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运行振动原因解析

合集下载

电梯晃动原因全解析

电梯晃动原因全解析

电梯晃动原因全解析引起电梯运⾏抖动和震荡的原因是多样的,可能是因为某个部件故障引起,也可能是系统总体性能发⽣变化引起,甚⾄可能是两者共同作⽤的结果。

⼩编收集了⼀下电梯抖动和震荡的原因。

供⼤家参考,希望对⼤家有所帮助。

电梯抖动和震荡原因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以下五个⽅⾯:机械⽅⾯1.电梯轿厢或对重导轨原因引发的抖动导轨安装时应符合要求:每列导轨⼯作⾯每5m铅垂线测量值间的相对最⼤偏差,轿厢导轨和设有安全钳的T型对重导轨不⼤于1.2mm,不设安全钳的T型对重导轨不⼤于2.0mm;如果主副导轨安装时校正不垂直或使⽤时间较长时,轨⾯的磨损变形,使导轨接头处错位,缝隙过⼤两个⼯作⾯,长期运⾏时对轨道不调整,不维修,导轨⾯部扭曲,导轨严重磨损,均能引发轿厢运⾏时产⽣抖动和噪声。

2.导轨⽀架松动或压轨螺丝松动每根导轨应当⾄少有2个导轨⽀架,其间距⼀般不⼤于2.50m(如果间距⼤于2.50m应当有计算依据),端部短导轨的⽀架数量应当满⾜设计要求;⽀架应当安装牢固,焊接⽀架的焊缝满⾜设计要求,锚栓(如膨胀螺栓)固定只能在井道壁的混凝⼟构件上使⽤;当导轨⽀架松动或压轨螺丝松动,会导致导轨在电梯运⾏过程中加剧磨损,各项要求达不到要求,导致电梯运⾏时产⽣抖动和噪声。

3.轨距在全程上下部误差较⼤两列导轨顶⾯的距离偏差,轿厢导轨为0~+2mm,对重导轨为0~+3mm。

当导轨距离达不到标准要求时,电梯运⾏过程中⽔平晃动将会加剧,继⽽产⽣抖动和噪声。

4.曳引机底座减震不良产⽣抖动曳引机连接固定螺栓松动或减震圈脱落,固定螺栓松动,电梯运⾏中窜动⽽引起轿厢抖动震荡,减震橡胶圈脱落⼀个,3个橡胶圈在同⼀平⾯上⽀撑主机,在曳引机曳引⼒作⽤下电梯产⽣周期性抖动。

