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度仪实验报告
测量乳液粒径实验报告

测量乳液粒径实验报告引言乳液是一种复杂的分散体系,由于其中含有大量微米级别的乳液粒子,因此了解乳液粒径对于乳液的稳定性和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旨在通过使用粒度仪测量乳液样品的粒径分布,探究乳液的粒径变化对其稳定性的影响。
实验原理乳液粒子的粒径是指乳液中微观颗粒的大小范围。
在测量乳液粒径时,常用的方法是使用激光粒度仪。
激光粒度仪利用激光光源通过样品,根据散射光的强度和角度分布进行粒径测量。
当光经过乳液粒子时,根据光散射原理,可以推算出粒子的大小和分布情况。
实验步骤1. 准备乳液样品:选择一种乳液样品,确保其稳定性良好。
将样品提前搅拌均匀,以保证样品中的乳液粒子分散均匀。
2. 启动粒度仪:将粒度仪打开,按照仪器说明书的指导操作。
等待仪器启动完成并稳定。
3. 标定仪器:使用标准颗粒物进行仪器的标定,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 测量乳液粒径:将乳液样品注入仪器中,确保样品放置时不产生气泡或颗粒聚集现象。
根据仪器操作指导,选择适当的参数进行测量,并记录测量结果。
5. 分析结果:根据测量结果,得出乳液样品的粒径分布图。
根据分布图分析乳液粒径的变化情况,进一步探讨乳液的稳定性。
实验结果与讨论通过测量多组乳液样品的粒径,得到了乳液粒径的分布图。
示例如下:从图中可以看出,乳液样品的粒径主要分布在XX~XX nm之间。
可以发现,样品A的粒径分布较为均匀,而样品B的粒径分布较为不均匀,其中存在较大的粒径偏离。
这说明样品A的稳定性更好,而样品B的稳定性较差。
进一步分析乳液粒径的变化对其稳定性的影响,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粒径分布均匀的乳液样品较为稳定,粒径偏离较大的样品稳定性较差。
2. 粒径过大或过小的乳液粒子会导致乳液的稳定性下降,易发生分层或颗粒聚集现象。
实验总结本实验通过使用粒度仪测量乳液粒径,分析了乳液粒径对其稳定性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粒径分布均匀的乳液样品具有较好的稳定性,而粒径偏离较大的样品稳定性较差。
激光粒度测定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激光粒度测定原理及方法。
2. 掌握激光粒度仪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步骤。
3. 通过实验,学会利用激光粒度仪测定粒度分布,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二、实验原理激光粒度测定法是利用激光束照射到颗粒上,颗粒对激光的散射和衍射现象来测定颗粒粒度分布的一种方法。
当激光束照射到颗粒上时,颗粒会发生散射和衍射,散射光的强度与颗粒的粒度有关。
通过测量散射光的强度,可以确定颗粒的粒度分布。
实验中,激光束通过颗粒悬浮液,散射光经过透镜聚焦后,进入检测器。
检测器将散射光转换为电信号,经放大、处理和计算后,得到颗粒的粒度分布曲线。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激光粒度仪、粒度分布测试软件、显微镜、恒温水浴锅、超声波分散器、样品池、分析天平、滴管等。
2. 试剂:蒸馏水、无水乙醇、颗粒悬浮液(已知粒度分布)。
四、实验步骤1. 样品制备:将已知粒度分布的颗粒悬浮液用分析天平称量,加入适量蒸馏水,用超声波分散器分散均匀,制成待测样品。
2. 样品处理:将待测样品放入样品池中,用恒温水浴锅加热至室温。
3. 激光粒度仪操作:打开激光粒度仪,按照仪器说明书进行操作,设置相关参数,如激光波长、散射角、测量范围等。
4. 测量:将样品池放入激光粒度仪中,开始测量。
待测量完成后,记录数据。
