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系统查体

合集下载

神经系统查体

神经系统查体

神经系统查体1. 简介神经系统查体是医学领域中评估患者神经功能的一种方法。

通过对神经系统的全面检查,可以帮助医生判断神经系统是否存在异常或疾病,并进一步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

神经系统查体包括神经系统的功能、反射和感觉评估等多个方面。

2. 检查项目与方法2.1 神经系统功能评估神经系统功能评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大脑功能评估:包括意识、记忆力和思维功能等的评估,可通过问卷调查、观察和简单的认知测试等进行。

•运动功能评估:包括肌力、肌张力和协调能力等的评估。

通过让患者进行一系列的动作,观察其肌肉强度、肌张力和协调能力的表现。

•感觉功能评估:包括触觉、疼痛、震颤感和温度感等的评估。

通过刺激患者的皮肤、肌肉和关节等部位,观察其对刺激的感觉反应。

2.2 神经系统反射评估神经系统反射评估是通过检查患者的肌腱反射、腹壁反射和返跳反射等,来评估神经系统的功能状态。

•肌腱反射检查:包括叩击肌腱、观察肌腱反射的程度和对称性等,常用的检查方法有艾氏反射、涂抹橡胶锤反射等。

•腹壁反射检查:通过刺激患者腹壁上的腹肌,评估腹壁反射的程度和对称性,常用的检查方法有划痕法和叩击法等。

2.3 神经系统感觉评估神经系统感觉评估是通过检查患者的触觉、疼痛、震颤感和温度感等,来评估神经系统的感觉功能。

•触觉检查:通过轻轻触碰患者的皮肤,观察患者是否能够感觉到触摸的刺激和感觉到不同的触感强度。

•疼痛感觉检查:通过针刺或压迫患者的皮肤,观察患者是否能够感受到疼痛的刺激和疼痛的程度。

•震颤感检查:通过让患者伸出手臂或腿,观察患者是否能够感觉到震颤感和震颤的强弱。

•温度感检查:通过触摸患者的皮肤,观察患者对冷热刺激的感觉和对温度的辨别能力。

3. 注意事项•在进行神经系统查体之前,应该充分了解患者的病史和症状,包括是否有过去的神经系统疾病或家族遗传病史。

•进行神经系统查体时,应选择一个安静、明亮的环境,让患者尽量放松自己,以确保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神经系统体征检查

神经系统体征检查

神经系统体征检查神经系统体征检查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检查方法,用于评估患者的神经系统功能是否正常。

通过检查患者的神经系统体征,可以帮助医生判断神经系统是否受损或存在异常情况,从而指导诊断和治疗。

神经系统体征检查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神经系统病史询问:医生会询问患者的病史,包括疾病的发作方式、持续时间、诱因、症状的变化等。

这些信息有助于医生了解患者的病情和疾病发展的趋势。

2. 神经系统体格检查:医生会对患者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包括神经系统的感觉、运动、反射等方面。

常见的检查项目包括:- 神经肌肉检查:医生会检查患者的肌力、肌张力、肌肉萎缩等情况,以评估患者的运动功能是否正常。

- 感觉检查:医生会检查患者的触觉、疼痛、温度感觉等,以评估患者的感觉功能是否正常。

- 神经系统反射检查:医生会检查患者的深反射、浅反射、生理性反射等,以评估患者的反射功能是否正常。

3. 神经系统影像学检查:如果医生怀疑患者存在神经系统病变,可能会建议进行一些影像学检查,如脑电图(EEG)、磁共振成像(MRI)、脑血流动力学检查等。

这些检查可以提供更直观的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信息,有助于明确诊断。

4. 神经系统实验室检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医生可能还会建议进行一些实验室检查,如血液检查、脑脊液检查等。

这些检查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生化指标、炎症指标等,从而辅助诊断和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神经系统体征检查需要由专业的医生进行,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法,并结合其他临床表现进行综合分析。

此外,检查过程中需要与患者进行充分沟通,以确保检查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最后,神经系统体征检查是一项重要的临床工作,可以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帮助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

