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妹子课堂—副肿瘤性周围神经病

合集下载

副瘤性PN

副瘤性PN

感觉运动型周围神经病
– – – – GBS或Miller-Fisher综合征常伴发于小细胞型肺癌 副瘤性GBS常急性起病,迅速进展导致呼吸与延髓功能麻痹 副瘤性GBS的急性死亡率要高于一般GBS 舌癌与卵巢无性细胞瘤患者中出现GBS往往预示肿瘤将要复发,或是在 乳腺癌和非何杰金氏淋巴瘤发病3个月内 研究结果
Hu Hu
PLE
CV2
PCD
CV2
Ri
Zic4
VGKC Ma/Ta
Yo
Ma/Ta
临床分型
• 临床分型 :目前PPN尚无统一的临床分型
根据临床表现 根据起病形式 根据病理与电生理特点 根据受累神经解剖部位 纯感觉型、运动型、感觉运动型 或自主神经型 急性、亚急性、慢性或复发性 感觉神经元性、轴索性、脱髓鞘性或轴索 突触前膜性 单神经病、神经丛神经病、多发性神经根 神经病或小纤维神经病
副瘤性发生率
75%~80% 罕见 罕见 80% 罕见 2% 罕见 罕见 罕见5%~14% 罕见 无资料 无资料 24% 60%
相关原发肿瘤
小细胞型肺癌 实体瘤,何杰金氏病 实体瘤,何杰金氏病 小细胞型肺癌,胸腺瘤 实体瘤,非何杰金氏淋巴瘤 何杰金氏病,实体瘤 非何杰金氏淋巴瘤,实体瘤 黑色素瘤 小细胞型肺癌 非何杰金氏淋巴瘤,实体瘤 何杰金氏病 小细胞型肺癌 小细胞型肺癌,实体瘤 胸腺瘤,小细胞型肺癌,何杰金氏病 小细胞型肺癌
临床分型
纯感觉型
亚急性感觉神经元神经病(Subacute sensory neuronopathy, SSN) 远端轴索性感觉神经病(Distal axonal sensory neuropathy)
感觉运动型
急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炎(Guillain-Barrésyndrome, GBS) 急性运动感觉轴索性神经病(Acute motor sensory axonal neuropathy, AMSAN) 轴索性多数性单神经病 慢性复发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炎,伴或不伴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

周围神经疾病【113页】

周围神经疾病【113页】
• 肌电图(EMG):主要用于诊断和鉴 别诊断神经源性损害和肌源性损害
• 神经传导速度(NCV)
周围神经活检:一般用于定性困难者,可 判断周围神经损伤部位,如轴索、神 经膜细胞、间质等。
分子生物学活检
辅助检查
神经传导速度(NCV)和肌电图(EMG)
• 可早期诊断亚临床神经病 • NCV有助于病变定位 • 鉴别神经源性与肌源性肌萎缩 • 鉴别轴突变性与脱髓鞘
周围神经疾病 Diseases of the Peripheral Nerves
本章重点
1.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特点&治疗 2. 三叉神经痛临床表现&治疗 3. Guillain-Barré综合征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
\诊断&鉴别诊断\治疗
本章难点
1.三叉神经痛的鉴别诊断 2.GBS的鉴别诊断
扳机点
临床表现
2. 严重病例伴面肌痛性抽搐(tic douloureux) ➢ 可伴面红\皮温高\结膜充血&流泪 ➢ 可昼夜发作, 夜不成眠
临床表现
3. 病程呈周期性 ➢ 发作期--数日、数周或数月 ➢ 缓解期--数日~数年
➢ 病程愈长, 发作愈重, 愈频繁 ➢ 神经系统检查无体征
辅助检查
无特殊辅助检查
(1)神经阻滞(药物无效,而不宜手术): 传统的治疗方法用无水酒精、甘油等注射于神经干或半 月节神经纤维使节细胞凝固及蛋白质变性,以阻断神经 传导通路而止痛。
(2)经皮半月神经节射频电凝疗法 CT导向射频电极针经皮插入半月神经节 通电加热至65oC~75oC (1min) 破坏节后无髓鞘痛温觉Ad & C细纤维 保留有髓鞘触觉Aa & b粗纤维 疗效90%以上
并发症: 面部感觉异常\角膜炎\咀嚼无力\复视\带状疱疹

