榨油厂浸出车间操作规程

合集下载

浸出工序操作规程

浸出工序操作规程

浸出车间作业指导书一.工艺流程溶剂周转库→溶剂油—↑﹉﹉﹉﹉﹉﹉﹉﹉﹉﹉∣↓混合油→盐析灌→混合油灌→一长蒸发器→二长蒸发器→∣预榨饼→存料箱→平转浸出器→∣湿粕→蒸脱机→成品粕→粕库→灌包计量∣↓∣(接二长蒸发器)→汽提塔→浸出毛油→炼油车间混合气体→平衡灌→冷冻回收————→排空→冷凝器→↓溶剂液体————→分水箱→溶剂周转库→去平转浸出器二、主要设备的技术参数和技术要求1.存料箱作用:①暂存一部分饼,保证对浸出器进料绞龙和浸出格连续稳定地供料,使进料绞龙能起有效的料封作用和使各浸出格装料稳定均匀;②靠自身的料层起料封作用,阻止浸出器的溶剂气体通过一刮板、存料箱而进入预榨车间或外溢。

技术参数要求:存料箱装料容积应不小于浸出格装料量的1.5倍,装料高度应不低于1.4m,本工艺要求不低于1.8m;低于0.8m应停止向平转投料。

⒉平转浸出器平转浸出器含本体、料封绞龙、混合油过滤器、大喷淋罐、混合油循环泵。

⑴平转浸出器规格型号:SMJP650B;设计产量350吨/天,内有料格24个。

为无假底固定不锈钢栅板,料格最大装料体积(扣除25cm高度)为2.27m3⑵料封绞龙主要作用:通过绞龙出料端的一段密封段(40㎝左右的长度没有绞龙叶片),阻止平转内溶剂气体带到一号刮板进入存料箱,密封段是料出口处一段距离没有绞龙叶,最后面的叶片将物料推到此处,压缩成料柱状,有效地阻断浸出器气体外串。

通常料封段长度视物料的容量、颗粒大小情况而定,预榨饼料封长度一般为绞龙直径的1.5—2倍,湿粕可以在0.8—1.5倍。

⑶混合油过滤器此设备装在平转浸出器上方,外筒尺寸为φ1000×2050,滤筒尺寸为850×1260,目前配备的筛网为60目/时,生产菜籽时应配备80—100目/时为宜。

混合油通过2#泵连续不断地泵入过滤器,经过滤器过滤后的混合油进入混合油盐析罐,滤渣人工排入平转料格。

⑷大喷淋贮罐连续小喷淋由于不适于湿粕的沥干和粕残油的降低,目前正逐步被间歇大喷淋所取代。

玉米油车间浸出工段安全操作规程

玉米油车间浸出工段安全操作规程

玉米油车间浸出工段安全操作规程1. 引言玉米油车间浸出工段是生产玉米油的重要工序,正确认识并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对保障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设备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本文档旨在明确玉米油车间浸出工段的安全操作要求,降低事故发生的风险。

2. 安全操作要求2.1 人员安全要求•所有工作人员必须熟悉玉米油车间浸出工段的安全操作规程,并严格按照规程进行操作。

•进入工作现场前,必须佩戴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服和防滑鞋等。

•在工作现场,不得穿戴过于宽松、易被卷入或缠入机械设备的衣物和饰物。

•所有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必要的培训和考核,持有相应的操作证书,并定期进行安全培训。

2.2 设备安全要求•所有设备必须经过日常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安装在设备上的保护装置必须完好,并经常检查和测试。

•确保设备周围没有杂物和障碍物,保持通风良好。

•在设备维护和清洁过程中,必须先停机并切断电源,确保安全。

•当设备出现故障或异常情况时,必须立即停机并报告维修部门。

2.3 操作安全要求•操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操作流程,不得擅自更改工艺参数。

•操作人员必须了解危险化学品的性质和操作注意事项,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在操作过程中,严禁吸烟、饮食以及与他人闲聊。

•操作过程中必须随时留意设备的运行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操作人员必须随时保持清醒状态,不得在疲劳、酒后或药物影响下操作设备。

2.4 紧急事件应对要求•所有操作人员必须熟悉和掌握应急救援措施,并定期进行演习。

•在发生火灾、泄漏或其他紧急情况时,必须立即采取控制措施,并报告相关负责人。

•在紧急情况下,离开现场前必须确保设备停止运行,切断电源,并按照事故紧急预案撤离。

•在事故发生后,必须及时进行事故报告,并配合调查和事故原因的分析工作。

3. 安全管理要求3.1 安全培训和教育•所有工作人员必须定期接受相关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管理层必须组织和规划安全培训计划,并记录培训情况。

