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工程试题库
大学发酵工程试题及答案

大学发酵工程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发酵工程中常用的微生物是()。
A. 细菌B. 酵母C. 霉菌D. 以上都是答案:D2. 下列哪种不是发酵工程中常用的培养基类型?()A. 液体培养基B. 固体培养基C. 半固体培养基D. 气体培养基答案:D3. 发酵过程中,控制pH值的目的是什么?()A. 提高微生物的生长速度B. 增加产物的稳定性C. 抑制微生物的生长D. 促进产物的生成答案:D4. 在发酵罐中,通入无菌空气的目的是()。
A. 增加罐内压力B. 调节温度C. 提供氧气D. 调节pH值5. 发酵工程中,常用的灭菌方法不包括()。
A. 干热灭菌B. 湿热灭菌C. 化学灭菌D. 辐射灭菌答案:C6. 下列哪种物质不是发酵产物?()A. 酒精B. 乳酸C. 抗生素D. 维生素答案:D7. 发酵过程中,温度控制的重要性在于()。
A. 影响微生物的代谢速率B. 影响产物的稳定性C. 影响微生物的生长速度D. 以上都是答案:D8. 发酵工程中,接种量的大小对发酵过程的影响是()。
A. 无影响B. 影响发酵速度C. 影响产物产量D. 影响发酵周期答案:D9. 发酵工程中,常用的发酵罐类型包括()。
B. 静态罐C. 气升式罐D. 以上都是答案:D10. 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的代谢类型包括()。
A. 厌氧代谢B. 好氧代谢C. 兼性代谢D. 以上都是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发酵工程中,影响微生物生长的因素包括()。
A. 温度B. pH值C. 氧气供应D. 营养物质答案:ABCD2. 发酵过程中,常用的检测方法包括()。
A. 光学显微镜检测B. 电子显微镜检测C.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D. 气相色谱分析答案:ABCD3. 发酵工程中,常用的控制策略包括()。
A. 温度控制B. pH值控制C. 氧气供应控制D. 营养物质供应控制答案:ABCD4. 发酵工程中,产物的提取方法包括()。
发酵工程期末试题及答案

发酵工程期末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发酵工程是指通过什么技术手段促使微生物发酵?A. 高温加热B. 低温冷藏C. 化学合成D. 手工搅拌答案:C. 化学合成2. 下面哪个条件对于发酵过程是必需的?A. 光照条件B. 高氧浓度C. 适宜温度D. 高湿度答案:C. 适宜温度3. 发酵酵母菌在酵母发酵过程中主要产生什么?A. 二氧化碳B. 氧气C. 水D. 氮气答案:A. 二氧化碳4. 下面哪个因素对酵母发酵效果影响最大?A. 初始菌种浓度B. 发酵温度C. 发酵pH值D. 发酵时间答案:B. 发酵温度5. 发酵工程中的底物指的是什么?A. 微生物种类B. 发酵槽C. 发酵产物D. 发酵过程中的原料答案:D. 发酵过程中的原料二、填空题1. 发酵是一种通过微生物代谢作用,将底物转化为产物的过程。
2. 发酵过程中,产生的主要产物包括二氧化碳、酒精、醋酸等。
3. 发酵过程中,适宜的温度范围能够提高微生物代谢速度。
4. 发酵工程中,控制pH值是为了保持适宜的微生物活性。
5. 发酵过程中,空气中的氧气是微生物进行呼吸代谢所必需的。
三、简答题1. 请简述发酵工程的基本原理及应用范围。
答:发酵工程是利用微生物代谢活动来生产有用物质的过程。
它通过控制底物、温度、酸碱度、氧气供应等因素,促使微生物正常生长和代谢,在其代谢过程中产生所需的产品。
发酵工程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医药工业、化工工业等领域,生产出的产品包括酒精、乳酸、抗生素等。
2. 发酵工程中的关键影响因素有哪些?请简要说明其作用。
答:发酵工程中的关键影响因素包括温度、pH值、氧气供应等。
