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大坝水轮机发电原理
三峡工程发电原理

三峡工程发电原理三峡工程是我国建造的一座大型水电站,位于长江中游的湖北省宜昌市、湖南省岳阳市和重庆市万州区交界处。
三峡工程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它的建造和运用也是一项重要的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工程。
三峡工程的发电原理是利用水流的动能转换为电能,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三峡工程的发电原理。
1.水能转换为电能三峡工程发电的原理是将水流的动能转换为电能。
在三峡工程的水电站中,水流经过大坝时,会受到一定的阻力,水流动能就会转化为电能,通过引导水流旋转涡轮,使水轮机转动,然后带动发电机发电。
发电机通过电网输送电能到各个城市和地区,成为人们生产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能源。
2.水轮机和发电机水轮机是三峡工程发电的核心部件,它是将水能转换成机械能的设备。
水轮机通过转动涡轮,将水流的动能转化为机械能,并通过转轴传递给发电机。
发电机是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设备,它是水电站的重要组成部分。
发电机通过转子和定子之间的磁场作用,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输出给电网。
3.水流的控制为了保证三峡工程发电的效率和安全,需要对水流进行控制。
水流控制主要通过水闸和水轮机的调节来实现。
水闸可以控制水位和水流量,保证水流的稳定和均衡。
水轮机通过调节叶片的角度来控制水流的流速和流量,保证水流的稳定和充分利用。
4.环保措施为了保护环境和生态,三峡工程采取了一系列的环保措施。
首先,三峡工程设置了鱼道,保证了鱼类的迁徙和生存。
其次,对于发电站的废水和废渣,采取了科学的处理方法,保证了水质的安全和环境的卫生。
最后,三峡工程在建设过程中,严格控制了污染源的排放,保护了环境和生态的完整性。
三峡工程是我国重要的水电站之一,它的发电原理是利用水流的动能转换为电能。
在实际运用中,需要对水流进行控制,并采取一系列的环保措施,保证了环境的安全和生态的完整性。
三峡工程的建造和运用,不仅是我国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重要工程,也是我国科技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
浅谈对三峡工程一点认识

四、水电站建筑物构成及布置
五、水力学有关问题
五、水力学有关问题
1. 泄水坝段旳整体水力学研究 2. 表孔、深孔、导流孔旳体型研究 3. 电站进水口研究 4. 厂、坝导墙水弹性力学研究 5. 深孔闸门止水问题
水力学有关问题
1. 泄水坝段旳整体水力学研究
整体水力学研究旳主要任务是,拟定枢纽 总泄洪能力,分析与改善在后期导流提前 发电期间和永久利用期泄洪坝段旳下游流 态、消能防冲措施以及运营调度等问题。
气蚀
概括地讲,掺气减蚀旳基本原理就是在泄槽高速水流区设 置掺气坎、槽,当水流经过掺气设施时产生分离,在其下 游形成掺气空腔,在高速水流旳紊动作用下,迫使大量空 气掺入水流中,对水流掺气,形成可压缩性旳水、气混合
体。当发电水轮机旳类型选择挑射水流重新回究竟板上 时,水流中抉带了大量旳空气,致使近壁水层自然掺 气。当近壁掺气浓度到达一定值时,在一段距离内旳 泄水建筑物过流表面可降低或防止空蚀破坏。
蓄清排浑”旳方式得到基本处理。“蓄清排浑”就是 利用三峡水库巨大旳入库水量,经过大坝设有旳23 个低高程、大尺寸旳泄洪深孔,在每年汛期水库水位 维持在145米时,将大量泥沙由深孔泄洪排出库外, 实现“排浑”;汛末,来水中含沙量降低,水库蓄水 至175米旳正常蓄水位,实现“蓄清”。
八、三峡发电水轮机旳类型选择
三、大坝选址及类型
图.重力坝
图.拱坝 图.拱坝工作原理
因为三斗坪坝址地形开阔,河谷宽达1000余m,右侧 有中堡岛顺江分布,两岸谷坡平缓。基岩主要为前震 旦纪斜长花岗岩,岩性均一、完整、力学强度高。
四、水电站旳构成建筑物
1、枢纽建筑物 挡水建筑物:坝、闸 泄水建筑物:溢洪道、泄水洞、溢 流坝 过坝建筑物:过船、过木、过鱼 2、发电建筑物 进水建筑物:进水口、沉沙池 引水建筑物:引水道、压力管道、尾水道 平水建筑物:前池、调压室 厂区枢纽:主厂房、副厂房、变电站、开关站等
