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 元素周期表

1.1.1 元素周期表
1.1.1 元素周期表

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知道原子序数的含义,明确原子序数与构成原子的粒子间的关系

2、明确掌握周期表的结构 知识梳理: 一、元素周期表 1. 原子序数:

(1)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原子序数与构成原子的粒子之间的关系:

原子序数= 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 2. 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

(1)将___________________的元素按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顺序从左到右排成横行 (2)把___________________的元素按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顺序从上到下排成纵行 3. 周期表的结构

⑴周期:元素周期表共有 个横行,每一横行称为一个 ,故元素周期表共有 个周期 ①周期序数与电子层数的关系: ②周期的分类

[思考]: 如果第七周期排满后,应有几种元素?__________________

⑵族:元素周期表共有 个纵行,除了 三个纵行称为Ⅷ外,其余的每一个纵行称为一

个 ,故元素周期表共有 个族。族的序号一般用罗马数字表示。 ①族的分类

元素周期表中,我们把18个纵行共分为16个族,其中7个主族,7个副族,一个零族,一个第Ⅷ族。 a 、主族:由短周期元素和长周期元素共同构成的族,用A 表示:如:ⅠA、ⅡA、ⅢA、

ⅣA、ⅤA、ⅥA、ⅦA

b 、副族:完全由长周期元素构成的族,用B 表示:ⅠB、ⅡB、ⅢB、ⅣB、ⅤB、ⅥB、ⅦB

c 、第Ⅷ族: 三个纵行 (注意: 第Ⅷ族既不是主族也不是副族)

d 、零族:第 __ _ 纵行,即稀有气体元素

②主族序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

③族的别称 如 ⅠA 称为 元素 ⅦA 称为 元素 零族称为 元素 [练习]画出具有下列原子序数的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并指出其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9、16、14、5、1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1:已知元素周期表中前七周期排满后的元素如下所示:

分析元素周期数和元素种数的关系,然后预测第八周期最多可能含有的元素种数为( )

A. 18

B. 32

C. 50

D. 64 例2. 甲、乙是周期表中同一主族的两种元素,若甲的原子序数为X ,则乙的原子序数不可能是( )

A. x+2

B. x+14

C. x+8

D. x+18

二、元素的性质和原子结构 1、碱金属元素 (1)结构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5页,科学探究,并完成该表。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从锂→铯 相同点: 最外层电子数均为_____________ 不同点: 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多,电子层数_____________, 原子半径_______________

(2)化学性质

注意:比较元素金属性强弱可以从其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置换出氢的难易程度,以及它们的最高价氧化

物的水化物-氢氧化物的碱性强弱来比较 (3)物理性质

阅读课本第7页表1-1总结规律:

相似性: 除Cs 略带金属光泽外,其余的都是_________色,它们都比较________,有________性.密度都比较_________,熔点也都比较________ ,导电性和导热性也都_____________.

递变性:随核电荷数的增多,碱金属的密度逐渐_________,熔、沸点逐渐_________________. 思考:锂和钾的保存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3. 下列金属与水反应最剧烈的是( )

A. Li

B. K

C. Rb

D. Cs 例4. 钠和铯都是碱金属元素,下列关于铯及其化合物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硫酸铯的化学式为Cs 2SO 4 B. 氢氧化铯是一种强碱

C. 铯的熔沸点比钠的低

D. 碳酸铯受热易分解成氧化铯和二氧化碳 知能检测:

1. 查阅元素周期表,判断下列元素中不属于主族元素的是( ) A. 磷 B. 钙 C. 铁 D. 碘

2.推断质子数为35和88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分别是:____________ _ ____ _

3. 下列各组中的元素用原子序数表示,其中都属于主族的一组是 ( ) A 12, 22,32 B 5,15,20 C 6,16,26 D 11,17,18

4.下列各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的数字为原子序数,其中正确的是 ( )

5. 原子序数为83的元素位于:①第五周期 ②第六周期 ③ⅣA 族 ④ⅤA 族⑤ⅡB 族, 其中正确的组合是( ) A. ①④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⑤

6(多选)若ⅡA 族某元素原子序数为x ,那么原子序数为x+1的元素可能位于( ) A .ⅢA 族 B .IB 族 C .ⅡB 族 D .ⅢB 族 7. 下列金属中密度最小、熔沸点最高的是( )

A. Rb

B. K

C. Na

D. Li 8. 下列对碱金属性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单质都比较软 B. 单质都能跟氯气发生剧烈反应 C. 氢氧化物都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 D. 锂和钠一样可以保存在煤油里 9(多选) 按Li 、Na 、K 、Rb 、Cs 顺序递增的性质是( )

A. 单质的还原性

B. 阳离子的氧化性

C. 原子半径

D. 单质的熔点 10、钾的金属活动性比钠强,根本原因是( )

A 、钾的密度比钠的小

B 、钾原子的电子层比钠原子多一层

C 、钾与水反应比钠与水反应更剧烈

D 、加热时,钾比钠更易汽化 1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在碱金属元素中,所有碱金属的氧化物均属于碱性氧化物

B 、由于活泼性Na

C 、碱金属在自然界中都以化合态存在.