对于患者来说,及早进行神经系统体征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神经系统查体

神经系统查体

神经系统查体神经系统查体对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在临床工作中经常会遇到比如突然晕倒的病人,他是心脏病还是脑卒中?又如恶心呕吐的病人,是消化科疾病还是颅内病变?那么通过我们仔细的查体能让我们做出准确的判断。

神经系统查体需具备一些工具,是神经科医生必备的:叩诊锤、电筒、大头针、音叉、听诊器、棉签等。

神经系统查体是全身查体的一部分,包括主要内容有:1.意识及精神状态2.颅神经3.运动系统检查4.感觉系统检查5.反射系统检查6.自主神经系统检查一、意识及精神状态的检查:意识及精神状态的检查实际上在病人就诊的过程中通过与病人的交流、对话过程中对其有一个初步的判断,检查内容主要包括:意识状态水平、清醒度、定向力、记忆力、语言功能、计算力。

定向力:时间、地点、人物定向力记录方法:人物:“他是医生”地点:“在医院”但不知道在哪家医院时间:“2004年…”但不知几月几日记忆力:近记忆:首先告诉患者3个东西,请其记住,3~5分钟后让他回忆(如天空、旗杆、绵羊)远记忆:询问他个人重大生活实践的发生时间(如结婚时间、大儿子出生日期)语言功能:自发性语言:注意患者语言的流利性、用词准确性、语句的长短、速度和丰富程度。

理解力:患者是否能理解简单的问题和命令命名能力:让患者叫出常见物体的名字复述能力:患者能否重复医生说的简单词句失语症类型Broca’s失语(运动性失语)不能表达,可以理解Wernicke’s失语(感觉性失语)可以表达,不能理解混合型失语不能表达,不能理解意识状态:人对周围环境及自身状态的认识和觉察能力。

意识状态分级:1.嗜睡:对语言刺激有反应,病人可唤醒但很快又入睡2.昏睡:对较重的刺激方可唤醒,能做出简单模糊的回答,刺激停止后又进入昏睡状态3.昏迷:根据昏迷程度分为浅昏迷:对语言刺激无反应,自发运动少中昏迷:对外界刺激无反应,强烈刺激可出现防御反射、角膜反射、瞳孔对光反射减弱深昏迷:对任何刺激无反应,全身肌肉松弛,各种神经反射消失二、颅神经1.嗅神经让患者用每一个鼻孔闻不同气味并辨别。

神经系统查体(61页)

神经系统查体(61页)
1. 2. 3.
4.
5.
视觉失认:后枕叶、纹状体、角回 听觉失认:双颞上回中部 触觉失认:双顶叶角回、缘上回 体象障碍:非优势半球顶叶病变 Gerstmann综合症:优势半球顶叶角回
谢谢!
二.脑神经检查-III动眼、IV滑车、VI外 展
1.
2.
3.
外观: 眼球运动: 瞳孔及瞳孔反射: 光反射
调节反射
1.
二.脑神经检查-III动眼、IV滑车、VI外 展 周围性眼肌麻痹
动眼神经:支配上睑提肌、上直肌、下直肌、内直肌、下斜肌 麻痹:眼外肌麻痹:上睑下垂、外斜视、眼球不能向 上内及下运动,复视 眼内肌麻痹:瞳孔散大、光反射及调节反射消失 滑车神经:多合并动眼神经麻痹,支配上斜肌 麻痹:眼球向外下方运动受限,复视 外展神经:支配外直肌 麻痹:产生内斜视,复视 2.
1.
2. 3. 4. 5. 6. 7.
肌营养 肌张力 肌力 不自主运动 共济运动 姿势 步态
三.运动系统检查-肌营养
1.
2.
肌萎缩:下运动神经元损害 假性肥大:进行性肌营养不良
三.运动系统检查-肌张力
指肌肉松弛状态下做被动运动时检查者所 遇到的阻力 静止肌张力;运动肌张力 肌张力减低: 下运动神经元病变
2.
大脑性
额叶性共济失调:额叶或额桥小脑束病变 顶叶性共济失调: 颞叶性共济失调:一过性平衡障碍
3. 4.
感觉性:脊髓后索受损。闭目难立症 前庭性:病变越接近内耳迷路症状越明显,平衡障碍
三.运动系统检查-共济运动
1.
2. 3. 4. 5. 6. 7.
指鼻试验 误指试验 跟-膝-胫试验 快复轮替试验 反跳试验 无撑坐起试验 闭目难立征
小脑病变 肌原性病变