三峡发电原理

三峡发电原理
三峡发电是利用水流的动能转化为电能的一种发电原理。
水从上游流向下游时,经过水轮机(也称发电机组),水流的动能被转化为机械能,进而驱动发电机转动。
发电机内部的线圈与磁场交互,产生电磁感应,从而产生电流。
这些电流经过输电线路传输,最终供给给消费者使用。
三峡发电利用引水建设了一个巨大的水利工程,通过枢纽工程控制水流,使水流经过水轮机。
水轮机由转子和定子组成,水流推动转子旋转,转子驱动发电机转动。
发电机内部的线圈经过旋转,与磁场交互,在电磁感应的作用下产生电流。
为了提高发电效率,三峡发电利用多级引水进行发电。
引入高水头提高水流能量,通过水流的落差使水轮机能够充分发挥功效。
同时,也利用水库容量控制水位,调节水流量,使发电过程更加稳定和可控。
总之,三峡发电原理是利用水流的动能转化为机械能,再通过发电机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这种发电方式在大规模水利工程的支持下,能够提供可靠的电力供应。
三峡大坝的物理知识

三峡大坝的物理知识《三峡大坝中的物理知识》嘿,你知道三峡大坝不?那可真是个超级厉害的大工程呢!每次一想到它,我就想起我那次去三峡大坝旅游的经历,那可老有趣了。
我刚到三峡大坝的时候,就被那宏伟的景象给震撼到了。
这大坝又高又大,就像一个巨人站在那里,把长江的水牢牢地管住。
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看啊,三峡大坝首先就涉及到压力的知识。
你想啊,大坝后面可是有那么多的水,水可是有重量的,这么多水堆在那儿,就会产生巨大的压力。
就好比你背着好几个超级重的大书包,那压在你身上的感觉肯定不好受,水对大坝的压力也是这个理儿。
我站在大坝前面的时候,看着那平静的水面,心里就在想,这平静的水面下可隐藏着巨大的力量呢。
我在那儿还看到了船闸,这船闸可太有趣了。
船闸就像是一个个大水池子,一艘船要从大坝的这头到那头,就得通过船闸。
这其实就利用了连通器的原理。
就像我们家里用的那种老式茶壶,壶嘴和壶身里的水面总是一样高的。
船闸也是这样,当船要进入船闸的时候,先把闸室里的水位调整得和船所在那一侧的水位一样高,船就可以慢悠悠地开进去了。
然后再调整闸室里的水位,让它和另一侧的水位相同,船就又能顺利地开出去了。
我当时就在那儿看一艘大船过船闸,那过程可慢了,但是特别有意思。
那船就像个听话的大宝宝,按照人们设定好的步骤,一点点地随着水位的变化上升或者下降。
我在旁边看的时候,还和旁边的一个小朋友打赌,猜这船到底要多久才能通过整个船闸呢,哈哈。
三峡大坝还和能量的转换有关呢。
大坝里的水从高处落下来,这时候水的重力势能就转化成了动能。
就像你从滑梯上滑下来一样,本来在高处的时候你是有势能的,滑下来的过程中就变成了速度,也就是动能。
大坝里的水冲击着水轮机,水轮机就开始转动,这个时候水的动能又转化成了机械能,然后水轮机带动发电机,机械能又转化成了电能。
这一系列的能量转换可真是太奇妙了。
我在大坝的展示厅里看到那些关于能量转换的模型,就像看变魔术一样。
那些小小的模型把这么复杂的物理过程展示得清清楚楚,我感觉自己像是发现了一个大秘密似的。
混流式水轮机结构及发电原理ppt课件

2019/10/12
三峡水电站是目前世界最大 的水电站,这里安装着世界最大 的水轮发电机组。在三峡泄洪坝 两侧底部的水电站厂房内,共安 装有32台70万千瓦级水轮发电机 组;其中左岸厂房14台,右岸厂 房12台,右岸地下厂房6台,另 外还有2台5万千瓦的电源机组, 总装机容量2250万千瓦;相当于 20座百万千瓦级核电站,比巴西 伊泰普水电站多了850万千瓦。 左岸厂房和右岸厂房已建成投产 的26台机组,日均发电量3.3亿 度,满负荷运行可达4亿度,年 发电量近1000亿度,约占全国发 电量的33分之一。
9
10
大型焊接金属蜗壳
金属蜗壳的 作用:为流体 的流动起到导 向作用;将液 体动能转换为 静压能。
11
导水机构的 作用:调节流 量,开关水轮 机,调节水流 环量。
12
导水机构实物图
13
混流式水轮机简图
综上所述,三峡水轮机组采 用的混流式水轮机是一种结构简 单,制造安装方便,运行可靠, 且有较高的效率和较低的空蚀系 数的反击式水轮发电机。混流式 的过流过部件:蜗壳导水机构 转轮尾水管。
15
大中型水轮机组一般采用金 属蜗壳,其主要作用是为流体的流 动起到导向作用,将液体动能转换 为静压能。导水机构中的活动导叶 倾角可调,其主要作用是调节流量, 开关水轮机,调节水流环量。
16
谢 谢!
