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乐队欣赏感受

合集下载

对中国民族器乐曲的聆听感受

对中国民族器乐曲的聆听感受

对中国民族器乐曲的聆听感受
中国民族器乐曲的聆听感受是独特而丰富的。

首先,中国民族器乐曲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源自于中国古老的音乐传统。

这些曲目通常以各种中国传统乐器演奏,如琴、琵琶、筝、唢呐、笛子等,每一种乐器都有其独特的音色和表现力。

其次,中国民族器乐曲的旋律优美,富有诗意。

它们可以表达出深沉的情感,如《广陵散》的悲壮、《梅花三弄》的清雅,也可以展现出生动的画面,如《渔舟唱晚》的宁静、《寒鸦戏水》的活泼。

这些曲目往往能够触动人的内心深处,引发强烈的共鸣。

此外,中国民族器乐曲的演奏技巧也十分精湛。

演奏者通常需要经过多年的训练和实践,才能掌握各种乐器的演奏技巧,如滑音、拨弦、颤音等。

他们的精湛技艺使得这些曲目能够以最完美的形式呈现出来,给听众带来无与伦比的听觉享受。

总的来说,中国民族器乐曲是一种充满诗意和情感的音乐形式,它能够深深地打动人心。

在聆听这些曲目的过程中,人们可以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同时也能领略到中国民族音乐的无限可能。

《中国民族管弦乐队——构成及主要乐器简介》

 《中国民族管弦乐队——构成及主要乐器简介》

中国民族管弦乐队——构成及主要乐器简介授课年级:高中一年级课程时数:1教材分析:中国民族乐器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器乐的发展与社会生产力的发达和提高有着密切的联系。

中华民族是一个善于吸收的民族,自汉以来,广泛吸收了大量的外来乐器。

这些外来乐器经过不断的改进,逐渐成为中华民族乐器大家族中的重要成员。

中国的吹、拉、弹、打四大类乐器,经历了漫长的历史阶段,在音色上各具特色,可以说是色彩个性十足,这是民族乐器的优秀特点。

本节课是高中音乐《演奏》教材中的第一单元《认识乐队》中的第一节课“中国民族管弦乐队”,是民族管弦乐欣赏和乐器简介相结合的一节课。

本单元的宗旨是由器乐欣赏过度到对民族乐队的认识,最后升华到对民族乐器的了解和对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的热爱。

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各种民族乐器,了解各类乐器的音色特征;2、欣赏民族乐器演奏,体验中国民族乐器的音乐风格与音乐情感。

3、了解中国民乐的发展,启发学生思考中国民乐的传承与发展,在欣赏和实践中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重点难点:聆听民族器乐曲,感受体验中国民族乐器的音乐风格与音乐情感。

教学方法:1、导入法: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

2、启发法:对于一些较困难的问题,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点拨。

以启发学生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充分发挥老师在课堂上的引导作用。

3、情景陶冶法:本节课的音频资料和图片资料比较多,在教学中出示适当资料创设相应情景,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自主地获取知识并陶冶情操。

教学过程:1、课题导入:回答,听辨播放音乐中所用的乐器2、提问:你认识哪些乐器?你会演奏哪些乐器?3、教授新课:介绍中国民族乐器(课件显示),分类介绍中国民族乐器,看图让学生说出乐器名称,听辨乐器音色特征(通过图片与音乐音频展示)中国的四大类乐器:1、吹管乐器:笛子、唢呐、箫、管子、笙、埙、葫芦丝等。

