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75食品感官评定

合集下载

食品感官评定方法

食品感官评定方法

7.2 感官评价的检验方法
7.2.1 差别检验
差别检验分成两类: 总体差别检验 —— 笼统的回答两类产品是否
存在差异。 单项差别检验 —— 测定两个或多个样品之间
某一单一特征的差异。
差别检验的应用范围: 1. 确定产品之间的差异是否来自于成分、加
工过程、包装及贮藏条件的改变; 2. 确定产品间是否存在总体差别或单项差别; 3. 确定产品间是否可以相互替代; 4. 筛选和培训品评人员。
2MSe n
取α= 0.05,查 t 分布表,得出 t 值是
2.101,计算出 LSD 值是 1.05,如果两 种产品的平均值之差大于 1.05 ,则表明二 者有差别,反之,则没有差别。各产品的 平均值为:A (5.4)、B (6.2)、C ( 7.4)。
2. 参加人数 一般要求参加评定的最少人数是 16 个。 3. 试验程序 与三角检验相似。 4. 结果与分析 与三角检验相似。
(三)5 选 2 检验
1. 定义 同时提供给品评员五个以随机顺序排列的
样品,其中两个是同一类型,另三个是另 一种类型。要求品评员将这些样品按类型 分成两组的试验方法。 2. 参加人数 一般需要的人数是 10 ~ 20 人。
线性标度
也称为图标估计和视觉相似标度
(1)




(2)



(3)






(1)端点标示 (2)端点缩进 (3)有参照的线性标度
量值估计标度
一般对试验中第1个样品首先估计一个数值, 或已知一个固定数值,随后的样品都以第1个数 值为参照,按照一定的比例来估值。

食品感官评定

食品感官评定

4种基本味道:甜、酸、苦、咸五种基本感觉,即: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感觉是由感官产生的,具有如下属性:人的感觉可以反映外界事物的属性,感官是感觉事物的必要条件;人的感觉不只反映外界事物的属性,也反映人体自身活动和舒适情况;感觉虽然是低级的反映形式,但它是一切高级复杂心理的基础和前提;感觉的敏感性因人而异,受先天和后天因素的影响。

感官具有的共同特征是:①对周围的环境和机体内部的化学和物理变化非常敏感;②一种感官只能接受和识别一种刺激;③只有刺激量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对感官产生作用;④某种刺激连续施加到感官上一段时间后,感官会产生疲劳(适应)现象,感觉灵敏度下降;⑤心理作用对感官识别刺激有很大的影响;⑥不同感官在接受信息时,会相互影响。

感觉阈值:指感官或感受体对所能接受范围的上下限和对这个范围内最微小变化感觉的灵敏程度。

感觉阈值既有绝对感觉阈值,又有差别敏感阈值。

食品感官的基本规律:适应现象、对比现象、协同效应和掩蔽现象、变调现象影响味觉的因素:呈味物质的水溶性、介质、温度、不同味道本身的感受时间不同、身体状况嗅觉的生理特点:(1)嗅觉对气味的适应性嗅觉适应会产生3种反应:①从施加刺激到嗅觉疲劳,嗅感减弱到消失有一定的时间间隔;②在产生嗅觉疲劳的过程中,嗅味阈逐渐增加;③嗅觉对某种刺激产生疲劳后,嗅感灵敏度再恢复需要一定的时间。

(2)嗅味的相互影响当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气味混合到一起时,可能产生下列结果:气味混合后,某些主要气味特征受到压制或消失,从而无法辨认混合前的气味;产生中和作用;混合中某种气味被压制而其他的气味特征保持不变,即失掉了某种气味;混合后原来的气味特征彻底改变,形成一种新的气味;混合后保留部分原来的气味特性,同时又产生一种或者几种新的气味。