17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三峡大坝水轮机发电原理
2019/10/12
1
一.水力发电简介 二.三峡水轮机组简介 三.混流式水轮机结构 四.混流式水轮机工作原理
2019/10/12
2
中国长江三峡水电站
水力发电是利用河川、湖 泊等位于高处具有位能的水流 至低处,将其中所含之位能转 换成水轮机之动能,就是利用 流水量及落差来转动水涡轮。 再藉水轮机为原动机,推动发 电机产生电能。因水力发电厂 所发出的电力其电压低,要输 送到远距离的用户,必须将电 压经过变压器提高后,再由架 空输电路输送到用户集中区的 变电所,再次降低为适合于家 庭用户、工厂之用电设备之电 压,并由配电线输电到各工厂 及家庭用户。
三峡大坝发电原理

三峡大坝发电原理
三峡大坝发电原理是通过水能转换为电能的方式实现的。
具体来说,三峡大坝上游的长江水流被导引至坝体一侧的水库,形成大量的水能。
首先,水经过大坝水闸控制流量,然后通过溢流堰或水闸释放掉,使得水位保持稳定。
同时,三峡大坝对水流进行调整,将水流导向坝体下部的水轮发电机组。
水轮发电机组是三峡大坝发电的核心部件。
水流通过喷管进入水轮机,使得水轮机产生旋转力。
水轮机的旋转力通过转子传递到发电机,由发电机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
这样,通过水轮发电机组的工作,三峡大坝将水能转换为电能。
最后,发电机将产生的电能通过变压器升压,并通过输电线路输送出去,供应给广大用户使用。
总的来说,三峡大坝发电原理就是利用控制水流、利用水轮机转化水能为机械能、再由发电机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
这种发电原理不仅可以实现电力的供应,还能优化水资源的利用,提升能源效率。
三峡大坝原理

三峡大坝原理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经济的快速增长,对能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而水电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备受人们的青睐。
而三峡大坝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水电工程,其建设和运行原理备受关注。
一、三峡大坝的建设三峡大坝位于中国长江上游,总长约2300米,高约185米,总投资约为2400亿元人民币。
其主要分为大坝、水电站和船闸三部分。
大坝是三峡工程的主体,它可以防洪、发电、航运,是一项集多种功能于一身的综合性工程。
大坝主要由坝体、坝基、坝顶和坝面组成。
坝体是由数十万立方米的混凝土和钢筋构成,坝基则是挖掘出来的地基,坝顶用于通行和维修,坝面则用于防护。
水电站是三峡工程的核心部分,它由27台水轮发电机组成,每台机组的装机容量为700兆瓦,总装机容量为1.8万兆瓦。
这些机组可以为中国南方地区提供大量的电力,以满足当地的用电需求。
船闸是三峡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让船只通过三峡大坝,从而实现长江的航运。
船闸有五级,每级的落差为20米,总落差达到100米。
这种设计可以让大型船只通过三峡大坝,提高长江的运输效率。
二、三峡大坝的工作原理三峡大坝的工作原理主要分为防洪、发电和航运三个方面。
防洪是三峡大坝最为重要的功能之一。
每年汛期,长江会发生洪水,给下游地区带来极大的灾害。
三峡大坝可以通过调节水位,将洪水储存起来,从而减轻洪水对下游地区的影响。
同时,三峡大坝还可以通过泄洪,将储存的洪水释放出来,从而保持下游河道的正常水位。
发电是三峡大坝的另一个重要功能。
水电是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而三峡大坝的水电站可以为中国南方地区提供大量的电力。
在发电过程中,水从上游流入水电站,通过水轮机驱动发电机转动,从而产生电能。
而在电力需求较低的时候,三峡大坝可以通过储存水位,来调节发电量。
