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朗肯土压力理论
用朗肯理论计算边坡预应力锚索地梁上土压力

E = 0 + E cs c
() 3
15 0k m 4 N/
式中 ——曰 c段 土体 的摩擦 力 , 日 =Ga p+ 厂c t m 吐,代入式 ( ) 中整理可得 : 3
E, E,-Gt n :— a  ̄-e L
主动土压力的合力 :
1 . 一 , '
E -y K 一2H  ̄ + =  ̄ H。 c / ‘ -
・ y
( 一 1 中 — 动 压 系 , t f 。詈 a、 厶; 5 ,
— —
墙后填土 的重度 ,k / N m ,地下水 位
欧 巍 ,男 ,硕士研 究生。
以下 取有 效 重度 ;
c ——填土的黏聚力 ,k a P; 填土的内摩擦角 。 32 . 仰斜情况下朗肯理论 的修正 实际工程 中,锚索地梁一般都设计成仰斜式 ,
— —
显然不能满足朗肯土压力理论 的基本假设 。如果通 过将问题适当简化 ,可近似地应用 朗肯土压力公式 进行计算。 ( )如 图 1所示 ,过顶 点 A作 一铅垂线 A , 1 C 假设 A C为假想墙背 ,并假设土体 A C满足 以下条 B 件: ①土体 A C为刚体 ,② 当 A B C为墙背 的时候 , 按照朗肯理论 的假设 ,不考虑其墙背摩擦力 ,③当 A B为墙背时 ,为 了简便 计算 ,不考虑 A B面上的
×5=3 3 9 k 5 N。
地梁计算简图如图 4 所示 ,采用结构力学的方 法或者位移法求解锚索 的张拉力 ,得到内力图,见
图 5所 示 :
P
、 轾
— _
B
C
图 1 计 算 简 圈
图 2 主 动 土 压 力 下 土 体 4 C 受 力简 图 8
图 4 地梁 计 算 简 图
朗肯土压力计算公式

朗肯土压力计算公式朗肯土压力计算公式是土力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对于咱们搞工程和研究地质的人来说,那可真是太关键啦!咱先来说说朗肯土压力计算的基本原理。
它主要是基于土的极限平衡状态来推导的。
想象一下,土地就像是一个有脾气的大家伙,当它受到外界的压力或者拉力时,就会产生不同的反应。
而朗肯土压力计算公式就是要搞清楚这个大家伙在啥时候会“发脾气”,发多大的脾气。
朗肯土压力计算公式分为主动土压力和被动土压力两种情况。
主动土压力呢,就是土自己主动往外推,想要“松口气”;被动土压力则是土被外界强行挤压,不得不“憋着气”。
我给您举个例子哈。
之前我参与过一个小型的建筑项目,在设计挡土墙的时候,就得用到朗肯土压力计算公式。
那时候,我们先对工地的土质进行了详细的勘察,了解了土的类型、密度、内摩擦角这些关键参数。
然后,把这些数据一股脑儿地放进朗肯土压力计算公式里,算出主动土压力和被动土压力的值。
这可不像做算术题那么简单,每一个数据都得小心谨慎,稍微有点差错,那后果可不堪设想。
在计算的过程中,我和同事们那是紧张又兴奋。
紧张的是万一算错了,工程质量可就没法保证;兴奋的是,如果算对了,就能设计出既安全又经济的挡土墙。
记得有一次,我们为了一个数据的准确性,反复测量了好几遍,还专门请教了经验丰富的专家。
回到朗肯土压力计算公式本身,主动土压力的计算公式是 Ea = 1/2γH²Ka ,这里面的γ是土的重度,H 是挡土墙的高度,Ka 是主动土压力系数。
而被动土压力的计算公式是Ep = 1/2 γH²Kp ,Kp 就是被动土压力系数。
要准确地运用这些公式,就得先搞清楚土的物理性质。
比如说土的重度,这可不是随便估摸的,得通过实验或者实际测量来确定。
还有内摩擦角,它反映了土颗粒之间的摩擦力大小,对土压力的计算影响可大了。
在实际工程中,朗肯土压力计算公式的应用非常广泛。
不仅仅是挡土墙的设计,像基坑支护、边坡稳定分析等等,都离不开它。
土力学及地基基础土压力及朗肯土压力理论

