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VC热稳定剂常用测试方法解析

合集下载

一种PVC静态热稳定性检测的新方法

一种PVC静态热稳定性检测的新方法
过肉眼观测 PVC 热分解过程中所产生的 HCl 与刚果
红发生显现蓝色反应的时间作为 PVC 热稳定性的指
标ꎮ 这个方法简单易行ꎬ 在 PVC 热稳定性检测中起
到了很大的作用 [5] ꎮ 然而ꎬ 这个方法最大的问题是
不客观ꎬ 人为影响因素大ꎬ 结果重现性差ꎬ 人工劳动
强度大ꎮ 另一个一直被忽视的问题是ꎬ 此方法没有关
a-1 # 样品
图 3 PVC 热分解过程的化学式
Fig 3 Thermal decomposition mechanism of PVC
传统国标方法只关注了 HCl 释放ꎬ 未对 PVC 粉
体的变化进行表征ꎬ 所以不能对 PVC 树脂的静态稳
定性给出一个全面客观的评价ꎮ
2 2 新方法对样品的热稳定性评价
速多功能混合机中进行混合制得样品ꎮ
表 1 样品配方
Tab 1 Sample formula
编号
样品质量 / g
PVC
钙锌稳定剂
复合铅盐稳定剂
1#
100



100


3#
100



样品编号
t1 / min
1#
3 5
t2 / min

2#
25
31 5
3#


注: 1) t1 和 t2 分别代 GB / T 2917 1—2002 方法中试纸初
注到物料本体的结构变化ꎬ 如外观、 颜色等在受热过
程中发生的改变ꎮ 此外ꎬ 随着 PVC 相关技术的进步ꎬ
当 PVC 加入热稳定剂后ꎬ 以及一些特殊品质的 PVC
的热稳定性是无法通过刚果红试纸变色的指标判定其

介绍了PVC的热降解和热稳定机理

介绍了PVC的热降解和热稳定机理

要介绍了PVC的热降解和热稳定机理,概述了PVC热稳定剂的种类、其作用机理以及用途,并讨论了PVC热稳定剂的现状和其发展趋势。

关键词PVC 热稳定剂热降解前言聚氯乙烯(PVC)具有优良的耐腐蚀性和很高的力学性能,又因价格低廉、原料丰富、制造工艺成熟,其制品被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生产的各个领域。

然而,PVC加工时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热稳定性差。

因为PVC结构中存在缺陷[1](头头结构、双键结构的活泼氯原子、聚合物的立构规整性等),而PVC是在高温和高剪切条件下进行加工的,容易脱去分子上的HCl而导致聚合物降解,引起产品变色和制品机械性能等下降,影响其使用及寿命。

虽然PVC的热稳定性差,但是PVC的用量仍然很大,仅次于高低密度聚乙烯。

因此,提高PVC的热稳定性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热稳定剂是PVC加工不可缺少的主要助剂之一,热稳定剂使用的份数不多,但其作用是巨大的。

在PVC加工中使用热稳定剂可以保证PVC不容易降解,比较稳定。

PVC加工中常用的热稳定剂有碱式铅盐类稳定剂、金属皂类稳定剂、有机锡稳定剂、稀土稳定剂、环氧化合物等。

PVC降解机制复杂, 不同稳定剂的作用机制也不相同,所达到的稳定效果也有所区别。

1. PVC的热降解机理PVC在100~150℃明显分解,紫外光、机械力、氧、臭氧、氯化氢以及一些活性金属盐和金属氧化物[2]等都会大大加速PVC的分解。

PVC的热氧老化较复杂,一些文献报道将PVC的热降解过程分为两步[3]。

(一)脱氯化氢:PVC聚合物分子链上脱去活泼的氯原子产生氯化氢,同时生成共轭多烯烃;(二)更长链的多烯烃和芳环的形成:随着降解的进一步进行,烯丙基上的氯原子极不稳定易脱去,生成更长链的共轭多烯烃,即所谓的“拉链式”脱氢,同时有少量的C-C键的断裂、环化,产生少量的芳香类化合物。

其中分解脱氯化氢是导致PVC老化的主要原因。

关于PVC的降解机理比较复杂,没有统一的定论,研究者提出的主要有[4]自由基机理、离子机理和单分子机理。

PVC热稳定剂

PVC热稳定剂

PVC热稳定剂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随着塑料加工机械的大量进口,塑料助剂各种新技术、新产品也大量进入中国。

