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学校现代教育技术环境

合集下载

现代教育技术试题及答案

现代教育技术试题及答案

现代教育技术试题及答案现代教育技术试题及答案 ⽆论是⾝处学校还是步⼊社会,我们最少不了的就是试题了,借助试题可以对⼀个⼈进⾏全⽅位的考核。

那么⼀般好的试题都具备什么特点呢?以下是⼩编整理的现代教育技术试题及答案,仅供参考,⼤家⼀起来看看吧。

⼀、选择题: 第1章教育技术概述 1.教育技术发展的初级阶段是(B ) A.19世纪末、20世纪初 B.1918—1942 C.⼆战时期 D.1945---1955 2.在我国教育技术的出现是⼀项内容的出现为标志(C) A.计算机辅助教育 B.⽹络技术应⽤ C.电化教育 D.虚拟技术 3.在美国教育技术作为⼀个新兴的实践和研究领域⽽出现是始于下列哪⼀项内容(D) A.计算机辅助教育 B.⽹络技术应⽤ C.程序教学法 D.视听运动 4.⼤约在何时我国已开始进⾏幻灯教学实验(C) A.19世纪末 B.1922 C.20世纪20年代 D.1936年 5.哪位学者最早提出使⽤程序教学机解决教学问题(B) D.加涅 6.下列说法哪⼀个是不正确的(C) A.计算机⽤于教学和训练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 B.20世纪60年代早期CAI系统主要⽤于模仿传统的课堂教学,代替教师的部分重复性劳动 C.当前,CAI系统在学校的⼴泛应⽤说明个别化教学已成为学校教学的主要形式 D.早期的CAI系统的产⽣曾受到斯⾦纳程序教学的强烈影响 7.教育技术领域的最后定义是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在哪⼀年作出的(D) A.1972 B.1973 C.1977 D.1994 8.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在1994年关于教育技术定义结构的内容是(B) A.理论与实践;关于设计、开发、利⽤;关于管理和评价;关于过程与资源 B.理论与实践;关于设计、开发、利⽤、管理和评价;关于过程与资源;为了促进学习 C.理论与实践;关于设计、开发、利⽤;关于管理和评价;为了促进学习 D.关于设计、开发、利⽤;关于管理和评价;关于过程与资源;为了促进学习 9.下列哪⼀内容不属于学习资源(C) A.信息和⼈员 B.课程和课件 C.设计和制作 D.技术和环境 第2章学与教的理论 1.教育技术学的的基本理论是(A ) A.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 B.媒体开发理论和教学设计理论 C.媒体开发理论和教学管理理论 D.传播理论和系统科学理论 2.桑代克试误理论的基本观点是 A.学习是刺激-反应的联结 B.学习是认知-发现 C.学习是信息加⼯的过程 D.学习是学习者主⽀建构内部⼼理表征的过程 C.维特罗克 D.布鲁纳 4.下列不属于斯⾦纳的程序教学理论的是(D) A.积极反应原则 B.及时强化原则 C.⼩步⼦原则 D.促进迁移原则 5.在开发计算机教学辅助课件时采⽤的主要理论是(B) A.试误法 B.程序教学法 C.认知-发现理论 D.建构主义理论 6.加涅的信息加⼯模式中不包括(B) A.