D 、虽然自然界含钾的物质均易溶于水,但土壤中钾含量太少,故需施用钾肥 12(多选) 下列对碱金属铷的性质预测正确的是( )

A 、灼烧氯化铷时,火焰有特殊颜色

B 、它只存在一种氧化物

C 、它的碳酸盐易溶于水

D 、在钠、钾、铷中,铷的熔点最高

13.钾有以下性质①钾比水轻 ② 钾的熔点低 ③ 钾与水反应要放出热量 ④钾与水反应后的溶液呈碱性. 某学生将一小块钾投入滴有酚酞的水中,该实验能证明上述四点性质的有( ) A. ①④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14. 当铷(相对原子质量85.5)和另一种碱金属所形成的合金0.23g 跟水完全反应后,放出氢气0.01g, 该种碱金属是( )

A. 钠(23)

B.钾(39)

C. 锂(7)

D.铯(133) 15. 一定质量的钠、钾投入一定量的稀盐酸中,产生气体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曲线a 为K ,b 为Na

B .投入的Na 的质量大于K 的质量

C .投入的Na 、K 一定等质量

D .稀盐酸的量一定是不足量的

16. 甲、乙、丙、丁四种元素的原子序数如表中所示,从周期表中找出这四种元素 (1)填写下表

(2)写出这几种元素的单质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甲与充足的乙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在丙中点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与丁加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五种元素(填元素符号)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都是_________, 故称碱金属,其中密度最小的是_________,熔点最低的是________,金属性最强的是__________, 阳离子氧化性最强的是___________,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最强的是_________,等质量的金属与水反应最剧烈的是_________,生成氢气最多的是_____________.

化学《元素及元素周期表》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第二单元第四节 元素及元素周期表(第二课时) 一、学习目标: 1. 知道元素的简单分类;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会正确书写元素符号并记住常见的元素符号。 2. 知道元素周期表的结构;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元素和有关该元素的一些其它的信息。 二、学习过程: (一)、知识链接: 1、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有、、。 如水是构成的,汞是由构成的,氯化钠是由构成的。 2、决定元素种类的是原子的数,钠原子和钠离子是否属于同种元素?。为什么?。元素:具有相同(即)的一类原子总称。 (二)、温故知新: 1、下列说法有没有错误?将错误的说法加以改正 ⑴水是由一个氧元素和两个氢元素组成的。 ⑵二氧化硫中有硫和氧两个元素。 ⑶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⑷水分子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⑸一个水分子是由2 个氢原子和1 个氧原子构成的 2、填上合适的元素:

⑴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⑵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 ⑶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⑷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3、联系生活:小华用凉开水养鱼,不久鱼全死了,下列哪个是合理的解释 A、凉开水中几乎不含氧元素 B、凉开水中几乎不含氧原子 C、凉开水中几乎不含水分子 D、凉开水中几乎不含氧气 4、5 题见课件。 (三)、自主学习与探究: 阅读课本46-47 页,完成自主学习知识点一、二。 知识点一:元素的种类 1. 稀有气体: 2. 金属元素: 3. 非金属元素:. 知识点二:元素的表示---国际通用(元素符号) 1. 为什么要使用元素符号? 2. 元素符号的读法: 3 .元素符号的书写: (1)由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 (2)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 4.元素符号的意义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节元素周期表

第一节元素周期表 第1课时元素周期表 多选 9.X、Y、Z均为短周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它们的相对位置如下表所示,已知3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为31,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 B.X的氧化物XO有毒 C.Y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气 D.Z的氧化物只能与酸反应 10.下列叙述不正确 ...的是()。 A.除0族元素外,短周期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在数值上都等于该元素所属族的族序数B.除短周期外,其他周期均为18种元素 C.副族元素没有非金属元素 D.第ⅢB族中所含元素种类最多 12.下列各表为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数字为原子序数),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 13.A、B、C、D、E五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1-1-1所示,已知E的原子序数为x,则五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不可能 ...为()。 图1-1-1 A.5x B.5x+10 C.5x+14 D.5x+25 14.已知115号元素原子有七个电子层,且最外层有5个电子,试判断115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A.第七周期第ⅢA族B.第七周期第ⅤA族 C.第五周期第ⅦA族D.第五周期第ⅢA族 15.目前人类已发现的非金属元素除稀有气体元素外,共有16种。下列对这16种非金属元素的相关判断()。 ①都是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都大于4;②单质在反应中都只能作氧化剂;③氢化物常温下都是气态,所以又都叫气态氢化物;④氧化物常温下都可以与水反应生成酸。 A.只有①②正确B.只有①③正确 C.只有③④正确D.①②③④均不正确 16.已知X、Y、Z、W是短周期中的四种非金属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