•粘性土,c>0
2c√Ka
pa zKa 2c Ka
h
z0 (hz0)/3
粘性土主动土压力强度包括两部分:
1. 土的自重引起的土压力zKa
Ea
2. 粘聚力c引起的负侧压力2c√Ka
hKa-2c√Ka
拉力深度为临界深度z0
z0
2c Ka
Ea (h z0 )(hKa 2c Ka ) / 2
1. 粘性土主动土压力强度存在拉力区; 2. 合力大小为分布图形的面积; 3. 合力作用点在离墙底(h-z0)/3处。
郑州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被动土压力
Eo
2. 主动土压力
挡土墙向离开土体偏移至墙 后土体达到主动极限平衡状 态时,作用在墙背上的土压 力。一般用Ea表示。
3. 被动土压力
在外力作用下,挡土墙向土体 方向偏移,直到墙后土体达到 被动极限平衡状态时,作用在 墙上的土压力。一般用Ep表示。
二、静止土压力计算
静止土压力犹如半空间弹性变形体,在土的自重作用下无侧向变 形时的水平侧压力。
•静止土压力强度
po K oz
•合力
E0
1 2
h
2
K0
h h/3
E0
K0h
z
z K0z
静止土压力系数
•静止土压力分布:三角形分布。 •合力作用点:作用点距墙底h/3。
郑州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静止土压力系数测定方法
1. 通过侧限条件下的试验测定; 2. 按相关表格提供的经验值确定。一般砂土可取0.35~0.50;粘性土为
0.50~0.70; 3. 对正常固结土,可采用经验公式K0 = 1-sinφ’ 计算。
• 注意问题
1. 当填土分层时,可先计算每层土的竖向自重应力,再分别乘以该层土 的静止土压力系数,就是该层土的静止土压力分布。
朗肯土压力理论.ppt

朗肯土压力理论
13
31
45-f/2
被动极限平衡应力状态
或称为“朗肯被动状态”
K0v v=z
1f
朗肯土压力理论
2 朗肯土压力假定(适用条件)
(1)墙是刚体 (2)墙背垂直、光滑 (3)填土表面水平
v
z
H
h
朗肯土压力理论
小结
1 朗肯土压力理论的基本原理 2 朗肯土压力理论的基本假定
土压力与土坡稳定
朗肯土压力理论
单位:石家庄铁道大学 主讲人:汤劲松 教授
朗肯土压力理论
Hale Waihona Puke 1 基本原理(朗肯极限平衡应力状态)
自重应力作用下,半无限土体内各点的应力从 弹性平衡状态发展为极限平衡状态的条件,提出计 算挡土墙土压力的理论。
1
3
45+f/2
主动极限平衡应力状态
3f K0v v=z 或称为“朗肯主动状态”
朗肯土压力理论