5. 数据处理:将测量数据导入粒度分布测试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得到颗粒的粒度分布曲线。
6. 结果分析:比较实验测得的粒度分布曲线与已知粒度分布曲线,分析实验结果。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测得的粒度分布曲线与已知粒度分布曲线基本吻合,说明实验结果可靠。
2. 通过分析实验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激光粒度测定法是一种快速、准确、可靠的粒度测定方法。
(2)实验过程中,样品制备、处理和操作步骤对实验结果有较大影响,应严格控制。
(3)激光粒度仪在测定粒度分布时,应注意仪器的操作和参数设置,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六、实验总结本次实验通过对激光粒度测定法的原理、仪器操作和数据处理的学习,掌握了激光粒度测定方法。
粒度仪实验报告

实验一 ls230/vsm+激光粒度仪测定果汁饮料粒度1实验目的1.1了解激光粒度仪的基本操作;1.2了解激光粒度仪测定的基本原理。
2实验原理激光粒度分析仪的原理是基于激光的散射或衍射,颗粒的大小可直接通过散射角的大小表现出来,小颗粒对激光的散射角大,大颗粒对激光的散射角小,通过对颗粒角向散射光强的测量(不同颗粒散射的叠加),再运用矩阵反演分解角向散射光强即可获得样品的粒度分布。
激光粒度仪原理图如图1所示,来自固体激光器的一束窄光束经扩充系统扩充后,平行地照射在样品池中的被测颗粒群上,由颗粒群产生的衍射光或散射光经会聚透镜会聚后,利用光电探测器进行信号的光电转换,并通过信号放大、a/d变换、数据采集送到计算机中,通过预先编制的优化程序,即可快速求出颗粒群的尺寸分布。
3实验试剂与仪器3.1实验样品:果汁饮料。
3.2实验仪器:ls230/vsm+激光粒度仪。
4实验步骤4.1按照粒度仪、计算机、打印机的顺序将电源打开,并使样品台里充满蒸馏水,开泵,仪器预热10分钟。
4.2进入ls230的操作程序,建立连接,再进行相应的参数设置:启动run-run cycle(运行信息)(1)选择measure offset(测量补偿),alignment(光路校正),measure background(测量空白),loading(加样浓度),start 1 run(开始测量(2)输入样品的基本信息,并将分析时间设为60秒,点击start(开始)。
如需要测量小于0.4μm以下的颗粒,选择include pids,并将分析时间改为90秒后,点击start(开始)(3)泵速的设定根据样品的大小来定,一般设在50,颗粒越大,泵速越高,反之亦然。
4.3在测量补偿,光路校正,测量空白的工作通过后,根据软件的提示,加入样品控制好浓度,obscuration应稳定在8-12%:假如选择了pids,则要把pids稳定在40-50%,待软件出现ok提示后,点击done(完成)。
激光粒度仪综合实验

激光粒度仪实验报告一、试验目的用激光粒度仪研究二氧化三铝受潮前后平均粒径的变化。
二、实验原理激光粒度仪是根据颗粒能使激光产生散射这一物理现象测试粒度分布的。
由于激光具有很好的单色性和极强的方向性,所以在没有阻碍的无限空间中激光将会照射到无穷远的地方,并且在传播过程中很少有发散的现象。
如图1所示。
图1 激光束在无阻碍状态下的传播示意图米氏散射理论表明,当光束遇到颗粒阻挡时,一部分光将发生散射现象,散射光的传播方向将与主光束的传播方向形成一个夹角θ,θ角的大小与颗粒的大小有关,颗粒越大,产生的散射光的θ角就越小;颗粒越小,产生的散射光的θ角就越大。
即小角度(θ)的散射光是有大颗粒引起的;大角度(θ1)的散射光是由小颗粒引起的,如图2所示。
进一步研究表明,散射光的强度代表该粒径颗粒的数量。
这样,测量不同角度上的散射光的强度,就可以得到样品的粒度分布了。
图2 不同粒径的颗粒产生不同角度的散射光为了测量不同角度上的散射光的光强,需要运用光学手段对散射光进行处理。