浸出车间操作规程

浸出车间操作规程

浸出车间操作规程一.开车操作1、开车前的准备工作(1)打开浸出车间的一切通风门窗,天冷时根据室内温度调节,但不得全部关闭。

(2)检查所有消防器械是否完好,是否安置在规定的位置。

(3)检查所有运转设备,检拆的设备,容器内有无遗留工具。

(4)认真检查所有容器的连接处,一切人孔器盖、视镜、法兰是否密封完好,泵的轴颈是否密封。

(5)认真检查所有管道,阀门是否正确开、闭,同时检查各处法兰间在检修时放置的盲板是否取出。

(6)检查各设备及泵的压力表、温度表等仪表是否完好灵敏。

(7)检查电器、照明系统是否符合安全规定。

(8)冷凝器内放满冷水,分水器中放足冷水,关紧冷凝器及分水器放空阀门。

(9)把溶剂循环库里的积水泵入蒸煮器后,记录库内溶剂的存量。

(10)最后合上车间电力总闸门,打开总蒸汽阀门,前后工序取得联系后,同车间负责人统一发出正式开车信号,试车一切正常后,再由车间负责人发出正式开车信号。

2、浸出工序开车(1)开动平转浸出器,使大喷淋缸底部阀门处于常闭状态后,观察平转器运行正常后,即停止平转浸出器运转。

(2)启动新鲜溶剂泵将溶剂送入平转浸出器,当2号油斗的视镜中出现溶剂时,停止新鲜溶剂泵。

(3)将所有冷凝器的进水阀门打开,调节适当。

(4)向存料箱内进料,当料层高度达到1.4米后,可向浸出器进料。

(5)开动浸出器使之运转,再依次开启1#封闭绞龙和1#刮板输送机,使预榨饼进入浸出器内。

(6)当预榨饼走到哪一部位,混合油循环泵就在哪一段打开,直到循环油泵全部开齐(注意:应先开浸出器油斗出口阀门,后开泵)。

当饼走到4号油斗上部时,启动新鲜溶剂泵,开始补充新鲜溶剂,使流量计中浮子处于12.6~17.3米3/时左右。

(7)当浓混合油进入2号油斗时,开油斗出口阀门,让浓混合油经混合油过滤器除渣后进入混合油缸。

3、蒸烘系统开车(1)在浸出工序通知开车时,让通向蒸烘机的蒸汽管内存水放去,并放出夹层中空气及存水,加热20分钟,蒸汽压力保持在0.2-0.3Mpa。

植物油厂300TD浸出车间主产工艺流程及操作规程

植物油厂300TD浸出车间主产工艺流程及操作规程

植物油厂300T/D浸出车间主产工艺流程及操作规程1 目的规范浸出车间工艺及设备操作规程,确保人员安全有效操作。

2 范围适用于浸出车间。

3 有关操作及设备保养规程3.1 开车前准备工作:3.1.1检查所有消防器材是否完好,是否放在规定位置。

3.1.2 检查所有输送和传动设备是否加足润滑油。

3.1.3 检查各法兰、管道与设备连接处是否密封。

3.1.4 检查各主动设备内是否该开或关。

3.1.5 检查各设备阀门是否该开或关。

3.1.6 检查新鲜溶剂中转灌是否够循环使用。

3.1.7 检查所有压力表、温度表、电流表是否完好。

3.1.8 检查所有视孔是否清晰完好。

3.1.9 检查循环水池小水泵是否启动。

3.1.10 尾气石蜡回收系统,矿物油是否需要补充。

3.1.11 通知粕库,接粕人员及时到岗。

3.1.12 检查维修期间放置音板是否取出。

3.2 开车前工作:3.2.1 启动循环水泵,开启冷却冷循环系统。

3.2.2 启动尾气石蜡回收系统,调节好液位的流量。

3.2.3 启动尾气抽出泵,使系统处微负压状态运行。

3.2.4 通知锅炉车间开始往车间送入蒸汽。

3.2.5启动新鲜容积泵向浸出器内打入新鲜溶剂,要求各油料均有新鲜溶剂。

3.2.6 给该加热的设备开始预热。

3.3 平移型浸出器操作规程及工艺流程:3.3.1工艺流程:预榨饼——水平刮板——存料箱——1号刮板——1号封绞龙——浸出器3.3.2操作规程:A、启动新鲜容积泵,按物料溶剂比调节好流量6-10,向浸出器内补充新鲜溶剂,要求各级油料均有一定量新鲜溶剂。