2、拉弦乐器:板胡、二胡、中胡、高胡、革胡、低胡等。

3、弹拨乐器:琵琶、柳琴、阮、三弦、古琴、古筝、扬琴等。

浅析民族管弦乐队视角下的管乐声部

浅析民族管弦乐队视角下的管乐声部
2.管乐类乐器改进后演奏人才的培养 改进、创新后的传统管乐类乐器需要有演奏者进 行实际演奏和相应教学来推广,否则新改进的传统乐 器只会成为一个供人观赏的花瓶,惊艳世人一段时间 过后最终被世人所遗忘。以竹笛为例,现在的竹笛主 要以六孔竹笛为主,但在新中国建立之后,民乐工作 者们曾陆续发明出七孔笛、九孔笛、十孔笛,甚至加 键新笛。但很少有哪一种新发明的竹笛能够取代六孔 竹笛,从而成为中国流行传统管乐乐器。推而广之, 那些新改进的乐器,就算设计得再巧妙、制作得再科 学,没有会用的演奏人群和科学的教学流程,也只能 抱憾退出人们视野。因此,笔者建议,新改进、创新 出来的乐器,如果经实践证明科学有效,就应尽快建 立相应推广方案,包括但不限于乐器批量化制作、指 导教材编订、相关演奏人才培养等方面,尽可能做到 新改进的乐器能有演奏者进行使用和推广。同时,也 可以考虑将民族管乐乐器引入中小学音乐课堂,在对 中小学生进行音乐启蒙教育的同时,间接培养使用新 改进乐器的演奏人才。 3. 加强民族管弦乐队乐曲的创作 民族音乐的创作与民族管弦乐队息息相关。在 某种程度上来说,作曲工作者们创作乐曲水平的高低 直接决定了民族管弦乐队的演出质量。我国现阶段的 音乐教学中,近乎所有作曲专业的学生学习、接受的 是西方作曲体系。中国民族现当代乐曲的创作中固然 会用到西方的和声、复调作曲方式,但民族乐器和西 洋乐器形制、音色的不同,决定了西方的配器方法对 民族乐器并不适用。由此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某些 民族作曲人士在作曲时搞不清民族乐器的音响特色,
音乐教室 乐 器 学 堂
为主。唐宋之后至明清时期,宫廷音乐日益衰微,民间器乐合奏的地位日益上升。其中,管乐声部的 变化主要体现在乐器种类方面,通过中原与其他地域持续不断的文化交流而不断丰富,相继出现了筚 篥、唢呐这种带有西域风格的乐器。

以乐育人——浅析中国民族乐器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作用

以乐育人——浅析中国民族乐器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作用

141SONG OF YELLOW RIVER 2022/ 22以乐育人——浅析中国民族乐器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作用杨 西摘 要:随着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广大群众尤其是茁壮成长中的小学生,对新事物的理解和接受能力非常快,我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深刻感受到,一些流行音乐正在悄悄替代并吞噬我们祖辈世世代代流传下来的国粹、国宝。

近年来,国家对于教育教学工作也进行不断深入的改革,我国各门学科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形式都有不同程度的革新,小学音乐教育当然也不例外。

民族乐器教学在小学音乐课中的开展,对学生们的综合素质提升至关重要,无论怎样变化或者革新,我们都不能使我国的教育缺少民族特色,应该以人为本,以乐育人,全面提升孩子们的综合能力和水平。

中国民族乐器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我们中华民族的民族文化素养、民族文化精神、民族文化根基以及民族情怀等。

我们必须立足于民族音乐基础教育的发展与完善,以此推进我国民族音乐教育工作更具民族特色和时代特征。

关键词:民族乐器;小学音乐;教育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识码:A作者简介:杨西(1980-),女,硕士研究生,中国音乐学院讲师。

中国民族音乐文化源远流长,它凝聚着五十六个民族和丰富的音乐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也是我们民族共同的智慧结晶。

而当今大量的日韩音乐、港台音乐、摇滚音乐等大量涌入,使得民族音乐变为一种在夹缝中顽强生长的状态,再加上年轻一代的小学生们,对民族音乐了解也很少,甚至根本不知道何为民族音乐,那么作为一名音乐教育者,有责任把这项工作从小学生着手落实,点点滴滴地渗透,从而渐渐提升小学生的兴趣,增强他们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一、中国民族乐器传承的现状二十世纪,随着西方文化的持续传入,尤其是八十年后以后,中国民族音乐的发展受到西方音乐的冲击,越来越局限化。

