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计算机系统结构部分知识点整理

高级计算机系统结构部分知识点整理
高级计算机系统结构部分知识点整理

1.高级计算机系统结构:Advanced Computer Architecture(Parallel Computer):The computer system constituted by many process units of mutual communication for solving some large-scale applications。翻译:由多个处理单元组成的计算机系统,相互通信和协作,能快速求解大型复杂问题

2. 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章绪论

3.MIPS处理机的运算速度MIPS=Fz*IPC Fz处理机的主频;

IPC每个时钟周期平均执行指令数

4.计算机技术快速进步的原因:计算机生产技术的发展—集成电路技术IC);计算机设计的创新—计算机系统结构。

5.2004年,Intel取消了高性能单核处理器项目,和其他公司一起宣布:为了获得更高性能的处理器,应当提高一个芯片上集成的核心数目,而不是加快单核处理器的速度。历史性转折的里程碑信号处理器性能的提高从单纯依赖指令级并行(ILP)转向数据级并行(DLP)和线程级并行(TLP)

6.体系结构研究的内容:

--进一步提高单个微处理器的性能(光速极限问题)

--基于微处理器的多处理器体系结构

--全面提高计算机系统性能:可用性、可维护性、可缩放性

--新型器件的处理器:如光计算机;新原理的计算机(生物、分子、量子、DNA计算机)7.应用程序中主要有以下两种并行:

数据级并行(DLP):其出现是因为可以同时操作许多数据项

任务级并行(TLP):其出现是因为创建了一些能够单独处理但大量采用并行方式执行的工作任务.

8. 计算机硬件以如下四种主要方式来开发这两种类型的并行性:

[1]指令级并行:在编译器的帮助下,利用流水线等思想适度开发数据级并行,利用推理执行等思想以中等水平开发数据级并行;[2]向量体系结构和图形处理器(GPU):将单条指令并行应用于一个数据集,以开发数据级并行[3]线程级并行:在紧耦合硬件模型中开发数据级并行或任务级并行,允许在并行线程之间进行交互;[4]请求级并行:在程序员或操作系统指定的大量去耦合任务之间开发并行性。

9.计算机系统性能指标:

时钟周期:CPU是由一个恒定周期(τ,以ns表示)的时钟驱动。

时钟频率:周期的倒数是时钟频率f=1/τ,以MHz表示

CPI(Cycles Per Instruction):每条指令时钟周期数

CPI=程序的CPU时钟周期数/指令数IC

时钟周期=IC ×CPI

10.程序访问的局部性原理:

经验规律—90%~10%规律:一个程序90%的执行时间花费在仅10%的代码中。

程序局部性意味着可以根据一个程序最近访问的指令数据,比较准确的预测它近期会使用哪些内容,局域性原理也适用于数据访问,不过不像代码访问那样明显。

11.Amdahl定律-----应用:使用该定律可改善“系统瓶颈”性能。

基本思想:系统优化某部件所获得的系统性能的改善程度,取决于该部件被使用的频率,或所占总执行时间的比例。

作用:[1]利用Amhahl定律,可以计算出通过改进计算机某一部分而获得的性能增益[2]使用某一种快速执行模式获得的性能改进受限于可使用此种快速执行方式的时间比例.

加速比:对某一计算机进行某种性能升级,在采用这一升级时计算机性能的提高。定义为:加速比=整个任务采用该升级时的性能/整个任务未采用该升级时的性能

=整个任务在采用未升级时的执行时间/整个任务采用该升级时的执行时间

与原计算机相比,通过升级的计算机上运行一个任务可以加快多少

加速比取决于以下两个因素:

1)原计算机计算时间中可升级部分所占的比例fe <=1,称为升级比例

2)通过升级得到的改进。该值等于原执行时间除以改进后的执行时间re>1,称为升级加速比.

12.举例:某功能处理时间为系统原来时间的40%,将其处理速度加快10倍后,整个系统性能提高多少?

已知: fe=0.4,re=10,利用Amdahl定律,则Sp=1.56

Amdahl定律阐述了一个回报递减规律:如果仅改进一部分计算的性能,在增加改进时,所获得的加速比增量会逐渐减小.

推论:若某一升级仅对一项任务的一部分使用,则该任务的总加速比不会超过一个数值. 13.软硬件取舍原则

14. 并行性包括同时性(时刻)和并发性(时段)两个方面。

第二章

三种加速比性能定律/模型

1.Amdahl定律—固定问题规模

Amhahl定律的几何意义:

不论PE个数有多少,可并行计算量是不变的

随着PE的增大,TP可能会越来越小,但T1不会改变

修改后的加速比-考虑额外开销串行分量和额外开销的比例越大,并行加速比越小

2.Gustafson定律—可扩展加速比模型(固定时间模型)

处理器的增多,是为了增加计算量,将同等大小问题在各PE上求解

增加PE的同时,问题规模也增大,所以Tp不变

3、Sun&Ni定律—存储器受限的加速比模型

G(p)=1,与Amdahl定律等效

G(p)=p,与Gustafson定律等效

4.影像加速比的因素:处理器数和问题规模。增加处理器数和求解问题规模可以提高加速比。

5.系统可扩展性相关内容ppt查看

第三章

1、并行处理的三个关键领域(H.T.Kung,1991)

并行计算的计算模型

并行系统结构中的处理机间的通信

将并行系统加入通用计算环境的系统集成

2.并行性表现为:时间重叠、资源重叠、时间+资源重叠和资源共享

3.主要研究三种相关性

数据相关:

数据相关之一:流相关

(1)流相关:如果从S1到S2存在执行通路,而且如果S1至少有一个输出可供S2用作输入,则S2与S1流相关。表示为S1→S2.

数据相关之二:反相关

(2)反相关:如果在程序次序中S2紧接S1,而且如果S2的输出与S1的输入重叠,则S2与S1反相关。表示为S1→S2。

数据相关之三:输出相关

(3)输出相关:如果两条语句能产生同一输出变量,则它们是输出相关。表示为S1→S2。数据相关之四:I/O相关

(4)I/O相关:读与写都是I/O语句。

数据相关之五:不确定相关

(5)未知相关:下列情况,两条语句之间的相关关系不能确定

※变量下标就是它本身(间接寻址);

※下标不包括循环指标变量;

※带有不同循环变量系数的下标的变量不止一次地出现;

※下标在循环指标变量中是非线性的。

控制相关

控制相关常使正在开发的并行性中止,因此要使用编译技术来克服控制相关。

资源相关

与系统进行的工作无关

与并行事件利用整数部件、浮点部件、寄存器、存储器等共享资源时发生的冲突有关。

如ALU相关、存储器相关等等。

4.顺序代码转换成可并行实行的代码有两种方式:

显示并行--程序员并行编程;隐式并行编译器自动检测

5.Bernstein条件

设有两个进程P1和P2,它们的输入集合分别为I1和I2,输出集合分别为O1和O2。

如果这两个进程不相关(流不相关、反不相关、输出不相关…),那么它们就能并行运行,表示为P1∥P2。

6.并行性程度(级别)与粒度规模的关系

从程序员和编译器设计者角度来“观察”

(1)指令级——细粒度

(2)循环级(<500条指令)——细粒度

(3)过程级(<2K条指令)——中粒度

(4)子程序级(

(5)作业或程序级(>nK条指令)——粗粒度

7. 将粒度组合与复制结点结合起来,确定最佳粒度,形成并行调度方案

步骤:

1.构造细粒度程序图图2-9

2.调度细粒度计算图2-10

3.进行粒度组合,得到粗粒度图2-11(a)

4.在组合图基础上产生并行调度方案2-11(b)

第四章

1.相邻层之间的数据传送单位

CPU?高速缓存:字

高速缓存?主存储器:块(每块32个字节(8个字))

主存?磁盘:页面(比如每页4K字节,包含128块)

磁盘?磁带:段

2.局部性(locality)

时间局部性(temporal locality):最近的访问项(指令或数据)很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再次被访问。即对最近使用区域的集中访问。

空间局部性(spatial locality):一个进程访问的各项的地址彼此很近,例如,表操作或数组操作含对地址空间中某一区域的集中访问。

顺序局部性(sequential locality):在典型程序中,除非转移指令产生不按次序的转移外,指令都是顺序执行的。

3. 页面替换算法/策略

原因:可用页面框架比页面少得多,页面框架最终被完全占用。再容纳一个新页面,必将有一个页面框架让出来。让“谁”,则是替换算法要完成的工作。

目标:使可能发生的缺页的数量降到最小(减少有效存取时间)

效率:取决于程序行为,所用存储器通信模式(与程序局部性相匹配)

常用替换算法:

近期最少使用(LRU )

最优算法(OPT)

先进先出(FIFO)

随机替换(RAND)

第五章

1.多个Cache不一致的原因:【1】共享可写数据的不一致性sharing of writable data)【2】进程迁移的不一致性【3】I/O操作(绕过Cache的I/O操作)

2.两种设计Cache一致性协议策略

【1】写无效(write invalidate)任一处理器写它的私有Cache时,它都使所有其它的Cache 中的副本失效。

对Write-through,它也更新memory中的副本(最终是一个Cache中的副本和memory中的副本是有效的)。

对Write-back,它使memory中的副本也失效(最终只有一个Cache中的副本是有效的)。【2】写更新(write update)

任一处理器写它的私有Cache时,它都立即更新所有其它的Cache中的副本。

对Write-through,它也更新主存储器中的副本

对Write-back,对存储器中副本的更新延迟到这个Cache被置换的时刻。

3. 监听总线协议(Snoopy protocol):通过总线监听机制实现Cache和共享存储器之间的一致性。

适用性分析:适用于具有广播能力的总线结构多机系统,允许每台处理机监听其它处理机的存储器访问情况。只适用于小规模的多处理机系统。

4.三种Cache一致性策略

采用Write-Through策略的Cache

采用Write-Bach策略的Cache

采用Write-Once策略的Cache

第七章

1. 指令级并行性

概念:指令间潜在的重叠执行方式称为指令级并行性。

利用指令级并行性主要可分为两个方法:

■依赖于硬件,动态的发现和开发指令级并行性

■依赖于软件技术,在编译阶段静态的发现并行性

2.流水线机器的CPI等于基本CPI与各种停顿所使用的周期数的和,即:

流水线CPI =理想流水线CPI +结构停顿+数据冒险停顿+控制停顿

其中,理想流水线CPI指在执行过程中可能达到的最大值。

通过减少右边等式各项的值,可以使流水线CPI达到最小。

3.三种不同类型相关:

【1】.数据相关(Data dependences)(also called true data dependences,亦称真数据相关) 数据相关:如果下面的条件之一成立,则指令j数据相关于指令i:

■指令j可能会引用指令i的结果

■指令j数据相关于指令k,而指令k数据相关于指令i

条件二表明:如果两条指令间存在由第一种类型的相关组成的相关链,则这两条指令也是相关的

数据相关会限制指令级并行度的开发克服方法有以下两种:

■在保持相关的情况下避免冒险

■代码转换消除相关。

【2】名字相关(name dependences)名字相关发生在使用相同的寄存器或存储器单元(称为名字)的两条指令之间。

名字相关种类:

a指令i和j之间的反相关:指令i读一个寄存器或存储单元,而指令j写该寄存器或存储器单元。

b. 输出相关:指令i和指令j写相同的寄存器或存储器单元时发生

当存在上述情况时必须保证指令的原始执行顺序。

克服方法:寄存器重命名

[3].控制相关(control dependences )

决定与转移指令有关的指令执行顺序以保证其正确执行。

一般来说控制相关会带来两类的限制:

■与某一转移相关的指令不能被移动到该转移之前,否则会使指令的执行不再受控于该转移。比如不能将if语句的then部分指令移到if之前。

■与某一转移无关的指令不能被移动到该转移之后,否则会使指令的执行受控于该转移。比如不能将if语句之前的指令移到该if语句的then部分。

4.数据冒险(Data Hazard)

如果两条相关指令在执行顺序中足够接近,使得它们在执行期间产生重叠,并且这种重叠会使访问相关操作数的顺序发生改变,此时就会发生数据冒险。

可能的数据冒险包括:

RA W, W AR, WA W (依据流水线必须保护的程序顺序来对冒险命名)

5.两种动态调度方法

Scoreboard方法:为CDC6600(Seymour Cray 1963年)设计,硬件

Tomasulo算法:为IBM 360/91设计的,它采用的是寄存器重命名的方法来消除寄存器数据流之间的假相关,即用虚拟寄存器集代替真实的FPR,虚拟寄存器集在tomasulo算法中由每一功能单元所带的保留站(reservation station)、取数缓冲区(load buffers)和存数缓冲区(store buffers)组成。

多媒体技术图片音视频知识点

多媒体技术图片音视频知识点 多媒体=多种媒体(文本、图形、图像、声音、动画和视频等) 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综合处理文字、图形、图像、音频、视频等多媒体信息,使多种信息建立逻辑连接,集成为一个系统并且具有交互性的一门综合性技术。 多媒体技术主要包括:媒体处理技术、人机交互技术、数据压缩技术、软硬件平台技术、通信与网络技术。 多媒体技术基本特征:数字性、多样性、交互性、集成性和实时性。其中交互性是关键特征。 多媒体计算机特征部件:光驱、音箱、显卡 声卡、视频采集卡、刻录机、摄像头、触摸屏、扫描仪、数码相机、数字投影仪……多媒体技术主要应用:教育培训、电子出版、影音娱乐、网络。 多媒体【例题】 1、多媒体技术不包含以下哪种技术(C) A、数据压缩技术 B、人机交互技术 C、机械技术 D、通信与网络技术 2、以下哪一项不是常用的多媒体设备(B) A、摄像头 B、U盘 C、数据照相机 D、数字投影仪 3、以下哪一项不是多媒体技术的应用(D) A、教育培训 B、电子出版 C、网络 D、数字投影仪 4、计算机可以处理图像、声音和视频等信息,这种技术属于(D) A、智能化技术 B、自动控制技术 C、网络技术 D、多媒体技术 5、在多媒体计算机中,用来播放、录制声音的硬件设备是(B) A、网卡 B、声卡 C、视频卡 D、显卡 6. 下列关于多媒体技术主要特征描述正确的是:(D) ①多媒体技术要求各种信息媒体必须要数字化 ②多媒体技术要求对文本,声音,图像,视频等媒体进行集成 ③多媒体技术涉及到信息的多样化和信息载体的多样化 ④交互性是多媒体技术的关键特征 A. ①② B. ①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7. 下面关于多媒体技术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C) A. 多媒体技术只能处理声音和文字 B. 多媒体技术不能处理动画 C. 多媒体技术就是计算机综合处理声音,文本,图像等信息的技术 D. 多媒体技术就是制作视频 8、以下属于多媒体技术应用的是:(B) (1)远程教育(2)美容院在计算机上模拟美容后的效果 (3)电脑设计的建筑外观效果图(4)房地产开发商制作的小区微缩景观模型 A、(1)(2) B、(1)(2)(3) C、(2)(3)(4) D、全部 9、在多媒体课件中,课件能够根据用户答题情况给予正确和错误的回复,突出显示了多媒体技术的(D)。 A、多样性B、非线性 C、集成性D、交互性

