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柜量计算公式

装柜量计算公式

例如:外箱尺寸:L300*W250*H540mm(計算時都會各加5mm,並計算內部裝櫃量時最適當尺寸多留5mm)

20'櫃內部尺寸:2350*2380*5900mm

40'櫃內部尺寸:2350*2380*12000mm

40'高櫃內部尺寸:2350*2680*12000mm

20' 9 * 255(寬) 9 * 255

2 * 545(高) 4 * 305

19 *305(長) 10 *305

T=9*2*19+9*4*10

=702(箱)

40' 9 *255 9 * 255

2 * 545 4 * 305

39 *305 22 * 545

T=9*2*39+9*4*22

=1494(箱)

40'HQ 9 * 255 9 * 255

2 * 545 5 * 305

39 *305 22 *545

T=9*2*39+9*5*22

=1692(箱)

瓦楞纸箱的计算公式及测量方法

瓦楞纸箱的计算公式及测量方法 一、瓦楞纸板主要分为那几种以及它们的用途: 1.三层瓦楞纸板; 又叫单瓦楞纸板(常用的包含单A型、单B型、单E型)主要用于包装重量较轻的内包装物,其结构是由一张瓦楞纸两面各粘一张里面纸组合而成。 2.五层瓦楞纸板; 主要用于单件包装重量较轻且易破碎的内装物;五层瓦楞纸箱又叫双瓦楞纸箱,五层瓦楞纸箱的结构是由:面纸、里纸、一张芯纸和两张瓦楞纸粘合而成,楞型的组合通常采用AB型、AC型、BC型、AE型、BE型和EE型。还有一种特殊的瓦楞叫AB复合瓦,是用6层原纸合成,愣型也属于AB型,但是A瓦一般是用两张瓦楞纸复合在一起,作用是为了增加强度,但是厚度又没有七层的厚,强度和七层的差不多,这种箱子装柜好装又可以保证强度。 3.七层瓦楞纸板: 七层瓦楞纸箱由下列纸板组成三层瓦楞箱板纸(主要用于重型商品的包装,如摩托车、健身器材、烟箱等); 组成:由面纸、瓦楞纸、芯纸、瓦楞纸、芯纸、瓦楞纸、里纸粘合而成。是由3张瓦楞2张芯纸和里外面纸组成,瓦楞楞型的组合通常采用BAB型、BAA 型、BAC型。 4.瓦楞原纸制作瓦楞纸的系数的确定

瓦楞原纸因压瓦楞后引起纸张长度方向上的缩短其缩短比值称为压缩比系数,通常也可叫楞率。此项系数各制造厂无统一标准,其原因在于各制造厂的生产能力、管理水平的高低、瓦楞辊使用时间直接影响瓦楞纸的收率高低,但瓦楞包装界一般默认如下系数; A楞的压缩比系数为1.59,即1.59米的瓦楞纸压瓦楞后为1米长。 B楞的压缩比系数为1.36,即1.36米的瓦楞纸压瓦楞后为1米长。 C楞的压缩比系数为1.50,即1.50米的瓦楞纸压瓦楞后为1米长。 E楞的压缩比系数为1.27,即1.27米的瓦楞纸压瓦楞后为1米长。 我司目前为A瓦和B瓦。 二、瓦楞纸箱尺寸计算 1、首先瓦楞纸箱的箱型分类: a:普通半盖箱(根椐纸箱大小以及自身设备的限制来确定是否做一片成型或是两片成型)【见图片展示】

误差基本知识及中误差计算公式

测量误差按其对测量结果影响的性质,可分为: 一.系统误差(system error) 1.定义:在相同观测条件下,对某量进行一系列观测,如误差出现符号和大小均相同或按一定的规律变化,这种误差称为系统误差。 2.特点:具有积累性,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大,但可通过一般的改正或用一定的观测方法加以消除。 二.偶然误差(accident error) 1.定义:在相同观测条件下,对某量进行一系列观测,如误差出现符号和大小均不一定,这种误差称为偶然误差。但具有一定的统计规律。 2.特点: (1)具有一定的范围。 (2)绝对值小的误差出现概率大。 (3)绝对值相等的正、负误差出现的概率相同。 (4)数学期限望等于零。即: 误差概率分布曲线呈正态分布,偶然误差要通过的一定的数学方法(测量平差)来处理。 此外,在测量工作中还要注意避免粗差(gross error)(即:错误)的出现。 §2衡量精度的指标 测量上常见的精度指标有:中误差、相对误差、极限误差。 一.中误差 方差 ——某量的真误差,[]——求和符号。 规律:标准差估值(中误差m)绝对值愈小,观测精度愈高。 在测量中,n为有限值,计算中误差m的方法,有: 1.用真误差(true error)来确定中误差——适用于观测量真值已知时。 真误差Δ——观测值与其真值之差,有: 标准差 中误差(标准差估值),n为观测值个数。 2.用改正数来确定中误差(白塞尔公式)——适用于观测量真值未知时。 V——最或是值与观测值之差。一般为算术平均值与观测值之差,即有: 二.相对误差 1.相对中误差=

2.往返测较差率K= 三.极限误差(容许误差) 常以两倍或三倍中误差作为偶然误差的容许值。即:。§3误差传播定律 一.误差传播定律 设、…为相互独立的直接观测量,有函数 ,则有: 二.权(weight)的概念 1.定义:设非等精度观测值的中误差分别为m 1、m 2 、…m n ,则有: 权其中,为任意大小的常数。 当权等于1时,称为单位权,其对应的中误差称为单位权中误差(unit weight mean square error) m ,故有:。 2.规律:权与中误差的平方成反比,故观测值精度愈高,其权愈大。