我们在光束中的适当的位置上放置一个富氏透镜,在该富氏透镜的后焦平面上放置一组多元光电探测器,不同角度的散射光通过富氏透镜照射到多元光电探测器上时,光信号将被转换成电信号并传输到电脑中,通过专用软件对这些信号进行处理,就会准确地得到粒度分布了,如图3所示。
图3 激光粒度仪原理示意图二氧化三铝是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无臭,无味,质极硬,易吸潮而不潮解,两性氧化物,能溶于无机酸和碱性溶液中,几乎不溶于水及非极性有机溶剂。
三、实验结果预测受潮后二氧化三铝粉末的粒径会变大。
四、实验仪器与药品激光粒度仪一台电脑一台滴管一支大烧杯一个试管若干试管刷一个超声波清洗仪一台蒸馏水干燥的二氧化三铝粉末五、实验步骤1、样品处理,将干燥的二氧化三铝粉末与足量的蒸馏水混合,在自然条件下等蒸馏水挥发后,用研钵捣碎,使其恢复粉末状,收集好后备用。
2、打开激光粒度仪的电源开关,开启电脑,并且启动相关软件,点击“Run”,选择第一项,点击“OK”,将电脑与激光粒度仪连接起来。
中国海洋大学粒度分析实验报告

细粒土的粒度分析实验报告
130******** 甘雨 13地信
实验目的
1、学会使用激光法和析液法进行细粒土的粒度分析。
2、学会处理粒度分析的实验数据。
3、学会使用Shepard和Folk法对沉积物进行定名。
实验器材
激光粒度仪,析液仪,量筒,喷壶,烧杯,药匙,玻璃棒,漏斗,0.063mm筛,搅拌棒,电子天平,铝盒,烘箱,0.051g/ml的六偏磷酸钠溶液,超声仪
实验步骤
激光法:
1、用药匙取黄豆粒大小土样,加入六偏磷酸钠溶液并在超生仪中震动溶解。
2、激光仪开机,并配置好参数。
3、进行两次激光粒度测定,若结果相差在0.1之内,则合格。
4、清洗激光粒度仪。
析液法:
1、取10g左右土样于铝盒中,称重,烘干,以备计算含水率。
2、取30g左右样品于烧杯中,加入20ml六偏磷酸钠溶液,在超声仪中震动分散。
3、彻底成为悬浊液后,利用0.063mm筛子筛出细粒土悬浊液和粗粒土颗粒,悬浊液在量筒中加水至1000ml。
4、进行搅拌后立刻用析液仪取25ml样品,再次搅拌,静置指定时间后,在液面下10cm处取第二个25ml样品。
5、重复进行步骤4五次,最后一次应在液面下5cm处取样。
6、将样品烘干并称重,计算得到各个粒级土的频率。
实验结果
激光粒度仪得到的沉积物频率曲线
累计曲线
结论
根据Shepard法,土样中砂占19.8%,粉砂占69.5%,黏土占10.7%,故应命名为砂质粉砂。
根据Folk法,土样中砂占19.8%,黏土/粉砂约为1/7,故命名为砂质粉砂(sZ)。
粒径分析实验报告

粒径分析实验报告引言粒径分析是指对颗粒物料进行粒度分布的研究和分析。
粒度分布是指不同粒径颗粒在物料中所占的比例关系。
粒度分布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了解颗粒物料的性质和特点,对于工业生产和科研都有重要的意义。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粒径分析仪器对样品进行测试,获得样品的粒径分布数据。
实验设备和样品本次实验所使用的设备是粒径分析仪器,该仪器采用激光散射原理进行粒径分析。
样品是粒状物料,由实验室提供,其具体成分和特性不得知。
实验步骤1.将样品取出并进行预处理。
首先,使用超声波清洗样品,以去除表面附着的杂质。
然后,将样品放入试样盒中,并确保盒内无空隙。
2.将试样盒放入粒径分析仪器中,并按照仪器操作手册进行操作。
首先,调整激光器的功率和位置,以确保激光能够穿过样品并产生散射现象。
然后,设置合适的散射角度和检测系统参数。
3.启动粒径分析仪器,开始测试样品。
仪器将通过激光散射现象收集样品的散射光信号,并根据散射光信号的特性进行粒径分析。
4.等待仪器完成测试,并记录得到的数据。
数据包括不同粒径颗粒的数量和所占比例等信息。
5.对得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可以绘制粒径分布曲线,以直观地展示不同粒径颗粒的分布情况。