第一节元素周期表主要知识点

第一节元素周期表 一、元素周期表概述 1、门捷列夫周期表 按相对原子质量由小到大依次排列,将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放在一个纵行,通过分类、归纳制出的第一张元素周期表。 2、现行常用元素周期表 ⑴周期表的编排原则 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 ②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排成一个横行 ③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个别例外)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成纵行 ⑵周期表的结构 七个横行;7个周期[三短(2、8、8)、三长(18、18、32)、一不完全] 18个纵行(列),16个族: 7个主族(ⅠA~ⅦA);(1、2、13~17列)7个副族(ⅠB~ⅦB);(3~12列) Ⅷ族:3个纵行;(8、9、10列)零族:稀有气体(18列) 周期表中有些族有特殊的名称: 第ⅠA族:碱金属元素(不包括氢元素)第ⅦA族:卤族元素0族:稀有气体元素3、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周期序数==原子的电子层数 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最高正价数(O、F除外)==价电子数 非金属的负价的绝对值==8-主族序数(限ⅣA~ⅦA) 4、由原子序数确定元素位置的规律 ⑴主族元素:周期数==核外电子层数;主族的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 ⑵确定族序数应先确定是主族还是副族,其方法是采用原子序数逐步减去各周期的元素种数,最后的差 值即可确定。 基本公式:原子序数-零族元素的序数(或各周期元素总数)== 差值 ①对于短周期元素: 若差值为0,则为相应周期的零族元素;若0<差值≤7,则元素在下一周期,差值即为主族序数。 ②对于长周期元素:

差值为1~7时,差值即为族序数,位于Ⅷ族左侧; 差值为8、9、10时,为Ⅷ族元素。 差值为11~17时,再减去10所得最后差值,即为Ⅷ族右侧的族序数。 若差值>17,再减14,按同上方法处理。 例:37号和114号元素的推导。 5、同主族元素上、下相邻元素原子序数推导规律: ⑴ⅠA、ⅡA族元素: 元素的原子序数==上一周期的元素的原子序数+上一周期的元素总数 ⑵ⅢA~ⅦA、0族元素: 元素的原子序数==上一周期的元素的原子序数+本周期的元素总数 例1:甲、乙是周期表中同一主族的两种元素,若甲的原子序数为x,则乙的原子序数不可能是 A. x+2 B. x+4 C. x+8 D. x+18 例2:X、Y、Z是周期表中相邻的三种短周期元素,X和Y同周期,Y和X同主族,三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7,核内质子数之和为31,则X、Y、Z分别是( ) A. Mg、Al、Si B. Li、Be、Mg C. N、O、S D. P、S、O 二、原子结构 1 A Z X 电量:Z==e- ⑴、构成原子的微粒数目的定量关系 符号X表示质子数为Z,质量数为A的一类原子。 ⑵、构成原子的各种微粒存在下列定量关系: ①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②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 ③质量数(A)≈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核外电子(e-) 带负电

中考化学考点全解考点九元素符及元素周期表

中考化学考点全解考点九元素符及元素周期表 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元素符号及元素周期表元素符号的写法: ①由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如 :H、C、 S、P,K。 ②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要大写,第二个字母要小写(即“一大二小”)。如:Na、Mg、 Ca、Zn、Si。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①每一横行(周期):元素周期表每一横行叫做一个周期.共有7个横行,即7个周期。每个周期开头是金属元素(第一周期除外),靠近尾部是非金属元素,结尾的是稀有气体元素。同一周期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 ②每一纵行(族):元素周期表共有18个纵行,每一个纵行叫做一个族(第8,9,10三个纵行共同组成一个族),共有16个族。 ③每一格:在元素周期表中,每一种元素均占据一格。对于每一格,均包含元素的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了质量等内容,如下图所示: 元素符号和化学式的关系: 化学用语元素符号化学式 易错考点

