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药及药理基础学习知识大纲
兽医药理学知识点总结

兽医药理学知识点总结
兽医药理学是兽医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主要研究动物在疾病诊断、治疗和预防方面所使用的药物和药物制剂的原理、应用和安全性。
以下是兽医药理学的一些主要知识点总结:
1. 药物的化学结构和作用机制:药物的化学结构和作用机制是兽医药理学的基础。
了解药物的化学结构和作用机制,可以帮助兽医专业人员更好地判断药物的适用性、剂量和疗程。
2. 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和代谢: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和代谢是兽医药理学中的重要问题。
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环节中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兽医专业人员需要了解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和代谢情况,以便对药物的剂量和疗程进行合理的调整。
3. 药物的不良反应和安全性:药物的不良反应和安全性是兽医药理学中的另一个重要问题。
药物可能会产生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腹泻、头晕、皮疹等,这些不良反应可能会影响动物的健康和治疗效果。
因此,兽医专业人员需要了解药物的不良反应和安全性,并采取必要的措施来降低药物的不良反应风险。
4. 药物的免疫学作用和免疫调节:药物的免疫学作用和免疫调节是兽医药理学中的复杂问题。
药物可能会影响动物的免疫系统,从而影响动物对疾病的抵抗力。
此外,药物还可以通过免疫调节来影响动物的健康和疾病治疗。
5. 药物的药效学和药代动力学:药物的药效学和药代动力学是兽医药理学中的另外两个重要问题。
药物的药效学主要研究药物对疾病的疗效和药物在体内的代谢和排泄情况。
药物的药代动力学则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分布、吸收、排泄和药物与生物分子的相互作用情况。
3.兽医药理学基础-兽医学概论(动物科学专业使用)

影响药效的因素2-动物方面
剂量、用法与药效3-饲养管理、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消毒剂、环境中有机-先决条件; 2.用药要有明确的指征; 3.了解所用药物在靶动物的药动学知识-制定科 学用药方案; 4.预期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便于调整用药方 案; 5.避免使用多种药物或固定剂量的联合用药; 6.正确处理对因、对症治疗的关系。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
1.人不要有病就用头孢,但动物? (1)全程管理 (2)治病 (3)宠物 2.切勿在饮酒前后使用。极易出现休克,晕厥,老 年人甚至会有生命危险。 3.代表药物 头孢噻呋
头孢噻呋的临床应用
1.1日龄鸡感染的防治,每只肌肉注射0. 1mg。 肉禽雏:头孢噻呋钠 蛋禽雏:头孢噻呋钠+马立克氏病疫苗 2.头孢菌素价格较贵,多用于宠物、种畜禽及贵重动物等 特殊情况,且很少作为首选药物应用。 3.主要用于耐药金葡菌及某些革兰氏阴性杆菌如大肠杆菌、 沙门氏菌、伤寒杆菌、痢疾杆菌、巴氏杆菌等引起的消 化道、呼吸道、泌尿生殖道感染,牛乳腺炎和预防术后 败血症等。 4.代替“双抗”。
影响药效的因素1-剂量、用法与药效
MgSO4小剂量 →盐类健胃药 大剂量 →容积性泻药 MgSO4内服 →泻药 静注 →镇静
1.种属差异 如猫对阿司匹林敏感,口服时38h给药一次,马静 注水杨酸需6h一次;马属对泰乐菌素易致死(注射)禁 用,猪、鸡、牛安全。 氯霉素在猪t1/2:1.59h,而在水牛10.2h。 2.生理因素 与肝药物代谢酶系统密切相关,一般而言,幼畜、 老年家畜及母畜的药物代谢酶活性降低。幼畜的生物转 化途径和有关微粒体酶系统功能不足,肾功能较弱(牛 除外)。 3.病理状态 严重的肝、肾功能障碍,可能影响药物生物转化、 排泄,对药动学和药效学产生重大影响。 4.个体差异
兽药入门知识点总结