适宜的温度可以提高微生物代谢速度,促进产物的生成;控制适宜的pH值有利于维持微生物的正常生长和代谢;提供足够的氧气供应可以满足微生物的呼吸代谢需求,提高发酵效率。
3. 发酵过程中的菌种选择对发酵效果有何影响?答:菌种选择是发酵工程中一个关键的因素,不同的菌种对底物的利用能力不同,产物的种类和产量也会有所差异。
食品科学技术:发酵工程考试题(题库版)

食品科学技术:发酵工程考试题(题库版)1、单选下列关于发酵工程的说法,错误的是OA、发酵工程的产品是指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和菌体本身B、通过人工诱变选育新品种C、培养基、发酵设备和菌种必须经过严格的灭菌D、环境(江南博哥)条件的变化,不仅会影响菌种的生长繁殖,而且会影响菌体代谢产物的形成正确答案:C2、名词解释液体发酵正确答案:液体发酵是相对于固体和半固体发酵而言,是从培养基的状态对发酵的一个分类。
当然,由于培养基状态不同也影响了发酵过程的很多因素,如发酵的条件,发酵设备等。
3、问答题优良酿造大麦的特点.正确答案:大麦便于发芽,并产生大量的水解酶类;大麦种植遍及全球;参考解析:试题答案大麦便于发芽,并产生大量的水解酶类;大麦种植遍及全球;大麦的化学成分适合酿造啤酒;大麦是非人类食用主粮。
(1)色泽:良好大麦有光泽,淡黄;受潮大麦发暗,胚部呈深褐色;受霉菌侵蚀的大麦则呈灰色或微兰色。
(2)气味:良好大麦具有新鲜稻草香味。
(3)谷皮:优良大麦皮薄,有细密纹道。
(4)麦粒形态:以短胖者为佳。
(5)夹杂物:杂谷粒和沙土等应在2%以下。
4、名词解释基因克隆正确答案:经无性繁殖获得基因许多相同拷贝的过程。
通常是将单个基因导入宿主细胞中复制而成5、名词解释半连续发酵正确答案:(在补料分批培养的基础上间歇放掉部分发酵液(带放)称为半连续培养。
某些品种采取这种方式,如四环素发酵)6、单选下列营养物质中,不同时含有碳源、氮源和生长因子的是OA.牛肉膏B.蛋白陈C.生物素D.酵母粉正确答案:C7、名词解释诱导多能干细胞正确答案:通过向皮肤成纤维细胞的培养基中添加几种胚胎干细胞表达的转录因子基因,诱导成纤维细胞转化成的类多能胚胎干细胞。
8、名词解释Strainbreeding(菌种选育)正确答案:从分离筛选获得的有价值菌种中经过人工选育出各种突变体以大幅提高了菌种产生有价值的代谢产物的水平,改进产品质量,去除不需要的代谢产物或产生新代谢产物9、名词解释末端代谢产物阻遏正确答案:由于某些代谢途径中的末端产物过量积累而引起酶合成的阻遏称为、10、名词解释酵母双杂交系统正确答案:是将待研究的两种蛋白质的基因分别克隆到酵母表达质粒的转录激活因子(如GA1.4等)的DNA结合结构域基因和GA1.4激活结构域基因,构建成融合表达载体,从表达产物分析两种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系统。
(完整版)发酵工程_题库及答案

发酵工程部分题库及答案1、举出几例微生物大规模表达的产品, 及其产生菌的特点?A.蛋白酶表达产物一般分泌至胞外,能利用廉价的氮源,生长温度较高,生长速度快,纯化、分离及分析快速;安全性高,得到FDA的批准的菌种。
B.单细胞蛋白生长迅速,营养要求不高,易培养,能利用廉价的培养基或生产废物。
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产量高,质量好。
安全性高,得到FDA的批准的菌种。
C. 不饱和脂肪酸生长温度较低,安全性高,能利用廉价的碳源,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D.抗生素生产性能稳定,产量高,不产色素,,能利用廉价原料F. 氨基酸代谢途径比较清楚,代谢途径比较简单2、工业化菌种的要求?A能够利用廉价的原料,简单的培养基,大量高效地合成产物B有关合成产物的途径尽可能地简单,或者说菌种改造的可操作性要强C. 遗传性能要相对稳定D. 不易感染它种微生物或噬菌体E. 产生菌及其产物的毒性必须考虑(在分类学上最好与致病菌无关)F. 生产特性要符合工艺要求4、讨论:微生物(包括动、植物)可以生产我们所需的一切产品,但是涉及到工业化生产,对于某一种特定的产品,为何只有特定的微生物才具有大量表达的潜力?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微生物细胞对遗传信息作选择性的表达,实现代谢的自动调节。
