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加罗的婚礼概要

合集下载

费加罗的婚礼歌剧

费加罗的婚礼歌剧
伯爵:一个愚蠢、轻信的男子,被伯爵 夫人所蒙蔽。他在剧中展现了喜剧性的 表演风格,成为了观众的笑料
音乐特点
第3单元
音乐特点
莫扎特在《费加罗的婚礼》中展 现了精湛的音乐才华
他运用丰富的音乐元素,将剧情 与音乐紧密结合,为观众呈现了 一出视听盛宴
音乐特点
旋律优美
莫扎特在《费加罗的婚礼》中创 作了许多优美的旋律。这些旋律 富有情感和表现力,能够准确地 传达出角色的内心情感和戏剧冲 突。例如,费加罗和苏珊娜的二 重唱《让我们携手同行》,旋律 优美动人,展现了两人深厚的感 情
欢迎领导来夸我
角色分析
第2单元
角色分析
费加罗:一个聪明、机智的青年,深爱着 苏珊娜。他在剧中展现了出色的智慧和勇 气,为了爱情勇敢地与伯爵夫人和伯爵展 开斗争
苏珊娜:美丽、善良的女孩,同样深爱 着费加罗。她在剧中展现了坚韧和智慧, 与费加罗并肩作战,最终赢得了胜利
伯爵夫人:一个虚伪、狡猾的女人,企图 破坏费加罗和苏珊娜的爱情。她在剧中展 现了出色的演技和心计,但最终败露了自 己的真面目
剧情概述
第1单元
剧情概述
《费加罗的婚礼》讲述了 一个充满戏剧性的爱情故 事
在这场斗争中,他们运用 聪明才智,揭露了伯爵夫 人的秘密,最终赢得了胜 利
12
+
34
主人公费加罗和苏珊娜是一 对恋人,他们为了争取自己 的幸福,与伯爵夫人和伯爵
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斗争
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充满 了悬念和幽默元素,为观 众呈现了一出精彩的喜剧
高度 艺术价值的歌剧
作品
这部歌剧不仅展现了莫扎特音乐才华的巅峰状态也成 为了古典音乐史上的经典之作被无数观众所喜爱并传
颂至今
莫扎特通过精湛的 音乐才华和对戏剧 性处理的出色把握, 将一个简单的爱情 故事演绎成了一部 充满戏剧性和幽默

歌剧《费加罗的婚礼》赏析

歌剧《费加罗的婚礼》赏析

歌剧《费加罗的婚礼》赏析摘要:歌剧《费加罗的婚礼》是根据法国作家博马舍的戏剧《费加罗三部曲》中的第二部改编的,主人公费加罗为了争取到自己的爱情而与伯爵斗智斗勇,最后伯爵得到了他应有的惩罚,而费加罗也得到了自己的爱情。

其中咏叹调《你想要跳舞吗?我的小伯爵》鲜明地体现了费加罗的内心情绪,音乐也符合人物的性格和心态,具有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

在学习中,老师给我们看了一部关于莫扎特的歌剧——《费加罗的婚礼》。

此歌剧在人物性格刻画、心理描写、情感揭示、气氛渲染和情绪铺垫等方面的创作都是无与伦比的,下面我就从莫扎特的生平及音乐创作的时代背景、序曲、音乐语言、咏叹调等部分着手,对歌剧《费加罗的婚礼》作以下简要分析。

一、莫扎特的生平及音乐创作的时代背景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奥地利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

