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画书分类介绍

合集下载

绘本的界说与类别

绘本的界说与类别

界定绘本
界定绘本
绘本,英文为Picture Book,直译为“图画书”。它是以图画为主、文字为 辅的一种书籍形式,通过视觉和语言两种媒介,为读者展现出一个充满想象力的 世界。绘本通常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界定绘本
1、直观性:绘本以图画为主,通过生动的画面直接传达故事情节和情感,使 儿童能够迅速理解并产生共鸣。
四、成人绘本研究的意义
四、成人绘本研究的意义
成人绘本研究的意义在于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成人读者的心理和情感 状态。几米绘本作为成人绘本的一种代表,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主题引 起了广泛的共鸣。通过对几米绘本的研究,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成人读者对于 爱、孤独、生命等基本人生课题的和思考。同时,几米绘本作为一种文化现象, 也为我们提供了探讨当代社会文化内涵与个体精神生活之间关系的途径。
二、几米绘本研究
1、表现手法
1、表现手法
几米绘本的表现手法独具匠心。他运用色彩、线条和氛围等元素,将抽象的 想法和情感具象化,从而传达出深刻的意义。例如,在《向左走,向右走》中, 几米运用淡雅的色调和流畅的线条描绘出城市中的孤独与疏离感。
2、主题
2、主题
几米绘本的主题多元,涵盖了孤独、爱情、友谊、死亡等多个方面。然而, 这些主题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相互交织,呈现出一种立体和多元的视角。例如, 《地下铁》中,几米通过一个盲女在地下铁中的遭遇,探讨了孤独、寻找和希望 的主题。
分类介绍绘本
3、特色分类:根据绘本的特点和风格,可以分为传统绘本、现代绘本、立体 绘本、手绘绘本等。这些特色绘本在表现形式和内容上都有所创新,给读者带来 不同的阅读体验。
阐述绘本的重要性
阐述绘本的重要性
1、培养阅读兴趣:对于儿童来说,绘本是他们接触最早的阅读材料之一。通 过生动有趣的图画和简练的文字,绘本能够激发儿童的阅读兴趣,培养他们的阅 读习惯和自主阅读能力。

早期阅读活动

早期阅读活动

(13)《米菲在海边》 (14)《小黑鱼》 (15)《爱心树》 (16)《比得的椅子》 (17)《迟到大王》 (18)《母鸡萝丝去散步》 (英文网址) /v_show/id_ch00XMTY4Nzk0Mjg=.html) (19)《小熊杜可比》 (20)《小猪离家记》 (21)《驴小弟变石头》 (22)《好饿的毛毛虫》 /v_show/id_XMTY4NzI2MjQ=.html) (23)《活了100万次的猫》 (24)《獾的礼物》 (25)《鳄鱼怕怕牙医怕怕》 (26)《要是你给老鼠吃饼干》 (27)《睡不着吗,小熊?》 (28)《三只小猪的真实故事》
(三)图画书对幼儿的意义 1、图画书的形式易激发幼儿阅读的兴趣 图画书的起源就是为了孩子服务的,所有优秀的 儿童图画书,都是在对孩子说话的书。幼儿理解图画 所传递的信息相对比较容易。 对年幼的孩子来说,儿童图画书是他们的第一本 书,也可能是童年某段时光里唯一能陪伴他们的书。 这其中的意义,是任何其他书籍都无法替代的。 可以说图画书天然契合幼儿的需要。
3、知识教学目标 幼儿阅读教育并不以知识的传授为主,但凡是有 效的阅读教育,知识的传递必然贯穿于全过程。 如,幼儿感知的是交通标志,掌握的是生活安 全常识。 目标举例:能够通过封面认识不同的图书;能够 将故事里的人和事与自己的真实生活经验联系 起来;听完故事后,能够正确回答有关的问题; 能够掌握在图书馆等地方借阅图书的方法;知 道书店、阅览室等地方分类藏着很多书;能够 用日常生活中的简单符号标记解决简单的问题。
第三章
学前儿童的早期阅读活动
一、早期阅读活动概述 (一)早期阅读教育的界定 阅读是一种从书面言语和其他书面符号中获 得意义的社会行为、实践活动和心理过程。 1、早期阅读:指在学前教育阶段,婴幼儿凭 借色彩、图像、成人语言、标记以及文字符号 来理解以图画为主的婴幼儿读物的所有活动、 与阅读有关的任何行为、与阅读有关的一切准 备活动。

