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雕制作过程

合集下载

根雕花架的制做方法

根雕花架的制做方法

根雕花架的制做方法根雕花架是一种传统的木艺品,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观赏价值。

制作根雕花架要经历选择材料、设计构思、雕刻加工、调色彩绘等多个步骤。

下面是一份关于根雕花架制作方法的详细说明,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第一步:选择合适的原材料制作根雕花架的原材料以根雕较多,根雕材料可以从山区等地收集到。

选择根雕材料时,要注意木质的硬度、密度以及形状的复杂程度。

通常,较硬的木材可以更好地雕刻细节,而形状复杂的根雕材料可以增加艺术品的观赏性。

第二步:设计构思在开始雕刻之前,制作根雕花架的师傅需要仔细考虑整体的结构和花架的形状。

为了达到理想的设计效果,往往需要进行一些简单的手绘草图或者模型制作。

第三步:雕刻加工首先,根据设计好的构思,用锋利的刻刀将根雕材料进行初步的削减和整形。

一般而言,雕刻过程分为粗雕和精雕两个阶段,先进行整体形态的雕刻,然后再进行细节的雕琢。

在进行雕刻加工时,需要有耐心和细致的态度。

因为根雕材料形状复杂,往往需要细心地处理每一个细节。

有经验的师傅可以通过触感来判断木材的硬度,进而调整用刀的力度和角度。

第四步:调色彩绘根雕花架在雕刻完成后,还需要进行调色彩绘。

这一步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和设计需要选择合适的颜料和调色技巧。

通常,会选用水性颜料进行上色,然后加上一层保护性的清漆,以增强根雕花架的耐久性和光泽感。

第五步:制作底座根雕花架制作完成后,还需要制作一个稳定的底座。

底座可以选择与花架形状相适应的木材,进行加工、打磨和上色,然后将根雕花架固定在底座上。

第六步:上光和保养为了保持根雕花架的亮丽和美观,还需要进行适当的上光和保养。

这可以使用一些专门的木制品保养油等物品,将其均匀涂抹在根雕花架表面,然后用干燥的布擦亮。

最后总结:制作根雕花架需要耐心和技巧,而且需要一定的雕刻经验和艺术才能。

通过精湛的工艺和细致的表现,根雕花架不仅可以成为室内装饰品,更能成为传递传统文化的艺术佳作。

所以,如果您对根雕花架制作感兴趣,不妨学习相关技巧和知识,尝试一下制作过程,相信您一定会有不错的成果。

枣木根雕制作技法

枣木根雕制作技法

枣木根雕制作技法
枣木根雕是一种独特的手工艺品,它以枣木根为原料,通过精湛的雕刻技法,创造出各种富有艺术价值的根雕作品。

枣木根雕的制作过程非常繁琐,需要经过多道工序,才能完成一件完美的作品。

首先,选材非常重要。

好的枣木根应该有坚硬的质地和自然的纹理,同时还要具有一定的曲线美感。

接下来,要对枣木根进行加工,去掉表面的泥土和杂草,并将其分割成适当的大小。

然后,进行粗加工,用锯子将枣木根切割成大致的形状,再用刨子和锉刀将其打磨成光滑的表面。

接下来,就是最为关键的雕刻过程。

雕刻师需要根据枣木根的形状和纹理,设计出具有艺术感染力的创意,然后运用各种雕刻工具,将其雕刻出来。

枣木根雕的雕刻工具包括刀、钩、凿子、刨子等,不同的工具可以创造出不同的效果。

雕刻过程需要非常耐心和细致,因为一旦出现失误,就难以挽回。

最后,完成雕刻后,还需要进行上光和上色等后处理,以便保护作品并增加其美观程度。

枣木根雕的上光和上色可以采用各种不同的材料和方法,包括蜡、油漆、染色等。

不同的上光和上色方法可以产生不同的效果,让作品更加生动有趣。

总之,枣木根雕制作需要艺术感和技术技巧的结合,只有在经过长期的实践和积累后,才能完美地展现枣木根雕的魅力。

- 1 -。

根雕制作工艺技术

根雕制作工艺技术

根雕制作工艺技术根雕加工以树根为原料,通过筛选、构思、加工而成,它保持了树根的自然形状,又容纳了人为的创造,因构思奇特、造形朴实自然、千姿百态、栩栩如生,具有极高的欣赏和收藏价值,亦做为一种高雅的装饰品和馈赠亲朋的礼品而倍受人们喜爱。