莫扎特 1756年 1月 27日生于奥地利西部萨尔茨堡的一个音乐家庭。

莫扎特从小就表现出极高的音乐天赋。

1767年 3月,他创作的第一部歌剧《第一条戒律的责任》在萨尔茨堡上演。

5月,他又推出了另一部拉丁喜歌剧《阿波罗与海辛特斯》。

1768年,莫扎特创作了一部小型的喜歌剧《巴斯蒂安和巴斯蒂安娜》。

1769年5月,莫扎特创作的歌剧《装疯卖傻》上演。

1775年创作的两部相当成功的歌剧《假扮园丁的姑娘》和《牧人王》。

1780年创作了第一部浪漫主义代表歌剧《伊多美钮》。

后写有歌剧《扎伊德》、歌曲《鸟儿如果整整一年》、《心满意足》、《来吧,亲爱的齐特尔》等。

1782年 7月,莫扎特应邀创作了歌剧《后宫诱逃》,并在公演时获得巨大成功。

1786年 5月 1日,莫扎特创作的歌剧《费加罗的婚礼》在维也纳首度公演,虽没有引起轰动,但在布拉格的演出却得到了巨大成功。

1787年 l2月 28日,莫扎特另一部优秀的歌剧《唐·璜》在布拉格歌剧院首演。

1791年初,莫扎特为一家即将倒闭的德国歌剧院创作了最后一部歌剧《魔笛》。

费加罗的婚礼

费加罗的婚礼

费加罗的婚礼》主要讲述的是:伯爵的仆人费加罗爱上了伯爵夫人罗西娜的待女苏姗娜,并打算与好结婚,但生性好色的伯爵非但对妻子不忠,相反还试图勾引苏姗娜,所以对费加罗的婚事百般阻挠。