第七章 幼儿图画故事

第七章 幼儿图画故事
3、19世纪,英国出现了散味接触的图画故事作家,及一位 英美儿童熟知的女画家比特克斯.波特(1902年出版《兔子 彼得》——图画故事发展的里程碑,世界上最畅销的儿童图 书之一。)
从前,有这么四只小兔子,他们的大名是: 跳跳, 蹬蹬, 短尾巴, 还有彼得。 他们和兔子妈妈一起,住在一棵高大的无花果树脚下的一个小土包后面。
就越是感到晕头转向。 不久,他来到了一个小池塘边上, 蛮哥古里古先生常常在这里给他的铁壶灌水。 此时,一只小白猫正在水边注视着几条金鱼,
她一直静静地、静静地坐着, 只有尾巴尖不时地抽动一下, 好像尾巴本身才是个活生生的动物。 彼得决定最好还是立刻走开, 他可不想和这只猫儿打什么交道,
—夸叽—夸叽—夸叽叽”的声音。 彼得吓得一头钻进了灌木丛, 可不一会儿,因为什么可怕的东西也没出现, 所以他又大着胆子从藏身处爬了出来, 爬上了一辆独轮手推车,从那上面向下窥望。 他第一眼就看见了正在挖洋葱的蛮哥古里古先生, 他背对着彼得,而离开他身边不远的地方,就是那扇菜园的大门!
一、无文图画故事 完全用图画表现内容的故事,无文图画故事一般情节简单, 篇幅短小,内容单一浅显,富于幼儿情趣,有助于促进幼 儿智力和语言能力的发展。
二、有文图画故事 图画和文字相互配合而又具有一定的独立性,是图画书中常 见的一种形式。其中包括: 一种以图为主,只有少量的文字,文字带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一种是图文并茂,文字较丰富,是一篇完整的文学作品。
•目标1 喜欢听故事,看图书 •目标2 具有初步的阅读理解能力 •目标3 具有书面表达的愿望和初步技能
目标1 喜欢听故事,看图书
目标2 具有初步的阅读理解能力



阅读与
书写准备
3-4岁:会看画面,能根据画面说出 图中有什么,发生了什么事等

幼儿图画书

幼儿图画书
❖ 例《獾的礼物 》—— 对生命价值、生 命意义的认识。
❖ 《我不知道我是谁》——对自我的认识
精选课件
◆对儿童的智力培养的作用 。 ❖ 图画书是视觉参与性最强的综合性艺术,
它通过连续的画面来讲述故事,以提供 可视性视觉形象或简要的文字叙述进行 文学传达,这种独特的文学形式不论是 对儿童的观察力还是想象力、思维力乃 至创造力的培养都极有益处。 ❖ 《爱心树》 的心智开启作用
列奥尼的《小蓝蓝和小黄黄》以抽象的描 画方式表现出其独特的创意 。
布尔纳的《小兔子》系列和《小鸟》体现着 他单纯绘画的特点。
威廉·史塔克的《驴小弟变石头》:一个以 爱与亲情为主题的故事。
精选课件
❖ 日本的图画书 : ❖ 20世纪中期,随着欧洲图画书在日本的译
介,日本的图画书开始复苏并很快活跃起来。 ❖ ◆译介引进的欧美图画书作品,为日本图画
中国图画书发展概况: 20世纪20年代,郑振铎发表《河马幼稚园》、 《爱笛之美》、《两个小猴子的冒险》等46篇 长短不一的图画故事,其中长篇童话《河马幼 稚园》成为中国儿童文学领域中最早也是最长 的童话图书。
1949年以后,我国的图画书从总体上呈现出中 国式的发展特点,表现在它实现以教育为指归 的助读作用、文学推广和普及作用以及文、图 分家的创作形式。