(3)不愉快气味的掩盖各种气味之间存在掩蔽现象。

(4)嗅觉的敏感性人的嗅觉相当敏锐,可感觉到一些浓度很低的嗅感物质,这点超过化学分析中仪器方法测量的灵敏度。

感官评价标准

感官评价标准
异味浓 (12以下)
滋味30分
软硬适口,味道均匀(28-30)
软硬可接受,味道均匀(25-27)
过软或过硬,味道不均匀(22-24)
过软或过硬,味道怪异(22以下)
总分
评分
意见
备注:取适量试样置于白盘中,在自然光下观察组织形态、色泽和有无杂质情况。然后熟制后嗅闻和品尝,检查其气味和滋味。参照DB31/ 2016-2013食品安全地方标准调理肉制品和调理水产品
感官评价标准
指标
分数
标准
打分
编号1
编号2
编号3
编号4
编号5
编号6
编号7色泽10分
外表呈红色,肉质颜色较好(8-10)
外表浅红,肉质颜色正常(5-7)
外表颜色异常(4以下)
杂质
10分
外表及内部均无肉眼可见杂质(8-10)
略有杂质,不易发现(5-7)
有明显杂质(5以下)
组织形态满分30
弹性10分
弹性好 (8-10)
弹性较好 (5-7)
弹性差 (5以下)
调味料20分
调味料均匀分布(18-20)
调味料稍不分布均匀(15-17)
调味料分布不均匀(12-14)
调味料分布极不均匀(12以下)
风味满分50
气味20分
柔和的特有香味(18-20)
气味较正常,芳香不足 (15-17)
略有异味 (12-14)

最新食品感官评定检验方法和标度PPT课件

最新食品感官评定检验方法和标度PPT课件

二、常用标度方法
1.类项标度法:
定义1:评价员就样品的某项感官性质在给定的数值或等级中 为其选定一个合适的位置,以表明它的强度或自已对它的 喜好程度。
定义2:评价员根据特定而有限的反应,将数值赋予察觉到的 感官刺激。
类项标度的数值不能说明一个样品比另一个样品多多少。
应用标度有:顺序标度和等距标度
类项标度举例
②横向迅速切割叶片 ③右手捏
• ④选用最薄的一片制成临时装片 入水中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⑤把刀片夹缝中存在的薄片放
• A.⑤④③②① ④
B.①⑤④③② C.①③②④⑤ D.①③②⑤
• 20.济南植物园环境优美,种植了大量的绿色植物。 在移栽过程中园林工人截去了树的大
• 部分枝叶,这种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 A.阻止新陈代谢 B.降低蒸腾作用C.阻止呼吸





• A.③④①②B. ③④②①C. ④③②①D.④③①②
• 7.“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和“箭茁脆甘欺 雪菌,蕨芽珍嫩压春蔬。”这
• 两句 加点的诗句分别描述了哪两类植物繁殖后的自然景 观?
• A.藻类植物和蕨类植物 B.藻类植物和苔藓植物
• C.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 D.苔藓植物和藻类植物 .
1.“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描述了生物的哪项基本特征 A.新陈代谢 B.生殖 C.遗传 D.生长发育 2.一只小羊在休闲地吃草。羊比草多了下列哪种结构层次
A.细胞 B.组织 C.器官 D.系统 3.根据右图判断②③④⑤的过程分别是
A.细胞分裂、细胞生长、细胞分化、细胞分化 B.细胞分裂、细胞分化、细胞生长、细胞分化 C.细胞分化、细胞分化、细胞分裂、细胞生长 D.细胞分化、细胞分裂、细胞分化 、细胞生长

食品感官评定

食品感官评定
食品感官评定
15:58:46
第一部分 感官评定基本知识
食品的质量指标有哪些? 人们日常采购食物的接收标准是什么?
15:58:46
第一章 概 述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食品感官评定概念 是根据人的感觉器官来检查或测定食品 的特性(外形、色泽、味道、质感、 稠度等),并对食品质量做出评价。
注:食品感官评定、食品感官分析、食品感 官鉴定、食品感官检验、食品感官评价
在评定两种食物时,应先品尝味道低的 食物,然后品尝高浓度的食物,因为两 种不同味觉的食物会相互影响。
例如:
15:58:46
味觉
检查糖与苹果,如果先检查糖,再检查 苹果,那么就感到苹果的甜味清淡无味 。这是因为糖吸附了苹果中挥发性的芳 香物质,同时糖的甜度也掩盖了苹果的 味道,所以在评价食品味道时,应先检 查低浓度后检查高浓度的食品。
良质大豆油:呈黄色至橙黄色。 次质大豆油:呈棕色至褐色。
15:58:46
纯净油脂是无色、透明、略带粘性的液 体。但因油料本身带有各种色素,在加 工过程中这些色素溶解在油脂中而使油 脂具有颜色。油脂色泽的深浅,主要决 定于油料的含脂溶性色素的种类及含量 ,油料籽品质的好坏,加工方法,精炼 程度及油脂贮藏过程中的变化等。
15:58:46
蛋壳有裂纹,格窝现象;蛋壳破损,蛋 清外溢或壳外有轻度霉斑等。手摸有光 滑感。蛋与蛋碰击发出哑声(裂纹蛋),摇 动时内容物有流动感。有轻微的生石灰 味或轻度霉味。二类次质鲜蛋,蛋壳发 暗,壳表破碎且破口较大,蛋清大部分 流出。手掂重量轻;蛋拿在手掌上翻转 时总是一面向下(贴壳蛋),属次质鲜蛋 。
玻璃管中透过光线观察有没有异常现象。
15:58:46
食品感官评定中的主要感觉 2、听觉