5.制动器闸⽡与抱闸间隙不⼀致闸车两侧间隙不均,运⾏时,时擦时不擦,磨损的闸⽪在弧度上⾼低不⼀致。

单边⽆间隙运动中与闸⽡摩擦会引起轿厢抖动。

6.曳引机内部故障减速箱中,蜗轮与蜗杆间隙不适或研磨不适曳引机或齿轮箱内的轴承不良。

电梯运行振动原因及减振方法

电梯运行振动原因及减振方法
轿厢底部不平整
轿厢底部不平整会导致电梯在运行过程中产生周期性的冲击力,引 起电梯振动。
轿厢内部负载分布不均
轿厢内部负载分布不均会导致电梯在运行过程中产生不平衡力矩, 引起电梯振动。
控制系统
控制参数调整不当
01
控制系统的参数调整不当会导致电梯的运行状态不稳定,从而
引起电梯振动。
电气元件故障
02
电气元件故障会导致电梯的控制信号异常,从而引起电梯振动
针对不同原因引起的振动,采取相应 的减振措施可以有效降低电梯运行过 程中的振动强度,提高乘坐舒适度。 例如,针对曳引机运转不平稳的问题 ,可以调整曳引机的安装位置或更换 高性能的曳引机;对于导向轮偏差, 可以通过调整导向轮的位置或更换导 向轮来改善。
减振方法的应用前景
随着电梯技术的不断发展,减振方法 的应用前景越来越广泛。未来,随着 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技术的应用,电 梯减振效果将更加显著,乘坐舒适度 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调速系统不稳定
03
调速系统的稳定性直接影响到电梯的运行平稳性,如果调速系
统不稳定,就会导致电梯在加减速度时产生振动。
03
电梯运行振动原因分析
电气因素
电机问题
电机内部磁场不平衡或电机转子 不平衡,导致电梯在运行过程中 产生振动。
控制系统问题
电梯控制系统中的电流、电压不 稳定,导致电梯运行不平稳,产 生振动。
垂直振动
电梯在上下运行过程中产 生的垂直方向的振动。
水平振动
电梯在前后左右运行过程 中产生的水平方向的振动 。
电梯运行振动的影响
影响乘坐舒适度
电梯运行振动会导致乘客 感到不适,影响乘坐舒适 度。
降低设备寿命
电梯运行振动会对电梯设 备造成损伤,加速设备磨 损,降低设备寿命。

电梯运行振动原因分析(全)

电梯运行振动原因分析(全)

电梯运行振动原因分析(全)电梯振动现象在电梯安装、大修改造、维修保养现场随时都能遇到。

有些振动现象解决起来非常困难,有的甚至被描述为电梯不治之症。

为了让电梯乘坐起来更安全、更放心更舒适,笔者现把10年来在安装、大修改造、维修保养现场所遇到的电梯振动的原因分析、解决方法以及预防措施总结如下,与大家共同探讨。

电梯振动主要由机械和电气两方面的原因造成。

在所有振动中机械方面占80%左右,电气方面占10%左右。

由保养不当或不到位引起的振动占60%以上,因元器件老化或损坏引起的振动约占20%,因安装质量等方面的问题占20%左右。

因机械方面引起的振动1.1因导轨引起的振动因导轨引起的振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导轨分主轨和副轨,其对向度、垂直度的精度主要取决于安装质量,其次取决于后期的维修保养。

对向度、垂直度引起的振动,在轿内乘坐时会感到电梯前后左右摆动。

(○,1)安装方面引起的原因有:a)样板精度不高;b)放样时各尺寸精度控制不好;c)施工过程中样板变形;d)环境恶劣,例如气温变化大,大风吹摆;e)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经验和责任心欠缺。

一旦因安装不到位引起导轨对向度、垂直度超标也许就成了电梯振动的不治之症。

对此,电梯安装时一定要选择风小、气温变化小的天气放线,一次完成;放线精度要符合厂家的技术要求,关键工序、关键部位要选派经验丰富的人员主导;选择材质不变形、强度大的材料做样板;选择合格的量具;校导轨时要经常检查样板线,每对导轨两人或同一个人同时同步调校;每道工序完成后,除了认真地自检外还必须由经验丰富的人员复检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

(○,2)维修或保养方面引起的原因有:a)因保养不及时或保养不到位引起固定导轨的螺母松动,导致导轨移位或变形,保养工作中至少一年一次对固定螺母、压导板,膨胀螺栓进行排查紧固;对新签字保养合同的电梯必须进行一次对固定螺母、压导板、膨胀螺栓进行排查紧固。

b)导轨缺油引起工作面摩擦系数增大,进而使靴衬与导轨接触面摩擦力增大,产生振动。

电梯检测中电梯运行共振原因及解决措施

电梯检测中电梯运行共振原因及解决措施

电梯检测中电梯运行共振原因及解决措施电梯是现代城市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随着电梯的日益普及和使用,电梯运行中的问题也时有发生。