感受器 B.感受控制器 C.短时记忆 D.长时记忆 7.下列不属于⽀架式教学的环节是(B) A.搭脚⼿架 B.告知⽬标 C.独⽴探索 D.协作学习 8.建构主义认为在教学中教师的⾓⾊是(D) A.知识的传播者 B.学⽣的保姆 C.学⽣的家长 D.学⽣的帮助者 9.下列是建构主义理论的观点是(C) A.学习是塑造⾏为的过程 B.学习是个⼈根据已有的“认知结构”主动控求知识的过程 C.学习是个体根据⾃⼰已有的认知主动建构来的过程 D.学习是个体不断尝试错误的过程 A.⾹农⼀韦弗模式 B.施拉姆循环模式 C.⾹农⼀施拉姆模式 D.贝罗模式 2.在⾹农⼀韦弗模式中,噪声产⽣于哪⼀部分( )B A.编码 B.信道 C.解码 D.接受者 3.贝罗模式是⾹农⼀韦弗模式在哪⼀⽅⾯的⼀个发展( )C A.教育学 B.媒体理论 C.社会学 D.传播学 4.谁提出了“经验之塔”( )C A.⾹农 B.麦克卢汉 C.戴尔 D.施拉姆 5.在经验之塔中,最⾼层是( )A A.⾔语符号 B.视觉符号 C.观摩⽰范 D.设计的经验 7.戴尔“经验之塔”强调的是( )D P.48~P.50 A.做的经验 B.观察的经验 C.抽象的经验 D.给学习者的刺激 8.传播过程是⼀种信息传送和什么的过程( )B A.反馈 B.交换 9.编码的过程是( )B A.信息转换为符号 B.信息转换为信号 C.符号转换为信号 D.信号转换为符号 10.戴尔“经验之塔”的第⼀层是( )A P.48 A.直接有⽬的的经验 B.设计的经验 C.演戏的经验 D.观摩⽰范 第4章视听媒体辅助教学 1.媒体根据什么标准可分为电声类媒体、光学投影类媒体、电视类媒体、计算机类媒体(A) A.物理性能 B.传播范围 C.呈现的形态 D.使⽤⽅式 2.最便于重现的媒体是(A) A.教科书 B.幻灯投影 C.⽆线⼴播 D.电影电视录像 3.接触⾯最⼴的媒体是(D) A.教科书 B.幻灯投影 C.录⾳和计算机 D.电视和⽆线⼴播 4.由于媒体的什么特性,⼀些专家提出了“地球村”的概念(B) A.固定性 B.扩散性 C.重复性 D.能动性 5.教学媒体能够把丰富的教学经验逐渐积累并传递下去,是因为教学媒体的(A) 6.投影媒体利⽤的是什么原理(B) A.化学成像 B.光学成像 C.光化反应 D.实物成像 7.录像机与录⾳机⼯作原理的相同点是(B) A.都采⽤磁头⾼速扫描 B.都是利⽤电磁信号转换 C.都可录制两⾯节⽬ D.都采⽤多磁头结构 8.任何彩⾊图像都可分解为哪三基⾊(C) A.红、黄、⽩ B.红、绿、黄 C.红、绿、蓝 D.红、黄、⿊ 9.有利于阐明教育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的教育电视节⽬类型是(B) A.辅导型 B.讲授型 C.图解型 D.表演型 第5章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 1.下⾯属于计算机辅助教学简称的是(C ) A.CMI B.CAD C.CAI D.CAM 2.计算机作为教学⽬标指的是(B ) A.利⽤计算机来进⾏各种学科的教学B.把计算机作为教学的对象和内容的教学C.把计算机作为教学⼯具来使⽤的教学 D.把计算机作为辅助教学的⼿段来使⽤的教学 3.有⼀个听写英语单词的教学课件供学⽣使⽤,即计算机读单词,学⽣通过键盘输⼈单词,最后计算机评分。