警惕老年人副瘤性周围神经病

警惕老年人副瘤性周围神经病
能 排 除脊 柱 单 发 性 或 转 移 癌 或 浸 润 癌 所 致 周 围 神 经 病
问 病 史 患 者 近 2个 月 咳 嗽 、 痰 , 半 年 明显 消 瘦 。行 咳 近 x线 胸 片 检 查 示 右 肺 占位 性 病 变 , 、 、 、 肾 B超 肝 胆 胰 双 检查未见异常 , 头颅 C T及 颈 部 MR 检 查 未 见 异 常 。进 I
者 亚 急性 起 病 或 慢 性 起 病 , 明显 前 驱 症 状 , 有 四肢 无 伴
接种史。查体 : 意识 清楚 , 颅 神 经 异 常 , 上肢 肌 力 Ⅲ 无 双
级 , 下 肢 肌 力 Ⅱ级 , 张力 及 腱 反 射 均 低 , 理 反 射 未 双 肌 病 引 出 , 觉 正 常 。肌 电 图示 运 动 神 经 传 导 速 度 减 慢 。腰 感
【 1 男 ,O岁 。 四肢 无力 半 年 , 19 例 】 6 于 9 9年 2月
5 日人 院 。 患 者 1年 前 曾 出 现 双 下 肢 无 力 , 进 性 加 渐
重 , 周 后 又 出现 双 上 肢 无 力 , 当 地 医 院 诊 断 为 格 林 1 在

巴利 综 合 征 , 激 素 治 疗 , 予 2个 月 后 四 肢 无 力 好 转 。 1
1 病 例 资 料
Hale Waihona Puke 胞 作 为 始 动 抗 原 , 发 机 体 产 生 高 度 特 异 性 抗 体 , 度 诱 高 特 异 性 抗 体 在 补 体 参 与 下 抑 制 肿 瘤 细 胞 的 生 长 , 时 也 同
导 致 宿 主 的 中枢 神 经 系 统 的损 伤 。 国外 研 究 表 明 , 在 副 瘤 性 周 围 神 经 病 变 患 者 的血 清 中 , 能 发 现 某 种 能 与 可 正 常 只 存 在 于 神 经 系 统 的抗 原 发 生 反 应 的抗 体 , 与 小 如 细 胞 肺 癌 有 关 的 Hu抗 体 。 2 2 肿 瘤 或 潜 在 肿 瘤 所 产生 的 “ 接 ” 远 隔 效 应 所 致 . 间 或 的 周 围神经 病 变 , 在 肿 瘤 确 诊 后 出现 症 状 , 断 并 不 若 诊 困 难 , 瘤 性 神 经 系统 症状 通 常 比肿 瘤 诊 断早 1~2 副 3个 月 出 现 往 往 给 诊 断 造 成 困难 。 目前 对 副 瘤 性 周 围 神

高级卫生专业资格正高副高神经内科学专业资格(正高副高)模拟题23)_真题-无答案6

高级卫生专业资格正高副高神经内科学专业资格(正高副高)模拟题23)_真题-无答案6

高级卫生专业资格(正高副高)神经内科学专业资格(正高副高)模拟题2021年(123)(总分66.8,考试时间120分钟)多项选择题1. 患者女,75岁。

因“进行性加重头晕、行走不稳、言语不利1个月”就诊。

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视物旋转,头晕持续时间长,与头位、体位无关,无耳鸣。

后逐渐出现行走不稳,左右摇晃,言语不清,语速快,无饮水呛咳、吞咽困难,无肢体无力。

既往有高血压病史,有阵发性心房颤动病史;近2个月阵发性下腹痛。

查体:下腹部可触及约6cm×8cm 肿物。

神经系统查体:意识清楚,爆破样语言,双侧眼球位置运动正常,向双侧注视时可见旋转性眼震,双侧软腭抬举正常,双侧咽反射正常,四肢肌力5级,双上肢肌张力减低,双侧快复轮替试验欠稳准,双侧病理反射未引出。

颅脑MRI:双侧小脑轻度萎缩。

为明确病变性质,该患者下一步须进行的检查包括( )A. 腹部CTB. 前庭功能检查C. 全身PET-CTD. 腰椎穿刺E. 颈椎MRIF. 胸部CTX题型1. 原发肿瘤为小细胞肺癌的副肿瘤综合征,其副肿瘤特征性抗神经元抗体包括()A. 抗Yo(PCA-1)B. 抗Hu( ANNA-1)C. 抗Ri( ANNA-2)D. 抗CV2/CRMP5E. 抗Ma蛋白2. 患者女,65岁。

