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操作原理名词解释
基因工程复习资料

基因工程一、名词解释:24分;二、填空:30分;三、问答题:36分;四、综合实验设计题:10分。
绪论一、基因工程的概念狭义上的基因工程:是将一种生物体(供体)的基因与载体在体外进行拼接重组,然后转入另一种生物体(受体)内,使之按照人们的意愿稳定遗传并表达出新产物或新性状的DNA体外操作程序,也称为分子克隆技术。
广义的基因工程是指重组DNA技术的产业化设计与应用,包括上游技术和下游技术两大组成部分。
上游技术指的是基因重组、克隆和表达的设计与构建(即重组DNA技术);而下游技术则涉及到基因工程菌或细胞的大规模培养以及基因产物的分离纯化过程。
二、基因工程的历史1、第一个重组DNA分子构建成功时间、构建者1972,第一个重组DNA分子的构建2、基因工程诞生标志、时间、完成人1973,Cohen & Boyer首次完成重组质粒DNA对大肠杆菌的转化3、基因工程发展阶段的几个重要事件●基因工程准备阶段:1944,美国Avery证明DNA是基因载体●1953,Watson&Crick建立DNA双螺旋模型●1954—1971,中心法则的确立,密码子的破译●1960—1970’s,限制酶&连接酶的发现●1972,第一个重组DNA分子的构建基因工程诞生基因工程的迅速发展阶段三、基因工程的内容1、基因操作原理:指对基因进行分离、分析、改造、检测、表达、重组和转移等操作的总称。
将基因作为一段DNA分子来操作,进行分析、修饰或转移,属于生物化学或遗传学的范畴,只有当基因能够进行大量、可操作性的扩增时才进入基因操作的范畴。
基因操作和基因克隆密不可分,核心部分为克隆(cloning)(DNA和RNA操作、基因克隆、基于组学和信息学的基因操作)2、基因工程应用;(生物反应器、遗传改良、基因治疗)四、基因克隆的通用策略分子克隆工具酶一、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概念、特点、命名、分类。
概念:一类能识别双链DNA中特殊核苷酸序列,并使每条链的一个磷酸二酯键断开的内脱氧核糖核酸酶,主要存在于细菌体内分类:依据酶的亚单位组成、识别序列的种类以及是否需要辅助因子可分为:Ⅰ型酶、Ⅱ型(Ⅱs型)酶和Ⅲ型酶命名:以提取这类酶的生物的属名和种名的第1、2个字母以及菌株代号来命名。
基因工程习题+答案

第一章绪论名词解释:1.基因操作:将在细胞外产生的核酸(物质)分子插入到病毒,质粒或其它载体系统中,再整合到特定的宿主中,从而形成一种新的可连续繁殖的有机体。
2.间断基因:序列中间插入有与氨基酸编码无关的DNA间隔区,使一个基因分隔成不连续的若干区段。
我们称这种编码序列不连续的基因为间断基因。
3.启动子:DNA分子可以与RNA聚合酶特异结合的部位,也就是使转录开始的部位。
4.亚克隆:当初始克隆中的外源DNA片段较长,含有许多目的基因以外的DNA片段时,在诸如表达、序列分析和突变等操作中不便进行,将目的基因所对应的一小段DNA找出来,这个过程叫“亚克隆”。
填空题:1.基因操作的核心部分是基因克隆,基因克隆的基本要点有(克隆基因的类型),(受体的选择)和(载体的选择)。
2.(基因)是遗传物质的基本单位,也是作为遗传物质的核酸分子上的一段片段。
它可以是连续的,也可以是(不连续的);可以是(DNA),也可以是RNA;可以存在于染色体上,也可以(存在于染色体之外如质粒、噬菌体)。
3.基因操作并不是一个法律概念,除了包括基因克隆外,还包括基因的(表达)、(调控)、(检测)和(改造)等与基因研究相关的内容。
4.启动子是指(基因转录过程中控制起始的部位)。
通常一个基因是否表达,(转录起始)是关键的一步,是起决定作用的。
在转录过程中,启动子还是(RNA聚合酶)的结合位点。
5.原核生物的RNA聚合酶主要由两部分组成:(核心酶)和(σ因子),其中σ-因子并不参与RNA的合成,它的作用主要是(识别要转录的起始位点)。
6.从(启动区)到(终止区)的这一段距离称为一个转录单位,或者一个转录产物,其中可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基因。
