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行模拟机训练中心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

合集下载

某航空公司航空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实施

某航空公司航空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实施

某航空公司航空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实施前言:在现代社会中,航空安全问题越来越被人们关注。

作为一家拥有飞行执照的航空公司,除了要保证飞行安全,还需要建立和完善飞行安全管理体系。

航空公司的飞行安全问题不仅是行业内的课题,更是全社会的问题。

一、航空公司安全管理的概念航空公司安全管理,是指管理人员通过计划、组织、指导、控制和检查各安全活动,以保证航空公司各方面人员和设施得到有效的保护,在不断提高安全水平的基础上,使航空公司达成其安全目标。

二、航空公司建立安全管理体系的必要性航空公司建立安全管理体系的目的在于,降低风险,保障飞行安全,并建立公司良好的安全文化。

全面实施安全管理体系,可以降低事故风险,改善飞行安全状况,提升公司形象,保护游客和企业的生命财产安全,并为公司的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航空公司安全管理体系的内容1.政策、目标及规划:航空公司安全管理体系的政策、目标及规划是指在保障飞行安全的前提下,制定具体的安全管理政策、目标和计划并落实到位。

2.组织、职责及管理资源:航空公司安全管理体系的组织、职责及管理资源是指由管理层制定安全策略和规划,指定安全管理职责,并为安全管理提供必要的资源、设备、资金等。

3.风险鉴别与管理:航空公司安全管理体系的风险鉴别与管理是指在航空公司的各个环节进行全面风险管理,主要包括飞行风险、地面和维护风险、恐怖袭击等各方面的风险管理。

4.安全培训与知识普及:航空公司安全管理体系的安全培训与知识普及是指建立全员参与、管理人员带头、实施培训和教育等方式,提高每位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5.安全管理措施的实施与检查:航空公司安全管理体系的安全管理措施的实施与检查是指通过制定相关安全管理措施,提高安全管理的效率,确保航空公司的安全管理措施严格执行。

四、航空公司安全管理标准建立和维护良好的安全管理体系,需要制定航空公司安全管理标准。

航空公司安全管理标准包括管理要素、安全管理体系标准和评审要求等,其中管理要素包括政策、组织、职责、资源等;安全管理体系标准包括风险管理、安全培训、安全控制等;评审要求包括安全管理评审程序及安全管理评审报告。

航空模拟训练设施管理制度

航空模拟训练设施管理制度

一、工程概况1. 工程名称:XX项目框架工程2. 工程地点:XX市XX区XX路XX号3. 工程规模:总建筑面积XX万平方米,框架结构,层数XX层。

4. 工程特点:本工程框架结构复杂,施工难度较大,要求施工质量高,安全性能强。

二、模板体系选择1. 根据工程特点和施工要求,选择适合本工程的模板体系。

本工程模板体系采用组合钢模板体系,其主要优点如下:(1)强度高,刚度好,稳定性强;(2)易于安装、拆除,周转次数多;(3)表面光滑,平整度好,便于抹灰;(4)防火、防水、防腐性能好。

2. 模板材料:采用Q235钢作为模板材料,厚度为1.5mm,确保模板的强度和刚度。

三、模板安装与拆除1. 模板安装:(1)模板安装前,对模板进行验收,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2)根据施工图纸,确定模板的安装位置、尺寸和间距;(3)采用专用螺栓连接模板,确保连接牢固;(4)模板安装过程中,注意模板的垂直度和水平度,确保模板平整。

2. 模板拆除:(1)拆除模板前,检查模板的连接螺栓是否松动,确保安全;(2)按照拆除顺序,从上往下依次拆除模板;(3)拆除过程中,注意保护模板,避免损坏;(4)拆除后的模板进行清理、保养,以便下次周转使用。

四、模板加固措施1. 模板加固:(1)采用双排钢筋网片进行加固,确保模板的稳定性;(2)在模板加固处设置水平支撑,防止模板变形;(3)在模板与主体结构连接处,设置拉结筋,提高模板的连接强度。

2. 加固材料:采用直径为Φ6mm的钢筋,间距为200mm,确保加固效果。

五、安全措施1. 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2. 施工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持证上岗;3. 施工现场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如安全网、防护栏杆等;4. 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5. 加强施工现场的消防管理,确保消防安全。

六、环境保护措施1. 严格执行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减少施工对环境的影响;2. 施工现场设置垃圾分类处理设施,确保垃圾得到有效处理;3. 施工过程中,加强噪声、粉尘、废水等污染物的控制,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航空企业基于管理驱动的试飞安全管理体系构建与实施(下)