神经系统查体-完整版

神经系统查体-完整版

神经系统查体-完整版神经系统查体神经查体的顺序·一般检查颅神经检查运动系统检查感觉系统检查反射系统检查自主神经功能检查需要的器具n叩诊锤检眼镜棉签 128 Hz 音叉笔式电筒大头针一般检查意识状态嗜睡昏睡浅昏迷深昏迷精神状态记忆力﹙近记忆力、远记忆力﹚计算力理解力定向力脑膜刺激征n 定义:软脑膜和蛛网膜的炎症,或蛛网膜下腔出血,使脊神经根受到刺激,导致其支配的肌肉反射性痉挛,而产生一系列体征。

n 症状①颈强直:患者仰卧,双下肢伸直,检查者轻托患者枕部并使其头部前屈。

如颈有抵抗,下颏不能触及胸骨柄,则表明存在颈强直。

颈强直程度可用下颏与胸骨柄间的距离(几横指)表示。

②Kernig柯尼葛征:仰卧,检查者托起患者一侧大腿,使髋、膝关节各屈曲成90°,然后一手固定其膝关节,另一手握住足跟,将小腿慢慢上抬。

如果患者大腿与小腿间夹角不到135°就产生明显阻力,并伴有大腿后侧及腘窝部疼痛,则为阳性。

③Brudzinski 布鲁金斯基征:患者仰卧,双下肢伸直,检查者托其枕部并使其头部前屈,如患者双侧髋、膝关节不自主屈曲则为阳性。

颅神经检查Ⅰ嗅Ⅱ视Ⅲ动眼Ⅳ滑Ⅴ叉Ⅵ外展Ⅶ面Ⅷ听Ⅸ舌咽迷走副加舌下全舌咽、迷走神经检查1.运动:发音是否低哑或带鼻音,是否呛咳、有无吞咽困难。

嘱病人张口,观察腭垂是否居中,两侧软腭高度是否一致,患者发“啊”音时两侧软腭上抬是否对称,腭垂有无偏斜。

当一侧神经受损时,该侧软腭上提减弱,腭垂偏向健侧。

2.感觉:用棉签轻触两侧软腭和咽后壁粘膜检查一般感觉。

3.咽反射:嘱患者张口发“啊”音,用压舌板轻触两侧咽后壁,正常者可有恶心反应,舌咽、迷走神经损害时反射减弱或消失。

神经病变症状——舌下神经一侧舌下神经周围病变——伸舌偏向患侧,可有舌肌萎缩及肌纤维颤动。

一侧舌下神经核上性病变——伸舌偏向病灶对侧,无舌肌萎缩和肌纤维颤动。

双侧舌下神经病变——舌肌完全瘫痪而不能伸舌。

神经病变症状——嗅神经Ø1 嗅觉减退或缺失双侧嗅觉减退或缺失见于鼻病或先天性嗅觉丧失;单侧嗅觉减退或缺失见于嗅神经径路上的病损,如前颅窝骨折、脑膜炎、嗅沟或蝶骨嵴脑膜瘤、垂体瘤、额叶胶质瘤(额叶底部)。