7.转录终止子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依赖ρ因子),另一种是(不依赖ρ因子)。
8.基因的书写方式,通常是写出的DNA序列总是与(mRNA)相同的那条链,方向是从(5')到(3')。
对于碱基的位置,一般自转录起始点向两个方向编号,其中转录起始点定为(+1),(在起始点上游第一个碱基)定为-1。
《基因工程》重点

基因工程重点第一章一、名词解释:基因工程:基因工程是通过基因操作,将目的基因或DNA片段与合适的载体链接转入目标生物细胞,通过复制、转录、翻译外源目的基因以及蛋白质的活性表达,使基因生物获得新的遗传性状的操作。
基因操作:泛指对基因进行酶切、连接、转化等分子生物学操作,是基因工程的技术基础。
基因克隆:是指对基因进行分离和扩大繁殖等操作过程,其目的在于获得大量的基因拷贝,它在技术上主要包括载体构建、大肠杆菌遗传转化、重组子筛选和扩大繁殖等环节,很多时候并不涉及动物、植物等的转化及性状的遗传改良。
第二章一、名词解释:核酸酶:通过切割相邻两个核苷酸残基之间的磷酸二酯键,从而使核酸分子多核苷酸链发生水解断裂的酶。
限制性内切核酸酶(restriction endonuclease):简称限制酶,是一类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中的某种特定核苷酸序列,并切割DNA双链结构的内切核酸酶。
限制-修饰系统:黏性末端(sticky end):指DNA分子在限制性内切核酸酶的作用下形成的具有互补碱基的单链延伸形成的末端结构,它们能够通过互补碱基间的配对而重新连接起来。
平末端(blunt end):若限制性内切核酸酶在识别序列的对称轴上切割,形成的片段末端为平末端。
同切点酶(isoschizomer):又称同裂酶,是一类来源于不同的微生物、能识别相同靶序列的限制性内切核酸酶。
同尾酶(isocaudamer):来源各异,识别的靶序列也各不相同,但切割后能产生相同的粘性末端。
酶的星号活性(star activity):限制性内切核酸酶识别和切割特异性位点是在特定条件下测定的。
当条件改变时,许多酶的识别位点会改变,导致识别与切割序列的非特异性,这种现象称为星号活性。
DNA连接酶(DNA ligase):能催化双链DNA片段靠在一起3'羟基末端与5'端磷酸基团末端之间通过形成磷酸二酯键,使两端连接的一种核酸酶。
DNA聚合酶:DNA聚合酶的作用是在引物和模板的作用下,把脱氧核糖单苷酸连续地加到双链DNA分子引物的3'-OH末端,催化甘氨酸的聚合作用。
基因的工作原理

基因的工作原理
基因是生物体中的遗传物质,决定了生物体的遗传特征和功能。
基因的工作原理主要涉及DNA、RNA和蛋白质的相互作用。
首先,基因是由DNA分子组成的。
DNA是一个双螺旋的大分子,由两条互相缠绕的链组成。
每条链上的碱基序列编码了生物体合成蛋白质所需的信息。
基因的工作始于转录过程。
转录是指DNA链上的一个片段被
复制成为mRNA(信使RNA)。
在细胞核中,特定的酶能够
识别并结合到基因上,使其中的DNA链解开。
然后,一个名
为RNA聚合酶的酶会沿着DNA链合成RNA链,根据DNA
的碱基序列合成互补的mRNA链。
这个过程中,腺嘌呤(A)、鸟嘌呤(G)、胸腺嘧啶(T)和胞嘧啶(C)碱基按
照特定的规则进行配对。
接下来,mRNA会离开细胞核,进入细胞质。
在细胞质中,mRNA将作为模板,被一个名为核糖体的细胞器所识别和结合。
核糖体会沿着mRNA链上“读取”信息,并根据mRNA上
的密码子来选择和组装对应的氨基酸。
氨基酸的顺序由mRNA上的密码子决定,这一顺序编码了特
定的蛋白质序列。
当核糖体组装完整个蛋白质链之后,蛋白质会通过细胞质中的其他细胞器进行后续的折叠、修饰和定位。
最终,形成的蛋白质会根据其自身的功能被运输到细胞中不同的位置,并参与到各种生物过程中。
这些过程包括细胞代谢、
信号传导、细胞结构的维持和功能的实现等。
总而言之,基因的工作原理涉及到DNA的转录、mRNA的翻
译和蛋白质的产生。
这一过程是生物体遗传特征和功能的基础,也是生命活动的关键。
