。
这些故事不仅反映了中国古代的历史文化,也展现了中国人民的精神风貌和价值观念。
京剧的故事不仅仅是一种戏曲剧目,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学习和了解京剧的故事,我们不仅可以感受到中国古代文化的魅力,也可以增进对中国传统戏曲艺术的理解和欣赏。
总的来说,京剧的故事不仅具有艺术价值,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通过学习和传承京剧的故事,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的历史文化,感受到中国传统戏曲艺术的魅力,同时也可以为弘扬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做出自己的贡献。
让我们一起珍惜和传承京剧的故事,让这些经典之作在后人心中永远流传下去。
京剧简短小故事

京剧简短小故事京剧,是中国传统戏曲艺术的瑰宝,以其独特的唱腔、表演和艺术形式,深受观众喜爱。
下面将为您带来几个简短的京剧故事,让我们一同走进这个充满传统韵味的艺术世界。
故事一:《穆桂英挂帅》故事梗概:穆桂英是中国明朝时期的一位著名女将。
在这个故事中,她在丈夫被困敌军围攻的关键时刻,奋起挂起将旗,鼓舞士气,最终打败了敌人。
全剧一开始,士兵们纷纷向后逃走,穆桂英看到局势不妙,决定做出决策。
她高声喊道:“穷寇莫追,大丈夫一生何惧!现在离敌人不远,为何不战!”她说完之后,决然挂起将旗,鼓舞着士兵们的士气。
敌人看到我方的士气大振,也感到有些惊讶。
然而,他们毫不气馁,还是决定进攻。
穆桂英奋力抵挡,她的儿子跟在她身后支援。
在战斗过程中,她继续高唱着,激励着士兵们。
最终,我方士兵们击败了敌人,而穆桂英也凭借自己的英勇表现,成为了一位传奇的女将。
这个故事展示了穆桂英的坚韧意志和英勇精神,激励了人们勇往直前,决不退缩的精神。
故事二:《红灯记》故事梗概:这是一个爱情故事,讲述了贵族第三夫人白雪仙和红楼掌柜阿庆嫖妓之后相识相爱的故事。
白雪仙是一个长相娇媚、身材窈窕的女子,她众星捧月般的美貌引起了许多人的注意。
而阿庆是一个正直善良的人,他当时因为厌倦了那些娇柔软弱的妓女,而去找了白雪仙。
他们彼此一见钟情,相处下来渐渐产生了爱情。
然而,他们的爱情并不被人们接纳。
贵族阶层为了保持家族的纯洁血统,不允许贵族娶入民间人家。
他们的爱情遭到了世俗的压力和阻挠。
白雪仙对阿庆的深爱使得她愿意赴死来证明自己的坚贞。
最终,在白雪仙自杀未遂之后,他们在黑暗中匆匆相会,为了爱情忘记了一切。
这个故事讲述了爱情的力量,它超越了人们对身份、地位的划分,使两个人能够勇敢地面对一切困难和打击。
故事三:《窦娥冤》故事梗概:这是一个关于社会正义的故事,讲述了太原府的知府窦娥受害的经历和她的报仇之路。
窦娥是一个善良、美丽的女子,却因为一场悲剧而遭受不白之冤。
一个富家少爷被杀害后,真凶利用自己的权势将罪责推到了窦娥身上。
京剧传承的故事

京剧,又称平剧、京戏等,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戏曲剧种,有“国剧”之称。
京剧流播全国,影响甚广,有中国戏曲三鼎甲“榜首”及“国粹”之誉。
以下是一些关于京剧传承的故事:
梅兰芳与京剧传承:梅兰芳是中国京剧表演艺术大师,他致力于京剧的传承和发展。
梅兰芳不仅在舞台上展现了卓越的表演艺术,还积极培养年轻的京剧演员,将自己的技艺传授给后人。
他创立了梅兰芳京剧团,为京剧的传承和推广做出了重要贡献。
京剧名家传承:许多京剧名家都注重传承,将自己的艺术传授给学生。
例如,荀慧生、尚小云、程砚秋等京剧名家都有自己的学生和传人,他们通过师徒传承的方式,将京剧艺术代代相传。
京剧进校园:为了推广京剧艺术,许多学校开展了京剧进校园活动。
学生们通过学习京剧唱腔、表演和脸谱绘制等,了解和体验京剧艺术。
这种活动有助于培养年轻一代对京剧的兴趣,促进京剧的传承和发展。
京剧社团和爱好者:京剧社团和爱好者也是京剧传承的重要力量。
他们通过自发组织的活动、演出和学习,传承和弘扬京剧艺术。
京剧社团和爱好者的努力为京剧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民间支持。
这些故事展示了京剧在传承方面的努力和成就。
京剧作为中国的传统艺术形式,通过师徒传承、学校教育、社团活动等方式,得以延续和发展。
这些努力有助于保护京剧的艺术精髓,使其在现代社会中仍然焕发出独特的魅力。
京剧洪羊洞故事梗概

京剧洪羊洞故事梗概
京剧《洪羊洞》是一部以历史为背景的戏剧作品,故事发生在宋朝。
故事讲述的是北方边防的守将洪羊因拒绝投降金兵而遭到迫害,并被迫流亡江南的故事。
剧中,金兵统帅完颜洪烈迫使洪羊投降,但洪羊坚决地拒绝了。
为了报复,金兵抓住洪羊的妻子丁月梅,并将她拘留在洪羊洞。
为了拯救妻子,洪羊发誓要杀掉金兵统帅洪烈以报仇。
洪羊在江南流浪期间结识了一位名叫张文远的好友,张文远向洪羊提供了帮助,并加入了洪羊的反抗行动。
他们经过一系列的策划和战斗,成功地营救出丁月梅,并引导其他被迫流亡的北方军队加入抗金组织。
最终,洪羊和张文远领导的抗金队伍成功地击败金兵,解救了北方的百姓,重夺了失去多年的家园。
而洪羊也实现了自己的诺言,杀死了金兵统帅洪烈,为妻子丁月梅报了仇。
《洪羊洞》通过展现洪羊坚守信义、勇敢抵抗金兵的故事,讴歌了北方抗金英雄的精神,表达了对外侵者的坚决反抗和爱国情怀。
同时也道出了在动荡时期中普通人民所遭受的苦难和战乱中的团结合作的重要性。
这部京剧剧目在中国戏曲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并广受观众喜爱。
京剧春闺梦故事简介

京剧春闺梦故事简介(原创版3篇)目录(篇1)I.京剧《春闺梦》的故事背景II.剧情梗概III.人物形象分析IV.艺术特色正文(篇1)一、京剧《春闺梦》的故事背景《春闺梦》是京剧大师梅兰芳的代表作之一,取材于小说《三国演义》第41回“翼德释严颜朱德火烧藤甲兵”。
故事发生在东汉末年,主角是刘备的义弟关羽,他在五关斩将后,护送刘备的夫人和儿子刘禅回荆州,但在荆州城遭遇东吴陆逊伏击,最终英勇牺牲。
二、剧情梗概《春闺梦》讲述了关云长之女关银屏为了复仇,联合义兄张飞,设计杀害了东吴大都督周瑜。
在得知父亲之死讯后,关羽之妻张氏悲痛欲绝,终日思念丈夫。
一日,她在梦中与关羽相见,共同策划复仇计划。
三、人物形象分析1.关羽:关羽是三国时期蜀汉名将,他忠诚勇敢,智勇双全,为了保护刘备和刘备的夫人、儿子,不惜舍弃自己的生命。