神经系统体格检查

神经系统体格检查

神经系统体格检查神经系统体格检查是评估神经系统功能状态的重要方法,对于诊断神经系统疾病、监测疾病进展以及评估治疗效果都具有关键意义。

神经系统体格检查通常包括一般检查、颅神经检查、运动系统检查、感觉系统检查、反射检查以及自主神经功能检查等多个方面。

一般检查首先会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这是判断大脑功能是否正常的重要指标。

看患者是清醒、嗜睡、昏睡还是昏迷。

同时,要注意患者的精神状态,是否存在焦虑、抑郁、谵妄等异常。

还要检查患者的头部和颈部,观察头颅的形状、大小有无异常,有无头皮损伤、肿块等。

检查颈部的活动度,有无颈项强直,这对于判断脑膜刺激征很重要。

颅神经检查共有 12 对。

第一对嗅神经,检查时让患者闭目,用不同气味的物品让其分辨,注意两侧对比。

第二对视神经,主要通过视力、视野和眼底检查来评估。

第三对动眼神经、第四对滑车神经和第六对外展神经,共同控制眼球运动,检查时观察患者眼球的运动是否灵活、对称,有无斜视、复视等。

第五对三叉神经,检查面部感觉和咀嚼肌力量。

第七对面神经,观察患者的面部表情肌是否对称,有无口角歪斜等。

第八对前庭蜗神经,通过听力测试和平衡功能检查来评估。

第九对舌咽神经和第十对迷走神经,主要检查吞咽、发音等功能。

第十一对副神经,检查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的力量。

第十二对舌下神经,观察伸舌是否居中,有无舌肌萎缩、震颤。

运动系统检查包括肌肉力量、肌张力、肌容积、不自主运动和共济运动等方面。

检查肌肉力量时,让患者对抗阻力进行不同关节的运动,根据肌力的分级标准来判断。

肌张力是指肌肉在静止状态下的紧张度,可通过触摸肌肉的硬度和被动活动时的阻力来评估。

肌容积则观察肌肉有无萎缩或肥大。

不自主运动如震颤、舞蹈样动作、手足徐动等,能反映基底节等部位的病变。

共济运动的检查包括指鼻试验、跟膝胫试验等,用于评估小脑的功能。

感觉系统检查分为浅感觉、深感觉和复合感觉。

浅感觉包括痛觉、温度觉和触觉,用针、棉签、冷热物体等分别进行测试。

神经系统体征检查

神经系统体征检查

神经系统体征检查神经系统体征检查是一种常见的医学检查方法,用于评估神经系统的功能和疾病状况。

该检查可以通过观察和测量患者的神经系统体征来获取相关的信息,进而帮助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

神经系统体征检查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神经系统观察:医生会仔细观察患者的面容、姿势、步态等,以了解是否存在异常表现。

例如,面部表情是否对称,行走时是否有异常姿势或不稳定等。

2. 神经系统感觉检查:医生会对患者进行感觉检查,以评估患者的触觉、痛觉、温度感觉、震颤感等。

常用的检查方法包括轻触、针刺、温度感受等。

3. 神经系统运动检查:医生会对患者的肌肉力量、协调性和运动功能进行评估。

常见的检查方法包括让患者做一些特定的动作,如握力、屈伸运动等。

4. 神经系统反射检查:医生会检查患者的肌腱反射,以评估神经系统的反射功能。

常用的检查方法包括膝反射、跟腱反射等。

5. 神经系统平衡和协调检查:医生会评估患者的平衡和协调能力,以判断是否存在神经系统问题。

常用的检查方法包括Romberg试验、指鼻试验等。

在进行神经系统体征检查时,医生通常会使用一些专业的工具和仪器,如锤子、针刺器、温度计等。

这些工具可以帮助医生更准确地评估患者的神经系统功能。

需要注意的是,神经系统体征检查只是诊断的一部分,医生还需要结合患者的病史、症状和其他检查结果来做出综合判断。

因此,在进行神经系统体征检查时,患者应如实告知医生自己的病情和症状,以便医生能够做出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总之,神经系统体征检查是一种重要的医学检查方法,可以帮助医生评估患者的神经系统功能和疾病状况。

通过观察和测量患者的神经系统体征,医生可以获得相关的信息,进而进行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患者在接受神经系统体征检查时,应配合医生的操作,并如实告知自己的病情和症状,以获得更好的诊疗效果。