食品感官评价

食品感官评价

1.食品感官评定利用人体自身感觉的刺激反应即感受,如味觉,嗅觉,听觉和触觉用符号或文字做实验记录的数据,对食品的各项感官指标,如色香味形等做出评判已获得客观真实地数据,并利用数理统计手段,分析得到的数据对食品的感官质量进行综合评定的方法2.食品感官评定的意义1.是人类,动物择食的最基本方法2.是食品市场调查,产品研发,品质控制,品质评价的重要手段3.可及时,准确的鉴别出异常食品,便于及时处理4.由于灵敏度高,方法简便实用,在国内外得到广泛应用5.是理化检验,微生物检验的补充手段3.食品感官评定作用4.食品感官评定特点1.技术特点:通过人的主观感觉,精确测量人对食品各种感官特性的反应,并把可能存在的各种偏见降低到最低2.活动特点组织:评价员的组成,评价程序的简历,评价方法的设计,评价是环境条件的控制,目的是使评定在一定的控制条件下制备和处理样品,在规定的程序下进行试验,使各种偏见和外界因素对结果的影响降到最低测定:根据感觉采集数据,在产品的性质和人的感知之间建立联系分析:对数据进行数理统计分析结论:在分析基础上进行合理判断,得出结论5.感觉概念感觉就是客观事物的各种特征和属性,通过刺激人的不同感觉器官引起兴奋经神经传导反映到大脑皮层的神经中枢,从而产生的印象和反应6.感觉阈概念感官对所能接受刺激变化范围的上下限和对该范围内最微小变化产生感觉的灵敏程度7.感觉疲劳概念是经常发生在感官上的一种现象,各种感官在同一种刺激施加一段时间后均会发生程度不同的疲劳,疲劳现象发生在器官的末端神经,感受中心的神经和大脑的中枢神经上,疲劳的结果,是感官对刺激感受的灵敏度急剧下降8.影响感觉的因素1.感觉疲劳2.心理现象对比现象:对比增强现象:当两个刺激同时或相继存在时,把一个刺激的存在造成另一个刺激增强的现象在感觉这两个刺激的过程中,两个刺激量都未发生变化,而感觉上的变化,只能归于这两种刺激同时或先后存在对人心理上产生的影响,对比增强现象分同时对比和先后对比两种对比减弱现象:与对比增强现象相反,若一种刺激的存在减弱了另一种刺激,则将这种现象称为对比减弱现象相乘作用:当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刺激同时施加时,感觉水平超出每种刺激单独作用效果叠加的现象变调现象:当两个刺激先后施加时,一个刺激造成另一个刺激的感觉发生本质变化的现象阻碍作用:当某种刺激的存在阻碍了对另一种刺激的感觉时,称为阻碍作用3.年龄因素4.生理因素5.温度因素、6.心理因素9.范式实验概念:一种气体物质不送入口中而在舌上被感觉出的技术方法:首先,用手捏住鼻孔,通过张口呼吸,然后把一个盛有气味物质的小瓶放在张开口旁,迅速地吸入一口气并立即拿走小瓶,闭口,放开鼻孔,使气流通过鼻孔流出,从而在舌上感觉到该物质10.四种基本味11.我国味的分类12.影响味觉的因素13.样品制备区的要求、1.环境条件良好的通风性能,防止制备过程中样品的气味传入试验区样品制备区应与试验区相邻感官,鉴评人员入试验区时不能,通过样品制备区样品制备区内所使用的器皿,用具和设施都应无气味适合的上,下水2.常用设施和用具样品制备区应配备必要的加热保温设施以保证样品能适当处理和按要求维持在规定温度下,样品制备区还应配备贮藏设施,能存放样品,试验器皿和用具,根据需要还可以配备一定的厨房用具和办公用具14. 样品制备的要求1.均一性:就是指制备的样品除所要评价的特性外,其他特性应完全相同2.样品量:感官鉴评人员,实际能够鉴评的样品数取决于下列几个因素1.感官鉴评人员的预期值:这主要指参加感官鉴评人员,事先对试验了解的程度和面的信息对所进行试验难易程度的预估2.感官评定人员的主观因素:对试验重要性的认识,对实验的兴趣,理解,分辨未知样品特性和特性差别的能力3.样品特性:样品特性强度越高,能够正常鉴评的样品数越少,强烈的气味或味道会明显减少可鉴评的样品数3.精确定量:样品总量,分量都要精确定量4.严格操作:制备的时间,温度,搅拌速率等制备条件要严格控制15. 感官评价员分类专家型,消费者型,无经验型,有经验型,训练型16. 筛选中应注意的问题1.最好使用与正式试验相类似的实验材料2.要根据各次的实验结果随时调整实验的难度3.参加筛选的人数应多些4.多次筛选强烈的气味或味道会明显减少可鉴评的样品数17. 标度种类名义标度:对事件的赋值仅作标记,不反应序列特征。