而罗西娜的前监护人医生巴尔托罗和其女管家马切丽娜也出自个人的目的阻挠费加罗的婚事。

而伯爵的男侍少年凯鲁比诺也爱上了主人罗西娜,并为此深深地苦恼着。

费加罗于是取笑他,告诉他男人应该去当兵,不该去追求那虚无缥缈的爱情。

由于伯爵对苏姗娜的百般挑逗,使得苏姗娜又气又不敢得罪伯爵,而此时伯爵夫人罗西娜也早已知道伯爵的不轨之举,于是和苏姗娜相商教训花心的伯爵。

情感的纠缠,离奇巧妙的情节,是一部歌剧,又像是一部电影,讲述了费加罗扞卫自己的婚姻,最终取得幸福的历程。

音符从各种器乐中跳跃出来,细细聆听,是海水在波涛中澎湃;是孤松在悬崖中傲立不羁;是沙漠在太阳的炽热下沐浴。

------慷慨激扬的感情,随着音乐的节拍起起落落。

音乐铿锵有力,场面虽不是壮阔宏大,但却给人一种生活的真实感。

费加罗和凯鲁比诺等人的咏叹调脍炙人口,让人听了入目三分。

虽然纯音乐,细细聆听能激荡心情,陶冶心菲,但歌剧剧配上了剧情,不仅可以满足人们听觉上的享受,而且还可以充斥你的视觉。

剧情中带有音乐,音乐使剧情更加丰富。

《费加罗的婚礼》中有很多巧妙的情节。

女管家马切丽娜原是想逼迫费加罗娶她为妻,可意想不到费加罗竟然是她的亲生儿子。

眼看剧情有可能成为悲剧,且无挽救的余地。

可矛盾一旦已解决,大家皆大欢喜,而只有伯爵一个人气呼呼,愤愤不平,因为这件事中宣告他输了。

整部歌剧中从头到尾洋溢出一种轻松幽默、愉快的气氛。

在剧中,莫扎特广泛地运用了咏叹调、二重唱、三重唱等多种形式来刻画人物的内心和渲染剧情。

情节安排得非常巧妙,如在第二幕中,伯爵气冲冲地拿着告密信敲响夫人的房门,当面责问否对他不忠。

此时的伯爵夫人也惊慌失措。

该怎么办,面对伯爵的步步紧逼,伯爵夫人真是叫天不应,叫地不灵。

形势越来越严峻,在跟随伯爵拿到锤子后,伯爵夫人不得不坦白,或许能以坦白从宽得到宽恕。

歌剧《费加罗的婚礼》赏析

歌剧《费加罗的婚礼》赏析

第三幕:伯爵家的大客厅里
伯爵在大厅中踱来踱去,他觉得所有的事情都很奇怪。 苏姗娜来了,他对苏珊娜说:“别再想着和费加罗结婚了,他必须娶马尔切 琳娜,这是不可挽回的事实。苏姗娜很伤心,伯爵趁机引诱她,说自己很爱她, 请她在晚上到花园里和他幽会。这个建议正中苏珊娜的下怀,苏珊娜答应了, 伯爵不知是计非常高兴地离开了客厅。 这时费加罗上场,苏珊娜急忙告诉他说,她已完全掌握了主人,因此官司一 定会赢。说完苏姗娜走了。没想到这些话竟被伯爵听见,他唱出庄严的快板咏 叹调:“我失去幸福,而由男仆获得它,怎么可能有这种事情……”。 费加罗、 马尔切琳娜、医生巴尔托洛、还请来法官古兹曼一齐走进客厅。他们坐下来后, 一场紧张的讯问开始了。法官古兹曼问马尔切琳娜:是要钱,还是要人? 马尔切 琳娜说,她要人,她要费加罗娶她为妻。这件事儿看上去好像是没商量,可是 不知怎么的,竟然调查出了人们意想不到的结果:原来马尔切琳娜是费加罗的 母亲,巴尔托洛是他的父亲,三个人热烈拥抱。庆祝一家人的重逢。伯爵与法 官则目瞪口呆,而晚来了一步的苏姗娜听到这个消息后高兴地说:主人再弄什 么手段我都不怕了!一首妙趣横生的六重唱后,伯爵与法官下场。 再次上场的是伯爵和园丁安东尼奥,安东尼奥唠唠叨叨地告状说,那个讨厌 的凯鲁比诺还没有去从军,他在女儿巴巴里娜的房间里发现了他的帽子。并说 他扮装成女人在这里厮混。伯爵愈听愈气,说一定要抓住他,这两个人也下场 了。 罗西娜与苏珊娜上场,她们站在伯爵看不到的地方,商量怎样去进行今夜 的新计谋。罗西娜很忧伤:不得不和女仆一道来捉弄自己的丈夫,这实在是令 人难堪。可是,有什么办法呢?为了能让丈夫重新回到自己的身边,她宁愿这样 去做。信写好了,罗西娜从头发上摘下一根发卡让苏姗娜别在便条上,并让她 写上“若同意约会,请把发卡还给我”这一行字。她们听得有人来,便将信藏 在苏珊娜的怀中。

