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级配砂砾及级配基层和底基层
3、级配砂砾及级配砾石填写说明

填写说明7.8.3 级配砂砾及级配砾石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1、验收依据:【规范名称及编号】《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
2、规范摘要以下内容摘录自《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
本表适用于级配砂砾及级配砾石施工质量验收。
按每条路或路段划分检验批7.6.2 级配砂砾及级配砾石应符合下列要求:1 天然砂砾应质地坚硬,含泥量不得大于砂质量(粒径小于5mm)的10%,砾石颗粒中细长及扁平颗粒的含量不得超过20%。
2 级配砾石作次干路及其以下道路底基层时,级配中最大粒径宜小于53mm,作基层时最大粒径不得大于37.5mm。
3 级配砂砾及级配砾石的颗粒范围和技术指标宜符合表7.6.2的规定。
表7.6.2 级配砂砾及级配砾石的颗粒范围及技术指标2表中②示对于无塑性的混合料,小于0.075mm的颗粒含量接近高限。
主控项目1 集料质量及级配应符合本规范第7.6.1条的有关规定。
检查数量:按砂石材料的进场批次,每批抽检1次。
检验方法:查检验报告。
2 基层大于等于97%、底基层压实度大于等于95%。
检查数量:每压实层,每1000m2抽检1点。
检验方法:灌砂法或灌水法。
3 弯沉值,不应大于设计规定。
检查数量:设计规定时每车道、每20m,测1点。
检验方法:弯沉仪检测。
一般项目4 表面应平整、坚实,无松散和粗、细集料集中现象。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5 级配砂砾及级配砾石基层和底基层允许偏差应符合表7.8.3的有关规定。
表7.8.3 级配砂砾及级配碎石基层和底基层允许偏差。
路基路面压实度标准

路基路面压实度标准
《xx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
一、沥青混合料面层压实度要求
1、热拌沥青混合料面层压实度要求
2、冷拌沥青混合料面层压实度要求
二、基层、底基层压实度要求
1、石灰稳定土、石灰粉煤灰稳定砂砾(碎石)、石灰粉煤灰稳定、钢渣基层和底基层压实度要求:
2、水泥稳定土类基层和底基层压实度要求:
3、级配砂砾、级配砾石基层和底基层压实度要求:
4、级配碎石、级配碎砾石基层和底基层压实度要求:
5、沥青混合料(沥青碎石)基层压实度要求:
6、沥青贯入式基层压实度要求:
三、路基压实度要求
1、土路基
1)、土路基压实度标准《xx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检验规范》
2)、土路基压实度标准《xx道路工程技术标准送审稿》
注:1、表中数值以重型击实为准。
2、特殊地区的路基压实度可参考表列适当降低。
2、路肩:压实度应大于或等于90%
3、软土路基:
1)、换填土处理软土路基:压实度要求同土路基。
2)、砂垫层处理软土路基:压实度应大于或等于90%
四、沥青贯入式与沥青表面处治面层压实度要求
1、沥青贯入式面层压实度要求
2、冷拌沥青混合料面层压实度要求
土基验收弯沉值20MPa560.4
25Mpa454.6
30Mpa383.1
35Mpa331.5
36Mpa322.9。
级配碎(砾)石基层和底基层质量检查表

15
6
2
14
11
10
16
10
8
13
12
90
4
纵断高程(mm)
+5,-10
+5,-15
+5,-15
+5,-20
-15
-8
-2
-11
-5
+4
-21
+1
+5
+1
90
5
宽度(mm)
符合设计要求
符合设计要求
+11
+8
-11
+6
+11
+3
+10
+6
+10
+22
90
6
厚度(mm)
代表值
-8
-10
-10
-12
-5
-9
-1
-12
-15
-4
-7
-1
-11
-5
90
合格值
-15
-20
-25
-30
7
横坡(%)
±0.3
±0.5
±0.3
±0.5
检查意见:
现场监理工程师意见:
承包人技术负责人:检查人:记录人:2013年月日
注:检查方法参照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合计
项
次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实
3
4
5
6
7
8
9
10
平均、代表值
合格率(%)
基层
底基层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
其他公
级配砂砾(级配砂石)基层及底基层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级配砂砾(级配砂石)基层及底基层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市政验·道-16
第页共页
工程名称
单位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
分包单位
项目负责人
项目技术负责人
分部(子分部)
工程名称
分项工程名称
验收部位/区段
检验批容量
施工及验收依据
《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
验收项目
设计要求或规范规定
最小/实际抽样数量
≤20
3
纵断高程(mm)
基层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15
底基层
±20
4
平整度
(mm)
基层
≤10
底基层
≤15
5
宽度(mm)
不小于
设计规定+B
6
横坡
±0.3%
且不反坡
7
厚度
(mm)
砂石
+20, -10
砾石
+20, -10%
施工单位检查结果
专业工长:(签名)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签名)年月日
监理单位验收结论
专业监理工程师:(签名)年月日
检查记录
检查结果
主控项目
1
集料质量及级配应符合规范第7.6.2条的有关规定。
第7.8.3-1条
2
基层(底基层)压实度大于等于97%(95%)。
第7.8.3-2条
3
弯沉值,不应大于设计规定。
第7.8.3-3条
一般项目
1
表面应平整、坚实,无松散和粗、细集料集中现象。
第7.8.3-4条
2
允许偏差
中线偏位(mm)
注:B为施工时必要的附加宽度。
路基路面压实度标准(城镇道路验收标准)-三级路压实度标准