定位误差计算方法

定位误差的计算方法: (1)合成法 为基准不重合误差和基准位移误差之和; (2)极限位置法 工序基准相对于刀具(机床)的两个极限位置间的距离就是定位误差; (3)微分法 先用几何方法找出工序基准到定位元件上某一固定点的距离,然后对其全微分,用微小增量代替微分,将尺寸误差视为微小增量代入,就可以得到某一加工尺寸的定位误差。 注:基准不重合误差和基准位移误差它们在工序尺寸方向上的投影之和即为定位误差。 例如:用V 型块定位铣键槽,键槽尺寸标注是轴的中心到键槽底面的尺寸H 。T D 为工件定位外圆的公差;α为V 型块夹角。 1. 工序基准为圆柱体的中心线。 表示一批工件依次放到V 型块上定位时所处的两个极端位置情形,当工件外圆直径尺寸为极大和极小时,其工件外圆中心线分别出于点 O '和点O ''。 因此工序基准的最大位置变动量O O ''',便是对加工尺寸 H 1所产生的定位误差: 故得: O E O E H H O O 11DH 1 ''-'='-''='''=ε O A E Rt 1''?中: max 1 D 2 1A O ='' 2 sin A O O E 1α''= ' O A E Rt 1''''?中:min 1 D 2 1 A O ='''' 2 sin A O O E 1α''''= '' 2 sin 2T 2sin 2T 2sin A O A O O E O E D D 11DH 1 α=α=α''''-''=''-'=ε 2. 工序基准为圆柱体的下母线:

工件加工表面以下母线C 为其工序基准时,工序基准的极限位置变动量 C C '''就是加工尺寸H2所产生的定位误差。 C S C S C O O O H H 22DH 2 '-''=''-'''='-''=ε C O C O O O ) C O O S ()C O O S (' '-''''+'''=''+'-'''+'= 而 2 sin 2T O O D α= ''' min D 2 1C O ='''' max D 2 1C O ='' 所以: C O C O O O 2 DH ''-''''+'''=ε ) 12 sin 1(2T 2T 2sin 2T 2D D 2 sin 2T )D (21 )D (212sin 2T D D D max min D max min D DH 2 -α=-α=-+ α=-+α=ε 3. 工序基准为上母线 如果键槽的位置尺寸采用上母线标注时,上母线K 的极限位置变动量为 K K ''',就是对加工尺寸H 3 所产生的定位误差。

装柜方式设计及数量计算

货柜 栈板 装柜 是指将货物摆放在栈板上,再将栈板摆装入货柜.装柜设计 通过合理的摆放方式尽可能的利用货柜空间.栈板 根据所需承载的货物选择材质及订制尺寸,材质:木质,纸质,塑胶,铝质…… 货柜又称集装箱常用以下几种: 20尺货柜:5880*2330*2250(内部空间尺寸)40尺货柜:11998*2330*2250 (内部空间尺寸) 40尺加高货柜:11998*2330*2520 (内部空间尺寸)

货柜内部尺寸示意 20尺与40尺 40尺加高

栈板货物打包示意

图1 图2 装柜设计的准备: 1,获知将要使用的货柜类型及内部空间尺寸2,所需装柜的货物及外部尺寸3,所使用的栈板尺寸 下面以某一电视产品为例,进行装柜设计.(后面所述尺寸单位均为MM) Step 01 获取必要信息已知: 使用20尺货柜:5880*2330*2250(内部空间尺寸)栈板尺寸:1300*1100*120(多余部分可以切除)假设货物外部尺寸:816*160*542栈板上货物需呈同一方向. Step 02 确定摆放方向 设计货物在栈板上的摆放方式 首先需要记住装柜设计时优先考虑货柜宽度方向可以摆放几块栈板 通过对比右边图1与图2可以发现图2摆放数量较多,所以下面将以图2为栈板摆放方式举例.

宽 Step 03 确定栈板最终使用尺寸以及每栈板摆放货物数量 图1中 ①=1300为默认栈板长度②=1100为默认栈板宽度③=816为货物外部长度④=160为货物外部宽度⑤=1130为栈板使用尺寸⑥=170栈板多余尺寸⑧=826为栈板使用尺寸⑦=274栈板多余尺寸⑨=5为间隙其中⑤为什么是摆7台=1130而不是8台=1290,有以下原因: 由于货柜(图2)为2330无法放入2个1290的栈板,如果放入⑧=826长的栈板则有太多空间剩余,出于合理利用空间考虑,所以需要以1300方向摆放在货柜宽度方向. 同时由于在栈板装入货柜后,栈板与栈板之间需要留活动空间,以便装卸货物(范围50-100),所以摆放7台而不是8台.为什么⑧=826: 因为栈板上的货物需要跟栈板边缘保持⑨=5的间隙,所以816+5+5=826综上所述:栈板最终使用尺寸为1130*826*120 图1 图2