现代教育技术

现代教育技术

第一章教育技术概述1、教育技术包括:有形(物化形态)技术和无形智能)技术。

2、教育技术的AECT1994定义: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

3、教育技术的内涵:(1)教育技术是一门理论和实践并重的学科(2)学习过程是教育技术研究和实践的对象(3)学习资源是优化学习过程的必要条件4、教育技术、教学技术和电化教育三者之间的关系:从概念的本质上来看,教育技术、教学技术与电化教育都是相同的,都具有应用科学的属性,目的都是要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的优化。

但是从概念的涵盖面来看,教育技术的范围要比教学技术、电化教育广泛得多。

5、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1)教育技术作为交叉学科的特点将日益突出(2)教育技术将日益重视实践性和支持性研究(3)教育技术将日益关注技术环境下的学习心理研究(4)教育技术的手段将日益网络化、智能化、虚拟化6、信息素养包括技术和人文两个层面的意义:在技术层面上,信息素养反映的是人们搜索、鉴别、筛选、利用信息的能力,以及有效地在教学过程中使用信息技术的技能;从人文层面上看,信息素养则反映了人们对于信息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它建立在技术层面的基础之上,涉及独立学习、协同工作、个人和社会责任等个个方面的内容。

7、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1)充实、拓展课程的学习内容,促进创新人才的培养(2)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8、教育技术的主要任务:在系统科学方法论的指导下,运用现代教育科学理论和先进的技术手段与方法,对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进行实施并给予评价和修改,以实现教育教学的最优化,促进学习的更良好发展。

