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地下系馆
地下空间:延展城市功能

受外界气候的影响 ,故特别受到居 民的
起 来,形 成立体化 的城 市。因此 ,应
欢迎 。 由于商 业 的营业 额 大 ,利润 率
高 ,因此如果布置 和经营得 当,有可能 在一定时期 内收 回建设投资 ,或用商业 收入弥补其他地下设施 ( 如交通 )收入
美 国从 建 筑 节 能 的 角 度 发 ,开 发 了一
校 园古典建筑传统风格 的问题 ,对 于各
种珍贵 图书文献 的保存也非常有利。
种利用太 阳能进行空调的半地下覆土住 宅 。房屋 向阳的一面大量开窗 ,屋顶和 其他外墙则在施工后覆土 ,以改善围护 结构 的热工性能 ,达到节能 的目的,一
般 可节 约 常规 能 源 5 % 以上 ,又 可 充 分 0 利 用 斜坡 地 形 ,因而 得 到 一 定 程 度 的推
广。
商业 空间
在 瑞典 加拿大 、联邦德国 、法国 等一些大城市 ,地下商场 、商店很多 , 日本的地下商业街更为著名 。对于商业
活动来说 ,由于不需要天然光线 ,人们 滞 留时间相对较短 ,在地下空 间中进行 是很合适 的。同时 ,大量人 流被 吸引到 地下去 ,对改善地 面的交通 与环境 也都
的不 足 ,经济效益 、社 会效益都 比较显
著。
文娱空间
像 电影 、戏剧 、音乐 、运动 、游
居住 空 间
在城 市 中 ,有 不 少居 民居住 在建 筑物的地下室或半地 下室。由于居住环
境 一 般 不 如 地 上 ,一 旦有 可 能 ,居 民都
泳等文化 、娱乐 、体育活动 ,即使在地
业 务空间
凡 办公 、会议 、教学 、实验 、医
建筑系馆案例分析册

美国爱荷华大学艺术与艺术历史学院
无条
划清界限
·邦德大学建筑学院教学楼 ·美国爱荷华大学艺术学院
·辛辛那提大学阿罗诺夫艺术中心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建筑和景观设计学院 ·波尔图建筑学院教学楼 ·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建筑系馆
小组成员 AAA BB Group member CC
1111111111 1111111111 1111111111
1111111111 1111111111 1111111111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建筑和景观设计学院
设计单位:美国斯蒂文•霍尔建筑事务所 所在国家:美国 所在地区:明尼苏达州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建筑和景观设计学院
发光盒子
明尼苏达大学建筑与景 观设计学院是一座迷人 的建筑,深夜里人们工 作时会发出光芒,让人 精神为之一振。这座建 筑由斯蒂芬•霍尔建筑 师事务所设计于 2002年建造完成,因 富有启发性和统一特质 而得到人们的充分认可, 例如其设计于1990年 获得了进步建筑奖。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建筑和景观设计学院
特色
2.向环境开放
新建筑的另一个特点是它的“臂”,端面是垂直的立面,面向周围环境 开放,“容纳了竖井并活跃了校园”。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建筑和景观设计学院
特色
2.向环境开放
建筑师希望加大行人交通流线,同时鼓励校园活动。此次增建项目包 括一间图书馆、礼堂、办公室、会议室、工作室,作为一座辅助建筑 设置在Thorshov和Cerny之前设计的一座建筑旁。
辛辛那提大学阿罗诺夫艺术设计中心
局部空间展示
辛辛那提大学阿罗诺夫艺术设计中心
总平面图
在建筑的功能设 置上,扩建部分 将实验室、办公 室和礼堂设在下 部两层,而把管 理办公、图书馆 和另一个讲堂设 于中间楼层,工 作室则被放在顶 层。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地下系馆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地下系馆外观之二
第六章 地下空间民用建筑 6.3 地下空间民用建筑实例
8
6.3.5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土木与矿物工程系系馆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地下系馆外观试验大厅上部及 日光传输装置外观
第六章 地下空间民用建筑 6.3 地下空间民用建筑实例
6.3.5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土木与矿物工程系系馆
9
第六章 地下空间民用建筑 6.3 地下空间民用建筑实例
6.3.5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土木与矿物工程系系馆 (5)评价:CME系馆设计是成功的,比较好地体现了地 下公共建筑设计的发展方向,在设计中力求解决建筑与 环境、建筑与能源等重大问题,同时在建筑艺术上也创 造了新的空间和新的环境。同时,作为一个地下建筑最 新技术的全面试验,也是成功的,虽然有些还不够完善, 但提供了一种思路和途径,其意义是深远的。系馆建成 使用后,受到广泛的赞扬,在这样一个大型和复杂的地 下公共建筑中,布置合理,使用方便,给人以宽敞、明 亮、朴素、舒适的印象。在相当一个时期内,成为大型 地下公共建筑设计的典范之一。
5
引入地下大厅 引入地下七层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地下系馆日光传输系统示意
第六章 地下空间民用建筑 6.3 地下空间民用建筑实例
6.3.5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土木与矿物工程系系馆
6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地下系馆外观之一
第六章 地下空间民用建筑 6.3 地下空间民用建筑实例
7
6.3.5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土木与矿物工程系系馆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从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地下系馆看下沉广场
第六章 地下空间民用建筑 6.3 地下空间民用建筑实例
6.3.5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土木与矿物工程系系馆
10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地下系馆阅览室
青年会干事笔下的中国(1895-1949)明尼苏达大学图书馆藏青年会档案简介