根雕艺术品造型多样,按其使用功能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实用家俱,如花盆架、电视架、笔筒、龙头拐杖等;二是动物造型,如牛、马、龙、蛇等;三是人物造型,如传说中的人物、现代人物等,但其加工工序基本相同,制作工艺流程简述如下:(1)采选根材根雕贵在自然,好的根材并不是随处可见,而是要下一番功夫去采集。

山崖、山林、河畔、采石场甚至老百姓的柴堆,都是具有一定天然造型的根材栖息处,初春或冬季采集最好。

根的选材主要是从根的材质和形态两方面着手。

材质是指根的品种及坚硬程度,一般地说根材要选坚硬一些的,过于腐烂松软的根没有太大的创作价值。

根的形态方面主要指根材要能体现出根的特色,如枯板根等;而且要选一些形态比较复杂的根材,这样才能找出更多的命题。

(2)去土原材料运输进厂后,将树根上附着的泥沙去除,去土时要小心仔细地清除根材上的纤维及孔隙内的泥沙,不要损伤根材和破坏纹理。

(3)蒸煮利用锅炉的蒸气将树根放置锅炉中进行蒸煮,蒸煮时间要求一个月以上,锅炉的规格为8m×4m,蒸气的温度在80℃以上。

经过蒸煮后的树根,达到去树脂的作用,使根雕原料不变色、不长虫。

(4)去皮烘干先将树根利用高压水枪进行去皮,然后用蒸气烘干,达到不开裂、防止长霉的作用。

去皮不能损伤根材和破坏纹理。

(5)构思造型根艺创作具有一定的独特性,构思造型是一件根雕作品成败的关键所在,一般是根据制作者的经验,就其自然形状加以修饰而成一件风格独特的根雕作品,但他的创作必须要尊重根的自然形态,发掘它得自然美,尽量不要人为的破坏它的自然形态,在此基础上再发挥制作者的想象力,找到最能体现这件根材自然美的立意。

(6)雕刻成型构思好造型后,就可着手加工,裁截掉多余的根须,断面用火烧,加工成自然洞穴,凸面加工成瘤状,达到自然美的效果。

根雕具体的过程

根雕具体的过程

根雕具体的过程选材是根雕制作的第一步。

根雕用材必须选择材质坚硬、木质细腻、木性稳定、不易龟裂变形、不蛀不朽能长久保存的树种,如黄杨、檀木、榉木、柏木、榆木等都是根艺造型的上好材质品种。

被水淤泥淹没或深埋土中的死根,经数百年碳化形成的古老阴沉根木,其质坚几乎接近化石,更是根艺的佳材。

根材造型的选择标准可概括为“稀、奇、古、怪”四种类型,此类素材在自然界极为难得。

一般生长在平原或土层较厚山地的树根,因水和养分充足,生长快,木质纤维也较松,难以形成奇特形态。

只有生长在恶劣环境中的根材,如背阳生长或悬崖峭壁石缝中,并经雷劈、火烧、蚁蚀、石压、人踩、刀砍而顽强生存下来的树根,由于光照不足缺土少水乏养分,久长不大渐渐变形,年愈久,质愈坚,造型也愈奇崛遒劲,是根艺的理想用材。

