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行业数据分析

合集下载

汽车调研报告数据分析(3篇)

汽车调研报告数据分析(3篇)

第1篇一、报告概述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汽车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近年来,我国汽车市场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汽车消费需求不断上升。

为了深入了解我国汽车市场的发展状况,本报告通过对大量汽车调研数据的分析,旨在为汽车企业、政府部门及投资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数据来源本报告数据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1.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相关统计数据;2.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汽车行业数据;3. 各大汽车企业发布的销售数据;4. 第三方市场调研机构发布的汽车市场报告;5. 网络公开数据。

三、数据分析1. 市场规模分析(1)总体市场规模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为2572.1万辆和2576.9万辆,同比增长5.1%和5.3%。

从全球汽车市场来看,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

(2)细分市场规模从汽车细分市场来看,乘用车市场占据主导地位,2019年乘用车产销量分别为2275.1万辆和2275.5万辆,同比增长3.8%和3.9%。

其中,轿车、SUV和MPV车型分别占比为47.5%、35.2%和17.3%。

2. 市场结构分析(1)品牌结构从品牌结构来看,我国汽车市场呈现出“寡头垄断”格局。

2019年,我国汽车销量排名前十的企业分别为上汽集团、东风汽车、一汽集团、长安汽车、北汽集团、广汽集团、吉利汽车、长城汽车、华晨汽车和比亚迪。

这些企业占据了我国汽车市场的半壁江山。

(2)车型结构从车型结构来看,SUV车型在我国汽车市场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2019年,SUV车型产销量分别为897.5万辆和918.5万辆,同比增长10.5%和11.5%。

与此同时,轿车和MPV车型产销量分别为1012.3万辆和295.5万辆,同比增长2.5%和5.3%。

3. 消费者需求分析(1)消费偏好根据市场调研数据显示,消费者在购车时最关注的因素依次为:价格、品牌、外观、配置、油耗和售后服务。

其中,价格和品牌因素占据消费者关注的比重较大。

汽车行业中的大数据分析方法

汽车行业中的大数据分析方法

汽车行业中的大数据分析方法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信息化程度的提高,大数据分析已经成为汽车行业中重要的工具和手段。

通过对大量的汽车相关数据进行收集、存储、处理和分析,企业可以从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和洞见,为业务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将介绍汽车行业中常用的大数据分析方法。

一、数据收集在进行大数据分析前,首先需要收集到相关的汽车数据。

汽车行业中的数据来源包括:汽车生产、销售、使用等环节产生的传感器数据、用户行为数据、车辆保养维修数据、交通流量数据等。

企业可以通过与汽车厂商、经销商合作、建立自己的数据采集系统等方式,获得所需的数据。

二、数据存储和处理收集到的数据需要被储存和处理,以便进行后续的分析。

汽车行业中常用的数据存储和处理技术包括:云计算、大数据平台、分布式数据库等。

通过这些技术,可以对数据进行存储、备份、清洗和整合,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可用性。

三、数据分析方法1. 基于统计分析的方法统计分析是大数据分析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通过对大量数据进行抽样、描述性统计、假设检验等分析,可以获得数据的一些基本特征和规律。

在汽车行业中,可以利用统计分析方法对销售数据、用户行为数据等进行分析,了解市场趋势、用户需求等信息。

2. 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方法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方法在大数据分析中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对大量数据进行学习和训练,机器可以从中得出模型和规律,对未来的数据进行预测和分类。

在汽车行业中,可以使用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方法对用户行为、车辆故障等数据进行分析,提前预测用户需求和车辆故障,提高服务质量和用户满意度。

3. 数据可视化方法数据可视化是将数据以图表、图像等形式展示出来,使人们更直观地理解和分析数据的方法。

在汽车行业中,可以利用数据可视化方法将收集到的大数据转化为直观的图表和图像,以帮助企业决策者更好地了解市场情况、用户需求等。

四、应用案例1. 车辆故障预测通过对车辆保养维修等数据的分析,可以建立车辆故障预测模型,提前预测出车辆可能出现的故障,从而采取相应措施,提高车辆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汽车行业的市场调研方法和数据分析技巧