代谢的协调能保证在任何特定时刻、特定的细胞空间,只合成必要的酶系(参与代谢的多种酶)和刚够用的酶量。
一旦特定物质的合成达到足够的量,与这些物质合成有关的酶就不再合成了。
并且,已合成的酶的活力受到许多调节机制的控制,以确保新陈代谢全面协调,、为细胞的经济运行提供保证。
因此,细胞固有的生产关系支持细胞自身的增殖(生产细胞),不支持(人的)目的产物的过量生产(生产特定的初级代谢产物)。
而工业化生产要求特定表达某种或某类物质,只有正常代谢被打破,代谢协调失常的微生物才能达到要求5、自然界分离微生物的一般操作步骤?样品的采取→预处理→培养→菌落的选择→初筛→复筛→性能的鉴定→菌种保藏6、从环境中分离目的微生物时,为何一定要进行富集培养?自然界中目的微生物含量很少,非目的微生物种类繁多,进行富集培养,使目的微生物在最适的环境下迅速地生长繁殖,数量增加,由原来自然条件下的劣势种变成人工环境下的优势种,使筛选变得可能。
发酵工程期末考试试题

发酵工程期末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发酵工程中,微生物的代谢类型主要包括:A. 异养需氧型B. 异养厌氧型C. 自养需氧型D. 以上都是2. 下列哪项不是发酵过程中需要控制的参数?A. 温度B. pH值C. 氧气供应D. 光照强度3. 发酵罐中通常使用的搅拌器类型是:A. 桨式搅拌器B. 涡轮式搅拌器C. 螺旋搅拌器D. 磁力搅拌器4. 以下哪种物质不是发酵过程中常用的碳源?A. 葡萄糖B. 乳糖C. 硝酸盐D. 淀粉5. 以下哪个不是发酵产物的分离纯化方法?A. 沉淀B. 过滤C. 超滤D. 蒸馏6. 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的代谢途径可以通过以下哪种方式进行调控?A. 基因工程B. 环境因素C. 酶的抑制D. 以上都是7. 工业发酵中,通常采用的微生物菌种包括:A. 野生型菌种B. 突变型菌种C. 基因工程菌种D. 以上都是8. 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的呼吸类型主要有:A. 有氧呼吸B. 无氧呼吸C. 微好氧呼吸D. 以上都是9. 以下哪个不是发酵工程中常用的消毒方法?A. 热消毒B. 紫外线消毒C. 化学消毒D. 辐射消毒10. 发酵过程中,pH值的控制对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产物的合成有重要影响,其主要原因是:A. 影响酶的活性B. 影响微生物细胞膜的通透性C. 影响代谢产物的溶解度D. 以上都是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发酵工程中常用的微生物菌种的筛选和改良方法。
2. 描述发酵过程中温度控制的重要性及其对微生物代谢的影响。
3. 阐述发酵产物的提取和纯化过程中,常用的方法及其原理。
三、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1. 假设某发酵罐的体积为100升,发酵过程中氧气的消耗速率为0.5升/分钟。
如果发酵罐的氧气浓度从20%下降到15%,计算氧气消耗的总体积。
2. 某发酵过程产生的代谢产物浓度与发酵时间的关系为C = 0.02t^2 + 0.5t,其中C是浓度(mg/L),t是时间(小时)。
工业发酵基础试题及答案

工业发酵基础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工业发酵中常用的微生物是()。
A. 细菌B. 酵母菌C. 霉菌D. 病毒答案:B2. 工业发酵过程中,控制pH值的主要目的是()。
A. 增加氧气供应B. 调节微生物的生长环境C. 促进产物的合成D. 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答案:B3. 下列哪种原料不适合用于工业发酵()。
A. 玉米B. 甘蔗C. 石油D. 木材答案:C4. 工业发酵罐中,搅拌的主要作用是()。