青年会干事笔下的中国(1895 1949):明尼苏达大学图书馆藏青年会档案简介Һ陈㊀肃①摘㊀要:明尼苏达大学图书馆所藏青年会档案记录了自1844年以来青年会在世界各国的拓展和发展历程.在这一过程中,中国虽不是青年会第一个涉足的亚洲国家,但却是青年会发展最快㊁青年参与程度最高㊁最受当时政界领袖认可的国家.该档案保存了中国各青年会城市协会1895至1949年间的档案资料,是研究晚清民国社会㊁文化㊁中西文化观念碰撞等不可多得的珍贵史料.关键词:青年会档案;中华青年会档案;考茨家族青年会档案;明尼苏达大学图书馆;青年会在中国C h i n a i n t h eYM C AF o r e i g nS e c r e t a r i e s r e p o r t s(1895-1949):B r i e f i n t r o d u c t i o no f t h eYMC A A r c h i v e s a t t h eU n i v e r s i t yo fM i n n e s o t aL i b r a r i e sҺ㊀S uC h e nA b s t r a c t:T h eY o u n g M e n sC h r i s t i a n A s s o c i a t i o n(YM C A)A r c h i v e sa t t h e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M i n n e s o t a L i b r a r i e s r e f l e c t t h ew o r l d w i d eYM C A m o v e m e n t s s i n c e1844.T h eC h i n ar e l a t e da r c h i v e s c o n t a i n①陈肃,洛杉矶加州大学东亚图书馆馆长.670天禄论丛◀中国研究图书馆员学会学刊 第7卷,2017年3月YM C Ac i t y a s s o c i a t i o n sc r o s sC h i n ab e t w e e n1895a n d1949.T h e y a r et h ei n v a l u a b l e p r i m a r y s o u r c e s f o r r e s e a r c hC h i n e s e s o c i e t y,c u l t u r e s,a n d t h e i m p a c t o fW e s t e r n c u l t u r e t oC h i n e s e s o c i e t y d u r i n g t h e l a t eQ i n g d y n a s t y a n d t h eR e p u b l i c a ne r a.K e y w o r d s:Y o u n g M e nC h r i s t i a nA s s o c i a t i o n(YM C A)A r c h i v e;N a t i o n a lC o mm i t t e eo fC h i n e s eYM C A A r c h i v e;K a u t zF a m i l y YM C A A r c h i v e;U n i v e r s i t y o fM i n n e s o t aL i b r a r i e s;YM C Ai nC h i n a一㊁背景要研究青年会在华历史(1895年至1949年),就必须到明尼苏达大学档案馆利用考茨家族青年会档案,因为青年会的主要档案都集中在了这里.可以说,不到明尼苏达大学,不利用其所藏的青年会档案,就无法开展对青年会历史的研究.考茨家族青年会档案非常丰富,有来自很多国家的青年会档案,所有档案并未按国家和组织排序.经过清点,与在华青年会相关的历史档案共有六大类:一是中华青年会总部统计年报和年鉴,共32份,约1800页,由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全国总会编写,编写年份为1902年至1939年.二是国际干事年度报告,共1095份共计9000多页,13个档案盒,早年的报告按国家和年份装订成册,后期报告未装订.年度报告由170余位1895年至1949年在中国各青年会城市协会服务的国际干事撰写.明尼苏达大学图书馆所藏的年度报告均已收入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那套史料集里.三是国际干事通信及报告,主要为干事们与亲友和家人的通信,共18个档案盒,每盒约有8个文件夹,按干事姓氏字母排序.曾在中国青年会服务过的国际干事的信件占其中的一部分,需要依据姓名查找.四是万余份国际干事个人档案,亦是按干事姓氏字母组织排序,还收集了几位华人干事如张伯苓㊁余日章等人的个人资料.170余位国际干事的个人资料都在此存档, 国际干事小传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图书馆藏基督教男青年会档案:中国年度报告(1896 1949)»附录)就是基于这部分档案撰写而成的.还有75位国际干事的个人档案未能在明尼苏达找到,而是借助了▶青年会干事笔下的中国(1895—1949):明尼苏达大学图书馆藏青年会档案简介其他档案资料或口述史资料撰写而成的.五是中华基督教青年会1905年至1949年间出版的中英文出版物.青年会出版部编写㊁出版和发行的中英文书刊现存100余种,其中图书约100种,期刊约30种,存放在青年会档案馆书架上,可以浏览.六是照片及相册,在华国际干事拍摄了3000余幅照片,多有标题和注释.内容主要是青年会在华活动如科学演示㊁公共卫生宣传㊁体育比赛和体育教育等,其中770余帧已数字化,详情和使用请见h t t ps ://w w w.l i b .u m n .e d u /e a s t a s i a n /p h o t o g r a p h s Gp r e G1949Gc h i n a Gy m c a Ga r c h i v e s .可能有人会问,这批资料是哪里来的?是否很全很系统?为什么又被称作考茨家族基督教青年会档案呢?要回答这几个问题,就需要简单的回顾一下青年会图书馆的历史.二、青年会历史图书馆简介考茨家族基督教青年会档案的前身是基督教青年会文献历史图书馆(T h e Y o u n g M e n sC h r i s t i n aA s s o c i a t i o nH i s t o r i c a l L i b r a r y),简称青年会历史图书馆(YM C A H i s t o r i c a lL i b r a r y )①.1877年,鲍恩(J a c o bT i t u sB o w n e ,1847 1925)被任命为哈德逊城市协会总干事,为走马上任做准备,他向青年会总部的国际委员索要青年会相关资料,令人失望的是,国际委员会没有任何资料可以提供给他.失望之余,鲍恩开始自己收集青年会的资料,他写信请世界各地的干事们提供所在协会的资料,干事们纷纷热烈响应他的请求,从各地给他送来资料.鲍恩编目整理收到的资料,并于1880年开始利用他收集的资料对干事进行培训.由于收藏量越来越大,鲍恩决定将这批资料捐赠给青年会国际委员会.1883年基督教青年会历史图书馆在鲍恩的办公室里正式创建②,该馆隶属北美国际基督教青年会.