兽药入门知识点总结作为兽医人员或养殖业从业者,了解兽药的基本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兽药是用于预防、治疗和控制动物疾病的药物,它们在兽医保健和养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介绍兽药的基本知识,包括兽药的种类、使用原则、质量控制以及兽药的法规法规等内容。
一、兽药的种类兽药可以根据其用途和作用机制分为多种不同的类型。
常见的兽药种类包括:1. 抗生素抗生素是治疗细菌感染疾病的常用药物,常用于预防和治疗动物的呼吸系统、泌尿系统、消化系统和皮肤感染疾病。
兽药中的抗生素种类繁多,包括青霉素、头孢菌素、四环素类等。
2. 抗寄生虫药物抗寄生虫药物用于预防和治疗动物的寄生虫感染疾病,包括阿苯达唑、伊维菌素、多菌灵等。
3. 细胞毒药细胞毒药物是用于治疗动物癌症、艾滋病等疾病的一类特殊药物,包括环磷酰胺、顺铂、多柔比星等。
4. 激素类药物激素类药物主要用于防治动物的内分泌失调和免疫系统疾病,包括糖皮质激素、雌激素、孕激素等。
5. 疫苗疫苗是一种用来预防动物传染病的生物制品,包括疫苗和疫苗。
兽医工作者需要根据动物的种类和疾病预防需求,选择合适的疫苗进行预防接种。
6. 饲料添加剂饲料添加剂主要用于改善动物饲料的营养成分,促进生长、增进食欲、改善饲料的品质,提高动物生产性能,包括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等。
7. 消毒剂消毒剂是用于预防动物疾病传播的一种药物,包括酒精、碘酊、过氧化氢等。
二、兽药的使用原则兽医工作者在使用兽药时,需要遵循一些基本的使用原则,以保证兽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1. 合理使用合理使用兽药是非常重要的原则,兽医工作者应该根据动物的疾病类型、严重程度和养殖环境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兽药品种和用药方法,避免滥用和误用。
2. 规范使用兽医工作者需要严格遵守兽药的使用说明书和用药指南,正确计量、正确用药、正确治疗,并按照要求进行有效的观察和随访。
3. 安全使用安全使用兽药是保障养殖动物和人员健康的重要原则,兽医工作者需要严格遵守兽药的安全使用规定,保障用药过程的安全。
育肥猪兽药知识点总结

育肥猪兽药知识点总结育肥猪兽药是指用于猪的生长促进、增重、健康保健和疾病治疗的药物。
育肥猪兽药的使用对于猪的生长发育和免疫健康具有重要作用。
在猪的养殖生产中,正确使用育肥猪兽药可以提高猪的生长速度和免疫力,减少疾病发生率,增加养殖效益。
下面是关于育肥猪兽药的知识点总结。
一、育肥猪兽药的分类1. 生长促进剂:生长促进剂是指能够促进猪生长发育的药物,包括激素类生长促进剂和非激素类生长促进剂。
激素类生长促进剂包括雄激素、雌激素和甲状腺激素等,能够促进猪的蛋白质合成和生长发育。
非激素类生长促进剂包括抗生素、抗菌素、氨基酸等,能够通过促进消化吸收、提高养分利用率来促进猪的生长发育。
2. 抗生素和抗菌素:抗生素和抗菌素是能够抑制和杀灭细菌的药物,包括青霉素、四环素、链霉素等,可以用于治疗猪的细菌性感染病。
抗生素和抗菌素可以用于预防和治疗猪的呼吸道疾病、肠道疾病等细菌感染病。
3. 寄生虫药:寄生虫药是用于治疗猪的寄生虫感染病的药物,包括吡喹酮、阿苯达唑、多巴胺等,可以用于预防和治疗猪的蛔虫病、绦虫病、弓形虫病等寄生虫感染病。
4. 抗病毒药:抗病毒药是用于治疗猪的病毒感染病的药物,包括洛匹那韦、利巴韦林、阿昔洛韦等,可以用于治疗猪的猪瘟、猪流感、口蹄疫等病毒感染病。
5. 营养药物:营养药物是用于改善猪的营养状况的药物,包括维生素、矿物质、氨基酸等,可以用于补充猪的营养需求,促进猪的生长发育和提高免疫力。
二、育肥猪兽药的使用原则1. 合理用药:使用育肥猪兽药应根据猪的生长发育阶段、养殖环境和疾病情况来选择药物,确保合理用药,避免滥用和误用。
2. 安全用药:使用育肥猪兽药应遵守生产厂家的使用说明书和兽药管理法规,确保药物使用安全,避免对猪的身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3. 轮换用药:长期使用同一种育肥猪兽药容易产生耐药性,应定期轮换使用不同种类的育肥猪兽药,避免耐药性产生,确保育肥猪的生长效果。
三、育肥猪兽药的使用注意事项1. 注射用药:注射用药需要选择适当的部位和方法,避免对猪的组织造成损伤,注射用药前需要做好消毒和隔离工作,确保注射用药的安全和有效。
兽药基础知识