如何计算装柜

如何计算装柜 大纲: 1、基本计算法 二、成品装柜数量计算法举例 三、母卷装柜数量计算法举例 四、别超重 一、基本计算法 HC/EI-006《外贸部报价规定》中 4.3 装柜数量计算法 4.3.1 标准20'柜的内度尺寸为长x宽x高= 5.7mx2.33mx2.35m=31.2m3 报价计算单价时用标准体积28m3 ;计算实际装柜数量时,应考虑如下因素:a.纸箱尺寸体积超过0.06m3,20’实际装箱数按28.5m3; b.纸箱尺寸体积小于0.06m3,大于0.03m3,实际装箱数按29.5m3; c.纸箱尺寸小于0.03m3,实际装箱数可按30m3。 4.3.2 标准40’柜的内度尺寸为长x 宽x高=11.7mx2.33mx2.35m=64.0m3 报价计算单价时,用标准体积58m3;计算实际装柜数量时,应考虑如下因素:a.纸箱体积超过0.06m3,40’柜实际装箱数按58.5m3; b.纸箱体积超过0.03m3,小于0.06m3, 装箱实际数按59.5m3; c.纸箱尺寸小于0.03m3,装箱实际数按时60.0m3。 4.3.3 40’HQ柜的内度尺寸为长x宽x高=11.7mx2.33mx2.65m=72.2m3 报价计算单价时,用标准体积66m3;计算实际装柜数量时,应考虑如下因素:a.纸箱体积超过0.06m3,40’加高柜实际装箱数按67m3; b.纸箱体积超过0.03m3,小于0.06m3,装箱实际数按68.0m3; d.纸箱体积小于0.03m3,装箱实际数按时69m3。 4.3.3 45’的内度尺寸为长x宽x高=13.2mx2.33mx2.65m=81.5m3 基本按76.5 m3 注:以上用于拼货货柜的装箱数计算,单品种的装柜数量应根据实际摆放数量计算。 要强调一个装柜原则:“货柜空间越充分利用,装得越多越好,但一定要保证货物不受损,不被挤压变形”。 二、成品装柜数量计算法举例

怎样计算海运集装箱的装箱量

怎样计算海运集装箱的装箱量 海运集装箱运输是国际贸易中最常见的运输方式。为了尽量节省运输成本,就必须精确计算集装箱的最大有效装载量。 有关海运集装箱的基本知识,可以参考:海运集装箱 需要注意的是各集装箱货运公司提供的集装箱,其内部尺码可能会有不同,在租箱前需要询问箱子的详细规格。 在我们的练习中,我们假设使用20英尺集装箱,内部尺寸为:长5.92米×宽2.34米×高2.41米 同时我们假设,我们要向这个集装箱内装入的商品为纸箱包装,纸箱的体积为:长36CM×宽28CM×高12CM 计算集装箱的装载量,就是要计算集装箱内可以装进多少个包装箱。 、先计算顺装的装箱量。顺装,是指将包装箱的长顺着集装箱的长摆放。这样计算就是

集装箱的长向可以摆放的数量=集装箱的长÷包装箱的长(去掉余数) 集装箱的宽向可以摆放的数量=集装箱的宽÷包装箱的宽(去掉余数) 集装箱的高向可以摆放的数量=集装箱的高÷包装箱的高(去掉余数) 顺装时集装箱内总的摆放数量= 集装箱的长向可以摆放的数量×集装箱的宽向可以摆放的数量×集装箱的高向可以摆放的数量 带入数字顺装时集装箱内总的摆放数量= (592÷36-0.444444)×(234÷28-0.357)×(241÷12-0.083333)=2560(纸箱) 2、同理,计算侧装的装箱量。侧装,是指将包装箱的长顺着集装箱的宽摆放。这样计算就是 集装箱的长向可以摆放的数量=集装箱的长÷包装箱的宽(去掉余数) 集装箱的宽向可以摆放的数量=集装箱的宽÷包装箱的长(去掉余数) 集装箱的高向可以摆放的数量=集装箱的高÷包装箱的高(去掉余数) 侧装时集装箱内总的摆放数量= 集装箱的长向可以摆放的数量×集装箱的宽向可以摆放的数量×集装箱的高向可以摆放的数量 带入数字侧装时集装箱内总的摆放数量= (592÷28-0.14286)×(234÷36-0.5)×(241÷12-0.083333)=2520(纸箱) 3、最后,比较两种装法,装入最多的方式为最大装箱数量。由于2560>2520,所以这批货物用顺装方式可以最大地利用集装箱的空间,按每个纸箱内装12件商品计算,一个20英尺集装箱内可装2560×12=30720个。如果一个集装箱的运费是$1200,那么,每件商品的运费 =1200÷30720=$0.0391 4、集装箱装运货物,不但要受其内部容积的限制,还受其配货重量的限制。一个20英尺集装箱, 一般情况下,配货重量不能超过17.5吨。 如果所要运输的货物是重货,每立方米的毛重大于1吨,则需要用重量法计算装运数量,即: 装运量(件数)=17.5吨÷单件包装毛重 集装箱参考数据:20尺柜:内容积为5.69米X2.13米X2.18米,配货毛重一般为17.5吨, 体积为24-26立方米. 40尺柜:内容积为11.8米X2.13米X2.18米,配货毛重一般为22吨,体积为54立方米. 40尺高柜:内容积为11.8米X2.13米X2.72米.配货毛重一般为22吨,体积为68立方米. 45尺高柜:内容积为:13.58米X2.34米X2.71米,配货毛重一般为29吨,体积为86立方米. 20尺开顶柜:内容积为5.89米X2.32米X2.31米,配货毛重20吨,体积31.5立方米. 40尺开顶柜:内容积为12.01米X2.33米X2.15米,配货毛重30.4吨,体积65立方米. 20尺平底货柜:内容积5.85米X2.23米X2.15米,配货毛重23吨,体积28立方米. 40尺平底货柜:内容积12.05米X2.12米X1.96米,配货毛重36吨,体积50立方米.