第四章视听媒体辅助教学1、媒体:是传播与储存信息的工具教学媒体:传播与储存教学信息的工具现代教学媒体:以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储存并传递教学信息的工具。

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硬件,用来传递信息;二是软件,用来储存信息。

现代教育技术的课件第8章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基础

现代教育技术的课件第8章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基础
• 地区性学习支持系统(地区教育信息系统) • 现代远程教育系统
信息化学习支持环境的特点
• 环境的开放性,为学校和教室提供与外部世界相 联系的通道;
• 资源的共享性,为学习者提供的多样化,可全球 共享的数字化学习材料和学习对象。
• 学习界面的人本性,为学习者展现可以个性化选 择的学习界面;
• 学习过程的协作性,为学习者提供进行远程协商 讨论通讯手段;
• 学习方式要以主题为中心,以任务来驱 动;
• 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的认知工具; • 教学结构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的精神。
(1)学习方式要以主题为中心, 以任务来驱动
• 把课程学习内容联系生活和社会,综合其 它学科的知识,提出各种问提并形成主题 任务,进行任务驱动式教学;
• 把学生置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 题、探究问提,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中学 习。
现代教育技术的课件第8章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基础
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基本任务
一、全面开设信息技术课程 二、实施校校通工程
三、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
四、大力开发教学资源 五、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应用试验研究 六、建立教师教育技术标准,提高教师信息素养 七、发展与应用现代远程教育
一、概 述
1.信息技术教育有两个方面的涵义:一是指学 习与掌握信息技术的教育。二是指采用信息 技术进行教育活动。
• 具体目标: ⑴培养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态度和能力; ⑵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 ⑶培养学生掌握信息时代的学习方式。
2.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核心领域
① 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必须掌握的一类学 习内容——信息技术课程。
② 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 教学工具。
③ 学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 认知工具。

第七章 学校现代教育技术环境

第七章  学校现代教育技术环境

系统结构
多媒体教室的构成一般以多媒体计算机系统为 核心,由投影仪、视频展示台、大屏幕、影碟 机(VCD或DVD)、录像机、音响设备等多 种教学设备共同组成。 1.标准型 2、网络控制型
1.标准型
2、网络控制型
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中央控制器均具备联动功能,可以 独立设置,也可以结合设置,并配置管理软件,构成多 媒体教室的集成控制系统 可通过网络对多媒体教室设备、设施进行远程操作、控 制与管理 可将若干个这样的多媒体教室设备连在一起,构成一个 局域网,在单独设置的总控室内进行集中控制与管理。 如各教室内投影机的远程开关机、教师主控台电源的延 时断电等操作。 如果在每个教室内再加装2-3部带云台的摄像机,在总 控制室内配置硬盘录像机和VOD点播服务器及相应的软 件等,则可在连网的所有教室内均能实现VOD点播和点 对点、一点对多点的教学直播等,还可以通过该系统实 现电子防盗和电子监控等功能。
Intranet
Intranet的结构示意图
校园网的主要功能
校园网络最初的概念是以硬件集成为主,即只是 一个硬件平台,到第二阶段又提出以教学应用软 件集成为主的软件建网的校园网概念。现在越来 越多的人认为校园网应该建构在全新的教育模式 上,“硬件+软件+现代教育”模式 功能: 1.信息发布 学校的Web主页犹如学校的一个窗口,通过窗口学 校可以向世界各地的人们充分展示学校的形象
微格教学系统
1. 主控室 主控室可以控制任一微格教室中的摄像云台和 镜头,可以监视和监听任一微格教室的图像和 声音。并可随时受控暂停在某一个微格教室与 之进行电视讲话,也可以对微格教室播放教学 录像与电视节目。
微格教学系统
2. 微格教室 微格教室中的设备主要包括分控机、摄像头及 其它教学设备