如用于生产柔软革的LC-90(美国大祥美华公司生产的镉/锌催发泡稳定剂)、用于发泡墙壁纸生产的钾/钙高发泡稳定剂(荷兰阿克苏公司产品)等。

这些产品给我们带来了新的加工理念和视野的同时,也是我国目前热稳定剂品种全、系统杂的由来。

客观地分析目前国内的热稳定剂格局如果将铅、镉类产品排除在外则环保型产品已形成了以有机锡(含复配产品)、钙/锌(就是复配产品)、稀土复配等三大体系,当然国内已有有机稳定剂的研发、应用报道。

而以产量和认同感来讲,目前还是钙/锌类产品排第一;但复合型多功能有机锡稳定剂是有机锡产品一大发展趋势,也是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当然稀土类产品尤其是目前推出的稀土/钙锌产品也是一大亮点。

复合钙锌热稳定剂是世界上公认的无毒、环保型热稳定剂,且具有价格低廉、润滑性良好等优点,具有极广阔的发展空间,复合钙锌热稳定剂就是利用二者具有的协同效应,使其成为近年来复合稳定剂中最活跃的领域。

世界著名的热稳定剂生产厂商均有该产品推出。

而国内企业都在通过不同的方式迎头追赶,在粉状、糊状、液体等环保类产品的开发、应用上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辅助稳定剂的开发应用是热稳定剂的研究热点之一,这类有机化合物有亚磷酸酯、多元醇、环氧化合物、β-二酮、有机稳定物质和无机类的水滑石等。

在有机稳定物质的研究应用方面尤为突出的美国科聚亚公司推出用于pvc硬制品加工方面的有机产品——OBS。

有机稳定剂可以从有机碱类化合物,如氨基尿嘧啶、二氢吡啶及五节环1,3,4-恶二唑衍生物等中提取,这类物质具有价格竞争性,同时在性能有低迁移性、低气味、良好前期色相、极佳的透明性。

有机稳定剂稳定剂由于抑制了分子链交联,在加工PVC制品时,在高温和高剪切作用下的加工时间,明显优于铅类和钙/锌皂类稳定剂体系,国内已有院所、企业早在数年前就投入了大量的人、财、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新型PVC用液体钙锌复合热稳定剂的合成与应用

新型PVC用液体钙锌复合热稳定剂的合成与应用
150~200
将环氧油酸、氢氧化钙、溶剂以及助剂依次加
入在500 mL四颈烧瓶中搅拌均匀。升温至一定
mL水,投入pH 1—14的广泛纸一小
温度,待反应完毕后,减压蒸馏除去反应生成的 水,过滤得到环氧油酸钙皂溶液。
1.2.3环氧油酸锌的合成
块,滴加1:1氨水中和,直至试纸呈蓝绿色(pH =8),加10mL氨一氯化铵缓冲溶液(pH= lO),7滴0.5%铬黑T指示剂,即用0.05
in
on
图5反应温度对产品中钙含量的影响
Fig.5 Effect of reation temperature in prodnct
and antioxidant agent ageing
the
thermal
stability of the compound heat stabilty were
SO
method,thermal
oven
method andFra bibliotekon.And two liquid zinc PVC compound
heat stabilizers have been produce by pilot—plant. Key
塑料助剂
2014年第2期(总第104期)
新型PVC用液体钙锌复合热稳定剂的合成与应用
徐会志 葛琴琴於伟刚 沈伟
(浙江传化股份有限公司,杭州,311231)
摘要对环氧油酸钙、锌皂的合成工艺,以及聚氯乙烯(PVC)用钙锌复合液体热稳定剂的配方进 行研究,并探究了复合热稳定剂的协同效应。通过刚果红法、热老化烘箱法等,考察了钙/锌比、金属皂 含量、亚磷酸酯、B一二酮、抗氧剂等对复合热稳定剂热稳定性能的影响,确定了这种液体复合热稳定剂

PVC热稳定剂

PVC热稳定剂

纯PVC树脂对热极为敏感,当加热温度达到900C以上时,就会发生轻微的热分解;当温度达到1200C后,即发生明显的热分解反应,使PVC树脂颜色逐渐加深,PVC的热降解机理十分复杂,但PVC的热分解反应的实质是由于脱HCl反应引起的一系列反应,最后导致大分子链断裂。