根艺创作的构思,必须着眼于最大限度地保护自然之形,溢自然之美,而一切人为艺术的再创造的痕迹需藏于不露之中。

构思中应对根材作多角度的全面观察,反复揣摩,依形度势,深思熟虑后方能定型。

如构思未成熟一时难以立断的根材,可搁置一段时间,常有经过一年半载后方能发现意外的收获。

根雕的制作一般可分脱脂处理、去皮清洗、脱水干燥、定型、精加工、配淬、着色上漆、命名等八个步骤。

一件成功的根雕艺术品,不但体现了创作者深厚广博的文化素养和形象思维的潜能,更包含了作者艰辛的劳动。

根雕怎样防止裂纹要泡桐油大约泡三次(半干时开始泡)。

一般来说,对根艺表面处理有以下几种方式:(1).表面磨光后什么都不上。

这种处理是针对侧重天然,其天然表象也已相当完美的根艺作品,这种方式,深为根艺收藏家们所喜爱。

(2).表面上蜡。

针对根艺表面凝重性的作品,表面上蜡较为适合。

(3).对表面颜色不明朗的灰色调作品,打上哑光透明漆,其丰富的颜色即会跳出,增加立体感。

(4).现代活泼的作品,适合打上透明亮光漆会比较协调。

为此,合理的表面处理,会对根艺作品起着保护作用、会提高根艺作品的价值。

反之,则会起反作用。

根雕脱骨工艺流程

根雕脱骨工艺流程

根雕脱骨工艺流程
《根雕脱骨工艺流程》
根雕脱骨是一种传统的木雕工艺,起源于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这种工艺是在树根上进行雕刻,脱去树皮,呈现出根部内部的肌理和纹理,使根部产生艺术美感。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根雕脱骨的工艺流程。

首先是选材。

根雕的选材非常讲究,要选择质地坚硬、纹理美观的树根作为雕刻的原材料。

选材时需要结合雕刻主题和形态来进行选择,确保可以创作出符合设计要求的作品。

接着是处理。

选好的树根要进行处理,首先是将树皮去除,暴露出根部的真实纹理。

然后需要对树根进行干燥处理,以保证材料的稳定性和耐久性,避免出现开裂和变形的情况。

之后是雕刻。

在处理好的树根上进行雕刻,需要根据设计图纸将想要的形象和图案雕刻出来。

雕刻的过程需要耐心和技艺,图案的深浅、细节的处理都需要经验和技术的支撑。

最后是上色。

树根雕刻完成后,需要进行上色处理。

在根雕上上色主要是为了突出雕刻的效果,让作品更加立体、生动。

上色需要根据作品的特点和风格来选择合适的颜料和上色方法。

根雕脱骨工艺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艺,需要雕刻师具备丰富的艺术想象力和精湛的手工技艺。

通过这种传统工艺,可以将
自然的美感和文化内涵融入作品中,成为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

根雕制作过程

根雕制作过程

根雕艺术制作过程根材的乏味根艺作品在制作前,为防备根材变色、变形、腐败和开裂,需将湿度较大的根材进行合适的乏味办理。

这是制作过程中一个不行忽视的环节。

根材的乏味方法,大概上分为人工乏味和自然乏味两种。

人工乏味方法好多,如火烤法、蒸气烘干法、水煮法、电热烘干法、炉烘干法以及物理辐射烘干法等等。

特别是业余作者因受家庭条件限制,为了使根材乏味适当,赶快抵达制作要求,一般都采纳水煮法,并且可与根材除皮同时进行,它合用于可放入容器内的小型根材。

水煮的时间大概5小时左右。

经过水煮的根材,不单获取了乏味,同时也能去掉表皮,有助于杀菌灭虫。

采纳烘干法,可在地面上挖一个米深的坑,坑内放5厘米厚的锯末木屑,并用火点燃,让锯末形成“死火〞〔不可以成明火焚烧〕,再将根材搭在距离锯末“死火〞约9厘米高处的坑沿上,码成网状,根材上掩盖一层湿苫布或湿苇度。