曾经,大大小小的剧院上演着外来的歌剧、舞剧、音乐剧;电影院播放着前卫的动作片、动画片;英语读物如:哈利·波特、闪电麦昆、小猪佩奇等满视野都是;游乐场所有迪士尼、环球影院等。

民族管弦乐感想100字

民族管弦乐感想100字

之前早就看过西洋管弦乐队演奏的《我的祖国》,例如中国国家交响乐团、中国爱乐乐团、英国BBC交响乐团等其它交响乐团的演出。

今天看的是中国青年民族乐团演奏的管弦乐《我的祖国》,由作曲家刘文金根据同名歌曲和河北民间乐曲改编而成。

与西洋管弦乐团相比,民族管弦乐团融入了新的素材(淘金令曲调),曲目改编程度较大,其篇幅较长容量较深。

我们仅按熟悉的曲调,将全曲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原歌旋律,第二部分淘金令曲调,第三部分又是原歌旋律。

第一部分在乐队全奏(前奏)后,引出宽广优美的弦乐(二胡大提琴),熟悉亲切的旋律,抒发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这里的大提琴目前看来还不能被革胡取代,如果低音乐器的改革再加把劲也许就成了真正的纯民乐队了。

第二部分气氛热腾,由淘金令吹打素材展开的旋律,显露出一片喜悦欢庆的场面。

青年演奏员个个激情振奋,管乐组、弦乐组、弹拔乐和打击乐组时而分奏时而合奏,使得该乐段与前后部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随着指挥彭家鹏的优雅手势,旋律又回到开头舒缓的旋律,进入第三部分再现段,在适度重复原歌主旋律之后,将主题扩展将节奏拉伸直至缓慢中结束。

艺术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音乐是美的。

它能表达我们的心情,思绪,引起我们的共鸣,打动我们的心。

通过这几周学习通识课《管弦乐器与民族乐器》课程,我从中认识到许多乐器知识,对乐器的分类与音乐的欣赏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并从中体会到了乐器蕴含深邃的艺术涵韵,以及音乐的奇妙的意境。

通过学习,我认识到了弦乐器大多数都是起源于欧洲。

早在几个世纪以前,乐器一般都用于宫廷奏乐。

弦乐组分为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弦贝斯),而铜管乐则是由小号,圆号(法国号),长号,大号组成的。

另外,木管乐分为短笛,长笛,双簧管,单簧管,英国管,大管(巴松管),萨克斯。

弹拨乐则包括竖琴。

管乐团通常以合奏的形式表现。

其中指挥占了其中的核心地位,因为指挥本身了解整个乐曲的演奏过程,对乐曲本身有一个完整的构思。

中国民族管弦乐队介绍

中国民族管弦乐队介绍

中国民族管弦乐队介绍
中国民族管弦乐队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融合了各种民族乐器,形成了独特的音乐风格。

乐队以琵琶、二胡、扬琴等为主要乐器,同时也包括笛子、唢呐、筝等其他各种民族乐器。

中国民族管弦乐队的演奏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它能够表现出中国各个民族的音乐风格和特点。

乐队的演奏形式多样,包括独奏、合奏、重奏等,能够表现出各种不同的音乐情绪和氛围。

中国民族管弦乐队不仅在国内享有盛誉,在国际上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赞誉。

许多著名的音乐家和音乐爱好者都对中国民族管弦乐队的演奏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它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瑰宝。

中国民族管弦乐队的发展也受到了国家的重视和支持。

政府加大了对传统音乐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力度,通过各种措施鼓励和支持民族音乐的创作和演出。

同时,许多音乐家和教育机构也在积极推广和普及中国民族管弦乐队的音乐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到这种独特的音乐形式。

总之,中国民族管弦乐队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音乐风格。

它的演奏和表演不仅在国内受到广泛的关注和赞誉,在国际上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赞誉。