电梯共振是一种常见的问题,它会给电梯的运行安全和乘客的乘坐体验带来严重的影响。

对电梯运行中的共振原因及解决措施进行深入了解和研究,对于提升电梯运行安全性和乘坐舒适度具有重要意义。

一、电梯运行中的共振原因1. 结构设计问题电梯的结构设计是电梯共振的主要原因之一。

包括电梯轿厢、导轨、电梯井道、驱动系统等各个部件的设计不合理,都可能导致电梯共振问题的发生。

轿厢、导轨等部件的刚度不够,可能会使得在电梯运行时产生共振。

电梯井道中导轨的连接和固定方式不当,也可能会引起电梯的共振问题。

2. 驱动系统问题电梯的驱动系统是保证电梯正常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驱动系统的设计和运行状态也会影响电梯共振问题。

驱动系统的不稳定性,包括电机的质量、转速、控制系统等方面的问题,都可能导致电梯共振。

3. 负载不均匀在电梯运行中,如果电梯内的乘客分布不均匀,会导致电梯共振问题的发生。

特别是在高层建筑中,当电梯内乘客数量较多时,若分布不均匀,可能会引发共振问题。

货物的不均匀装载也可能导致电梯的共振。

3. 加强负载均衡为了避免电梯负载不均匀引发的共振问题,可以通过加强电梯负载均衡系统来解决。

在高层建筑中,可以采用智能化的负载均衡系统,通过传感器和控制系统实时监测电梯内的乘客分布情况,并进行相应的调整,保持电梯的平稳运行。

4. 定期检测和维护定期的电梯检测和维护是预防电梯共振问题发生的重要手段。

通过对电梯结构、驱动系统、负载均衡系统等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维护,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避免共振问题的发生。

对电梯运行中的共振问题,也可以采取实时监控技术,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

通过对电梯运行中的共振原因和解决措施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电梯共振问题的解决需要综合考虑电梯结构设计、驱动系统、负载均衡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电梯运行抖动原因及解决方法