标准偏差与相对标准偏差公式

标准偏差 数学表达式: S-标准偏差(%) n-试样总数或测量次数,一般n值不应少于20-30个 i-物料中某成分的各次测量值,1~n; 标准偏差的使用方法 六个计算标准偏差的公式[1] 标准偏差的理论计算公式 设对真值为X的某量进行一组等精度测量, 其测得值为l1、l2、……l n。令测得值l与该量真值X之差为真差占σ, 则有σ1 = l i?X σ2 = l2?X …… σn = l n?X 我们定义标准偏差(也称标准差)σ为

(1) 由于真值X都是不可知的, 因此真差σ占也就无法求得, 故式只有理论意义而无实用价值。标准偏差σ的常用估计—贝塞尔公式 由于真值是不可知的, 在实际应用中, 我们常用n次测量的算术平均值 来代表真值。理论上也证明, 随着测量次数的增多, 算术平均值最接近真值, 当时, 算术平均值就是真值。 于是我们用测得值l i与算术平均值之差——剩余误差(也叫残差)V i来代替真差σ , 即 设一组等精度测量值为l1、l2、……l n 则 …… 通过数学推导可得真差σ与剩余误差V的关系为 将上式代入式(1)有

(2) 式(2)就是著名的贝塞尔公式(Bessel)。 它用于有限次测量次数时标准偏差的计算。由于当时, ,可见贝塞尔公式与σ的定义式(1)是完全一致的。 应该指出, 在n有限时, 用贝塞尔公式所得到的是标准偏差σ的一个估计值。它不是总体标准偏差σ。因此, 我们称式(2)为标准偏差σ的常用估计。为了强调这一点, 我们将σ的估计值用“S ” 表示。于是, 将式(2)改写为 (2') 在求S时, 为免去求算术平均值的麻烦, 经数学推导(过程从略)有 于是, 式(2')可写为 (2") 按式(2")求S时, 只需求出各测得值的平方和和各测得值之和的平方艺 , 即可。 标准偏差σ的无偏估计 数理统计中定义S2为样本方差

定位误差计算方法

定位误差计算方法 皇甫彦卿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浙江杭州310018) 摘要:分析了定位误差产生的原因和定位误差的本质,并结合具体的实例,对定位误差的计算提出了三种方法:几何法、微分法、组合法,并且为正确选择计算方法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定位误差;几何法;微分法;组合法 Position error calculation method Abstract:To analyze the causes of the positioning error and the nature of the positioning error, and combined with concrete examples, three methods are put forward for the calculation of position error: geometric method, differential method, group legal, and provide the basis for correct selection of calculation method. Key words: positioning error; Geometry method; Differentiation; Set of legal 1 引言 定位误差分析与计算,是机床夹具设计课程中的重点和难点。在机械加工中,能否保证工件的加工要求,取决于工件与刀具间的相互位置。而引起相互位置产生误差的因素有四个,定位误差就是重要因素之一(定位误差一般允许占工序公差的三分之一至五分之一)。定位误差分析与计算目的是为了对定位方案进行论证,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 2 工件定位误差 2.1定位误差计算的概念 按照六点定位原理,可以设计和检查工件在夹具上的正确位置,但能否满足工件对工序加工精度的要求,则取决于刀具与工件之间正确的相互位置,而影响这个正确位置关系的因素很多,如夹具在机床上的装夹误差、工件在夹具中的定位误差和夹紧误差、机床的调整误差、工艺系统的弹性变形和热变形误差、机床和刀具的制造误差及磨损误差等。 因此,为保证工件的加工质量,应满足如下关系式: δ ?式中:?--各种因素产生的误差总和;δ--工件被加工尺寸的公差。 ≤ 2.2定位误差及其产生原因 所谓定位误差,是指由于工件定位造成的加工面相对工序基准的位置误差。因为对一批

误差基本知识及中误差计算公式

测量中误差 测量误差按其对测量结果影响的性质,可分为: 一.系统误差(system error) 1.定义:在相同观测条件下,对某量进行一系列观测,如误差出现符号和大小均相同或按一定的规律变化,这种误差称为系统误差。 2.特点:具有积累性,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大,但可通过一般的改正或用一定的观测方法加以消除。 二.偶然误差(accident error) 1.定义:在相同观测条件下,对某量进行一系列观测,如误差出现符号和大小均不一定,这种误差称为偶然误差。但具有一定的统计规律。 2.特点: (1)具有一定的范围。 (2)绝对值小的误差出现概率大。 (3)绝对值相等的正、负误差出现的概率相同。 (4)数学期限望等于零。即: 误差概率分布曲线呈正态分布,偶然误差要通过的一定的数学方法(测量平差)来处理。 此外,在测量工作中还要注意避免粗差(gross error)(即:错误)的出现。

§2衡量精度的指标 测量上常见的精度指标有:中误差、相对误差、极限误差。 一.中误差 方差 ——某量的真误差,[]——求和符号。 规律:标准差估值(中误差m)绝对值愈小,观测精度愈高。 在测量中,n为有限值,计算中误差m的方法,有: 1.用真误差(true error)来确定中误差——适用于观测量真值已知时。 真误差Δ——观测值与其真值之差,有: 标准差 中误差(标准差估值), n为观测值个数。 2.用改正数来确定中误差(白塞尔公式)——适用于观测量真值未知时。 V——最或是值与观测值之差。一般为算术平均值与观测值之差,即有: 二.相对误差 1.相对中误差=