航空企业基于管理驱动的试飞安全管理体系构建与实施(下)

航空企业基于管理驱动的试飞安全管理体系构建与实施(下)(六)以绩效考核为牵引,带动试飞管理体系科学运行图14 试飞安全管理绩效考核在试飞安全管理体系的运行过程中,航空工业哈飞发现缺乏一个高效的、可量化的管理工具来保障体系有序运行。

因此,在试飞安全管理体系建设中以“系统思考、统筹兼顾”的构建理念,采用量化的思想,将目标拉条挂账。

根据目标值以绩效考核为驱动力,调动员工参与试飞安全管理的积极性,促成各项目标的实现。

为实现这一目标,强化试飞安全绩效考核的管理力度,保障试飞管理体系的有序运行,公司制定了《公司试飞安全绩效考核方案》,同时明确了考核流程。

方案明确了三类考核内容。

其中,试飞安全人员处罚作为单项奖惩考核,试飞安全绩效考核和否决项考核等作为组织绩效考核。

考核指标主要包括关键指标及其它试飞安全要求。

其中关键指标考核包括全年飞行等级事故数、全年飞行事故征候数、全年飞行问题数、外部试飞安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数,以及未完成公司年度试飞安全阶段工作数等。

其它试飞安全要求包括问题及时整改率、飞行组织与实施、安全自查、机务保障、场务保障、试飞进度、故障管理、信息报送、质量监管、安全培训和试飞现场外来人员管理、试飞现场标准化等。

为保证考核效果,公司针对被考核单位不同的职责制定了详细的且有针对性的考核标准,标准涉及七大要素,45项具体指标,涵盖了试飞安全管理全部管理要素。

同时,在方案中明确了处罚、激励原则及办法。

根据年度考核要求,按照考核流程,每月对公司具有试飞安全绩效考核指标的单位实行考核。

对于试飞安全绩效考核中发现的问题,试飞管理办公室依据检查、调查情况对相关单位按问题严重程度分别下达《试飞安全整改通知单》或《预防措施和纠正措施落实跟踪表》。

图15 试飞安全绩效考核流程图16 安全绩效分析流程(七)以系统评价为基础,保证试飞管理体系有效运行为确保系统评价符合试飞安全管理体系的要求。

航空工业哈飞首先通过对有关安全问题信息的收集、分类和存储,采用统计分析、趋势分析、专家分析、模拟和试验分析及标准化比较等方法和工具对安全绩效信息数据进行全面、系统分析。

飞行部门安全管理制度

飞行部门安全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飞行部门的安全管理,保障飞行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飞行部门的所有人员、设备、设施和飞行活动。

第三条飞行部门安全管理工作应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

第二章安全生产责任制第四条飞行部门实行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人员的安全生产职责。

第五条飞行部门负责人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对飞行安全负全面责任。

第六条飞行部门各岗位人员应按照职责分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确保飞行安全。

第七条飞行部门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制度,对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考核。

第三章安全生产管理组织架构第八条飞行部门设立安全生产委员会,负责飞行部门安全生产工作的组织、协调、监督和检查。

第九条安全生产委员会由飞行部门负责人、飞行部经理、飞行教员、安全员等组成。

第十条安全生产委员会下设安全管理办公室,负责日常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第四章安全生产培训与教育第十一条飞行部门应定期对员工进行安全生产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第十二条飞行部门应组织员工参加国家和行业规定的安全生产培训,确保员工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和技能。

第十三条飞行部门应建立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档案,记录员工的培训情况。

第五章安全生产检查与隐患排查第十四条飞行部门应定期进行安全生产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

第十五条飞行部门应建立健全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对排查出的隐患及时整改。

第十六条飞行部门应建立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对发生的事故进行及时、准确、全面地报告和处理。

第六章安全生产奖惩与责任追究第十七条飞行部门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奖惩制度,对安全生产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

第十八条飞行部门应严格追究安全生产责任,对发生安全生产事故的,依法依规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第七章附则第十九条本制度由飞行部门负责解释。

飞行安全管理制度

飞行安全管理制度

飞行安全管理制度一、总则飞行安全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事务,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也直接影响到航空公司的声誉和经营利益。