电梯运行抖动原因及解决方法

电梯运行抖动的原因及解决方法1、检查导轨的垂直度和导轨轨距,因为如果这两个项目失败,可能会导致轿厢进行爬坡运动,并产生类似共振的声音。

2、也有可能是钢丝绳受力不均匀造成的,可以调整几根钢丝绳以获得均匀的应力。

3、以上两项试了以后还有的话,可以通过在轿厢顶部添加钢丝绳夹来消除钢丝绳的振动,钢丝绳夹有铸铁和木的两种,个人认为铸铁钢丝绳夹效果更好些。

1.导轨安装时校正不垂直,或导轨长时间磨损、变形或导轨接头处不平,台阶较大。

解决方法:导轨不垂直重新校轨,通常,安装后很难校准导轨,但也应尽最大努力去调整,以求达到标定值,或更换导轨,或重新磨光修平接头处。

2.导轨支架松动或压力轨螺栓松动。

解决方法:螺栓松动,拧紧螺母,如支架整体松动,必须重新嵌入或焊接。

3.主机架与承重梁连接的固定螺栓松动,运行时窜动而引起下部抖动振荡。

解决方法:重新拧紧螺栓,拧紧锁紧螺母并拧紧。

4.减速箱中,蜗轮和蜗杆之间的间隙或磨削不当。

解决方法:调整蜗轮啮合间隙至规定值。

5.闸车两侧间隙不均,运行时,时擦时不擦,磨损的闸瓦弧度不一致。

解决方法:重新调整闸车,使两侧间隙均为0.5~0.7㎜,并两边工作同步,如果制动蹄过度磨损或异常,应更换制动蹄。

6.轿厢底不水平,特别是负载运行时,力不均匀,振动强烈。

解决方法:调节拉杆螺栓,校平轿底,加载时注意载荷的均匀分布。

7.轿厢壁、底、顶螺丝松动,运行时有异响。

解决方法:拧紧所有松动的螺栓。

8.全高量规误差大。

解决方法:重新调整,并满足规定的设计要求。

9.钢丝绳间受力不均,钢丝绳异常抖动驱动轿厢抖动。

解决方法:重新调整钢丝绳受力,并进行测量,确保每根钢丝绳的张力差不超过±5%。

10.安全钳动作后,楔块未完全复位,运行时磨轨。

解决方法:重新调整使之复位,并注意间隙和提升力应完全满足要求。

11.轿顶及绳轮上的轴承内滚珠磨损,运行时有口吃感,或反向绳轮与两侧上梁间隙不一致,有轻微的切槽和弹跳现象。

电梯轿厢振动的原因及处理措施分析

电梯轿厢振动的原因及处理措施分析

电梯轿厢振动的原因及处理措施分析电梯轿厢振动是用户在电梯使用过程中常见的问题之一,而振动可能会引发乘客的不适感、危险隐患和损坏电梯等问题。

因此,深入探究电梯轿厢振动的原因及处理措施非常重要。

一、电梯轿厢振动的原因1.电梯结构设计问题电梯结构设计不合理会引起电梯轿厢振动。

例如,电梯轿厢刚度不足、导轨偏差、悬挂绳子不平衡等。

2.电梯配重问题电梯配重不均匀是导致电梯振动的另一大问题。

例如,电梯轿厢空载或载荷不平衡时,配重的调整不当会引起振动。

3.电梯维护保养不当电梯维护保养不当同样也是引起电梯振动的一个原因。

例如,滑动开关、轴承等零部件的磨损会造成电梯振动;电梯缆绳松弛和老化,也会引发电梯振动。

4.地基问题电梯的地基问题也会引起振动,例如电梯地基不平稳、柱形高度不同等问题都会影响电梯振动。

二、处理措施1.加强维护保养电梯使用过程中,需要定期检查维护组件和运作系统,特别是对电梯滑动开关、轴承等零部件,应该重点防护保养,同时也要加强对电梯缆绳及保护罩的维护检查。

2.考虑地基问题电梯的地基可能因为工程施工的影响、外力等问题导致不平稳,需要加强地基修复及维护,以保证电梯的正常安装和使用。

3.平衡配重电梯载荷的平衡配重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正确调整电梯的平衡配重,可以使电梯保持平稳的运行,从而减少电梯轿厢振动的可能性。

4.宣传使用技巧用户在使用电梯时,需要按照电梯的使用说明来正确使用,否则不当的使用方式容易导致电梯振动。

电梯管理方应该加强用户宣传和教育,指导用户正确使用电梯。

以上四点是处理电梯轿厢振动的主要方法。

在电梯使用过程中,我们需要认真对待电梯振动问题,尽可能地杜绝电梯振动引发的安全隐患。

电梯检测中电梯运行共振原因及解决措施

电梯检测中电梯运行共振原因及解决措施

电梯检测中电梯运行共振原因及解决措施
电梯运行共振是指在电梯的运行过程中,由于外部力或系统本身的特性导致电梯结构
出现共振现象,从而引起电梯的不稳定和安全隐患。

电梯运行共振会导致电梯的振动加大、噪音增加,严重时甚至会造成电梯失去控制、发生故障。

以下是电梯运行共振的一些原因
及解决措施。

一、原因:
1. 外部环境因素:电梯所在的建筑物周围环境的风、地震等外部力对电梯结构产生
的作用;
2. 电梯自身因素:电梯在设计、制造、安装、调试等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结构问题,
如悬吊系统的设计不合理、钢丝绳的松紧程度不均匀、导轨的严重磨损等。

二、解决措施:
1. 加强结构设计和制造工艺:电梯的结构设计应考虑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制造过
程要精细化,确保各个部件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2. 定期检查和维修:定期对电梯进行全面检查和维修,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问题,
减少结构破损和故障的发生;
3. 安装减震装置:在电梯的悬吊系统、导轨等关键位置安装减震装置,通过吸收和
分散振动能量,减少振动的传播;
4. 加强钢丝绳管理:合理安排钢丝绳的使用寿命和更换周期,严格控制钢丝绳的松
紧度,防止出现不均匀负荷导致振动共振;
5. 提高运行控制技术:引入先进的运行控制技术,通过优化电梯的运行曲线和速度,减少共振的发生。

