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量知识点总结

合集下载

物质的量知识点

物质的量知识点

物质的量知识点总结一、物质的量(n)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1mol任何粒子都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粒子.1mol任何物质的质量在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物质的量的单位是“摩尔”,“摩”符号为“mol”.二、阿伏加德罗常数(NA)以0.012kg12C所含的碳原子数作基准,其近似值为6.02×1023mol-1.三、物质的量与粒子数的关系N=n·NA满足上述关系的粒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如分子、原子、离子、质子、中子、电子数)或它们的特定组合.如:1molCaCl2与阿伏加德罗常数相等的粒子是CaCl2粒子,其中Ca2+为1mol、Cl-为2mol,阴阳离子之和为3mol或原子数为3mol.在使用摩尔表示物质的量时,应该用化学式指明粒子的种类,而不使用该粒子的中文名称。

例如说“1mol氧”,是指1mol氧原子,还是指1mol氧分子,含义就不明确。

又如说“1mol碳原子”,是指1mol12C,还是指1mol13C,含义也不明确。

粒子集体中可以是原子、分子,也可以是离子、电子等。

例如:1molF,0.5molCO2,1000molCO32-,amole-,1.5molNa2CO3·10H2O等。

1molF中约含6.02×1023个F原子;0.5molCO2中约含0.5×6.02×1023个CO2分子;1kmolCO32-中约含1000×6.02×1023个CO32-离子;amole-中约含a×6.02×1023个e-;1.5molNa2CO3·10H2O中约含1.5×6.02×1023个Na2CO3·10H2O,即约含有3×6.02×1023个Na+、1.5×6.02×1023个CO32-、15×6.02×1023个H2O.四、摩尔质量(m) 单位g·mol-11.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摩尔质量,即1mol该物质所具有的质量与摩尔质量的数值等同.2.1mol粒子的质量以克为单位时在数值上都与该粒子的相对原子质量(Ar)或相对分子质量(Mr)相等.五、几个基本符号物质的量——n 物质的质量——m摩尔质量——M 粒子数——N阿伏加德罗常数——NA 相对原子质量——Ar 相对分子质量——Mr 质量分数——W。

化学总结物质的量知识点

化学总结物质的量知识点

化学总结物质的量知识点一、物质的量的基本概念1.1 物质的量的概念物质的量是描述物质数量的物理量,用符号n表示,其单位是摩尔(mol)。

1摩尔物质的数量等于6.022×10^23个粒子,这个数值被称为阿伏伽德罗常数,记作N_A,通常用来表示粒子的数量。

1.2 摩尔质量摩尔质量是1摩尔物质的质量,记作M。

对于元素来说,它等于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对于化合物来说,它等于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

1.3 摩尔体积摩尔体积是1摩尔气体在标准状态下的体积,记作V_M。

对于理想气体来说,其摩尔体积为22.4升/mol。

1.4 摩尔浓度摩尔浓度是指溶液中物质的摩尔数与溶液体积的比值,记作c,单位是mol/L。

二、物质的量的表示2.1 物质的量的计算物质的量与粒子数、质量和体积之间有一定的关系,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计算:n = N/N_An = M/Mn = V/V_M其中,n表示物质的量,N表示粒子数,M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N_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V_M表示摩尔体积。

2.2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中的应用在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的量比例是通过平衡系数来表示的,这种比例关系称为摩尔比。

根据平衡系数,可以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摩尔比,方便计算物质的量的变化。

2.3 用摩尔表示物质的量在进行计算时,通常使用摩尔来表示物质的量,这样可以简化计算过程,方便进行化学反应和物质变化的研究。

三、摩尔计算3.1 摩尔质量的计算摩尔质量可以通过元素或化合物的化学式中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进行计算,然后将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加即可得到。

3.2 摩尔浓度的计算摩尔浓度可以通过溶液中物质的摩尔数和溶液的体积进行计算,根据摩尔浓度的定义公式进行计算即可。

3.3 摩尔体积的计算摩尔体积可以通过理想气体定律及标准状态下的体积得到,根据摩尔体积的定义公式进行计算即可。

3.4 反应物的量与生成物的量的计算通过化学方程式中的平衡系数,可以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摩尔比,从而可以计算出反应物的量和生成物的量。