浅谈莫扎特作品《费加罗的婚礼》

浅谈莫扎特作品《费加罗的婚礼》

浅谈莫扎特作品《费加罗的婚礼》摘要:被誉为“音乐神童”的莫扎特在其短暂的一生中,创作了大量的音乐作品,为人类留下了极其宝贵而丰富的音乐遗产,创作体裁涵盖几乎所有的音乐作品门类。

歌剧是莫扎特最重要的创作领域,在他不足36岁的生命中有25年在从事歌剧创作,共创作了22部。

本文以其着名的歌剧《费加罗的婚礼》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探析,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的欣赏《费加罗的婚礼》。

论文关键词:莫扎特;歌剧;序曲;重唱;咏叹调《费加罗的婚礼》(Le Nozze di Figaro)创作于1785—1786年间,是欧洲音乐天才莫扎特最杰出的三部歌剧中的一部喜歌剧,是根据法国戏剧家博马舍的同名喜剧改编而成的四幕歌剧。

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是古典乐派最典型的作曲家,与海顿、贝多芬并称为维也纳古典乐派三大作曲家。

音乐大师莫扎特的一生是短暂而艰辛的,但也是勤奋而多产的,就在他不足36岁的一生里,为人类留下了极其宝贵的音乐文化遗产,歌剧就有22部,以《费加罗的婚礼》、《唐璜》、《魔笛》最为着名。

在这其中《费加罗的婚礼》是近年来最被中国大众所熟悉、喜爱的。

这部歌剧在音乐创作、社会思想以及很多方面具有突出的意义,也有人把它称为是欣赏莫扎特歌剧的入门之作。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莫扎特的着名歌剧《费加罗的婚礼》进行了探析,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的理解这部歌剧,以便能欣赏精彩的音乐和绝妙的唱法。

一、莫扎特简介莫扎特全名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1756年1月27日出生在奥地利萨尔斯堡的一个宫廷乐师之家,1791年12月5日卒于维也纳,终年36岁。

莫扎特从小就显露出极高的音乐天赋,他4岁跟随父亲学习钢琴,5岁开始作曲,6岁时和姐姐在父亲的带领下到慕尼黑、维也纳、巴黎、米兰、普雷斯堡等很多地方作了一次试验性的巡回演出,这次演出让莫扎特名声大噪,甚至被请进维也纳的皇宫,为皇帝做表演。

这位音乐神童有着惊人的的创作速度,和辉煌的艺术成就,称他是天才一点也不为过。

费加罗的婚礼名词解释

费加罗的婚礼名词解释

费加罗的婚礼名词解释费加罗的婚礼,也被称为费加罗婚礼,是一种源自西班牙的传统婚礼庆典。

这个婚礼独特的风格、热情洋溢的氛围,以及各种细致精美的仪式使得它备受人们喜爱。

本文将从各个方面对费加罗的婚礼进行详细解释和分析,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一令人着迷的传统庆典。

