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全国高考《理综》模拟试题及答案(卷二)

合集下载

高考全国二卷全国卷理综试题及答案解析 (2)(2020年整理).pptx

高考全国二卷全国卷理综试题及答案解析 (2)(2020年整理).pptx

D.充电时,正极反应为:Na+ + e−
13.下列实验过程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2 CO2 +C 3
Na
学海无 涯
编号
实验目的
实验过程
配制0.4000 mol·L−1的 城区4.0 g固体NaOH于烧杯中,加入少量蒸馏水溶解,
A NaOH溶液
转移至250 mL容量瓶中定容
向盛有2 mL黄色氯化铁溶液的试管中滴加浓的维生素 B 探究维生素C的还原性
转周期 T=5.19 ms ,假设星体为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已知万有引力常量为
6.67 1011 Nm2 / kg2 。以周期 T 稳定自转的星体的密度最小值约为
A.5109 kg / m3
B. 51012 kg / m3
C. 51015 kg / m3
D. 51018 kg / m3
17. 用波长为 300 nm 的光照射锌板,电子逸出锌板表面的最大初动能为 1.28 10-19 J。已知普
D.W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均为强酸
11.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124 g P4中所含P—P键数目为4NA
B.100 mL 1mol·L−1FeCl 溶液中所含Fe3+的数目为0.1N
3
A
C.标准状况下,11.2 L甲烷和乙烯混合物中含氢原子数目为2NA
D.密闭容器中,2 mol SO2和1 mol O2催化反应后分子总数为 2NA
15. 高空坠物极易对行人造成伤害。若一个 50 g 的鸡蛋从一居民楼的 25 层坠下,与地面的
撞击时间约为 2 ms,则该鸡蛋对地面产生的冲击力约为
A.10 N
B.102 N

2020年全国2卷 理综附答案

2020年全国2卷 理综附答案

2020年全国2卷理综附答案可得酸液,其味极酸,状如醋,酸甚于醋,而无醋气。

”这种酸液是由A硫酸B盐酸C醋酸D草酸8.下列关于细胞膜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膜是由磷脂双分子层和蛋白质组成的B细胞膜的主要功能是维持细胞形态C细胞膜的外层与细胞外基质相连,内层与细胞质相连D细胞膜的通透性与生物体的大小无关9.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B生物多样性只与野生动植物有关,与人工培育无关C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只会影响自然生态系统,不会对人类社会造成影响D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只需要政府和相关机构的努力,个人无法做出贡献10.下列关于细胞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A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两种方式B有丝分裂是生物体有性繁殖的方式,无丝分裂是无性繁殖的方式C在有丝分裂的过程中,细胞核的染色体数目减半D无丝分裂只发生在原核生物中,真核生物只能进行有丝分裂1.正确选项为D,“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是错误的,因为这个过程中没有发生置换反应,只是由于铁釜的腐蚀而使得铜元素逐渐被释放出来。