《现代教育技术》第三章-2013-3-26

《现代教育技术》第三章-2013-3-26

数字图书馆的功能
(1)海量信息; (2)资源共享; (3)使用方便、快捷; (4)多媒体化的信息和全文检索功能; (5)提供自我服务和请求帮助的数字化咨询系统。
38
学校数字图书馆的主要应用:
• 科研
• 教学
• 素质教育 • 远程教育
我国主要的数字图书馆:
• 中国数字图书馆、中国期刊网、超星数字图书馆等。 以贵州师范大学数学图书馆为例
微格教学系统——
(一)微格教学系统的基本构成
1. 微格教学
微格教学(Micro teaching)意思为微型化教学。 或译为“微型教学”、“微观教学”、“小型教学” 或“录像反馈教学”等。
它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通过视听技术和反馈, 按照严格的程序,对师范生和在职教师轮流进行培训, 从而使他们更好地理解教学过程和掌握教学技能。
25
音视频传输线
Internet
Internet
D-Link
银幕
服务器 教师机 交换机 服务器
教师机
交换机
小组协作型
综合型
26
27
28
• 教学功能 • 示范功能 • 交互控制功能 • 监视功能 • 学生控制功能 • 分组讨论功能 • 电子举手功能 。。。。。。
29
多媒体网络型教室 的主要功能:
5
多媒体综合教室——
是指将多种媒体集成在一个教室内,以利于 教师与学生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开展教与学活动 的场所。 这是信息化教学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 通过大屏幕投影展示多媒体教学内容,为教学 提供丰富而生动的知识表现形式,扩大课堂教 学的信息量,提高教学质量。 这是每位教师应必备的素质,为此必须了解 多媒体教室的组成、功能和教学应用。 6

现代教育技术教学大纲

现代教育技术教学大纲

《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教学大纲一、《现代教育技术》课程说明(一)课程代码:13140007(二)课程英文名称:Modern Education Technique(三)开课对象:文传学院本专科二、教学目标与任务《现代教育技术》是师范类各专业必须开设的公共课。

通过对《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一定的教育技术能力和素质,在日后的教学工作中成功地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即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教学主导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设计者、组织者、促进者和帮助者,真正提高教学质量,能够担负起未来教育改革的重任。

三、学时数、学分数及学时数具体分配学时数54学时学分:四、学时分配参考总学时:36五、基本要求l.对现代教育技术形成正确的认识,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理论和方法2.认识各种教学媒体的基本特点与作用,掌握教学设备的使用方法及简单维护能力3.具备一定的教育技术实践能力,能够结合专业特点设计、制作教学软件并应用到教学实践中教学形式:多媒体部分内容的教学在配有投影机的教室进行教学,采用讲授、实验、自学、交流、看相关动画制作光盘资料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六、考核方式和成绩记载说明:本课程是考试课;严格考核学生出勤情况,达到学籍管理规定的旷课量取消考试资格。

综合成绩根据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评定,平时成绩(包括到课率和平时作业)占总成绩的40%,期末成绩占60%。

七、教学内容1.教育技术概述(2学时)1)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2)教育技术的产生与发展3)教育技术与教师专业素质2.学与教的理论(4学时)1)行为主义理论2)认知主义理论3)建构主义理论3.视听与传播理论(4学时)1)视听教育理论2)传播理论4.视听媒体辅助教学(4学时)1)教育传播媒体2)视听教学媒体3)视听教学媒体的应用5.计算机辅助教学(6学时)1)概述2)计算机辅助教学模式3)多媒体课件的开发4)*概念图及其应用5)新技术的教育应用6.Internet教育资源利用(4学时)1)Internet教育资源2)网络信息检索3)网上交流与文件下载4)基于Internet的资源型学习7.现代远程教育(2学时)1)远程教育概述2)网络课程与学习环境3)*现代远程教育与中小学教育8.学校现代教育技术环境(4学时)1)校园网络2)多媒体教室3)网络机房4)微格教室9.教学设计(4学时)1)教学设计概述2)教学设计的基本过程3)教学设计方案实例10.教学评价(2学时)1)教学评价概述2)教学评价技术3)教学评价实践4)教育技术在评价中的应用合计:36学时八、教材与教参1.教材《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与应用》张剑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第2版),2006.12 2.教学参考书1)《现代教育技术》江苏省电化教育馆编著.苏州大学出版社,1998.62)《现代教育技术》祝智庭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93)《现代教育技术基础》(第二版)李王知非、贾宗福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24)《现代教育技术实用教程》李玉斌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65)《教育技术学概论——基本理论的探讨》李康著。