基因工程原理题库-名词解释

基因工程原理题库-名称解释1.基因:DNA分子中含有特定遗传信息的一段核苷酸序列,是遗传物质的最小功能单位。
2.假基因:一种类似于基因序列,其核苷酸序列同其相应的正常功能基因基本相同、但却不能合成功能蛋白的失活基因。
3.重叠基因: 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因共有一段DNA序列,或是指一段DNA序列为两个或两个以上基因的组成部分。
4.结构基因:指受调控的编码特定生物合成和代谢过程中的酶/蛋白质的基因。
5.调节基因(regulator gene): 是编码合成那些参与基因表达调控的RNA和蛋白质的特异DNA序列。
6.基因家族:真核生物基因组中来源相同、结构相似、功能相关的一组基因,可能由某一共同祖先基因经重复和突变产生。
7.基因表达:是指生物基因组中结构基因所携带的遗传信息经过转录、翻译等一系列过程,合成特定的蛋白质,进而发挥其特定的生物学功能和生物学效应的全过程。
8.基因组:该指单倍体细胞中包括编码序列和非编码序列在内的全部DNA分子。
9.基因工程:是指在分子水平上,根据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原理,在体外将一个生物体中有用的目的DNA(或基因)核酸分子插入病毒、质粒或其它载体分子,构成遗传物质的新组合,并使之掺入到原先没有这类分子的寄主细胞中内,而能持续稳定的繁殖。
使后者获得所需的新遗传性状或表达所需产物,最终实现该技术的商业价值。
10.操纵子:是原核生物中一组功能上相关,受同一调控区控制的基因组成的一个遗传单位。
11.mRNA (messenger RNA):由DNA的一条链作为模板转录而来的、携带遗传信息并指导蛋白质合成的一类单链核糖核酸。
12.启动子:在DNA 转录起始时RNA聚合酶识别并与其结合的一段DNA 片段,一般不编码蛋白,具有与RNA 聚合酶结合位点,并引导转录的起始。
13.增强子:位于真核基因中远离转录起始点,能明显增强启动子转录效率的特殊DNA序列。
它可位于被增强的转录基因的上游或下游,也可相距靶基因较远。
基因操作的原理和过程

基因操作的原理和过程基因操作(Genetic engineering)是一种利用基因技术对生物体的遗传物质进行修改和重组的技术手段。
通过基因操作,可以对生物的基因进行剪接、修饰或移除,并向生物中引入新的基因或基因片段,从而改变生物的遗传特征和表现形式。
基因操作在农业、医学、生物工程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它不仅可以提高生物的抗病性、耐性和产量,还可以用于研究基因的功能和调控机制。
基因操作的原理是基于对生物体的基因组进行修改和优化,具体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选择目标基因:首先需要确定要操作的基因,可以是现有生物体中的某个基因,也可以是外源基因。
有时也会选择修改某个特定区域的基因片段。
2. 基因克隆和构建载体: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将目标基因从生物体中分离提取。
然后,将目标基因插入到载体DNA中,构建成重组载体。
常用的载体包括质粒和病毒。
3. 转化目标细胞:将构建好的重组载体导入到目标细胞中。
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实现细胞的转化,如化学转化、电转化、冷冻复苏等。
4. 基因表达和筛选:在转化成功后,目标基因会在细胞内进行表达,从而改变生物的遗传特征和表现形式。
为了筛选出表达目标基因的细胞,可以在重组载体中引入选择标记基因,如抗生素抗性基因。
5. 验证和分析:在筛选出表达目标基因的细胞后,需要对其进行验证和分析。
可以通过PCR、酶切、同源重组等技术手段来验证基因操作的结果,并进一步分析基因的功能。
基因操作的过程中有一些关键技术和工具,如PCR技术、限制性内切酶、连接酶、DNA测序等。
这些技术和工具的应用使得基因操作的过程更加高效、准确。