因“反应迟钝4个月,四肢无力、幻觉7d,抽搐1d”就诊。

4个月前家人发现患者出现记忆力障碍、反应迟钝,于当地医院查颅脑CT未见异常,7d前出现双上肢持物困难,行走困难,视幻觉,性格改变,难以入睡。

1d前出现癫痫大发作。

既往体健。

进一步给予的辅助检查包括( )A. 颅脑MRIB. 胸部CTC. 脑电图D. 腰椎穿刺E. TCDF. 颅脑MRA3. 患者男,60岁。

因“反复晕厥、全身抽搐、意识丧失2周”就诊。

缘于2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作性晕厥,伴四肢抽搐,每次持续几分钟至十几分钟,苏醒后不能记得发作时情况,不能理解家人说话,答非所问,情绪易激动,有幻觉。

八年制第三版神经病学-20第十九章+副肿瘤神经综合征

八年制第三版神经病学-20第十九章+副肿瘤神经综合征

MRIT2:右侧颞叶高强度信号
18-氟脱氧葡萄糖急剧增加
辅助检查
脑脊液检查
(1)轻-中度淋巴细胞增多 (2)蛋白含量增加 (3)糖含量正常
辅助检查
LE诊断标准
➢ 亚急性起病的癫痫发作、短时记忆丧失、意识错乱和精 神症状
➢ 边缘系统受累的神经病理学或影像学证据 ➢ 出现神经系统症状5年内证实肿瘤的诊断或出现边缘系
70%(肺癌,乳腺癌, 胸腺瘤
抗GABA(B)受体
边缘叶脑炎
60%(肺癌)
抗Glycine受体1
脑脊髓炎和肌阵挛,惊跳病, 僵人综合征,(视网膜病变)
罕见≈10%
mGluR5
边缘叶脑炎,肌阵挛
霍奇金淋巴瘤(已 知2例均阳性)
辅助检查
2.脑脊液检查
✓ 细胞数增多 ✓ 蛋白总量以及IgG水平升高
3.B超、影像学检查 筛查肿瘤
(二)抗NMDA受体脑炎
(Anti-NMDAreceptor encephalitis)
病因及发病机制
➢ 病因 主要为卵巢畸胎瘤
➢ 发病机制
✓ NMDA受体的抗体可以抑制突触前GABA中间神经元中NMDA 受体的活性
✓ NMDA抗体可以选择性的结合动物脑部海马神经元的NMDA 受体突触表面。导致NMDA受体发生显著的可逆性的下调
抗 amphiphysin
僵人综合征,边缘叶脑炎,脑 干脑炎,小脑变性,多发性神 经病
最常见的肿瘤 睾丸癌 乳腺癌,卵巢癌 小细胞肺癌
乳腺癌,小细胞肺癌
辅助检查
表19-2A 肿瘤神经抗体与副肿瘤神经综合征
抗体
抗 recoverin
抗SOX-1 (AGNA)
相关的副肿瘤神经综合征 视网膜病变 非综合征性

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

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
1/3合并淋巴瘤, 1/3合并小细胞肺癌,其余1/3合并其他类型的肿瘤如胃癌、前列腺癌、甲状腺 癌、乳腺癌、巨细胞肉瘤,皮肤鳞状上皮癌以及肾细胞癌等。虽然癌变的种类较多,但在临床表现上 极为相似 【发病机制】
尚不明确,可能与抗Hu抗体介导的自身免疫有关
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
三、常见的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症
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
三巴细胞和蛋白升高 2. MRI可见病变节段脊髓肿胀
【治疗】 没有特异性治疗方法,病情进行性加重,预后不良,多于2~3个月内死亡
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
三、常见的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症
(五)亚急性运动神经元病 亚急性运动神经元病(subacute motor neuronopathy) 主要侵及脊髓前角细胞和
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
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
一、概述
(一) 定义
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paraneoplastic neurological syndrome,PNS)是癌肿对 神经系统的远隔效应(remote effects),而非癌肿直接侵犯及转移至神经、肌肉或神经肌 肉接头的一组综合征。它既不包括肿瘤对组织的直接压迫、浸润,也不包括手术、应用免疫 抑制剂、放疗或化疗的副作用。
延髓运动神经核,表现为非炎性退行性变 【原发肿瘤】
以骨髓瘤和淋巴细胞增殖性肿瘤多见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为亚急性进行性上、下运动神经元受损的症状,以双下肢无力、肌萎缩、肌 束震颤、腱反射消失等下运动神经元损害多见,上肢和脑神经受损较少,感觉障碍轻微。 上运动神经元损害表现类似肌萎缩侧索硬化
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
3. 副肿瘤性脊髓炎(paraneoplastic myelitis)
可累及脊髓的任何部位,主要以损害脊髓前角细胞为主,表现为慢性进行性对称或不对称性肌 无力、肌萎缩,上肢多见。

副肿瘤性边缘系统脑炎有哪些症状?