图书馆建立的初衷就是为了培训新干事,所以它继续770①②Y o u n g ,R o b e r t .1967. A H i s t o r y o f t h eY o u n g M e n sC h r i s t i n aA s s o c i a t i o n H i s t o r i c a l L i b r a r y , M a s t e r sT h e s i s ,L o n g I s l a n dU n i v e r s i t y .K a u t z YM C A a r c h i v e s .A c c e s s e d J u l y 3,2016,h t t p s ://w w w.l i b .u m n .e d u /y m c a /a r c h i v e s Gh i s t o r y Gm i s s i o n .870天禄论丛◀中国研究图书馆员学会学刊 第7卷,2017年3月收集㊁整理㊁编目和保存来自世界各地的城市及学校协会干事们提交的季度和年度报告㊁统计年报㊁连续出版物㊁介绍性小册子㊁干事们的通信㊁干事入会申请表及个人资料.图书馆自建立以来,一直在不停地收集,除非遇到重大事件或变故,一般无间断.该馆收集的资料主要是英文文献,也有部分中文㊁日文㊁韩文等的资料.1980年,位于纽约市的美国青年会总部决定迁往芝加哥,因经费有限,无处置放图书馆.1985年,几经考虑,青年会总部决定将该馆交与明尼苏达大学图书馆代管,青年会总会仍拥有该馆所有档案的版权,故任何出版其馆藏内容的计划,都必须提交青年会总部审核和批准.1996年考茨夫妇(R i c h a r d a n d M a r y E l d aK a u t z)捐赠80万美元用于该馆档案的脱酸处理和保护,基督教青年会历史图书馆遂改名为考茨家族基督教青年会档案馆(K a u t z F a m i l y YM C A A r c h i v e).可以说这是研究青年会历史最集中㊁最丰富㊁最系统的档案资料.三、青年会在华简史青年会于1844年发端于英国的一个以基督教徒而非以基督教教士为核心的组织.1851年青年会扩展到北美,首先进入加拿大蒙特利尔市,随后在美国波士顿市建立了北美基督教男青年会,随之又扩展到亚洲,包括日本㊁中国㊁印度等国.青年会于1895年扩展到中国,于当年12月在天津建立了第一个青年会城市协会,即天津基督教男青年会,简称天津青年会,直到1949年所有青年会撤离中国,停止了活动,至此,北美基督教男青年会在华长达54年的运作宣告结束.北美青年会在华传教始于该会的第一位国际干事来会理(W i l l a r d D.L y o n,1870-1949).来会理,1870年生于浙江余姚的一个长老会传教士之家,童年时家住杭州,1880年随父母返美接受教育,先后获文学学士(1891)㊁文学硕士(1894)和神学博士学位(1916).来会理从上大学起就热心传教活动,大学四年级时曾任学校青年会总干事,主编月刊«学生立志者».1890年代很多西方宗教教派把中国看成是一片处女地,积极在华开展传教活动.有鉴于此,▶青年会干事笔下的中国(1895—1949):明尼苏达大学图书馆藏青年会档案简介来会理多次撰文呼吁北美青年会应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机会,迅速派人来华传教,发展青年会组织.他认为,中国人口众多,青年数量巨大,且中国正处于巨大的社会㊁思想变革之中,青年知识分子普遍在寻找解救之途.因此,尽管在华传教组织多如牛毛,但以青年会独特的传教对象和传教理念,在华应当能大有作为.此时,恰逢在华传教士团体邀请北美青年会派人来华开展活动①,与来会理的主张不谋而合,于是青年会国际委员会决定派来会理赴华, 开疆辟土,传播青年会理念.青年会确有其独特发展理念.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基本特征是城市化,大量农村的青年来到城市谋生,很多人在城市中迷失了自我,并在城市中沦落.为了帮助他们,青年会以城市青年为发展对象,以宗教精神组织他们,为他们提供精神㊁生活与发展的依托.此外,青年会有明显的弱宗教化倾向.在英国时,只有基督徒并隶属某一教会的年轻人才能加入青年会.但到了北美,任何教会的基督徒都可以加入青年会.扩展到中国后,甚至不必是基督教教徒,只要是男青年就可以参加青年会.青年会以世俗的形式㊁宗教的精神来组织青年会.和其他教会不同,领导青年会的人被称作干事而不是教士,这些干事是普通信徒而不是神职人员;聚会场所不叫教堂而称会所;会所的建筑形式也不同于教堂而近于俱乐部:他们的这些举措都有助于赢得城市青年的欢迎.青年会来华后抓住中国青年知识分子渴望新知识㊁新文化的特点,首先推广新的人生理念和生活理念,提出要团结广大青年,帮助他们在德(s p i r i t u a l )㊁智(m e n t a l )㊁体(p h y s i c a l )㊁群(s o c i a l )四个方面全面发展②,这在中国青年中掀起了一股清新之风,颇得当时政要的青睐和支持.1920年代,孙中山㊁蒋介石㊁970①②W i l l a r dD.L y o n .C h i n a sc l a i m o nt h eY o u n g M e n sC h r i s t i a n A s s o c i a t i o no fA m e r i c a .F o r e i g n M a i l s ,M a y 1895,v o l .I I .B o x :C h i n a ,L y o n D.W i l l a r d P a p e r s ,1895-1935.K a u t z F a m i l y YM C A A r c h i v e sYM C Ao f t h eU S A.Y o u n g M e n sC h r i s t i a nA s s o c i a t i o n f o rT i e n t s i n (F r o mt h eP e k i n g a n dT i e n t s i nT i m e s o f D e c e m b e r 7t h ,1895).B o x :C h i n a ,L y o nD.W i l l a r dP a p e r s ,1895-1935.K a u t zF a m i l y YM C A A r c h i v e sYM C Ao f t h eU S A.天禄论丛◀中国研究图书馆员学会学刊 第7卷,2017年3月冯玉祥等都接见过青年会成员并为其题词①.虽然在1922年至1927年中国爆发了反基督教运动,各地青年会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但在1934年夏由蒋介石倡导的 新生活运动 中,青年会又受到推崇.宋美龄号召全国青年以青年会为 新生活运动 楷模,向他们学习,养成爱卫生㊁爱清洁的好习惯②.如此等等,都极大地扩大了青年会在中国青年中的影响,使其成为在这段时期中国青年中最为流行的组织.从1895年10月来会理抵达上海起至1935年止,青年会已在中国40个大中城市建立起了城市协会㊁在183所学校建立了学校协会③,使得中华青年会成了世界青年会运动中最活跃的成员.四、青年会在华的主要活动及其影响青年会在华54年,大体上经历了三个时期.首先是1895年至1907年的探索和建立期④,这段时期青年会主要进行建立基本组织体系和探索在华传教有效途径两方面工作.