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七年级上册第18课短文两篇(蝉、贝壳)同步质量检测题附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短文两篇·蝉·贝壳》同步练习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短文两篇·蝉·贝壳》同步练习

初中语文试卷鼎尚图文整理制作第3课短文两篇重庆南开中学侯加干【名师导读】生命如此短暂,我们该怎样活着?生命的意义是什么?千年之后,我们又会给人们留下些什么?从蝉短暂的鸣叫中,从贝壳美丽的花纹中,我们深切感受到了平凡而又伟大的生命力量。

如何看待生命,如何度过宝贵的生命,如何让生命绽放璀璨的光彩是值得每一个成长中的人思考的问题。

【积累运用】(一)课内基础(★)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收敛.()贝壳.()零.()落卑.()微2、给下列形似字注音并组词。

蝉()()敛()()恕()()微()()禅()()剑()()怒()()徽()()3、根据下列的解释,在括号里填写出自本课的成语或短语。

①收拢,合拢。

()②持续嘈杂,是人厌烦。

()③卑贱微小,地位低下。

()④形容办事认真,连最细微的地方也不马虎。

()4、对两篇短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蝉》中写到蝉的叫声使人“很烦”“聒聒”,后面又说“那是蝉的生命意义”,这是前后矛盾的。

B.《蝉》这篇短文通过写蝉“17年埋在泥中”与蝉“活一个夏天”的对比,突出了蝉的生命意义。

C.《贝壳》通过写古人采用贝壳来做钱币,表现了人们对贝壳的珍视,突出了贝壳精致的特点。

D.《贝壳》一文从贝类死去而贝壳长存得到启示,引发了作者对生命意义的思考,表达了作者想要“留下一些令人珍惜、令人惊叹的东西”的美好愿望。

5、假如你是那只在地下埋了17年,却只能活一个夏天的蝉,你会怎么想,又会怎么做,记下你的想法和做法。

6、请从课文中选择让你体会最深的句子或词语,写下你独特的感悟。

文中的词、句:你独特的感悟:(二)中考链接(★★)7、(2006年衡阳市中考题)下面句子中成语运用准确的一项是( )。

A.桂林的山水黄山的松,真是巧夺天工....的精神值得提倡。

,B.同学们经常向老师请教,这种不耻下问....,使在场的专家也惊叹不C.谈起电脑、互联网,这个孩子竟然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已。

D.想不到昔日的“浪子”今天却成了英雄,这就不得不令人刮目相看。

《蝉》《贝壳》同步阅读练习及答案(3)

《蝉》《贝壳》同步阅读练习及答案(3)

《蝉》《贝壳》同步阅读练习及答案(3)一、基础知识1.查字典,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并读一读。

收敛()颤动()聒聒()宽恕()短暂()脆弱()卑微()一丝不苟()2.查字典或词典,弄清楚“读一读,写一写”中词语的含义,在此基础上,请揣摩下列句子的特点,在续写一句,表达你对四季的感受。

春天的雨,细腻而轻柔,给山野披上美丽的衣裳;夏天的雷,迅疾而猛烈,为生命敲响热烈的战鼓;秋天的风,凉爽而惬意,为落叶送去温馨的问候;冬天的雪,,。

二、理解探究1、《蝉》一文里有一句话是全文的文眼,请找出来,并说说自己的理解。

2、《贝壳》一?文中,作者先对贝壳的精美作了一番描述,然后生发了哪些联想?三、合作释疑3、《蝉》一文中的“斜阳里,想起秋风颜色,就宽恕了那烦人的聒噪”,“秋风颜色”给了你怎样的感受?4、《贝壳》—文中的“是不是也应该用我的能力来把我所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细、更加的—丝不苟呢”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5、《贝壳》最后一段说:在千年之后,也许会有人对我留下的痕迹反复观看,反复把玩,并巳会忍不住轻轻地叹息:“这是一颗怎样固执又怎样简单的心啊尸你怎样理解此处的“怎样固执而又怎样简学-的心”?6、试比较两篇散文有何相同和不同之处。