例题解析 例题1:近阶段多家媒体报道:云南铬污染和问题胶囊铬超标影响甚广.有关铬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从图中获取的信息正确的是()A.该元素为非金属元素 B.该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为52.00% C.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52

D.该元素的原子核外有24个电子 答案:D 解析:A、根据化学元素汉字名称的偏旁可辨别元素的种类,金属元素名称一般有“金”字旁;因此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故A正确;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52.00是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而不是该元素在地壳中含量.故B错误;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可知,该元素原子的原子序数为24,故C错误; 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可知,铬元素的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铬元素的原子核外有24个电子,故D正确. 例题2:下列符号中,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还能表示由该元素组成的单质的是() A、H 2 B.N C.Fe D.CO 2 答案:C 解析:由原子构成的物质,元素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还能表示由该元素组成的单质 课后练习 1、如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钠、镁、铝三种原子的电子层都有3个层 B.氢、锂、钠三种原子的最外层都有1个电子

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教案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第一节元素周期表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了解元素周期表得结构以及周期、族等概念。 (2)使学生了解原子结构、元素性质及该元素在周期表中得位置三者间得关系,初步学会运用周期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原子结构得初步认识,树立对立统一得观点,知道有关元素、核素、同位素得涵义及其简单得计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元素周期表得编制过程得了解,使学生正确认识科学发展得历程,并以此来引导自己得实践,同时促使她们逐渐形成为科学献身得高贵品质。 (2)使学生了解元素周期表得意义,认识事物变化由量变引起质变得规律,对她们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3)使学生对核素、同位素及元素相对原子质量得测定有常识性得认识。 【教学重点】元素周期表得结构、元素在周期表中得位置与原子结构得关系。 【教学难点】元素在周期表中得位置与原子结构得关系、核素、同位素。 【教学准备】投影仪、胶片、元素周期表挂图 【教学方法】启发、诱导、阅读、讨论、练习、探究 【教学过程】 【引言】通过我们学习知道元素有一百多种。那么,有没有一种工具可以把我们已知得一百多种元素之间得这种周期性很好地表现出来呢?答案就是肯定得。那就就是元素周期表,也就是我们本节课所要讲得主要内容。 【板书】第一节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表就是元素周期律得具体表现形式,它反映了元素之间相互联系得规律,就是我们学习化学得重要工具。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元素周期表得有关知识。 首先,我们来认识元素周期表得结构。 【板书】一、元素周期表得结构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问】数一数元素周期表有多少个横行?多少个纵行?(7个横行,18个纵行) 【讲述】我们把元素周期表中得每一个横行称作一个周期,每一个纵行称作一族。下面,我们先来认识元素周期表中得横行——周期。 【板书】1、周期 【学生活动】元素周期表中共有7个周期,请大家阅读课本P4得有关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1、把不同得元素排在同一个横行即同一个周期得依据就是什么? 2、周期序数与什么有关? 【讲述】元素周期表中,我们把1、2、3周期称为短周期,其余周期称为长周期, 【投影】 周期表得有关知识 类别周期序数起止元素包括元素种数核外电子层数 短周期1 H—H e 2 1 2 Li—Ne 8 2 3 Na—Ar 8 3 长周期4 K—K r 18 4 5 Rb—X e 18 5 6 Cs—Rn 32 6 7 F r—112号26 7 【板书】(1)周期序数=电子层数 说明:1、除第1周期只包括氢与氦,第7周期尚未填满外,每一周期得元素都就是从最外层电子数为1得碱金属开始,逐步过渡到最外层电子数为7得卤素,最后以最外层电子数为8得稀有气体结束。 2、第6周期中,57号元素镧(La)到71号元素镥(Lu),共15种元素,它们原子得电子层结构与性质十分相似,总称镧系元素。第7周期中,89号元素锕(Ac)到103号元素铹(Lr),共15种元素,它们原子得电子层结构与性质也十分相似,总称锕系元素。为了使表得结构紧凑,将全体镧系元素与锕系元素分别按周期各放在同一个格内,并按原子序数递增得顺序,把它们分两行另列在表得下方。在锕系元素中92号元素铀(U)以后得各种元素,多数就是人工进行核反应制得得元素,这些元素又叫做超铀元素。 元素周期表上列出来得元素共有112种,而事实上现在发现得元素还有:114号、116号、118