副肿瘤性边缘系统脑炎有哪些症状?

副肿瘤性边缘系统脑炎有哪些症状?*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副肿瘤性边缘系统脑炎症状,尤其是副肿瘤性边缘系统脑炎的早期症状,副肿瘤性边缘系统脑炎有什么表现?得了副肿瘤性边缘系统脑炎会怎样?以及副肿瘤性边缘系统脑炎有哪些并发病症,副肿瘤性边缘系统脑炎还会引起哪些疾病等方面内容。

……*副肿瘤性边缘系统脑炎常见症状:进行性痴呆、幻觉、记忆力障碍、癫痫和癫痫样发作、言语功能的部分丧失、小脑体征*一、症状:1.本病的特征性症状是进行性痴呆及明显的记忆力障碍,特别是近事记忆障碍,也可见全身性癫痫发作、肌阵挛、言语障碍及小脑体征等。

脑干炎除可见相应的脑神经麻痹,可出现中枢性换气不足。

2.副肿瘤性边缘系统脑炎所致的遗忘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可以是静止的,进展的或反复发作的表现形式。

患者的临床表现以近事记忆力损害严重,学习新事物能力的明显下降为特点。

远事记忆力损害一般较轻,记录能力不受影响。

虚构在某些病例中可有出现,焦虑和抑郁通常出现在综合征出现的早期,幻觉以及部分性或全身性癫痫发作也可以出现。

在许多的病例中,遗忘综合征呈进行性进展,直至发展为痴呆。

3.副肿瘤性边缘系统脑炎最常伴有小细胞性肺癌的发生,其综合征的出现一般在肺部癌肿发现之前。

*二、诊断:1.主要根据患者边缘系统脑炎所致遗忘综合征的临床症状体征。

2.存在原发性肿瘤。

*以上是对于副肿瘤性边缘系统脑炎的症状方面内容的相关叙述,下面再看下副肿瘤性边缘系统脑炎并发症,副肿瘤性边缘系统脑炎还会引起哪些疾病呢?*副肿瘤性边缘系统脑炎常见并发症:遗忘综合征*一、并发病症副肿瘤性边缘系统脑炎所致的遗忘综合征常常伴有其他部位的损害的症状,这取决于所影响的边缘系统以外神经系统部位,如小脑、延髓、锥体束以及周围神经等的损害。

*温馨提示:以上就是对于副肿瘤性边缘系统脑炎症状,副肿瘤性边缘系统脑炎并发症方面内容的介绍,更多疾病相关资料请关注疾病库,或者在站内搜索“副肿瘤性边缘系统脑炎”可以了解更多,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癌性周围神经病PPT课件

癌性周围神经病PPT课件

.
23
.
3
发病机制
免疫系统针对癌神经元共同抗原作出 的免疫应答从而导致神经系统损害是 本病的主要发病机制。癌神经元共同 抗原在正常情况下只存在于神经系统, 这种抗原被肿瘤细胞在神经系统以外 异位性表达从而引发机体的免疫应答。
.
4
发病机制
副肿瘤性神经综合征表现为脑脊液中 淋巴细胞增多和大量淋巴细胞主要是 CD8+细胞毒性T细胞(CTL)在肿瘤 和中枢神经系统聚集。同样,有研究 表明CTL作用于外周的CD8+T细胞攻 击构成自体成纤维细胞的多肽。多个 研究提示:CTL可能介导分子免疫反应 参与副肿瘤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病机制。
2024/10/22
.
12
亚急性感觉神经元病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辅助检查显示脑脊液细胞数正常,部 分患者蛋白含量增高.肌电图示感觉传 导速度减慢。血清脑脊液中抗Hu抗体 阳性,多继发于肺癌。此型常合并脑 脊髓炎(另一种副肿瘤综合征的表现, 同样也是由抗Hu抗体引起)
.
13
周围性自主神经病
表现为直立性低血压、瞳孔异常、 出汗障碍、恶心呕吐、大小便障碍、 阳萎,假性肠梗阻等。常合并小细 胞肺癌或Hodgkin’s病。
肿瘤或潜在肿瘤所产生的“间接”或 “ 远隔”效应所致的周围神经病变, 若在肿瘤确诊后症状出现,诊断并不 困难;若在肿瘤确诊前出现、往往给 诊断造成困难,有文献报道约2/3的患 者找不到原发肿瘤,副肿瘤性神经系 统症状通常比肿瘤诊断早 1~23个月 。
.
17
诊断
目前对副肿瘤性周围神经病的诊断尚 无特异性,以下几个方面对其诊断有 一定帮助:①中年或中年以上患者急 性或亚急性起病,以感觉障碍、尤其 疼痛为主的多发性周围神经损害;② 主要侵犯周围神经同时伴有其他部位 受侵的轻度症状.如多发性周围神经 病伴有痴呆或面部感觉障碍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萌妹子课堂—副肿瘤性周围神经病
查房下医嘱写病历,忙碌的一天结束后,
萌妹子:大汉,一会请我吃饭啊
大汉:为啥我请你吃饭,不公平啊
萌妹子:你请饭,我请你喝酒不行吗?
大汉:好啊
待到大汉点餐完毕后,
萌妹子拿出一神秘小瓶,
大汉仔细一看,上写“碘酒”……
病史:男,62岁,四肢麻木、全身关节疼痛3个月,步态不稳1周。