四、课内精读1.作者从蝉。

贝壳这些细小的事物中感悟出了怎样深刻的道理?又作了怎样的追问与思索?2.文中,朋友说;那本来的生活历程就是这样.请问“这样”指什么?结合你的体验,你觉得它还有什么深刻含义?3.蝉.文中有了一些比如“却、竟、就、只、才”这样的字,请结合全文举例说说这些字在文中的作用。

(分析2个即可)4、结合你童年生活的经历,发挥想象,填写①段的最后一句,与上文衔接自然。

文章来自:爱师网短文两篇一、基础知识1.查字典,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并读一读。

收敛()颤动()聒聒()宽恕()短暂()脆弱()卑微()一丝不苟()2.查字典或词典,弄清楚“读一读,写一写”中词语的含义,在此基础上,请揣摩下列句子的特点,在续写一句,表达你对四季的感受。

短文两篇蝉贝壳比较阅读及答案

短文两篇蝉贝壳比较阅读及答案

短文两篇《蝉》《贝壳》比较阅读及答案短文两篇《蝉》《贝壳》比较阅读及答案短文两篇二、理解探究1、《蝉》一文里有一句话是全文的文眼,请找出来,并说说自己的理解。

2、《贝壳》一?文中,作者先对贝壳的精美作了一番描述,然后生发了哪些联想?三、合作释疑3、《蝉》一文中的“斜阳里,想起秋风颜色,就宽恕了那烦人的聒噪”,“秋风颜色”给了你怎样的感受?4、《贝壳》—文中的“是不是也应该用我的能力来把我所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细、更加的—丝不苟呢”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5、《贝壳》最后一段说:在千年之后,也许会有人对我留下的痕迹反复观看,反复把玩,并巳会忍不住轻轻地叹息:“这是一颗怎样固执又怎样简单的心啊尸你怎样理解此处的“怎样固执而又怎样简学-的心”?6、试比较两篇散文有何相同和不同之处。

四、课内精读1.作者从蝉。

贝壳这些细小的事物中感悟出了怎样深刻的道理?又作了怎样的追问与思索?请问“这样”指什么?结合.文中,朋友说;那本来的生活历程就是这样2. 你的体验,你觉得它还有什么深刻含义?3.蝉.文中有了一些比如“却、竟、就、只、才”这样的字,请结合全文举例说说这些字在文中的作用。

4、结合你童年生活的经历,发挥想象,填写①段的最后一句,与上文衔接自然。

1、“哪管是90年,90天,都不过要好好的活过。

”是全文的文眼。

它是由抑到扬的关键原因,也是由蝉引发的关于生命的深刻道理。

不管是写蝉的烦人的聒噪,病蝉的弱小,还是写蝉17年埋在泥下,出来只活一个夏天的短暂生命,都是因为有这句话,才显得有厂意义和光彩。

它也提醒我们,不管生命有多短暂,都要好好地活,给人振奋精神的感觉。

2.作者想到了贝壳里那曾经的小小柔软的生命,想到为了这样一个短暂、细小,脆弱、卑微的生命,』:苍却是那样用心地营造了它的居所——精致的贝壳。

并由此进——步想到自己的生命,虽然也有限,但总比贝壳里的生命要长一点,空间要多一点,那岂不是更应该好好面对它,让它显得像贝壳一样美丽、令人珍惜、惊叹。

精选2019-2020年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18 短文两篇人教版复习特训六十八

精选2019-2020年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18 短文两篇人教版复习特训六十八

精选2019-2020年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18 短文两篇人教版复习特训六十八第1题【单选题】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窗外蝉更知知不休,使事忙的人听了很烦。

(停止)B、在树下拾得一只病蝉,透明的翅收敛了。

(收拢,合拢)C、斜阳里,想起秋风颜色,就宽恕了那烦人的聒聒!(持续嘈杂,使人厌烦)D、上苍给它制作出来的居所却有多精致、多仔细、多么地一丝不苟啊!(苟且)【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蝉》的结尾处说“斜阳里,想起秋风颜色”,就宽恕了蝉烦人的呜叫。

为什么提到“斜阳”和“秋风”?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天色将晚,气温变凉,蝉会停止呜叫。