知识点一---物质的量

知识点一---物质的量

知识点1 物质的量及物质的量浓度一.物质的量及其单位1.概念: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基本物理量之一,是表示物质所含粒子数目多少的物理量,用符号n表示。

2.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作为计量的物质的量的单位,简称摩,符号为mol.物质含有个粒子,其物质的量就是1mol。

3.使用物质的量只适于表示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如)以及这些粒子的特定组合,如1molCaCl2,可以说含有1mol ,2mol 或 mol离子,或含有 mol电子等。

4.注意:在使用摩尔表示物质的量时,应该用符号指明粒子的种类,而不用该粒子的中文名称。

二.阿伏加德罗常数0.012Kg12C中所含有的C原子数目即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常用符号表示,单位是。

其近似值为。

N A= n= N= 。

三.摩尔质量叫摩尔质量。

摩尔质量的符号为,常用的单位为g/mol或kg/mol。

当粒子的摩尔质量以g/mol为单位时,在数值上等于。

M= n= m= 。

◆要点解读一.解答阿伏加德罗常数问题的试题时,必须注意下列一些细微的知识点:1.状态问题,如水在标准状况时为液态或固态;SO3在标准状况时为固态,常温常压下为液态;HF常温常压下为气态而在标准状况时为液态。

2.特别物质的摩尔质量,如D2O、T2O、18O2等。

3.某些物质分子中的原子个数,如Ne 、白磷(P4)等。

4.用到22.4L/mol时,必须注意气体是否处于标准状况.5.较复杂的化学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数目,如Na2O2 +H2O Cl 2+NaOH 电解AgNO3溶液等。

强化训练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1mol任何物质都含有约6.02×1023个原子B.0.012kg12C 含有约6.02×1023个碳原子C.在使用摩尔表示物质的量的单位时,应用化学式指明粒子的种类D .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2.下列关于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阿伏加德罗常数是12g 碳中所含的碳原子数B .阿伏加德罗常数是 0.012kg 12C 中所含的原子数C .阿伏加德罗常数是6.02×1023 mol -1D .阿伏加德罗常数的符号为N A ,近似值为6.02×1023 mol -13.0.5mol Na 2SO 4中所含的Na +离子数为( )A .3.01×1023B .6.02×1023C .0.5D .14.乙醇(C 2H 6O )水溶液中,当乙醇分子和水分子中氢原子个数相等时,溶液中乙醇的质量分数为( )A .20%B .50%C .46%D .32%5.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23gNa 变为Na +时失去的电子数为N AB .18g 水所含的电子数为N AC .8g He 所含的分子数为N AD .16g O 2与16g O 3所含的原子数均是N A6.现有A 、B 、C 三种化合物,各取40g 相混合,完全反应后,得到18.0g B 、49.0g C 、还有D 生成,已知D 的式量为106。

物质的量知识点总结

物质的量知识点总结

物质的量知识点复习1、摩尔物质的量是国际规定的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用来表示含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 符号是n, 单位是mol。

摩尔是计量原子、分子、或离子等微观粒子的物质的量的单位。

2、阿伏伽德罗常数是任何粒子的粒子数, 符号是NA, 常用6.02×1023这个近似值。

3、摩尔质量1mol任何粒子或物质的质量以克为单位时, 在数值上都与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相等。

4、摩尔质量是指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 符号是M,常用单位是g·mol-15、使用摩尔这个概念时应注意的事项(1)摩尔是物质的量单位, 每摩尔物质含有阿伏伽德罗常数个粒子, 摩尔简称摩, 符号mol。

(2)摩尔的量度对象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 这里的“粒子”是指“基本单元”, 这个基本单元可以是分子、原子、离子、电子、质子、中子等单一粒子, 也可以是这些粒子的特定组合。