兽药基础知识抗生素的分类A、按照抗生素的抗菌范围进行分类1、主要是抗革兰氏阳性菌的抗生素:包括青霉素、头孢菌素、大环内脂类、林可霉素类、杆菌肽等。
2、主要是抗革兰氏阴性菌的抗生素:包括氨基糖甙类、多粘菌素类。
3、广谱抗生素:包括四环素类和氯霉素类。
4、抗真菌抗生素:包括多烯类的二性霉素B、制霉菌素5、抗霉形体的抗生素:包括硫酸粘菌素、泰乐菌素、北里霉素。
B、按照抗生素的化学结构进行分类:1、ß一内酰胺类:包括青霉素、头孢菌素、棒酸、硫霉素、诺卡霉素。
2、四环素类;包括四环素、土霉素、强力霉素、金霉素等。
3、氨基糖甙类:包括链霉素、新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壮观霉素等。
4、大环内脂类:①对败血支原体敏感的:包括泰乐菌素、红霉素、罗红霉素、阿奇霉素、北里霉素、螺旋霉素等。
②抗真菌和原虫的:包括多烯,毒性大。
需静注(二性霉素B、制霉菌素。
)5、离子载体类(又称聚醚类):包括盐霉素、莫能菌素、马杜海南霉素等。
6、多肽类:包括多粘菌素、杆菌肽、弗吉尼亚霉素、万古霉素等。
C、根据抗生素的作用原理进行分类:1、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ß一内酰胺类抗生素(如青霉素、氨苄青霉素、杆菌肽等)2、损坏细菌细胞膜的屏障功能:如多烯类的二性霉素B等。
3、抑制菌体蛋白质的合成:如氨基糖甙类、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和氯霉素类(甲砜霉素、氟本尼考)。
4、抑制细菌核酸的合成:如利福平、新生霉素、灰黄霉素。
三、合成抗菌药1、磺胺药和抗菌增效剂⑴磺胺类药优点:高效,长效,低毒,与抗菌增效剂合用,能扩大抗菌范围,提高磺胺药的疗效。
作用机理:通过干扰细菌的叶酸代谢呈抑菌作用。
⑵抗菌增效剂抗菌谱与磺胺药类药相似,抗菌作用较强。
能增强磺胺药和多种抗生素的疗效,抗菌增效剂由此得名。
与磺胺药合用磺胺药的抗菌效力增强几倍乃至几十倍,由抑菌作用变成杀菌作用,能扩大磺胺药的抗菌范围(对磺胺药产生的耐药性的菌株也有效)。
(完整版)执业兽医药理

药理1、药物与毒物之间并没有绝对的界限,它们区别仅在于剂量的差别。
药物长期使用或剂量过大,有可能成为毒物。
2、药物的吸收指药物从用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
3、药物的给药途径主要有内服给药、注射给药、呼吸道吸入和皮肤给药。
不同的给药途径,吸收率由低到高的顺序为皮肤给药<内服(首过效应)<皮下注射<肌内注射<呼吸道吸入<静脉注射(无首过效应,直接进入血液循环。
4、首过效应是指内服药物从胃肠道吸收入门静脉系统在到达血液循环前必须先通过肝脏,在肝药酶和胃肠道上皮酶的联合作用下进行首次代谢,使进入全身循环的药量减少的现象。
5、能产生首过效应的给药途径是内服给药,若治疗全身性疾病,则不宜内服给药。
6、药物的不良反应指与用药目的无关,甚至对机体不利的作用。
7、不良反应分为副作用、毒性作用、变态反应、继发性反应、后遗效应、特异质反应。
8、副作用:指用治疗量时,药物出现与治疗无关的不适反应。
9、毒性作用:指用药剂量过大或时间过长,使药物在体内蓄积过多时,引起机体比较严重的功能紊乱,甚至造成组织器官理变化的一种比较严重的不良反应。
10、致癌、致畸、致突变反应,简称“三致”作用。
11、变态反应:又称过敏反应,指有特异体质的患畜使用某种药物后产生的不良反应,如皮疹、过敏性休克等,其本质是药物产生的病理性免疫反应。
12、继发性反应:指药物治疗作用引起的不良效应,又称治疗矛盾。
13、后遗效应:指停药后血药浓度已降至阈值以下时的残留药理效应。
特异质反应:指极少数动物应用某些药物后产生与药理作用毫不相关的反应,少数特异质病畜对某些药物特别敏感,导产生不同的损害性反应。
14、大部分药物在体内转运的方式是简单扩散。
15、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是非特异性的可逆结合。
16、药物在体内发生的化学结构变化称之为生物转化。
17、药物在体内的代谢主要发生在肝脏。
18、进入体内的药物主要排泄途径是肾脏。
19、与兽药在动物体内生物等效性密切相关的药代动力学参数是药时曲线下面积20、药时曲线下面积(AUC)代表药物的生物利用度(药物在机体中被吸收利用的程度),AUC大时,生物利用度高,反之则低。
兽医药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兽医药理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250439课程名称:兽医药理学英文名称:Veternary pharmacology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学时:54学分:3.0适用对象: 动物科学(动物医学方向)、动物科学(动物防疫检疫)考核方式:考试,本课程学生的考核成绩包括期末成绩、期中成绩、平时成绩和试验成绩;期末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占总成绩60%;期中考试成绩占总成绩20%;实验成绩占15%,平时成绩(课堂讨论等情况)占5%。
先修课程:家畜解剖学、家畜生理学、动物生物化学、家畜病理学、兽医微生物学二、课程简介兽医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动物相互作用规律的一门学科,它以生化、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微生物学等的知识为基础,又为本专业内科、外科、产科、传染病等临床课的教学及实践服务,因此,是一门承上启下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的任务主要是培养未来兽医师学会正确选药、合理用药、提高药效、减少不良反应;并为未来的兽医工作者进行临床前的药理实验研究、开发新药及新制剂创造条件。
Veterinary pharmacology is a Science which investigate the rule of the reciprocity between the animal and medicine,it is based on the knowledge of biochemistry, anatomy, pathology,microbiology etc,also serve for clinical courses such as internal medicine, chirurgery surgery,midwifery,epidemiology etc,so it is a course of bridge,the task of Veterinary pharmascdogy is to educating veterinarians can correctly use medicines,improve the medicine effect ,reduce the kickback,and create qualification for the future veterinarians to undertake pharmarcological research ,new medicine empoldering etc.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兽医药理学》属于专业基础课。
(完整版)兽药及药理基础大纲