朗肯土压力理论
肯土压力理论是20世纪50年代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肯·布伦森提出的一种心理压力理论,它指出,在社会上存在着一种称为“肯土压力”的社会心理压力,对人类的行为有着深远影响。
肯土压力理论认为,当一个人被社会要求做出某种行为,而他又不愿意做出这种行为时,他就会感受到肯土压力。
这种压力可以使人感到有压力,可以抑制人的行为,也可以促使人行动起来。
这种压力对人的行为有很大的影响,它可以抑制人的行为或促进人的行为。
肯土压力理论认为,个体的行为受到肯土压力的影响,因此,肯土压力可以被视为一种社会影响力,因为它可以影响一个人的行为,影响个体的行为,从而影响社会的结果。
肯土压力理论的基本原理是:一个人在行动之前,首先要考虑社会对他的期望,这种期望可能是来自家庭、朋友或社会等。
因此,当一个人面临这样的压力时,他可能会改变自己的行为,以满足社会的期望,从而获得社会的认可和赞许。
肯土压力理论也指出,个体可能会受到社会和文化压力的影响,可能会采取某种行为,以满足社会的期望,但不一定是自己真正想要的行为。
这就是所谓的“肯土压力”。
综上所述,肯土压力理论指出,社会心理压力可以影响个体的行为,
因此,个体可能会因为社会期望而改变自己的行为,以满足社会的期望,从而获得社会的认可。
同时,它也提醒我们,虽然社会有许多期望,但我们也要在遵守社会期望的同时,维护自己的利益和权利,维护自己的立场和自由意志,以保护自己的利益和尊严。
朗肯土压力计算

5.3 朗肯土压力理论朗肯土压力理论是根据半空间的应力状态和土的极限平衡条件而得出的土压力计算方法。
图5-5(a)表示一表面为水平面的半空间,即土体向下和沿水平方向都伸展至无穷,在离地表z处取一单位微体 M当整个土体都处于静止状态时,各点都处于弹性平衡状态。
设土的重度为,显然M单元水平截面上的法向应力等于该处土的自重应力,即:而竖直截面上的法向应力为:z K o z由于土体内每一竖直面都是对称面,因此竖直截面和水平截面上的剪应力都等于零,因而相应截面上的法向应力z和X都是主应力,此时的应力状态用莫尔圆表示为如图5-5(b)所示的圆I,由于该点处于弹性平衡状态,故莫尔圆没有和抗剪强度包线相切。
图5-5半空间的极限平衡状态设想由于某种原因将使整个土体在水平方向均匀地伸展或压缩,使土体由弹性平衡状态转为塑性平衡状态。
如果土体在水平方向伸展,则M单元在水平截面上的法向应力z不变而竖直截面上的法向应力却逐渐减少,直至满足极限平衡条件为止(称为主动朗肯状态),此时z达最低限值a,因此,a是小主应力,而z是大主应力,并且莫尔圆与抗剪强度包线相切,如图5-5(b)圆U所示。
若土体继续伸展,则只能造成塑性流动,而不致改变其应力状态。
反之,如果土体在水平方向压缩,那末x不断增加而z却仍保持不变,直到满足极限平衡条件(称为被动朗肯状态)时X达最大限值P,这时,P是大主应力而z是小主应力,莫尔圆为图5-5(b)中的圆川。
由于土体处于主动朗肯状态时大主应力所作用的面是水平面,故剪切破坏45 —面与竖直面的夹角为2[图5-5(c)],当土体处于被动朗肯状态时,大主应力所作用的面是竖直面,故剪切破坏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55 (d )],因此,整个土体由互相平行的两簇剪切面组成。
剪切破坏面与大主应45 -力方向的夹角为 2。
朗肯将上述原理应用于挡土墙土压力计算中,他设想用墙背直立的挡土墙 代替半空间左边的土(书中139页图5-3),如果墙背与土的接触面上满足剪应 力为零的边界应力条件以及产生主动或被动朗肯状态的边界变形条件,则墙后 土体的应力状态不变。
朗肯土压力基本假设

朗肯土压力基本假设
朗肯土压力理论的基本假设包括以下几点:
1、墙背为光滑的,水平面及竖直面上均无剪应力,即该两面均为主应力作用面。
2、土体内各点都处于极限平衡状态。
3、当土体处于主动状态时,最大主应力作用面为水平面;当土体处于被动状态时,最大主应力作用面为竖直面。
这些假设都是基于弹性半空间体内的应力状态,并根据土的极限平衡条件推导出的土压力计算方法。
然而,朗肯理论忽略了实际墙背并非光滑和存在摩擦力的事实,这使得计算得到的主动土压力偏大,而计算的被动土压力偏小。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建议查阅相关书籍或咨询专业人士以获取更全面准确的信息。
土力学-第8章土压力