如1molCaCl2可以说含1molCa2+, 2molCl-或3mol阴、阳离子, 或含54mole-等。

(3)摩尔概念只适用微观不适用于宏观。

6、使用摩尔表示物质的量时, 应该用化学式指明粒子种类, 而不是使用该粒子的中文名称。

7、气体摩尔体积当分子数目相同时, 气体体积大小主要决定于气体分子间的距离。

要比较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 必须在相同温度和压强下进行。

气体摩尔体积: 单位物质的量气体所占的体积, 符号为Vm,单位是L/mol或m3/mol。

标准状况下气体的摩尔体积:标准状况下, 即温度为0℃, 压强为101Kpa时, 1mol任何气体所占的体积都约是22.4L。

5阿伏伽德罗定律及推论:(1)根据气体状态方程PV=nRT=可以得到以下定律和推论:同温同压下, 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

(阿伏伽德罗定律)(2)同温同压下的不同气体, 其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 等于所含粒子数目之比。

(3) 同温同压下的不同气体, 其密度之比等于相对分子质量之比, 等于相对密度。

物质的量知识点总结

物质的量知识点总结

物质的量知识点总结一、物质的量的概念。

物质的量是描述物质中含有的基本单位数量的物理量,用符号n表示,单位是摩尔(mol)。

摩尔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之一,它的定义是,摩尔是物质中包含的基本粒子(如分子、离子、原子等)的数量,与国际单位制中的长度单位、质量单位等一样,摩尔也是一个基本的物理量。

二、物质的量与摩尔质量。

1. 摩尔质量的概念。

摩尔质量是指一个物质的摩尔质量与其分子量或原子量数值相等的物质的质量。

摩尔质量的单位是克/摩尔(g/mol),是一个物质中包含的基本粒子的质量的数量。

2. 摩尔质量的计算。

摩尔质量的计算公式为,摩尔质量 = 物质的质量 / 物质的量。

例如,氧气的摩尔质量为32g/mol,即氧气分子的质量为32克,这个数值等于氧气的摩尔质量。

三、物质的量与化学方程式。

1. 化学方程式中的物质的量关系。

在化学方程式中,不同物质之间的化学反应是按照一定的摩尔比进行的。

例如,2H₂ + O₂→ 2H₂O表示氢气和氧气按照1:1的摩尔比反应生成水。

2. 摩尔计算在化学方程式中的应用。

利用化学方程式中的物质的量关系,可以进行摩尔计算。

例如,已知反应物的摩尔数,可以通过化学方程式计算生成物的摩尔数;已知物质的质量,可以通过摩尔质量计算物质的摩尔数等。

四、物质的量与气体的体积。

1. 气体的摩尔体积。

在相同的条件下,1摩尔任何气体的体积都是相同的,称为摩尔体积。

在标准状况下,摩尔体积为22.4升。

2. 摩尔体积的计算。

利用摩尔体积的概念,可以进行气体的摩尔计算。

例如,已知气体的体积和条件,可以通过摩尔体积计算气体的摩尔数;已知气体的摩尔数,可以通过摩尔体积计算气体的体积等。

五、物质的量与溶液的浓度。

1. 溶液的摩尔浓度。

溶液的摩尔浓度是指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的摩尔数,通常用符号C表示,单位是摩尔/升(mol/L)。

2. 摩尔浓度的计算。

溶液的摩尔浓度可以通过溶质的摩尔数和溶液的体积计算得出。

例如,已知溶质的摩尔数和溶液的体积,可以通过摩尔浓度计算溶液的摩尔浓度;已知溶液的摩尔浓度和体积,可以通过摩尔浓度计算溶质的摩尔数等。

物质的量实验知识点总结

物质的量实验知识点总结

物质的量实验知识点总结一、物质的量的概念1.物质的量的定义物质的量是衡量一个物质中含有多少个粒子的数量。

在国际单位制中,物质的量的单位是摩尔(mol),一个摩尔的物质含有6.022×10^23个粒子。

2.物质的量的计算物质的量可以通过物质的质量和摩尔质量的关系来计算,摩尔质量是指一个物质中含有一个摩尔的质量。

物质的量=质量/摩尔质量。

3.物质的量与物质的质量的关系物质的量和物质的质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物质的量是指物质中所含有的粒子数量,而物质的质量是物质所含有的质量。