B、秋天一到,蝉的生命,如同夕阳西下,行将结束,但它的生命意义值得肯定。

C、夕阳西下,秋风瑟瑟,给人以凄凉哀伤之感,对原来“烦人的聒聒”也懒得计较了。

D、天色将晚,天气变凉,蝉的生命行将结束,引起了作者的同情。

【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下列句子所用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 )。

A、17年埋在泥中,出来就活一个夏天,为什么呢?B、比起贝壳里的生命来,我在这世间能停留的时间和空间是不是更长和更多一点儿呢?C、眼睛看着我电筒的光照着的地方,你能看见石架下面那块岩石吗?D、小时候,我常伏在窗口痴想——山那边是什么呢?【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读《短文两篇蝉》,下列有关蝉的知识较准确的一项是( )。

A、蝉的生命短暂,从泥土中出来只能活一个夏天。

B、蝉的躯体小,但发声器很发达,它的叫声使人心烦。

C、蝉从幼虫成长到在秋天呜叫之前,在泥土中孕育了17年。

D、蝉鸣得早,杜鹃花还没零落时就开始了。

【答案】:【解析】:第5题【填空题】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线字注音。

收liǎn______ bēi______微táo______洗颤动______ 聒聒______ 沙砾______ 一丝不苟______ 宽恕______?【答案】:【解析】:第6题【填空题】【答案】:【解析】:第7题【填空题】整体感知。

人教版七年级《蝉》、《贝壳》问题导学与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蝉》、《贝壳》问题导学与答案

《蝉》、《贝壳》问题导学与答案一、读《蝉》,思考并回答以下各题:1、文章开头重点写蝉的叫声,突出作者(作为听众)什么心情?反映她对待蝉的哪种态度?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2、第二段写捡到一只病蝉,这只病蝉触动作者后,她发出怎样的感慨?3、朋友告诉我关于蝉的常识后,我对蝉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巨变?为什么产生这样的变化?4、你认为蝉的生命意义是什么?请用文中的一句话作答。

5、请用生物界的一种现象,解释朋友富有哲理的话——“本来的生活历程就是这样。

”6、文章哪句话可以点明主旨?7、课文是如何运用“先抑后扬”这种写法的?请用简洁的话做个简析。

二、读《贝壳》,思考并回答以下各题:1、文章开头为什么要先对贝壳的外观进行细致的描写呢?作者给予贝壳怎样的评价?2、第3段对贝壳的描写与第2段的描写在内容上有什么差别?二者的顺序能不能调整,为什么?3、作者对手上拿的这枚贝壳引发了哪些联想?这样的联想符合不符合情理呢?你认为怎样的联想才是符合情理的呢?4、怎么理解末句的“固执”和“简单”的深刻含义?请举一个名人故事证明它。