也可以计算出粒径的平均值、标准差等统计数据。
实验结果与讨论根据本次实验的结果,我们得到了样品的粒径分布数据。
通过绘制粒径分布曲线,可以观察到样品中不同粒径颗粒的比例关系。
根据曲线的形状和特点,我们可以初步判断样品的颗粒分布是否均匀、是否存在聚集现象等。
通过对数据的进一步分析,我们可以计算出样品的平均粒径、标准差等统计数据。
这些数据可以进一步揭示样品的特性和性质。
例如,平均粒径的大小可以反映样品的颗粒大小,标准差的大小可以反映样品颗粒分布的均匀程度。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实验的样品具体成分和特性不得知,因此对结果的分析和讨论有一定的限制。
进一步的研究可以通过对不同样品进行比较和对照实验,以获得更加准确和全面的结论。
结论本次实验通过粒径分析仪器对样品进行测试,并得到了样品的粒径分布数据。
《光子相关光谱法粒度分析仪校准规范》校准试验报告

附件3校准试验报告1实验目的为验证《光子相关光谱法粒度分析仪校准规范》(草)的可行性, 进行下述校准试验。
2实验设备和试剂2.1实验用设备2.1.1 光子相关光谱法粒度分布测定仪, 型号: BI90 Plus, 生产商: 美国BROOKHAVER仪器公司;2.1.2 孔径为0.2 m的一次性过滤器;2.1.3 温度计, 测量范围: 0-50℃, 测量精度: 0.1℃;2.1.4 超声波分散器, 1kW, 20-40kHz。
2.2实验用试剂及标准物质2.3.1 氯化钠, 分析纯2.3.2 蒸馏水或去离子水2.2.3 标准物质美国DUKE公司生产的聚苯乙烯类乳胶球颗粒悬浮液标准物质, 量值可溯源至美国国家标准局NIST。
表1 标准物质的有关参数注1: 有证的平均粒径的值通过NIST有证微球(SRM1963.1691或1690)用TEM方法传递。
注2: 标准偏差(即粒度分布)用TEM方法获得。
注3: 变异系数=(标准偏差/平均粒径)X 100%。
注4: 流体动力学直径是用光子相关光谱法(PCS)测得。
3样品制备3.1溶剂的净化3.2样品池的清洁3.3悬浮液的制备制备浓度c(NaCl)=10mmol/L的溶液200ml。
用孔径为0.2(m的一次性过滤器过滤氯化钠溶液。
挤出约2-6滴乳胶样品(视不同粒径而异)到稀释瓶中, 加入20ml经过滤的10mmol/L NaCl溶液, 制成一种轻度混浊的分散液。
样品在稀释瓶中作间歇的超声波处理, 每次大约持续10秒钟, 再停顿几秒钟, 共约2分钟。
将样品从稀释瓶中轻轻倒入样品池中, 盖上盖子, 放入恒温浴中, 仪器样品支架温度的设定值同恒温浴的温度。
3.4浓度试验(计数率: 5000个/秒-1000000个/秒)3.4.1 试验目的:证明颗粒体系中被颗粒散射的光只发生单散射即没有多重散射, 颗粒平均粒径与测量体系浓度无关。
3.4.2 试验方法:至少2倍范围内的不同浓度下, 分别测量颗粒平均粒径。
光散射粒度仪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实习时间:2023年7月13日实习单位:XX科技有限公司实习内容:光散射粒度仪的使用和操作首先,我要感谢XX科技有限公司给我提供了这次宝贵的实习机会,使我能够深入了解和掌握光散射粒度仪的使用和操作技巧。
在这次实习中,我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对光散射粒度仪的原理和应用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光散射粒度仪是一种基于光散射原理的粒度分析仪器,能够精确测量颗粒物的粒径大小和分布。
其主要原理是利用颗粒物对光的散射现象,通过分析散射光的强度和角度信息,可以得到颗粒物的粒径和粒径分布。
在实习过程中,我首先了解了光散射粒度仪的基本组成和结构。
主要包括激光器、光学系统、检测系统、数据处理系统等部分。
激光器产生一束相干单色光,通过光学系统将光束聚焦到样品上,样品中的颗粒物对光产生散射,散射光经过光学系统收集并传递到检测系统,检测系统将散射光转换为电信号,最后通过数据处理系统分析得到粒径信息。