——彭懿
精选课件
❖ 图画故事突破传统意义上的幼儿文学的 含义,它变单纯的文字表现故事内容为 用图画为主要表现故事内容,变耳朵听 故事为眼睛看故事,是一种适合幼儿直 接阅读的“视觉化幼儿文学”。
精选课件
❖ 图画在幼童文学书籍中当然并不是装点 门面,也不仅是说明内容,而是作为主 体来表达思想的。它比文字更形象的诉 诸幼童的感官。
精选课件
❖ 表现二: ❖ 设立了图画书奖项和机构 ❖ 1955年英国设立了格林纳威奖; ❖ 1965国际儿童图书协议会(IBBY)设立了

(赛课课件)六年级下册美术《图画书》

(赛课课件)六年级下册美术《图画书》
雪人 影子 月亮,生日快乐 外公 獾的礼物
• 鳄鱼怕怕牙医怕怕 • 北极特快车 • 迟到大王 • 我们去猎熊 • 三只小猪的真实故事 • 爷爷一定有办法 • 晚安,大猩猩 • 爷爷有没有穿西装? • 我绝对绝对不吃番茄 • 我的兔子朋友
要是你给老鼠吃饼干 月下看猫头鹰 睡不着吗,小熊? 疯狂星期二 隧道 月亮的味道 猜猜我有多爱你
文字的排列 图画书历史分期 隐藏着的细节 方向性 颜色 视角 无字书 艺术风格
的模式,而转向读者与书籍的互动。这是一种既可以看, 也可以玩的具有比较高级的外在形式的图画书。
• 自创化的图画文学也称为自制图画书,这是一种儿童和家
长一起共同创作的图画故事。它通过阅读者或讲故事者自 己想,自己写,自己画,或自己剪报、粘贴而成。
• 综合化的图画书,在内容上将识字、拼音、语言学习、歌
唱、绘画等多种教育融贯在故事中,在形式上或附带与内 容相配合的光盘,或在作品外封上镶嵌小型录音带等,将 视、听、说、练、玩几者结合起来,使一本小小的图画书 体现出多重的功能。
推荐阅读
彭 懿:《图画书:阅读与经典》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2008年版
方卫平:《幼儿文学教程》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7月第1版

梅子涵
方卫平
朱自强 《中国儿童文学5人谈》
彭懿
新蕾出版社2008年12月第2 版
曹文轩
• 比得兔的故事 • 玛德琳 • 小房子 • 在森林里 • 莎莎摘浆果 • 阿罗有枝彩色笔 • 小蓝和小黄 • 野兽出没的地方 • 小黑鱼 • 苏赫的白马
• 1949年以后,我国的图画书受到了重视,从总体 上呈现出一种中国式的发展特点,这突出地表现 在它实现以教育为旨归的助读作用,文学推广和 普及作用以及文、图分家的创作形式等方面。

幼儿文学阅读与指导第七章 幼儿绘本

幼儿文学阅读与指导第七章 幼儿绘本

二、幼儿儿绘本赏析的具体作品
5.猜猜我有多爱你 ●山姆·麦克布雷尼/文安妮塔·婕朗/图 【作者简介】(文)山姆·麦克布雷尼,1945年出生于爱尔 兰,创作了十本童话书,其中以《猜猜我有多爱你》最为著名 ,全球销售已超过一千五百万本。(图)安妮塔·婕朗,出生 于英国朴次茅斯。主要作品有《亲亲晚安》等。 【作品赏析】这是一个来自英国表达浓浓的爱意的温馨的 睡前故事。故事里讲述了一只大兔子和小兔子用自己的方式表 达着对彼此的爱。他们围绕着“猜猜我有多爱你”这个问题, 展开了一场温暖的爱的“竞争”。当小兔子张开双臂告诉大兔 子“我爱你有这么多”时,我们不禁惊讶,爱还可以这么来衡 量?小兔子和大兔子在爱的竞争中,小兔子永远也无法赶上大 兔子,每一次的比试都构成了一种悬殊的对比,这些场景让人 哑然图,评价一下绘本《傻鹅皮杜妮》的封面和环衬设计 ,试着写一段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五节 幼儿绘本阅读赏析 一、幼儿绘本赏析指导 二、幼儿儿绘本赏析的具体作品
一、幼儿绘本赏析指导
(一)认真阅读细节 (二)仔细观察色彩 (三)细心分析线条
二、幼儿儿绘本赏析的具体作品
1.没有耳朵的兔子 ●克劳斯·鲍姆加特/文蒂尔·施威格/图 【作者简介】(文)克劳斯·鲍姆加特,以超过200万的图 书销量跻身于世界最成功的幼儿书作家之列。他最成功的作品 《劳拉的星星》已被翻译成52种语言,是继《小王子》后,欧 洲幼儿文学又一力作。随后的《劳拉的圣诞星》《劳拉的星空 之旅》也已经被翻译成多种语言。 【作品赏析】天底下有胖耳朵、瘦耳朵、长耳朵、短耳朵 、方耳朵、圆耳朵和弯耳朵的兔子,还有一只没有耳朵的兔子 。不过,任何一只兔子会做的事情,他都会。他会跑,会跳, 会吃萝卜,但就是没有一只兔子愿意跟他玩儿。他们说,一只 真正的兔子总该有耳朵呀!没有耳朵的兔子总是孤孤单单的, 直到有一天,没有耳朵的兔子出门捡到了一个鸡蛋。于是,一 切都改变了。