(最新整理)现代教育技术

(最新整理)现代教育技术
2021/7/26
(最新整理)现代教育技术
1
现代教育技术
2021/7/26
2
目录
第一编 理论篇 第一章 现代教育技术概
述 第二章 教育技术与教育
改革 第三章 教学设计
第三编 理论篇
第十章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 第十一章 网络教育资源概述 第十二章 网络教育信息资源 第十三章 网络教育环境资源
第二编 媒体篇
2021/7/26
15
首先、现代教育技术是以信息技术为主要依托。
电子技术、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网络、网上通信、远程通信 等技术引入学校教育中,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其次、现代教育技术更加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观点。
重视学生个人需求、考虑学生需要学什么、提倡小组学习和 自学。
最后、现代教育将使学校进一步开放,是全社会的教育资 源更合理的配置。
2021/7/26
12
(三)教育技术的本质特征
3、追求教育的最优化。 达到最大教育效果的操作: (1)选择和排列最优的教育目标 (2)选择和使用最优教育效果的测度 (3)选择和使用最优的教学活动 (4)选择最优的环境条件
2021/7/26
13
第二节 现代教育技术
一、现代教育技术的定义及特征 1、定义: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
(1)强调人的价值,重视人的意识所具有的主观性、选择能力 和意愿。
(2)学习是人的自我实现,是丰满人性的形成。
(3)学习者是学习的主体,必须受到尊重,任何正常的学习 者都能自己教育自己。
(4)人际关系是有效学习的重要条件,它在学与教的活动中 创造了“接受”的气氛。
2021/7/26
支架式教学(scaffolding instruction) 抛锚式教学(Anchored Instruction) 随机进入教学(Random Access Instruction)

现代教育技术环境

现代教育技术环境
持续更新培训内容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培训内容也需要不断更新,及 时引入新的技术、新的理念,保持培训内容的先进性和时 效性。
信息化教学模式创新实践探索
01 02
翻转课堂实践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将传统课堂中的知识传授放到课前,通过在线学习、 视频教程等方式完成,而课堂时间则主要用于讨论、答疑等互动环节, 提高课堂效率和学生学习效果。
06
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应对 措施
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前景展望
个性化学习体验
AI技术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习惯、能力和兴趣,提供定制化的学 习资源和路径,实现个性化教育。
智能辅助教学
AI可以作为教师的得力助手,进行作业批改、答疑辅导等重复性工 作,减轻教师负担,提高教学质量。
虚拟实验室与模拟训练
促进教育公平
现代教育技术环境能够突破时空 限制,让不同地区、不同学校、 不同家庭的学生都能够享受到优 质的教育资源和服务,从而促进
教育公平。
推动教育创新
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为教育教学活 动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可能性,鼓 励教师和学生探索新的教学方式 和学习方式,推动教育的创新发
展。
现代教育技术环境的构成要素
人工智能辅助教育软件
智能教学系统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为学生提供个 性化学习资源推荐、学习进度跟
踪等智能服务。
智能答疑系统
通过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实现学生 问题的自动识别和智能回答,提高 答疑效率。
学习数据分析工具
运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对学生 学习数据进行分析挖掘,为教师提 供教学策略建议。
04
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
教育大数据挖掘与利用
1 2
教育大数据收集
通过在线学习平台、教育管理系统等渠道,收集 学生的学习行为、成绩、反馈等大量数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科研应用
– 共享各类计算机软、硬件资源及学术信息资源,从而提高科研的 效率,降低科研的成本。同时,可进行信息检索,探讨最新的思 想,发表、交流学术观点,交换论文等。
• 数字化图书馆
– 数字图书馆是以数字化格式存储海量的多媒体信息并能对这些信 息资源进行联机查询、借阅等高效的操作,还可为管理人员提供 业务数据,及时分析研究,加强宏观管理。
第8章学校现代教育技术 环境
2020/11/27
第8章学校现代教育技术环境
学校现代教育技术环境
• 校园网基本概念 • 多媒体教室 • 网络机房 • 人机工程原理 • 微格教室
第8章学校现代教育技术环境
一、校园网基本概念
•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 计算机网络是将若干台独立的计算机通过传输介质相互物 理连接,并通过网络软件逻辑地相互联系到一起而实现资 源共享的计算机系统。
• 计算机网络组成四要素
– 连接对象 – 连接介质 – 连接的控制机制 – 连接的方式与结构
第8章学校现代教育技术环境
网络的分类
• 从地理区域分:
– 局域网 LAN (约1KM以内) – 广域网 WAN (几十~几千KM) – 城域网 MAN (约5~50KM)
• 从网络的拓扑结构分
– 星型网 – 树型网 – 总线型网 – 环型网 – 网状网
– 随着千兆以太网技术的不断完善,尤其是对多媒体信息 传输的改善,大、中、小学在建设校园网时越来越多地 把千兆以太网作为首选的主干技术。
• 组网理念
– “硬件+软件+现代教育”模式的新一代校园网概念 。
第8章学校现代教育技术环境
校园网络的功能
• 信息发布
– 学校的Web主页犹如学校的一个窗口,学校可以通过 这扇窗口向世界各地的人们充分展示学校的形象。一 般说来,学校主页的主要内容应包括:学校历史、院 系、部门介绍、专业设置、招生与分配信息、教学与 科研信息等等。
• 交换机可级联也可堆叠
第8章学校现代教育技术环境
校园网常见互联设备
• 路由器 (Router):
– 路由器是连接多个网络或网段的网络设备,它能将不 同网络或网段之间的数据信息进行“翻译”,以使它 们能够相互“读”懂对方的数据,从而构成一个更大 的网络。
• 功能:
– 即数据通道功能和控制功能,数据通道功能一般由硬 件来完成,控制功能一般用软件来实现。
• 教学应用
– 校园网的主要功能就是教学应用,它网络工具完成网络教学任务。
第8章学校现代教育技术环境
校园网络的功能
• 教学应用
– 网络教学支持平台:网络教学支持平台是学校开展网络教 学活动的支撑系统,它可以包括网络备课、网络授课、网 上课程学习、网上练习、在线考试、虚拟实验室、网络教 学评价、作业递交与批改、课程辅导答疑、师生交流、教 学管理等模块。
– 光纤具有极高的传输带宽,目前技术可以1000Mbps以上的速率进行 传输。光纤的衰减极低,抗电磁干扰能力很强,所以传输距离可达 20公里以上。
第8章学校现代教育技术环境
电信宽带IP网 CHINANET
网管
1G
记 费 采集预处理 处 (出口/区间) 理 中 心