A. 增加氧气溶解B. 促进热量传递C. 保持发酵液均匀D. 减少微生物的聚集5. 工业发酵过程中,通入无菌空气的主要目的是()。
A. 提供氧气B. 增加压力C. 调节温度D. 促进产物的合成答案:A6. 工业发酵过程中,温度控制的主要目的是()。
A. 增加微生物的生长速度B. 减少微生物的代谢活动C. 保持微生物的活性D. 促进产物的积累答案:C7. 工业发酵中,常用的灭菌方法是()。
A. 干热灭菌B. 湿热灭菌C. 紫外线灭菌D. 化学灭菌答案:B8. 工业发酵中,发酵液的pH值通常控制在()。
A. 2-3B. 4-6C. 6-8D. 8-10答案:C9. 工业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的代谢产物主要有()。
B. 蛋白质C. 酒精D. 所有以上答案:D10. 工业发酵中,提高发酵效率的措施不包括()。
A. 优化培养基B. 增加接种量C. 减少通风量D. 优化发酵条件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工业发酵中常用的微生物包括()。
A. 细菌B. 酵母菌C. 霉菌D. 病毒答案:ABC2. 工业发酵过程中,影响微生物生长的因素包括()。
A. 温度B. pH值C. 氧气供应D. 营养物质答案:ABCD3. 工业发酵中,常用的灭菌方法有()。
A. 干热灭菌B. 湿热灭菌C. 紫外线灭菌D. 化学灭菌答案:ABCD4. 工业发酵过程中,发酵液的pH值控制对微生物的影响包括()。
A. 影响酶的活性B. 影响细胞膜的通透性C. 影响微生物的代谢途径D. 影响产物的合成答案:ABCD5. 工业发酵中,提高发酵效率的措施包括()。
发酵工程试题

发酵工程试题
一、选择题
1. 受体物质被微生物通过代谢转化为产物的过程称为:
A. 发酵
B. 糖酵解
C. 微生物生长
D. 呼吸作用
2. 以下哪个因素对发酵过程影响最大?
A. 温度
B. pH值
C. 氧气浓度
D. 湿度
3. 酵母是常见的发酵微生物,它主要代谢产物是:
A. 乙醇和二氧化碳
B. 乳酸和乙醇
C. 丙酮和乳酸
D. 醋酸和乙醇
4. 以下哪个过程不属于发酵过程?
A. 乳酸发酵
B. 无氧呼吸
C. 丙酮发酵
D. 乙醇发酵
5. 下列哪种微生物不会参与发酵过程?
A. 大肠杆菌
B. 酵母菌
C. 乳酸菌
D. 革兰氏阳性菌
二、填空题
1. 乳酸菌发酵产物为 ______ 和 ___________。
2. 发酵是一种__________的代谢过程。
3. 产酸菌的最适pH为_____________。
4. 微生物在________条件下进行发酵效果最好。
5. 发酵过程中,利用的主要能源是________。
三、简答题
1. 请简要介绍微生物在发酵过程中的作用。
2. 选择合适的发酵条件可以为发酵过程提供更好的效果,请列举至少三个方面的条件。
3. 发酵过程主要有哪些应用领域?请举例说明。
四、论述题
请根据你对发酵工程的理解和研究,对发酵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注意:文章中不可出现网页链接,回答问题时请尽量使用科学术语和专业知识。
发酵工程制药工试题

发酵工程制药工试题
第一部分:选择题
1.发酵工程的基本原理是()。
A. 理论性文化 B. 发展理路 C. 发酵菌的生长及代谢 D. 实践知识
2.发酵工程制药工设计药品生产工艺主要包括()。
A. 配方设计 B. 加工工艺流程设计 C. 装备选型 D. 以上都是
3.发酵工程制药工为企业提供()的技术服务。
A. 输弱 B. 咨品 C. 技术
D. 设计
4.发酵工程制药工的设计需要考虑()的选择。
A. 杀食源 B. 温度橱 C. 发酵罐材料及结构形式 D. 分敛情理
第二部分:填空题
1.发酵工程中,常采用的发酵菌有()。
2.发酵工程中,发酵过程是在()中进行的。
3.发酵工程中最常用的发酵罐材料是()。
4.发酵工程设计中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
第三部分:问答题
1.请简要介绍发酵工程在制药工中的应用。
2.发酵工程的设计中,为什么需要考虑发酵罐材料及结构形式的选择?