2.往返测较差率K= 三.极限误差(容许误差) 常以两倍或三倍中误差作为偶然误差的容许值。即: 。 §3误差传播定律 一.误差传播定律 设、…为相互独立的直接观测量,有函数 ,则有: 二.权(weight)的概念 1.定义:设非等精度观测值的中误差分别为m1、m2、…m n,则有: 权其中,为任意大小的常数。 当权等于1时,称为单位权,其对应的中误差称为单位权中误差 (unit weight mean square error)m0,故有:。 2.规律:权与中误差的平方成反比,故观测值精度愈高,其权愈大。

集装箱装箱数量计算资料

集装箱装箱数量计算

怎样计算海运集装箱的装箱量 2011-01-12 23:03 海运集装箱运输是国际贸易中最常见的运输方式。为了尽量节省运输成本,就必须精确计算集装箱的最大有效装载量。 有关海运集装箱的基本知识,可以参考:海运集装箱 需要注意的是各集装箱货运公司提供的集装箱,其内部尺码可能会有不同,在租箱前需要询问箱子的详细规格。 在我们的练习中,我们假设使用20英尺集装箱,内部尺寸为:长5.92米×宽2.34米×高2.41米 同时我们假设,我们要向这个集装箱内装入的商品为纸箱包装,纸箱的体积为:长36CM×宽 28CM×高12CM 计算集装箱的装载量,就是要计算集装箱内可以装进多少个包装箱。

、先计算顺装的装箱量。顺装,是指将包装箱的长顺着集装箱的长摆放。这样计算就是 集装箱的长向可以摆放的数量=集装箱的长÷包装箱的长(去掉余数) 集装箱的宽向可以摆放的数量=集装箱的宽÷包装箱的宽(去掉余数) 集装箱的高向可以摆放的数量=集装箱的高÷包装箱的高(去掉余数) 顺装时集装箱内总的摆放数量= 集装箱的长向可以摆放的数量×集装箱的宽向可以摆放的数量×集装箱的高向可以摆放的数量 带入数字顺装时集装箱内总的摆放数量= (592÷36-0.444444)×(234÷28-0.357)×(241÷12-0.083333)=2560(纸箱) 2、同理,计算侧装的装箱量。侧装,是指将包装箱的长顺着集装箱的宽摆放。这样计算就是 集装箱的长向可以摆放的数量=集装箱的长÷包装箱的宽(去掉余数) 集装箱的宽向可以摆放的数量=集装箱的宽÷包装箱的长(去掉余数) 集装箱的高向可以摆放的数量=集装箱的高÷包装箱的高(去掉余数) 侧装时集装箱内总的摆放数量= 集装箱的长向可以摆放的数量×集装箱的宽向可以摆放的数量×集装箱的高向可以摆放的数量 带入数字侧装时集装箱内总的摆放数量= (592÷28-0.14286)×(234÷36-0.5)×(241÷12-0.083333)=2520(纸箱) 3、最后,比较两种装法,装入最多的方式为最大装箱数量。由于2560>2520,所以这批货物用顺装方式可以最大地利用集装箱的空间,按每个纸箱内装12件商品计算,一个20英尺集装箱内可装2560×12=30720个。如果一个集装箱的运费是$1200,那么,每件商品的运费 =1200÷30720=$0.0391 4、集装箱装运货物,不但要受其内部容积的限制,还受其配货重量的限制。一个20英尺集装 箱,一般情况下,配货重量不能超过17.5吨。 如果所要运输的货物是重货,每立方米的毛重大于1吨,则需要用重量法计算装运数量, 即:

集装箱货柜尺寸、估算装箱尺寸方法

运输货物用的集装箱种类繁多,从运输家用物品的小型折叠式集装箱直到40英尺标准集装箱,以及航空集装箱等,不一而足。这里仅介绍在海上运输中常见的国际货运集装箱尺寸和类型。以及估算装箱尺寸的方法。 集装箱尺寸 20尺柜:内尺寸5.69米X2.13米X2.18米/ 配货毛重一般17.5吨/ 体积24-26立方 40尺柜:内尺寸11.8米X2.13米X2.18米/ 配货毛重一般22吨/ 体积54立方 40高柜:内尺寸11.8米X2.13米X2.72米/ 配货毛重一般22吨/ 体积68立方 45尺柜:内尺寸13.58米X2.34米X2.71米/ 配货毛重一般29吨/ 体积86立方 20尺冻柜:内尺寸5.42米X2.26米X2.24米/ 配货毛重一般17吨/ 体积26立方 40尺冻柜:内尺寸11.20米X2.24米X2.18米/ 配货毛重一般22吨/ 体积54立方 40高冻柜:内尺寸11.62米X2.29米X2.50米/ 配货毛重一般22吨/ 体积67立方 45尺冻柜:内尺寸13.10米X2.29米X2.50米/ 配货毛重一般29吨/ 体积75立方 20尺开顶柜:内尺寸5.89米X2.32米X2.31米/ 配货毛重20吨/ 体积31.5立方

40尺开顶柜:内尺寸12.01米X2.33米X2.15米/ 配货毛重30.4吨/ 体积65立方 20尺平底货柜:内尺寸5.85米X2.23米X2.15米/ 配货毛重23吨/ 体积28立方 40尺平底货柜:内尺寸12.05米X2.12米X1.96米/配货毛重36吨/ 体积50立方 按用途分类 集装箱按箱内所装货物一般分为: (1)通用干货集装箱(Dry Cargo Container) 这种集装箱也称为杂货集装箱,用来运输无需控制温度的件杂货。其使用范围极广,据1983年的统计,世界上300万个集装箱中,杂货集装箱占85%,约为254万个。这种集装箱通常为封闭式,在一端或侧面设有箱门。这种集装箱通常用来装运文化用品、化工用品、电子机械、工艺品、医药、日用品、纺织品及仪器零件等。这是平时最常用的集装箱。不受温度变化影响的各类固体散货、颗粒或粉未状的货物都可以由这种集装箱装运。 (2)保温集装箱(Keep Constant Temperature Container) 它们是为了运输需要冷藏或保温的货物。所有箱壁都采用导热率低的材料隔热而制成的集装箱可分为以下三种: ①冷藏集装箱(Reefer Container)它是以运输冷冻食品为主,能保持所定温度的保温集装箱。它专为运输如鱼、肉、新鲜水果、蔬菜等食品而特殊设计的。目前国际上采用的冷藏集装箱基本上分两种: 一种是集装箱内带有冷冻机的叫机械式冷藏集装箱;另一种箱内没有冷冻机而只有隔热结构,即在集装箱端壁上