电梯运行共振是由外部环境和电梯自身因素引起的,通过加强结构设计和制造工艺、
定期检查和维修、安装减震装置、加强钢丝绳管理和提高运行控制技术等措施,可以有效
地降低电梯运行共振的发生,并提高电梯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电梯检测中电梯运行共振原因及解决措施

电梯检测中电梯运行共振原因及解决措施

电梯检测中电梯运行共振原因及解决措施电梯是现代城市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之一,它的安全运行关乎着无数乘客的生命安全。

在电梯运行过程中,有时候会出现共振现象,这种现象一旦发生会给电梯运行带来极大的隐患,甚至可能导致事故发生。

本文将深入探讨电梯检测中电梯运行共振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一、电梯运行共振的原因1. 结构设计问题电梯运行共振的一个主要原因是电梯结构设计存在问题。

如果电梯在设计时没有考虑到结构的稳定性和刚度,容易导致电梯在运行过程中受到外界的激励后产生共振现象。

电梯运行中可能存在过渡段结构设计不合理,导致共振问题的出现。

2. 外界环境因素外界环境因素也是电梯运行共振的一个重要原因。

电梯所在楼层的建筑结构可能受到风力或地震等外来因素的作用,也可能引起电梯的共振。

一些外部设备的振动也可能对电梯的运行产生干扰,进而导致共振现象的出现。

3. 电梯零部件问题电梯的零部件如果出现质量问题或者损坏,也容易引起电梯运行的共振。

电梯导轨、轮组等部件的磨损、松动或者变形,都可能对电梯的运行稳定性产生负面影响,引发共振现象。

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也是解决电梯运行共振问题的重要途径。

可以在电梯所在楼层加装减震设备,或者在楼层结构设计中增加一些减震方案,以降低外界环境因素对电梯运行的影响,减少共振现象的发生。

对电梯的零部件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可以有效避免共振现象的产生。

定期检查电梯的导轨、轮组等关键部件的磨损和松动情况,及时进行维护和更换,可以提高电梯的运行稳定性,避免共振问题的出现。

4. 技术设备更新及时更新电梯的技术设备也是解决共振问题的重要途径。

随着科技的进步,新型的电梯技术设备可以更好地抵御外界环境影响,提高电梯的运行稳定性,减少共振现象的发生。

电梯运行共振问题是一个涉及结构、环境、设备多个方面的复杂工程问题,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全面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采取综合的措施。

只有形成合理的电梯检测标准和维护管理制度,加强对电梯结构、环境和零部件的管理,及时更新技术设备,才能真正有效地解决电梯运行共振问题,提高电梯运行的安全可靠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梯运行振动原因解析电梯振动主要由机械和电气两方面的原因造成。

在所有振动中机械方面占80%左右,电气方面占10%左右。

由保养不当或不到位引起的振动占60%以上,因元器件老化或损坏引起的振动约占20%,因安装质量等方面的问题占20%左右。

因机械方面引起的振动1.1因导轨引起的振动因导轨引起的振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导轨分主轨和副轨,其对向度、垂直度的精度主要取决于安装质量,其次取决于后期的维修保养。

对向度、垂直度引起的振动,在轿内乘坐时会感到电梯前后左右摆动。

(○,1)安装方面引起的原因有:a)样板精度不高;b)放样时各尺寸精度控制不好;c)施工过程中样板变形;d)环境恶劣,例如气温变化大,大风吹摆;e)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经验和责任心欠缺。

一旦因安装不到位引起导轨对向度、垂直度超标也许就成了电梯振动的不治之症。

对此,电梯安装时一定要选择风小、气温变化小的天气放线,一次完成;放线精度要符合厂家的技术要求,关键工序、关键部位要选派经验丰富的人员主导;选择材质不变形、强度大的材料做样板;选择合格的量具;校导轨时要经常检查样板线,每对导轨两人或同一个人同时同步调校;每道工序完成后,除了认真地自检外还必须由经验丰富的人员复检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