3.请说明发酵工程中常用的发酵菌对药品生产的重要性。
以上就是关于发酵工程制药工试题的全部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酵工程试题库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发酵工程试题库一、名词解释1.代谢控制发酵:人为地改变微生物的代谢调控机制,使有用中间代谢产物过量积累,这种发酵称为代谢控制发酵。
2.临界氧浓度:微生物的耗氧速率受发酵液中氧的浓度的影响,各种微生物对发酵液中溶氧浓度有一个最低要求,这一溶氧浓度叫做临界氧浓度。
3.固定化酶:在酶促反应过程中,将酶定位或限制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使其在反应后易于与反应物和产物分开,从而达到反复使用和连续化生产的新型酶制剂。
4.营养缺陷型突变株:指某一菌株丧失了合成某种营养物质的能力,在培养基中若不外加这种营养成分就不能正常生长的变异菌株。
5.巴氏消毒法:将物料加热至60℃维持60min,以杀死不耐高温的物料中的微生物营养细胞。
6.发酵工程:是指采用现代工程技术手段,利用微生物的某些特定功能,或直接把微生物应用于工业生产过程,为人类生产有用产品的一种技术。
7.初级代谢产物:微生物细胞在其对数生长期所产生的产物,往往是细胞生长和繁殖中所必需的物质,如糖、氨基酸、脂肪酸、核苷酸以及由这些化合物聚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如多糖、蛋白质、脂类和核酸等,这些化合物称为初级代谢产物。
8.培养基:是人工配制的适合于不同微生物生长繁殖或积累代谢产物的营养基质。
根据微生物对营养的要求,培养基都基本包括碳源、氮源、无机盐、生长因子和水分,此外,还应根据微生物的要求,有一定的酸碱度和渗透压。
9.发酵:指微生物在无氧条件下,分解各种有机物质产生能量的一种方式。
或者更严格地说,发酵是以有机物作为电子受体的氧化还原产能反应。
如葡萄糖在无氧条件下被微生物利用产生酒精并放出二氧化碳,同时获得能量。
10.酵母的第三型发酵,又称碱法甘油发酵。
即在碱性条件下(pH7.6),2分子乙醛发生歧化反应,生成1分子乙醇和1分子乙酸,而磷酸二羟丙酮则还原为甘油。
总反应式:2葡萄糖 + H2O 2甘油 + 乙醇 + 乙酸 + 2CO211.DE值(葡萄糖值):表示淀粉水解程度及糖化程度,指葡萄糖(所有测定的还原糖都当作葡萄糖来计算)占干物质的百分率。
12.发酵热:引起发酵过程温度变化的原因是发酵过程所产生的热量,称为发酵热。
发酵热包括生物热、搅拌热、蒸发(汽化)热和辐射热等。
13.生物膜法废水处理:使微生物群体附着在固体介质(滤料)的表面形成生物膜,废水与生物膜接触过程中,有机污染物质被吸附且氧化分解,使废水得到净化的废水处理方法。
14.耗氧速率:指单位体积培养液在单位时间内的吸氧量,单位为mmolO2/L?h。
15.酶合成调节:酶合成的调节是通过调节酶合成的量来控制微生物代谢速度的调节机制,这类调节在基因转录水平上进行。
酶合成调节主要有酶的诱导和酶的阻遏两种类型。
16.呼吸强度:指单位重量的干菌体在单位时间内所吸取的氧量,单位为mmolO2/g干菌体?h。
17.连续培养:是指以一定的速度向发酵罐内添加新鲜培养基,同时以相同的速度流出培养液,从而使发酵罐内的液量维持恒定,使培养物在近似恒定状态下生长的培养方法。
18.固定化技术: 通过化学或物理的手段将游离细胞或酶定位于限定的空间区域内,并保持其固有的催化活性,使其活性能被反复利用的技术。
19.BOD:指1L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在好氧微生物作用下进行氧化分解时所消耗的溶氧量。
实际测定水样在20℃下培养5d的需氧量BOD5。
20.碳源:凡可构成微生物细胞和代谢产物中碳素来源的营养物质,统称为碳源。
21.酶活性调节:通过改变酶分子的活性来调节代谢速度的调节方式称为酶活性的调节,是发生在蛋白质水平上的调节。