民乐演奏会观后感

民乐演奏会观后感

民乐演奏会观后感引言最近有幸参加了一场精彩绝伦的民乐演奏会,这是我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地感受到了传统民乐的魅力。

在这次演出中,我不仅欣赏到了民乐的纯粹与美妙,还深深体会到了传统文化的独特性和魅力。

下面将从演奏内容、演奏者表现以及整体观感等方面,对我在这场民乐演奏会中的观后感进行分享。

演出内容这场民乐演奏会中的曲目安排得非常丰富多样,涵盖了传统的古琴、琵琶、二胡等乐器,同时也加入了一些西洋乐器与中国民乐的结合。

我记得最深刻的是一曲《高山流水》,演奏者运用古琴和二胡,将江南古典音乐展现得淋漓尽致。

在曲调上,结合了山水之间的宁静与激扬,给人一种充满朝气和自由的感觉。

除了传统曲目外,演出中还包含了一些现代民乐的作品。

其中一支名为《彝乡韵律》的乐曲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演奏者们通过手指灵活的技巧和琴弦上不同位置的演奏,将民族音乐的独特韵律表现得淋漓尽致。

整个演奏过程中,我仿佛被带入了神秘的彝族乡村,感受到了其中蕴含的土地、人文和生活的情感。

演奏者表现演出中的演奏者们都展现出了非凡的才华和技术水平。

无论是琴弦上的琴技还是吹管间的咽音,每一位演奏者都表现得非常出色。

他们不仅在演奏技巧上驾轻就熟,更是能够将音乐的情感传递给观众。

其中一位琵琶演奏者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她以她温柔而独特的音色,将琵琶的独特韵味展现得淋漓尽致。

她的每一次演奏都充满了情感,让人很容易沉浸在她演奏的音乐中。

同时,她的技术也非常高超,无论是琵琶的滚音还是扫弦,都让人赞叹不已。

整体观感这场民乐演奏会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除了演出内容和演奏者的表现外,我还要赞扬整个演出团队的专业精神。

从舞台的布置到灯光的运用,无一不体现了他们的用心和专业。

演出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都让人感受到他们对音乐的热爱和追求。

这场演奏会不仅是一次音乐的盛宴,更是一次传统文化的弘扬与推广。

通过这次演出,我更加深刻地明白了我们传统音乐的独特性和魅力,也让我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民乐活动感想体会怎么写

民乐活动感想体会怎么写

民乐活动感想体会怎么写我是一个热爱音乐的人,尤其是对民乐情有独钟。

在我的记忆中,一直有一群古老乐器发出那独特悠扬的音响的画面,仿佛是一幅古老的中国山水画,给人以亲近自然的感觉。

因此,当我有机会参加一场民乐活动时,我立刻报了名,这是一次对民乐的亲身体验。

活动的第一天,我来到了活动现场。

转眼间,一群身着传统汉服的参赛者来到了场地,这些参赛者有的是中老年人,有的是年轻学生,他们各自拿着不同的乐器,有二胡、琵琶、笛子、古筝等等。

空气中充斥着浓浓的民乐味道,我仿佛置身于一片古老的山水画中,感受到了一股很深刻的文化氛围。

我想到我们国家有如此悠久的民乐传统,感受到了一股深深的自豪。

活动的第二天,我主动与一些参赛者交流。

很多人告诉我,他们平时业余时间都喜欢练习自己的乐器,有的甚至在家就设立了属于自己的小型乐队。

他们的热情和坚持让我深受感染,也让我对民乐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我也在这一天尝试了一下弹奏古筝,虽然非常的生涩,但是这次尝试也让我更加亲近了民乐。