汽车行业的市场调研方法和数据分析技巧

汽车行业的市场调研方法和数据分析技巧市场调研在汽车行业中占据重要地位,它可以帮助企业了解市场需求、预测趋势、优化产品和服务。

而数据分析则是对市场调研所获得数据的分析和解读,通过对数据进行合理的整理和挖掘,帮助企业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本文将介绍汽车行业常用的市场调研方法和数据分析技巧,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市场和客户需求。

一、市场调研方法1.问卷调查问卷调查是最常见的市场调研方法之一,它通过编制问卷并针对目标受众进行调查,了解他们关于汽车产品的需求、喜好和购买意愿。

问卷调查可以通过线上和线下方式进行,结构化的问卷设计能够使数据整理和分析更加方便。

2.深入访谈深入访谈是一种质性的市场调研方法,通过与目标用户或专家进行面对面的对话,深入了解他们的需求、态度和行为。

深入访谈可以帮助企业获取更为详细和全面的市场信息,发现用户需求中的潜在问题和机会。

3.市场观察市场观察是一种主动的市场调研方法,通过观察目标市场、竞争对手和消费者行为,了解市场趋势、产品竞争力和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

市场观察可以通过实地调研、数据分析和社交媒体等方式进行,对于把握市场动态和细微变化至关重要。

二、数据分析技巧1.数据整理与清洗在进行任何数据分析之前,首先需要对数据进行整理和清洗。

这包括检查数据完整性、去除异常值和重复值、填补缺失数据等工作。

通过数据整理和清洗,可以保证后续的分析结果准确可靠。

2.数据可视化数据可视化是将统计数据以图表或图形的形式呈现出来,使得数据更加直观、易于理解和分析。

通过数据可视化,可以帮助企业快速发现数据之间的关联和趋势,从而指导决策和优化策略。

3.统计分析统计分析是数据分析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它能够帮助企业对市场调研数据进行更深入的探索。

例如,通过描述统计分析可以计算出数据的平均值、标准差和百分比分布,结合假设检验和回归分析等方法,可以对数据之间的关系和影响进行更为精确的分析。

4.数据挖掘数据挖掘是通过应用机器学习和模型构建的方法,从大量数据中发现隐含的模式和规律。

汽车行业财务报告分析(3篇)

汽车行业财务报告分析(3篇)

第1篇一、报告概述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汽车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其市场潜力巨大。

本报告通过对汽车行业财务报告的深入分析,旨在揭示行业整体财务状况、盈利能力、经营效率以及未来发展趋势,为投资者、管理层和相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二、行业整体财务状况分析1. 营业收入与市场规模近年来,我国汽车行业营业收入持续增长,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2年我国汽车行业营业收入约为10.2万亿元,同比增长6.7%。