当坑内锯末木屑“死火〞焚烧热气上涨,烘烧根材约2小时以后,揭开掩盖物将根材翻动后再烘,经过几次检查和翻动,直到根材被烘烤平均为止。

在烘烤检查过程中,要注意防备根材被烤坏或起火。

这类方法合适较大型根材的乏味。

自然乏味法,是将根材搁置在露天或库房,以及温室、地道、走廊、车棚或墙后等处,在大气中进行乏味。

应防备雨淋和日晒,一般都搁置到背阴通风处,空气要流通,但又不可以使空气流经过于强烈。

乏味过速,简单使根材出现裂纹和变形。

我国各地天气差别较大,自然乏味的时间要依据根材干湿程度而异。

总之,自然乏味是根艺作者常用的方法,也是最简略的方法,只需把寻找来的根材放在通风阴凉处,让其慢慢地自然阴干即可使用。

根材的去皮根材在制作时,为了知足突出作品主题思想的需要,有的需要除皮,将根材的的自然纹理、色彩和质感显现出来,以加强作品的美感,提升赏识价值。

1.根皮的特点1/10因为根材的种类不一样,根皮的结构也各异。

一般根皮可分为内皮和外皮两局部。

内皮位于根皮的内层,是细胞有生长机能的局部。

根艺作者从根材皮的厚度、质地、内皮结构和根皮内层表面的木射线状况,可看出黄柏椤、桂皮栎等根皮较厚,松木、云杉等根皮较薄;落叶松根皮质地较柔弱,红松根皮那么呈纵向条沟状或凹点状,木荷那么呈棕色、白色相间的蓝麻点状等等。

竹根雕的制作过程

竹根雕的制作过程

竹根雕的制作过程由于竹根,各具形态,个体与个体之间差异很大,这也正是竹根的价值所在。

在选择竹根雕时,要把竹根材料的造型仔细反复地观察,依据它的天然形态,在脑海中对它进行艺术性的想象,结合自己想要创作的作品的造型,挑选出合适的竹根来,下面简单介绍一下竹根雕的制作过程。

1 竹根的粗处理竹根选好后,先在底部做一下标记,把它固定在台虎钳上,将底部锯平,使整个竹根立起来的形态更符合要刻人物的形态。

然后把留下的部分重新固定在台虎钳上,将竹根坯上没铲掉的须茬用大平刀铲掉,铲时也要斜着下刀,从茬子的两边向中间铲。

再把竹根尖上多余的部分去掉。

2 绘图竹根铲好后,即可根据竹根的造型在竹根表面进行简单的勾画。

在竹根上勾画时,比例、布局要安排得当,图是雕刻的依据,图若画的不合理,便很难作出合理的作品来。

做圆雕不像做平面雕,有图纸可临摹,这就要求制作者要有很深的绘画功力,及综合运用各种技法和对作品进行全局把握的能力。

会巧妙地利用竹根的天然象形之美,并进行扩张写意,创造生发。

所以,制作立体圆雕有三分雕七分巧之说。

3 打坯画好后,把竹根在台虎钳上固定好,用打坯刀,沿轮廓线,大刀阔斧地敲出主要部位的轮廓来,如:先将人物的头和脖颈出敲出,将手、袖的立体效果凿出等,这样,竹根便初步显出了人物的比例和造型来。

接着,再把人物服饰的褶皱、线条,配饰等一一敲出。

刀具的选择和使用,一方面取决于轮廓的形状,一方面也和雕刻者的喜好有关。

一般情况下,长的直线条用大平刀,短的直线用小平刀,大弧线用大圆刀,小弧线用小圆刀。

如:刻人物的头发时,要用大圆刀将头发的自然弯曲刻出。

轮廓之外没用的部分要铲掉,铲时多用平刀,弧沟部位如人的头部与颈部交叉的地方,要用圆刀来铲。

这时用的圆刀,刀口不带角,带角不容易向前推动,而且有可能铲掉有用的地方。

圆雕属于立体雕刻,需要多角度、多层面来处理,打坯的工夫很大。

打坯雕刻的深浅要撑握好,只有正确地挑拨判断竹纤维的肌理,才能在雕刻时减少作品的报废率。

根雕制作方法

根雕制作方法

根雕制作方法根雕是中国传统的手工艺品之一,它源远流长,技艺精湛,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根雕制作工艺复杂,需要经过多个环节的处理,才能达到最终的成品。