22.COD:指用强氧化剂使被测废水中有机物进行化学氧化时所消耗的氧量。
常用重铬酸钾测得的耗氧量CODCr值表示。
23.介质过滤除菌:是使空气通过经高温灭菌的介质过滤层,将空气中的微生物等颗粒阻截在介质层中,而达到除菌的目的。
二、判断改错题1.人工诱变、细胞工程、基因工程等都能对微生物进行定向改造。
.×2.单细胞蛋白是从微生物细胞中提取出来的。
×3.精确定量某些成分而配制的培养基是所有成分的性质和数量已知的培养基,称为天然培养基。
×4.环境条件的变化不仅会影响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也会影响微生物的代谢途径。
√5.发酵罐中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代谢产物的形成都与搅拌速度有关。
√6.微生物的最适生长繁殖温度就是积累代谢产物的最适温度。
×7.通过调节基础培养基的配方和补料控制可以调控发酵醪的pH值。
√8.灭菌就是杀死一定环境中所有微生物的营养细胞、孢子和胚芽。
×9.巴斯德消毒法能杀死牛奶或奶制品中存在的所有微生物。
×10.发酵产物的提取和精制过程也就是产物浓缩和纯化过程。
√11.细菌分裂繁殖一代所需时间为代时。
√12.凡是影响微生物生长速率的营养成分均称为生长限制因子。
√13.在最适生长温度下,微生物生长繁殖速度最快,因此生产单细胞蛋白的发酵温度应选择最适生长温度。
×14.参与淀粉酶法水解的酶包括淀粉酶、麦芽糖酶和纤维素酶等。
×15.EMP和HMP代谢途径往往同时存在于同一种微生物的糖代谢中。
×16.同功酶是行使同一功能、结构不同的一组酶√17.最适的生长繁殖温度就是微生物代谢的最适温度。
×18.微生物的次级代谢产物是初级代谢不畅通时,由支路代谢产生的。
×19.底物水平磷酸化和氧化磷酸化一样都是通过电子传递系统产生ATP。
×20.分批培养时,细菌首先经历一个适应期,此期间细胞处于代谢活动的低潮,所以细胞数目并不明显增加。
√21.化能异养菌以有机物作为呼吸底物,以O2作为最终电子受体进行有氧呼吸作用产生能量。
√三、单项选择题1.下列关于发酵工程的说法,错误的是(C )A 发酵工程产品主要是指微生物的代谢产物、酶和菌体本身B 可以通过人工诱变选育新菌株C 培养基、发酵设备和菌种必须经过严格的灭菌D 环境条件的变化既影响菌种的生长繁殖又影响菌体代谢产物的形成2.下列关于单细胞蛋白的叙述,正确的是(B )A 是微生物细胞中提取的蛋白质B 是通过发酵生产的微生物菌体C 是微生物细胞分泌的抗生素D 单细胞蛋白不能作为食品3.关于菌种的选育不正确的是(C )A 自然选育菌种费时且盲目性大B 诱变育种原理的基础是基因突变C 代谢控制育种方法有转化、转导及杂交D 采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可构建工程菌4.当培养基pH发生变化时,应该(C )A 加酸B 加碱C 加缓冲液D 加无机盐5.下列营养物质中,不同时含有碳源、氮源和生长因子的是(C )A 牛肉膏B 蛋白胨C 生物素D 酵母粉6.平板划线分离法不需要下面哪个物品或设备(D )A 接种环B 琼脂培养基平板C 超净工作台D 电泳仪7.在培养基的配制过程中,具有如下步骤,其正确顺序为(B )①溶化②调pH ③加棉塞④包扎⑤培养基的分装⑥称量A ①②⑥⑤③④B ⑥①②⑤③④C ⑥①②⑤④③D ①②⑤④⑥③8.甘油生物合成主要由下列哪种物质引起(D )A 尿素B 硫酸铵C 酶D 亚硫酸盐9.对谷氨酸发酵的叙述正确的是(D )A 菌体是异养厌氧型微生物B 生物素对谷氨酸生成无影响C 谷氨酸的形成与搅拌速度无关D 产物可用离子交换法提取10.代谢中如发生还原反应时,(C )A 从底物分子丢失电子B 通常获得大量的能量C 电子加到底物分子上D 底物分子被氧化11.下面哪项特征不适合于三羧酸循环( .D )A C02分子以废物释放B 循环时形成柠檬酸C 所有的反应都要酶催化D 反应导致葡萄糖合成12.当一个NADH分子被代谢和它的电子通过电子传递链传递时,产生(C ) A 6个氨基酸分子B 1个葡萄糖分子C 3个ATP分子D 1个甘油三酯和2个甘油二酯13.为使淀粉和纤维素进行代谢而提供能量,(B )A 它们必须第一步变成脂肪分子B 它们的葡萄糖单位必须被释放C 环境中必须有游离氧存在D 遗传密码必须起促进作用14.常作为生产菌种和科研材料的细菌群体,应该是代谢旺盛、个体形态和生理特性比较稳定的。