B、通知预榨车间开始进料,应按物料逆向程序启动,浸出器、1﹟封闭绞龙、1#刮板、水平刮板(进料)。

观察进料的速度,应及时调整进料刮板(变频)。

C、当物料进入浸出器,启动混合油循环泵,调节好喷淋管道的混合油喷淋量,直到混合油循环泵全部开启为止。

D、调节好1#进料刮板变频速度,浸出器转速由变频器调节。

必须保证物料平衡,存料箱料位高度不能低于1.4m,否则溶剂气体倒流。

浸出车间操作规程

浸出车间操作规程

浸出车间操作规程一、引言浸出车间是化工企业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主要用于从原料中提取有用成分。

为了保证操作过程的安全性和效率,需要制定一系列规程和操作指南,以规范工作人员的操作行为和工作流程。

本文将详细介绍浸出车间的操作规程,以确保工作人员能够按照相应要求进行操作。

二、安全准备1.工作人员进入浸出车间前,必须穿戴好相应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工作服、防护手套、安全鞋等。

2.对所用设备和仪器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转。

3.安全出口和应急设施必须保持畅通,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快速撤离现场。

三、操作程序1.工作人员在进行浸出操作前,必须经过相关培训,并熟悉该工序的操作流程。

2.根据工艺要求,准备好所需原料和配料,并按照配方比例进行混合。

3.将混合后的原料倒入浸出设备中,并根据工艺要求进行搅拌等操作。

4.控制浸出设备的温度和时间,使浸出过程达到最佳效果。

5.浸出过程结束后,将浸出液体按照规定进行收集和处理。

同时对设备进行清洗,以便下一次使用。

四、操作注意事项1.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岗位培训,熟悉设备的操作和相关安全规定。

2.严禁擅自更改工艺参数,必须按照工艺要求进行操作。

3.遵循安全操作规程,不能违反相关操作规定和安全管理制度。

4.起动和关闭设备时必须按照操作步骤进行,严禁操作错误和疏忽大意。

5.浸出设备周围必须保持整洁,禁止杂物堆积和火种聚集。

6.当设备出现异常情况时,必须立即停止操作,并及时汇报相关人员进行处理。

五、事故应急处理1.在操作过程中,如出现火灾、泄漏等事故,必须立即采取紧急措施,确保人员安全和设备不受损坏。

2.当事故发生时,及时报警并启动应急预案,安排人员进行紧急疏散和事故处理。

3.对事故现场进行封锁和隔离,并进行相应的处置和清理。

六、设备维护与保养1.定期对浸出设备进行检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和安全性。

2.清洗和保养设备,防止杂质和腐蚀物的堆积。

3.对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包括润滑、紧固等工作,确保设备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玉米油车间浸出工段安全操作规程

玉米油车间浸出工段安全操作规程

玉米油车间浸出工段安全操作规程1. 前言为保障员工的安全生产,规范工作流程,特制定本安全操作规程。

所有操作人员应在熟知本规程的前提下,认真执行各项规定。

如违反规定,所造成的后果由操作人员本人承担。

2. 简介玉米油车间浸出工段是玉米油的重要生产工段,主要是采用浸出法将玉米中的油脂进行提取和分离,是较为危险的环节。

本规程旨在明确各种操作规范、操作步骤、操作者的具体职责以及应急处置措施等,全面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并落实到日常工作中,确保工作环境的安全稳定。

3. 安全操作流程3.1 空气调节设备操作流程1.按要求在设备边上加装扶手和防滑梯。

2.认真检查装置的运行情况,如有空气泄漏现象要及时排除。

3.打开启动阀门,先开空气压缩机,后开汽化器。

4.人员在操作前应戴好头盔、口罩、手套和安全鞋,并严格遵守操作要求。

5.勿在操作时进行其他活动。

3.2 浸出罐操作流程3.2.1 浸出罐开盖1.人员在进行开盖前应关闭电气设备,完全停止浸出罐搅拌器的影响。

2.确认罐内无压力后,才能进行开罐操作。

3.由两名操作人员同时进行开罐操作,并采用配戴防毒面具的方式进行操作。

4.确认罐口完全打开后,才能进行操作。

3.2.2 浸出罐进料1.向浸出罐进料时,应立即关闭罐盖,启动浸出罐搅拌器,并逐渐水平地将玉米倒入。

2.进料时,应注意不要将积压在玉米中的废杂物倾倒入罐内。

3.应随时检查搅拌器活动情况,如搅拌器停止运行,应立即关闭进料阀门,等待搅拌器重新启动后,方可继续进料。

3.3 紧急处理在操作过程中,如出现任何事故或意外,应立即采取如下措施:1.关闭空气调节设备、浸出罐以及电气设备。

2.向工程技术部门报告,请求援助。

3.在行动之前,必须在对相关人员进行全面安全调查之后,开展相应的处理工作。

4. 结束语玉米油车间浸出工段是玉米油生产过程中的一个典型案例,也是一项风险极高的环节。

因此,本规程在覆盖所有相关操作流程和应急处置措施的同时,注重从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团队合作方面进行培养。