食品感官评价食品感官评定

食品感官评价食品感官评定

3.6、影响味觉的因素
呈味物质的结构; 温度:甜、酸最佳感觉温度35~50℃、咸18~35℃、苦10℃; 介质:介质的粘度; 身体状态:疾病和营养状况、饥饿和睡眠、年龄和性别。
3.7、味感的识别与衡量技术
是指味的定性与定量鉴别,如识别各种味道的标准液,一般要求室温,漱口水要用制作标准 液的水溶液,小口吸吮样品(15ml左右),接触到舌各部位,停留3 秒左右,吐入废液桶,清水 淑口,等待15~60秒,再品尝下一样品。
食品感官评价食品感官评定
一、外 观 (appearance) 物质或物体的所有外部可见特性。
1. 颜色 Munsell颜色系统的基本属性:色调、明度、饱和度。
可见光范围:380nm~780nm 红橙黄绿青 蓝 紫
700 620 580 510 490 470 400(nm)
2. 大小和形状 食品的长度、厚度、宽度、颗粒大小、几何形状等。
2、触觉
触觉分两种感受:触感和动感 触感:触摸的感觉和皮肤上的感觉,感受冷、
热、光滑、粗糙、弹性等; 动感:深层压力的感觉,感受重量、硬度、
黏性等。
3、味觉
3.1、味觉的产生 可溶性呈味物质 →味蕾(味细胞) →感觉神经→大脑味觉中枢→味觉
味蕾:味觉的感受器,是由大约30~50个 细胞聚集成簇形成的分层小球;主 要分布在舌头表面、上颚的粘液中 和喉咙周围。
香气:由口腔中的食品逸出的挥发性成分所引起的通过鼻腔获得的嗅觉感受; 味道:由口腔中溶解的物质所引起的通过咀嚼获得的味觉感受; 三叉神经感:也叫化学感觉,是口腔和鼻腔黏膜内的神经末端所感知到的刺激感或侵入感.
五、声音 (voice) 听觉系统感受到的食品发出的声响。 声音特性包括:
音调—声音的频率,单位赫兹 HZ; 音量—声音的强度,单位分贝dB; 持续性—声音随时间的持续程度。

食品感官评定及其应用

食品感官评定及其应用

食品感官评定及其应用一、引言在食品行业中,食品的质量和口感对消费者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而食品感官评定作为一种直观、客观的评价方法,对于判断食品的品质和口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通过对食品感官评定的介绍以及其在食品行业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二、食品感官评定的概念与分类食品感官评定是指通过人的感官器官(包括味觉、嗅觉、视觉、听觉和触觉)对食品进行感官判断和评价的过程。