神经系统体征检查

神经系统体征检查

神经系统体征检查神经系统体征检查是一种常见的医学检查方法,用于评估一个人的神经系统的功能状态。

神经系统是人体的控制中枢,负责传递和处理各种信息,包括感觉、运动、思维和情绪等。

神经系统体征检查可以帮助医生判断一个人是否存在神经系统异常或疾病,并进一步确定病因和制定治疗方案。

神经系统体征检查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神经系统病史:医生会询问患者有关神经系统病史的信息,包括以往是否有神经系统疾病、手术史、药物使用史等。

这些信息有助于医生了解患者的病情和病因。

2. 神经系统体格检查:医生会对患者进行全面的神经系统体格检查。

这包括观察患者的姿势、步态、面容等外貌特征,检查患者的感觉、运动、反射、肌力等方面的功能。

3. 神经系统影像学检查:医生可能会要求患者进行一些神经系统影像学检查,如脑部CT扫描、MRI等。

这些检查可以帮助医生观察患者的神经结构和功能,以确定是否存在异常。

4. 神经系统功能检查:医生可能会进行一些特殊的功能检查,以评估患者的神经系统功能。

例如,医生可以进行神经传导速度检查、脑电图检查等,以评估神经传导的速度和脑电活动的正常与否。

5. 神经系统实验室检查:医生可能会要求患者进行一些实验室检查,以评估患者的神经系统功能。

例如,医生可以进行血液检查、脊髓液检查等,以评估患者的炎症指标、神经递质水平等。

神经系统体征检查的结果可以帮助医生确定患者是否存在神经系统异常或疾病,并进一步确定病因和制定治疗方案。

通过这些检查,医生可以了解患者的神经系统功能状态,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并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需要注意的是,神经系统体征检查只是医生进行初步评估的一种方法,如果医生怀疑患者存在神经系统异常或疾病,可能还需要进行其他进一步的检查,如神经系统生理检查、神经系统病理检查等,以获取更详细和准确的信息。

总之,神经系统体征检查是一种常见的医学检查方法,通过观察患者的外貌特征、功能状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可以帮助医生评估患者的神经系统功能状态,并确定病因和制定治疗方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内收肌角
婴儿取仰卧位,检查者握住婴儿膝部使下肢伸直,将婴儿下肢缓缓拉向两侧,尽可能达到最大角度,观察两大腿之间的角度。

2、腘窝角
婴儿仰卧位,屈曲大腿使其紧贴到胸腹部,然后伸直小腿,观察大腿与小腿之间的角度。

3、足跟碰耳试验
婴儿仰卧位,牵拉足部,向同侧耳部尽量牵拉,骨盆不离开桌面,观察足跟与髋关节的连线与桌面的角度。

4、足背屈角
婴儿仰卧位,检查者用拇指抵婴儿足底,其他手指握住小腿及足跟将足向小腿方向背屈,观察足背与小腿之间的角度。

5、围巾征
检查者托住婴儿背颈部使呈半卧位,将婴儿手通过前胸拉向对侧肩部,使上臂围绕颈部,尽可能地向后拉,观察肘关节是否过中线,新生儿不能过中线,4~6个月婴儿可过中线。

6、牵拉试验
婴儿呈仰卧位,检查者握住婴儿双手,沿婴儿前上方的方向牵拉婴儿,新生儿时期当牵拉婴儿向前时,头向后垂,当躯干呈直立位时,头向前倾。

5个月时婴儿肘部能屈曲,主动用力。

注意左右两侧力量是否对称。

检查项目:内收肌角(单位:度)
1~3月:40~80
4~6月:80~110
7~9月:100~140
10~12月:130~150
检查项目:腘窝角(单位:度)
1~3月:80~100
4~6月:90~120
7~9月:110~160
10~12月:150~170
检查项目:足跟碰耳试验(单位:度)
1~3月:80~100
4~6月:90~130
7~9月:120~150
10~12月:140~170
检查项目:背屈角(单位:度)
1~3月:60~70
4~6月:60~70
7~9月:60~70
10~12月:60~7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