其中,尤以1895年第一个城市协会 天津青年会的建立和1902年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全国总会建立为标志性事件.1907年至1925年为快速发展和壮大期,在这期间,青年会迅速在全国各大城市和学府建立城市协会和学校校会,仅就城市协会而言,国际干事人数最多时,有上百位同080①②③④R e p o r tL e t t e r o fD r.J.H.G r a y O f t h eP h y s i c a l D e p a r t m e n t o f t h eN a t i o n a l C o mm i t t e e o fC h i n aD a t e dS h a n g h a iO c t o b e r30t h,1923.S h a n g h a i,1923,C h i n aY M C A F o r e i g nS e c r e t a r i e s R e p o r t1900-1928(i n c o m p l e t e).A n n u a l R e p o r t s.R e c o r d s o fYM C A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W o r k i nC h i n a.K a u t zF a m i l y YM C A A r c h i v e s.U n i v e r s i t y o fM i n n e s o t a.L e t t e r s f r o m M a y l i n g S o o n g C h i a n g t oE u g e n eT u r n e r,J a n u a r y5,M a r c h10,a n dA p r i l 7,1935.E u g e n eT u r n e r P a p e r s,C o r r e s p o n d e n c e s.R e c o r d s o fYM C A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W o r k i nC h i n a.K a u t zF a m i l y YM C A A r c h i v e s.U n i v e r s i t y o fM i n n e s o t aL i b r a r i e s.Y e a r B o o k a n d R o s t e ro f t h e Y o u n g M e n s C h r i s t i a n A s s o c i a t i o n so f C h i n a1935.S h a n g h a i:A s s o c i a t i o n P r e s s.1936.p.67-139.K a u t z F a m i l y YM C A A r c h i v e s.U n i v e r s i t y o f M i n n e s o t aL i b r a r i e s.来会理:«中华基督教青年会二十五年小史»,第1 10页.K a u t z F a m i l y YM C A A r c h i v e s,S p e c i a l C o l l e c t i o n s,U n i v e r s i t y o fM i n n e s o t a.▶青年会干事笔下的中国(1895—1949):明尼苏达大学图书馆藏青年会档案简介时在华服务,如1920年有107名㊁1921年有103名①.1922年的反基督教运动使得基督教在中国的扩张受到阻碍,青年会亦不能幸免.紧接着1929年美国爆发经济大萧条,北美基督教青年会资金紧缺,无力支持大批国际干事来华工作.来华国际干事空前减少,青年会也就进入紧缩与维持期.1930年代的 新生活运动 虽然带来了青年会的短暂复兴,但随后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使青年会活动再次萧条.1949年后,青年会在中国大陆的活动几乎完全停止.青年会的国际干事们在华50余年的历史中,不仅目睹了中国社会的变化,而且积极参与了中国社会的变化.目前考茨家族青年会档案馆所保存的1095份来自中国各地城市协会的报告,就是他们这段历史活动的见证.这些从青年会国际干事的视角对当时中国社会的描述㊁分析与评论,为学者们研究这段时期的中国社会,提供了独特而珍贵的历史材料!例如,中国最早的奥运梦想就与天津青年会文化干事饶柏师(C l a r e n c eH o v e y R o b e r t s o n ,1871 1960)有关.饶柏师1902年来华,1907年在天津青年会任文化秘书,除了教授语言和文化课程外,他还特别热心在中国推广体育运动和体育教育.他曾和张伯苓一起研究如何吸引政府关注体育和体育教育.1908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在伦敦举行,他们觉得可以通过宣传奥运会来吸引政府和民众对体育运动的关注.于是在1908年7月29日的一封信中,他提出了三个宣传口号: 中国何时能在奥运会中赢得一席之地? 中国何时能送一只获胜的参赛队? 中国何时能主办一场奥运会? ②2008年中国成功举办第29届奥运会,实现了百年前张伯苓和饶柏师的梦想.正是根据饶柏师的年度报告,我们可以确切得知,他在1908年首次提出在中国举办奥运会的梦想.虽然大部分中国报告出自1925年以前,但应该注意,1925年后仍然有部分青年会国际干事在华工作,他们的报告也对了解当时的中国有重大价值.例180①②C h i n e s e a n dF o r e i g nS e c r e t a r i e s o f t h eY u n g M e n sC h r i s t i n aA s s o c i a t i o no fC h i n aa so nD e c e m b e r 31,1922.K a u t zF a m i l y YM C A A r c h i v e s ,S p e c i a l C o l l e c t i o n s ,U n i v e r s i t y o fM i n n e s o t a .R o b e r t s o n l e t t e r t o M o t t ,I nJ u l y 29t h ,1908,f r o m P e i t a i h ot o M r .M o t t .B i o g r a p h i c a l F i l e ,F o l d e r R e p o r t L e t t e r s1902-1914,B o x 171,K a u t z F a m i l y YM C A A r c h i v e s ,S p e c i a l C o l l e c t i o n s ,U n i v e r s i t y o fM i n n e s o t a .280天禄论丛◀中国研究图书馆员学会学刊 第7卷,2017年3月如南京青年会干事费吴生(G e o r g eA s h m o r eF i t c h,1883 1979)对南京大屠杀的记载.费吴生生于苏州,在美国接受教育.1909年他到上海青年会任职,1936年任南京青年会副总干事.