元素及元素周期表练习题

元素及元素周期表 一.选择题: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 ) A .氧 B .硅 C .铝 D .铁 2.决定元素种类的是 ( ) A .质子数 B .电子数 C .中子数 D .核外电子数 3.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 ( ) A .CO 2:“2”表示一个二氧化碳分子含有两个氧原子 ] B .2Na :“2”表示两个钠元素 C . :“+2”表示镁离子带有两个单位正电荷 D .S 2- :“2–”表示硫元素的化合价为负二价 4.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对该粒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B . 核电荷数为12 B .核外有3个电子层 C .带12个单位正电荷 D .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最外层上的2个电子 5.根据右图提供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钠原子最外层有11个电子 B .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C .钠属于非金属元素 D .钠的原子序数为11 6.生活中常接触到“加碘食盐”、“高钙牛奶”,其中的“碘”和“”应理解为( ) A.单质 B.分子 C.元素 D.原子 7.最近,“镉大米”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据了解,含镉的大米对人的肝肾损害比较大。镉(Cd)的原子序数为48,中子数为6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镉原子的质子数为48 B 、镉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2g C 、镉是金属元素 D 、镉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48 8.正确读写化学符号是学好化学的基础。铝元素符号书写正确的是( ) 9.硒被誉为“抗癌大王”。根据右图提供的硒的有关信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Mg +2

A.硒属于金属元素 B.硒的原子序数是34 C.硒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中x=4 D.硒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g . 10.近来中国部分地区出现镉污染的大米,食用后对人体有害。下列有关镉 的说法中错误 ..的是() A.镉的原子序数是48 B.镉属于非金属元素 C.镉的元素符号是Cd D.镉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11.氦是太阳中含量较多的元素,其元素符号为() A.H B. He C. N 12.我市盛产茶叶,“雪青”“清润茗芽”等绿茶享誉省内外。绿茶中的单宁酸具有抑制血 压上升、清热解毒、抗癌等功效,其化学式为C 76H 52 O 46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单宁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 B.一个单宁酸分子由76个碳原子、52个氢原子和46个氧原子构成 C.单宁酸分子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38︰26︰23 D.一个单宁酸分子中含26个氢分子 13.钇(Y)是一种稀土元素,该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钇属于金属元素 B.钇原子中的质子数为39 C.钇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D.钇原子中的中子数为39 14.根据右表提供的信息,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的原子序数是12 原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层 C.表中所列元素均为金属元素 D.元素所在周期的序数等于其原子的电子层数

元素周期表中各元素名称及性质

— / [ *

氢(H) [ 主要性质和用途 熔点为℃,沸点为℃,密度为0. 089 88 g/L(10 ℃)。无色无臭气体,不溶于水,能在空气中燃烧,与空气形成爆炸混合物。工业上用于制造氨、环已烷、甲醇等。 发现 1766年由卡文迪许()在英国判明。 氦(He) ; 主要性质和用途 熔点为℃(加压),沸点为-℃,密度为 5 g/L(0 ℃)。无色无臭气体。化学性质不活泼。用于深海潜水、气象气球和低温研究仪器。 发现 1895年由拉姆塞(Sir )在英国、克利夫等(和在瑞典各自独立分离出。 锂(Li)

。 主要性质和用途 熔点为℃,沸点为1 347 ℃,密度为g/cm3(20 ℃)。软的银白色金属,跟氧气和水缓慢反应。用于合金、润滑油、电池、玻璃、医药和核弹。发现 1817年由阿尔费德森(. Arfvedson)在瑞典发现。 铍(Be) 主要性质和用途 ~ 熔点为1 278±5 ℃,沸点为2 970 ℃(加压下),密度为g/cm3(20 ℃)。较软的银白色金属,在空气和水中稳定,即使在红热时也不反应。用于与铜和镍制合金,其导电性和导热性极好。 发现 1798年由沃克兰()发现 硼(B) 主要性质和用途 * 熔点为2 300 ℃,沸点为3 658 ℃,密度为g/cm3(β-菱形)(20 ℃)。具有几种同素异形体,无定形的硼为暗色粉末,跟氧气、水、酸和碱都不起反应,跟大多数金属形成金属硼化物。用于制硼硅酸盐玻璃、漂白和防火。 发现 1808年由戴维(Sir Humphrey Davy)在英国、盖-吕萨克()和泰纳)在法国发现。 碳(C)