(○,2)维修或保养方面引起的原因有:a)因保养不及时或保养不到位引起固定导轨的螺母松动,导致导轨移位或变形,保养工作中至少一年一次对固定螺母、压导板,膨胀螺栓进行排查紧固;对新签字保养合同的电梯必须进行一次对固定螺母、压导板、膨胀螺栓进行排查紧固。

b)导轨缺油引起工作面摩擦系数增大,进而使靴衬与导轨接触面摩擦力增大,产生振动。

缺油的原因有:油杯缺油,无油毡或油毡上油不良,油质不好起不到润滑效果,油毡或导油线与工作面间隙过大,油上不到导轨上,因此在保养工作中每15天应对油杯好坏、油位、油毡间隙、上油情况进行保养调整,速度在1.00mm/s一下的电梯其油毡间隙为0.5~1mm为宜;速度在1.00mm/s以上的电梯其油毡间隙为1~1.5mm为宜,若为导油线时以刚接触导轨面时的长度再长1~2mm为宜;1.75m/s以上电梯不宜用油毡导油,否则油毡易跑掉。

(2)若因地震造成导轨移位变形,应在地震后及时进行检查、调整。

(3)导轨规格小容易引起导轨变形,因此速度在1.00m/s以下、10层以上的电梯才宜用8K导轨,其它速度和层站的电梯应用13K以上导轨。

1.2因轿厢引起的振动因轿厢引起的振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由设计造成的。

部分牌子的电梯由于轿厢设计不合理引起轿厢受力不均匀导致重心偏移,从而使曳引轮中心或曳引轮槽组中心与轿厢中心不垂直,从而产生振动,此种情况可以在轿底加平衡铁来解决。

(2)由于制作工艺粗糙,引起各连接件之间尺寸配合不合理。

对这种情况在拼装时不能强行拼装,应及时与厂家沟通或现场进行相应处理(只对于不改变原设计要求的)。

若强行拼装会造成轿厢变形从而产生应力,当电梯运行时将会产生共振,后期基本无法解决。

(3)安装人员未严格按照安装工序和工艺要求作业引起大梁与立梁连接处产生应力,轿厢水平度、垂直度未找准引起轿厢重心偏移。

后期再进行整改就比较困难了。

(4)由维修和保养引起的。

在维修时拆卸前未做好标记,当改变其原来位置时就可能引起振动。

例如更换靴衬、导靴架,调整安全钳间隙不当引起偏移。

维保不到位,未按要求对导靴架、立梁、大梁等固定螺栓进行紧固引起螺栓松动或移位而改变中心,轻则引起电梯振动,门刀碰门轮、门盖板、地砍,重则引起撞坏门刀、门头、地砍。