中国传统文化类原创绘本的分类及幼儿教育价值研究

中国传统文化类原创绘本的分类及幼儿教育价值研究

2021年第12期第37卷(总第492期)No.12,2021Vol.37Total No.492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JOURNAL OF EDUCATIONAL INSTITUTE OF JILIN PROVINCE中国传统文化类原创绘本的分类及幼儿教育价值研究苏东宇,周君(北京市朝阳区三里屯幼儿园,北京100020)摘要:近些年来我国的原创绘本不断地发展,在题材选择与表现方式上日益凸显独特鲜明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

从题材上可以将其划分为传统文学绘本、传统工艺和艺术绘本、节日节气绘本、地域特色绘本和中华美德绘本五种类型。

以其为载体进行幼儿教育不仅能够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给予幼儿积极的情感体验,更是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一种良好方式,可以增强幼儿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从而最终提高整个民族的文化自信。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原创绘本;分类;教育价值doi:10.16083/ki.1671-1580.2021.12.017中图分类号:G6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21)12—0071—04中华传统文化凝结了中华民族的集体智慧,积淀了中华民族最深刻的精神追求,是中国各族人民的精神命脉和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

近些年来,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地受到党和国家的重视。

2017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

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层、更持久的力量。

我们要重拾传统文化的优秀内容,建立由内到外的民族自豪感。

其中特别提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应贯穿于启蒙教育、基础教育阶段,并将编写中华文化幼儿读物、创作系列绘本等作为重点任务。

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在这一阶段对幼儿进行传统文化的熏陶有助于培养其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2014年教育部颁布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提出:“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不以掌握传统文化知识和技能为根本取向,而是重点让幼儿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体验传统文化活动的情感内涵,分享传统文化活动的乐趣,以培养幼儿初步的文化认同感和自信心,了解粗浅的传统文化知识为主要目标。

中国早期儿童图画书的演进历程

中国早期儿童图画书的演进历程

中国早期儿童图画书的演进历程马璐瑶【摘要】中国早期儿童图画书的演进历程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宋末元初出现的《日记故事》是现在可见较早的带有图画的童蒙读物,它所确立的图文关系深刻地影响了元初至晚清以前的儿童读物;第二阶段,晚清至民国初期范约翰在我国创办的《小孩月报》,该刊提升了图画在儿童读物中的地位,改变了我国传统的儿童读物的图文关系.第三阶段,郑振铎《儿童世界》的创办,标志着我国现代儿童图画书图文关系模式的确立.【期刊名称】《昆明学院学报》【年(卷),期】2019(041)001【总页数】7页(P11-17)【关键词】儿童图画书;演进历程;图文关系;童蒙读物;编排方式【作者】马璐瑶【作者单位】四川文理学院学报编辑部 ,四川达州 635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207.8图画书既是一种特殊的文学作品又是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是国际公认的最适合儿童阅读的书籍。