5、读完此文,你认为人生该怎样度过才算有意义呢?【参考答案】《蝉》1、烦躁,漠视、排斥,压抑2、体型如此弱小的昆虫,居然可以迸发那么大的能量,叫了整整一个夏天。

3、宽恕,明白蝉的生命之短,明白蝉的聒噪是它孜孜以求的生命意义的存在形式。

4、十七年埋在泥中,出来是为了活一个夏天。

尽管生命短暂,也要欢快地歌唱。

5、白蚁变成的飞蛾,夏夜雨天前出没。

成虫后飞出蚁穴,存活不久。

6、“哪管是九十年,九十天,都不过要好好地活过。

”7、开头说蝉的聒噪让人心烦,后来说“宽恕了那烦人的聒噪”。

这样先抑后扬且首尾呼应,结构十分完整。

《贝壳》1、细致描写它外表的美,突出它可供欣赏的宝贵价值,为下文的感悟做铺垫。

作者说它是“一件艺术品”,是舍不得交换的宝贝。

2、第2段侧重写贝壳外观的审美价值,第3段侧重写留下的贝壳对死去的肉体的纪念意义。

-七年级语文上册 18 短文两篇(蝉 贝壳)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

-七年级语文上册 18 短文两篇(蝉 贝壳)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

18、短文两篇(蝉贝壳)一、课前自学(一)读一读,尽量记住下列字词的读音、写法和意义。

收敛(liǎn):本课指收拢。

聒聒(guō):持续嘈杂,本课指不停地叫。

宽恕(shù):宽容饶恕。

短暂(zàn)颤(chàn)动一丝不苟:(gǒu)形容办事认真,连最细小的地方也不马虎。

卑(bēi)微:卑贱微小,地位低下。

上苍:上天。

把玩:拿在手中玩赏。

(二)知识积累关于作者1、小思,原名卢玮銮,另有笔名明川。

祖籍某某番禺。

1964年毕业于某某中文大学新亚学院中文系,翌年到罗富国师X学院学习,获教育文凭。

1973年赴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研究中国文学。

1981年,以论文《中国作家在某某的文艺活动》获某某大学硕士学位。

她以笔名“小思”出版了散文集《路上谈》、《承教小记》等。

2、席慕蓉:蒙古族,全名穆伦•席连勃(蒙古语,即大江河),另有笔名萧瑞、漠蓉。

祖籍察哈尔盟明安旗贵族。

某某师X大学艺术系及比利时布鲁塞尔皇家艺术学院毕业。

她是某某知名画家,更是著名散文家与诗人,著有诗集《七里香》、《无怨的青春》等。

她的作品浸润东方古老哲学,带有某某色彩,透露出—种人生无常的苍凉韵味。

生命、时光、乡愁是她作品的内在主题,而对人情、爱情、乡情的细腻独特的审美描摹、委婉倾诉则是吸引读者们的奥秘。

二、教学目标:1、学习有感情地朗诵课文;品读、欣赏课文,感受课文委婉清柔、自然流畅的风格。

2、学习先抑后扬及由一个具体细小的物引出抽象深刻的哲理的写作手法。

3、体悟生命的意义,以积极、认真的态度对待生命。

三、课时安排:1课时四、教学活动:(一)基础练习收敛.(.) 颤动( ) 宽恕.( ) 卑微.( ) 聒聒()一丝不苟.( ) 短暂.( ) 脆.( )弱(二)研习课文1、整体感知朗读课文,理清思路。

(1)《蝉》这篇课文里有一句话,是全文的文眼,请找出来并说说对它的理解。

是全文的文眼。

(2)《贝壳》一文中,作者先对贝壳的精美作了一番描述,然后生发了哪些联想?2、句段品读品析下面句子的含义。

短文两篇蝉贝壳检测

短文两篇蝉贝壳检测

人教新课标版初中七上《短文两篇蝉贝壳》基础训练题(两套)人教新课标版初中七上《短文两篇蝉贝壳》基础训练题11.下面加点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贝壳.(ké) 卑.微(bēi) 痕.迹(hén) 聒.聒(guō)B.杜鹃.(juān) 延.续(yán) 脆.弱(cuì) 宽恕.(nù)C.精致.(zhì) 收敛.(liǎn) 回旋.(xuán) 短暂.(zhàn)D.零落..(líng luò) 柔.软(róu) 一丝不.苟(jù)2.给下面的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1)壳( )________ ( )________(2)作( )________ ( )________(3)颤( )________ ( )________(4)落( )________ ( )________3.下列各项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是( )。

A.即使是细小的事情,我们也应该一丝不苟....地对待。

B.李东真的别出心裁....,制作的航船模型与众不同,令人叫绝。

C.春节晚会上残疾人表演的《千手观音》,令人叹为观止....。

D.他们响应国家号召,见异思迁....,毅然放弃都市的优越条件,扎根西部建功立业。

4.解释下面的词语。

(1)卑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精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收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把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柔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一丝不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请把下面的句子改为陈述句。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 短文两篇》贝壳练习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 短文两篇》贝壳练习新人教版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短文两篇》贝壳练习新人教

1、给加点的字注音。

砂粒()淘洗()卑微()一丝不苟()
2、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①卑微:
②一丝不苟:
③把玩: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①、贝壳很小,却非常坚硬和。