所以应选择在它的(B )A 迟滞期B 对数期C 稳定期D 衰亡期15.某些放线菌产生的抗生素,是它们的(B )A 初级代谢产物B 次级代谢产物 C代谢中间产物 D 代谢废物16.固体培养基中需要加入琼脂的目的是( D )A为菌体提供碳源 B 为菌体提供氮源 C 使培养基保持水分 D使培养基凝固17.微生物代谢的调节属于(C )A 神经调节 B.激素调节 C.酶的调节 D.基因调节18.关于微生物代谢产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D )A 初级代谢产物是微生物生长和繁殖所必须的B 次级代谢产物并非是微生物生长和繁殖所必须的C 初级代谢产物在代谢调节下产生D 次级代谢产物的合成无需代谢调节19.在发酵中有关氧的利用正确的是(B )A 微生物可直接利用空气中的氧B 微生物只能利用发酵液中溶解氧C 温度升高,发酵液中溶解氧增多D 机械搅拌与溶氧浓度无关20.某药厂用谷氨酸棒状杆菌发酵生产谷氨酸,结果代谢产物没有谷氨酸而产生乳酸及琥珀酸,其原因可能是(B )A 温度控制不适B 通气量过多C pH呈酸性D 溶氧不足21.下列可用于生产谷氨酸的菌种是(C )A 谷氨酸棒状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B 链球菌、大肠杆菌C 谷氨酸棒状杆菌,黄色短杆菌D 大肠杆菌、乳酸菌22.发酵过程中,不会直接引起pH变化的是(C )A 营养物质的消耗B 微生物呼出的CO2C 微生物细胞数目的增加D 代谢产物的积累23.关于灭菌和消毒的不正确的理解是(B )A 灭菌是指杀灭环境中的一切微生物的细胞、芽孢和孢子B 消毒和灭菌实质上是相同的C 接种环用烧灼法灭菌D 常用灭菌方法有加热法、过滤法、紫外线法、化学药品法24.加热灭菌时,一般营养细胞的致死温度是多少度(B )A 32℃B 60℃C 100℃D 120℃25.下列反应中,消耗1摩尔葡萄糖产生ATP最多的是(A )A 柠檬酸发酵B 甘油发酵C 乳酸发酵D 酒精发酵26.生物学意义上的发酵作用是在什么条件下的生物氧化作用(D )A 氧气参与下B 无机氧化物参与下C 有外源电子最终受体D 无外源电子最终受体27.营养缺陷型菌株是指(D )A 有营养不良症的菌株B 在完全培养基上也不能生长良好的菌株C 培养基中营养成分缺少时获得的菌株D 丧失了合成某种营养成分能力的菌株28.血糖快速测试仪上的酶传感器,使用的是(B )A 复合酶B 固定化酶C 游离的酶D 一般酶制剂29.使用高压锅灭菌时,打开排汽阀的目的是(D )A 防止高压锅内压力过高,使培养基成分受到破坏B 排尽锅内有害气体C 防止锅内压力过高,造成灭菌锅爆炸D 排尽锅内冷空气30.巴斯德效应是指(D )A 乳酸对微生物的抑制B 酒精对葡萄糖分解的抑制C 氧气对呼吸作用的抑制D 氧气对发酵作用的抑制31.微生物群体生长状况的测定方法可以是(B )①测定样品的细胞数目②测定次级代谢产物的总含量③测定培养基中细菌的体积④测定样品的细胞重量A.②④ B.①④ C.①③ D.②③32.酵母菌培养液中常含有一定浓度的葡萄糖,但当葡萄糖浓度过高时,反而会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原因是(B )A.碳源供应太充足 B.细胞会发生质壁分离 C.改变了酵母菌的pH值 D.葡萄糖不是酵母菌的原料33.下列微生物代谢产物中没有菌种特异性的一组是(B )A.氨基酸、核苷酸、多糖、毒素、激素B.核苷酸、维生素、多糖、脂类、氨基酸C.多糖、脂类、维生素、抗生素、氨基酸D.氨基酸、多糖、维生素、色素、抗生素34.通过影响微生物膜的稳定性,从而影响营养物质吸收的因素是(B )A.温度B. pHC.氧含量 D.前三者的共同作用35.