日军南京大屠杀期间他曾担任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主任,并短期担任过南京市代理市长.他在信件中记录了他所亲眼目睹的日军暴行.这些信件后被收入E y e w i t n e s s e st o M a s s a c r e:A m e r i c a n M i s s i o n a r i e sB e a rW i t n e s s t oJ a p a n e s eA t r o c i t i e s i nN a n j i n g(M.E.S h a r p出版社)㊁«天理难容:美国传教士眼中的南京大屠杀(1937 1938)»(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和«南京大屠杀史料集4:美国传教士的日记与书信»(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费吴生的笔记仅仅是一个突出例子,相信其他研究者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还可以在这套宝贵的资料集中发现其他重要线索和资料.此外,这些史料还可以深化某些领域的研究,如中国早期现代体育运动发展和体育教育研究.由于青年会注重体育和体育教育,因此在年度报告里有大量关于青年会干事在华推动现代体育运动和体育教育的记载.体育教育和体育运动是青年会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它吸引青年人参与的主要工具与途径.自1887年在青年会培训学校斯普林菲尔德学院建立起体育教育系以来,随着青年会向亚洲国家的拓展,体育教育就成为一个新的教育领域进入亚洲国家.在竞技体育方面,青年会不仅于1913年发起组织了远东运动会,而且组织菲律宾㊁日本㊁中国㊁印度等国家派遣运动员参加比赛.从表面上看,1913年的远东运动会是一个亚洲体育运动会,但实际上,它是青年会组织的一个内部体育运动会.组织这个运动会的目的,是为加强各国分会之间的合作,共同分享工作成果.此外,青年会还面向大众提出了 休闲健身体育 的概念.这个概念至今仍有现实意义,是推广和开展大众体育活动的重要理念.如果有学者能深入发掘青年会档案中关于体育教育和体育运动的档案,相信可以为深化我们对中国现代体育运动发展和体育教育史的理解做出独特的贡献.另一个有价值的材料是青年会提出的 四育 理念,这极可能是中国现代史上提出的第一个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如前所述,青年会曾提出了一个 四育 概念,即德育㊁智育㊁体育㊁群育,并在其组织内部相应设有德育部㊁智育部㊁体育部㊁群育部,负责推广这些教育. 四育 理念是青年会关于青年的全▶青年会干事笔下的中国(1895—1949):明尼苏达大学图书馆藏青年会档案简介面发展的基本理念.若此,值得研究的是,这 四育 理念与中国后来提出的各种全面发展观是什么关系有什么影响?有什么不同?青年会提出的 群育在当代中国是否有意义?为什么后来的各种全面发展观忽视了 群育?如此等等的问题,都值得当代中国研究学者认真思考.除了体育㊁全面发展观外,值得注意的还有青年会与中国早期公共卫生教育的密切关系.鉴于当时中国公共卫生条件落后㊁传染病肆虐的情况,青年会特别选派受过医学教育的干事到中国,在各地组织了大量的公共卫生教育与宣传活动.这些活动使青年会成为中国现代公共卫生宣传和教育的先驱之一①.然而从现有文献看,关于这个主题的研究还很少,只有几篇论文.显然这是理解现代中国公共卫生活动与教育发展的重要方面,值得学者们进一步发掘.显然,从事中国现代史研究但有不同研究旨趣的学者,还可以从中发现很多其他有价值的材料,以上只是我个人认为特别有意思㊁有价值的线索和资料.五、青年会中国年度报告的出版2012年,经过十年的努力,在何林夏先生和雷回兴女士多年的帮助下,«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图书馆藏基督教男青年会档案:中国年度报告(1896 1949)(附国际干事小传及会所小史)»计20卷,终于与读者见面了.该资料集收录了1095份国际干事在各城市协会撰写的年度报告,记录了他们在各城市协会长达半个世纪的所见所闻.这套资料集包括青年会在华活动档案中的三个部分.一是青年会在华国际干事向美国总部提交的1095份英文年度报告.这些报告来自不同青年会城市协会,它们独特视角下的报告是了解当时中国社会的一份重要史料.二是245位国际干事的生平小传,其目的是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国际干事们.小传的撰写主要依据的是考茨家族青年会档案中国际干事的个人简历㊁自我介绍材料和传记等史料,着重介绍了国际干事的家庭背景㊁受教育情况㊁来华前工作情380①B u ,L i p i n g . P u b l i cH e a l t ha n d M o d e r n i s a t i o n :T h eF i r s tC a m p a i g n s i nC h i n a ,1915–1916. S o c i a lH i s t o r y o f M e d i c i n e ,v o l .22,I s s u e 2,p p .305-319.480天禄论丛◀中国研究图书馆员学会学刊 第7卷,2017年3月况以及在华工作情况,希望小传对研究者们更好地了解和使用这批由国际干事们撰写的年度报告有益.三是介绍了38所城市青年会会所及4个会议中心,青年会会所在当时是该城市现代化的标志,会所的简要介绍可以帮助读者设想当年青年会在华活动的状况,从而更好地理解这些报告.这一部分内容是由时任明尼苏达大学图书馆考茨家族青年会档案馆馆员的达格玛 盖茨(D a g m a r G e t z)编写,依据的是余日章1929年撰写的«中华基督教青年会会所小史»①.余日章在1916年至1936年间任中华基督教青年会总会干事.达格玛在撰写这部分时根据新发现的资料,对余日章的报告做了一些补充.最后,希望有更多的研究者使用这份珍贵资料,为研究现代中国的早期发展做出贡献!这是对我们历时十年梳理㊁编撰㊁出版这份史料所付出的辛劳的最好回报.致谢:我能专心致志阅读㊁整理㊁编撰青年会中国报告㊁编写国际干事小传,要特别感谢明尼苏达大学图书馆给我的两次学术休假.非常感谢J a m e s C o g s w e l l,D a g m a r G e t z,M a r t h a S m a l l e y,T o m R o s e n b a u m,J e f f e r y M o n s e a u,R u t hT o n k i s sC a m e r o n,R y a nB e a n和L a r aF r i e d m a nGS h e d l o v给予的各种帮助,使整理编撰工作得以进行.衷心感谢何林夏先生㊁雷回兴女士及赵炬明先生给予的帮助,没有他们的支持㊁鼓励和协助,出版«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图书馆藏基督教男青年会档案:中国年度报告(1896-1949)(附国际干事小传及会所小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是不可能的.①D a v i dY u.R e p o r t o nA s s o c i a t i o nB u i l d i n g s i nC h i n a,M a y1929.K a u t zF a m i l y YM C AA r c h i v e s.U n i v e r s i t y o fM i n n e s o t aL i b r a r i e s.。