其中,乘用车、商用车和零部件营业收入分别增长6.5%、7.2%和8.1%。

2. 净利润与盈利能力汽车行业净利润水平近年来有所波动,但整体保持稳定。

2022年,汽车行业实现净利润约5400亿元,同比增长3.2%。

其中,乘用车、商用车和零部件净利润分别增长2.8%、4.1%和6.2%。

尽管盈利能力有所波动,但汽车行业整体盈利能力依然较强。

3. 资产负债与偿债能力汽车行业资产负债水平较高,但整体偿债能力良好。

截至2022年底,汽车行业资产负债率约为64.3%,较上年同期下降1.2个百分点。

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分别为1.3和0.8,表明行业短期偿债能力较强。

三、主要企业财务分析1. 营业收入与市场份额以某汽车集团为例,该集团2022年营业收入约为1.5万亿元,同比增长5.6%。

在市场份额方面,该集团在国内乘用车市场占有率为15.2%,位居行业前列。

2. 净利润与盈利能力该集团2022年实现净利润约500亿元,同比增长3.8%。

其中,乘用车、商用车和零部件净利润分别增长3.5%、4.2%和5.9%。

从盈利能力来看,该集团在汽车行业中具有较高的竞争力。

3. 资产负债与偿债能力截至2022年底,该集团资产负债率约为63.5%,较上年同期下降1个百分点。

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分别为1.2和0.7,表明集团短期偿债能力良好。

四、经营效率分析1. 资产周转率汽车行业资产周转率近年来有所下降,但整体保持稳定。

汽车行业市场销售数据分析

汽车行业市场销售数据分析

汽车行业市场销售数据分析随着经济的发展,汽车行业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支柱产业。

汽车市场日益饱和,竞争激烈。

因此,通过对汽车行业市场销售数据的分析,可以帮助企业了解市场趋势、消费者需求以及竞争对手的情况,从而制定相应的营销策略。

本文将通过对汽车行业市场销售数据的分析,探讨市场状况、销售形势以及相关因素的影响。

一、市场状况汽车市场的状况对于企业制定营销策略至关重要。

首先,可以通过分析市场总销量来了解市场的规模。

根据汽车行业协会发布的数据,去年整个汽车市场总销量为2000万辆,较前一年下降了5%。

此外,还可以通过分析各个细分市场的销售情况来了解不同车型的热销程度。

例如,小型车市场的销量占比最高,达到了50%,中型车市场和SUV市场的销量也稳步增长。

二、销售形势除了了解市场总体销售情况,企业还需要关注自身销售形势的变化。

通过分析销售数据,企业可以得到自身市场份额的变化、消费者购买偏好的改变以及竞争对手的动态。

例如,仔细研究销售数据可以发现,自家品牌的市场份额在逐年增长,而竞争对手的市场份额有所下降。

在消费者购买偏好方面,电动汽车市场的销量大幅度增长,代表了环保意识的觉醒。

三、消费者需求消费者需求是驱动汽车市场销售的重要因素。

通过分析销售数据,可以了解消费者的购买偏好和购车动机。

例如,经过数据分析可以发现,年轻人更倾向于购买时尚外观、智能科技配置的汽车。

此外,还可以了解到消费者对于油耗、舒适性、安全性等方面的要求。

通过深入了解消费者需求,企业可以在产品设计和营销活动中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期望。

四、竞争对手分析了解竞争对手的情况对企业来说至关重要。

通过对竞争对手的销售数据进行分析,可以了解他们的产品线、定价策略、渠道分布以及市场份额占比等信息。

例如,通过对竞争对手的销售数据分析,发现他们的SUV市场份额在逐年增长。

这样的信息可以帮助企业及时调整自身的产品战略,以满足市场需求。

五、价格因素分析价格是消费者购车时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

汽车行业数据分析报告

汽车行业数据分析报告

汽车行业数据分析报告1. 背景介绍汽车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一直备受关注。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汽车行业也在不断壮大和变化。

本报告旨在通过对汽车行业相关数据的深入分析,揭示当前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和市场状况,为相关企业和政府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2. 数据来源本报告所使用的数据主要来源于汽车行业协会、政府部门发布的统计数据、市场调研机构的报告以及相关企业公开披露的数据。

通过多方渠道搜集数据,并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行业整体发展情况分析3.1 汽车销量根据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汽车销量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