松居直将图画书界定为:“用再创造的方法,把语言和绘画这两种艺术,不失特性地综合在一起,形象地表现为书这种独特的物质形态。

”[1]图画书也可以只有图画而没有文字,所以,郝广才则认为:“图画书是运用一组图画,去表达一个故事,或一个主题。

” [2]彭懿将图画书中的图文关系说得更加透彻,他认为:“图画书是用图画与文字来共同叙述一个完整的故事,是图文合奏。

说得抽象一点,它是透过图画与文字这两种媒介在两个不同的层面上交织、互动来诉说故事的一门艺术。

”[3]本文中的儿童图画书是指以儿童为受众的一种以绘画为主附有少量文字的书籍形式,它利用一组连贯的有逻辑的图文讲述故事,从而对儿童进行有目的的知识传递或情感培养。

由此可以看出图画书具有如下特征:图文关系是“图×文”,即以图画为叙述的主要手段,文字承担对图画起着暗示和引导的功能;图画与图画之间具有连续性和讲述性;图画体现艺术技巧;具有“书”的物理特性(包括大小、形状、厚薄、轻重、纸张、形状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画书归类介绍(122本)你看过哪些绘本,都有过哪些细微的感受?整理了一下,做个分类。

一、美好的情感(一)亲情。

其实亲情的主题很难单独分离,这里就仅列几本特别鲜明的,而且是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日常的、温馨的亲情。

1、《我爸爸》,【英】安东尼·布朗,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2、《我妈妈》,【英】安东尼·布朗,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3、《我讨厌妈妈》,【日】酒井驹子,南海出版公司。

很可爱的一本书,把小宝宝猜测妈妈爱不爱他的心里和行动表现得非常生动,而最后他当然得到了他的答案:妈妈是爱他的!4、《猜猜我有多爱你》,【英】山姆·麦克布雷尼/文,少年儿童出版社。

如果是你要想孩子表述你有多爱他你会怎么说呢?一个月送他去幼儿园、兴趣班、买零食花了多少钱吗?听听孩子是怎样表达爱的吧,你会不由自主地和他说同样的话!5、《爷爷一定有办法》,菲比·吉尔曼,明天出版社。

其实这本也不是那种很纯粹的亲情故事,但是在这个故事里你确实能够感受到爷爷和孙子之间温馨的、信任的爱。

(二)友情。

宫西达也的绘本很多都是表现友情的,请容我把宫西达也这位画家的作品单独抽出去吧!6、《阿秋和阿狐》【日】林明子,南海出版公司。

7、《同桌的阿达》,【日】武田美惠,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也许,每一个柔弱的美惠都有过一个爱欺负她的阿达~(三)爱情。

绘本中的爱情由于要让孩子明白,往往都更简单、纯粹、动人。

8、《黑兔和白兔》,加思·威廉斯,南海出版公司。

被奉为经典的“爱情神曲”。

9、《小猪的爱情》,艾米丽·贾德,湖北美术出版社。

10、《活了100万次的猫》,【日】佐野洋子,接力出版社。

听说日本有的老太太会跟自己的女儿或孙女说:送他一本《活了100万次的猫》看看他的反应,就知道他是不是个值得托付的人。

读过这本绘本我确实几近盈泪,而且,它不仅表达了爱情这个无比深沉的感情。

(四)“爱”。

这个“爱”字我想表达的是孩子对于“爱”这个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的渴望,没人说得清“爱”是什么,但孩子们似乎比我们更焦灼于没有“爱”。

11、《抱抱》,【英】杰兹·阿波罗,明天出版社。

想自己也像爱他人一样有人疼爱。

12、《我想要爱》,【法】克莱尔·克蕾芒/文,【法】卡曼·索列·凡德瑞/图,湖北美术出版社。

想要爱与被爱。

13、《一只想当爸爸的熊》,【德】沃尔夫·埃布鲁赫,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想要付出爱。

(五)“爱”和“自由”。

要如何教会孩子,爱,不是一种占有呢?14、《亲爱的小鱼》,安德烈·德昂,河北教育出版社。

15、《微笑的鱼》,【台】几米,人民文学出版社。

几米的绘本还是更侧重成人化一点,要大一点的孩子看效果才会好。

二、单亲等家庭问题(一)单亲。

也许有些单亲的父母会对孩子有愧疚,或者不知道如何让孩子去理解和接受。

其实这些在一些绘本中就有表现,它们不仅是给孩子看的,也是给你们看的。

16、《我的爸爸叫焦尼》,【瑞典】波·R·汉伯格,湖北美术出版社。

17、《我们永远在一起》,【美】南茜·科菲尔特/文,崔西娅·图萨/图,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