计算机系统结构三四章作业及答案

3.1 简述流水线技术的特点。(1) 流水线把一个处理过程分解为若干个子过程,每个子过程由一个专门的功能部件来实现。因此,流水线实际上是把一个大的处理功能部件分解为多个独立的功能部件,并依靠它们的并行工作来提高吞吐率。(2) 流水线中各段的时间应尽可能相等,否则将引起流水线堵塞和断流。(3) 流水线每一个功能部件的前面都要有一个缓冲寄存器,称为流水寄存器。(4) 流水技术适合于大量重复的时序过程,只有在输入端不断地提供任务,才能充分发挥流水线的效率。(5) 流水线需要有通过时间和排空时间。在这两个时间段中,流水线都不是满负荷工作。 3.2 解决流水线瓶颈问题有哪两种常用方法?答:细分瓶颈段与重复设置瓶颈段 3.3 有一条指令流水线如下所示: (1 用两给出条指 (1) (24? 变八级流水线(细分) ? 重复设置部件 )(ns 85 1 T n TP 1pipeline -== 3.4 有一个流水线由4段组成,其中每当流过第三段时,总要在该段循环一次,然后才能流到第4段。如果每段经过一次所需的时间都是△t ,问: (1)当在流水线的输入端连续地每△t 时间输入一个任务时,该流水线会发生什么情况? (2)此流水线的最大吞吐率为多少?如果每2△t 输入一个任务,连续处理10个任务时,其实际吞吐率和效率是多少? (3)当每段时间不变时,如何提高流水线的吞吐率?人连续处理10个任务时,其吞吐率提高多少? 解:(1)会发生流水线阻塞情况。

(2) (3)重复设置部件 吞吐率提高倍数= t t ??2310 75 =1.64 3.5 有一条动态多功能流水线由5段组成,加法用1、3、4、5段,乘法用1、2、5段,第2段的时间为2△t ,其余各段的时间均为△t ,而且流水线的输出可以直接返回输入端或暂存于相应的流水线寄存器中。现在该流水线上计算 ∏=+4 1 )(i i i B A ,画出时空图,并计算其吞吐率、加速比和效率。 +B 4;再计算由图可见,它在18个△t 时间中,给出了7个结果。所以吞吐率为: 如果不用流水线,由于一次求积需3△t ,一次求和需5△t ,则产生上述7个结果共需(4×5+3×3)△t =29△t 。所以加速比为: 该流水线的效率可由阴影区的面积和5个段总时空区的面积的比值求得: 3.6 在一个5段流水线处理机上,各段执行时间均为△t,需经9△t 才能完成一个任务,其预约表如下所示。 段23 时间 入 A 1 B 1 A 2 B 2 A 3 B 3 A 4 B 4 A B C D A × B C ×D

计算机系统结构考试计算题

3.12 有一指令流水线如下所示 (1) 求连续输入10条指令,该流水线的实际吞吐率和效率; (2) 该流水线的“瓶颈”在哪一段?请采取两种不同的措施消除此“瓶颈”。 对于你所给出的两种新的流水线,连续输入10条指令时,其实际吞吐率和效率各是多少? 解:(1) 2200(ns)2009200)10050(50t )1n (t T max m 1 i i pipeline =?++++=?-+?=∑= )(ns 220 1 T n T P 1pipeline -== 45.45%11 5 4400T P m t T P E m 1 i i ≈=? =?? =∑= (2)瓶颈在3、4段。 ? 变成八级流水线(细分) 850(ns)509850t 1)(n t T max m 1 i i pipeline =?+?=?-+?=∑= )(ns 85 1 T n T P 1pipeline -== 58.82%17 10 8400T P m ti T P E m 1 i ≈=? =?? =∑= ? 重复设置部件 出 50ns 50ns 100ns 200ns

)(ns 85 1 T n T P 1pipeline -== 58.82%17 10885010400E ≈=??= 3.13 4段组成,3段时,一次,然4段。如果 需要的时间都是,问: (1) 当在流水线的输入端连续地每时间输入任务时,该流水线会发生 什么情况? (2) 此流水线的最大吞吐率为多少?如果每输入一个任务,连续处理 10个任务时的实际吞吐率和效率是多少? (3) 当每段时间不变时,如何提高该流水线的吞吐率?仍连续处理10个 任务时,其吞吐率提高多少? (2) t ?t ?2

《太史公自序》文言知识全面整理【全 实用】教学内容

《太史公自序》文言知识全面整理【全实 用】

《太史公自序》文言知识整理 一、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弗敢阙通“缺”缺漏 2、指数千通“旨” 要旨 3、失之豪厘通“毫”秋天小鸟身上刚生长出来的羽毛形容细小 4、堕先人所言通“隳”,毁 5、太史公仍父子相续纂其职通“缵”,继承 6、辅拂股肱之臣配焉同“弼”,辅助 7、扶义俶傥,不令已失时通“倜傥”,卓越洒脱,不拘于俗 8、故长于风通“讽”讽喻 9、罔罗天下放失旧闻通“网”网罗通“佚” 二、指出古今异义词,并解释. 1.使复典之,至于夏商古:掌管今:标准,法则 2.无泽为汉市长古:掌握市场的官长;今:行政长官 3.中于事君,终于立身 古:最终落在今:副词,表经过种种变化或等待 之后出现的情况。 4.则学者至今则之古:以……为准则今:连词;准则 5.迁俯首流涕曰古:眼泪今:鼻涕 6.不得与从事,故发愤且卒 古:跟从侍奉;今:投身到事业中去 古:抒发愤懑;今:决心努力 7.先人有言古:父亲今:祖先 8.孔子卒后至于今五百岁古:到;今:表另提一件事 9.是非242年之中,以为天下仪表古:褒贬评定今:对错 10.余所谓述故事 古:历史旧事今:真实的或虚构的用做讲述对象的事情 11、以为天下仪表古义:标准;今义:人的外表 12.夫《诗》《书》隐约者古:隐奥而言辞简约今:不清楚 13.维我汉继五帝末流古:遗业今:已经衰退的;等级或质量低的 三.找出活用词并说明用法,解释意义. 1.其在卫者,相中山名作动作……丞相 2.与武安君坑赵长平军名作动坑杀活埋