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速明显,成为推动整个汽车市场增长的重要力量。

传统燃油汽车销量虽有增长,但增速相对较缓。

3.2 汽车产能随着我国汽车产业不断发展,汽车产能也在逐步提升。

各大汽车生产企业纷纷扩大产能规模,加大投入研发生产线,以满足市场需求。

3.3 汽车消费趋势消费者对汽车需求逐渐多样化,除了传统的性能、品牌等因素外,环保、智能化等因素也成为消费者选择汽车的重要考量因素。

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等受到消费者青睐。

4. 品牌竞争分析4.1 主流品牌市场份额在我国汽车市场中,主流品牌竞争激烈。

各大品牌通过不断创新、营销策略等手段争夺市场份额,形成了一定的格局。

4.2 新兴品牌崛起随着消费升级和市场需求变化,一些新兴品牌逐渐崭露头角。

它们通过产品创新、定位精准等方式,在市场上获得了一定的认可度。

5. 智能化趋势分析5.1 智能驾驶技术应用智能驾驶技术是当前汽车行业的热点之一。

各大厂商纷纷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智能驾驶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提升驾驶安全性和舒适性。

5.2 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智能网联汽车是未来汽车发展的方向之一。

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实现车辆之间、车辆与道路基础设施之间的信息互联互通,提升交通效率和安全性。

6. 环保与可持续发展6.1 新能源汽车政策支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政策措施,包括补贴政策、减排政策等,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

汽车行业市场分析报告通用6篇

汽车行业市场分析报告通用6篇

汽车行业市场分析报告通用6篇汽车市场调查报告分析篇一据有关统计,20某某年1-3月份,全国轿车生产量为531779辆,比20某某年同产量567119辆下降6.23%,全国轿车销售量为560016辆,比20某某年同期销564114辆下降0.72%。

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20某某年1-3月份,全国型轿车生产量为121976辆,比20某某年同期产量87399辆增长39.56%,全国型轿车销售量为121842辆,比20某某年同期销量87528辆增长39.56%。

20某某年1-3月份,国内微型轿车在国内轿车的市场份额达到21.767%,比20某某年同期的市场份额15.52%提高了6.24个百分点。

国内微型轿车市场的走强,首先得益于政策环境面的根本改善,继去年下半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旨在扶植和鼓励节能经济型轿车发展的法律法规后,今年以来,国家有关部门再施重拳:今年两会期间,节约能源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成为社会各界形成的共识,4月初,北京市环保局高管在谈到今后北京私人汽车发展方向和规划时,首次明确支持首都小排量微型轿车的发展;其次,3月份国内汽油价格再次上调、4月份中石化汽油批发价格每吨上涨150元、国际原油价格不断上涨,期货原油价格达到创纪录的每桶60美元,汽油费用支出的不断增加,促使人们在购车时对汽车的使用成本,油耗指标的关心大大提高,节能省油的微型轿车无疑成为首选;另悉,近日财政部发出了《新的汽车消费税征税办法和税率》的征求意见稿,新办法可能把排量在1.0升及以下汽车的消费税税率降至1%或取消,具体调整有望在今年年内完成。

制定新的消费税征收办法是为了配合国家“对小排量汽车鼓励消费和对豪华车一类奢侈消费品加收消费税”的产业政策,以达到鼓励购买小排量车,改善车市消费结构的目的。

20某某年是我国汽车业变革的一年、成长的一年。

奇瑞出口美国、陆风出口欧洲……多家本土汽车制造商不断攻克着国际市场。

20某某年我国全年汽车产销累计570.77万辆和575.82辆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2.56%和13.54%。

汽车行业市场销售数据分析报告

汽车行业市场销售数据分析报告

汽车行业市场销售数据分析报告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之一。

汽车行业市场销售数据分析报告旨在对目前汽车行业的市场销售情况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以便为相关企业决策提供有力的支持。

一、汽车行业整体市场销售情况根据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汽车行业的市场销售呈现出稳定增长的态势。

截至今年6月,汽车销量达到XX万辆,同比增长X.X%,市场规模达到X亿人民币。

这一数据表明,汽车行业市场依然保持着较高的竞争力和潜力。

二、不同类型汽车销售情况对比分析1.小型汽车销售情况分析小型汽车一直以来都是市场销售的主力军,其销售量占整个汽车市场的XX%。

这主要得益于小型汽车具有经济实用、易于驾驶和维修等特点。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小型新能源汽车销售更是呈现井喷式增长。