接下来,我学习了光散射粒度仪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在操作过程中,首先要确保仪器的稳定性和准确性,检查光学系统和检测系统的清洁度,确保没有灰尘和污渍。
然后,将样品放入样品池中,注意样品的选择和处理,要求样品具有较好的分散性和稳定性。
在测量过程中,要避免样品波动和光路干扰,保持仪器的稳定运行。
最后,通过数据处理系统进行粒径分析和结果展示。
在实习过程中,我还参与了实际样品的测量工作。
我选择了几种不同粒径大小的颗粒物样品进行测量,通过光散射粒度仪得到了准确的粒径分布信息。
我还尝试了不同浓度和不同类型的样品,了解了不同样品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通过这次实习,我对光散射粒度仪的原理和操作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我了解到光散射粒度仪是一种高精度的粒度分析仪器,能够为颗粒物的研究和应用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
我还学会了光散射粒度仪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能够独立进行样品的测量工作。
最后,我要感谢XX科技有限公司的指导和帮助,使我能够在实习过程中顺利完成任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一 ls230/vsm+激光粒度仪测定果汁饮料粒度1实验目的1.1了解激光粒度仪的基本操作;1.2了解激光粒度仪测定的基本原理。
2实验原理激光粒度分析仪的原理是基于激光的散射或衍射,颗粒的大小可直接通过散射角的大小表现出来,小颗粒对激光的散射角大,大颗粒对激光的散射角小,通过对颗粒角向散射光强的测量(不同颗粒散射的叠加),再运用矩阵反演分解角向散射光强即可获得样品的粒度分布。
激光粒度仪原理图如图1所示,来自固体激光器的一束窄光束经扩充系统扩充后,平行地照射在样品池中的被测颗粒群上,由颗粒群产生的衍射光或散射光经会聚透镜会聚后,利用光电探测器进行信号的光电转换,并通过信号放大、a/d变换、数据采集送到计算机中,通过预先编制的优化程序,即可快速求出颗粒群的尺寸分布。
3实验试剂与仪器3.1实验样品:果汁饮料。
3.2实验仪器:ls230/vsm+激光粒度仪。
4实验步骤4.1按照粒度仪、计算机、打印机的顺序将电源打开,并使样品台里充满蒸馏水,开泵,仪器预热10分钟。
4.2进入ls230的操作程序,建立连接,再进行相应的参数设置:启动run-run cycle(运行信息)(1)选择measure offset(测量补偿),alignment(光路校正),measure background(测量空白),loading(加样浓度),start 1 run(开始测量(2)输入样品的基本信息,并将分析时间设为60秒,点击start(开始)。
如需要测量小于0.4μm以下的颗粒,选择include pids,并将分析时间改为90秒后,点击start(开始)(3)泵速的设定根据样品的大小来定,一般设在50,颗粒越大,泵速越高,反之亦然。
4.3在测量补偿,光路校正,测量空白的工作通过后,根据软件的提示,加入样品控制好浓度,obscuration应稳定在8-12%:假如选择了pids,则要把pids稳定在40-50%,待软件出现ok提示后,点击done(完成)。
4.4分析结束后,排液,并加水清洗样品台,准备下一次分析。
4.5作平行试验,保存好结果,根据要求打印报告。
4.6退出程序,关电源,样品台里加满水,防止残余颗粒附着在镜片上。
5实验结果与讨论5.1实验结果由实验结果显示:平均粒径:141.7μm 6思考题6.1 ls230/vsm+激光粒度仪的技术特点ls230/vsm+激光粒度仪的特点是测量的动态范围宽、测量速度快、操作方便,尤其适合测量粒度分布范围宽的粉体和液体雾滴。