根据评定的目的和方法,食品感官评定可以分为以下几类:2.1 品尝评价品尝评价是指通过品尝食品,使用味觉、嗅觉和口感来评定其品质和特点。

品尝评价主要用于判断食品的味道、气味、口感等方面的特点,并通过对比、描述等方式进行评价。

2.2 外观评价外观评价是指通过观察食品的外观特点,如颜色、形状、质地等来评定其品质和形态。

外观评价主要用于判断食品的色泽、外形、表面质量等方面的特点,并通过直观的视觉感受进行评价。

2.3 听觉评价听觉评价是指通过听觉感受来评定食品的品质和特点。

例如,通过听食物的咀嚼声、烹饪过程中产生的声音等来评价食品的口感和质地。

2.4 触觉评价触觉评价是指通过触摸感受来评定食品的品质和特点。

触觉评价主要用于判断食品的质地、温度等方面的特点,并通过手感等方式进行评价。

三、食品感官评定的重要性食品感官评定在食品行业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以下是食品感官评定的几个重要作用:3.1 检验食品质量食品感官评定可以通过消费者的感官反应,直观地判断食品的质量。

通过品尝、观察、听觉和触觉等评价方式,可以检验食品的味道、外观、口感、新鲜度等指标,判断食品是否符合消费者的需求。

3.2 优化产品配方和工艺通过食品感官评定,可以了解到消费者对于食品的偏好和口味需求,进而对产品的配方和工艺进行优化和改进。

通过收集消费者的评价和反馈,生产商可以针对性地调整产品的口感、香味、颜色等特点,以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3.3 评价市场竞争力食品感官评定可以对不同产品进行评价和比较,进而评价其市场竞争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般情况下,感觉疲劳产生越快, 感官灵敏度恢复就越快。
食品感官评定
➢ 对比增强现象。两个刺激同时或相继存在时, 一个刺激的存在造成另一个刺激增强的现象 。
➢ 对比减弱现象。一种刺激的存在减弱了另一种 刺激的现象。
➢ 变调现象。两个刺激先后施加时,一个刺激造 成另一个刺激的感觉发生本质变化的现象。
➢ 相乘作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刺激同时施加时, 感觉水平超出每种刺激单独作用效果叠加的现 象。
➢ 阻碍作用。某种刺激的存在阻碍了对另一种刺 激的感觉。
食品感官评定
第二节 味觉及食品的味觉识别
➢ 味觉是人的基本感觉之一,对人类的进化 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味觉一直是人类 对食物进行辨别、挑选和决定是否予以接 受的主要因素之一。同时由于食品本身所 具有的风味对相应味觉的刺激,使得人类 在进食的时候产生相应的精神享受。味觉 在食品感官鉴评上占据有重要地位。
食品感官评定
2、差别阈:指感官所能感受到的刺激的最 小变化量。差别阈不是一个恒定值,它 会随一些因素而变化。 韦伯改良公式:
k=ΔI/(I+Ir)
ΔI——差别域 ;I ——刺激量;
k ——常数,又称韦伯分数;
Ir ——附加刺激量。
食品感官评定
三、感觉的变化现象
➢ 感觉疲劳是经常发生在感官上的一种现象。 各种感官在同一种刺激施加一段时间后,均 会发生程度不同的疲劳。疲劳现象发生在感 官的末端神经、感受中心的神经和大脑的中 枢神经上,疲劳的结果是感官对刺激感受的 灵敏度急剧下降。
➢ 五种基本感觉之外,人类可辨认的感觉还有: 温度觉、痛觉、疲劳觉等多种感觉。
食品感官评定
感觉的类型
感觉类型 感受器官
感受器名称
感觉内容
视觉 听觉 嗅觉 味觉 触-压觉
速度觉
固有感觉 内脏感觉
眼 耳 鼻 舌 口唇、舌、皮肤