本文将从根雕制作的整体流程入手,分步骤描述每个环节的详细方法。

一、原料准备根雕的原料主要是树根和树桩,而选择什么样的根和桩是根据工艺品的尺寸和形状而定。

在准备材料时应相应安排。

选材时应注意:颜色,纹理,硬度,树根的尺寸和形状。

树根、树桩的尺寸、形状不同,选择的用途也就不一样,主要包括颜色、纹理、硬度、树根的尺寸和形状等。

二、根雕初始处理1、清洗:树根、树桩通常从野外采集而来,表面附着有泥土、虫鸟粪便、树皮等杂质,需要用刷子清洗除尽。

如果根雕材料受到损坏,需要把它们清洗干净,在工作阶段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复。

2、去皮:清洗结束后需用刀将树的皮削去,这个过程需要非常仔细,不可过度削皮,以防损伤树木。

3、划线:在制作时应该先用宝石刀在树身上划出大致的造型,并在根雕表面标出雕刻线条,以方便雕刻。

4、粗雕:将根雕材料按照预定的标准和设计雕刻,从直八至八仙等传统人物及神兽作为造型。

5、嵌件,嵌金:部分根雕作品需要添加金属配件来增加其实用性和美观度。

金属配件的雕刻和嵌入需要在根雕的表面精细进行。

6、打磨:雕刻结束后应该先进行刚磨整平雕刻表面,溯源雕刻线条,同时修复过多的瑕疵。

7、上光:在根雕的方面表面涂上树油或透明漆,这样不仅可以保护根雕的表面,还可以使其变得有光泽和更为美观。

需要注意的是,涂抹完成后应该在通风地方晾晒以保证涂料充分干燥。

三、根雕细节处理1、着色:着色一般是在诸多环节中进行的,可以根据翻译颜色的需求与色调要求自行调理颜料来达到艺术风格的最为完美。

2、镶嵌:部分根雕需要在雕刻表面留出孔位用于装饰、摆放花盆等。

这个时候需要在根雕孔位处雕刻出模具,然后在模具中采用玻璃、植物纤维等材料制作镶嵌品。

3、丝结线:丝结线是根雕织物中最为重要的元素之一,因此需要在根雕表面逐一雕刻出线条,以增强织物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根雕艺术制作过程根材的干燥根艺作品在制作前,为避免根材变色、变形、腐朽和开裂,需将湿度较大的根材进行适当的干燥处理。

这是制作过程中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

根材的干燥方法,大体上分为人工干燥和自然干燥两种。

人工干燥办法很多,如火烤法、蒸气烘干法、水煮法、电热烘干法、炉烘干法以及物理辐射烘干法等等。

特别是业余作者因受家庭条件限制,为了使根材干燥适度,尽快达到制作要求,一般都采用水煮法,并且可与根材除皮同时进行,它适用于可放入容器内的小型根材。

水煮的时间大约5小时左右。

经过水煮的根材,不仅得到了干燥,同时也能去掉表皮,有助于杀菌灭虫。

采用烘干法,可在地面上挖一个1.5米深的坑,坑内放5厘米厚的锯末木屑,并用火点燃,让锯末形成“死火”(不能成明火燃烧),再将根材搭在距离锯末“死火”约9厘米高处的坑沿上,码成网状,根材上遮盖一层湿苫布或湿苇度。