改写:胆矾是湿法冶钢的原料之一。

在浓缩结晶过程中,可以通过熬制来得到胆矾。

但是需要注意,熬制的过程中,铁釜会被腐蚀,久而久之,铜元素会逐渐被释放出来。

2.根据实验现象,该混合物应该是由铵盐和钴盐组成的。

改写:通过实验观察,我们可以得出这个白色固体混合物由铵盐和钴盐组成。

3.正确选项为A,“海水酸化能引起”的后面应该是“珊瑚礁减少”,而不是“浓度增大、浓度减小”。

改写:二氧化碳的过量排放会导致海水酸化,这会对海洋生物的生存环境造成很大影响,其中包括珊瑚礁减少。

使用太阳能、氢能等新能源可以改善珊瑚的生存环境。

4.正确选项为D,“VPy是乙烯的同系物”,因为VPy的分子中含有乙烯基团。

改写:吡啶是一类类似于苯的芳香化合物。

2-乙烯基吡啶(VPy)是合成治疗矽肺病药物的原料,它的分子中含有乙烯基团。

MPy只有两种芳香同分异构体,而BEPy中所有原子不共平面。

2020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卷 理综(二) 含答案解析

2020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卷 理综(二) 含答案解析

2020届高三第二次模拟测试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二)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Li 7 C 12 N 14 O 16 P 31 S 32 Cl 35.5 Fe 56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 .一个动物细胞中只含有一个中心体,高等植物细胞中没有中心体B .用胰蛋白酶处理生物膜,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及通透性都会发生改变C .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外膜上有运输葡萄糖和氧气的载体蛋白D .溶酶体内含有多种呼吸氧化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2.用高浓度的尿素作为溶剂处理从细胞中分离纯化的蛋白质,可使其失去天然构象变为松散肽链(称为“变性”);除去尿素后,蛋白质又可以恢复原来的空间结构(称为“复性”),且蛋白质分子越小复性效果越好。

这说明A .尿素与蛋白酶的作用效果相似B .氨基酸数量会影响蛋白质的空间结构C .过氧化氢酶经高浓度尿素溶液处理后活性不变D .双缩脲试剂可以鉴定上述“变性”的发生3.紫外线对DNA 分子的主要损伤方式是形成胸腺嘧啶二聚体,下图表示细胞中DNA 分子发生这种损伤后的自动修复过程。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胸腺嘧啶二聚体形成后可能会影响DNA 的复制和转录B .图示DNA 分子损伤后的修复过程可能需要多种酶参与C .DNA 修复功能缺陷可能会引发基因突变导致恶性肿瘤D .DNA 损伤引起的生物变异不能成为生物进化的原材料4.T 细胞表面的受体可以识别抗原引起免疫反应,同时还有很多辅助分子来帮助完成这一过程。

2020年高考理综全国卷2-答案

2020年高考理综全国卷2-答案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Ⅱ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一、选择题1.【答案】D【解析】A.新冠病毒进入宿主细胞的方式为胞吞,A错误;B.新冠病毒不具细胞结构,不含核糖体等细胞器,利用宿主细胞的核糖体进行蛋白质的合成,B错误;C.新冠病毒的遗传物质为RNA,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为DNA,二者的核苷酸不同,C错误;D.抗原是指能够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病毒、细菌等病原体表面的蛋白质等物质都可以作为引起免疫反应的抗原,D正确。

故选D。

2.【答案】B【解析】A.艾滋病是由艾滋病病毒引起的免疫功能缺失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错误;B.类风湿性关节炎为自身免疫反应对自身组织和器官造成损伤,属于自身免疫病,B正确;C.动物毛屑接触性鼻炎是由于免疫系统对过敏原(毛屑)过度敏感引起的过敏反应,C错误;D.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由显性致病基因控制的单基因遗传病,D错误。

故选B。

3.【答案】B【解析】A.健那绿染液是将活细胞中线粒体染色的专一性染料,可以使活细胞中的线粒体呈现蓝绿色,而细胞质接近无色,A正确;B.红细胞体积微小,观察其因失水而发生的形态变化需要利用显微镜,B错误;C.甲基绿和吡罗红两种染色剂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甲基绿使DNA呈现绿色,吡罗红使RNA呈现红色,利用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将细胞染色,可以显示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C正确;D.细胞膜主要由磷脂和蛋白质组成,用两种荧光染料分别标记两种细胞的膜蛋白分子,经过细胞融合后,两种颜色的荧光均匀分布,可以证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D正确。

故选B。

【考点】教材上多个观察和验证性实验的相关知识4.【答案】C【解析】A.二倍体植物体细胞含有两个染色体组,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染色体数目减半,即配子只含一个染色体组,A正确;B.由染色体组的定义可知,一个染色体组中所有染色体均为非同源染色体,不含同源染色体,B正确;C .不是所有生物都有性别之分,有性别之分的生物的性别不一定由性染色体决定,因此不是所有细胞中都有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之分,C 错误;D .一个染色体组中的所有染色体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因此染色体DNA 的碱基序列不同,D 正确。