基因操作的应用领域广泛,涉及农业、医学、生物工程等多个领域。
在农业领域,基因操作可以用于改良农作物的品质和产量,提高抗病虫害的能力,延长保存期限等。
比如,通过引入抗病虫害基因,使植物对害虫和病毒的侵害产生免疫反应。
在医学领域,基因操作可以用于治疗遗传性疾病、癌症等疾病。
比如,通过修正患者的遗传突变,可以恢复正常的基因功能。
基因操作原理题库2

基因工程技术名词解释

基因工程技术名词解释
基因工程技术是应用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的原理和方法进行基因操作,修改生物基因的技术。
常见的基因工程技术名词及其解释如下:
1. 基因克隆:将目标基因从DNA中分离出来,重组到质粒等载体上,使其能够在宿主细胞中自我复制和表达。
2. 基因剪切:利用限制性内切酶进行DNA分子特定的切割,实现目标序列的切除或粘贴。
3. 基因敲除:将目标基因进行替换或删除,通过对细胞的遗传物质进行“删改”。
4. 基因表达:在某种特定的生物体系中使目标基因得以表达并产生蛋白质等特定的作用。
5. 基因转染:将确切的DNA片段转移至另一个生物体细胞内,并让它表达新的蛋白质或修改已有的蛋白质功能。
6. 基因突变:通过人工方式创造或使一段DNA序列产生突变,并观察这种遗传变异对链上蛋白质表现的影响。
7. 基因编辑:通过人为方式改变或删除一个个体或生物各自遗传基因序列的方法,在人体细胞治疗、紫外线损伤等领域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这些技术广泛应用于生物学、医学和农业领域,使我们可以更精准地控制和修改生物的基因,以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1. Gene manipulation基因操作。
将在细胞外产生的核酸(物质)分子插入到病毒,质粒或其它载体系统中,再整合到特定的宿主中,从而形成一种新的可连续繁殖的有机体。
2. Interrupted genes间断基因。
序列中间插入有与氨基酸编码无关的DNA 间隔区,使一个基因分隔成不连续的若干区段。
我们称这种编码序列不连续的基因为间断基因。
3 .Promotor启动子。
DNA 分子可以与RNA 聚合酶特异结合的部位,也就是使转录开始的部位。
4. Subcloning亚克隆。
当初始克隆中的外源DNA 片段较长,含有许多目的基因以外的DNA 片段时,在诸如表达、序列分析和突变等操作中不便进行,将目的基因所对应的一小段DNA 找出来,这个过程叫“亚克隆”。
第二章1.Restriction and modification限制和修饰。
宿主特异性地降解外源遗传物质(DNA)的现象称为限制。
外源遗传物质通过甲基化等作用避免宿主的限制作用称为修饰。
2. Matched ends匹配末端。
识别位点为回文对称结构的序列,经限制酶切割后,产生的相同的,互补的末端称为匹配粘端,亦即粘性末端(cohesive end)。
3. Blunt ends平末端。
在回文对称轴上同时切割DNA 的两条链,产生的没有碱基突出的末端称为平末端。
4. Isoschizomer :同裂酶。
识别相同序列的限制酶称同裂酶,但它们的切割位点可能不同。
5. Isocaudiners :同尾酶。
来源不同、识别序列不同,•但产生相同粘性末端的酶。
6.Site preferences :位点偏爱。
某些限制酶对同一介质中的不同位置的同一个识别序列表现出不同的切割效率的现象称为位点偏爱。
7.Star activity 星星活性。
在极端非标准条件下,限制酶能切割与识别序列相似的序列,这个改变的特殊性称星星活性。
8. Nicking enzyme 切口酶。
有些限制酶只切割双链DNA 中的一条链,产生单链缺口,这种酶称为切口酶。
9. Klenow fragmentKlenow 片段。
Klenow DNA 聚合酶是E.coli DNA polymerase 经蛋白酶(枯草杆菌蛋白酶)裂解而从全酶中除去5'--3' 外切活性的多肽大片段,而聚合活性和3'--5' 外切活性不受影响。