下列生理过程中,释放能量最多的是(A )A.葡萄糖氧化分解为CO2和H2OB.葡萄糖分解为酒精和CO2C.葡萄糖分解为乳酸D.葡萄糖分解为甘油36.实验室常用的培养细菌的培养基是(A )A 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B 马铃薯培养基C 高氏一号培养基D 麦芽汁培养基37.在实验中我们所用到的淀粉水解培养基是一种(A)A 基础培养基B 富集培养基C 选择培养基D 鉴别培养基38.下列物质属于生长因子的是(D )A.葡萄糖 B.蛋白胨 C.NaCl D.维生素39.1摩尔葡萄糖通EMP和TCA循环彻底氧化共产生多少摩尔ATP (C )A 34B 36C 38D 3940.下列抗生素作用机制中,抑制细胞壁合成的是(D )A 利福霉素B 四环素C 氯霉素D 青霉素41.实验室常规高压蒸汽灭菌的条件是(C )A 135℃—140℃,5—15秒B 72℃、15秒C 121℃,30分钟D 100℃,5小时42.出于控制微生物的目的,灭菌一词指的是(C )A 除去病原微生物B 降低微生物的数量C 消灭所有的生物D 只消灭体表的微生物43.紫外线辐射主要作用于微生物的(C )A 糖类B 酶类C 核酸D 细胞壁44.发酵工程是生物技术实现以下哪项的关键环节 (A )A 产业化B 商品化C 社会化D 安全化45.酶活性调节速度比酶合成调节速度(B )A 快B 慢C 相等D 无法比较46.受反馈调节的酶一般是(C )A 同功酶B 组成酶C 变构酶D 激酶47.通气搅拌技术的建立是发酵技术进步的(C )A第一个转折期 B 第二个转折期 C 第三个转折期D 第四个转折期48.酵母菌的Ⅲ型发酵的产物是(B )A 酒精B 甘油C 乳酸D 丙酸49.目前发酵工业常用的处理菌体、固形物杂质和悬浮物等固体物质,保证处理液澄清的主要方法为(A )A 离心和过滤B 离心和萃取C 蒸馏和萃取D 离子交换和过滤50.抗生素的合成是在微生物生长的(C )A 延滞期B 对数生长期C 稳定期D 衰亡期51.发酵液中含量最高的成分为(A )A 水分B 蛋白质C 发酵产物D 菌体52.连续发酵中的恒浊培养所控制的对象为(B )A 培养液流速B 菌液密度C 生长速度D 发酵液体积53.诱变处理时所用的出发菌细胞应处于(B )A 延迟期B 对数生长期C 稳定期D 衰亡期54.实验室常用的培养放线菌的培养基是( C )A 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B 马铃薯培养基C 高氏一号培养基D 麦芽汁培养基55.酵母菌适宜的生长pH值为(A )A 3.8-6.0B 3.0-4.0C 8.0-9.0D 7.0-7.556.发酵有不同的类型,谷氨酸发酵属于(A )A. 液体发酵和需氧发酵 B.液体发酵和厌氧发酵 C.固体发酵和需氧发酵 D.固体发酵和厌氧发酵57.如果发酵工程生产的产品是菌体,菌体分离采用的方法是( B )A.蒸馏 B.过滤 C.萃取 D.离子交换58.下列关于生长因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B )A.是微生物生长不可缺少的微量有机物 B.是微生物生长不可缺少的微量矿质元素 C.主要包括维生素、氨基酸和碱基等 D.是微生物自身不能合成的59.下列对连续培养优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B )A.能及时补充微生物所需的营养物质,提高产量B.有利于微生物尽快将代谢产物释放到培养基中C.能消除不利于微生物生长的某些环境因素D.能提高发酵设备的利用率60.谷氨酸棒状杆菌发酵生产谷氨酸,以下说法合理的是(C )A.谷氨酸对谷氨酸脱氢酶的抑制作用属于酶合成的调节B.谷氨酸与谷氨酸脱氢酶的结合可以使酶结构产生不可逆改变C.促使谷氨酸释放到细胞外的措施可以促进谷氨酸的发酵生产D.谷氨酸只能由α-酮戊二酸发生还原氨基化作用生成61.发酵工程的第一个重要工作是选择优良的单一纯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