在《春闺梦》中,关羽的形象更加悲壮,他英勇无畏地战斗到最后一刻,彰显了他的忠诚和勇敢。
2.张飞:张飞是关羽的义弟,勇猛善战,性格暴躁。
在《春闺梦》中,张飞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他与关羽的女儿关银屏联手,成功地杀害了周瑜。
3.关银屏:关银屏是关羽之女,聪明机智,勇敢善战。
她协助父亲和张飞复仇,表现出了女子的勇气和智慧。
4.周瑜:周瑜是东吴大都督,他聪明机智,胸怀壮志。
目录(篇2)I.京剧春闺梦故事简介II.故事情节梗概III.人物形象分析IV.主题思想探讨正文(篇2)京剧春闺梦故事简介京剧春闺梦故事讲述了一个女子在战乱中与丈夫失散,后在梦中与丈夫重逢的故事。
故事取材于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和《聊斋志异》,具有浓郁的中华文化特色。
春闺梦的剧情设计巧妙,情感表达深沉,深受观众喜爱,被誉为京剧中的经典之作。
故事情节梗概故事发生在战乱时期,一个女子名叫秀鸾,与丈夫在战乱中失散。
秀鸾思念丈夫,日夜期盼他的归来。
在梦中,秀鸾梦见与丈夫重逢,两人互诉衷肠。
然而,梦中的幸福时光总是短暂,秀鸾在梦中与丈夫离别,醒来后却发现是一场空。
京剧的经典故事(一)

京剧的经典故事(一)京剧的经典一、传承百年的艺术珍宝•京剧作为中国传统戏曲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自明代起,京剧经历了几百年的发展和演化,成为中国戏曲艺术的代表。
二、红楼梦:京剧经典之一•《红楼梦》是中国文学经典之作,而其在京剧中的演绎更是引人注目。
•京剧版《红楼梦》以其精湛的音乐、华丽的戏装和精彩的表演,将故事情节演绎得淋漓尽致。
1. 新茶品尝:贾宝玉与林黛玉的初次相遇•一出《红楼梦》京剧,便引人入胜。
第一幕中,贾宝玉闲庭信步,邂逅了如诗如画的林黛玉。
•贾宝玉演员展现了贵族少爷的潇洒和游刃有余,而林黛玉则以她的娇俏和聪慧赢得观众的喝彩。
2. 瑞鹤衔珠:贾宝玉失却宝玉与黛玉的恩爱•第二幕以《瑞鹤衔珠》为题,描述贾宝玉与林黛玉因种种原因的误会而逐渐疏远。
•观众可以通过演员们细腻的表演,感受到角色之间所产生的复杂情感和心理变化。
3. 荣府拜堂:贾宝玉终成正室•经过曲折的情感纠葛,贾宝玉最终与王熙凤走上了礼堂。
•这一场面庄重而热烈,凸显了贾宝玉成为贵族官员的喜悦和家族的荣耀。
三、京剧经典的魅力所在1.音乐与唱腔:京剧的音乐以其独特的旋律和节奏,将剧情的推进与演员的表演完美结合。
2.表演艺术:演员们通过精湛的动作、眼神和身体语言,将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观众面前。
3.戏曲服饰:戏曲中的华丽服饰和精心设计的戏装,为观众呈现了一幅惟妙惟肖的历史画卷。
京剧作为中国国粹之一,在其经典作品中流传着千百年的智慧与美丽。
无论是精湛的表演还是经典的故事情节,都让人流连忘返。
让我们一同感受京剧的经典之美,领略中国传统艺术的瑰宝。
四、当代京剧的创新和发展1.歌剧《白毛女》:与京剧的融合•《白毛女》是中国当代歌剧的经典之作,融合了京剧的表演和唱腔。
•这部歌剧以真实的历史事件为背景,通过京剧表演的形式,展现了中国农民在革命时期的奋斗和牺牲。