玉米油车间浸出工段安全操作规程

玉米油车间浸出工段安全操作规程

玉米油车间浸出工段安全操作规程为了确保玉米油车间浸出工段的安全生产,减少事故的发生,制定本安全操作规程。

所有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

一、操作前准备1.操作人员应熟练掌握浸出工艺流程,了解设备的性能和工作原理。

2.对各种工艺设备进行检查,确认设备的完好无损。

3.对有关仪表和装置进行校准和调整,包括液位、温度、压力等参数的检测。

4.确认浸出液的浓度和质量符合要求,操作前应进行验证。

5.根据工作流程和要求,准备好所需的物料和设备。

二、操作流程1.操作前必须戴好安全帽和防护眼镜,并穿好防护服。

2.在操作前对液位进行检查,确认液位调整到指定的位置,防止溢液和漏液。

3.启动设备时应注意性能和运行状态,监测其运行,如果存在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

4.在操作过程中,若液位发生异常变化,应及时调整,确保浸出液维持在设定的液位范围内。

5.操作人员应根据工艺流程,注意控制加热温度和加热时间,避免造成事故。

6.操作人员应负责保持操作区域干净整洁,减少杂物和垃圾,减少操作风险。

7.在操作过程中,严禁吸烟,操作人员要注意防火和通风。

三、操作后处理1.停止设备时应当按照工艺要求,逐个关闭相关设施,流程结束后进行清洗和消毒。

2.停车后设备必须进行维护、保养和检修,所有故障和问题必须处理解决。

3.在浸出液处理时,应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清理设备表面、管路、阀门等,减少磨损,延长使用寿命。

2.将剩余浸出液倒入特定的容器中,方便回收或者重新利用。

3.严格执行废弃物处理规范,避免人员和环境危害。

四、紧急处理1.在遇到设备或操作问题时,请及时报告上级领导和相关技术人员,必要时及时停车进行紧急维修。

2.在发生事故时,应立即打开Emergency Stop 急停按钮,将紧急情况告知周围人员,疏散工作人员,确保工作场地的安全。

3.好的应急预案可以事半功倍。

每个工作人员必须熟悉紧急预案,特别是如何疏散和报警。

任何与紧急处理相关的统计数据必须记录和反馈。

浸出车间操作规程

浸出车间操作规程

浸出车间操作规程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浸出法制油的基本原理第三章、对原料及主要辅助材料的要求第四章、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第五章、工艺与设备及工艺参数第六章、安装与调试第七章、操作与使用第八章、维修与保养第九章、排除故障第十章、消除溶剂第一章总则1.1植物油脂是人民生活的重要食品。

车间人员要努力提高生产技术,产品质量及出油率,为国家增产油脂。

1.2为保障人民身体健康,食用油脂要符合国家食品卫生标准,做到对动物(人体)无害。

1.3车间生产中、排出的废水、废气、废渣要符合国家及地方对三废处理的规定和要求,作好保护环境卫生。

1.4要“安全生产”,保证职工生命安全及国家财产安全,不得违章操作。

1.5车间要经常保持清洁卫生,改善工人劳动条件。

第二章浸出基本原理油脂浸出过程就是利用油料中的油脂能够溶解在选定的溶剂中的特性,并借两者之间相互扩散的作用而进行的一种制油方法。

在化工单元操作中叫萃取或提取,它实质上是一个物质传递过程,所得混合油利用溶剂(挥发性物质)与油脂(不挥发性物质)的沸点的不同进行蒸发、汽提,使溶剂变成蒸汽并与油脂分离而得到浸出毛油,溶剂蒸汽经过冷凝和冷却,回收以后继续循环使用;粕内含有一定量的溶剂,对其进行干燥处理、并回收其中溶剂,得到干粕。