集装箱柜计算软件

FCL CONTAINER SPECIFICS 20 FOOT GENERAL 40 FOOT GENERAL Tare Weight: 2230kgs Tare Weight: 3700kgs Max Payload: 21770kgs Max Payload: 26780kgs Max Capacity: 32.9cu.m Max Capacity: 67.7cu.m Inside Length: 5900mm Inside Length: 12036 mm Inside Width: 2350mm Inside Width: 2350mm Inside Height: 2393mm Inside Height: 2393mm Door Width: 2340mm Door Width: 2340mm Door Height: 2276mm Door Height: 2278mm 20 FOOT OPEN TOP40 FOOT OPEN TOP Tare Weight: 2250kgs Tare Weight: 3850kgs Max Payload: 21600kgs Max Payload: 26630kgs Max Capacity: 32.2cu.m Max Capacity: 65.5cu.m Inside Length: 5894mm Inside Length: 12028 mm Inside Width: 2311mm Inside Width: 2350mm Inside Height: 2354mm Inside Height: 2345mm Door Width: 2386mm Door Width: 2341mm Door Height: 2184mm Door Height: 2274mm “A USTRALIAN O WNED –S ERVICING T HE W ORLD”

测量中误差计算公式(很有用哦)

测量中误差计算公式(很有用哦) 测量误差按其对测量结果影响的性质,可分为: 一、系统误差(system error) 1、定义:在相同观测条件下,对某量进行一系列观测,如误差出现符号和大小均相同或按一定的规律变化,这种误差称为系统误差。 2、特点:具有积累性,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大,但可通过一般的改正或用一定的观测方法加以消除。 二、偶然误差(accident error) 1、定义:在相同观测条件下,对某量进行一系列观测,如误差出现符号和大小均不一定,这种误差称为偶然误差。但具有一定的统计规律。 2、特点: (1) 具有一定的范围。 (2) 绝对值小的误差出现概率大。 (3) 绝对值相等的正、负误差出现的概率相同。 (4) 数学期限望等于零。即:

误差概率分布曲线呈正态分布,偶然误差要通过的一定的数学方法(测量平差)来处理。 此外,在测量工作中还要注意避免粗差(gross error)(即:错误)的出现。 2衡量精度的指标 测量上常见的精度指标有:中误差、相对误差、极限误差。 一、中误差 方差 某量的真误差,[]求和符号。 规律:标准差估值(中误差m)绝对值愈小,观测精度愈高。 在测量中,n为有限值,计算中误差m的方法,有: 1、用真误差(true error)来确定中误差适用于观测量真值已知时。 真误差Δ观测值与其真值之差,有: 标准差 中误差(标准差估值), n为观测值个数。 2、用改正数来确定中误差(白塞尔公式)适用于观测量真值未知时。 V最或是值与观测值之差。一般为算术平均值与观测值之差,即有: 二、相对误差 1、相对中误差=

2、往返测较差率K= 三、极限误差(容许误差) 常以两倍或三倍中误差作为偶然误差的容许值。即:。 3误差传播定律 一、误差传播定律 设、…为相互独立的直接观测量,有函数 ,则有: 二、权(weight)的概念 1、定义:设非等精度观测值的中误差分别为m 1、m 2、…mn,则有: 权 其中,为任意大小的常数。 当权等于1时,称为单位权,其对应的中误差称为单位权中误差(unit weight mean square error)m0,故有:。 2、规律:权与中误差的平方成反比,故观测值精度愈高,其权愈大。

集装箱的估算小方法

集装箱的估算小方法 集装箱尺寸: 20尺柜:内尺寸5.69米X2.13米X2.18米/ 配货毛重一般17.5吨/ 体积24-26立方40尺柜:内尺寸11.8米X2.13米X2.18米/ 配货毛重一般22吨/ 体积54立方 40高柜:内尺寸11.8米X2.13米X2.72米/ 配货毛重一般22吨/ 体积68立方 45尺柜:内尺寸13.58米X2.34米X2.71米/ 配货毛重一般29吨/ 体积86立方 20尺冻柜:内尺寸5.42米X2.26米X2.24米/ 配货毛重一般17吨/ 体积26立方40尺冻柜:内尺寸11.20米X2.24米X2.18米/ 配货毛重一般22吨/ 体积54立方40高冻柜:内尺寸11.62米X2.29米X2.50米/ 配货毛重一般22吨/ 体积67立方45尺冻柜:内尺寸13.10米X2.29米X2.50米/ 配货毛重一般29吨/ 体积75立方20尺开顶柜:内尺寸5.89米X2.32米X2.31米/ 配货毛重20吨/ 体积31.5立方40尺开顶柜:内尺寸12.01米X2.33米X2.15米/ 配货毛重30.4吨/ 体积65立方20尺平底货柜:内尺寸5.85米X2.23米X2.15米/ 配货毛重23吨/ 体积28立方40尺平底货柜:内尺寸12.05米X2.12米X1.96米/配货毛重36吨/ 体积50立方 估算的实用小技巧 一、先确定产品单个重量 A5尺寸大概是21cm*14.8cm gsm 是克/平方米的意思 单本重量=0.21*0.148*70*60+0.21*0.148*250*2+15=160g左右 (根据纸张克重和张数分别算出内页以及封面的重量,然后估算一个线圈的重量) 二、再确定每箱装量