物质结构及元素周期表

物质结构及元素周期表 为您服务的教育网络 主题一材料结构和元素周期表 一、审查考试地点 1.考试网站网络建设 (1)元素“位-结构-单位”之间的关系 (2)。推断元素的名称或位置是本节中常见的问题之一。其方法可以大致概括如下: 2.检查现场解释: 测试地点1:同一时期、同一主体群体性质变化的逻辑衍生关系1。相同周期和相同主族元素性质变化规律性质原子半径电子层结构电子损失能力获得电子能力金属非金属主价最高价氧化物酸相应水合物碱性非金属气态氢化物形成困难稳定性相同周期(从左到右)具有相同数量电子层的最外层电子的数量逐渐减少,最外层电子的数量逐渐减少,最外层电子的数量逐渐增加,最外层电子的数量逐渐减少,最外层电子的数量逐渐减少,最外层电子的数量逐渐增加,最外层电子的数量逐渐增加,最大正价(+1→+7)非金属负价=-(8族序数)酸度逐渐增加,最外层电子的数量XK碱度 随着主族(自上而下)电子层数的逐渐增加,最外层电子的数量也在逐渐增加,逐渐减少,逐渐增加,逐渐减少,逐渐减少,逐渐减少,最高正价=族序数(除O,F外)非金属负价=-(8-族序数)酸度逐渐减少,碱度逐渐增加,形成从难到易的稳定性逐渐增加,形成从易到难的稳

定性逐渐减少2。元素周期表中的“三角形”变化规律 如果元素a、b和c位于元素周期表中图5-1所示的位置,所有相关的性质都可以顺利释放。 1 为您服务的教育网络 订单(但D不能参与安排)。(1)原子半径:碳>氮>硼;(2)金属度:碳>碳>硼;(3)非金属:硼>碳>碳3。元素周期表(1)中的相似性规则与主族元素的性质相似(因为最外面的电子是相同的);⑵元素周期表中对角线位置(如2中的A、D位置)的元素具有相似的性质,如锂和镁、铍和铝、硼和硅等。 (3)相邻元素的性质差别不大。 测试点2元素周期定律的普通次定律 1.最外层电子数大于或等于3且小于8的元素必须是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1或2的元素可以是主族、次族或0族(he)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元素是稀有气体元素(氦除外)。 2.在元素周期表中,IIA族和IIA族元素的原子数有三种不同:①1-3周期(短周期)1元素的原子数不同;(2)第4和第5周期之间的差异为11;③第6和第7周期的差异为25。 3.在每个周期中排列的元素类型满足以下规则:如果n是周期序数,那么在奇数周期中它是(n?1)222(n?2)物种,物种处于偶数周期。2 4.在元素周期表中,除了第八族元素外,具有奇数(或偶数)原子序数的元素,元素所在的族的序数和主价也是奇数(或偶数)。

第一章第一节元素周期表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第一节元素周期表知识点归纳

高中化学必修2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第一节元素周期表 知识点一元素周期表 一、元素周期表的发现 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指出第一张元素周期表。 编制原则:将元素按照相对原子质量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将化学性质的元素放在一个纵行。 二、原子序数: (1)按照元素在周期表中的顺序给元素编号。 (2)原子序数与原子结构的关系:原子序数=核内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三、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1.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 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 ②将电子层数相同 ..。(周期序数......的各元素从左到右排成一横行 =原子电子层数) ③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到 下排成一纵行 ..。主族序数=原子最外层电子数 2.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周期和族 ①周期: (1)定义:具有相同电子层数的元素按照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排列的一行,叫周期。(周期序数=原子电子层数) (2)元素周期表有7行,共有7个周期,从上到下依次为第一周期到第七周期。除第一周期外,每一周期的元素都是从

活泼金属元素开始,逐渐过渡到活泼非金属元素,最后以稀有气体元素结束。 (3)数目、分类及各周期特点 类别 周期序数 起止元素 包括元素种数 核外电 子层数 短周期 一 H —He 2 1 二 Li —Ne 8 2 三 Na —Ar 8 3 长周期 四 K —Kr 18 4 五 Rb —Xe 18 5 六 Cs —Rn 32 6 七 (不完全周期) Fr —112号 26(排满应为32种) 7 ②族: (1) 定义: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 序排成的纵行叫族。 (主族元素的族序数=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2)分类18个纵行,分为16个族。(7个主族;7个副族;族的分类、数目 分类依据 表示方法 列序号 族序号 主族(7个) 由短周期元素和长周期元素共同构成的族 用族序数(用大写罗马数字表示)后加字母A 表示 1、2、13、14、 15、16、17 Ⅰ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三)教案