既往史:高脂血症、前列腺病史数年;吸烟10支/日,饮酒平均2两/日。

病史询问:
1、起病→急性慢性亚急性?
2、有无肢体无力→锥体束受累?
3、有无言语、吞咽障碍→颅神经受累?
4、有无肌肉萎缩及疼痛→肌病?
5、有无发热、皮疹、溃疡→风湿免疫病?
6、有无头痛、恶心、呕吐→慢性感染、颅高压?
7、有无毒物接触史、长期服药史→中毒?
8、有无体重变化→代谢、内分泌、肿瘤等疾病
体格检查及定位:
1、内科查体无特殊;
2、颅神经:言语流利,双侧鼻唇沟对称,闭目、鼓腮有力,悬雍垂居中,咽反射存在→颅神经未受累;
3、四肢肌力5-级,双侧Barbinski征、Chaddock征未引出→锥
体束未受累或较轻;
4、腱反射减弱→下运动神经元受累;
5、四肢末端浅痛觉减退→浅感觉受累;
6、指鼻试验、跟膝胫欠稳准、闭目难立征阳性→深感觉受累
7、综合定位于→周围神经病变
辅助检查:
1、血常规、血糖、肝、肾功能:无异常;
2、电解质:血钠125mmol/L;
3、叶酸、B12、免疫指标:无异常;
4、脑脊液:压力正常,细胞18个/mm3,白细胞0个,蛋白2.02g/L;
5、肿瘤标记物:肺癌标记物无异常;CA19958.45U/ml,CA50 37.33U/ml,CEA25.68ng/ml;
6、胸片:无异常;
7、头颅MRI:无异常。

定性:
1、患者四肢末端广泛多部位受累,呈亚急性病程,结合查体考虑周围神经病变;
2、患者四肢感觉受累明显,脑脊液呈蛋白-细胞分离现象,需要排除格林巴利综合征,但无肢体无力,运动神经未受累→暂不支持GBS;
3、亚急性病程3个月,急性起病1周,同时存在四肢感觉异常,无颅神经病变,无锥体束征、头颅MRI无异常→不支持脑干、小脑病变;
4、定性分析思路:患者以疼痛、四肢麻木为主要症状,查体符合感觉性周围神经病变,鉴别诊断包括糖尿病、酒精、中毒、免疫、肿瘤等因素→患者血钠减低、肿瘤标志物增高→首先考虑副肿瘤周围神经病→进一步行胸部CT扫描→右肺下叶团块影,纵膈淋巴结肿大→考虑肺部占位→进一步送检血及脑脊液化验→抗Hu抗体(+)→高度怀疑副肿瘤性亚急性感觉神经元神经病。

小结:
1、副肿瘤性周围神经病是肿瘤远隔效应所致周围神经病,其中亚急性感觉性周围神经病(subcute sensory neuropathy)最常见。

发病年龄多在55-60岁左右,女>男,可见于肺癌、乳腺癌、胃癌、直肠癌、卵巢癌,主要见于小细胞肺癌。

2、临床症状:通常呈亚急性起病,以肢端疼痛、麻木、烧灼样感觉异常为首发症状,非对称性,神经症状可发生在肿瘤发现之前、同时或肿瘤发现之后。

查体一般多见远端型感觉减退,感觉性共济失调,运动不受累。

3、辅助检查:脑脊液可见蛋白增多,细胞数偶见增多,寡克隆区带及IgG合成增高;血及脑脊液抗Hu抗体、抗CV2抗体阳性;肌电图:感觉神经传导减慢、波幅减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无异常。

4、治疗:早期发现及治疗肿瘤是关键。

可应用免疫抑制剂或调节剂。

萌妹子和大汉感谢您一直以来的鼓励和支持,下期相约,不见不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