3.诸侯之相王,王卬于殷名作动封王 4.忠臣死义之士为动用法为……而死 5.上明三王之道形作动阐明 6.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存亡国形作动,奖;形作名,善事;形作动,惩;形作名,邪恶;形作动,以……为贤;形作名,贤能之人;形作动,以……为低贱,轻视。 7、存亡国,继绝世使动使……存在,恢复;使……延续 8、《礼》经纪人伦名作动,规范 9、其实皆以为善形容词作名词 10、《春秋》采善贬恶形容词作名词 11、整齐其世传使动用法使……整齐整理,归纳 12.著十二本纪,既科条之矣, 名作动对史事提纲挈领的编排记述 四.解释实虚词 1、命南正重以司天掌管 2、唐虞之际,绍重黎之后继承 3、使复典之掌管 4. 为武信君而徇朝歌巡行攻占 5.惠王将伐蜀,遂拔,因而守之攻占 6.耕牧于河山之阳山之南水之北 7.南略邛,还报命巡行巡视 8.小子不敏,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弗敢阙愚钝 9、小子何敢让焉辞让推辞 10、适自司马氏去周适晋往……去 而子迁适使反恰逢 籍每适浑拜访 11、相其在卫者,相中山做……丞相辅佐 诸侯之相王一起 12、而还而与之俱赐死杜邮顺承 太史公执迁手而泣曰修饰 13.诸侯害之,大夫壅之嫉害阻塞 14.是故礼以节人用来 15.以为天下仪表把……作为 16.察其所以……的原因 17.《乐》乐所以立……的原因 18. 左丘失明,厥有《国语》才

(完整版)多媒体技术应用知识点

多媒体技术应用 第一章多媒体技术应用概述 1、媒体在计算机领域有两种含义:一是指存储信息的实体,如磁带、磁盘、光盘等;二是承载信息的载体,如数字、文字、声音、图形和图像等。多媒体技术中的媒体是指后者。 2、通常媒体分为五种类:感觉媒体、表示媒体、显示媒体、存储媒体、传输媒体 3、多媒体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媒体的组合。 4、多媒体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获取、处理、编辑、存储和显示多种媒体信息,实现通过图形、图像、声音、视频、文本的组合交互进行沟通、交流、传递信息的一整套技术。 5、多媒体技术的主要特征:可集成性、交互型、超媒体的信息组织形式、通信线路的可传播性 6、多媒体技术的关键技术:数据压缩与解压缩技术、大容量存储技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技术与专用芯片、多媒体同步技术、多媒体系统平台技术 7、多媒体技术的相关技术:超文本域超媒体技术、多媒体网络与通信技术、智能输入输出技术、多媒体软件技术 8、多媒体技术的应用领域:电子出版、视频会议、教育培训、影视动画、视频点播、家庭娱乐、广告宣传等等。 9、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趋势:高分辨率(提高显示质量)、高速化(缩短处理时间)、智能化(提高信息识别能力)、标准化(以便于信息交换与资源共享) 10、多媒体计算机(MPC)是指具有多媒体信息处理功能的个人计算机。 多媒体计算机系统由多媒体硬件设备和多媒体软件组成。 ①常见的多媒体硬件设备有:光盘驱动器、声卡、视频卡、扫描仪、数码相机和数码摄像机等。 ②多媒体软件根据它的应用层面可分为三大部分:多媒体操作系统、多媒体数据采集和编辑软件、多媒体创作和集成软件。 11、多媒体相关软件 (1)几种专用文字软件:Windows记事本、Word、神笔、COOL 3D等 (2)几种典型的图像软件:CorelDraw、Photoshop、Fireworks等 (3)几种典型的动画软件:Gif Animator、Flash、Director、3D MAX等 (4)几种典型的声音软件:Windows录音机、CoolEdit等 (5)几种典型的视频软件:Windows Media Player、超级解霸、Premiere等 (6)几种典型的集成软件:PowerPoint、Authorware、Flash、Director等 第二章图形、图像

计算机系统结构网上作业

计算机系统结构作业参考答案 一、 1、试述现代计算机系统的多级层次结构。 计算机系统具有层次性,它由多级层次结构组成。从功能上计算机系统可分为五个层次级别:第一级是设计级。这是一个硬件级,它由机器硬件直接执行。 第二级是一般机器级,也称为机器语言级。它由微程序解释系统.这一级是硬件级。 第三级是操作系统级,它由操作系统程序实现。这些操作系统由机器指令和广义指令组成,这些广义指令是操作系统定义和解释的软件指令。这一级也称混合级。 第四级是汇编语言级。它给程序人员提供一种符号形式的语言,以减少程序编写的复杂性。这一级由汇编程序支持执行。 第五级是高级语言级。这是面向用户为编写应用程序而设置的。这一级由各种高级语言支持。 2、试述RISC设计的基本原则和采用的技术。 答:一般原则: (1)确定指令系统时,只选择使用频度很高的指令及少量有效支持操作系统,高级语言及其它功能 的指令,大大减少指令条数,一般使之不超过100条; (2)减少寻址方式种类,一般不超过两种; (3)让所有指令在一个机器周期内完成; (4)扩大通用寄存器个数,一般不少于32个,尽量减少访存次数; (5)大多数指令用硬联实现,少数用微程序实现; (6)优化编译程序,简单有效地支持高级语言实现。

基本技术: (1)按RISC一般原则设计,即确定指令系统时,选最常用基本指令,附以少数对操作系统等支持最有用的指令,使指令精简。编码规整,寻址方式种类减少到1、2种。 (2)逻辑实现用硬联和微程序相结合。即大多数简单指令用硬联方式实现,功能复杂的指令用微程序实现。 (3)用重叠寄存器窗口。即:为了减少访存,减化寻址方式和指令格式,简有效地支持高级语言中的过程调用,在RISC机器中设有大量寄存嚣,井让各过程的寄存器窗口部分重叠。 (4)用流水和延迟转移实现指令,即可让本条指令执行与下条指令预取在时间上重叠。另外,将转移指令与其前面的一条指令对换位置,让成功转移总是在紧跟的指令执行之后发生,使预取指令不作废,节省一个机器周期。 (5)优化设计编译系统。即尽力优化寄存器分配,减少访存次数。不仅要利用常规手段优化编译,还可调整指令执行顺序,以尽量减少机器周期等。 3、试述全相联映像与直接映像的含义及区别 (1)全相连映像 主存中任何一个块均可以映像装入到Cache中的任何一个块的位置上。主存地址分为块号和块内地址两部分,Cache地址也分为块号和块内地址。Cache的块内地址部分直接取自主存地址的块内地址段。主存块号和Cache块号不相同,Cache块号根据主存块号从块表中查找。Cache保存的各数据块互不相关,Cache必须对每个块和块自身的地址加以存储。当请求数据时,Cache控制器要把请求地址同所有的地址加以比较,进行确认。 (2)直接映像 把主存分成若干区,每区与Cache大小相同。区内分块,主存每个区中块的大小和Cache 中块的大小相等,主存中每个区包含的块的个数与Cache中块的个数相等。任意一个主存块只能映像到Cache中唯一指定的块中,即相同块号的位置。主存地址分为三部分:区号、块号和块内地址,Cache地址分为:块号和块内地址。直接映像方式下,数据块只能映像到Cache中唯一指定的位置,故不存在替换算法的问题。它不同于全相连Cache,地址仅需比较一次。 (3)区别: 全相连映像比较灵活,块冲突率低,只有在Cache中的块全部装满后才会出现冲突,Cache 利用率高。但地址变换机构复杂,地址变换速度慢,成本高。 直接映像的地址变换简单、速度快,可直接由主存地址提取出Cache地址。但不灵活,块冲突率较高,Cache空间得不到充分利用。 4. 画出冯?诺依曼机的结构组成?