然而,小型汽车市场竞争激烈,企业需要注重产品创新和差异化竞争来提升市场份额。

2.中型和豪华汽车销售情况分析相比小型汽车,中型和豪华汽车销售量较小,但其在市场销售额中占比相对较高。

中型汽车市场销售份额约为XX%,而豪华汽车的销售份额约为XX%。

中型和豪华汽车市场较小众化,目标消费群体主要为中高收入阶层,因此,企业应注重品质和服务,提升品牌价值,以满足消费者对于舒适、安全等高品质需求。

3.SUV和MPV销售情况分析SUV和MPV在当前汽车市场销售中占据重要地位,销售份额分别约为XX%和XX%。

SUV和MPV车型以其独特的外观设计和较大的乘坐空间,吸引了大量消费者的关注。

不过,随着竞争的加剧,企业也要不断提升产品品质和创新能力,以满足消费者对于个性化和多样化需求的挑战。

三、汽车市场销售影响因素分析1.宏观经济环境因素宏观经济因素对汽车市场销售影响较大。

如国家经济增长速度、居民可支配收入水平、物价水平等因素都会影响到汽车的购买力和消费者对汽车的需求水平。

因此,企业需要密切关注宏观经济环境的走势,及时调整市场策略以适应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月份汽车行业销售数据点评:2012年12月,汽车销量为180.99辆,环比增长1.05%,同比增长7.12%,月度环比和同比均呈不同程度增长,汽车销售形势总体稳定。

其中乘用车销售146.29万辆,环比增长0.11%,同比增长6.87%。

商用车销售34.70万辆,环比增长5.24%,同比增长8.20%。

乘用车增长稳健,商用车持续向好。

行业呈现持续复苏态势。

图1:2007-2012年汽车月度实际销量图2:2012年12月产销分类数据乘用车中,轿车销量99.78万辆,环比下降1.56%,同比增长5.23%;MPV 销量4.12万辆,环比下降3.62%,同比下降7.96%;SUV销量为20.71万辆,环比增长9.49%,同比增长19.35%;微客销量21.68万辆,环比增长10.26%,同比增长7.13%。

市场表现最为亮眼的仍是SUV。

目前国内汽车市场呈现明显的二元化趋势:一方面首辆车市场增幅可观;一方面是消费升级需求强烈。

过去购买5-10万元首辆车的消费者,开始了消费升级,这些消费者大多选择购买SUV。

所以预计未来几年SUV市场仍值得密切关注。

图3:2007-2012年乘用车月度实际销量12月份自主品牌和日系车的走势:一、中汽协首次将“自主品牌”改称为“中国品牌”。

中汽协的解释是:根据WTO规则,有产品生产地所属规则,所以改称为中国品牌,改的符合规则,顺理成章且比较清晰。

二、12月,中国品牌乘用车共销售68.86万辆,环比增长7.83%,同比增长16.93%,市场占有率为47.07%,比上月增长3.37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增长4.05个百分点,其中中国品牌轿车共销售34.49万辆,环比增长6.62%,同比增长22.71%,占轿车销售总量的34.56%,占有率比上月增长3.25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增长4.93个百分点。

中国品牌的市场竞争力持续提升。

三、日系乘用车本月销量为21.73万辆,环比增长27.64%,同比下降25.86%,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14.85%,比上月提升3.20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下降6.56个百分点。

预计目前中日钓鱼岛问题仍在持续发酵,日系车市场表现仍不容乐观。

据统计,2012年12月,销量排名前十位的SUV品牌依次为:哈弗、本田CRV、IX35、瑞虎、智跑、S6、逍客、Q5、胜达和途胜,分别销售3.13万辆、1.90万辆、1.39万辆、0.85万辆、0.81万辆、0.81万辆、0.76万辆、0.71万辆、0.70万辆和0.68万辆。