2.京剧电影:传统艺术与现代技术的结合•京剧电影是京剧与现代影像技术相结合的创新之作。
京剧故事简介

京剧故事简介京剧,是中国戏曲中的一种,它融合了唱、念、做、打、舞五种表演形式,以及丰富多彩的戏曲音乐、戏曲舞蹈,堪称中国戏曲艺术的瑰宝。
京剧的故事情节广泛,内容丰富,涵盖了中国古代历史、文学、传说等各个领域。
下面就让我们来简要介绍几个经典京剧故事。
《红楼梦》。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经典之作,被誉为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之一。
而京剧《红楼梦》则是以这部小说为蓝本改编而成。
故事主要讲述了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人物之间的爱恨情仇,以及他们身处的宦海沉浮,家族兴衰的故事。
在京剧中,演员们通过唱、念、做、打、舞等形式,将小说中的情节和人物形象生动地展现在观众面前,极富感染力。
《霸王别姬》。
《霸王别姬》是一部脍炙人口的古代戏剧作品,也是京剧中的经典之一。
故事主要讲述了秦国将军项羽和楚国公子项羽之间的兄弟情义,以及项羽与项羽之间的爱恨情仇。
在京剧中,演员们通过精湛的表演技艺,将这段悲壮的故事演绎得深情款款,让人感受到了古代英雄的豪情与悲剧。
《白蛇传》。
《白蛇传》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部著名神话传说,也是京剧中的经典剧目之一。
故事主要讲述了白娘子和许仙之间的爱情故事,以及他们与法海之间的恩怨纠葛。
在京剧中,演员们通过婉转动人的唱腔和精彩绝伦的表演,将这段传世佳话演绎得淋漓尽致,让人感受到了爱情与正义的力量。
以上所述的三个京剧故事,都是中国戏曲中的经典之作。
它们不仅在艺术表现上具有独特魅力,而且在文化传承上也具有重要意义。
京剧作为中国传统戏曲的代表,通过这些经典故事的传播,不仅能够让观众感受到中国古代文化的魅力,还能够让世人感受到中国传统艺术的魅力。
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关注、传承和弘扬京剧这一宝贵的艺术瑰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京剧故事-四郎探母大家都知道杨家将的故事。
说的是北宋时期,杨家为抵抗北方各少数民族的南侵,全家男女老少齐上阵,演义出了一个个感人的英雄故事,至今在民间流传。
这里单说杨家第四子杨延辉的故事。
杨家共生了六个儿子,两个女儿,后来又收了一个义子,分别排行为大郎、二郎、三郎、四郎、五郎、六郎、七郎、八姐、九妹。
他们个个是英雄好汉,每个人都能带兵打仗,独当一面。
而且这种英雄豪情传了几代人,对北宋王朝的抗番除奸势力,造成了极其良好的影响。
杨四郎长得一表人材,武艺高强,英勇善战,在几个兄弟中间,最得父母的喜欢。
他们寄希望于四郎,日后统率杨家将的非他莫属,然而谁能想到,金沙滩一场恶战,却改写了他的人生命运。
雁门关北面的金沙滩,北国的契丹王在那儿设下重兵。
杨家将全部出征,拼死厮杀。
但杨家将在这场大战中损失惨重,伤失元气。