2020届高考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试卷(二)(附答案)

2020届高考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试卷(二)(附答案)

2020届高考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试卷(二)(附答案)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Li 7 C 12 N 14 O 16 P 31 S 32 Cl 35.5 Fe 56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个动物细胞中只含有一个中心体,高等植物细胞中没有中心体B.用胰蛋白酶处理生物膜,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及通透性都会发生改变C.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外膜上有运输葡萄糖和氧气的载体蛋白D.溶酶体内含有多种呼吸氧化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2.用高浓度的尿素作为溶剂处理从细胞中分离纯化的蛋白质,可使其失去天然构象变为松散肽链(称为“变性”);除去尿素后,蛋白质又可以恢复原来的空间结构(称为“复性”),且蛋白质分子越小复性效果越好。

这说明A.尿素与蛋白酶的作用效果相似B.氨基酸数量会影响蛋白质的空间结构C.过氧化氢酶经高浓度尿素溶液处理后活性不变D.双缩脲试剂可以鉴定上述“变性”的发生3.紫外线对DNA分子的主要损伤方式是形成胸腺嘧啶二聚体,下图表示细胞中DNA 分子发生这种损伤后的自动修复过程。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胸腺嘧啶二聚体形成后可能会影响DNA的复制和转录B.图示DNA分子损伤后的修复过程可能需要多种酶参与C.DNA修复功能缺陷可能会引发基因突变导致恶性肿瘤D.DNA损伤引起的生物变异不能成为生物进化的原材料4.T细胞表面的受体可以识别抗原引起免疫反应,同时还有很多辅助分子来帮助完成这一过程。

此外,T细胞表面还存在负向调控的受体分子,如PD-1。

当PD-1与某些特定分子PDL1结合后,能迫使免疫细胞“自杀”,从而终止正在进行的免疫反应。

一些肿瘤细胞进化出了一种防御机制,它们的表面也带有PDL1,从而诱导T细胞过早地进入自我破坏程序。

科学家研制出PD-1单克隆抗体,作为免疫负调控抑制剂,通过阻断PD-1与PDL1的相互作用,从而降低免疫抑制反应,进而治疗甚至治愈肿瘤。

2020年高考理综模拟试题(二)含答案及解析

2020年高考理综模拟试题(二)含答案及解析

2020年高考理综模拟试题(二)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卷共8页,满分30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的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S 32 Fe 56 Zn 65第Ⅰ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如图①②分别表示不同的细胞,A表示相应物质。