当坑内锯末木屑“死火”燃烧热气上升,烘烧根材约2小时之后,揭开遮盖物将根材翻动后再烘,经过几次检查和翻动,直到根材被烘烤均匀为止。

在烘烤检查过程中,要注意避免根材被烤坏或起火。

这种办法适合较大型根材的干燥。

自然干燥法,是将根材放置在露天或仓库,以及温室、地道、走廊、车棚或墙后等处,在大气中进行干燥。

应防止雨淋和日晒,一般都放置到背阴通风处,空气要流通,但又不能使空气流通过于剧烈。

干燥过速,容易使根材出现裂纹和变形。

我国各地气候差异较大,自然干燥的时间要根据根材干湿程度而异。

总之,自然干燥是根艺作者常用的方法,也是最简易的方法,只要把寻觅来的根材放在通风阴凉处,让其慢慢地自然阴干即可使用。

根材的去皮根材在制作时,为了满足突出作品主题思想的需要,有的需要除皮,将根材的的自然纹理、色泽和质感显露出来,以增强作品的美感,提高观赏价值。

1.根皮的特点由于根材的种类不同,根皮的构造也各异。

一般根皮可分为内皮和外皮两部分。

内皮位于根皮的内层,是细胞有生长机能的部分。

根艺作者从根材皮的厚度、质地、内皮构造和根皮内层表面的木射线情况,可看出黄柏椤、桂皮栎等根皮较厚,松木、云杉等根皮较薄;落叶松根皮质地较脆弱,红松根皮则呈纵向条沟状或凹点状,木荷则呈棕色、白色相间的蓝麻点状等等。

有的根木表面平滑,如白兰、木荷等;有的根木表面是凹凸的槽棱,如元木、梨木等;有的表面呈现波状起伏,如白克木等。

在去皮时应注意识别观察根皮的外皮颜色、开裂情况与形态、剥落类型与结构等特征。

2.根材去皮方法根材在自然干燥前去皮,其方法也多种多样。

有人采用水泡法,使根皮膨胀后脱离木质。

有些树种的根材一般水泡2~10天后,用刀除去外皮,再水泡一天后用钢丝刷在水中刷洗,直到完全将皮除净为止,再放到背阴处晾干即可。

在福州地区,有人采取腐烂法去皮。

将根木放在活水中或埋在泥土中4~6个月,可使根皮腐烂,并能防止裂纹、虫蛀。

浸泡时要注间翻动检查。

浸泡时间的长短,以根皮腐烂到可以脱落为止。

湿皮去掉后,放到阴凉处阴干即可。

一定要注意不可在阳光下曝晒。

阴干后的根材纹理清晰,木质色彩美观。

还有人采取火烧法去皮,把根皮烧焦再剥,尤其那些根节凸凹的腐朽部分,通过火烧后再除净,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使用刀或其他工具去皮,应注意不要损伤根木表面纹理。