证 数据库双机
服 务 器
阵列
公共应用
– 教学信息资源库:教学信息资源库是学校进行网络教学的 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多媒体素材库、教案库、课件库、 试题库、学科资料库等等。
第8章学校现代教育技术环境
校园网络的功能
• 管理应用
– 建立在校园网络基础上的学校管理信息系统(MIS)可以为学校在人事、教 务、财务、日程安排、后勤管理等方面,提供一个先进的分布式管理系 统。
– 功能:转发、放大、管理、交换等。 – 与集线器的主要区别在于:从工作方式看,集线器采用广
播模式,也就是说集线器的某个端口工作的时候,其他所 有端口都能够收到信息,容易产生广播风暴。当网络规模 较大时,网络性能会受到严重影响。而当交换机工作的时 候,只有发出请示的端口和目的端口之间相互响应,而不 影响其他端口(即点对点方式,交换机有MAC地址记忆 功能)。
二、多媒体教室
• 基本功能
– 连接校园网、CERNET、Internet,使教师能方便地调 用丰富的网络资源,实现网络联机教学;
– 连接闭路电视系统,充分发挥电视媒体在教学中的作 用;
– 演示各类多媒体教学课件,开展计算机辅助教学; – 播放录像、VCD、DVD等视频教学节目; – 展示实物、模型、图片、文字等资料; – 能以高清晰、大屏幕投影仪显示计算机信息和各种视
第8章学校现代教育技术环境
校园网络的组成
• 校园网系统主要包括
– 网络传输媒质 – 交换设备(交换机、路由器、集线器等) – 服务器、工作站 – 管理服务软件系统等部分组成。
• 服务器
– 服务器(Server)是网络上一种为客户端计算机提供 各种服务的高性能的计算机。
– 网络中所执行的任务不同可分为:Web服务器、数据 库服务器、视频服务器、FTP服务器、Mail服务器、 打印服务器、网关服务器、域名服务器等等。
第8章学校现代教育技术环境
校园网络的结构
• Intranet:就是一类基于Internet技术的企业内部
网络,它通过防火墙与Internet连接。在Intranet
中,除了能够完成传统局域网的所有操作外,还
可以实现Web浏览、FTP文件传输、E-mail收发、
BBS讨论和聊天等原本在Internet上才能实现的功
WWW Email FTP
DNS
1G 1G备份 10/100M
教育网
1G
PIX535防火墙
Catalyst6509
1G
校园中心 交换机4006
各院系内部 交换机3548
DHCP 服务器
Catalyst6509
报表统计工作站 GEC
记费管理服务器 1G
校园中心 交换机4006
校内各个院系网络
服务器群
校园内33栋学生宿舍
• 校园网络是Internet技术在学校中的一个典型应用, 换言之,校园网络就是一个特殊的Intranet。
第8章学校现代教育技术环境
校园网组网技术与理念
• 组网技术:
– 快 速 以 太 网 / 千 兆 以 太 网 ( Fast Ethernet/Gigabit Ethernet)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网络技术,目前传输速 度可达1000Mbps以上,由于千兆以太网和过去大量使 用的以太网与快速以太网完全兼容,并以易掌握和管理、 升级费用低等优势发展成为主流网络技术。
摄 像 头 ( 镜 头 90 度 旋 转 ) 幻灯片插槽
侧光源
侧光源
专业背光板
控制面板
第8章学校现代教育技术环境
多媒体教室主要设备(列举)
• 投影仪
– 投影仪是多媒体教室中计算机、视频展示 台、VCD、录像机的视频再现设备,是目 前多媒体教室中价格最贵的设备。
第8章学校现代教育技术环境
校园网常见互联设备
• 集线器 (HUB):集线器是计算机网络中连接多 个计算机或其他设备的连接设备 。
– 功能:转发、放大、管理等。 – 如果网络中计算机的数目较多,可将集线器级联使
用或选用可堆叠集线器
第8章学校现代教育技术环境
校园网常见互联设备
• 交换机 (Switch):也是一个多端口的连接设备。
Z大学校园网结构图
第8章学校现代教育技术环境
Internet接入技术
• 基本的接入方式
– 局域网接入 – 电话线接入 – 有线电视电缆接入 – 电力接入
• 其他方式:
– 卫星接入: – 无线接入:
第8章学校现代教育技术环境
Internet接入方式(列举)
• ADSL接入 :
– ADSL(Asymmetrical Digital Subscriber Line,不对称数字用户 环路)是一种能够通过普通电话线提供宽带数据业务的技术,是目前 较具发展前景的一种接入技术。
– ADSL支持上行速率640kbps~1Mbps,下行速率1Mbps~8Mbps, 素有“网络快车”之美誉。因其用户投资少,仅需购置一台ADSL Modem,安装方便快捷,可以同时通话和上网等特点。
• VDSL接入 :
– VDSL(Very High Bit Rate DSL,极高位速率DSL)可被视为 ADSL的下一代,也和电话共用同一条线,但比ADSL还要快,提供 上下行对称的10Mbps-30Mbps速率甚至更高。目前VDSL技术处于 发展初期,由于有着和ADSL同样的优势,受到越来越多用户的青 睐。
• 光纤+以太网接入
– FTTx+LAN(光纤+以太网)是一种光纤加五类网络线的宽带接 入方式。它将光纤直接接入小区和单位的中心机房,然后通过五 类线与各用户的计算机相连,为广大用户提供高速上网和其他宽 带数据服务。采用以太网接入方式可以实现千兆带宽到小区、百 兆带宽到楼道、十兆带宽到桌面。
第8章学校现代教育技术环境
能。
Web/FTP服务器
数据库/Mail/VOD服务器
路由器
Internet
主干交换机
防火墙
Intrane t
第8章学校现代教育技术环境
校园网络的结构
• 校园网络(Campus Network)
– 通常是指利用网络设备、通讯介质和适宜的网络技术与协 议(例如TCP/IP协议等)以及各类系统管理软件和应用软件, 将校园内计算机和各种终端设备有机地集成在一起,同时 通过防火墙(Firewall)与外部的Internet网络连接,以用于教 学、科研、学校管理、信息资源共享和远程教育等方面工 作的局域网。
• 双绞线(Twisted Pair):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