肌肉 内脏、体腔膜
视杆和视锥细胞 耳蜗毛细胞 嗅神经元 味蕾
游离神经末梢、 毛囊感受器等
进 入 夏 天 ,少 不了一 个热字 当头, 电扇空 调陆续 登场, 每逢此 时,总 会想起 那 一 把 蒲 扇 。蒲扇 ,是记 忆中的 农村, 夏季经 常用的 一件物 品。 记 忆 中 的故 乡 , 每 逢 进 入夏天 ,集市 上最常 见的便 是蒲扇 、凉席 ,不论 男女老 少,个 个手持 一 把 , 忽 闪 忽闪个 不停, 嘴里叨 叨着“ 怎么这 么热” ,于是 三五成 群,聚 在大树 下 , 或 站 着 ,或随 即坐在 石头上 ,手持 那把扇 子,边 唠嗑边 乘凉。 孩子们 却在周 围 跑 跑 跳 跳 ,热得 满头大 汗,不 时听到 “强子 ,别跑 了,快 来我给 你扇扇 ”。孩 子 们 才 不 听 这一套 ,跑个 没完, 直到累 气喘吁 吁,这 才一跑 一踮地 围过了 ,这时 母 亲总是 ,好似 生气的 样子, 边扇边 训,“ 你看热 的,跑 什么? ”此时 这把蒲 扇, 是 那 么 凉 快 ,那么 的温馨 幸福, 有母亲 的味道 ! 蒲 扇 是 中 国传 统工艺 品,在 我 国 已 有 三 千年多 年的历 史。取 材于棕 榈树, 制作简 单,方 便携带 ,且蒲 扇的表 面 光 滑 , 因 而,古 人常会 在上面 作画。 古有棕 扇、葵 扇、蒲 扇、蕉 扇诸名 ,实即 今 日 的 蒲 扇 ,江浙 称之为 芭蕉扇 。六七 十年代 ,人们 最常用 的就是 这种, 似圆非 圆 , 轻 巧 又 便宜的 蒲扇。 蒲 扇 流 传 至今, 我的记 忆中, 它跨越 了半个 世纪, 也 走 过 了 我 们的半 个人生 的轨迹 ,携带 着特有 的念想 ,一年 年,一 天天, 流向长
食品感官评定
一、味觉生理学
➢ 味觉是可溶性呈味物质溶解在口腔中对味 感受体进行刺激后产生的反应。从试验角 度讲,纯粹的味感应是堵塞鼻腔后,将接 近体温的试样送入口腔内而获得的感觉。 通常,味感往往是味觉、嗅觉、温度觉和 痛觉等几种感觉在嘴内的综合反应。
食品感官评定
➢ 口腔内舌头上隆起的部分——乳头(Papilla)是最 重要的味感受器。在乳头上分布有味蕾(taste— buds)。味蕾是味的受体,它的形状就像一个膨 大的上面开孔的纺锤。
产生疲劳适应现象,感官灵敏度随之明显下降。 ➢ 心理作用对感官识别刺激有影响。 ➢ 不同感官在接受信息时,会相互影响。
食品感官评定
感觉的分类
➢ 五种基本感觉,即:视觉、听觉、触觉、嗅觉 和味觉。
➢ 基本感觉都是由位于人体不同部位的感官受体, 分别接受外界不同刺激而产生的。
➢ 视觉、听觉和触觉是由物理变化而产生,味觉 和嗅觉则是由化学变化而产生。因此将感觉分 为化学感觉和物理感觉两大类。
半规管、椭圆囊 和球囊 腱器官神经末梢 神经末梢
色、形 声音 香气 酸甜咸苦等 压力感
加速度
运动用力感 饥饿、渴
食品感官评定
二、感觉的度量
感觉阈:指感官或感受体对所能接受范围的上下 限和对这个范围内最微小变化感觉的灵敏程度。
感觉阈分为下列两种: 1、绝对阈:指以产生一种感觉的最低刺激量为下
限,到导致感觉消失的最高刺激量为上限的一个 范围值。低于该下限值的刺激称为阈下刺激,高 于该上限值的刺激称为阈上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激,而刚刚能引起 感觉的刺激称为刺激阈或察觉阈。
长 的 时 间 隧 道,袅
201175食品感官评定
食品感官评定
教材及参考书目
1、张水华等.食品感官鉴定. 广州:华南理工 大学出版社, 1999
2、吴谋成.食品分析与感官评定. 北京:中国 农业出版社, 2002
3、李衡等.食品感官鉴定方法及实践.上海 :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1990
4、Harry T. Lawlass 等著,王栋等译. 食品 感官评价原理与技术. 北京: 中国轻工业出 版社, 2001
食品感官评定
食品感官评定
食品感官评定
食品感官评定
食品感官评定
食品感官评定
食品感官评定
感官:由感觉细胞或一组 对外界刺激有反应的细胞 组成,这些细胞获得刺激 后,能将这些刺激信号通 过神经传导到大脑。 比如:人的五官
食品感官评定
感官的特征
➢ 对周围环境和机体内部的化学和物理变化敏感。 ➢ 一种感官只能接受和识别一种刺激。 ➢ 只有刺激量在一定范围内才会对感官产生作用。 ➢ 某种刺激连续施加到感官上一段时间后,感官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