首先是大郎和二郎身亡,一个被乱箭射死,一个被大刀劈死;而三郎死得更加悲壮,他在追杀敌军时竟陷入淤泥之中,被对方的战马踩死;过后清点人数时,又发现四郎失踪,有火说是被北国俘虏了,有的说失散了。
由于杨家大将死伤过半,朝廷虽给予封赏,但毕竟元气难以恢复;而且有人说三道四,伤透了杨家人心。
在这种情况下,五郎为了超世脱俗,使出家当了和尚。
杨四郎的确是和杨家将失散了,他是在向敌人冲杀时,被对方裹挟走的。
人多,混乱,在情急中迷失了方向。
可当他发现走错方向时晚了,因为对方的将领早已看到他勇猛厮杀,非普通军士,就让人把他给绑了,押送回营。
再说契丹王的损失也十分惨重,老王在大战中身亡。
众将佐觉得不可一日无王,经过合计,就推拥肖王后执掌朝政,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肖太后。
别看肖太后是女人,她会用人,事事和大伙商量,把个小王朝治理得倒是很富强。
人们押着杨四郎来到肖太后跟前,备说详情,断言他肯定是杨家大将。
既已被俘,杨四郎已经作好了必死的准备。
不过他不甘心.他要时刻准备返回宋朝,和各位兄弟一起为国尽忠。
于是,当肖太后问他叫什么时,他说了一个假名:穆义。
呵,不是杨家人,肖太后放心了。
肖太后所生一女,名为铁镜公主,虽已年过十八,尚未许配人家。
当然会有一些大臣来为公主说媒拉线,均因肖太后看不上那些想做她女婿的人,直到如今也没有把婚事定下来。
肖太后见这个穆义长得相貌堂堂,又让他试了试武功,甚为满意。
便让大臣作媒,把铁镜公主嫁给了他。
四郎家有娇妻孟氏,两人十分恩爱。
他当然不愿娶北番公主,因为他并不打算在北方呆一辈子,一有机会他会跑回宋朝的。
但经不住别人的威胁,他也只好屈从了。
就这样,杨家人对他生死不知;而他也是时刻挂念着母亲和众兄弟姐妹。
虽说肖太后和公主待他很好,但一片思乡之情无时无刻不在煎熬着他。
一晃十五年过去了,杨延辉由一个青年变成了已届而立的中年人。
他摸摸下巴的胡须,再看看自己的一身北国装束,一阵悲痛油然而生。
这天,听说统兵肖天佐在雁门关摆下一个大阵,让人上书宋朝,说是若破得了大阵,北番甘愿伏首称臣;若破不了大阵,宋朝江山就得让给北番。
位于中原的宋王朝绝对不会认输,认为自己兵多将广,粮草充足,为什么要把江山拱手让给你?于是皇帝御驾亲征.率领杨家将及多路军兵向北方开来,驻扎在雁门关内。
杨四郎十分重视这个消息,认为这是他回宋朝的大好时机,于是他让人过细打听详情来报。
不几天,消息更加振奋人心。
说是宋军中执掌帅印的是自己的六弟杨延昭,而带领杨家将的是自己的老母亲佘太君。
杨延辉心里十分激动,老娘和他一关之隔,他决心要去和母亲见一面,不管后果如何。
但怎么才能出关呢?把守雁门关的是肖家的大将,混是混不过去的。
在万般无奈之际,他首先想到了铁镜公主,没有公主帮忙,是绝对过不了关,见不到老母的。
四郎跪在公主面前,把自己是杨家四郎的秘密告诉了铁镜公主。
公主感到十分意外,她从来没有想到自己心爱的驸马竟是敌军杨家将。
他们婚后十五载,恩恩爱爱,举案齐眉,从来没有闹过别扭。
而这会猛不丁听到驸马说出实情,心里一阵慌乱,不知如何是好。
只要她把这话告诉太后,驸马必死无疑。
究竟怎么办?她没有了主意,只有伤心地哭着,任凭驸马怎样劝慰,都难以听进去。
这时,怀里的大阿哥哭了起来,孩儿的啼哭唤醒了她的理智。
她不能没有驸马,孩儿不能没有父亲。
她理解四郎,也敬慕杨家人的英武。