根艺生产工厂常采用机械去皮法,这种方法是将干透的根木用喷砂机或滚砂机去皮,效率较高,去皮也快,适合于根艺实用品批量生产。

有些树木的根材则是在干燥后去皮。

不论采用什么方法,去皮前都应考虑到根艺作品的创作设想。

根艺作品创作过程中的根材去皮,应区别于一般木材加工法。

木材加工去皮,主要是利用木质部分,将其加工成各种实用的木制品,而各种根材去皮,是为了更好地创作出根艺美术作品来。

所以不宜将一般木材的去皮法用于根材去皮。

3.根材去皮与创作相连根材的去皮与不去皮,或去掉多少皮,与根艺作品的创作设想和表现形式紧密相连。

有的作品将皮去掉,是为了体现根的木质纹理和内皮的形象。

而有的作品为了达到一定的艺术效果,少去皮或不去皮。

有些根艺作品的去皮处理,是为了体现根材肌理错落有致,节疤突出,纹理清晰,色泽光润,使作品主题思想更为突出,形式表达更加美观多样。

特别是根艺实用品,如桌、椅、几架、凳等,将根材去皮进行制作,既实用又美观。

有些作品不去皮,也同样是为了适应创作的需要。

如根雕作品“寿星”,作者将其头部去皮,并用木雕手法刻出“寿星”面部形象,利用自然生成的根材皮部分当作“寿星”身躯和衣着,更显出根雕人物的自然美。

又如“浴”作品,是取材于一个小山枣树根,经过简单造型,一点皮都没除掉,创作出一位女性浴后侧卧的形象,似如从泥中生出一样。

总之,根艺创作中对根材无论是去皮还是不去皮或是少去皮,都是依据创作需要而定。

宗旨则是有利于保持作品独有的艺术性和永恒性,更好地向人们展示根艺作品的艺术价值、观赏价值和实用价值。

根材防菌防虫在根艺创作和制作中,要注意防止根木材料在抵抗物理、化学以及生物等因素的作用中可能受到的损害,使其在较长时间内保持自身的天然性能和表面形态之美。

1.菌虫对根木的侵害程度根艺作品能否保存久远,取决于根材自身的腐朽因素和根艺作品的制作条件。

根艺作品在良好的条件下制作,可能保持数千年,而在不良条件下制作,几个月即可损坏。

根据各种菌虫对根材影响程度,可将根材分为三类:一类是耐久性强的树种根材。

如红豆杉、红木、黄杨、洋槐、柏树等。

二类是耐久性中等的树种根材,如松、云杉。

雪松。

柞木等。

三类是耐久性差的树种根材,如桦木、杨木、椴木等。

各种根木耐久性强弱,取决于根木细胞壁的组成成分和细胞腔中的内含物。

如果根木中单宁、树脂、精油等对菌类毒性较强的物质含量高,则该根材的天然耐久性就强。

在针叶树中,豆杉、落叶松、杉木、柏木等树种的根材天然耐久性较强,而冷杉、云杉、则较弱。

在阔叶树中,香樟、楠木、栎木、洋槐、板栗等树种的根材天然耐久性较强,而桦木、椴木、杨木、枫香等树种根材则较弱。

另外老树比新树的根木耐久性强。

含水量在20%~60%的根木适宜于腐木菌的活动,影响根木的耐久性。

因此干澡的根木或放入水中的根木都不易腐朽。

一般来说,夏季寻来的根木比冬季寻来的根木容易腐朽,这主要是夏季使菌类滋生。

长期放在室外的根木,如何有保护措施,容易受到菌类的侵蚀,会影响根木的耐久性。

如何提高根木生虫,主要是新采来的、含水量较大的和腐朽的根木。

这些害虫多指昆虫的幼虫,一般在根木干燥前就结束了它的周期性繁殖,根木干燥后便不再滋生第二代幼虫。

但有些害虫,如白蚁能在干燥的木材内栖居繁殖,在多种根木或根艺作品中也常发现。

危害根木的昆虫主要有天牛、小蠹虫、吉丁虫、扁蠹虫、象鼻虫、白蚁、树蜂、船蛆和团水虱等。

不同种类的害虫给根木带来的危害性也不同。

有的只危害根木带来皮表层,危害性较小;有的虽然虫蛀入木质,但其虫眼很浅,可以随时除掉;还有的蛀入木质深层,使根木遭受很大破坏。

除这些直接危害外,菌害可能随虫害而发生。

由于根木表层受到破坏,会引起真菌孢子侵入根材内部,使根木变色或腐朽。

根木害虫的繁殖受气候即温、湿度的影响很大。