国内外地下空间(最新整理)

国内外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状况及发展趋势摘要:1、城市地下空间的基本概念和类型2、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已成为21世纪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3、国外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现状及发展形势4、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5、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展望关键词:基本概念开发利用现状发展形势展望空间一体化正文:城市地下空间的基本概念和类型地下空间就是指地表以下或地层内部,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就是讲现代化城市空间的发展,向地表下延伸,将建筑物和构筑物全部或者部分建于地表以下。
城市地下商业空间就是商业和市场需要而开发建设,处于地表以下的建筑,也程地下工程,按工程建设结构分为单独地下工程和和结合地面建筑修建的地下工程。
地下工程的类型,基本上可以划分为7类:第一是应付战争和灾难而修建的房屋工程,主要有指挥首脑工程,战略物资储备部、地下医院、疏散干道。
第二类是地下交通工程,如地铁、隧道、交通快速道。
廊等第四是物资仓储工程。
第五就是商业的地产工程,地下商业街、购物广场、娱乐广场。
第六文化体育工程,博物馆、图书馆、体育馆等。
第七医疗卫生工程,地下医院等等。
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已成为21世纪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是当今世界发达城市,发达国家和我国政府高度关注的重大发展战略,大家都知道,当前城市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土地资源紧张、绿地面积减少、城市人口激增,交通堵塞、能源消耗增大,环境污染、房价上涨等等,所以大力开发地下资源,开发利用地下空间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出路之一,大家知道,城市是国家和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是代表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城市地下空间是实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充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已经成为提高城市容量、缓解城市交通、改善城市环境的重要措施,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完全符合我国提出的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谐社会的要求,城市发展充分向地下发展延伸,是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鲜明特征之一。
06第六章城市地下公共设施规划

19
挪威的地下游泳馆
20
地下文化设施
地下的博物馆、展览馆、纪念馆、科技 馆、图书馆等。
美国哈佛大学的普塞地下图书馆,3层, 808平米。
美国密苏里堪萨斯城公园大学 美国明尼阿波利斯市南部商业中心地下
社区公共图书馆。
21
普塞地下图书馆
22
宗教与陵墓
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中国 印度建于岩石洞穴的庙宇
美国弗吉尼亚州斯顿特勒塞提小学 (1977)
明尼苏达土木矿业工程学院
16
美国科罗拉多州阿斯本怀特伍 德小学
17
地下娱乐设施
地下影剧院、音乐厅、舞厅、俱乐部、 游乐场及其它各类娱乐活动中心
西湖的大型地下娱乐宫 瑞典斯德哥尔摩市泊尔瓦德半地下音乐
厅,9000平米。
18
地下体育设施
各类体育场馆、游泳池、体育训练基地 美国乔治城大学雅特斯体育馆,建筑面
5
6
7
8
日本名古屋市中央公园地下街
9
日本东京市八重洲地下街
10
日本扎幌市大通地下街
11
日本大阪彩虹街地下街
12
日本京都站前广场地下街平面图
13
地下办公设施
安静、安全 明尼苏达大学威廉森大厅
14
美国加利福尼亚的萨克拉门托 州政府办公楼
15
地下科教设施
教育建筑,美国截止1967年在22个州建 有96个无窗学校。
各类公共设施地下空间适应程度
27
三 较适宜将地下公共设施建于地下空 间的情况
对城市历史风貌保护有明确的要求 出现保护名城风貌与作为城市繁华区矛
盾时 城市用地紧张,各功能用地需求难以由
浅谈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与利用

筑龙网 W W W .Z H U L O N G .C O M 浅谈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与利用摘要:本文简要论述了城市地下空间的含义及特点,并分别论述了城市地下空间开发与利用的必然性及可行性。
关键词:城市地下空间 开发 利用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以及生产和交通的发展,当今社会日益暴露出种种矛盾,其中主要矛盾是人口的不断膨胀和自然资源的减少,这些带来了城市地面用地短缺的问题. 因此,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利用不仅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城市地面空间及上空被高层建筑和高架路挤占,给自然环境带来很大影响. 开发地下空间将是城市可持续发展、解决城市土地紧缺的有效途径。