她问:驸马这个时候告诉身世,究竟是什么意思?杨四郎只好说实话,说是老母亲就在雁门关内,他想去见一面,了却做人子的心愿。
公主说,雁门关把守极严,没有母后的令箭是万万过不了关的。
四郎说,求公主向太后讨一支令箭,我连夜去和老母见面回来,再归还太后。
铁镜十分贤德善良,她丝毫没有怀疑驸马会不会回来,为了成全丈夫,她毅然到银安殿去见母后。
肖太后见了公主说,我儿不在后宫休息,到这儿来有什么事?铁镜公主说,特意来向母后请安。
太后很高兴。
母女俩说了会儿闲话,眼见没法提起令箭的事,公主便转身离开。
但她不甘心,突然想起了怀中的孩子,她在儿子屁股上捏一把,儿子顿时大哭起来。
太后忙问,阿哥为何大哭?公主说,这孩子该打。
太后问,为什么该打?公主说,他看见令箭,要玩,平日就喜欢玩令箭。
太后说,他喜欢玩就让他玩吧,不过明日天亮得给我还回来。
公主把令箭塞到怀里,谢过母后,欢天喜地走了。
她回到后宫,见四郎早已换了行装,备好马匹,正在那儿焦急等候,公主想和他开个玩笑,问驸马这是到哪儿去?四郎说,不是你答应去给讨一支令箭,成全我去和老母亲见一面吗?公主说,哟,我和母后说话,把这件事给忘了。
四郎说,你可别误了我。
公主这才拿出令箭,说你看这是什么!四郎大喜,匆匆和公主道别。
公主这时珠泪滚滚,真舍不得和他分开。
她说,驸马,你可别忘了我,别忘了大阿哥,我盼你天明前早点回来。
四郎说,公主放心,外面风大,请公主和阿哥回去吧。
说着,杨四郎翻身上马,和一名贴身卫兵向雁门关方向驰去......不一会儿就到了雁门关。
把关的军土果然看守得极严,他们远远地就让来人下马接受检查。
杨四郎出示令箭,说是受太后委派去宋营公干。
守关军士认箭不认人,只要你有令箭就放你出去。
令箭,犹如时下的通行证。
不管你是谁,没有盖大印的通行证和一应手续,你就出不了海关。
不过,杨四郎出关后,那带兵将士对下面人嘀咕了一句:这出关的壮士好像是驸马。
杨四郎快鞭策马,直闯宋营,被巡逻的军兵用绊马索绊住,捆绑起来送到中军帐。
带兵的一员小将长得魁梧英俊,他对主帅说:父帅,我们捉住一个北番的探子。
主帅杨六郎延昭说:那就赶快押上来审问。
因为自从肖天佐摆下大阵,杨延昭等将领赶到雁门,可谁也识不破这是个什么阵。
识不了阵,自然破不了阵。
后来还是被宗保的媳妇穆桂英识破,说这是天门阵。
杨延昭自觉责任重大,此刻听说北番有细作被捉,他自然要亲自过问。
杨四郎被押到中军帐下,六郎刚问了几句,四郎就认出这位主帅就是自己的六弟延昭。
他说,六弟,我是你四哥延辉啁!六郎大惊,掌灯细看,果然是自己韵四哥,只是十多年不曾见面,四哥难免说不尽的离别之情。
四郎急着问:听说老娘来了,是不是真的?六郎说,就在后帐休息。
四郎说,那就烦六弟带我去见老娘。
六郎先进后帐,禀告老母说:贺喜老娘,四哥回来了。
佘太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问:你说的是哪个四哥?六郎说,就是我的延辉四哥。
老太太忙问:我儿现在哪里?四郎在帐外急步进来,跪在母亲面前叫一声娘,说你的儿子四郎回来了]母亲抱着四郎的头看一眼,说果然是我的四郎回来了,说着母子俩抱头大哭。
佘太君说,娘以为这辈子再也见不到我的四儿子了,没想到在这雁门关能重逢。
母亲问当初儿子是怎么失落的,四郎告诉母亲自己如何被裹挟,如何被招为驸马,肖太后对他恩重如山,铁镜公主对他情深义重。