昆虫发育的适宜温度为26℃左右,当温度升高或降低超出一定范围时,昆虫就呈夏眠状态,温度升高或降低一定程度,即达到所谓致死的最高或最低温度范围时,昆虫就会死亡。

2.根材防菌防虫的具体方法根木湿存法将寻觅来的根木,在尚未制作之前,在陆地上保持高度的含水率,以免菌虫害及裂纹发生。

针叶树和耐腐朽性强的阔叶树根都可以采用湿存法。

但是已经干燥或已染菌害和虫蛀的针叶树根,易开裂和湿霉程度严重的阔叶树根不得采用湿存法。

湿存的根材,应当保留树皮作为保护层。

在温暖的季节里采用湿存法,保存2~6个月后,即可使用,时间长些效果更好。

根材堆密度愈大,根皮愈完整,气候愈湿润,保护措施愈周密,经常浇水和遮盖,其保存期限愈长,越能防止菌虫的侵害。

根木水存法将根木浸入水中,使其保持最高含水率,以防止菌害虫害及裂纹的发生。

有些地方离海近,如把根木浸泡到海水中,容易受到海水里的船蛀虫的侵蚀,所以夏季只能浸入海水中1个月左右。

湿霉程度大和具有强开裂性的阔叶树种的根材不宜采用水存法。

根木带皮或志皮均可采用水存法,保存期不得超过一年。

根木干存法即采用覆盖和加防腐剂的方法来保护根木材料,覆盖有永久性的和临时性的。

永久性的有凉棚、板棚等。

临时性的覆盖可以用板皮、板材、护板或其他物品遮盖,以避免根木被雨淋。

干存法可加入防腐剂,以防菌类侵入。

常用的防腐涂料有:碳硫化物混合液。

采用7%~10%的碳酸钠溶液、5%~10%的硫酸铁溶液混合,涂抹在根材木质裸露部分,如根的断截面,被锯下的枝杈或节疤及腐朽部位等。

但碳酸钠会使根木表面染成黄色,硫酸铁会使根木表面染成深灰色、蓝色,甚至黑色。

对于那些外部变色,但又不影响创作使用的根材,可以采用这种防腐剂保管。

石灰浆。

已经涂抹防腐涂料的根材,当防腐涂料硬化后再刷一层石灰浆,可用手工涂刷或机械喷浆。

它的作用一是避免日晒,防止根材开裂,二是预防菌、虫害,三是防止端部涂料轮化。

树脂涂料。

有些根材用酚醛树脂涂抹,其用量约为每平方米端面1.5~2.5公斤左右。

为了防止根木从截面上蒸发水分,并避免发生湿霉、青皮、腐朽和开裂等现象,可在树根截面上涂保护剂和保湿涂料,使其形成不透水的薄膜。

常用的保湿涂料有焦油类(水焦油、桦皮焦油、松根焦油、煤焦油)、石油沥青类(石油沥青或加焦油混合剂)以及它们的膏剂。

上述涂料皆为黑色,为避免日晒,应再涂上一层白色的灰水。

这种方法更适合于根艺生产厂家防腐防菌防虫害使用。

杀虫剂。

对于虫蛀根木的治理,要根据虫害种类、受害程度和根艺作品制作时的用途分别治理。

如天牛、小蠹虫等的幼虫蛀蚀的根材,要迅速剥皮,或人工干存,喷洒5%浓度的重砷酸溶液,用气体杀虫剂如氰化钠、硫磺熏蒸,浸泡水中或用开水浇灌虫卵等方法杀灭。

也可将根材或已生虫的作品,表面涂一层酒精,再装入一个大塑料袋中,24小时后,即可把虫杀死。

根艺作品上色自古以来的根艺作品,在制作工艺处理上,大多比较重视上色,使其光怪陆离,多姿多彩。

常用的有棕色、黄褐色、梧桐树皮色、仿红木色、仿古董色和原木色等,根艺作品所需的根材色彩来考虑。

根艺作品上色。

常见的有三种方法:一是补色法,二是仿古上色法,三是保持根木自然色。

1.补色法有一些根木由于受真菌的侵害,或化学、物理等困素的影响,表面颜色变得有深有浅,在制作根艺作品时,应适当加以补色,使颜色统一。

还有的根木出现病态,长出许多较深颜色的斑点,这是遭受虫害所致需要除斑补色。

补色颜料种类很多,天然矿质颜料、化学颜料(即绘画颜料或工业染料)都可运用。

具体补色时,要仿照根木本身色泽的深浅,将颜色调制适合后再往上补。

补色,是为了使根艺作品表面自然色彩纺一、完整和协调,进一步突出根艺作品的自然美,当然也是根艺作者审美心理的体现。

2.仿古上色法中国的仿古根艺作品,早期出于北京、浙江和福建一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