地下空间的发展将是21 世纪城市发展的主题.1.地下空间的含义及特点地下空间是相对地上空间而言的,指地球表面以下由天然或掘造形成的地下空间(表面下的空间) .泛指各种活、生产、防护的地下建筑物及构筑物(建筑物和结构) ,也可指某一类型的地下建筑,如交通隧道及国防工程等. 构筑物常指那些仅满足使用功能要求而对室内外艺术要求不高的建筑,如各种管沟、矿井、库房、隧道及野战工事等.开发利用地下空间资源具有下述几个特点.(1) 为城市规模扩展提供了十分丰富的空间资源,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途径;(2) 具有良好的密闭性与稳定的温度环境,适宜掩蔽及对环境温度有较高要求的工程,如指挥中心、精密仪器贮存室、生产用房等.(3) 节约城市用地,保护农田及环境,节约资源,改善城市交通,减轻城市污染等,如地下交通工程可将废气统一处理而不污染空气;(4) 地下空间建筑有较强的防灾减灾优越性,可有效地防御包括核武器在内的各种武器的杀伤破坏作用,对地震、风、雪等自然灾害及爆炸、火灾等灾害抵御能力较强,如对爆炸、火灾的蔓延控制较容易;(5) 地下空间建筑由于处在岩土中,因此施工难度大且复杂,一次性投资成本高,但使用寿命长. 其封闭的特性对设备要求较高,人们对其适应性较差;(6) 缺点是自然光线不足,与室外环境隔绝,对防水防潮要求较高等. 长期居住应选择地下岩土式或窑洞式建筑,全埋式地下空间建筑等适宜工业、国防公共场所、民防、交通与贮存等建筑.2.城市地下空间开发与利用的必然性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不是孤立的或偶然的现象,而是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受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所支配,同时也受到世界政治、经济、军事形势变化,以及各国在地理位置、经济条件上的差异的影响。
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与利用

日本的地下商业综合体。日本国土狭小, 城市用地十分紧张。积极拓展城市地下空 间已成为日本城市再开发的重要内容。尤 其是日本东京上野火车站的“地下街之端” 以及大阪的长掘地下街商业街,至今,地 下街已从扮演单一的商业角色演变成为一 个角色多样的地下综合体,包括集城市功 能如交通、商业等为一体的共同组成的大 集合。目前日本已在26个城市建造地下街, 至少多达150处,并且日进出人口数量达到 1200万人,约占其国民总数的八分之一到 九分之一之间。地下共同沟的数量在全球 兴建数量居于前列的国家中名列前茅。在 地下街里,环境怡人,且内部设计富有吸 引力,使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有达到去 除旅途的疲劳的作用。
• 现代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通常是以1863年英国伦敦建成 的第一条地下铁道为起点,进入20世纪后,一些大城市普遍陆 续修建了地下铁道,城市的地下空间开始为改善城市交通服务, 交通的发展又促进了商业的繁荣。自本世纪六十年代初至七十 年代末,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建设进入一个高潮,在数量 和规模上发展很快。日本东京、大阪的地下商业街,美国曼哈 顿的高密度空间的出现,都是在这一时期,以1973年石油危机 为转折点。从七十年代中期起,发展势头渐趋平缓。
城市环境迅速恶化, 开放空间越来越少 城市景观遭到破坏
开发地下空间将是城市 可持续发展,解决城市土 地紧缺的有效途径。
二、国外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概况
•
国外城市地下空间大规模开发利用起步早,已经历了大约150多年 的发展历程,经验成熟,现代城市地下空间建筑的出现.一般以1863 年英国伦敦建成的世界上第一条地铁为标志.国外地下空间开发利用 从大型建筑物向地下的自然延伸发展到复杂的地下综合体,再到地下 城,地下建筑在旧城的改造、再开发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地下市 政设施也从地下供水管网、排水管网发展到地下大型排水及污水处理 系统,地下生活垃圾的清除、处理和回收系统。以及地下综合管线廊 道.地下建筑的内部空间环境质量、防灾措施以及运营管理都达到了 ,地下空间的综 合利用虽比北欧等国起步晚,但地下街道、地下车站、地下铁道、地 下商场、地下共同沟的建设规模、成熟程度已居世界领先地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地下系馆地下七层平面
第六章 地下空间民用建筑 6.3 地下空间民用建筑实例
6.3.5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土木与矿物工程系系馆
4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地下系馆剖面
பைடு நூலகம்
第六章 地下空间民用建筑 6.3 地下空间民用建筑实例
6.3.5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土木与矿物工程系系馆
第六章 地下空间民用建筑 6.3 地下空间民用建筑实例
6.3.5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土木与矿物工程系系馆 (5)评价:CME系馆设计是成功的,比较好地体现了地 下公共建筑设计的发展方向,在设计中力求解决建筑与 环境、建筑与能源等重大问题,同时在建筑艺术上也创 造了新的空间和新的环境。同时,作为一个地下建筑最 新技术的全面试验,也是成功的,虽然有些还不够完善, 但提供了一种思路和途径,其意义是深远的。系馆建成 使用后,受到广泛的赞扬,在这样一个大型和复杂的地 下公共建筑中,布置合理,使用方便,给人以宽敞、明 亮、朴素、舒适的印象。在相当一个时期内,成为大型 地下公共建筑设计的典范之一。
第六章 地下空间民用建筑 6.3 地下空间民用建筑实例
6.3.5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土木与矿物工程系系馆
1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地下系馆总平面
第六章 地下空间民用建筑 6.3 地下空间民用建筑实例
6.3.5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土木与矿物工程系系馆
2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地下系馆地下一、二层平面
第六章 地下空间民用建筑 6.3 地下空间民用建筑实例
第六章 地下空间民用建筑 6.3 地下空间民用建筑实例