因此在维修或保养作业前应对将要松动、撤卸或更换的部件要做好标记,至少一年一次对固定螺栓进行坚固保养。

(5)主副轨与靴衬间隙过小时,因共振而引起振动。

当电梯处于禁止状态下,在轿内或轿顶晃动轿厢时无晃动说明间隙过小,正常情况轿厢左右各有1.00~1.50mm的间隙,此种现象只能通过调整导靴架来解决。

调整尺寸时要保证4只导靴架的中心面在同一个中心面上,若不在同一中心面会产生新的振动。

间隙过小、阻力过大时不但会产生振动,还会引起电动机发热或过流保护,从而加速靴衬的磨损。

(6)因噪声的共鸣叠加到轿壁上的共鸣而产生的振动,可在轿壁上涂抹沥青或粘贴阻力材料或吸声材料。

(7)因轿厢组装时产生扭劲而导致振动,解决时只能对产生扭劲处松开释放扭劲后再紧固。

(8)轿门滑块严重磨损,轿门晃动而产生振动。

(9)轿顶检修箱各盖板未紧固而引起振动。

1.3 因主钢丝绳、曳引轮、导向轮引起的振动因主钢丝绳、曳引轮、导向轮引起的振动有以下几种。

(1)主钢丝绳因受力不均,引起某一根或几根严重磨损而变小,磨损绳与曳引轮槽的摩擦力就变小,曳引轮槽也容易磨损。

对此,在保养工作中应每3个月进行一次张力调整。

(2)主钢丝绳全磨损超标或曳引轮槽全磨损超标。

(3)钢丝绳上或曳引轮槽油太多引起打滑产生振动,此时应对其进行煤油清洗,此种原因天热的时候易发生。

(4)钢丝绳上或曳引轮槽内有不均匀的油泥疙瘩,引起钢丝绳跳动而振动。

此种现象在冬天易出现,在曳引轮槽上加适量煤油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

(5)主钢丝绳与曳引轮槽都未磨损,因主钢丝绳张力严重超差,钢丝绳的振动频率不一样而引起的振动,还会导致曳引轮槽严重磨损。

平时保养时至少每3个月对钢丝绳张力进行一次确认或调整,对新钢丝绳的前期应每半月一次调整,6个月后应每3个月一次检查或调整。

(6)主钢丝绳材质太硬,柔韧性差,钢丝绳产生的振动无法被自身消减反而产生叠加而引起振动。

(7)主钢丝绳组两头的弹簧弹性不一致或断裂时,也会引起张力不均而产生振动。

在平时保养或维修中,应保证弹簧组是同一厂家同一批次同一规格的产品。

(8)主钢丝绳的扭力太大引起钢丝绳摆动而导致振动,对此应松开锁紧螺母释放扭力后再调整张力。

1.4 因补偿链引起的振动因补偿链引起的振动有以下几个方面(1)因安装时补偿链未顺直而产生扭劲,当补偿链在释放扭劲时的摆晃而引起轿厢振动。

现象是当电梯每次到某处时产生振动并发出“咯嘣”声响,只要把补偿链顺直把扭劲释放掉即可。

(2)补偿链缺油或生锈,在弯曲处不平滑引起补偿链摆动而导致电梯振动,若缺油或生锈应加油。

(3)补偿绳外套开胶、断裂,当开胶、断裂处运行到弯曲处时不能沿着原轨迹运行而产生摆动导致振动,每15天应对其检查。

(4)补偿绳导向装置转动不灵活、轴承损坏、导向轮失圆引起补偿绳摆动而导致振动。

(5)补偿链或补偿绳伸长后碰撞护栏或碰撞地面引起摆动而导致振动,应经常检查确认其离地距离。

1.5 因限速器、涨紧轮、限速器钢丝绳引起的振动因限速器、涨紧轮、限速器钢丝绳引起的振动有以下几个方面。

(1)限速器、涨紧轮、限速器钢丝上有油泥团时,相当于轮不圆而引起限速器钢丝绳摆动进而传到轿厢上引起振动。

对此在冬天应每15日检查和清洁一次限速器钢丝绳、涨紧轮、限速器上的油泥。

若在轮上适量加点煤油能起到很好的预防效果。

(2)因限速器或涨紧轮轴损坏(滚动轴承的球珠有麻点、球珠失圆、球珠破损、球架损坏、轴承内有异物、缺油、滑动轴承失圆、有异物、缺油等)产生振动。

轴承损坏90%以上都是缺油引起的,因此保养时应每3个月加一次油,每次加油时都应把老油打出来及见到新油被压出来为止。

1.6 因抱闸引起的振动因抱闸引起的振动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因调整不当,引起抱闸半开半闲或完全未打开引起电梯转速不匀而产生振动。