《兽药及药理基础》实施性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中等农业职业学校畜牧兽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其任务是使学生具备基层畜禽疾病防治人员、防疫检疫人员所必需的动物疾病诊断与治疗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二、课程教学目标本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兽医药理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理解药物的作用原理,掌握药物的用途与用法,结合兽医临床实践,培养初步选药、用药的能力,为临床合理用药打下基础。
三、教学内容结构本课程的教学内容由理论模块和实训模块两个部分构成。
理论模块主要是各大系统的常用药物的理化性质,临床作用,临床应用,用法用量,注意事项等。
周学时为6学时,教学总时数为96学时;实训模块主要加强学生临床常用治疗方法的操作,要求学生通过该模块学习,能独立、熟练地进行溶液的配制、生理盐水的配制和敌百虫的急性中毒与解救,教学时数为12学时。
四、课程内容与要求教学计划进度安排表理论模块绪论(2学时)第章药物的基本知识(学时)第二章节药物与机体的相互作用(学时)第3章作用于消化系统的药物(14学时)第4章作用于呼吸器官的药物(6学时)第章作用于心血管系统的药物(学时)第章作用于泌尿生殖系统的药物(学时)第7章作用于神经系统的药物(14学时)第8章影响组织代谢的药物(2学时)第9章抗微生物药物(22学时)第10章抗寄生虫药物(6学时)第11章解毒药(6学时)实训模块实训195%的乙醇溶液配制成75%的乙醇溶液(4学时)实训生理盐水的配制(学时)实训3敌百虫的急性中毒与解救(4学时)五、教学实施六、考核与评价总成绩二平时成绩X10%+理论考试成绩X50%+实训成绩X40%1.平时成绩:根据考勤、课堂提问、作业完成情况的表现给分。
2.理论考试成绩:采取闭卷的形式,期中考试占20%,期末考试占30%。
3.实训成绩:根据实训出勤率、实训报告提交和实训技能考核的表现给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兽药及药理基础》实施性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中等农业职业学校畜牧兽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其任务是使学生具备基层畜禽疾病防治人员、防疫检疫人员所必需的动物疾病诊断与治疗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二、课程教学目标
本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兽医药理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理解药物的作用原理,掌握药物的用途与用法,结合兽医临床实践,培养初步选药、用药的能力,为临床合理用药打下基础。
三、教学内容结构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由理论模块和实训模块两个部分构成。
理论模块主要是各大系统的常用药物的理化性质,临床作用,临床应用,用法用量,注意事项等。
周学时为6学时,教学总时数为96学时;实训模块主要加强学生临床常用治疗方法的操作,要求学生通过该模块学习,能独立、熟练地进行溶液的配制、生理盐水的配制和敌百虫的急性中毒与解救,教学时数为12学时。
四、课程内容与要求
教学计划进度安排表
理论模块
第4章作用于呼吸器官的药物(6学时)
第7章作用于神经系统的药物(14学时)
第9章抗微生物药物
第10章抗寄生虫药物(6学时)
第11章解毒药(6学时)
实训模块
五、教学实施
六、考核与评价
总成绩=平时成绩×10%+理论考试成绩×50%+实训成绩×40%
1.平时成绩:根据考勤、课堂提问、作业完成情况的表现给分。
2.理论考试成绩:采取闭卷的形式,期中考试占20%,期末考试占30%。
3.实训成绩:根据实训出勤率、实训报告提交和实训技能考核的表现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