(1)双镜头专利技术:避免了更换镜头的麻烦,测量宽分布颗粒时,大、小颗粒的信息在一次分析中都可得到,大大提高了分析精度。
(2)pids(偏振光强度差)专利技术:用三种方法改进了对小颗粒的测定:多波长(450nm,600nm,900nm)测量、大角测量(150°)及偏振效应,保证0.04μm~0.4μm小颗粒测量的准确性。
(3)湿法分散技术:机械搅拌使样品均匀散开,超声高频震荡使团聚的颗粒充分分散,电磁循环泵使大小颗粒在整个循环系统中均匀分布,从而在根本上保证了宽分布样品测试的准确重复。
(4)测试操作简便快捷:放入分散介质和被测样品,启动超声发生器使样品充分分散,然后启动循环泵,实际的测试过程只有几秒钟。
测试结果以粒度分布数据表、分布曲线、比表面积、d10、d50、d90等方式显示、打印和记录。
(5)输出数据丰富直观:本仪器的软件可以在各种计算机视窗平台上运行,具有操作简单直观的特点,不仅对样品进行动态检测,而且具有强大的数据处理与输出功能,可以选择和设计最理想的表格和图形输出。
6.2激光粒度分析仪的精度影响因素影响粒度分析精度的因素主要有三点(1)仪器的内在性能,如信噪比、运作的稳定性等;(2)操作是否符合规范;(3)维护和保养是否得当。
篇二:粒度仪实验报告粒度的测定实验报告1.实验名称:利用ls230/vsm+激光粒度仪对果珍果汁进行粒度分析2.实验目的:(1)了解粒度仪的原理及使用方法;(2)对果珍果汁的粒径进行测定分析。
3.实验步骤:(1)前期准备:去离子水,果汁,滴管;(2)利用粒度仪对果汁的粒度进行测定;(3)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4.粒度仪原理:通过动态光散射进行粒度测量 4.1粒子的布朗运动悬浮在液体中的粒子由于同溶剂分子的随机碰撞而产生布朗运动。
这种运动会造成粒子在整个媒介中扩散。
根据斯托克斯爱因斯坦方程,扩散系数d与粒度成反比:d:扩散系数;kb:波耳兹曼常数;t:绝对温度;η0:粘度;d:流体力学直径此方程表明,对于较大的粒子,d会相对较小,因而粒子会缓慢移动;而对于较小粒子,d会较大,并且粒子将更快速地移动。
因此,通过观察布朗运动以及测定液体媒介中粒子的扩散系数,便可以测定粒子的粒径。
4.2来自布朗运动中粒子的光散射在动态光散射中,测量布朗运动中粒子所散射光线随时间的波动。
图2.1.2通过动态光散射测定粒度通过示意图表明如何通过光散射法来测定粒度及其粒度分布。
当激光向粒子照射时,激光光线会向所有方向散射。
所观察到的散射光线来源于在一个散射量内的一组散射元素,散射量通过散射角度和检测孔来确定。
在任何时刻所观察到的散射光的强度将是每个元素所散射光的干涉的结果,因此将取决于元素的相对位置。
如果微粒在运动,则微粒的相对位置将随时间变化,并且因此将会观察到散射强度在时间上的波动。
由于布朗运动中的粒子是随机移动的,所以散射强度的波动也是随机的。
对于快速运动的较小粒子,波动将会快速地发生;而对于较慢运动的较大粒子,波动会慢一些。
使用自相关函数对散射光的波动进行分析。
图1:通过动态光散射测定粒度5.粒度仪的操作:(1)打开电源,是样品台里充满蒸馏水,开泵,一起预热10min;(2)进入ls230的操作程序,进行参数设定:①measure offset→alignment→measure background→loading→start 1 run②输入样品信息,分析时间60s→start。
若需测量小于0.4μm一下的颗粒,选择include pids,并将时间改为90s→start;③泵速设定依据样品大小,一般设为50,颗粒越大,泵速越高;(3)在测量补偿,光路校正,测量空白的工作通过后,根据软件提示加入样品,观察浓度变化,obscuration应稳定在8-12%,若选择了pids,pids应稳定在40-50%,待软件提示ok后点击done;(4)分析结束后,排液,加水清洗样品台,准备下一次分析。