佘太君是个深明大义的人,儿子失落北番后能有今天,的确难得肖太后一片美意,难得铁镜公主的贤德。
母子俩各自哭诉这些年的思念,母亲又说了杨家将这十多年来的景况。
这时,六郎把宗保叫来说,见一见你的四伯父。
四郎发现他的侄儿,原来就是刚才带兵巡逻的那位英俊小将,心里很高兴,连连夸奖宗保。
六郎对宗保说,让下面人保密,不要说是你四伯父回来了,免得他回北国后受指责。
宗保忙下去布置去了。
八姐、九妹听说四哥回来了,都到母亲帐上相见。
一家人团聚,喜不自禁,每个人都有一腔感怀。
老太太让六郎置办酒宴,为四郎归来接风洗尘。
这时她对四郎说,你这一走十多年,可苦坏了你的妻子孟氏。
四郎一听娇妻还在人世,顿时惭愧万分,忙问,娘,我那苦命的人在哪里?老太太说,这些年我怕冷落她,我走到哪里,就把她带到哪里。
她吩咐八姐九妹:快带你四哥去瞧瞧你四嫂。
孟氏此刻正觉寂寞,想起独守空房十五年,日子难熬,往后的日子怎么打发。
想到这里,不由得潜潜泪下。
这时,八姐、九妹进帐说:恭喜四嫂贺喜四嫂。
孟氏说,两个妹妹别开玩笑,我能有什么喜事?八姐和九妹说,我四哥回来了。
孟氏急切地问,你们说什么?八姐、九妹又说一遍:我四哥回来了!孟氏问:他呢,四郎在哪里?四郎一步上前。
不等站稳,孟氏一声大哭,一把抱住了四郎,一迭声地说:你,你,我的四郎,这些年我好想你呀!思夫之情三言两语难以表达,独守空房的苦痛说也说不清。
陡地见到朝思暮想的郎君,孟氏一下子昏了过去。
杨四郎不停地呼唤着,八姐九妹给她喂水、揉背,孟氏才长出一口气,哭出声来。
说不完的思念,道不尽的衷情,十五年的时间不是一宿半夜能够讲得清说得完的。
两个人心里都苦,但孟氏的苦别人难以体会。
正在这时,忽听得打更人敲了三更鼓。
四郎吃了一惊,连声说,不好了不好了,我该走了。
孟氏问,你刚回来,走到哪儿去?四郎把在北国有家小的那一句话,在口里转了半天,到底没有勇气说出口。
他只是说,先到母亲帐上再说。
孟氏跟他到婆母帐上说,娘,他又要走。
四郎说,娘,铁镜公主骗得她母后的令箭时,定的是五更时交还,若回去晚了,怕是公主会受到责难。
佘太君听说四儿马上又要别离,心里自然十分难过。
她擦把泪长叹一声说;总得舍一头。
他在北国十多年,也多亏了铁镜公主。
那边又有孩子,他要是不回去,那边也成了一个残缺的家;再说,他是公主骗得令箭才能回来一见,若是不回去,公主没法向她的母后交代。
孟氏说,我让他带我走。
老太太对孟氏说,儿啊,我知道你苦,你就让他走吧,你以后就当是我的女儿。
孟氏苦不堪言,泪水滂沱而下。
十五年的思念只是瞬间相见,这瞬间怎能填补日后情思绵绵!她自知留不住,不觉松开了四郎的衣袖,再一次哭得晕了过去……四郎拜别母亲,告别弟弟妹妹,告别他终生愧对的人,走了。
朝着北方,迎着塞外的寒风,策马向雁门关那边驰去,他总算了却了心愿,在失落北国十五载后,能回去见老母一面,也算是给了他们一个音讯。
此刻,他自然想到了给过他无限温暖和爱抚的铁镜公主。
公主,你这会儿在干什么呢?杨四郎刚过雁门关,就被北番军兵拿下。
他问,你们为什么要绑我?军士说,太后有令,说等驸马回来一定拿下送到银安殿去。
四郎一听,心里说,坏了,这事到底让太后知道了。
其实,这是预料之中的事。
只要他有这么个行动,他的意图和身份就会暴露无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