航运是三峡大坝的另一个重要功能,它可以让大型船只通过三峡大坝,从而提高长江的运输效率。
船闸是三峡大坝的船舶通过设施,可以将船只从高处运输到低处。
在通过船闸时,水会被泵入船闸,从而使船只上升或下降到目标水平面。
三峡大坝的工作原理

三峡大坝的工作原理
三峡大坝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之一,位于中国长江上游的三峡地区。
它的主要目的是防洪和发电。
这项奇迹般的工程背后有一个复杂的工作原理。
首先,三峡大坝是由混凝土和钢筋建成的大坝,并且具有多个水电站。
它的长度为2.3公里,高度为185米,是中国少数几个拥有深层地基的大坝之一。
在大坝上方的三峡水库,它可以储存3.4万亿加仑的水,这非常巨大。
从防洪的角度来看,三峡大坝采用了一种叫做“分汛”的技术。
分汛的原理是控制水位在一个较低的范围内变幻,这样当暴雨来袭时,它可以通过水库储存水,从而减轻长江下游的洪水压力。
此外,大坝还设有56个泄洪孔和23座水闸,可以在必要时进行紧急泄洪以防止溃坝和洪水爆发。
对于发电,三峡大坝的工作原理大致是这样的:水从水库中自然流入大坝下部的水轮机。
这里产生的能量可转化为电能。
在三峡大坝的主水力发电站中,共有32台特大型水轮发电机组,提供了22.5万兆瓦的总装机容量。
可以说是非常巨大的。
此外,为确保发电机组的工作正常,三峡大坝设有许多水泵和配电设备来协调各个部门之间的工作。
这些机器人可以监控整个大坝的运营和维护,并在必要时进行修理和替换。
总的来说,三峡大坝的工作原理非常复杂,需要许多机器人和工程师的协调工作。
但是,这个大坝的成功建设和运营,不仅体现了中国在工程技术方面的进步,也为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液力传动与流体机械项目:
三峡大坝水轮机发电原理
汇报人:刘宝
张文辉
赵俊伟
吕九九
指导教师:赵静一
燕山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2012年9月
目录
一、水力发电简介 (3)
二、三峡水轮机组简介 (5)
三、混流式水轮发电机结构 (7)
四、混流式水轮机的工作原理 (10)
一、水力发电简介
水是自然中最有用的动力,因为它最容易被掌控。
流水可经由水闸或管线被输送,更重要的,一条流可藉水坝区隔成能容纳大量水的水库,当需要时便释出其所需的量。
水力常被规划成水力发电厂,通常建基于大型的水坝,最佳的地理位置是在高山地区且狭窄而两侧陡峭的河谷,水坝建于如此的河谷可以产生超过100公里长的蓄水库。
大规模的计划或许就不只一个简单的水坝和蓄水库。
在澳洲的雪山,雪河的水藉由一连串的地下通道,转至十六个发电厂。
水力亦被用来储存其他发电厂多余的能量,这可所谓的抽蓄发电厂来处理,及使用两个分离且不同水平面的蓄水库。
正常运作下,位置较高的水库的水被用来驱动涡轮产生电,而经过涡轮的水便储存在较低的水库。
一但有多余的电,便被用来抽取较低水库的水回到较高的水库。
电力的需求在白天时达到最高点,这亦意味着,大多数的发电站,抽水的工作通常在夜间完成。
水力发电是利用河川、湖泊等位于高处具有位能的水流至低处,将其中所含之位能转换成水轮机之动能,就是利用流水量及落差来转动水涡轮。
再藉水轮机为原动机,推动发电机产生电能。
因水力发电厂所发出的电力其电压低,要输送到远距离的用户,必须将电压经过变压器提高后,再由架空输电路输送到用户集中区的变电所,再次降低为适合于家庭用户、工厂之用电设备之电压,并由配电线输电到各工厂及家庭用户。
水轮机由古代的水轮、水车演变而来,其工作流程为上游水库中的水经大坝引水管,流入坝体下方发电厂房的蜗壳、导水机构及水轮机转轮中,将势能转化为推动转轮叶片旋转的动能。
转轮通过主轴与发电机转子联轴,带动转子旋转并切割发电机定子磁力线圈,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在发电机线圈中产生高压电,再经过变压器升压通过输电线路将电力输出到电网中。
水轮机中作完功的水则通过大坝尾水管排向下游。
水轮机按工作方式可分为冲击式水轮机和反击式水轮机两大类。
反击式水轮机又可分为混流式、轴流式、斜流式和贯流式。
三峡电站采用的混流式机组是使用最广泛的一种。