虽然PVC的热分解机理还不十分成熟,但防止PVC热分解的热稳定机理则比较成熟,它是通过如下几个方面来实现热稳定目的的。

1.捕捉PVC热分解产生的HCl,从而防止HCl的催化降解作用。

铅类稳定剂主要按此机理作用,此外还有金属皂类、有机锡类、亚磷酸酯类及环氧类等按此机理作用。

2. 置换活泼的烯丙基氯原子。

金属皂类、亚磷酸酯类和有机锡类可按此机理作用。

3. 与自由基反应,中止自由基的传递。

有机锡类和亚磷酸酯类按此机理作用。

4. 与共轭双键加成作用,抑制共轭链的增长。

有机锡类和环氧类按此机理作用。

5. 分解氢过氧化物,减少自由基的数目。

有机锡和亚磷酸酯类按此机理作用。

6. 钝化有催化脱HCl作用的金属离子。

同一种稳定剂可按几种不同的机理实现热稳定目的。

实践证明,添加热稳定剂是提高PVC热稳定性的有效方法。

PVC热稳定剂种类较多。

按其化学成分有盐基性铅盐、金属皂(高级脂肪酸钡、铅、隔、钙、锌、镁、钾、锶等)、有机锡、环氧化合物、亚磷酸酯、稀土化合物及硫醇锑等。

配方设计时,通常将不同种类或同一种类的几种稳定剂并用,产生协同、加合或互补效果。

因单一成分的热稳定剂难以满足热稳定性和综合性能要求,复合型(液体、膏状、片状)热稳定剂的开发应用得到迅速发展。

常用的主热稳定剂品种。

铅盐类铅盐类是PVC最常用的热稳定剂,其用量可占PVC热稳定剂的一半以上。

铅盐类稳定剂的优点:热稳定性优良,具有长期热稳定性,电气绝缘性能优良,耐候性好。

铅盐类稳定剂的缺点:分散性差,毒性大,有初期着色性,难以得到透明制品,也难以得到鲜艳色彩的制品,缺乏润滑性,以产生硫、隔污染。

常用的铅盐类稳定剂有三碱式硫酸铅,分子式为:3PbO·PbSO4·H2O,代号TLS,白色粉末,密度6.4g/cm3。

PVC稀土热稳定剂 (1)

PVC稀土热稳定剂 (1)
影响PVC的透明性。 • 3、
优点:其“偶联”作用有利 于塑化,增加韧性,与其他助剂有良好的协同作用
缺点:它极易吸潮,易溶于水,这对
长时间与水接触的制品及电性能不利,并使熔 体粘度增加
LOGO
PVC稀土热稳定剂机理
在160-220度,PVC制品会产生降解。目 前关于PVC降解脱HCl的机理有三种理论解 释,分别为自由基机理、单分子机理、离子型 机理。这三种理论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诠释了 PVC脱HCl的过程,但同时又基于同一个前提 条件,就是PVC链中存在不稳定的氯原子。稀 土元素是IIIB族钪、钇和镧系元素群的总称。 稀土热稳定剂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是因为稀 土元素特殊的结构。稀土元素的原子结构中有 众多的空轨道,可作为中心离子接受孤对电子 形成配位体,有从6到12的各种配位数,稀土 热稳定剂正是利用这一点,与PVC中不稳定的
润滑剂、抗氧剂及其它助剂之间,通常存在协
同效应。为了达到理想的热稳定和其它方面效
果,将它们按适当比例和方式复合混配,制成
复合“一包装”式热稳定剂体系。复合稀土热
稳定剂除具热稳定作用外,还具在环保、性能价格比等方面均有优势,是一种
安全无毒、价廉、高效的PVC的新一代复合型
的东西!
Page 12
思考与讨论
稀土稳定机理属于我们所学的热稳定剂中的哪种稳定机理? 通过学习稀土热稳定剂是怎么样来实现热稳定的? 如何去降低普通热稳定剂对环境带来的危害? 怎样让现有可再生资源实现稀土同样的性质和优势?
Page 13
热稳定剂展望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一些新产品的出现对热稳定剂 的需求量会越来越大。用量多的同时会给环境带 来更大的伤害,我们应该考虑如何从一些废旧的 用品中轻易的回收一些有毒有害的物质及可利用