②、上苍给它制作出来的居所却又多精致、多仔细,多么的啊!
③、请让我也能留下一些令人、令人惊叹的东西吧。

4、《贝壳》的作者,画家,作家。

代表作有诗集《》、
散文集《》等。

5、文中这些小小的贝壳有什么特征?
6、“是不是也应该用我的能力来把我所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细、更加地一丝不苟呢?”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7、课文最后一段说:“在千年之后,也许会有人对我留下的痕迹反复观看,反复把玩,并且会忍不住轻轻地叹息:‘这是一颗怎样固执又怎样简单的心啊!’”此处的“固执”“简单”是什么意思?
8、《贝壳》直人主题,作者由一枚贝壳图案的精美,想到贝壳生命的卑微,意见人类生命与之相比的优越,引发对生命的感悟:
38857 97C9 韉]23676 5C7C 屼o /
`27610 6BDA 毚 yTz@32606 7F5E 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七年级上册第18课短文两篇(蝉、贝壳)同步质量检测
题附参考答案
一、双基积累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收敛.(liǎn) 颤.动(zhàn) 砂.粒(shā)
B.蝉.鸣(chán) 卑.微(bēi) 把.玩(bà)
C.聒.聒(ɡuō) 宽恕.(shù) 痕.迹(hén)
D.不苟.(ɡōu) 淘.洗(táo) 响彻.(chè)
2.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生活厉程知知不休精致漂亮花纹回漩
短暂细小检起贝壳令人惊叹仔细观查
3.选词填空。

(1)杜鹃花还没(散落零落),就听见断续的蝉声了。

(2)贝壳很小,却非常坚硬和(精巧精致)。

(3)它为了生命(延续继续),必须好好活着。

4.综合性学习。

学习了小思的《蝉》后,同学们都被小小的蝉的经历惊呆了,决定在班中开展以“金蝉颂”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1)【诗歌颂蝉】请你写出一句有关“蝉”的古诗词。

答:
(2)【仿写赞蝉】根据语境仿写。

生命就要像雨滴一样,即使渺小,也要润物无声;生命就要像贝壳一样,即使卑微,也要一丝不苟;生命就要像金蝉一样, 。

二、美文品析
阅读下文,完成5~8题。

孤独的舞者
蒋智润
①秋天,草地上一片寂静,萧瑟冷清。

大地上积满了落叶,枯败的叶子蜷缩着,如一张张满是皱纹的脸疲倦地向上张望着。

阳光下,小草儿如漂洗过的白银一般,浅黄浅黄的,迎着秋风簌簌作响。

四下里静悄悄的,一切都显得无精打采的,凛冽干燥的寒风暗示着这个季节并不属于脆弱的生命。

②然而,在绝望的阴影里似乎总是潜伏着那么一丝愉悦的惊喜。

瞧去!不远处一只小小的蝴蝶,一身洁白,半透明的翅膀正不紧不慢地拍打着,宛若一朵飞舞着的雪花,细小的身子忽上忽下回旋跳跃着。

一忽儿,轻轻地落在草叶尖上,吻一吻,旋即又飞走了。

我想,它的内心该是被某种热切的渴望敦促着吧,孜孜以求,永不懈怠。

③枯黄的草地在我眼里忽然变成一方广阔的舞台,舞台上,这只小小的蝴蝶正孤独地旋着舞演一场独角戏。

没有灯光,没有音乐,没有观众,没有掌声,孤独的舞者只是默默地奉献着它最美丽的舞姿,舞姿里有忧伤的美丽,舞姿里有优雅的欢乐。

舞啊……舞啊……所有的绝望,所有的欢乐,所有的痛楚都融进这绰约的舞姿里。

整个世界停顿下来,默默地注视着,万籁俱寂,周遭的大自然也莞尔笑了。

④一只小小的蝴蝶就这样征服了整个世界。

夏日里,会有许许多多这样的蝴蝶,小小的,白白的,舞动在世界的各个角落,成群结队地飞过这个季节,不留下一丝痕迹。

当花儿慢慢零落,生机勃勃的绿色也渐渐褪去,只留下孤零零的大地,光秃秃地裸露着,生命俱凋亡,仿佛干涸的生命之滩。

夏日,兴旺茂盛的夏日,一天天远去了。

这时,从某个不为人知的角落里,孤独的舞者悄然而至,开始享受它那姗姗来迟的短暂的生命。

尽管,留给这个“不可理喻”的小生命的,并没有多少舒适与安慰,在这静默的季节里,它仍是这广漠舞台上唯一的主角。

不知这小东西是否明白“美好东西的获得往往要做出巨大的牺牲”。

代价的确是巨大的,秋天来临,日子一天天过去,寒冷一天天加剧,这一天天加剧的寒冷会无情地吞噬蝴蝶的生命。

然而,重要的并不是生命的长度,而是其价值。

⑤不要怕在人生的舞台上做一个孤独的舞者!有多少人,在各自的生活中始终扮演着平庸卑微的角色,却从来没有拥有过自己的人生舞台?又有多少人,随波逐流,将自己独特的个性淹没在茫茫人海?舞步回旋,陌陌前路,何处蔷薇?而在世间的某个角落,一个含苞欲放的花骨朵儿正默默地等待着属于她的那只蝴蝶。