不符合该模型的是A. ①效应T细胞②靶细胞,A抗体B. ①传出神经元②肌肉细胞,A神经递质C. ①胰岛B细胞②肝细胞,A胰岛素D. ①甲状腺细胞②垂体细胞,A甲状腺激素2.下列选项中不符合含量关系“c=a+b,且a>b”的是()A. a非必需氨基酸种类、b必需氨基酸种类、c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B. a线粒体的内膜面积、b线粒体的外膜面积、c线粒体膜面积C. a各细胞器的膜面积、b细胞核的膜面积、c生物膜系统的膜面积D. a叶肉细胞的自由水、b叶肉细胞的结合水、c叶肉细胞总含水量3.下面是某同学在使用同位素标记法的实验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其中正确的操作或结论是A. 给豚鼠的胰腺腺泡细胞注射用3H标记的核苷酸,一段时间后,可依次在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中检测到放射性B. 小白鼠吸入18O2,则其尿液中可以检测到H218OC. 用15N标记精原细胞的DNA双链,然后放在含14N的培养基中,进行减数分裂产生的4个精细胞中,含15N的精细胞所占的比例是50%D.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仅靠同位素的分布情况可以说明DNA是遗传物质4.在对某自然保护区内甲、乙两个不同物种的种群数量进行了调查之后,又开展了连续4年的跟踪调查,计算其L值(L=当年末种群个体数量/前一年末种群个体数量),结果如图所示。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仿真模拟卷二(word版附解析).doc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仿真模拟卷二(word版附解析).doc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仿真模拟卷二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若氢原子从n=6能级向n=1能级跃迁时辐射出的光不能使某金属发生光电效应,则氢原子从n=6能级向n=2能级跃迁时辐射出的光也不能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B. 核泄漏事故污染物137Cs 能够产生对人体有害的辐射,其核反应方程式为1371375556Cs Ba x →+,可以判断x 为电子C. 原子核发生一次β衰变,该原子外层就一定失去一个电子D. 质子、中子、α粒子的质量分别是m 1、m 2、m 3,质子和中子结合成一个α粒子,释放的能量是(2m 1+2m 2-m 3)c 2 【答案】C 【解析】【详解】A 、根据玻尔理论可知,氢原子从n =6的能级向n =1的能级跃迁时辐射出的光的能量大于氢原子从n =6的能级向n =2的能级跃迁时辐射出的光的能量,结合光电效应发生的条件可知,若氢原子从n =6的能级向n =1的能级跃迁时辐射出的光不能使某金属发生光电效应,则氢原子从n =6的能级向n =2的能级跃迁时辐射出的光也不能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故A 正确;B 、根据量子说守恒与电荷数守恒可知,核反应方程式13755Cs →13756Ba+x 中,可以判断x 的质量数为0,电荷数为:z =55﹣56=﹣1,所以x 为电子,故B 正确;C 、β衰变的实质是原子核中的一个中子转变为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电子释放出来,不是来自核外电子,故C 错误;D 、根据爱因斯坦质能方程知,质子和中子结合成α粒子,核反应方程为221H +210n →42He ,释放的能量是△E =△mc 2=(2m 1+2m 2﹣m 3)c 2,故D 正确.本题选错误的,故选C .2.背越式跳高采用弧线助跑,距离长,速度快,动作舒展大方.如图所示是某运动员背越式跳高过程的分解图,由图可估算出运动员在跃起过程中起跳的竖直速度大约为A. 2m /sB. 5m /sC. 8m /sD. 11m /s【答案】B 【解析】【详解】运动员跳高过程可以看做竖直上抛运动,当重心达到横杆时速度恰好为零,运动员重心升高高度约为: 1.3m h ≈,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可知:212mv mgh =;解得:5m/s v ==≈,故B 正确,ACD 错误.3.如图所示,AC 是四分之一圆弧,O 为圆心,D 为圆弧中点,A 、D 、C 处各有一垂直纸面的通电直导线,电流大小相等,方向垂直纸面向里,整个空间还存在一个大小为B 的匀强磁场,O 处的磁感应强度恰好为零.如果将D 处电流反向,其他条件都不变,则O 处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A. )21BB. )21BC. 2BD. 0【答案】A 【解析】【详解】O 点的实际磁感应强度是A 、D 、C 处电流产生磁感应强度与空间大小为B 的磁感应强度的矢量和,O 处的磁感应强度恰好为零.则A 、C 与空间磁场的矢量合一定与D 单独产生磁感应强度等大反向,根据合成可得:D 电流产生磁感应强度D B =;所以将D 处电流反向,其他条件都不变,O 处磁感应强度:D 2B B B ,BCD 错误A 正确4.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无线充电已经进入人们的视线.小到手表、手机,大到电脑、电动汽车,都已经在无线充电方面实现了从理论研发到实际应用的转化.如图所示为某品牌无线充电手机利用电磁感应方式充电的原理图.关于无线充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无线充电时,手机上接收线圈的工作原理是“电流的磁效应”B. 接收线圈中交变电流的频率与发射线圈中交变电流的频率相同C. 只有将充电底座接到直流电源上,才能对手机进行充电D. 只要有无线充电底座,所有手机都可以进行无线充电 【答案】B 【解析】【详解】A 、无线充电时手机接收线圈部分的工作原理是电磁感应现象,不是“电流的磁效应”现象,故A 错误;B 、无线充电利用的是电磁感应的互感现象,故接收线圈中交变电流的频率与发射线圈中交变电流的频率相同,故B 正确;C 、当充电设备通以恒定直流,无线充电设备不会产生交变磁场,那么不能够正常使用,故C 错误;D 、被充电手机内部,应该有一类似金属线圈的部件,与手机电池相连,当有交变磁场时,则出现感应电动势,所以不是所用的手机都能利用无线充电设备进行充电,故D 错误;5.