为了保障飞行安全,航空公司必须建立健全的飞行安全管理制度。

本制度的编制目的是为了规范和指导航空公司的飞行安全管理工作,确保飞行安全是航空公司工作的首要任务。

二、组织机构1.航空公司必须成立专门的飞行安全管理部门,由专业人员负责飞行安全管理工作。

飞行安全管理部门直接向航空公司的高层领导负责,全面负责飞行安全管理工作。

2.飞行安全管理部门的工作职责包括:制定和修改飞行安全管理制度、监督和检查飞行安全工作、对飞行安全事故进行调查和处理、组织飞行安全培训等。

3.航空公司应组织定期的飞行安全会议,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飞行安全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飞行安全管理制度的内容1.飞行安全管理制度应包括以下内容:(1) 飞行安全管理制度的宗旨和原则;(2) 飞行安全管理体系的组成和职责分工;(3) 飞行安全工作的各项规定;(4) 飞行安全工作中的责任和义务;(5) 飞行安全工作的改进措施。

2.飞行安全管理制度应建立飞行安全档案,对重要的飞行安全事件进行记录和归档,以备查证和参考。

3.飞行安全管理制度应不断改进和完善,根据实际工作中的经验不断修改和完善,以适应日益变化的飞行安全形势。

四、飞行安全管理工作的重点1.飞行安全管理工作的重点是保障航空公司的飞行任务安全、确保飞行员的职业健康和安全、提高飞行员的技能水平、加强飞行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等。

2.航空公司必须加强对飞行员的培训和考核,确保飞行员在飞行中能够按照规章制度进行操作,有效避免飞行事故的发生。

3.航空公司必须定期对飞机设备和设施进行维护检查,确保飞机设备和设施的正常运行。

对于出现缺陷或故障的飞机设备和设施必须立即进行维修或更换,以确保飞行安全。

五、飞行安全管理制度的执行1.飞行安全管理制度必须得到各级管理人员和全体员工的认真执行。

模拟舱安全管理制度

模拟舱安全管理制度

模拟舱安全管理制度一、制度背景模拟舱作为一种高度复杂的设备,涉及到航天飞行、太空实验等一系列高风险操作。

为了保障模拟舱内的安全,必须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以规范模拟舱的运营和使用。

同时,安全管理制度也是航天飞行员和工作人员的安全保障措施,旨在防范和应对可能出现的危险情况,确保模拟舱内的每一次飞行都能够安全顺利地进行。

二、制度内容1.安全制度的建立模拟舱的安全管理制度应当由相应的管理部门负责制定,管理部门应当设立专门的安全管理部门,负责模拟舱的安全管理工作。

安全管理部门应当负责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并指导全体工作人员遵守。

同时,安全管理部门还应当定期对模拟舱的设备和设施进行检测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

2.人员培训与管理在模拟舱内工作的人员需经过专门的培训才能上岗,培训内容应当包括模拟舱的操作规程、安全规定以及应急处理措施。

管理部门应当建立人员档案,对所有进入模拟舱工作的人员进行审核和管理,确保他们具备相应的资格和技能。

同时,管理部门还应当定期组织培训和演练,确保所有工作人员对模拟舱的操作规程和安全要求有所了解。

3.设备检测与维护模拟舱的设备和设施是保障模拟舱安全的重要保障措施,管理部门应当定期对设备和设施进行检测和维护。

检测内容包括设备的正常运转情况、安全性能等,对于存在问题的设备应当及时更换或维修。

管理部门还应当建立设备档案,对设备的维护情况进行记录和管理,确保设备的运转安全和稳定。

4.应急处理与救援模拟舱是一种高风险操作设备,可能会出现各种意外情况,如设备故障、火灾等。

管理部门应当建立应急处理预案,包括应急通讯、应急疏散、灭火救援等措施,并组织演练以确保应急处理的及时和有效性。

同时,管理部门还应当配备专门的救援队伍和器材,确保一旦发生事故能够迅速做出反应并进行救援。

5.安全意识和宣传安全意识是模拟舱安全管理的基础,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安全意识的培养和宣传。

通过举办安全培训班、发布安全标语等形式,提高模拟舱工作人员对安全管理制度的了解和认识,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责任心。

AOPA会议资料-航校安全管理系统建设(中飞院)

AOPA会议资料-航校安全管理系统建设(中飞院)