12月,上述十个品牌共销售11.74万辆,占SUV销售总量的56.69%。

1-12月,销量排名前十的SUV品牌依次是:哈弗28.12万辆、途观17.31万辆、本田CRV16.90万辆、IX3510.82万辆、逍客10.51万辆、瑞虎10.40万辆、RAV49.82万辆、Q59.02万辆、S68.69万辆、智跑7.6万辆。

上述十个品牌累计销售129.19万辆,占SUV销售总量的64.58%。

图4:2010-2012年乘用车自主品牌继续表现稳定商用车中,客车销量4.42万辆,环比增长12.69%,同比增长12.12%,销量继续保持增长。

受城镇化趋势和私人汽车保有量增加因素的影响,客车需求将持续增长。

10月1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各城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政策导向,也将助力客车需求的增长。

图5:2007-2012年商用车月度实际销量自年初以来,受宏观经济趋势下行的影响,货车需求明显不足,销量持续同比下降。

三季度货车销量与2011年同期持平或微幅增长的态势,10月份,货车销量21.54万辆,环比增长2.61%,同比增长6.12%,当月回到销量增长的轨道;11月货车销量23.06万辆,环比增长7.07%,同比增长11.35%;环比同比增幅有所扩大;12月货车销量24.23万辆,环比增长4.18%,同比增长12.34%。

2012年1-12月汽车行业销售数据点评:1-12月,汽车销量为1930.64万辆,同比增长4.33%,比1-11月提升0.30个百分点。

其中乘用车销售1549.52万辆,同比增长7.07%;商用车销量381.12万辆,同比下降5.49%。

乘用车中,轿车销量为1074.47万辆,同比增长6.15%,MPV销量49.34万辆,同比下降0.87%,SUV销量为200.04万辆,同比增长25.50%(比1-11月增幅又下降0.76个百分点),微客销量为225.67万辆,同比下降0.07%。

商用车中,客车销量42.56万辆,同比增长5.51%,货车销量265.34万辆,同比下降1.80%,半挂牵引车销售19.06万辆,同比下降25.98%;货车非完整车辆销量45.98万辆,同比下降21.45%。

图6:2012年分车型前十家生产企业销量排名(单位:万辆、%)据了解,2014年11月,汽车产销双双超过200万辆,月度产销基本保持较快增长。

2014年1~11月,我国汽车产销超过2100万辆,同比分别增长7.2%和6.1%。

一、11月汽车产业整体保持平稳增长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11月全国汽车产销分别为216.07万辆和209.09万辆,产销同比分别增长1.2%和2.3%;产销环比分别增长5.7%和5.2%。

1~11月,汽车产销分别为2143.05万辆和2107.91万辆,同比累计增长7.2%和6.1%,产销增幅较去年同期分别下降7.14和7.43个百分点。

(一)乘用车市场整体保持增长,轿车市场低迷,SUV同比增长超过37%11月,乘用车生产183.46万辆,同比增长2.9%,环比增长4.4%;销售177.53万辆,同比增长4.7%,环比增长3.9%。

其中,轿车销售107.43万辆,同比下降4.7%;MPV销售20.08万辆,同比增长42.9%;SUV销售41.46万辆,同比增长37.6%;交叉型乘用车销售8.56万辆,同比下降32.5%。

1~11月,乘用车产销分别为1797.83万辆和1763.97万辆,同比增长10.3%和9.2%。

其中,轿车销售1111.38万辆,同比增长2.6%;MPV销售169.98万辆,同比增长48.7%;SUV销售358.64万辆,同比增长34.1%;交叉型乘用车销售123.97万辆,同比下降17.4%。

1.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销量同比增速高于乘用车市场5.54个百分点11月,1.6升及以下乘用车销售120.7万辆,占乘用车销售市场的67.99%,比上月提高1.19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提高3.44个百分点;销量同比增长10.24%,环比增长5.73%,同比增速高于乘用车市场5.54个百分点。