路基路面压实度标准
《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
一、沥青混合料面层压实度要求
二、基层、底基层压实度要求
1、石灰稳定土、石灰粉煤灰稳定砂砾(碎石)、石灰粉煤灰稳定、钢渣基层和
三、路基压实度要求
1、土路基
注:1、表中数值以重型击实为准。
2、特殊地区的路基压实度可参考表列适当降低。
2、路肩:压实度应大于或等于90%
3、软土路基:
1)、换填土处理软土路基:压实度要求同土路基.
2)、砂垫层处理软土路基:压实度应大于或等于90%
四、沥青贯入式与沥青表面处治面层压实度要求
土基验收弯沉值
20MPa 560.4 0.01mm
25Mpa 454.6 0.01mm
30Mpa 383。
1 0。
01mm
35Mpa 331.5 0.01mm
36Mpa 322.9 0。
01mm。
城市道路施工检验标准-2008

路基—检验标准填石方路基允许偏差注:B为施工必要附加宽度。
查项目。
表1.1.4-1 砂垫层允许偏差注:B为必要的附加宽度。
表1.1.4-2 土工合成材料铺设允许偏差注:H为桩长或孔深,G为灌砂量。
表1.1.4-4 塑料排水板置设允许偏差注:H—桩长或孔深。
注:H为桩长或孔深。
注:H为桩长或孔深。
表1.1.4-7 粉喷桩允许偏差表1.1.5 夯实允许偏差湿陷系数等指标。
基层—检验标准表7.8.3级配砂砾及级配碎石基层和底基层允许偏差沥青混合料面层—检验标准注:1.测平仪为全线每车道连续检测每100m计算标准差σ;无测平仪时可采用3m 直尺检测;表中检验频率点数为测线数;2.平整度、抗滑性能也可采用自动检测设备进行检测;3.底基层表面、下面层应按设计规定用量撒泼透层油、粘层油;4.中面层、底面层仅进行中线偏位、平整度、宽度、横坡的检测;5.改性(再生)沥青混凝土路面可采用此表进行检验;6.十字法检查井框与路面高差,每座检查井均应检查。
十字法检查中,以平行于道路中线,过检查井盖中心的直线做基线,另一条线与基线垂直,构成检查用十字线。
表8.5.2 冷拌沥青混合料面层允许偏差沥青贯入式与沥青表面处治面层—检验标准表9.4.2沥青表面处治允许偏差注:沥青总用量应按国家现行标准《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T 0982方法,每工作日每洒布沥青检查一次本单位面积的总沥青用量。
水泥混凝土面层—检验标准铺砌式面层—检验标准表11.3.1料石面层允许偏差表11.3.2预制混凝土砌块面层允许偏差广场与停车场面层—检验标准表注:①在每一单位工程中,以40m×40m定方格网,进行编号,作为量测检查的基本单元,不足40m×40m的部分以一个单元计。
在基本单元中再以10m×10m或20m×20m为子单元,每基本单元范围内只抽一个子单元检查;检查方法为随机取样,即基本单元在室内确定,子单元在现场确定,量取3点取最大值。
级配碎(砾)石底基层和基层标准化施工

级配碎(砾)石底基层和基层标准化施工一、一般要求1.级配碎石。
(1)级配碎石应用预先筛分成几组不同粒径的碎石和4.75mm以下的石屑组配而成。
缺乏石屑时,也可以添加细砂砾或粗砂,但其强度和稳定性不如添加石屑的级配碎石。
也可以用颗粒组成合适的含细集料较多的砂砾与未筛分碎石配合成级配碎砾石。
(2)级配碎石的最大粒径直控制在31.5mm以下,压碎值:基层不大于26%;底基层不大于30%o碎石中针片状颗粒的总含量不超过20%,质软、易破碎的碎石含量不得超过10%,不应有粘土团、植物等有害物质。
拌和用料应按照工地建设标准化要求存放。
(3)压实厚度不应超过20cm o(4)级配碎石基层未洒透层油或未铺封层时,禁止开放交通。
(5)级配碎石采用集中厂拌法拌和混合料,摊铺机摊铺。
2、级配砾石。
(1)天然砂砾符合规定的级配要求,而且塑性指数在9以下时,可以直接做底基层。
(2)砾石的最大粒径不超过37.5mm,压碎值不大于30%,颗粒中细长及片平颗粒的含量不超过20%o(3)压实厚度不应超过20cm o二.施工前准备1.将拌和设备安装调试完毕后由计量部门进行计量系统标定,经项目法人或总监办认可。
2、试验人员确定好料斗不同开口尺寸、电机转速与材料流量关系图。
3、建立施工工点质量保证体系、制定质量技术控制措施、工程进度计划等提驻地办批准后进行技术交底工作。
4、根据设计图纸提供的纵断面参数,桩号按照5m为最小单位依次计算好设计中桩、边*庄的高程。
5、对已交验的路基放出底基层的中线和边线,每IOm设一中线*庄(曲线段5m),并在两侧路肩边缘设置指示桩,桩上明显标记设计高程,用白灰画出边缘线。
按设计结构层中口位置向外培筑好内侧竖直的土路肩。
6、对下承层用清扫机清扫干净,洒水湿润下承层。
不得有积水。
7、混合料组成设计:(1)依据技术规范及招标文件的要求进行目标配合比设计,确定混合料组成设计,并报请监理工程师批准。
(2)依据目标配合比,进行混合料试拌,确定好料斗开口尺寸及电机转速,报专业监理工程师批准。
CJJ1-2008城市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