计算机系统结构试卷B

《计算机系统结构B卷》 一、填空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对系列机而言,必须保证做到软件,力争做到软件向上兼容。 2.由软件实现的计算机称之为。 3. 多处理机系统按组织形式分有三种,功能分布是多处理机系统分工方式。 4.依据从哪一层开始设计,计算机体系结构设计的主要方法有三种,占据主导地位的是设计。 5. 在先行控制方式实现流水线的处理器中,有先行指令、先行操作、先行读数和后行写数等四个缓冲栈,缓冲深度最大的是。 6.按流水线的功能多寡分,可分为单功能流水线和。 7. 用于表示非线性流水线中的任务对未进入流水线的后继任务流入流水线的时间间隔的约束称为。 8.中断转移相关处理的基本方法包括不精确断点法和。 9. 互连网络中任意两个结点之间距离的最大值称为。 10.在多级交叉开关互联网络中,交叉开关的控制方式有、组控制和单元控制。 11. 在多计算机系统的互连网络中,通信模式包括、选播、广播和会议等四种。 12. 描述网络寻径效率常用的两个参数是通道流量和。 13.自定义数据表示包括标志符和两种数据表示。 14. 浮点数尾数基值越大,浮点数表示的数据范围。 15. 根据运算类型指令操作数存储方法不同,指令集结构可分为堆栈型、累加器型和。 16. 标量处理机是否高度并行是以指令级并行度(ILP)为来区分。 17.存储系统的基本存储层次有、主存储器和辅助存储器。 18. 采用并行存储器的目的是。 19. 从时间开销来看,伪命中的时间正常命中的时间。 20. 增加Cache存储系统的相联度,可降低Cache的不命中率,但会增加Cache 的。

二、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多计算机系统和多处理机系统的差别有哪几方面?其中最根本的差别是哪个方面? 2. 什么是流水线相关?流水线相关可分为哪几大类? 3. 什么是动态互连网络?动态互连网络的互联形式有哪几种? 4. 指令系统设计包括哪两个方面?指令格式优化设计的目的是什么? 5. 维护Cache与主存一致性的更新算法有哪些? 三、分析题(第一小题8分,第二小题12分,共20分)。 1.某种处理机10条指令的使用频度分别为:0.25,0.20,0.15,0.10,0.08,0.08,0.05,0.04 ,0.03 ,0.02,试画出该处理机进行Huffman编码时的一棵Huffman树。 2. 在某采用全相联映象、相联目录表实现地址变换Cache存储器中,Cache 的容量是8KB,主存是由4个存储体组成的低位交叉访问存储器,主存总容量是32MB,每一个存储体的字长是32位,。 (1)写出主存地址和Cache地址的格式,并标出各字段的长度。 (2)说明目录表的行数、相联比较的位数和目录表的宽度。 四、计算题(第一小题8分,第二小题12分,共20分)。 1. 设16个处理器编号分别为0、1、……、15,用单级互连网络连接,当互连函数分别为:(1)Cube3、(2)PM+3、(3)Shuffle(Shuffle)时,第13号处理器分别与哪一个处理器相连? 2. 有一条5个功能段的线性动态多功能流水线如图所示,其中1→2→3→5功能段组成加法流水线,1→4→5功能段组成乘法流水线,设每个功能段的延迟时间 均相等为△t。用这条流水线计算F=4 1() i i i a b = + ∏,画出流水线时空图,并计算流水线的实际吞吐率、加速比和效率。 Z

《史记》选读文言基础知识复习讲义1——太史公自序

太史公自序 昔在颛顼 ..【音:zhuān xū】,命南正重以司天,北正黎以司地。唐虞之际,绍.【义:继承】重黎之后,使复典.【义:掌管】之,至于夏商,故重黎氏世序.【义:理,这里是主管的意思】 天地。其在周,程伯休甫其后也。当周宣王时,失其守而为司马氏。司马氏世典周史。惠襄之间,司马氏去.【义:离开】周适.【义:前往】晋。晋中军随会奔.【义:逃亡】秦,而司马氏入少梁。 自司马氏去周适晋,分散,或在卫,或在赵,或在秦。其在卫者,相.【义:作……丞相】 中山。在赵者,以.【义:凭借】传剑论显,蒯聩 ..【音:kuǎi kuì】其后也。在秦者名错,与张仪争论,于是惠王使错将伐蜀,遂拔.【义:攻占】,因而守之。错孙靳.【音:jìn】,事.【义:事奉】武安君白起。而少梁更名曰夏阳。靳与武安君阬赵长平军,还而与之俱赐死杜邮,葬于华池。靳孙昌,昌为秦主铁官,当始皇之时。蒯聩玄孙卬.【音:áng】为武信君将.【义:部将】 而徇.【义:攻占】朝歌。诸侯之.【义: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相王 ..【义:一并封王】,王卬 于殷。汉之伐楚,卬归汉,以其地为河内郡。昌生无泽,无泽为汉巿长 ..【古义:掌握市场的官长;今义:行政长官】。无泽生喜,喜为五大夫,卒,皆葬高门。喜生谈,谈为太史公。 太史公既掌天官,不治民。有子曰迁。 迁生龙门,耕牧河山之阳.【义:山南水北为阳】。年十岁则诵古文。二十而南.【义:南下】 游.【义:游历】江、淮,上会稽 ..【音:guìjī】,探禹穴,窥九疑,浮于沅、湘;北涉汶、泗, 讲业 ..【义:研讨学问】齐、鲁之都,观孔子之遗风,乡射邹、峄;厄困鄱、薛、彭城,过梁、楚以归。于是迁仕为郎中,奉使西征巴、蜀以南,南略.【义:巡行】邛、笮、昆明,还报命。 是岁天子始建汉家之封,而太史公留滞周南,不得与从事 ..【古义:跟从侍奉;今义:投身 到事业中去】,故发愤 ..【古义:抒发愤懑;今义:决心努力】且.【义:将要】卒。而子迁适.【义:恰逢】使反,见父于河洛之间【句式:状语后置】。太史公执迁手而泣曰:“余先周室之太史也。自上世尝显功名于虞夏,典天官事。后世中衰,绝于予乎?汝复为太史,则续吾祖矣。今天子接千岁之统,封泰山,而余不得从行,是命也夫,命也夫!余死,汝必为太史;为太史,无忘吾所欲论著矣。且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此孝之大者。夫天下称诵周公,言其能论歌文武之德,宣周邵之风,达太王王季之思虑,爰.【音:yuán】及公刘,以尊后稷也。幽厉之后,王道缺,礼乐衰,孔子修旧起废,论《诗》《书》,作《春秋》,则学者至今则.【义:以……为准则】之.【义:代词,指《春秋》】。自获麟以来四百有馀岁,而 诸侯相兼,史记 ..【义:史书的通称】放绝。今汉兴,海内一统,明主贤君忠臣死.【义:为……而死】义之士,余为太史而弗论载,废天下之史文,余甚惧焉,汝其.【义:表语气,可要】念哉!”迁俯首流涕曰:“小子不敏,请悉论先人所次.【义:整编】旧闻,弗敢阙.【义:通“缺”】。” 卒三岁而迁为太史令, .【音:缀集】史记石室金匮之书。五年而当太初元年,十一月甲子朔旦冬至,天历始改,建于明堂,诸神受纪。 太史公曰:“先人有言:‘自周公卒五百岁而有孔子。孔子卒后至于 ..【古义:到;今义:表另提一件事】今五百岁,有能绍明世,正《易传》,继《春秋》,本诗书礼乐之际?’意在斯乎!