会议资料王合超WANG hechao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航安办Aviation Safety Operation Management Office of Civil Aviation Flight University飞行教师Flight Instructor安全飞行经历6500小时Safe flight experience for 6500 hours中国民用航空飞行标准委任代表Flight Standards designated representative caac航校安全管理系统建设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construction of flight university航空安全运行管理办公室王合超Office of aviation safety operation management WANG Hechao2018 CAAC 航线飞行员训练研讨会2018 CAAC Airline pilots training seminar2018年9月20日September 20,2018交流提纲工作规划Work plans安全工作Safety work学院概况University profile工作规划Work plans安全工作Safety work学院概况University profile学院概况University profile始建于1956年,前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四航空学校Founded in 1956, it was formerly the 14th Aviation School of the Chines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经过62年的建设与发展,学院目前拥有5个飞行训练基地、1个模拟机训练中心、1个通用航空公司和1个通用航空器维修基地After 61 years’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CAFUC currently has 5 flight training bases, 1 simulator training center,1 general aviation corporation and 1 general aircraft maintenance base新津分院Xinjin Training College广汉分院Guanghan Training College绵阳分院Mianyang Training College遂宁分院Suining Training College洛阳分院Luoyang Training College模拟机中心Simulator Center三星通航Tri-Star GA Co.飞机修理厂Maintenance Base学院概况—训练布局University profile—Training layout两个训练网络、五个训练分院Two training networks and five training branches.学院概况—人员University profile —personnel主要运行人员:飞行教师399人、安全管理43人、机务维修547人(维修放行人员336人)、空管306人Main Operating Personnel: 399 Flight Teachers, 43 Safety Management, 547 MaintenancePersonnel (336 Maintenance Release Personnel), 306 Air Traffic Control Personnel31%3%42%24%飞行教师安全管理机务维修空管学院概况—飞机University profile —Aircraft•14种机型近300架飞机/直升机Nearly 300 Airplanes/Helicopters of 14 Types•399名飞行教员399Flight Instructors•2017年飞行训练总时间达27.8万小时The Total Flight Training Time is 350,000Hours in 2017MA60/600Schweizer 269CR44PA44CE525LE500TB20/200SR20C172RBell 206BCheyenne IIIA 34%全国通航飞行时间GA Flight Time in China学院概况—训练量University profile —training quantity2017年,学院共完成飞机训练(278456)小时,起落(435772)架次,模拟机/练习器训练(75774)小时,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速分别为6.4% 、5.7%和6.0%。