氨基脲嘧啶对PVC的热稳定作用——性能递变规律与机理

氨基脲嘧啶对PVC的热稳定作用——性能递变规律与机理

氨基脲嘧啶对PVC的热稳定作用——性能递变规律与机理曹先贵;吴茂英;何家俊【摘要】用烘箱变色法测试了几种6-氨基尿嘧啶对聚氯乙烯(PVC)的热稳定作用.结果表明,其热稳定性能随分子中与脲基N原子相连基团的吸电子性的增强而提高;根据这一热稳定性能递变规律和分子结构特点可以推测,6-氨基脲嘧啶是通过6-C 原子作为亲电中心与PVC发生亲电反应而产生热稳定作用的;Frye和Horst所提出的传统热稳定剂作用机理(不稳定氯取代)不适用于6-氨基脲嘧啶,热稳定剂的确切作用机理还需进一步的研究加以阐明.%Effects of several 6-aminouracils on heat stability of PVC were investigated by an oven discoloration method.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heat stability of PVC was improved with an increase of electron-withdrawing capability of groups linked to the carbamido groups.Based on this progressive change law of heat stability as well as molecular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6-aminouracils,it was predicted that 6-aminouracils could stabilize PVC by an electrophilic reaction with PVC through their 6-C atom as the electrophilic center.This means that the classical Frye and Horst's theory are not suitable for the heat stabilization mechanism of 6-aminouracils,and therefore,the exact mechanisms for this new heat stabilizer should be clarified in further work.【期刊名称】《中国塑料》【年(卷),期】2017(031)009【总页数】5页(P97-101)【关键词】氨基脲嘧啶;聚氯乙烯;热稳定剂;性能递变规律;机理【作者】曹先贵;吴茂英;何家俊【作者单位】广东工业大学轻工化工学院,广东广州510006;广东工业大学轻工化工学院,广东广州510006;广东工业大学轻工化工学院,广东广州5100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325.3PVC是应用广泛的通用塑料品种,但因热稳定性差,热稳定剂是必需的加工添加剂[1-2]。

PVC用有机热稳定剂VAS的制备与应用

PVC用有机热稳定剂VAS的制备与应用

PVC用有机热稳定剂VAS的制备与应用合成了香草醛希夫碱(VAS),研究VAS在硬脂酸盐(CaSt2和ZnSt2)及水滑石(LDH)复合热稳定体系中对PVC热稳定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ZnSt2与VAS存在较好的协同作用,与LDH复配能显著提高复合热稳定体系的热稳定性,VAS/ZnSt2/LDH复合热稳定体系的最佳配比为5/3/2.聚氯已烯是重要的通用聚合物之一,但在其加工和使用过程中因热、光、氧或剪切作用会引发降解,因此需要加入热稳定剂[1-4]。

目前使用的热稳定剂中含有铅、钡、锡或镉等的重金属元素,但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和各类指令法规的实施,逐渐减少含重金属无素热热定剂的使用,使用无素环保的有机热稳定剂成为PVC行业发展趋势[5-8]。

希夫碱是由含氨基和醛基的两类物质通过脱水缩和而形成的一类有机物,这类化合物中通常含有亚胺基(-CH=N-)或甲亚胺基(-CR=N-),又被称为亚胺或者亚胺取代取。

研究显示,希夫碱配体有很高的活性,并且具有极好的配位功能,这些都得益于希夫碱中(-C=N-)的孤子电子[9-11]。

1.实验部分1.1材料PVC:SG-5型树脂,天津大沽化工厂;香草醛:分析纯,天津大学科威公司;苯胺:化学纯,天津市北方天化学有限公司;无水乙醇:分析纯,天津市北方天医化学试剂厂;水滑石(LDH):工业级,丹东松元化学有限公司;氢氧化钙[Ca(OH)2]:、硬脂酸(HSt)、钙锌复合热泪稳定剂:工业级,天津市裕发助剂厂。

1.2仪器红外光谱测定仪:FTIR-650,天津港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双辊筒塑炼机:SK-160B,上海橡胶机械厂;刚果红测试仪:XMT808,天津市裕发助剂厂;转矩流变仪:HAAKE,PolylabRC.300P,德国Thremo Electron.1.3VASr的合成1.3.1化学反应方程式:1.3.2合成工艺流程VAS由羰胺缩反应合成,取摩尔比为1:1.2的香草醛与苯胺,加入无水乙醇溶液中进行反应,反应温度为78℃,得到澄清溶液后停止反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VC热稳定剂常用测试方法解析
PVC最终制品用于不同的行业。

性能不同,PVC热稳定剂的评价和测试就需要不同的方法。

总的来说,有静态和动态两大种方法,其中静态的有刚果红试纸法、老化烘箱试验和电势法,动态的有转矩流变仪实验和动态双辊实验。

1、刚果红试纸法
根据国标GB2917.1–2002,刚果红实验法作为测试PVC热稳定剂的一种主要测试方法,其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