教学步骤、内容 【引入】活泼的金属元素Na的性质是我们所熟知的,现象是本质的反应,宏观是微观的体现。现在让我们从原子结构这一微观角度来研究微观结构与宏观性质的关系。 【板书】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一、碱金属元素 【科学探究一】请同学们看书本P5,并完成该表。由此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填写情况,总结异同点元素名称核电荷数原子结构示意图最外层电子数电子层数 碱 金 属 元 素 【板书】1、在结构上的相似性与递变性 相同点:最外层电子数都相同为1。 不同点:核电荷数从Li到Cs逐渐增多,电子层数依次增多,从2层增大到6层。 【讲解】金属性:指气态原子失去电子的能力大小的性质(由电离能的大小确定)。 还原性:指含有易失电子元素的物质的性质。具有还原性的不一定有金属性 【思考与交流】物质的性质主要取决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从碱金属原子的结构可推知其化学性质如何?是否完全相同? 【结论】最外层都有1个电子,化学性质相似;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原子的电子层数递增,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引力逐渐减弱,金属性逐渐增强。 【讲解】因此、碱金属最外层上都只有一个电子,化学反应中易失去一个电子,形成+1价的阳离子,并能与氧气等非金属元素及水发生化学反应。 【实验一】取钾、钠各一粒,分别放在石棉网上的左、右两边,同时加热。观察实验的现象。 【现象】钾首先熔化(熔点低),先与氧气发生反应,后钠再熔化与氧气反应。 【板书】2、化学性质 (1)、碱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思考与交流】请写出钠与氧气在加热条件下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并尝试的写出锂、钾与氧 气在加热条件下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碱金属与氧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加热) 锂O Li O i 2 2 2 4L燃烧 +(白色、氧化锂) 钠 2 2 2 Na O Na O燃烧 +(淡黄色、过氧化钠)

高中化学元素周期表和元素题型归纳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习题 知识网络 中子N 原子核 质子Z 原子结构 : 电子数(Z 个)核外电子 排布规律 → 电子层数 周期序数及原子半径 表示方法 → 原子(离子)的电子式、原子结构示意图 随着原子序数(核电荷数)的递增:元素的性质呈现周期性变化 ①、原子最外层电子的周期性变化(元素周期律的本质) 元素周期律 ②、原子半径的周期性变化 ③、元素主要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 ④、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的周期性变化 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 元素周期律和 排列原则 ②、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排成一个横行; 元素周期表 ③、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个别除外)排成一个纵行。 ①、短周期(一、二、三周期) 周期(7个横行) ②、长周期(四、五、六周期) 周期表结构 ③、不完全周期(第七周期) ①、主族(ⅠA ~ⅦA 共7个) 族(18个纵行) ②、副族(ⅠB ~ⅦB 共7个) ③、Ⅷ族(8、9、10纵行) ④、零族(稀有气体) 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①、核外电子排布 ②、原子半径 性质递变 ③、主要化合价 ④、金属性与非金属性 ⑤、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⑥、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碱性 电子层数 相同条件下,电子层越多,半径越大。 判断的依据 核电荷数 相同条件下,核电荷数越多,半径越小。 最外层电子数 相同条件下,最外层电子数越多,半径越大。 微粒半径的比较 1、同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减小(稀有气体除外) 如:Na>Mg>Al>Si>P>S>Cl. 2、同主族元素的原子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增大。如:Li Na +>Mg 2+>Al 3+ 5、同一元素不同价态的微粒半径,价态越高离子半径越小。如Fe>Fe 2+>Fe 3+ ①与水反应置换氢的难易 ②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强弱 金属性强弱 ③单质的还原性 ④互相置换反应 (1)原子序数=核电荷数=(2)周期序数=核外电子层数 (3)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元素的最高正价数(F 无正价,O 一般也无正价) (4)非金属元素:|最高正价数|+|负价数|=8 巩固练习 一、原子或离子半径大小比较 元素的金属性或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 决定原子呈电中性 编排依据 抓关键 甲 X) (A Z 七 主七副零 和八 三长三短一不全

(完整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一章第一节元素周期表导学案

姓名:班级:高一()班小组: 第一章第一节元素周期表(1) 【学习目标】 1.知道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的关系。 2.知道周期与族的概念,能描述元素周期表的结构。认识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与其原子的电子层结构的关系。 【重点难点】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和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表示方法 【基础知识预习】 一、元素周期表 (一)原子序数 1.定义:按照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给元素编号,得到原子序数。 2.原子序数与元素的原子结构之间存在着如下关系: 原子序数=== (二)元素周期表 1.编排规则 ①将相同 ..,每一横行称为..的元素,按的顺序从左到右排成一横行 一个,故元素周期表共有个周期。元素周期表中,我们把1、2、3周期称为,周期称为长周期。 周期序数与电子层数的关系:周期序数= ②把相同 ..的元素,按的顺序从上到下排成一纵行 ..,称为。族的序号一般用罗马数字表示,主族用A表示;副族完全由元素构成,用B表示;第Ⅷ族是三个纵行;零族即稀有气体元素 主族序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主族序数= 族的别称: ⅠA称为元素ⅦA称为元素零族称为元素 2.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短周期(第周期) 周期:个(共个横行)长周期(第周期)周期表主族个:ⅠA-ⅦA 族:个(共个纵行)副族个:IB-ⅦB 第Ⅷ族个(3个纵行) 族1个(稀有气体元素)