随着科幻电影《流浪地球》的热映,“引力弹弓效应”进入了公众的视野.“引力弹弓效应”是指在太空运动的探测器,借助行星的引力来改变自己的速度.为了分析这个过程,可以提出以下两种模式:探测器分别从行星运动的反方向或同方向接近行星,分别因相互作用改变了速度.如图所示,以太阳为参考系,设行星运动的速度为u ,探测器的初速度大小为v 0,在图示的两种情况下,探测器在远离行星后速度大小分别为v 1和v 2.探测器和行星虽然没有发生直接的碰撞,但是在行星的运动方向上,其运动规律可以与两个质量不同的钢球在同一条直线上发生的弹性碰撞规律作类比.那么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 v 1> v 0B. v 1= v 0C. v 2> v 0D. v 2=v 0【答案】A 【解析】【详解】设探测器的质量为m ,行星的质量为M ,探测器和行星发生弹性碰撞.A 、B 、对于模型一:设向左为正,由动量守恒定律:011Mu mv mv Mu -=+,由能量守恒222201111112222Mu mv mv Mu +=+,联立解得探测器碰后的速度0012Mu Mv mv v M m +-=+,因M m >>,则1002v U v v ≈+>,故A 正确,B 错误.C 、D 、对于模型二:设向左为正,由动量守恒定律:022Mu mv mv Mu +=-+,由能量守恒222202*********Mu mv mv Mu +=+,联立解得探测器碰后的速度0022Mv Mu mv v M m--=+,因M m >>,则2002v v U v ≈-<;故C 、D 均错误.故选A.6.2018年6月14日11时06分,探月工程嫦娥四号任务“鹊桥”中继星成为世界首颗成功进入地月拉格朗日L 2点的Halo 使命轨道的卫星,为地月信息联通搭建“天桥”.如图所示,该L 2点位于地球与月球连线的延长线上,“鹊桥”位于该点,在几乎不消耗燃料的情况下与月球同步绕地球做圆周运动.已知地球、月球和“鹊桥”的质量分别为M e 、M m 、m ,地球和月球之间的平均距离为R ,L 2点离月球的距离为x ,则A. “鹊桥”的线速度大于月球的线速度B. “鹊桥”的向心加速度小于月球的向心加速度C. x 满足e em 223x x x M M M R R R()()+=++D. x 满足e e 223mx x x M M R R R+=++()() 【答案】AC 【解析】【详解】根据题意“鹊桥”与月球运动的角速度相等,中继星绕地球转动的半径比月球绕地球的半径大,根据线速度R v ω=可知 “鹊桥”中继星绕地球转动的线速度比月球绕地球转动的线速度大,故A 正确;向心加速度2R a ω=.鹊桥”中继星统地球转动的向心加速度比月球绕地球转动的向心加速度大,故B 错误:中继卫星的向心力由月球和地球引力的合力提供则有:222()()e m GM m GM m m R x R x x ω+=++对月球而言则有22e m m GM M M R R ω=两式联立可解得:e e m 223x x x M M M R R R ()()+=++故C 正确;D 错误;故选AC 7.如图所示,匀强电场方向水平向右带负电的小球从斜面顶端的O 点水平向右抛出,初速度大小为v 0,小球带电量为﹣q ,质量为m ,运动轨迹如图中曲线所示,小球打到斜面上P 点的速度方向竖直向下.已知斜面与小球初速度方向的夹角为60°,重力加速度为g ,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C. 小球由O 点到P 点用时gD. 小球通过P 【答案】BC 【解析】【详解】A.带电小球水平方向匀减速直线运动,设加速度为a ,合位移为L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qE a m=水平方向的速度0=v 0﹣at水平方向的位移L cos60°=02v t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L sin60°=212gt 联立解得匀强电场的场强大小3E q=故A 错误;B.小球做曲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a '其中qE a m ==,解得小球做曲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 a g ' 故B 正确; C .把a 代入0=v 0﹣at ,解得小球由O 点到P 点用时 t 故C 正确;D.小球通过P 点时的速度大小为v =gt 0故D 错误.8.如图所示,某次足球训练,守门员将静止的足球从M 点踢出,球斜抛后落在60m 外地面上的P 点.发球的同时,前锋从距P 点11.5m 的N 点向P 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其初速度为2m/s ,加速度为4m/s 2,当其速度达到8m/s 后保持匀速运动.若前锋恰好在P 点追上足球,球员和球均可视为质点,忽略球在空中运动时的阻力,重力加速度 g 取 10 m/s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前锋加速的距离为7.5mB. 足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为 2.3sC. 足球运动过程中的最小速度为30 m/sD. 足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10m 【答案】AC 【解析】【详解】A 项:前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2m/s ,加速度为4m/s 2,末速度为8m/s ,根据速度-位移公式可知,22012v v ax -=,代入数据解得:17.5m x =,故A 正确;B 项:前锋和足球运动时间相等,前锋加速运动时间0 1.5s v v t a -==加,匀速运动时间10.5s x x t v-==匀,故足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为2s ,B 错误;C 项:足球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位移为60m ,时间为2s ,故运动过程中的最小速度为30m/s ,C 正确;D 项:足球竖直方向上做竖直上抛运动,根据运动的对称性可知,上升时间为1s ,最大高度215m 2m h gt ==,故D 错误.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2分)三、非选择题:共62分,第22~25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2020年全国2卷高考理综试题附答案