6.实验结果:volume(%)particle diameter(μm) 图2:粒径分布图表1:粒径分析表0.040μm volume mean median mean/media ratiomodes.d. variance c.v. skewness kurtosis <10% <25% <50% <75% <90% to 2000μm100% 194.6μm 176.4μm 1.103 185.4μm 107.4μm 11528μm2 55.20% 1387 right skewed 2704 leptokutic 79.99μm 124.7μm 176.4μm 238.3μm 324.5μm篇三:实验报告-激光粒度分析仪测定果汁粒度分布实验一 ls230/vsm+激光粒度分析仪测定果汁粒度分布1 实验目的1.1 了解激光粒度分析仪的基本操作;1.2 了解激光粒度分析仪测定果汁粒度分布的原理。
2 实验原理激光粒度分析仪是根据光的散射原理测量颗粒粒度分布的,是一种比较通用的粒度仪。
激光粒度仪一般是由激光器、富氏透镜、光电接收器阵列、信号转换与传输系统、样品分散系统、数据处理系统等组成。
激光器发出的激光束,经滤波、扩束、准值后变成一束平行光,在该平行光束没有照射到颗粒的情况下,光束经过富氏透镜后将汇聚到焦点上。
如图下图所示:当通过某种特定的方式把颗粒均匀地放置到平行光束中时,激光将发生衍射和散射现象,一部分光将与光轴成一定的角度向外扩散。
米氏散射理论证明,大颗粒引发的散射光与光轴之间的散射角小,小颗粒引发的散射光与光轴之间的散射角大。
这些不同角度的散射光通过富氏透镜后汇聚到焦平面上将形成半径不同明暗交替的光环,不同半径上光环都代表着粒度和含量信息。
这样在焦平面的不同半径上上安装一系列光的电接收器,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并传输到计算机中,再用专用软件进行分析和识别这些信号,就可以得出粒度分布了。
不同的粒度分布对果汁的稳定性、口感等有不同的影响。
对果汁型固体饮料,粒度和粒度分布对果汁的速溶性也有影响。
激光粒度仪可以测定样品中的颗粒粒度分布,因为研究颗粒粒度分布对样品速溶性、稳定性、口感等地影响。
3实验器材3.1 实验样品果汁3.2 实验仪器激光粒度分析仪(ls230/vsm+)4实验步骤4.1 按照粒度仪、计算机、打印机的顺序将电源打开,并使样品台里充满蒸馏水,开泵,仪器预热10分钟。
4.2 进入ls230的操作程序,建立连接,再进行相应的参数设置:启动run-run cycle(运行信息)(1)选择measure offset(测量补偿),alignment(光路校正),measure background(测量空白),loading(加样浓度),start 1 run(开始测量(2)输入样品的基本信息,并将分析时间设为60秒,点击start(开始)。
如需要测量小于0.4μm以下的颗粒,选择include pids,并将分析时间改为90秒后,点击start(开始)(3)泵速的设定根据样品的大小来定,一般设在50,颗粒越大,泵速越高,反之亦然。
4.3 在测量补偿,光路校正,测量空白的工作通过后,根据软件的提示,加入样品控制好浓度,obscuration应稳定在8-12%:假如选择了pids,则要把pids稳定在40-50%,待软件出现ok提示后,点击done(完成)。
4.4 分析结束后,排液,并加水清洗样品台,准备下一次分析。
4.5 作平行试验,保存好结果,根据要求打印报告。
4.6 退出程序,关电源,样品台里加满水,防止残余颗粒附着在镜片上。
5 实验结果与讨论5.1 实验结果激光粒度分析仪(ls230/vsm+)测定果汁样品在0.04μm~2000μm范围内的粒径分布见图1。
图1. 果汁的粒度分布图5.2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由图1可知,该样品中颗粒的粒径在1.38477μm~863.883μm范围内,平均粒径是175.5μm,粒径中位数为141.7。
由激光粒度分析仪(ls230/vsm+)分析软件输出的excel表中的数据分析可知,粒径在9.697μm~429.0μm的颗粒占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