(完整版)现代教育技术重点考点整理

现代教育技术重点 第一章现代教育技术概论 第二节 1、教育技术:从广义上来说教育技术就是“教育中的技术”,是人类在教育活动中所采取的 一切技术手段和方法的总和。它分为有形的(物化形态)和无形的(智能形态) 两大类。单选或多选,小几率名词解释 2、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对教育技术的定义明确指出了教育技术的两个研究对象(学习 过程、学习资源)和五个研究领域(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妥妥的多选 (教育技术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3、教育技术的主要意义在于:利用系统科学对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 问题的策略和方法,进行实施并给予评价和修改,以实现教育教学的最优化,促进学习者的更好发展。 4、现代教育技术:是指以现代教育理论、学习理论为基础,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主要技术手 段的教育技术。这里的现代信息技术主要是指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电子通讯技术、互联网技术、卫星广播电视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虚拟现实仿真技术。妥妥多选 5、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多选问几个阶段,单选问谁提出的,提了什么主张,重点) 视觉教育阶段(夸美纽斯和裴斯泰洛齐。倡导者强调的是利用视觉教材作为辅助,以使学习活动更为具体化,主张在学校课程中组合运用各种视觉教材, 将抽象的概念作具体化的呈现。) 视听教育阶段(戴尔提出以“经验之塔”为核心的“教学中的视听方法”。视听教学即为视觉材料、听觉材料或是其综合) 视听传播阶段 教育技术阶段(美国试听教育协会改名为教育传播和技术协会,简称AECT,1972年该协会将其实践和研究的领域正式名为教育技术,从此成为一门独 立的学科) 第三节 1、现代教育技术的意义多选 现代教育技术有效支撑教育改革 现代教育技术增强教学效果 现代教育技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2、教育部于2004年12月(单选)正式颁布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该 标准具体规定了相关人员的教育技术能力结构要求和达到各等级的培训所需的基本内容。下面是教学人员教育技术能力标准的体系结构与基本内容。 意识与态度 知识与技能 应用与创新 社会责任多选 第五节 一、学习理论(包含哪些理论) (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华生、巴甫洛夫、桑代克、斯金纳)选择题

华科专升本计算机系统结构-作业全

第一章作业 简答题 1、简述什么是计算机系统结构。 2、答:计算机系统结构是程序员所看到的计算机属性,即概念性结构与功能性结构。 3、 4、计算机系统的层次从下到上包括哪些? 5、答:计算机系统的层次从上到下包括微程序机器级、机器语言、操作系统虚拟机、汇编 语言虚拟机、高级语言虚拟机、应用语言虚拟机。 6、 7、Flynn分类法是以什么对计算机系统进行分类分成哪几类? 8、答:Flynn分类法是以指令流和数据流的多倍性对计算机系统进行分类。Flynn分类法 把计算机系统的结构分为以下4类:单指令流单数据流、单指令多数据流、多指令流单数据流、多指令流多数据流。 9、 10、简述Amdahl定律及加速比计算公式。 答:Amdahl定律指出加快某部件执行速度所能获取得系统性加速比,受限于该部件的执行时间占系统中总执行时间的百分比。 加速比计算公式=系统性能(改进后)/系统性能(改进前)=总执行时间(改进前)/总执行时间(改进后) 计算题 5、如果某一些计算任务用向量方式求解比用标量方式求解快20倍。为达到加速比2,可用向量方式求解所花费时间占总的时间的百分比为多少 解:由题可知,系统加速比=2,部件加速比=20,通过向量方式求解可改进比例未知,可设为X。 根据Amdahl定律可知 系统加速比=1/[(1-X)+X/20]=2 求解得X=10/19 由此可得,可用向量方式求解所花费时间占总的时间的百分比魏53% 第二章作业 1、简述指令集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 完整性、规整性、高效性和兼容性 2、简述RISC结构的设计原则。 1)选取使用频率最高的指令,并补充一些最有用的指令; 2)每条指令的功能应尽可能简单,并在一个机器周期内完成; 3)所有指令长度均相同; 4)只有Load和Store操作指令才访问存储器,其它指令操作均在寄存器之间进行; 5)以简单有效的方式支持高级语言。 3

计算机系统结构期末考试题目

第一章: 1.计算机系统结构的定义 答:由程序设计者看到的一个计算机系统的属性,即概念性结构和功能特性。 2.透明性概念 答:在计算机技术中,一种本来是存在的事物或属性,但从某种角度看似乎不存在,称为透明性现象。 3.兼容性向后兼容 兼容性:同一个软件可以不加修改地运行于系统结构相同的各档机器,可获得相同的结果,差别只在于不同的运行时间。 向后兼容:按某个时期投入市场的某种型号机器编制的程序,不加修改就能运行于在它之后投入市场的机器。 4.Amdahl定律 答:系统中某一部件由于采用某种更快的执行方式后整个系统性能的提高与这种执行方式的使用频率或占总执行时间的比例有关。 5.CPI 答:每条指令的平均时钟周期数。 6.MIPS 答:每秒百万条指令数!MIPS=时钟频率/(CPI*10^6) 7.MFLOPS 答:每秒百万次浮点操作次数。MFLOPS=程序中的浮点操作次数/(执行时间*10^6) 8.命中率的概念 答: 9.Flynn分类法是按指令流和数据流的多倍性特征进行计算机系统结构的划分 答:①单指令流单数据流SISD ②单指令流多数据流SIMD ③多指令流单数据流MISD (实际不存在)④多指令流多数据流MIMD 10.计算机系统设计的定量原理(四个) 答:①加快经常性事件的速度②Amdahl定律③CPU性能公式④访问的局部性原理11.CPI和加速比的计算 答:CPI=CPU时钟周期数/IC CPU时间=CPU时钟周期数/频率 CPU时间=CPU时钟周期*时钟周期长 加速比=(采用改进措施后的性能)/(没有采用改进措施前的性能) =(没有采用改进措施前执行某任务的时间)/(采用改进措施后执行某任务的时间) 12.软硬件实现的特点 硬件实现:速度快、成本高;灵活性差、占用内存少 软件实现:速度低、复制费用低;灵活性好、占用内存多 13.系统评价的标准 ①运算速度②存储器系统③其他性能④成本标准