活动的第三天,是比赛的日子。

我选了一个比较容易的曲目,希望能够在舞台上表现得游刃有余。

当我走上舞台时,我感受到了观众对我的注视,我忐忑不安,但同时也充满了期待。

随着第一声乐器响起,我开始了奏曲。

在那一瞬间,我仿佛听到了观众们的喝彩声,我的紧张也慢慢的散去了。

面对听众,我尽情的释放自己,我的内心感到非常接近,感受到了民乐所带来的快乐和光荣。

活动的最后一天,颁奖晚会上,我收获了一枚铜质奖牌。

这枚奖牌虽然没有金质的那么耀眼,但是对我而言,这枚奖牌背后是我对民乐的热爱,是我对梦想的坚持。

看到激动的家人,看到教练的鼓励,我被感动的热泪盈眶。

参加这次民乐活动是一次非常珍贵的经历。

我将继续坚持练习民乐,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和喜爱这种优美的文化形式。

我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我能够在民乐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感谢这次活动,让我重新认识并热爱上了中国传统民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民族乐队欣赏感受
比较民族管弦乐队和西洋管弦乐队的建制,我们从它们建制的“组织原则”上识别出两种乐队的渊源,从而更好地理解民族管弦乐队的乐队形式。

1,以弦乐族为中心的组织特征
西洋管弦乐队是从17世纪的歌剧、芭蕾舞的伴奏乐队发展而成的。

自海顿和莫扎特确立了“双管编制”的乐队形式后,乐队人数由少增多,从总人数40—60人左右的“双管编制”发展到当今百余人的“多管编制”的超大型乐队,有一个特征始终未变,就是弦乐队的人数占乐队总人数的60%(甚至比例更大)。

它当之无愧地成为乐队的核心乐器族。

民族管弦乐队接受了这个“外来的”西洋管弦乐队特有的组织原则。

2,力求自由转调
民族管弦乐队吸纳了西洋管弦乐队的律制、半音阶及宽音域概念,力求自由转调。

世界上各个音乐体系中存在多种律制——五度相生律、纯律、十二平均律等等,不一而足。

在产生了一定乐队组合形式后,就要求有一个各种乐器都接受的、能够表达某种音乐体系基本特征的律制。

在西洋管弦乐队中,十二平均律是乐队律制的基础。

它以牺牲了和声方面的部分谐和为代价,以求自由顺畅地转调。

西洋音乐以十二个半音阶为基础,并力求扩大乐器的音域,表达丰富的音乐信息。

西洋乐器的改造,也是以能顺畅地演奏十二个半音作为基本出发点的。

通过比较贝多芬时期总谱中的管乐器,特别是铜管乐器的变化,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西洋乐器改造”的努力方向。

3.乐器组高、中、次中音和低音乐器的组合方式
民族管弦乐队吸收了西洋音乐这种高、中、次中音和低音乐器的排列方式,不但表现在弦乐族(高胡、二胡Ⅰ、Ⅱ、中胡、大提琴和低音提琴),而且在弹拨族、管乐族也都如此,尽管这两个乐器族在体现这一特征上尚存不尽人意之处,两种乐队的类似排列特征,其目的是为了达到顺畅地演奏和声,而以单旋律为特征的民间音乐是不要求这样的乐器组合方式的。

4.力求发音方式的多元化原则
合唱队、管乐队都可以是西洋音乐中独立的集体表演方式,由于其发音方式的统一使得音色单一,缺乏色彩,往往在音乐会后,听众有一定程度的音色审美疲劳感。

管弦乐队成功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它的发音方式是弦鸣乐器族和气鸣乐器为主导乐器族,辅以体鸣乐器为主的打击乐器,较之发音方式单一乐队组合,这样的组合音色更为丰富。

接受了西洋管弦乐队的乐器学上的组合方式,民族管弦乐队不仅采用多种发音方式共存,而且还加入了弹拨乐器族。

从萨克斯乐器分类学的角度看,弹拨族也属于弦鸣乐器族,但它是一个在演奏法上迥异的一个乐器组合(拨奏:琵琶、阮、柳琴、筝等;击奏:扬琴)。

较之西洋管弦乐队这一乐器族是中国民族管弦乐队所特有。

它更加丰富了乐队的音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