4已摊铺的碎石,碾压前应断绝交通,保持摊铺层清洁。
7.7.3 碾压除应遵守本规范第7.2节的有关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1碾压前和碾压中应适量洒水。
2碾压中有过压现象的部位,应进行还田处理。
7.7.4 成活应符合下列规定:1碎石压实后及成活中应适量洒水。
2视压实碎石的缝隙情况撒布嵌缝料。
3宜采用12t以上的压路机碾压成活,碾压至缝隙嵌挤应密实,稳定坚实、表面平整,轮迹小于5mm。
4 未铺装上层前,对已成活的碎石基层应保持养护,不得开通交通。
7.8检验标准7.8.1石灰稳定土,石灰、粉煤灰稳定砂砾(碎石,石灰、粉煤灰稳定钢渣基层及底基层质量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主控项目1原材料质量检验应符合下列要求:1)土应符合本规范第7.2.1条第1款或第7.4.1条第4款的规定。
2)右灰应符合本规范第7.2.1条第2款的规定。
3)粉煤灰应符合本规范第7.3.1条第2款的规定。
4)砂砾应符合本规范第7.3.1条第3款的规定。
5)钢渣应符合本规范第7.4.1条第3款的规定。
6)水应符合本规范第7.2.I条第3款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不同材料进厂批次,每批检查1次。
检验方法:查检验报告、复验。
2基层、底基层的压实度应符合下列要求:651)城市快速路、主干路基层大于或等于97%,底基层大于或等于95%。
2)其他等级道路基层大于或等于95%,底基层大干或等于93%。
检查数最:每l000m2。
每压实层抽检1点。
检验方法:环刀法、灌砂法或灌水法。
3基层、底基层试件作7d无侧限抗压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每2000m2 抽检1组(6块)。
检验方法:现场取样试验。
一般项目4表面应平整、坚实、无粗细骨科集中现象,无明显轮迹、推移、裂缝,接茬平顺,无贴皮、散料。
5基层及底基层允许偏差应符合表7.8.1的规定。
表7.8.1 石灰稳定士类基层及底基层允许偏差项目允许偏差检验频率检验方法范围点数中线偏移(mm)≤20100m1用经纬仪测量纵断高程(mm)基层±1520m1用水准仪测量底基层±20平整度(mm)基层≤1020m路宽(m)<91用3m直尺和塞尺连续量两尺,取较大值底基层≤159~152>153宽度(mm)不小于设计规定+B40m1用钢尺量横坡±0.3%且不反坡20m 路宽(m)<92用水准仪测量9~154>156厚度(mm)±101000m21用钢尺量7.8.2水泥稳定土类基层及底基层质量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主控项目1 原材料质量检验应符合下列要求:661)水泥应符合本规范第7.5.1条第1款的规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位(子单位)工程名称
分部(子分部)工程名称
验收部位
施工单位
项目经理
施工执行标准名称及编号
城镇道路工程施工及质量验收规范(CJJ 1-2008) 监理(建设)单 位验收记录
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 集料质量 及级配 压实度 弯沉值 中线偏位(mm) 纵断高程 (mm) 平整度 (mm) 基层 底基层 基层 底基层 宽度(mm) 横坡 砂石 6 厚度(mm) 砾石 专业工长(施工员) +20,-10%层厚 符合本规范第 7.6.2 条的有关规定 基层≥97%, 底基层≥95% 不大于设计规定 ≤20 ±15 ±20 ≤10 ≤15 不小于设计规定 +B ±0.3%且不反坡 +20,-10
施工单位检查评定记录
1 主 控 项 2 目 3 1 2
一 3 般 项 目 4 5
施工班组长
施年
月
日
监理(建设)单位 验收结论 专业监理工程师(建设单 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
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