中国古代文学史选择题知识点

1、“断竹续竹,飞土逐肉”的《古弹歌》记载在《吴越春秋》 2、“葛天氏,操牛尾,歌八阕”记载于《吕氏春秋》 3、“鸿渐于陆,夫征不复,妇孕不育”这句歌谣见于《周易》 4、原始抒情诗《候人歌》,一般认为产生于大禹时代 5、较详细地记载后羿射日神话的古代文献就是《淮南子》 6、《诗经》“风、雅、颂”中,“颂”的本意就是舞容 7、《诗经》作品中,与“野合”的原始婚俗有关的就是《野有蔓草》 8、下列《诗经》作品中,不属于婚恋题材的有《桑柔》 9、据文献记载,我国有典有册的历史起于殷商时期 10、“若网在钢,有条而不紊”的比喻出自《尚书》中的《盘庚》 11、《春秋》的记事止于鲁哀公十四年 12、《左传》的记事止于鲁哀公二十七年 13、将神话形象西王母改造为雍容文雅的女性形象的作品就是《穆天子传》 14、今天我们见到的《论语》就是在鲁《论语》的基础上,参照其它本子形成的 15、“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出自《论语》中的《子罕》 16、战国时期与儒家并称为显学的就是墨家 17、最早提出“知人论世”、“以意逆志”的文艺批评方法的就是孟子 18、提出“通天下者一气”观点的先秦思想家就是庄子 19、曾游学稷下的学者就是荀子 20、晚周诸子中,对儒家经典传授起过重要作用的人物就是荀子 21、为古代议论文基本样式奠定了基础的就是《荀子》 22、被清人喻为“后世弹词之祖”的作品就是《成相》 23、据文献记载,“楚辞”这一名称最早出现在汉武帝时 24、“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出自于《九歌》 25、“目极千里兮伤春心,魂兮归来哀江南”,出自屈原的《招魂》 26、宋玉的《九辩》保存在《楚辞章句》 27、下列艺术表现手法不属于汉大赋特征的就是比喻象征 28、西汉作品《士不遇赋》的作者就是董仲舒 29、指出“赋家之心,包括宇宙”说法的就是司马相如 30、扬雄指责汉武帝“游观侈糜,穷妙极丽”的作品就是《羽猎赋》 31、扬雄《太玄赋》属于骚体赋 32、西汉时被认为作赋就是“童子雕重”小技、“壮夫不为”的作家就是扬雄 33、下列抒情小赋的先驱就是《归田赋》 34、与《服鸟赋》同属一个作者的作品就是《治安策》

多媒体技术知识点总结

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总结(选修部分) 第一章走进多媒体 1、媒体:能够传递信息的表现形式,如文本、声音、图形、图像、动画等称作媒体 2、多媒体:把同时由两种或两种以上表现方式组成的媒体称做多媒体 3、多媒体技术:对多媒体信息进行采集、存储、加工和集成的计算机技术,称作多媒体技术 4、媒体元素:文本、图形和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 5、身边的多媒体、网上的多媒体P3-5 6、多媒体技术的主要特征:集成性、数字化、交互性、多样性、实事性、超媒体结构P11-12 7、多媒体的应用:教育与培训、桌面出版物与办公自动化、多媒体电子出版物、多媒体通信、多媒体光艺术品的创作 8、多媒体技术未来研究的几个方面:数据压缩、多媒体信息特征与建模、多媒体信息的组织与管理、多媒体信息的表现与交互、多媒体通信与分布处理、多媒体的软硬件平台、虚拟现实技术、多媒体应用开发 第二章计算机中的图世界 1、利用扫描仪扫描照片的操作过程:1)连接计算机和扫描仪,放好照片,并打开扫描仪电源开关;2)开机后启动Photoshop,选择菜单命令“文件/输入/从扫描仪输入”,出现扫描参数设置和预览窗口界面;3)以150dpi的分辨率和百万色彩的图像类型扫描照片;4)选择菜单命令“文件/另存为”,出现“存储为”对话框,以适当的格式和文件名将图像保存到硬盘上。 2、抓取屏幕画面的方法:1)使要抓取的图像显示在屏幕上,按Print Screen(或Alt+Print Screen)键,将全屏(或活动窗口)的画面复制到剪贴板上;2)打开图像处理软件(如画图、Photoshop等),将剪贴板上的图像粘贴到编辑窗口中;3)以JPG格式保存图像 3、采集图片的途径:利用扫描仪扫描照片、用数码相机拍摄照片、抓取屏幕画面、

吉大14秋学期《计算机系统结构》在线作业二答案

吉大14秋学期《计算机系统结构》在线作业二 单选题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15 道试题,共60 分。) 1. 关于非专用总线三种控制方式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集中式定时查询,所有部件共用同一条“总线忙”线 B. 集中式定时查询,所有部件都用同一条“总线请求”线 C. 集中式独立请求,所有部件都用同一条“总线请求”线 D. 集中式串行链接,所有部件都用同一条“总线请求”线 -----------------选择:C 2. 汇编语言源程序变换成机器语言目标程序是经( ) 来实现的。 A. 编译程序解释 B. 汇编程序解释 C. 编译程序翻译 D. 汇编程序翻译 -----------------选择:D 3. 计算机使用的语言是( )。 A. 专属软件范畴,与计算机体系结构无关 B. 分属于计算机系统各个层次 C. 属于用以建立一个用户的应用环境 D. 属于符号化的机器指令 -----------------选择:B 4. 多端口存储器适合于连接()。 A. 紧耦合多处理机 B. 松耦合多处理机 C. 机数很多的处理机 D. 机数可变的多处理机 -----------------选择:A 5. 在系统结构设计中,提高软件功能实现的比例会( )。 A. 提高解题速度 B. 减少需要的存贮容量 C. 提高系统的灵活性 D. 提高系统的性能价格比 -----------------选择:C 6. 用户高级语言源程序中出现的读写(I/O) 语句,到读写操作全部完成,需要通过( )共同完成。 A. 编译系统和操作系统 B. I/O 总线、设备控制器和设备 C. 操作系统和I/O 设备硬件 D. 编译系统、操作系统软件和I/O 总线,设备控制器、设备硬件等 -----------------选择:D

计算机系统结构考试题库及答案

计算机系统结构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50分,每题2分,正确答案可能不只一个,可单选 或复选) 1.(CPU周期、机器周期)是内存读取一条指令字的最短时间。 2.(多线程、多核)技术体现了计算机并行处理中的空间并行。 3.(冯?诺伊曼、存储程序)体系结构的计算机把程序及其操作数 据一同存储在存储器里。 4.(计算机体系结构)是机器语言程序员所看到的传统机器级所具 有的属性,其实质是确定计算机系统中软硬件的界面。 5.(控制器)的基本任务是按照程序所排的指令序列,从存储器取 出指令操作码到控制器中,对指令操作码译码分析,执行指令操作。 6.(流水线)技术体现了计算机并行处理中的时间并行。 7.(数据流)是执行周期中从内存流向运算器的信息流。 8.(指令周期)是取出并执行一条指令的时间。 9.1958年开始出现的第二代计算机,使用(晶体管)作为电子器件。 10.1960年代中期开始出现的第三代计算机,使用(小规模集成电路、 中规模集成电路)作为电子器件。 11.1970年代开始出现的第四代计算机,使用(大规模集成电路、超 大规模集成电路)作为电子器件。 12.Cache存储器在产生替换时,可以采用以下替换算法:(LFU算法、 LRU算法、随机替换)。

13.Cache的功能由(硬件)实现,因而对程序员是透明的。 14.Cache是介于CPU和(主存、内存)之间的小容量存储器,能高 速地向CPU提供指令和数据,从而加快程序的执行速度。 15.Cache由高速的(SRAM)组成。 16.CPU的基本功能包括(程序控制、操作控制、时间控制、数据加 工)。 17.CPU的控制方式通常分为:(同步控制方式、异步控制方式、联合 控制方式)反映了时序信号的定时方式。 18.CPU的联合控制方式的设计思想是:(在功能部件内部采用同步控 制方式、在功能部件之间采用异步控制方式、在硬件实现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多地采用异步控制方式)。 19.CPU的同步控制方式有时又称为(固定时序控制方式、无应答控 制方式)。 20.CPU的异步控制方式有时又称为(可变时序控制方式、应答控制 方式)。 21.EPROM是指(光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 22.MOS半导体存储器中,(DRAM)可大幅度提高集成度,但由于(刷 新)操作,外围电路复杂,速度慢。 23.MOS半导体存储器中,(SRAM)的外围电路简单,速度(快),但 其使用的器件多,集成度不高。 24.RISC的几个要素是(一个有限的简单的指令集、CPU配备大量的 通用寄存器、强调对指令流水线的优化)。