10 .Sequenase测序酶。
是改造的T7 噬菌体DNA 聚合酶,切除了99% 以上的3'--5' 外切活性。
Sequenase Version2 切除了所有的3'--5' 外切活性,用于双脱氧链终止法对长片段进行测序。
11.Reverse transcriptase反转录酶。
即依赖于RNA 的DNA 聚合酶,它有5'--3' 合成DNA 活性,但是无3'--5' 外切活性。
它来自AMV (禽成髓细胞瘤病毒)或Mo-MLV (Moloney 鼠白血病病毒,又称M-MuLV)。
12. Terminal transferase末端转移酶。
来源于小牛胸腺,是存在于前淋巴细胞及分化早期的类淋巴样细胞内的一种不寻常的DNA 聚合酶,在二价阳离子存在下,末端转移酶催化dNTP 加于DNA 分子的3' 羟基端。
若dNTP 为T 或C ,此二价阳离子首选钴离子;若dNTP 为A 或G,此二价阳离子首选镁离子。
13. Ligase 连接酶。
催化DNA 5' 磷酸基与3' 羟基之间形成磷酸二酯键,将两段核酸连接起来的酶。
14. T4 polynucleotide kinase T4 多核苷酸激酶。
催化ATP 的γ-磷酸基转移至DNA 或RNA 的5' 末端。
15. Alkaline phosphatase碱性磷酸酶。
主要来源于牛小肠(Calf intestinal alkaline phosphatase),简称CIP 或CIAP,也有来自细菌(BAP)。
催化除去DNA 或RNA 5' 磷酸。
16. S1 nuclease Sl 核酸酶。
来源于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可降解单链DNA 或RNA ,产生带5' 磷酸的单核苷酸或寡核苷酸双链;对dsDNA ,dsRNA ,DNA:RNA 杂交体不敏感。
17. ExonuleaseЩ外切核酸酶Щ。
来源于大肠杆菌,催化从dsDNA 3'-OH 逐一去除单核苷酸的反应,底物为dsDNA 或线状和带切口或缺口的环状DNA ,反应结果是在dsDNA 上产生长的单链区。
18. Single strand binding protein单链结合蛋白。
此蛋白能协同地与ssDNA 结合而不与dsDNA 结合,可以削弱链内二级结构的稳定性,从而加速互补多核苷酸的重新退火,并通过消除阻碍DNA 聚合酶前进的链内二级结构,而提高这些聚合酶的持续作用能力。
19. Proteinase K 蛋白酶K 是具有高活性的丝氨酸蛋白酶,属枯草杆菌蛋白酶,可以水解范围广泛的肽键,尤其适合水解羧基末端至芳香族氨基酸和中性氨基酸之间的肽键。
K 指该蛋白酶通过水解角蛋白(keratin)可以为该霉菌提供所有所需的碳源和氮源。
20. Lysozymes 溶菌酶。
一类水解细菌细胞壁中肽聚糖的酶,常用的是卵清溶菌酶,用于破碎细胞。
第三章1. Vehicle 载体。
将外源DNA 或基因携带入宿主细胞(host cell)的工具称为载体。
具备以下三个必须元件:复制原点、多克隆位点和筛选标记。
2. Gene clone 基因克隆。
克隆作动词时,指从单一祖先产生同一的DNA 分子群体或细胞群体的过程;作名词时指从一个共同祖先无性繁殖下来的一群遗传上同一的DNA 分子、细胞或个体所组成的特殊的生命群体。
利用重组DNA 技术分离目的基因,称之为基因克隆。
3. Gene library 基因文库。
由大量的含有基因组DNA(即某一生物的全部DNA 顺序)的不同DNA 片段的克隆所构成的群体,称之为基因文库。
4. Plasmid incompatibility 质粒不相容性。
利用同一复制系统的两个质粒在同一宿主中不能共存的现象称质粒的不相容性,它是指在第二个质粒导入后,在不涉及DNA 限制系统时出现的现象。
5.α-complementation α-互补。
指lacZ 基因上缺失近操纵基因区段的突变体与带有完整的近操纵基因区段的α-半乳糖苷酶阴性的突变体之间实现的互补。
这两个无酶学活性的产物混合在一起时,可恢复α-半乳糖苷酶的活性。
6. X-gal/IPTG 两者都是乳糖的衍生物,X-gal:乳糖操纵子底物,可以作为生色剂,被α-半乳糖苷酶分解后可产生兰色产物,可使菌落呈现兰色;IPTG:乳糖操纵子诱导物。