集装箱装箱数量计算

怎样计算海运集装箱的装箱量 2011-01-12 23:03 海运集装箱运输是国际贸易中最常见的运输方式。为了尽量节省运输成本,就必须精确计算集装箱的最大有效装载量。 有关海运集装箱的基本知识,可以参考:海运集装箱 需要注意的是各集装箱货运公司提供的集装箱,其内部尺码可能会有不同,在租箱前需要询问箱子的详细规格。 在我们的练习中,我们假设使用20英尺集装箱,内部尺寸为:长5.92米×宽2.34米×高2.41米 同时我们假设,我们要向这个集装箱内装入的商品为纸箱包装,纸箱的体积为:长36CM×宽28CM×高12CM 计算集装箱的装载量,就是要计算集装箱内可以装进多少个包装箱。 、先计算顺装的装箱量。顺装,是指将包装箱的长顺着集装箱的长摆放。这样计算就是

集装箱的长向可以摆放的数量=集装箱的长÷包装箱的长(去掉余数) 集装箱的宽向可以摆放的数量=集装箱的宽÷包装箱的宽(去掉余数) 集装箱的高向可以摆放的数量=集装箱的高÷包装箱的高(去掉余数) 顺装时集装箱内总的摆放数量= 集装箱的长向可以摆放的数量×集装箱的宽向可以摆放的数量×集装箱的高向可以摆放的数量 带入数字顺装时集装箱内总的摆放数量= (592÷36-0.444444)×(234÷28-0.357)×(241÷12-0.083333)=2560(纸箱) 2、同理,计算侧装的装箱量。侧装,是指将包装箱的长顺着集装箱的宽摆放。这样计算就是 集装箱的长向可以摆放的数量=集装箱的长÷包装箱的宽(去掉余数) 集装箱的宽向可以摆放的数量=集装箱的宽÷包装箱的长(去掉余数) 集装箱的高向可以摆放的数量=集装箱的高÷包装箱的高(去掉余数) 侧装时集装箱内总的摆放数量= 集装箱的长向可以摆放的数量×集装箱的宽向可以摆放的数量×集装箱的高向可以摆放的数量 带入数字侧装时集装箱内总的摆放数量= (592÷28-0.14286)×(234÷36-0.5)×(241÷12-0.083333)=2520(纸箱) 3、最后,比较两种装法,装入最多的方式为最大装箱数量。由于2560>2520,所以这批货物用顺装方式可以最大地利用集装箱的空间,按每个纸箱内装12件商品计算,一个20英尺集装箱内可装2560×12=30720个。如果一个集装箱的运费是$1200,那么,每件商品的运费 =1200÷30720=$0.0391 4、集装箱装运货物,不但要受其内部容积的限制,还受其配货重量的限制。一个20英尺集装箱, 一般情况下,配货重量不能超过17.5吨。 如果所要运输的货物是重货,每立方米的毛重大于1吨,则需要用重量法计算装运数量,即: 装运量(件数)=17.5吨÷单件包装毛重 集装箱参考数据:20尺柜:内容积为5.69米X2.13米X2.18米,配货毛重一般为17.5吨, 体积为24-26立方米. 40尺柜:内容积为11.8米X2.13米X2.18米,配货毛重一般为22吨,体积为54立方米. 40尺高柜:内容积为11.8米X2.13米X2.72米.配货毛重一般为22吨,体积为68立方米. 45尺高柜:内容积为:13.58米X2.34米X2.71米,配货毛重一般为29吨,体积为86立方米. 20尺开顶柜:内容积为5.89米X2.32米X2.31米,配货毛重20吨,体积31.5立方米. 40尺开顶柜:内容积为12.01米X2.33米X2.15米,配货毛重30.4吨,体积65立方米. 20尺平底货柜:内容积5.85米X2.23米X2.15米,配货毛重23吨,体积28立方米. 40尺平底货柜:内容积12.05米X2.12米X1.96米,配货毛重36吨,体积50立方米.

标准误计算公式

标准误 标准误差,也称标准误,是描述对应的样本统计量抽样分布的离散程度及衡量对应样本统计量抽样误差大小的尺度。对一个总体多次抽样,每次样本大小都为n,那么每个样本都有自己的平均值,这些平均值的标准差叫做标准误差。 标准误计算公式 但由于通常σ为未知,此时可以用研究中取得样本的标准差 (s) 来估计: 标准差 在统计中,标准差是一种用于量化一组数据值的变化或分散程度的度量。一个较大的标准差,代表大部分数值和其平均值之间差异较大;一个较小的标准差,代表这些数值较接近平均值。

在Excel中计算方差的公式为STDEV.P和STDEV.S(或STDEV)其中,STDEV.P 计算时,认为你给出的数据是总体,因此它的分母为N,而STDEV.S计算时,认为你给出的数据是样本,因此它的分母为N-1。在R中,用到的函数为sd,默认的就是样本,因此分母为N-1。 标准误与标准差的区别 从上面的描述我们就知道了,标准差与标准误的区别在于:

1.标准差是对一次抽样的原始数据进行计算的,而标准误则是对多次抽样的 样本统计量进行计算的(这个统计量可以是均值); 2.标准差只是一个描述性指标,只是描述原始数据的波动情况,而标准误是 跟统计推断有关的指标,大多数的统计量计算都需要用到标准误。 最后举个简单的例子: 例如我们要调查地区A中10岁男孩的身高。如果全部都统计下来,直接测是最准确的数据。但是成本高,不现实。因此需要进行采样,一次测量100个男孩的身高,求这一次的均值M1与标准差S1,如果采样10次,每次都取100人,我们会得到10个均值,分别记为M1,M2,M3...M10,对这10个均值再求一个均值M以及标准差S,其中这个标准差S就是标准误(standard error),即均值的标准误差(standard error of mean)。 文章参考: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423061764.html,/p/b6b87da11c82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423061764.html,/wiki/Standard_error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423061764.html,/wiki/Standard_deviation

标准偏差计算公式

标准偏差计算公式 标准偏差(Std Dev,Standard Deviation) -统计学名词。一种量度数据分布的分散程度之标准,用以衡量数据值偏离算术平均值的程度。标准偏差越小,这些值偏离平均值就越少,反之亦然。标准偏差的大小可通过标准偏差与平均值的倍率关系来衡量。标准偏差公式:S = Sqr(∑(xn-x拨)^2 /(n-1))公式中∑代表总和,x拨代表x的算术平均值,^2代表二次方,Sqr代表平方根。 例:有一组数字分别是200、50、100、200,求它们的标准偏差。 x拨= (200+50+100+200)/4 = 550/4 = 137.5 S^2 = [(200-137.5)^2+(50-137.5)^2+(100-137.5)^2+(200-137.5)^2]/(4-1) 标准偏差S = Sqr(S^2) STDEV基于样本估算标准偏差。标准偏差反映数值相对于平均值 (mean) 的离散程度。 COUNT函数 功能 计算可以在Excel办公软件中计算参数列表中的数字项的个数。 语法 COUNT(value1,value2, ...) 参数 V alue1, value2, ... 是包含或引用各种类型数据的参数(1~30个),但只有数字类型的数据才被计数。 说明 函数COUNT在计数时,将把数字、空值、逻辑值、日期或以文字代表的数计算进去;但是错误值或其他无法转化成数字的文字则被忽略。 如果参数是一个数组或引用,那么只统计数组或引用中的数字;数组中或引用的空单元格、逻辑值、文字或错误值都将忽略。如果要统计逻辑值、文字或错误值,请使用函数COUNTA(COUNTIF按EXCEL的说明也行,但常出毛病)。 示例 如果A1为1,A5为3,A7为2,其他均为空,则: COUNT(A1:A7) 等于 3 备注:计算出A1到A7中,数字的个数 COUNT(A4:A7) 等于 2 备注:计算出A4到A7中,数字的个数 COUNT(A1:A7, 2) 等于 4 备注:计算A1到A7单元格和数字2一起,一共是多少个数字(A1到A7中有3个,加上数字2,一共4个) DEVSQ 返回数据点与各自样本平均值偏差的平方和。 语法 DEVSQ(number1,number2,...) Number1, number2, ...为1 到30 个需要计算偏差平方和的参数,也可以不使用这种用逗号分隔参数的形式,而用单个数组或对数组的引用。 说明 参数可以是数字,或者是包含数字的名称、数组或引用。 如果数组或引用参数包含文本、逻辑值或空白单元格,则这些值将被忽略;但包含零值的单元格将计算在内。

标准偏差与相对标准偏差公式

标准偏差数学表达式: ?S-标准偏差(%) ?n-试样总数或测量次数,一般n值不应少于20-30个 ?i-物料中某成分的各次测量值,1~n; 标准偏差的使用方法 六个计算标准偏差的公式[1] 标准偏差的理论计算公式 设对真值为X的某量进行一组等精度测量, 其测得值为l 1、l 2、……l n。令测得值l与该量真值X之差为 真差占σ, 则有σ 1 = l i ? X σ 2 = l2 ? X …… σ n = l n ? X 我们定义标准偏差(也称标准差)σ为 (1) 由于真值X都是不可知的, 因此真差σ占也就无法求得, 故式只有理论意义而无实用价值。 标准偏差σ的常用估计—贝塞尔公式 由于真值是不可知的, 在实际应用中, 我们常用n次测量的算术平均值 来代表真值。理论上也证明, 随着测量次数的增多, 算术平均值最接近真值, 当时, 算术平均值就是真值。

于是我们用测得值l i与算术平均值之差——剩余误差(也叫残差)V i来代替真差σ , 即 设一组等精度测量值为l 1、l 2、……l n 则 …… 通过数学推导可得真差σ与剩余误差V的关系为 将上式代入式(1)有 (2) 式(2)就是着名的贝塞尔公式(Bessel)。 它用于有限次测量次数时标准偏差的计算。由于当时,,可见贝塞尔公式与σ的定义式(1)是完全一致的。 应该指出, 在n有限时, 用贝塞尔公式所得到的是标准偏差σ的一个估计值。它不是总体标准偏差σ。因此, 我们称式(2)为标准偏差σ的常用估计。为了强调这一点, 我们将σ的估计值用“S ” 表示。于是, 将式(2)改写为 (2') 在求S时, 为免去求算术平均值的麻烦, 经数学推导(过程从略)有 于是, 式(2')可写为 (2") 按式(2")求S时, 只需求出各测得值的平方和和各测得值之和的平方艺, 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