第三章对原料及主要辅助材料的要求3.1入浸料胚性状要求:水分:9%—10%含油:18%—21%豆胚厚度:0.25mm—0.3mm粉末度(30目/25.4mm):≤5%温度:50℃—55℃3.2溶剂:本工艺采用国产6号溶剂油,其质量应优于(达到)如下指标:3.3蒸汽、冷却水蒸汽压力应不低于0.7MPa,含水不能过高,蒸汽应经分水处理,以便于直接蒸汽脱溶。

冷却水进水温度25℃以下(夏季不得高于30℃),出水温度不得超过35℃(夏天不得高于40℃)。

3.4熟练的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

第四章主要技术经济指标4.1处理量:1500T/D4.2 粕残油:≤1%4.3 粕水分:11%—13%4.4粕残溶:500PPM(或引爆实验合格)4.5毛油残溶:300PPM4.6、毛油总挥发物:≤0.3%4.7溶剂损耗:1.5—2Kg/吨料4.8水蒸汽消耗:280Kg/吨料4.9水耗:1:1左右(700-800 Kg/吨料)第五章:工艺与设备及工艺技术参数5.1工艺流程说明:(祥(详)见工艺流程图)5.1.1浸出工序5.1.2蒸脱工序5.1.3蒸发工序5.1.4溶剂冷却及分水工序5.1.5尾气吸收工序5.2 设备5.3工艺技术参数5.3.1履带浸出器:a入浸物料温度:50—55℃(浸出器内温度)b溶剂温度:55℃c混合油浓度:18—22%d料层厚度:900—1100mm5.3.2DTDC蒸脱机:予脱层:间接蒸汽压力要求0.6—0.8MPa,控制溶剂蒸汽温度在75—82℃(80℃—85℃)为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榨油厂浸出车间操作规程
3.2.1 在开车之前,确保对整个系统详细检查。

3.2.2 对开车、操作、停车或紧急事故有能力进行全面地、熟练地控制。

3.2.3 为防止溶剂进入胚喂料输送带或经输送带装置进入预处理区,要确保有一个密封(一个旋转阀或料封绞龙),当它不工作时,采用一个滑动门来密封。

3.2.4 为防止溶剂进入豆粕输送带或经输送带进入豆粕干燥区,要确保有一个密封(用料封绞龙或料箱内料胚或一个旋转阀或滑动门)。

3.2.5 为防止尾气中的溶剂气体进入大气要确保矿物油回收系统运行良好。

3.2.6 内部机械操作之前为防火和防爆,要对浸出器消溶。

3.2.7 清理过程中应防止DTDC太冷,以免它象一个冷凝器使得水或己烷被吸入并冷却。

3.2.8 避免DTDC太热,否则会着火。

3.2.9 确保开车和运转下所有料粕快速有效地脱溶。

3.2.10 给蒸馏提供所需的足够的热量。

3.2.11 浸出器主轴运转时,混合油要有一个连续的流量,以防止在混合油罐内积料。

3.2.12 为确保豆粕完全脱溶,应检查DT圆顶盖内温度74~85℃(165-185℉)(TT301不得低于70℃,下面蒸汽夹层温度90-107℃(200-225℉)和蒸汽头部压力9.1-10.5kg/cm2(130-150PSI)。

3.2.13 为防止堵塞输送带、喂料口或设备(以及泵或风机),应检查发动机是否正常运转,转换器灯是否正常工作以及驱动装置是否正常。

3.2.14 检查过热的发动机、轴承、传动装置、料封、履带或联轴器或其它易着的火源,并快速处理问题。

3.2.15 为防止车间内聚集易燃的己烷蒸汽,应快速检修轴料封、法兰等。

3.2.16 为避免尾气系统常压,应检查DT冷凝器和尾气冷凝泵操作,冷凝水温度和流量、矿物油系统操作。

3.2.17 为避免油里残留溶剂,应检查蒸馏系统真空457.2mmhg(最低18″Hg)和温度是否正常。

从二蒸、汽提塔、真空干燥器出来的油温应保持在101.6℃(215℉)以上,为安全起见,可提高操作温度。

3.2.18 为避免车间内排放水携带溶剂,必须检查溶剂液位(水分离器内表面液位),蒸煮罐放水温度和气味。

3.2.19 为防止溶剂中有残油,应尽力防止二蒸、汽提塔、干燥器中起沫,防止翻缸,并检查蒸馏泵和浮球阀的操作状
况。

3.2.20 保持溶剂工作罐一个恰当的中等液位和浸出器的混合油罐液位来确保安全平稳操作。

3.2.21 在记录表格中需要定时记录重要的操作参数。

3.2.22 停车期间,当所有泵、风机、驱动装置不必要开着时,关掉它们要按照一个细致又详细的步骤进行,让系统必须处于一种安全条件之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