两者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公式n=m/M来表示,其中n表示物质的量,m表示物质的质量,M表示摩尔质量。

二、物质的量的实验方法1.化学平衡实验化学平衡实验是通过观察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变化来确定化学反应的摩尔比。

在平衡实验中,首先要准确称量反应物的质量,然后进行反应,最后通过计算生成物的质量和反应物的质量变化来确定摩尔比。

2.气体体积实验气体体积实验是通过观察气体在一定的条件下的体积变化来确定气体的物质的量。

通过气体体积实验,我们可以确定气体的摩尔体积,从而计算气体的物质的量。

3.溶解度实验溶解度实验是通过观察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程度来确定物质的量。

在溶解度实验中,我们可以通过测量溶质溶解后的溶液的体积和浓度来计算溶质的物质的量。

4.电化学实验电化学实验是通过观察电解质在电场中的电解程度和电极电位的变化来确定物质的量。

在电化学实验中,我们可以通过测量电解质的电导率和电极的电位来计算物质的量。

三、物质的量的应用1.化学方程式的平衡化学平衡实验可以帮助我们确定化学方程式中的摩尔比,从而正确地平衡化学方程式。

2.摩尔比的计算通过观察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变化,我们可以确定摩尔比,从而计算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的量。

3.反应物的计量通过物质的量实验,我们可以确定反应物的量,从而进行反应物的计量。

4.生成物的计量通过物质的量实验,我们可以确定生成物的量,从而进行生成物的计量。

物质的量必考知识点总结

物质的量必考知识点总结

物质的量必考知识点总结1.物质的量的定义物质的量是一个宏观的物理量,表示物质中包含的粒子数目。

在国际单位制中,物质的量的单位是摩尔(mol),1摩尔物质包含约6.02x10^23个粒子,这个数值被称为阿伏伽德罗常数。

摩尔是一个基本单位,可以用来表示任何一种物质的量。

2.摩尔质量摩尔质量是物质的质量与其摩尔数的比值。

它的单位是克/摩尔(g/mol)。

摩尔质量可以通过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或者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来计算。

例如,氧气(O2)的摩尔质量为32g/mol,这个数值表示在摩尔的单位下,氧气分子的质量是32克。

3.物质的量与质量的转换物质的量和质量是两种不同的物理量,它们之间的转换可以通过摩尔质量来实现。

按照定义,1摩尔物质的质量等于该物质的摩尔质量。

因此,我们可以用下面的公式来计算物质的量和质量之间的关系:n = m/M其中,n表示摩尔数,m表示质量,M表示摩尔质量。

这个公式可以用来在物质的质量和摩尔数之间进行转换。

4.物质的量与体积的关系对于气体来说,物质的量和体积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在相同的条件下,相同物质的物质的量与体积成正比。

这个关系可以用下面的公式表示:V = n*VT其中,V表示体积,n表示摩尔数,V表示摩尔的体积,T表示温度。

这个公式也被称为理想气体方程。

5.摩尔浓度摩尔浓度是溶液中溶质的摩尔数与溶液体积的比值。

它的单位是摩尔/升(mol/L)。

摩尔浓度可以用来表示溶液中的物质的量。

我们可以通过摩尔浓度来计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摩尔浓度是溶液中溶质的浓度大小的一个重要标志。

6.物质的量与化学反应在化学反应中,物质的量是一个重要的参数。

化学反应通常是以物质的量来进行计量的。

反应物的物质的量与产物的物质的量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这个关系可以通过化学平衡方程式来表示。