1827年法国工程师B.富尔内隆制成6马力的反击式水轮机,1849年经美国工程师J.B.弗朗西斯设计改进,形成了现代混流式水轮机,故称为弗朗西斯水轮机。
1850年出现冲击式水轮机。
1880年美国工程师L.A.佩尔顿取得水斗型冲击式水轮机的专利,世人称之为佩尔顿水轮机。
1912年奥地利工程师V.卡普兰设计出第一台转桨轴流式水轮机,被称为卡普兰水轮机。
到20世纪40-50年代又相继出现贯流式和斜流式水轮机,同时水轮机又发展为水泵水轮机,应用于抽水蓄能电站。
随着二战后水电开发的进展,水轮机的性能和结构日趋完善,功率有了大幅提高。
利用天然水流为资源。
水力发电则系利用筑坝蓄水,昼夜取舍,不尽不竭,既便利又为经济。
故近五十年来,世界各国发电,多由火力侧重于水力,都在努力开发水力资源。
美国全国发电量最初用火力者在百分之八十以上,至目前为止,水力已占将及半数,由此可见开发水力之重要。
而在燃料缺乏之国家,如瑞士、意大利等国,更须大量开发水力发电,以补其缺。
中国长江三峡水电站
美国大古力水电站
巴西伊泰普水电站
二、三峡水轮机组简介
三峡水电站是目前世界最大的水电站,这里安装着世界最大的水轮发电机组。
在三峡泄洪坝两侧底部的水电站厂房内,共安装有32台70万千瓦级水轮发电机组;其中左岸厂房14台,右岸厂房12台,右岸地下厂房6台,另外还有2台5万千瓦的电源机组,总装机容量2250万千瓦;相当于20座百万千瓦级核电站,比巴西伊泰普水电站多了850万千瓦。
左岸厂房和右岸厂房已建成投产的26台机组,日均发电量3.3亿度,满负荷运行可达4亿度,年发电量近1000亿度,约占全国发电量的33分之一。
三峡水电站安装的32台70万千瓦水轮机组是目前世界上出力最大、尺寸最大的混流式水轮发电机组。
大型水轮发电机组是水电站核心设备,也是制造难度最高的顶尖工业产品之一,涉及众多复杂加工技术。
长期以来,核心技术一直为少数发达国家所垄断。
三、混流式水轮发电机结构
混流式水轮机是反击式水轮机的一种,其应用水头范围很广,从20~700m水头均可使用。
它结构简单,制造安装方便,运行可靠,且有较高的效率和较低的空蚀系数。
不同形式的混流式水轮机
混流式水轮发电机立体结构图
现以上图所示的混流式水轮机为例来介绍这种水轮机结构。
混流式的过流过部件:蜗壳导水机构转轮尾水管。
大中型机组一般采用金属蜗壳,导水机构一般采用径向式导水机构转轮一般有6—12叶片,大中型机组一般采用弯肘式尾水管。
在混流式水轮机中,水流通过蜗壳的导流作用径向流入导水机构,将液体动能转化为静压能,再通过叶片将静压能转换为转子的动能,水流最后轴向流出转轮。
水轮机的进水部件是具有钢板里衬的蜗壳,座环支柱也称固定导叶,在转轮四周布置着导水机构导叶。
座环支柱具有坚固的上环和下环,蜗壳和上下环焊接在一起。
导叶轴颈用衬套(钢或尼龙材料)支承在底环和固定于顶盖的套筒上。
底环固定于座环的下环上面。
顶盖用螺钉与座环的上环连接。
导水的传动机构是由安置在导水叶上轴颈的转臂,连杆和控制环组成。
导叶的开度(从导叶出口边端到相邻导叶背部的最短距离)的改变是通过导水机构的两个接力器和控制环连接的推拉杆传动控环来实现的。
金属蜗壳的作用:为流体的流动起到导向作用;将液体动能转换为静压能。
大型焊接金属蜗壳
导水机构的作用:调节流量,开关水轮机,调节水流环量。
导水结构示意图
四、混流式水轮机的工作原理
综上所述,三峡水轮机组采用的混流式水轮机是一种结构简单,制造安装方便,运行可靠,且有较高的效率和较低的空蚀系数的反击式水轮发电机。
混流式的过流过部件:蜗壳à导水机构à转轮à尾水管。
在混流式水轮机中,水流通过蜗壳的导流作用径向流入导水机构,将液体动能转化为静压能,再通过叶片将静压能转换为转子的动能,转轮通过主轴与发电机转子联轴,带动转子旋转并切割发电机定子磁力线圈,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在发电机线圈中产生高压电,再经过变压器升压通过输电线路将电力输出到电网中,水流最后轴向流出转轮。
大中型水轮机组一般采用金属蜗壳,其主要作用是为流体的流动起到导向作用,将液体
动能转换为静压能。
导水机构中的活动导叶倾角可调,其主要作用是调节流量,开关水轮机,调节水流环量。
-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