18、《妈妈你好吗》,后藤龙二/文,武田美惠/图,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19、《爸爸的新女朋友》,贾尼斯·利维,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20、《大猩猩》,【英】安东尼·布朗,河北教育出版社。

(二)不和谐的音符。

家庭中的潜在的矛盾。

21、《朱家故事》,【英】安东尼·布朗,河北教育出版社。

22、《动物园》,【英】安东尼·布朗,河北教育出版社。

(三)家庭里的成长。

当家庭里要添加新成员的时候,孩子开始意识到自己的成长和角色、位置的变化。

23、《小凯的家不一样了》,【英】安东尼·布朗,河北教育出版社。

24、《彼得的椅子》,【美】季兹,明天出版社。

三、死亡。

死亡是一个沉重却无法回避的主题,老人过世,宠物死亡,小小的心灵怎么面对呢?到绘本里来找找答案吧!25、《爷爷有没有穿西装》,阿梅丽·弗里德,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

不懂事的小孩子直面死亡的反应和心理变化。

26、《外公》,【英】约翰·伯宁罕,河北教育出版社。

小女孩和外公在一起的生活片段和只言碎语,直到外公死去。

看过之后心内很心酸,要大一点的孩子才能够体会那种无法言传的感情。

27、《我永远爱你》,【美】汉思·威尔罕,明天出版社。

心爱的宠物阿雅死去了,但是他学会了说:“我永远爱你”。

一个坚强地、勇敢地面对死亡的故事。

四、孩子的世界(一)孩子的情绪。

大人总会觉得孩子怎么又闹脾气了?其实他们的情绪真的很简单。

28、《生气汤》,贝西·艾芙瑞,明天出版社。

家长如何帮孩子化解情绪。

29、《菲菲生气了》,【美】莫莉·卞,河北教育出版社。

孩子情绪的自我化解。

30、《生气的亚瑟》,【英】希亚文·奥拉姆/文,【日】北村悟/图,河北教育出版社。

31、《我绝对绝对不吃番茄》,罗伦·乔尔德,接力出版社。

“挑食”也是一种情绪。

(二)孩子的幻想。

32、《我爱洗澡》,【日】松冈享子/文,林明子/图,南海出版社。

33、《莎莉,离水远一点》,【英】约翰·伯宁罕,河北教育出版社。

一边是爸爸妈妈在沙滩上的叮嘱和唠叨,一边是莎莉天马行空的冒险旅行。

很出名的一本书,但是怎么也要4岁多的孩子才能体会的出来吧?尤其是不熟悉绘本的妈妈和宝宝最好要晚一点儿接触,先适应一下比较容易理解的。

34、《在森林里》,玛丽·荷·艾斯,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35、《森林大会》,玛丽·荷·艾斯,南海出版社。

这两本其实是以孩子幻想的情境来结构故事的,森林的各种动物的神态、动作一个接一个出现,但是在结构时又把幻想的痕迹掩藏得很深。

(三)孩子的夜晚。

36、《小老鼠的漫长一夜》,戴安娜·亨得利,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37、《晚安,小熊》,昆特·布霍茨,南海出版社。

38、《你睡不着吗》,【爱】马丁·韦德尔,明天出版社。

39、《月亮先生》,汤米·温格尔,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40、《公主的月亮》,【美】詹姆斯·瑟伯,南海出版公司。

这本绘本我觉得是本相当好的儿童文学了,最好5岁以上的孩子再看。

41、《月亮,生日快乐》,【美】法兰克·艾许,明天出版社。

(四)孩子的成长。

在孩子的成长力总有些变化,我把这些单独拎了出来。

42、《一颗超级顽固的牙齿》,【英】夏洛特·米德尔顿,南海出版公司。

关于掉牙。

43、《长大以后做什么》,【日】寮美千子等/文,秦好史郎/图,南海出版社。

孩子开始幻想自己以后的职业了。

44、《给爸爸的吻》,弗朗西斯·沃茨文,湖北美术出版社。

随着孩子慢慢长大,独立性越强,会渐渐得不喜欢总是被当做小孩子一样抱来抱去亲来亲去,即使是亲爸爸也不例外呢!这个绘本表现就很生动,不过感叹的是熊爸爸真的好有耐心啊,表扬一下~(五)自我的发现。