在化学方程中,物质的数量是平衡反应的基础,可以用来计算反应物和产物的量比。

以上就是有关物质的量的一些必考知识点的总结。

物质的量是化学学科的一个基本概念,它涉及到化学计量和化学反应的许多重要概念和计算。

物质的量知识点小结

物质的量知识点小结

物质的量知识点小结(一)有关概念:1、物质的量(n)①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②用物质的量可以衡量组成该物质的基本单元(即微观粒子群)的数目的多少,它的单位是摩尔,即一个微观粒子群为1摩尔。

③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

摩尔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单位之一,它的符号是mol。

④“物质的量”是以摩尔为单位来计量物质所含结构微粒数的物理量。

⑤摩尔的量度对象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如分子、原子、离子、质子、中子、电子等)或它们的特定组合。

如1molCaCl2可以说含1molCa2+,2molCl-或3mol阴阳离子,或含54mol质子,54mol电子。

摩尔不能量度宏观物质,如果说“1mol氢”就违反了使用准则,因为氢是元素名称,不是微粒名称,也不是微粒的符号或化学式。

⑥使用摩尔时必须指明物质微粒的名称或符号或化学式或符号的特定组合。

2.阿伏加德罗常数(N A):①定义值(标准):以0.012kg(即12克)碳-12原子的数目为标准;1摩任何物质的指定微粒所含的指定微粒数目都是阿伏加德罗常数个。

②近似值(测定值):经过科学测定,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近似值一般取6.02×1023,单位是mol-1,用符号N A表示。

3.摩尔质量(M):①定义:1mol某微粒的质量②定义公式:,③摩尔质量的单位:克/摩。

④数值:某物质的摩尔质量在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原子量、分子量或化学式式量。

⑤注意:摩尔质量有单位,是克/摩,而原子量、分子量或化学式的式量无单位。

物质的量练习题(一)一、选择题(每小题1~2个正确答案)1、下列关于摩尔质量的说法正确的是A、氯气的摩尔质量是71克B、氯化氢的摩尔质量为36.5 g/moLC、1摩氢气的质量为2克D、O2的摩尔质量为16g/moL。

2、对于相同质量的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来说,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含氧原子的个数比为2∶3B、含硫元素的质量比是5∶4C、含氧元素的质量比为5∶6D、含硫原子的个数比为1∶13、1克氯气含有n个Cl2分子,则阿佛加德罗常数可表示为A、71nB、(1/71)nC、35.5nD、(1/35.5).n4、将a g氯化钾溶于1.8L水中,恰使K+离子数与水分子数之比为1∶100,则a值为A.0.745 B.0.39 C.39 D.74.55、在一定体积的容器中加入1.5mol氙气(Xe)和7.5mol氟气,于400℃和2633kPa压强下加热数小时,然后迅速冷却至25℃,容器内除得到一种无色晶体外,还余下4.5mol氟气,则所得无色晶体产物中,氙与氟的原子个数之比是A.1∶2 B.1∶3 C.1∶4 D.1∶66、下列各指定粒子数目不等于阿伏加德罗常数值的是A.1g H2所含的原子个数B.4g氦气所含的原子个数C.23g金属Na全部转变为金属离子时失去的电子个数D.16g O2所含的分子个数7、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是()A.1:1 B.1:2 C.2:1 D.2:38、设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N A个N2分子和N A个CO分子质量比为1∶1B.1 mol H2O的质量等于N A个H2O质量的总和C.在任何条件下1mol H2所含的原子数为N AD.1mol H2SO4中所含的粒子数目一定是N A9、若某氖原子质量是a g,12C的原子质量是b g,N 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氖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一定是12a/bB.该氖原子的摩尔质量是a N A gC.Wg该氖原子的物质的量一定是W/(a N A)molD.Wg该氖原子所含质子数是10W/a10、a mol H2和2a mol氦气具有相同的A.分子数B.原子数C.质子数D.质量1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1mol任何物质都含有约6.02×1023个原子B.0.012kg12C约含有6.02×1023个碳原子C.使用物质的量时,应用化学式指明粒子的种类D.1mol H2的质量是1g12、0.2 mol Al2(SO4)3中含有Al3+mol、SO42-g。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质的量知识点复习
1、摩尔
物质的量是国际规定的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用来表示含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符号是n,单位是mol。