1. 背景与起源费加罗的婚礼起源于西班牙,尤其是安达卢西亚地区,是该地特有的文化遗产之一。

历史悠久的费加罗婚礼传统,穿越了数个世纪的时间,并被广泛接纳、传承至今。

这一传统婚礼在当地居民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被视为家族之间的重大事件和社区庆典。

2. 婚礼仪式费加罗的婚礼仪式通常包括多个环节,每个环节都有其独特的含义和象征意义。

a. 婚礼前导:婚礼前导活动是费加罗婚礼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娘和新郎将在婚礼前一天或当天与家庭成员和亲友举行一系列的传统庆祝活动,如家族聚餐、音乐演奏和舞蹈等,以欢庆即将到来的婚礼。

b. 新娘抵达:在婚礼正式开始之前,新娘会乘坐精心装饰的马车或豪华轿车,与一大群家人和朋友一同到达婚礼现场。

这一热闹的过程常常伴有音乐和欢呼声,为整个婚礼增添了喜庆的气氛。

c. 婚礼仪式:费加罗的婚礼仪式通常在教堂举行。

在受洗人、神职人员和亲友的见证下,新娘和新郎会进行宣誓,并交换婚戒。

这一仪式注重宗教意义和家庭共同体的重要性。

d. 跳舞与欢庆:婚礼之后,新娘和新郎将带领所有的客人共同参与舞蹈和欢庆活动。

在过程中,参与者们会穿着华丽的传统服饰,跳着充满激情的弗拉门戈舞步,享受着音乐、食物和饮料的滋味。

3. 特色与象征意义费加罗的婚礼以其独特的特色闻名于世。

它不仅是一个家庭和社区的庆祝活动,更是西班牙文化以及安达卢西亚地区的象征。

a. 舞蹈和音乐:费加罗的婚礼中最突出的特点是其激情四溢的舞蹈和音乐。

通过跳舞和演奏弗拉门戈等传统音乐,人们表达着他们对新婚夫妇幸福生活的祝愿,也展示了他们的文化传承。

b. 西班牙传统食物:在费加罗的婚礼上,人们品尝各种西班牙传统美食,如香气扑鼻的帕埃利亚(西班牙海鲜饭)和令人垂涎欲滴的塔帕斯(小吃)。

浅析莫扎特的歌剧《费加罗的婚礼》

浅析莫扎特的歌剧《费加罗的婚礼》



耋 螽
氛开始主题引人入胜,序曲本身是一首完整的交响性很强的作 作者简介:娄新艺,广州大学音乐舞蹈学院。
万方数据
浅析莫扎特的歌剧《费加罗的婚礼》
作者: 作者单位: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 娄新艺 广州大学音乐舞蹈学院,广东,广州,510500 华章 HUAZHANG 2011(5)
本文链接:/Periodical_huaz201105059.aspx
浅析莫扎特的歌剧《费加罗的婚礼》
娄新艺 (广州大学音乐舞蹈学院,广东广州510500)
【摘要】 《费加罗的婚礼》是莫扎特最著名的歌剧之一。简单的剧情,幽默诙谐的音乐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光明战胜黑暗,正义战胜邪恶的主题赋予了这部歌剧中人物以深刻的思想。 [关键词] 莫扎特;歌剧;费加罗的婚礼 J605 ^ 1009—5489(2们1)05—∞64-01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莫扎特(1756_1791),奥地利人,是一位富有个性和才华的作 曲家,幼年的莫扎特就显露出超常的音乐天赋,六岁开始就跟随 父亲在欧洲各地旅行演出,并以神童之誉名扬全欧。少年时的旅 行演出,为他日后的创作打下了坚固的基础。 莫扎特的创作几乎涉及了音乐的所有领域交响曲、歌剧、钢 琴及各种乐器的协奏曲、奏鸣曲、各种组合形式的室内乐和独唱、 重唱等。 莫扎特最重要的成就当推歌剧,他继承了格鲁克歌剧改革 的思想,但又不同于他的改革,莫扎特的歌剧产生了一些重要的 美学思想,他主张“诗必须服从音乐”,他的歌剧具有强烈的音乐 感染力,旋律优美,流畅,自然而深情,宣叙调也富有歌唱性,不 同类型的音乐,将各种人物形象、性格塑造的鲜明而生动,重唱 形式被莫扎特作为安排戏剧性冲突和高潮的重要手段,序曲简 练、个性化,在音乐的性质上与全剧有了更多的内在联系,其次, 莫扎特的歌剧有着自己的特色和民族气质。 歌剧在莫扎特的创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从少年时代起,莫 扎特就开始了歌剧创作,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年,歌剧一直是他创 作的主要领域之一,他的歌剧创作可以分为两个时期,前一时期 基本是创作意大利的正歌剧,后一时期,在维也纳的十年,他的 歌剧创作达到了顶峰,主要是四部:《费加罗的婚礼》、《后宫诱 逃》、《唐・璜》、《魔笛》,其中《后宫诱逃》和《魔笛》是用德语写的, 是属于德国歌唱剧体裁的,《费加罗的婚礼》是用意大利喜歌剧 体裁写的,对于意大利喜歌剧这种形式,莫扎特写起来得心应手, 他少年时代几次去意大利访问和学习,对他的歌剧写作技巧和 领悟力大有帮助。 《费加罗的婚礼》歌剧脚本是意大利作家达・彭特根据法国 剧作家博马舍的原作改编的,四幕二十八曲,1786年首演于维也 纳布尔格剧院,是莫扎特创作歌剧中的巅峰,博马舍写的这个话 剧带有一定的政治倾向,因为当时正值法国大革命的前夕,阶级 对立意识非常的强烈,使王室直觉到此剧是在嘲弄一切被视为 神圣的事物,因此这两部剧在法国上演都经历了曲折,这部歌剧 的剧情大概如下:伯爵的仆人费加罗将与伯爵夫人的侍女苏珊 娜结婚,而好色的伯爵对自己的夫人早已厌倦,此时也正垂涎于 苏珊娜,为了保卫自己的婚姻幸福,这对年轻人想尽办法与主人 周旋,伯爵夫人也盼望丈.夫回到她的身边,因此她与两个年轻人 串通一气,设下圈套,苏珊娜给伯爵写信,约他在晚上去后花园 见面,然后由伯爵夫人穿着女仆的衣服,来到约会地点,伯爵欣 喜若狂,对着“苏珊娜”大献殷勤,这个时候突然灯火通明,夫人 卸下伪装,伯爵义惊又羞,不得不向夫人下跪求饶,夫人宽恕了 他,费加罗和苏珊娜举行了婚礼,一切皆大欢喜。 在《费加罗的婚礼》中,音乐居于重要的地位,这部歌剧的音 乐语言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这种新的特征主要表现在通俗性 和个性化,音乐表达也有比较明显的世俗化,在剧中对拈花惹草 的伯爵讽刺.对高贵温柔的伯爵夫人同情与赞美,费加罗的机智, 苏珊娜的活泼,还有其他人物以及群众场面,都被莫扎特用准确 的音乐语言赋予了鲜活的生命,序曲是以机智,幽默和紧张的气

歌剧费加罗的婚礼简介

歌剧费加罗的婚礼简介

歌剧费加罗的婚礼简介推荐文章莫扎特费加罗的婚礼简介热度:史上最经典的六首合唱热度:莫扎特女人心评析基本的介绍热度:音乐欣赏课卡门序曲教案热度:史上最欢快的婚礼音乐热度:《费加罗的婚礼》(Le Nozze di Figaro)是莫扎特最杰出的三部歌剧中的一部喜歌剧,完成于1786年,意大利语脚本由洛伦佐·达·彭特(Lorenzo da Ponte)根据法国戏剧家博马舍(Beaumarchais)的同名喜剧改编而成。