航空行业飞行训练与维护管理系统方案

航空行业飞行训练与维护管理系统方案

航空行业飞行训练与维护管理系统方案第1章引言 (3)1.1 背景与意义 (3)1.2 系统目标与范围 (4)第2章行业现状与需求分析 (4)2.1 航空行业现状 (4)2.2 飞行训练需求分析 (4)2.3 维护管理需求分析 (5)第3章系统设计原则与框架 (5)3.1 设计原则 (5)3.1.1 实用性原则 (5)3.1.2 可靠性原则 (5)3.1.3 安全性原则 (5)3.1.4 可扩展性原则 (5)3.1.5 易维护性原则 (6)3.1.6 高效性原则 (6)3.2 系统框架 (6)3.2.1 总体框架 (6)3.2.2 技术框架 (6)3.2.3 网络框架 (7)第4章飞行训练模块设计 (7)4.1 飞行员信息管理 (7)4.1.1 飞行员基本信息管理 (7)4.1.2 资质认证管理 (7)4.1.3 飞行经历管理 (7)4.1.4 考核记录管理 (7)4.2 训练计划与课程安排 (7)4.2.1 训练计划管理 (7)4.2.2 课程安排管理 (8)4.2.3 进度跟踪与评估 (8)4.3 教练与教学资源管理 (8)4.3.1 教练员信息管理 (8)4.3.2 教学资源管理 (8)4.3.3 教练员排班管理 (8)第5章维护管理模块设计 (8)5.1 飞机基本信息管理 (8)5.1.1 功能需求 (8)5.1.2 系统设计 (9)5.2 维护计划与工单管理 (9)5.2.1 功能需求 (9)5.2.2 系统设计 (9)5.3 部件库存与供应链管理 (9)5.3.2 系统设计 (9)第6章在线训练与评估 (10)6.1 在线理论学习 (10)6.1.1 课程设置 (10)6.1.2 教学方式 (10)6.1.3 教学管理 (10)6.2 模拟飞行训练 (10)6.2.1 模拟飞行设备 (10)6.2.2 训练内容 (10)6.2.3 训练管理 (10)6.3 飞行技能评估 (11)6.3.1 评估内容 (11)6.3.2 评估方法 (11)6.3.3 评估标准 (11)6.3.4 评估管理 (11)第7章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 (11)7.1 数据收集与处理 (11)7.1.1 数据收集 (11)7.1.2 数据处理 (12)7.2 飞行训练数据分析 (12)7.2.1 飞行员操作技能分析 (12)7.2.2 训练课程效果分析 (12)7.2.3 飞行员心理素质分析 (12)7.3 维护管理数据分析 (12)7.3.1 飞机维护质量分析 (12)7.3.2 维修成本分析 (12)7.3.3 维修人员绩效分析 (12)第8章系统集成与接口设计 (13)8.1 系统集成方案 (13)8.1.1 系统架构 (13)8.1.2 集成方式 (13)8.1.3 集成技术 (13)8.2 数据接口设计 (13)8.2.1 接口概述 (13)8.2.2 接口规范 (13)8.2.3 接口实现 (13)8.3 硬件设备接口设计 (14)8.3.1 接口概述 (14)8.3.2 接口规范 (14)8.3.3 接口实现 (14)第9章信息安全与系统运维 (14)9.1 信息安全策略 (14)9.1.1 权限管理 (14)9.1.3 防火墙与入侵检测 (15)9.1.4 安全审计 (15)9.2 数据备份与恢复 (15)9.2.1 备份策略 (15)9.2.2 备份类型 (15)9.2.3 恢复策略 (15)9.3 系统运维管理 (15)9.3.1 系统监控 (15)9.3.2 系统升级与维护 (15)9.3.3 运维团队建设 (15)9.3.4 运维管理制度 (15)第10章项目实施与评估 (16)10.1 项目实施计划 (16)10.1.1 项目目标 (16)10.1.2 项目范围 (16)10.1.3 项目组织结构 (16)10.1.4 项目时间表 (16)10.1.5 资源配置 (16)10.1.6 质量控制 (16)10.2 风险评估与应对措施 (16)10.2.1 技术风险 (16)10.2.2 人员风险 (16)10.2.3 资金风险 (16)10.2.4 合同风险 (16)10.2.5 政策风险 (17)10.3 项目评估与优化建议 (17)10.3.1 项目进度评估 (17)10.3.2 项目质量评估 (17)10.3.3 项目成本评估 (17)10.3.4 项目效益评估 (17)10.3.5 项目持续改进 (17)第1章引言1.1 背景与意义航空行业的快速发展,航空公司对飞行安全和效率的要求日益提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飞行模拟机训练中心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
图:1.1
在这个系统简图中,管理作为平台,其他部分都是在管理下运行的。

系统运行时,风险来自于:
·设备和环境对人员(训练人员和维护人员)的伤害;
·人员和环境对设备的损坏;
·环境(内、外环境)对人员和设备的伤害和损坏;
·管理本身对于设备和人员的伤害和损坏。

这一条最容易忽略,因为“只缘身在此山中”。

在实施风险管理过程中,要从系统的角度分析真正的危险源,并以此制定正确的措施。

(2)树立“持续安全”理念,在安全管理体系中始终把风险管理形成闭环管理,遵循:
·事前/事后查明安全危害。

·保证实施和维持可接受的水平所必需的补救措施。

·对达到的安全水平进行持续监督和定期评估。

“识别-评价-控制-监控-评估”的顺序能够清晰地辨别出风险源以及措施的有效性,做到“有头有尾”,而不是“虎头蛇尾”。

(3)管理规章和工作流程的可执行性和效率。

在安全管理体系中制定的管理规章和工作流程不仅要正确(正确与否有待实践的检验),而且要有可执行性和效率。

制定清晰明了、“简约而不简单”,人性化的规章和流程。

(4)构建良好的安全文化。

“从上而下”推动实施的安全管理体系必须需要“自下而上”的配合。

通过人本管理充分发挥基层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对于飞行模拟机训练中心来说,它的运行环境相对稳定,所以完善规章、工作流程和建设良好安全文化,调动员工积极性是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实施过程中的重点。

通过安全管理体系的实施一定会持续地将风险控制在可以接受的安全水平,保障飞行训练中心安全地运营。

引注说明:
①、④:李家祥局长在2009年初在民航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②:部分引用了《安全管理系统:提升航空运输安全管理水平》——南京禄口国际机场安全与质量部孙映祥。

③:参照了民航局飞行标准司发布的资讯通告AC-121/13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