7. lytic growth 裂解生长状态。
噬菌体侵染宿主细胞后,大量复制并组装成子代噬菌体颗粒,导致宿主细胞裂解的现象称裂解生长状态。
8. lysogenic state 溶源状态。
噬菌体侵染宿主细胞后,将λ噬菌体基因组DNA 通过位点专一性重组整合到宿主的染色体DNA 中,并随宿主的繁殖传给子代细胞的现象称溶源状态。
9. Multiplicity of infection 感染复数。
指单个宿主细胞感染的噬菌体颗粒数,等于实验所用的噬菌体与细胞的数量之比。
10. Insertion vectors 插入型载体。
通过特定的酶切位点允许外源DNA 片段插入的载体称为插入型载体。
11. Replacement vectors 置换型载体。
而允许外源DNA 片段替换载体的非必须DNA 片段的载体,称为置换型载体。
12.Cosmid 粘粒。
带有将DNA 包装到噬菌体颗粒中所需的cos 序列的质粒。
包括质粒复制起点,可以象质粒一样转化并增殖;包括cos 位点,可以象噬菌体颗粒一样包装、侵染。
13. Replicative form DNA 复制型DNA 。
在宿主细胞内,感染性的单链噬菌体DNA (正链)在宿主酶的作用下转变成环状双链DNA ,用于DNA 的复制,这种双链DNA 称为复制型DNA 。
14. Phagemid 噬菌粒。
具有ColE1 复制起点及单拷贝的丝状体噬菌体主要基因间隔区的质粒载体。
此基因间隔区含病毒DNA 合成的起始与终止及噬菌体颗粒形态发生所必须的全部顺式作用序列。
含phagemid 的细菌被噬菌体感染后,基因Ⅱ蛋白作用于间隔区,启动滚环复制产生ssDNA 并进行包装。
15. M13K07 help phage M13KO7 辅助噬菌体。
M13 单链丝状噬菌体的衍生株,基因Ⅱ带有一个G--T 的突变。
M13KO7 基因组双链DNA 可表达产生子代单链DNA 所必需的所有蛋白。
M13K07 中突变的基因Ⅱ产物与自身携带的噬菌体复制起点的作用尚不如它与克隆于噬菌粒pUCll8 和pUCll9 中的病毒复制起点的作用有效,可以确保在细胞所产生的病毒颗粒中来自噬菌粒的单链DNA 能够占据优势。
16. Yeast artificial chromosomes 酵母人工染色体载体。
利用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染色体的复制元件来驱动外源DNA 片段复制的载体称为酵母人工染色体载体。
由自主复制序列、着丝粒、复制子及选择标记等元件组成。
17. Bacterial artificial chromosomes 细菌人工染色体。
是基于大肠杆菌的F 质粒构建的高通量低拷贝质粒载体。
包括严谨型控制的复制区oriS 、启动DNA 复制的由ATP 驱动的解旋酶((RepE),以及三个确保低拷贝并使质粒精确分配至子代细胞的基因座(parA,parB 和parC)等元件)。
18. P1 artificial chromosomes P1人工染色体载体。
结合了P1 载体和BAC 载体的特性,是P1 噬菌体载体的改进载体。
重组分子不能通过体外包装来感染宿主细胞,而只能通过电转化来将重组分子导入宿主细胞。
19. Shuttle vector 穿梭载体。
能够在两类不同的宿主中复制、增殖和选择的载体称为穿梭载体。
第四章1.TAE buffer 醋酸缓冲液。
由Tris 碱、醋酸和EDTA 等成分组成的缓冲体系,用于琼脂糖凝胶电泳。
2. SDS-PAGE 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用于检测蛋白质分子量的电泳方法,待分离蛋白质是变性的,泳动速率只与分子量相关,与本身所带电荷无关。
3. Southern blotSouthern 杂交。
一种检测DNA 分子的方法。
将DNA 片段从琼脂糖凝胶转移到滤膜,结合了DNA 分子的滤膜先与特定的预杂交液进行预杂交,然后与标记的核酸探针和滤膜混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