今天店铺就为大家介绍一下《费加罗的婚礼》。

重唱在剧中居重要地位,刻画人物心理性格,描绘爱情细腻差异,对推动戏剧的发展以及强化喜剧效果尤其起到重要作用。

《费加罗的婚礼》创作背景博马舍是18世纪后半叶法国最重要的剧作家。

博马舍喜剧的出现意味着古典主义喜剧向资产阶级喜剧的过渡完成。

1789年,资产阶级革命爆发。

资产阶级意识到戏剧作为宣传手段在革命中的作用,提出“戏剧应该教育民众”的口号。

革命派还有意建立人民剧院。

1791年1月31日,立宪议会公布取消王室的戏剧审查制度,答应演出自由。

年内有数十家剧院呈请开业,其中的共和国剧院以专门演出支持革命的新剧目而闻名。

这时期创作了大批配合或直接宣传革命和革命战争的悲剧和时事剧。

资产阶级革命使演员终于获得了公民权,彻底结束了过去受歧视被欺侮的悲惨处境;成立了保护剧作者合法权益的剧作家协会。

博马舍的《费加罗的婚礼》是他在十八世纪三十年代创作了总称为"费加罗三部曲"中的第二部,于1784年4月27日在巴黎法兰西剧院首演,其时法国正处于大革命的前夕,这部喜剧对揭露和讽刺封建贵族起了很大的作用。

虽然这部喜剧在整个欧洲都获得好评,但奥地利皇帝约瑟夫二世却禁止在维也纳上演这一剧目。

莫扎特所请的脚本作家洛伦佐·达·彭特是当时的宫廷诗人,由于他多次出面争取,最终皇帝于第二年为了缓和国内的一些冲击而口头批准改编后的歌剧可以上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苏姗娜(旁白)说:“这一下子 我们可发财啦”是说她贪财吗?伯爵(旁 白)说“她是有贪图的,这更好办了。” 怎样理解? (①苏姗娜并不是贪图伯爵的钱财, 她这不过是戏谑一说,此次幽会不过是 依计而行;②伯爵听后信以为真,在他 看来,感情是可以用金钱来俘获的) (六)从第七场戏伯爵对私会苏姗娜的 言行可见伯爵怎样的婚姻爱情观? ( ① 爱情容易消逝:其保质期非常 有限; ②在婚姻之外寻找刺激:如找情 妇等 )
③ “苏姗娜”(扮伯爵夫人)说:
“报复而不加上点儿爱情的成分在里面, 这样的报复算什么报复呢?”这是苏姗 娜在暗示什么?(检验费加罗是否真敢 对伯爵夫人动心和采取行动) ④ “苏姗娜”(愤怒地)说:“我 不知道你的心是不是真的这样想,但是, 你的话说得有点勉强。”这句又暗示什 么? (引诱费加罗放肆大胆表白) (二)彼此试探表现了他们怎样的内心? (双方对爱情的执着与坚守)
五、导读第八场戏,设疑讨论: (一)第八场戏这里费加罗和苏珊娜是怎 样试探对方的?(梳理情节) ①费加罗见 “苏姗娜”(伯爵夫人) 准备与伯爵幽会,无奈跟踪偷听——与 “伯爵夫人”(苏姗娜)在黑暗中相 遇——闻声认出此“伯爵夫人”即苏姗 娜——故意向“伯爵夫人”示爱,刺激 苏姗娜——引起苏醋劲大发,连打他的 耳光。 ②费加罗挨了苏姗娜的耳光为什么 还要说“这就是爱情”和“幸福”?
六、导读第九、十场,讨论设疑:
费加罗夫妇说,趁伯爵还认出乔装的伯爵 夫人之前,“我们把他气死”,接着费加罗做 了什么,说了什么?产生的直接效果是什么? 1、①费加罗跪在“伯爵夫人” (苏珊娜) 面前,并说原来“普通约会”是为了“欢聚”; ②欢乐不能“往后延期”;③补偿“使我们遭 受的损失”。 2、伯爵信以为真,心中燃起怒火:“宰 他,要他死!……。” 小结:从歌剧的结局来看,苏姗娜、伯爵 夫人露出真容,伯爵羞愧地想夫人下跪认错, 伯爵夫人感动得满脸泪水。全剧喜剧结尾。
(四)伯爵要“要赎回的这个权利” 在当时还有存在的合理性吗?废除或者 赎回的矛盾斗争,相对于费加罗和苏姗 娜来说,具有什么意义? (①剧作要抨击的就是贵族阶层的腐 朽特权,已经废除的“初夜权”已经不 具存在的合理性;②反对、抵制伯爵的 这赎回权利,既是维护个人贞洁,维护 做人的尊严,也是封建贵族阶级的特 权。)
思考讨论:路易十六指责《费加罗的 婚姻》嘲笑了几百年来“一切应该被尊敬 的事物”,“它会导致拆除巴士底狱”, 而拿破仑则称赞它“就是进入行动的革 命。”为什么两人看法截然相反? 提示: 1、路易十六是封建贵族的代表,为了 维护自己阶层的特权,就需要确保现行的 等级制度不被破坏,从思想文化等方面对 普通民众进行禁锢,以便普通民众不侵犯 甚至维护封建贵族的利益。
二、导读节选部分,整体把握: (一)概述节选部分的基本内容。 (二)用一、二句话概括大意: 伯爵蜜语撩“苏姗娜”,费加罗故意戏苏 姗娜(前者:追求刺激;后者:试探爱情) 三、朗读训练: 先说说:对几个主要角色的印象。体会 每个角色的语言声腔,尤其是其中的夸张、 幽默的戏剧喜剧效果。
四、导读第七场戏,设疑讨论:
B、《费加罗的婚礼》(1784)刚开始 也因批评贵族而遭禁演。这两出喜剧后 来分别由罗西尼和莫扎特改编成著名的 歌剧。1777 年他组建著作人协会让剧作 家能得到王室的酬劳。因过于富有,在 法国大革命期间曾被短暂监禁。据说这 次事件时常激发他写剧本的灵感。 博马舍最为出色的戏剧作品是费加 罗三部曲:《塞维利亚的理发师》、 《费加罗的婚礼》和《有罪的母亲》。
(一)找第七场戏刻画伯爵内心世界的话读读。 (二)第七场戏是费加罗的计谋还是伯爵夫人 的主意?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①伯爵夫人;②挽回丈夫的爱) (三)伯爵赞美苏姗娜的 “活泼又美丽”,还 要她“来点任性”;用金子和钻石要“赎回这 个权利”,并说这是为了他的爱,你怎样理解。 ( ①贪图苏珊娜的年轻貌美; ②要苏姗娜 做最富有刺激性的情妇,并非出于爱情。) 讨论:金钱、名誉、地位在爱情中的位置
费加罗的婚礼
博马舍(法)
教学目标: 一、把握课文的基本情节(重点)。 二、理解费加罗、苏珊娜等人物形象 (重点、难点)。 三、理解作品的思想意义(重点)。 四、把握剧本的艺术特征(重点)。