2020年全国2卷高考理综试题附答案

2020年高考全国2卷理综试题及答案1.关于真核生物的遗传信息及其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A.遗传信息可以从DNA流向RNA,也可以从RNA流向蛋白质B.细胞中以DNA的一条单链为模板转录出的RNA均可编码多肽C.细胞中DNA分子的碱基总数与所有基因的碱基数之和不相等D.染色体DNA分子中的一条单链可以转录出不同的RNA分子2.取燕麦胚芽鞘切段,随机分成三组,第1组置于一定浓度的蔗糖(Suc)溶液中(蔗糖能进入胚芽鞘细胞),第2组置于适宜浓度的生长素(IAA)溶液中,第3组置于IAA+ Suc溶液中,一定时间内测定胚芽鞘长度的变化,结果如图所示。

用KCI代替蔗糖进行上述实验可以得到相同的结果。

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A.KCI可进入胚芽鞘细胞中调节细胞的渗透压B.胚芽鞘伸长生长过程中,件随细胞对水分的吸收C.本实验中Suc是作为能源物质来提高IAA作用效果的D.IAA促进胚芽鞘伸长的效果可因加入Suc或KC1而提高3.细胞内有些tRNA分子的反密码子中含有稀有碱基次黄嘌呤(I),含有I的反密码子在与mRNA中的密码子互补配对时,存在如图所示的配对方式(Gly表示甘氨酸)。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一种反密码子可以识别不同的密码子B.密码子与反密码子的碱基之间通过氢键结合C.tRNA 分子由两条链组成,mRNA分子由单链组成D.mRNA中的碱基改变不一定造成所编码氨基酸的改变4.下列有关人体免疫调节的叙述,合理的是A.若病原体不具有细胞结构,就不会使人体产生抗体B.病原体裂解后再注射到人体,就不会使人体产生抗体C.病原体表面若不存在蛋白质分子,就不会使人体产生抗体D.病原体经吞噬细胞处理后暴露出的抗原可使人体产生抗体5.新冠病毒是一种RNA病毒。