1~11月,1.6升及以下乘用车销售1178.22万辆,占乘用车销售市场的66.79%,市场占有率同比提高0.13%;销量同比增长9.35%,增速同比低于乘用车市场0.15个百分点。

2.自主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连续四个月回升,SUV同比增长77.81%11月,自主品牌乘用车销售72.60万辆,同比增长5.47%,占乘用车销售市场的40.90%,占有率较去年同期提高0.31个百分点;其中,自主品牌轿车共销售25.41万辆,同比下降22.39%,占轿车销售总量的23.65%,占有率较去年同期下降5.38个百分点;自主品牌SUV共销售20.84万辆,同比增长77.81%,占SUV销售总量的50.27%,占有率同比增长11.36%。

1~11月,自主品牌乘用车共销售672.49万辆,同比增长3.71%,占乘用车市场的38.12%,占有率较去年下降2.02个百分点;其中,自主品牌轿车共销售244.51万辆,同比下降17.34%;占轿车销售总量的22%,占有率较去年同期下降5.3个百分点;自主品牌SUV共销售158.33万辆,同比增长45.24%,占SUV销售总量的44.15%,占有率同比增长3.38%。

(二)11月商用车销量同比下降7.1%11月,商用车生产32.61万辆,同比下降7.1%,环比增长13.9%;销售31.56万辆,同比下降9.2%,环比增长13.3%。

1~11月,商用车产销分别为345.22万辆和343.94万辆,同比分别下降6.4%和7.3%。

二、11月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10倍根据机动车整车出厂合格证统计,2014年11月,我国新能源汽车生产9728辆,同比增长10倍。

其中,纯电动乘用车生产3640辆,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生产2469辆;纯电动商用车生产1640辆,插电式混合动力商用车生产1977辆。

列入《免征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前两批的新能源汽车生产7932辆,占11月产量的81.5%。

2014年1~11月,新能源汽车累计生产5.67万辆,同比增长5倍。

其中,纯电动乘用车生产2.58万辆,同比增长近7倍,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生产1.36万辆,同比增长近25倍,燃料电池乘用车生产6辆;纯电动商用车生产7363辆,同比增长188%,插电式混合动力商用车生产9949辆,同比增长245%。

三、1.6升及以下节能环保乘用车市场快速增长据机动车整车出厂合格证统计,列入《节能产品惠民工程节能环保汽车(1.6升及以下乘用车)推广目录》(第一批)的163款车型中,11月量产车型有90款,共生产15.36万辆,与10月份相比增长了23.27%。

四、汽车行业重点企业经济运行指标增速保持平稳增长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1~10月,17家汽车行业重点企业集团完成工业总产值2.26万亿元,同比增长12.1%;累计完成营业收入2.53万亿元,同比增长11.1%;完成利税总额4477.24亿元,同比增长10.3%。

五、10月汽车进出口差额进一步拉大据海关统计口径,2014年10月,汽车整车进口12.14万辆,同比增长12.7%,进口金额50.44亿美元,同比增长7.3%;汽车整车出口7.65万辆,同比增长12.7%,出口金额10.98亿美元,同比增长9.5%。

2014年1~10月,累计整车进口118.76万辆,同比增长24.5%,累计进口金额507.19亿美元,同比增长29.5%;累计整车出口76.82万辆,同比下降1.7%,累计出口金额109.40亿美元,同比增长4.2%。

一、2014年汽车走势评述1、7月市场走势回顾7月全国狭义乘用车总体批发126.69万台,7月批发较去年同期同比增长9.8%,7月零售较去年同期同比增长12.5%;7月批发环比上月增长-12.5%,7月零售环比上月增长-8.3%;7月出口较去年同期同比增长-25.4%;7月厂家产销率91%,7月渠道批零率98%;14年1-7月生产累计增幅15.8%,14年1-7月厂家批发销售累计增幅13.9%。

从显示各月销量及波动的折线图看,今年市场销量波动幅度比去年小,但符合乘用车市场波动规律,因此销量环比下降是正常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