作者简介:
A、博马舍(1732-1799)法国喜剧作家,出
生于一个钟表匠家庭。曾在王宫任职。受启 蒙主义思想家狄德罗影响很深。22 岁发明了 一种钟表擒纵机,后因专利问题诉讼,写了 一系列辩驳性的文章,名胜鹊起。一生经历 复杂。1767 年发表第一个剧本《欧仁妮》。 1773 年起先后发表四部《备忘录》戳穿封建 法庭的黑暗内幕。代表作喜剧《塞维利亚的 理发师》和《费加罗的婚礼》 是他的优秀作 品。他写的喜剧《塞维利亚的理发师》(1772) 因公开抨击当时的贵族政治,所以被禁演 3 年。
喜剧中含有笑剧的成分,不时穿插一些民间 小调的歌曲和节日的舞蹈,生活典主义戏剧中人物性格类型化的弱点, 又克服了启蒙文学作品中将人物仅仅当作传 达作者思想的单纯传声筒的弊病。剧情合乎 逻辑;矛盾鲜明突出而结构十分严谨,在喜 剧艺 术方面取得了较高的成就。
一 、整体把握。复述全剧(四幕)基本内容。 (一)苏珊娜为爱与管家舌战,费加罗用计 逼伯爵就范(伯爵府第阁楼、房间里) (二)接密信伯爵妒火中烧,唱情歌侍从破 窗而逃(伯爵夫人的房里) (三)讯问债务人意外母子重逢,忧伤罗西 娜设计捉弄花心丈夫 (伯爵家的大客厅里。 苏姗娜依计把约会便条塞给伯爵) (四)甜言蜜语伯爵以情话撩“苏珊娜”, 将错就错费加罗用假意戏“伯爵夫人”(城 堡中的庭园)
C、他的“费加罗三部曲”,都以同一主 人公费加罗在不同时期的故事为内容。第三 部在思想性和艺术性都不如前两部。作为一 个喜剧作家,博马舍的贡献是十分巨大的。 三部曲的前两部,不仅表达了先进的启 蒙思想,而且在艺术上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他运用古典主义喜剧形式来表现启蒙运动的 思想内容,并使这两者达到了有机的统一。 同时又兼具莎士比亚戏剧生动性和丰富性的 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