使用油浴锅,内置甘油,将要测试的PVC同热稳定剂混合均匀后的物料装入小试管之中,轻微震荡使物料变的结实,然后放入油浴锅之中,油浴锅中甘油提前设定温度约170℃,使小试管内PVC物料的上表面与甘油的上表面相平,小试管上方,塞入一个带有细玻璃管的塞子,玻璃管上下通透,在玻璃管的下方将刚果红试纸打卷插入,使刚果红试纸的下边缘与PVC物料的上边缘相距约2 cm。

实验开始后,记录下从放入试管至试管内刚果红试纸开始变为蓝色的时间,即为热稳定时间。

这个实验的基本理论是当PVC在约170℃下的温度时,会急剧分解,但由于添加了热稳定剂,抑制了其分解,随着时间的延长,热稳定剂发生消耗,当消耗完成时,PVC会急剧分解释放出HCl气体,此时,试管内的刚果红试剂由于极易与HCl 发生反应而变色,会立刻显现出来,记录下此时的时间,通过时间的长短来判断热稳定剂效果的优劣。

2、静态烘箱试验
制备除热稳定剂之外PVC粉与其它加工助剂(如润滑剂、抗冲改性剂、填充剂等)的高速混合试样。

取一定上述试样,按一定比例添加不同的热稳定剂,混合均匀后,加至双棍混
炼机上进行试片制备,一般在不添加增塑剂的情况下,双辊温度设定在160~180℃,在添加增塑剂时,辊温一般在140℃左右。

利用双棍反复压片得到均匀的片后下片,然后剪片,得到一定尺寸的含不同热稳定剂的PVC样片。

将不同PVC试片放置于一个固定装置上,然后放置到恒温(一般为180℃)的烘箱内,每隔一段时间(如10 min或15 min),来记录试片的颜色变化,直到变黑为止。

通过烘箱老化试验,可以判断热稳定剂对于PVC热稳定效果的优劣,尤其是对颜色变化的抑制能力,一般认为,PVC受热时,颜色会发生白–黄–褐–棕–黑一系列由浅至深的变化,通过一定的时间下PVC的颜色即可判断降解情况。

3、电势法(电导法)
电势法测定PVC热稳定效果的实验装置如图2所示:
实验装置主要有四部分组成,最右侧为惰性气体装置,一般使用氮气,但有时也使用空气,区别在于当使用氮气保护时,可以避免空气中的氧气氧化PVC母链而产生的降解。

实验加热装置一般为180℃左右的油浴锅,油浴锅内部放入带有PVC和热稳定剂的混合料,当有HCl气体产生后,就会随着惰性气体一起进入左侧的NaOH溶液中,NaOH迅速吸收HCl,导致溶液的pH值发生变化,通过记录pH计随时间的变化,可以判断不同的热稳定剂的效果。

实验结果中,处理得到的pH–t曲线分为诱导期和增长期,诱导期的长短随着热稳定剂效果的优劣而不同。

4、转矩流变仪
转矩流变仪是模仿实际PVC加工的一种典型的小试型仪器。

在仪器的外侧有封闭的加工箱,通过与仪器相连的电脑可以控制加工箱的温度,以及内部两个辊的转速,加入转矩流变仪的物料质量一般为60~80 g,根据不同仪器型号而不同。

实验步骤为:提前准备含有不同的热稳定剂的母料,基础母料配方中除了PVC以外一般还有ACR、CPE、CaCO3、TiO2、润滑剂等。

转矩流变仪提前置温,当升至指定温度且转速平稳后,将称量好的混合料加到加工箱内,迅速封闭,记录与之相连的电脑上的各种参数,即为流变曲线。

加工完成后,还可以得到挤出物的不同的外貌特征,如白度、是否成型、平滑度等。

通过这些参数,可以判断相应热稳定剂的工业化潜力,合适的热稳定剂应具有合适的扭矩与塑化时间,出物应成型较好且白度高,表面平滑等。

转矩流变仪在实验室研究和工业化大规模生产之间搭建了一个便捷的桥梁。

5、动态双辊试验
作为动态测定热稳定剂效果的一类辅助方法,动态双辊在缺少流变仪时使用,实验中选取双辊压片仪器。

将高速混合粉料加之其中,压片成型。

对所得的样片进行反复挤出。

直至试片变黒为止,记录下完全变黒的时间,称作黒化时间。

通过比较黒化时同的长短来判断不同的热稳定剂对PVC的热稳定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