太史公自序文言知识全面整理全 实用

《太史公自序》文言知识整理 一、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弗敢阙通“缺”缺漏 2、指数千通“旨” 要旨 3、失之豪厘通“毫”秋天小鸟身上刚生长出来的羽毛形容细小 4、堕先人所言通“隳”,毁 5、太史公仍父子相续纂其职通“缵”,继承 6、辅拂股肱之臣配焉同“弼”,辅助 7、扶义俶傥,不令已失时通“倜傥”,卓越洒脱,不拘于俗 8、故长于风通“讽”讽喻 9、罔罗天下放失旧闻通“网”网罗通“佚” 二、指出古今异义词,并解释. 1.使复典之,至于夏商古:掌管今:标准,法则 2.无泽为汉市长古:掌握市场的官长;今:行政长官 3.中于事君,终于立身 古:最终落在今:副词,表经过种种变化或等待之后 出现的情况。 4.则学者至今则之古:以……为准则今:连词;准则 5.迁俯首流涕曰古:眼泪今:鼻涕 6.不得与从事,故发愤且卒 古:跟从侍奉;今:投身到事业中去 古:抒发愤懑;今:决心努力 7.先人有言古:父亲今:祖先 8.孔子卒后至于今五百岁古:到;今:表另提一件事 9.是非242年之中,以为天下仪表古:褒贬评定今:对错 10.余所谓述故事 古:历史旧事今:真实的或虚构的用做讲述对象的事情 11、以为天下仪表古义:标准;今义:人的外表 12.夫《诗》《书》隐约者古:隐奥而言辞简约今:不清楚 13.维我汉继五帝末流古:遗业今:已经衰退的;等级或质量低的 三.找出活用词并说明用法,解释意义. 1.其在卫者,相中山名作动作……丞相 2.与武安君坑赵长平军名作动坑杀活埋

3.诸侯之相王,王卬于殷名作动封王 4.忠臣死义之士为动用法为……而死 5.上明三王之道形作动阐明 6.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存亡国形作动,奖;形作名,善事;形作动,惩;形作名,邪恶;形作动,以……为贤;形作名,贤能之人;形作动,以……为低贱,轻视。 7、存亡国,继绝世使动使……存在,恢复;使……延续 8、《礼》经纪人伦名作动,规范 9、其实皆以为善形容词作名词 10、《春秋》采善贬恶形容词作名词 11、整齐其世传使动用法使……整齐整理,归纳 12.著十二本纪,既科条之矣, 名作动对史事提纲挈领的编排记述 四.解释实虚词 1、命南正重以司天掌管 2、唐虞之际,绍重黎之后继承 3、使复典之掌管 4. 为武信君而徇朝歌巡行攻占 5.惠王将伐蜀,遂拔,因而守之攻占 6.耕牧于河山之阳山之南水之北 7.南略邛,还报命巡行巡视 8.小子不敏,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弗敢阙愚钝 9、小子何敢让焉辞让推辞 10、适自司马氏去周适晋往……去 而子迁适使反恰逢 籍每适浑拜访 11、相其在卫者,相中山做……丞相辅佐 诸侯之相王一起 12、而还而与之俱赐死杜邮顺承 太史公执迁手而泣曰修饰 13.诸侯害之,大夫壅之嫉害阻塞 14.是故礼以节人用来 15.以为天下仪表把……作为 16.察其所以……的原因 17.《乐》乐所以立……的原因 18. 左丘失明,厥有《国语》才 19.被之空言而不敢辞蒙受,遭受

自考27108多媒体专业技术重点知识(更新第三版)

自考27108多媒体技术重点知识(更新第三版) 第一章导论 1.1多媒体与多媒体技术 1.媒体:指人们日常所接触信息的表示或传播的载体。 2.多媒体技术/多媒体计算技术:指使用计算机或者其他由微处理器控制的终端设备综合处理文本、声音、图形、图像、动画、视频等各种类型媒体信息的技术,其实质是通过进行数字化采集、获取、压缩/解压缩、编辑、存储等处理,再以单独或合成形式加以表现的一体化处理技术。 3.多媒体技术的主要特性:多样性、集成性、交互性。 4.集成性:一方面是指把单一的、零散的媒体有效的集成在一起,即信息载体的集成,它使计算机信息空间相对的得到完善,并能充分得以利用;另一方面,集成性还充分表现在多媒体系统硬件和软件实体的集成上。 5多样性:信息媒体的多样化,输入与输出的信息多样化和输入与输出信息的转换、处理。 6.交互性:为用户提供更加有效、灵活的控制和使用信息的手段,也为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7.如何理解多媒体应用“1+1>2”的系统特性:多媒体系统集成性是系统级的飞跃。它把单一的、零散的媒体有效地集成在一起,即信息载体的集成,它使计算机信息空间相对地得到完善,并能充分得以利用。通过多媒体的集成性构造出支持广泛信息应用的信息系统,使得1+1>2的特性在多媒体信息系统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8.多媒体应用技术的主要内容:①多媒体素材的制作与处理;②多媒体应用数据的集成技术与创作工具;③多媒体应用系统的设计开发方法;④多媒体应用系统的管理与维护技术。 9.多媒体计算技术中的关键技术:①音频、图像、视频等媒体数据压缩/解压缩技术;②多媒体专用芯片技术;③多媒体存储和检索技术;④多媒体输入输出技术;⑤多媒体系统软件技术;⑥多媒体网络及传输技术; 数据压缩的技术指标:压缩比、恢复效果、标准化。 压缩比:指压缩过程中输入数据量与输出数据量之比。 10.虚拟现实技术的主要特征:多感知性,临场感,交互性,自主性。 11.虚拟现实技术:利用计算机所生成的一种模拟环境,通过多种传感设备使用户投入此环境,实现用户与这一环境直接进行自然交互的技术。投入是虚拟现实的本质。 12.虚拟现实应用系统目前可分为3种:投入式、非投入式、混合式。 投入式:看到计算机图像,看不到真实世界。 非投入式:看到真实世界和虚拟世界。 混合式:虚拟世界图像叠加在真实世界的景象上,增强现实功能。 13.虚拟现实目前发展的方向是X3D景物、增强现实、混合现实和3D交互。 1.2多媒体计算机系统组成 1.多媒体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多媒体硬件系统和多媒体软件系统两大部分。硬件系统主要由计算机主机板、光盘驱动器、输入输出接口、输入输出设备、多媒体通信设备等组成;软件系统主要由硬件设备驱动程序、多媒体操作系统和数据库、多媒体创作工具和多媒体应用软件组成。 2.MPC主机构成:主机板、硬盘驱动器、CD-ROM驱动器、输入输出接口。 https://www.360docs.net/doc/4216326172.html,B接口特点:①独立串行总线式接口;②运行速度快;③直接为设备提供+5V电源;④适合于移动办公设备。 4.音频卡:也称为声卡,是MPC录制、处理和输出声音的专用功能卡。 5.音频卡的功能:a.录制声音; b.音频信号的编辑与合成处理; c.语音合成与语音识别; d.控制电子乐器; e.播放音频文件与CD光盘; 6.音频卡的性能指标:a.数据转换位数:8-16-32,建议采用16位以上声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