有一天,他们相遇,娇嫩的花骨朵儿便张开她的怀抱热情地迎接那久久等待的客人旋着舞步缓缓而来。

(选自《读者》)
5.从全文看,景物描写的作用是什么?
答:
6.仔细阅读②③段,从外形、心态、行动三个方面说说这只蝴蝶的特点。

答:
7.第③段画线句子中,用“忧伤”修饰“美丽”是否恰当?为什么?
答:
8.结合文中“孤独的舞者”的特点,谈谈你对本文主旨的理解。

答:
三、写作练笔
9.【写法借鉴】《蝉》一文运用欲扬先抑的写法。

先写对蝉鸣的“烦”,正是为了更好地表现对蝉鸣的不“烦”。

当了解蝉的生命历程后,作者对蝉的感情陡然发生变化。

在变化中表达感情,在对比中渲染感情,使感情更加浓烈,使文章更加感人。

【片段仿写】请你运用欲扬先抑的手法写一种小动物。

(80字左右)
答案解析
1.【解析】选C。

A项中“颤”应读chàn;B项中“把”应读bǎ;D项中“苟”应读ɡǒu。

2.答案:
3.答案:(1)零落(2)精致(3)延续
4.(1)答案(示例):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宋·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宋·柳永《雨霖铃》
饮露身何洁,吟风韵更长——唐·戴叔伦《画蝉》
(2)答案:即使短暂,也要放声歌唱
5.【解析】本题考查对景物描写作用的理解。

本文的景物描写分别在第①③④段中,第①段的景物描写渲染一种寂静,萧瑟冷清的气氛,为蝴蝶的出场做铺垫。

第③段中“枯黄的草地”,第④段描写夏日里的景物,都渲染一种冷清的氛围,衬托蝴蝶的坚强等品格。

答案:①渲染寂静、冷清的气氛。

②衬托出蝴蝶舞姿的优雅、绰约和“孤独的舞者”的坚强。

6.【解析】本题考查对重要信息的提取。

阅读②③段,紧扣题干要求,寻找描写这只蝴蝶外形、心态、行动三个方面的语句总结作答。

答案:①洁白、美丽、可爱等(外形);②内心有热切的渴望,孜孜以求,永不懈怠(心态);③孤独地舞动着(行动)。

7.【解析】本题考查对语言的赏析。

分析画线句子“舞姿里有忧伤的美丽”,联系上下文来看,“孤独的舞者”的舞姿是最美丽的。

“忧伤”是因为“没有灯光,没有音乐,没有观众,没有掌声”。

所以,用“忧伤”修饰“美丽”是恰当的。

答案:恰当。

因为“美丽”指“孤独的舞者”轻盈、优雅的舞姿;“忧伤”指“孤独的舞者”旋舞过程中的孤独,无人欣赏与喝彩。

(或:恰当。

因为文中说“所有的绝望,所有的欢乐,所有的痛楚都融进这绰约的舞姿里”。

)
8.【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主旨的理解。

解答此题,要联系“孤独的舞者”内心有热切的渴望,孜孜以求,永不懈怠的特点,从作者对“孤独的舞者”的赞美和激励人们学习这种精神的角度回答。

答案:通过对“孤独的舞者”的赞美,提醒、启迪、鼓舞、激励人们只要孜孜以求、永不懈怠就能实现人生美好的理想。

9.答案(示例):小时候我被蜜蜂蜇过几次,因此对它非常讨厌,甚至认为蜜蜂是一种邪恶的小动物。

后来看到蜜蜂在春天勤劳地采蜜,尝到了蜂蜜时,我又感到蜜蜂是多么勤劳、无私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