(2)抱闸完全未打开,此种情况轻则引起电梯振动、过流过热保护,重则烧毁线圈或磨坏闸皮,导致电梯溜车、冲顶等安全事故。

保养中应每15日进行一次检查或调整,每半年应对抱闸进行一次解体。

1.7因曳引机引起的振动曳引机引起的振动有曳引机缺油,蜗轮或蜗杆啮合间隙不合理,蜗轮或蜗杆缺损,蜗杆动、静平衡不符合技术要求等。

(1)曳引机由于缺少齿轮油,起不到良好的润滑和降温作用而引起振动。

(2)曳引机内加的齿轮油标号不够或不符合要求长时间未更换,油质变质等而起不到应用的润滑和保护作用。

(3)蜗轮或蜗杆因某种原因引起磨损而改变了啮合角而产生振动,也有因加工精度不够而导致的。

(4)蜗轮或蜗杆因受外力冲击而损坏,也有因齿轮油内有杂质而损坏。

(5)蜗杆在生产或维修时损坏了原设计的动、静平衡。

(6)蜗轮蜗杆轴承磨损或损坏,轴承内进入杂质,球珠失圆,轴承松动移位,止退垫松动或断齿引起窜轴。

(7)曳引轮失圆,轴承缺油或损坏,绳槽个别磨损或全损坏。

(8)抗绳轮失圆,轴承缺油或损坏,绳槽个别磨损或全磨损。

(9)曳引轮和抗绳轮的垂直度、平行度超标。

1.8 因电动机引起的振动电动机引起的振动主要包括电动机转子动、静不平衡,电动机窜轴,铜套失圆缺油,轴承损坏等方面。

(1)电动机转子动、静不平衡除因生产时遗留外,也有因磨损、装配而引起的。

(2)电动机窜轴量超标引起前后撞击和摩擦力增大而引起振动。

(3)电动机轴承缺油引起抱轴,转矩增大,轴承损坏、扫膛等。

因电气方面引起的振动2.1 因编码器引起的振动因编码器原因引起的振动,主要表现在电梯出现振动和振动频率越来越高、越来越严重,停车抖动,不平层,冲过平层。

1)因编码器的光码盘不干净,引起脉冲失真2)编码器与轴连接不牢引起转动导致脉冲失真3)编码器连接或焊点松动引起脉冲失真。

4)编码器的电子元件损坏及编码器损坏引起脉冲异常。

5)编码器的屏蔽接地不良引起干扰。

2.2 因地线引起的振动主机地线不良或其整个地线不良也会引起振动。

(1)主机地线不良。

笔者在一安装工地调试时,电动机启动时振动特别厉害,对线路、电子板、主机进行对调,仍出现振动。

经查发现安装工把主机地线悬空塞到线管内,对其按要求接地后电梯一切正常。

(2)大楼接地不良。

笔者在一改造现场,无论如何调试电梯总会出现显示乱显、乱登记呼梯,运行时严重振动。

在确认控制柜、主机、电源、机械无问题后,要求甲方重新做大楼接地后,以上问题都得以解决。

(3)控制线与信号线未分开布线或未采取屏蔽处理引起干扰而振动。

所以控制线与信号线必须分开布线,信号线要采取屏蔽措施或使用双绞线。

2.3 因供电电源引起的振动因供电电源引起的振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三相电源不平衡,主要是大楼供电系统引起的。

(2)三相电源接线不良,电线老化,在维修和保养工作中应对各接线至少每2个月进行一次坚固检查;每15天应对电源进行检测,对老化或损坏的线进行更换。

(3)供电开关不良而引起三相电源不平衡,接线松动、开关损坏等。

(4)输入、输出接触器不良,包括触点老化、触点烧伤、触点有灰尘、线圈铁芯不干净、线圈接线或触点接线松动、滑道不干净或不光洁等。

由于接触不良引起三相电流不平衡,导致电动机转速不稳定而抖动。

每一次的保养工作都要对此进行检测,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中。

(5)电动机接线松动,轻则引起振动,重则烧毁电动机,对电动机接线应每1年进行一次紧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