当孩子开始思考“我是谁”“我何以不同”这个问题的时候应该是自我意识开始显现的时候也是自我人格开始建立的时候吧?我喜欢把它称为“自我的发现”。

当然,与之对应的还有“自我的迷失”“自我的救赎”,这个主题往往更为沉重一些。

约克·米勒和李欧·李奥尼的部分作品就很好的表现了这个主题。

45、《我不知道我是谁》,乔恩·布莱特,南海出版公司。

一个看似无里头的滑稽故事,一只兔子到最后也“不知道我是谁”。

出去“思考”的成分,也有“迷失”吧?46、《我》,【德】菲利普·韦希特尔,新蕾出版社。

这本小书看上去非常不起眼,但是确是建立孩子自信和健全人格的优品好书,推荐。

五、两个世界。

有时,大人的世界和孩子的世界似乎总是那么不相融这就是我所说的“两个世界”。

“大卫系列”表现了一个天真调皮的小男孩的行为总是不被理解,被大人责怪和约束,约翰·伯宁罕的那本表现的则是大人对孩子的不信任,不过故事相当无厘头,不禁让人捧腹~47、《大卫,不可以》,【美】大卫·香农,河北教育出版社。

48、《大卫上学去》,【美】大卫·香农,河北教育出版社。

49、《大卫惹麻烦》,【美】大卫·香农,河北教育出版社。

50、《迟到大王》,【英】约翰·伯宁罕,明天出版社。

六、风格、主题相似绘本书,套系书(一)这个分类主要是按故事线索来分的,前两本可以概括为“一个跟一个”,后两本可以概括为“一个接一个”,具体的差别还是您自己来看吧,都是很可爱有趣的故事!51、《母鸡萝丝去散步》,佩特·哈群斯,少年儿童出版社。

52、《晚安,大猩猩》,【美】佩吉·拉特曼,南海出版公司。

53、《小蛇散步》,【日】伊东宽,南海出版公司。

54、《打瞌睡的房子》,奥黛丽·伍德/文,少年儿童出版社。

(二)55、《999个青蛙兄弟》,【日】木村研/文,【日】村上康成/图,南海出版社。

56、《999个青蛙兄弟大搬家》,【日】木村研/文,【日】村上康成/图,南海出版社。

(三)讲拉臭臭的故事,前面一本更简单一些,后面一本更无厘头一些,两本几乎都是人见人爱哦亲~~57、《是谁嗯嗯在我头上》,【德】霍尔茨瓦特,河北教育出版社。

58、《嗯嗯太郎》,【日】山胁恭/文,【日】秦好史郎/图,南海出版公司。

(四)三本都是三只小猪的故事,只是从经典到颠覆到重构,一本比一本更耐人寻味,当然适合的宝宝年龄也要逐渐增加呀。

59、《三只小猪》,约瑟夫·雅各布斯,人民文学出版社。

3岁多就可以啦~60、《三只小猪的真实故事》,【美】乔恩·谢斯卡/文,【美】莱恩·史密斯/图,河北教育出版社。

要4岁多吧~61、《三只小猪》,【美】大卫·威斯纳,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恐怕要5岁才行~(五)“巴巴爸爸系列”。

经典系列,我还差两本。

有的前两本是比较简单的,3岁的孩子就会很喜欢,但是后面的人物一下子增多,故事的主题也越来越难,没有4岁可能效果会没有那么好。

62、《巴巴爸爸的诞生》,【法】安娜特·缇森,德鲁斯·泰勒,接力出版社。

63、《巴巴爸爸找爸爸妈妈》,【法】安娜特·缇森,德鲁斯·泰勒,接力出版社。

64、《巴巴爸爸回到地球》,【法】安娜特·缇森,德鲁斯·泰勒,接力出版社。

65、《巴巴爸爸建新家》,【法】安娜特·缇森,德鲁斯·泰勒,接力出版社。

66、《巴巴爸爸的马戏团》,【法】安娜特·缇森,德鲁斯·泰勒,接力出版社。

67、《巴巴爸爸的火星旅行》,【法】安娜特·缇森,德鲁斯·泰勒,接力出版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