2. 主动土压力(Ea)
当挡土墙在墙后填土压力作用下离开填土移动,土 压力逐渐减小,墙后的填土达到极限平衡状态(或破坏) 时,作用在墙上的土压力称为主动土压力。
主动土压力强度σa(KPa)表示。
主动
EA 滑
动
面
13
3. 被动土压力(EP)
当挡土墙在外力作用下向填土挤压,土压力逐渐增 大,墙后填土达到极限平衡状态,作用在墙上的土压 力称为被动土压力。
8.3.2 主动土压力
f
极限平衡条件
31tan2 45 2 2ctan 45 2
Kav K0v v
大主应力 σ1 = σv=γz
小主应力
σ3 = σx
主动土压力强度 σa = σ3
主动土压力系数
Ka tan245 2
主动土压力强度
8.1 概述 8.2 挡土墙侧的土压力 8.3 朗肯土压力理论 8.4 库仑土压力理论 8.5 朗肯理论与库伦理论的比较
1
8.1 概述
挡土墙或挡土结构物
挡土墙
填土 建筑物
地下室 外墙 地下室
桥台
道路
挡土墙
2
3
混凝土挡土墙及复合排水管 完工 完工
4
建成后的坡间挡土墙
5
垮塌的重力式挡墙
6
7
8
26
8.3 朗肯土压力理论
小结:朗肯土压力理论
• 墙背垂直光滑,土面水平 • 主动和被动 • 极限平衡条件 • 砂土和粘性土
45+f/2
45-f/2
13 31
3f K0v v=z
1f
27
8.3 朗肯土压力理论
粘性土的主动土压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ankine
(1857)
英国科学家 土力学 热力学
William John Maquorn Rankine (1820 - 1872)
朗肯土压力理论基本条件和假定
1、条件 墙背光滑 墙背垂直、刚性 填土表面水平、半无限、均匀 2、假设 墙后各点均处于极限平衡状态
墙后土体满足Mohr-Coulomb准则
1 1 ( 1 - 3 )= ( 1 + 3 ) sin + c cos 2 2
填土为砂土
v
h v h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静止土压力
z
h
z
z
H
H
H/3
(a)
(b)
竖向应力为自重应力:
z=z
HK0
按经验公式确定:
水平向应力为原来土体内部应力 变成土对墙的应力,即为静止土 压力强度P0: P0=K0z
o o
zK a 2c K a
填土为粘性土
Z0
1.主动土压力
z 0 K a 2c K a
Ea
(H-Z0)/3
z0
2c
2c Ka HKa 总主动土压力
HKa-2c Ka
Ka
2 1 1 2 c Ea K a ( H z0 )2 K a H 2 2cH K a 2 2
K0 1 sin '
K0 0.95 sin '
填土为砂土
2.主动土压力
1=z
H
Ea
H/3
HKa
45+/2
3= a
Pa=3=tg2(45-f/2
)z, Ka= tg2(45-f/2 )
合力 Ea=Ka H2/2
填土为砂土
3.被动土压力
H
Ep
H/3
HKp Pp=1=tg2(45+f/2
90+ 3 = z
45-/2
1= p
)z,Kp= tg2(45+f/2 )
合力 Ep=Kp H2/2
填土为粘性土
2c Ka
1.主动土压力
Z0(临界深度)
Ea
(H-Z0)/3 HKa
2
主 动 区
HKa-2c Ka
Pa 3 ztg (45 ) 2c tg (45 ) 2 2
填土为粘性土
2c Ka
2.被动土压力
Ep
HKa HKa+2c Ka
2 o
Pp 1 ztg (45 ) 2c tg (45 ) 2 2 zK p 2c K p
o
小结
• • • • • 基本条件和假定 应力状态分析 主动和被动 砂土和粘性土 合力三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