6.3.5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土木与矿物工程系系馆 (5)评价:CME系馆设计是成功的,比较好地体现了地 这些节能措施在威廉逊楼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更加全面, 另一个是在试验大厅西部设置一个三角形天窗,通过自 建筑的内部布置,体现既满足功能要求又创造良好的内 (3)设计意图与特点:为了探索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 既有在土层中也有在岩层中的情况,到目前为止还是唯 系馆的主要出入口设在东、西两部分的过渡处,也正是 (1)建设背景:明尼苏达大学土木与矿物工程系 (4)节能措施与效果:CME系馆的设计,把利用地下空 在这方面,土木与矿物工程系在全美处于领先地位, (2)工程概况:地下系馆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良好, 下公共建筑设计的发展方向,在设计中力求解决建筑与 更为综合,在技术上又有新的发展,例如在大厅南墙上 动跟踪日光的聚光镜和一系列传导装置,将天然光线一 部环境的设计意图。为了减轻人们在地下深部容易产生 新方向和新途径,地下系馆的建筑设计在处理建筑与自 一的先例。地下系馆主要由教室、实验室和行政办公室 下沉广场的最低点,使人们经广场从水平方向进入地下 原有系馆建于1912年,已属于应报废的建筑。1977年 间以节约能源和开发新能源作为主要研究和试验任务之 发起成立了“美国地下空间协会”(American 上部有15m厚土层,中间是一层9m厚的石灰岩层,下面 环境、建筑与能源等重大问题,同时在建筑艺术上也创 部做了一排高窗,由充水的玻璃圆筒组成,既能进光线, 直传输到地下最底层,效果还不够理想。所谓遥视系统, 的压抑感和与外界隔绝的孤独感(又称“幽闭恐惧 然条件、环境、能源、新技术以及人的生理和心理活动 三大部分组成。教室区平面呈半圆形,分隔成几个大小 建筑,与进入一般的地面建筑并无区别。下沉广场大部 确定将理工学院北端一块空地作为建设用地,场地相 一,把建筑能耗完全或基本上不依赖于常规能源作为追 Underground Space Association ),在校内成立了 为软质砂岩。整个建筑面积14100m2,其中10000m2建于 造了新的空间和新的环境。同时,作为一个地下建筑最 又能吸收阳光的辐射热,通过水的循环,用于大厅内夜 就是通过一系列的反射镜和折射镜将室外景象传输到三 症”),建立了两套试验性的新系统,即日光传输光学 之间的关系方面,作了多种方式和不同程度的尝试和试 不等的扇形平面教室和展览室,环绕在一个圆形休息厅 处在原有的“空间科学中心”建筑物的阴影中,可减少 当狭窄,周围布满过去各时期的建筑物,场地的一部 2 求的目标。主要内容有:太阳能供热,太阳能发电,天 “地下空间中心”(Underground Space Center)。 土层中,掘开法施工,完工后回填并覆土;其余4100m 新技术的全面试验,也是成功的,虽然有些还不够完善, 十多米深的地下空间,反映在一块玻璃屏幕上。由于图 间供热。这种充水玻璃墙(water-filled trombe 系统(solar optical system)和遥视光学系统 wall) 验。为了适应场地的形状和保留地面上的公共汽车终点 周围,圆厅内有天然光线;办公室则多数在南侧,面向 日光对地下教室屋顶的直射。这样的总体布置,使本来 分原为校内公共汽车终点站。在这样的条件下,如果 然冰和地下冷水供冷,日光传输照明(以上为主动系 因此,该系列用新建系馆的机会和自己在地下空间开 建在砂岩层中,顶部仅靠石灰岩层;上下两部分之间 但提供了一种思路和途径,其意义是深远的。系馆建成 作为集热器,同时具有窗的功能,是第一次在建筑中使 (remote view optics)。第一个系统分两部分:一个 像被缩小和不能变换视线角度,故效果并不是很好,还 站,将主体建筑布置在场地的东侧,向西北方向延伸, 一个下沉式庭院,以获得充足的阳光。岩层中的工程采 相当狭窄的场地显得宽敞,在几座原有建筑之间,形成 在地面上建一座现代形式的大楼,不但在建筑风格上 统),热稳定性的利用,南侧对外开窗以吸收太阳辐射 发利用方面的优势,决定采用全地下方案(95%在地 由两个竖井(内设楼梯和电梯)联系。岩洞底最深处 使用后,受到广泛的赞扬,在这样一个大型和复杂的地 有待改进,但是这种努力和尝试是值得肯定的。 用。由于采用了以上这些新技术和新系统,使CME系馆 是在结构试验大厅北侧设置一排天窗,通过定向和导光 在场地西侧形成教室部分,经一条地下通道可与相邻的 用光面爆破,喷锚结构,内做两层的全衬套,其中主要 一个有较高绿化和美化水平的,又有一定现代建筑风格 很不协调,有限的一点开敞空间也将被占用。当时, 热,小气候和植物的利用以阻挡夏季太阳辐射热等。 下),通过这一工程,在规划、设计,特别是在节能 距地表34m。系馆的结构试验室因跨度较大,且需要从 下公共建筑中,布置合理,使用方便,给人以宽敞、明 的节能效果达到50%以上。 装置,将光束传送到悬挑在试验大厅北墙上的走廊上, 建筑学院大楼的地下室相通。在地下教室的顶部,形成 为各种实验室和计算机房等。工程总造价1300万美元, 的新中心。对地下建筑及其地上部分,不是采取掩盖的 正值石油危机开始,建筑节能问题引起高度重视,利 等各方面,全面进行研究、试验,综合展示地下空间 地面上进出设备和构件,故顶部露出地面。像地下系 亮、朴素、舒适的印象。在相当一个时期内,成为大型 均匀照射,效果较好; 一个从西向东逐级下降的下沉广场。 单位造价920美元/m2。工程完成于1982年,获得美国土 方法,而是在保留开敞空间和原有校园风貌的前提下, 用地下空间节能成为主要的研究方向; 开发的最新技术和揭示地下空间利用的巨大潜力。 馆这样的一个建筑物,既有地上部分又有地下部分, 地下公共建筑设计的典范之一。 木工程学会1983年卓越工程成就奖。 充分显示由于采用新技术而产生的新建筑形象。
从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地下系馆看下沉广场
第六章 地下空间民用建筑 6.3 地下空间民用建筑实例
6.3.5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土木与矿物工程系系馆
10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地下系馆阅览室
5
引入地下大厅 引入地下七层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地下系馆日光传输系统示意
第六章 地下空间民用建筑 6.3 地下空间民用建筑实例
6.3.5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土木与矿物工程系系馆
6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地下系馆外观之一
第六章 地下空间民用建筑 6.3 地下空间民用建筑实例
7
6.3.5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土木与矿物工程系系馆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地下系馆外观之二
第六章 地下空间民用建筑 6.3 地下空间民用建筑实例
8
6.3.5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土木与矿物工程系系馆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地下系馆外观试验大厅上部及 日光传输装置外观
第六章 地下空间民用建筑 6.3 地下空间民用建筑实例
6.3.5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土木与矿物工程系系馆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