摩尔是计量原子、分子、或离子等微观粒子的物质的量的单位。

阿伏伽德罗常数是任何粒子的粒子数,符号是N A,常用6.02×1023这个近似值。

2、摩尔质量
1mol任何粒子或物质的质量以克为单位时,在数值上都与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相等。

摩尔质量是指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符号是M,常用单位是g·mol-1
3、使用摩尔这个概念时应注意的事项
(1)摩尔是物质的量单位,每摩尔物质含有阿伏伽德罗常数个粒子,摩尔简称摩,符号mol。

(2)摩尔的量度对象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这里的“粒子”是指“基本单元”,这个基本单元可以是分子、原子、离子、电子、质子、中子等单一粒子,也可以是这些粒子的特定组合。


1molCaCl2可以说含1molCa2+,2molCl-或3mol阴、阳离子,或含54mole-等。

(3)摩尔概念只适用微观不适用于宏观。

(4)使用摩尔表示物质的量时,应该用化学式指明粒子种类,而不
是使用该粒子的中文名称。

4、 气体摩尔体积
当分子数目相同时,气体体积大小主要决定于气体分子间的距离。

要比较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必须在相同温度和压强下进行。

气体摩尔体积:单位物质的量气体所占的体积,符号为Vm,单位是L/mol 或m 3/mol 。

标准状况下气体的摩尔体积:标准状况下,即温度为0℃,压强为101Kpa 时,1mol 任何气体所占的体积都约是22.4L 。

5阿伏伽德罗定律及推论:
根据气体状态方程PV =nRT =RT M
m 可以得到以下定律和推论: (1) 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

(阿
伏伽德罗定律)
(2)同温同压下的不同气体,其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等于所含粒子数目之比。

2
12121N N n n V V == (3) 同温同压下的不同气体,其密度之比等于相对分子质量之比,等于相对密度。

2121ρρ=M M =D 12 (4)同温同压下同质量的不同气体,其密度之比等于物质的量的比。

2
121
ρρ=n n (5)同温同压下同质量的不同气体,其体积之比等于相对分子质量的反比。

21V V =1
2M M (6)同温同体积的不同气体,其压强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微粒
个数比)。

21P P =21n n =2
1N N (7)同温同压同体积的不同气体,其质量之比等于相对分子质量之比(密度之比)21m m =2
121ρρ=M M 重点讲解
一、 物质的量常用的计算公式和注意问题
1、m 、n 、N 之间的计算公式
(1)计算关系:n =M m =A
N N (2)适用范围:只要物质组成不变,无论是何种状态都可使用
2、V 、n 、N 之间的计算关系
(1)计算关系:n =m
V V =A N N =4.22V (2)适用范围:①适用于所有气体,无论是纯净气体还是混合气体 ②当气体摩尔体积用22.4L/mol 时必须是标准状况
3、混合气体平均分子量的有关计算
(1)计算依据:
①1mol 任何物质的质量(以g 为单位时)在数值上与其式量相等 ②1mol 任何气体体积(以L 为单位)在数值上与气体摩尔体积相等
(2) 基本计算关系:M =n
m (3)变换计算关系:①M =
++++=总总
)()()()()()(B n A n B n B M A n A M n m ⋅⋅ ② M =M(A)·n(A)%+M(B)n(B)%+… ③ M =M(A)·V(A)%+M(B)·V(B)%+……
(4)使用说明:①(2)的计算式适用于所有的混合物计算②(3)中的计算式只是用于混合气体的计算③(3)中的计算式之间应用了阿伏伽德罗定律
4、密度与相对密度
m②使用说明:A、适用于所有物质,不受物①计算表达式:ρ=
V
质状态限制,也适用于所有混合物;B、所有气体物质M=Vmρ,标准状况下气体M=22.4ρ
(2)相对密度
①计算表达式:D=ρ1/ρ2=M1/M2②使用说明:A、相对密度是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密度之比;B、既可以用于纯净气体之间的计算,也可用于混合气体之间的计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