新冠肺炎疫情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影响。

下列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新冠病毒含有核酸和蛋白质,通过核酸检测可排查新冠病毒感染者B.教室经常开窗通风可以促进空气流动,降低室内病原微生物的密度C.通常新冠肺炎患者的症状之一是发烧,因此可以通过体温测量初步排查D.每天适量饮酒可以预防新冠肺炎,因为酒精可以使细胞内的病毒蛋白变性6.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包括碳循环和氮循环等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全国高考《理综》模拟试题及答案(卷二)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学号填写在答题卡的密封线内。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将答案涂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相应位置上。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填其他答案标号。

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①该植株进行光合作用的时间区段是bg ②植株在a和h时刻只进行细胞呼吸,不进行光合作用③影响bc段光合速率的外界因素只有光照强度④ce段与fg段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相同⑤若c、f时刻的光合速率相等,则植株呼吸速率为c时刻大于f时刻⑥该植株处于生长时期⑦ce段下降是由于气孔关闭造成
A.①⑤⑥
B.②④⑦
C.①②④
D.②⑥⑦
2、下面是某一高等动物体内细胞分裂的示意图,曲线图分别表示该动物细胞中一条染色体上DNA的含量变化及一个细胞中染色体组的变化。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bc段和hj可能对应于同一细胞分裂图
B.乙图可对应于de段和hj段
C.甲、乙两图可能同时出现在睾丸中
D.基因重组可发生于形成乙图的过程中的bc段、jk段
3、下列各曲线所代表的生物学含义及描述错误的是( )
①甲图表示人的成熟红细胞中ATP生成速率与氧气浓度的关系乙图表示冬季蔬菜大棚中一天内C2的浓度变化丙图表示酵母菌呼吸时氧气浓度与C2产生量的关系,a点时ATP产生量最大
丁图表示小鼠的离体细胞内酶活性与温度的关系
B. C. D.
4、下列有关人体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若某细胞内酶活性降低,则说明该细胞已衰老
B.癌细胞不能进行正常的分化,机体清除癌细胞与细胞凋亡有关
C.受精卵中的所有基因均被表达,因此受精卵全能性
D.不同种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不同,同种细胞的细胞周期相同
A 由甲可知,CO2的浓度对植物光合作用强度有一定影响
B 由乙可知,在O2浓度不超过B点情况下,根细胞吸收矿质离子的量随O2浓度的增大而增大
C 由丙可知,缩短光照时间可促使A植物提前开花
D 由丁可知,OA与AB段生长素浓度对植物均起促进作用
6、取自同种生物不同类型的正常体细胞,检测其基因表达,结果如图所示。

关于此图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中7种细胞理论上都具有全能性,经合适条件诱导可在生物体内实现全能性
7种细胞的遗传物质是相同的
C.若基因1~8中只有一个是控制核糖体蛋白质合成的基因,则该基因最有可能是基因2
D.此图可用于说明细胞分化的本质
7、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A.SO2、SiO2、CO均为酸性氧化物B.稀豆浆、硅酸、氯化铁溶液均为胶体
C.烧碱、冰醋酸、四氯化碳均为电解质
D.福尔马林、水玻璃、氨水均为混合物下列图示实验合理的是( )
A.图1证明非金属性强弱:S>C>Si
B.图2可制备少量氧气
C.图3构成铜锌原电池,产生持续稳定的电流
D.图4可制备并收集NO2气体
在下列给定条件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粒子组是( )
A.能使pH试纸呈红色的溶液:Na+、NH、I-、NO
B常温下,=0.001 mol·L-1的溶液:Na+、K+、SiO32-、NO
C水电离的c(H+)水=1.0×10 -13mol·L-1溶液中:AlO、K+、SO42-、Br-
D与铝反应产生大量氢气的溶液:Na+、K+、NH、NO11、分子式为C5H11Cl且含有两个甲基的同分异构体共有( )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A6 B.5 C.4 D.3
12、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 )
A.NH4HCO3溶液与足量的NaOH溶液混合加热:NH4++HCO3-+2OH-NH3↑+CO32 -+2H2O。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