【课堂活动】 活动1、已知碳、镁和溴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说出它们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第周期、族;第周期、族;第周期、族; 活动2、画出硫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并说出硫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周期序数第一周期二三四五六七 元素种类2种— 稀有气体He Ne Ar Kr Xe Rn — 原子序数 2 — 活动4、元素X 、Y为同一主族的两种元素,则它们的原子序数可能相差多少? 活动5、分析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说出它们中文字的偏旁与元素性质、单质状态的联系。 【课堂检测】 1.某元素位于第二周期,第ⅦA 族,则它是___元素。 2.某一周期ⅡA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为x,则同周期的ⅢA族元素的原子序数是 A.x+1 B.x+8 C.x+2 D.x+1或x+11或x+25 3.有短周期元素A、B、C,其中A、B同周期,B、C同主族,且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7,核电荷数之和为31,则A、B、C为 A. C、N、Si B. N、P、O C. N、O、S D. C、Si、S 【学习小结】

元素周期表及各元素英文

元素周期表及各元素英文 第01 号元素: 氢[化学符号]H, 读“轻”, [英文名称]Hydrogen 第02 号元素: 氦[化学符号]He, 读“亥”, [英文名称]Helium 第03 号元素: 锂[化学符号]Li, 读“里”, [英文名称]Lithium 第04 号元素: 铍[化学符号]Be, 读“皮”, [英文名称]Beryllium 第05 号元素: 硼[化学符号]B, 读“朋”, [英文名称]Boron 第06 号元素: 碳[化学符号]C, 读“炭”, [英文名称]Carbon 第07 号元素: 氮[化学符号]N, 读“淡”, [英文名称]Nitrogen 第08 号元素: 氧[化学符号]O, 读“养”, [英文名称]Oxygen 第09 号元素: 氟[化学符号]F, 读“弗”, [英文名称]Fluorine 第10 号元素: 氖[化学符号]Ne, 读“乃”, [英文名称]Neon 第11 号元素: 钠[化学符号]Na, 读“纳”, [英文名称]Sodium 第12 号元素: 镁[化学符号]Mg, 读“美”, [英文名称]Magnesium

第13 号元素: 铝[化学符号]Al, 读“吕”, [英文名称]Aluminum 第14 号元素: 硅[化学符号]Si, 读“归”, [英文名称]Silicon 第15 号元素: 磷[化学符号]P, 读“邻”, [英文名称]Phosphorus 第16 号元素: 硫[化学符号]S, 读“流”, [英文名称]Sulfur 第17 号元素: 氯[化学符号]Cl, 读“绿”, [英文名称]Chlorine 第18 号元素: 氩[化学符号]Ar,A, 读“亚”, [英文名称]Argon 第19 号元素: 钾[化学符号]K, 读“甲”, [英文名称]Potassium 第20 号元素: 钙[化学符号]Ca, 读“丐”, [英文名称]Calcium 第21 号元素: 钪[化学符号]Sc, 读“亢”, [英文名称]Scandium 第22 号元素: 钛[化学符号]Ti, 读“太”, [英文名称]Titanium 第23 号元素: 钒[化学符号]V, 读“凡”, [英文名称]Vanadium 第24 号元素: 铬[化学符号]Cr, 读“各”, [英文名称]Chromium 第25 号元素: 锰[化学符号]Mn, 读“猛”, [英文名称]Manganese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一节元素周期表教案

第一节元素周期表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初步掌握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以及周期、族等概念。 过程与方法: 通过亲自编排元素周期表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通过对元素原子结构、位置间的关系的推导,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推理能力。 通过对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关系的认识,渗透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现象和本质的关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生亲自编排元素周期表培养学生的求实、严谨和创新的优良品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方法:通过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形式的教学,进行“抽象和具体”这一科学方法的指导。 教学重难点:同周期、同主族性质的递变规律;元素原子的结构、性质、位置之间的关系。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 初中我们学过了元素周期律,谁还记得元素周期律是如何叙述的吗? [学生活动] 回答元素周期律的内容即:元素的性质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的变化。 [过渡]对!这样的叙述虽然很概括,但太抽象。我们知道元素周期律是自然界物质的结构和性质变化的规律。既然是规律,我们只能去发现它,应用它,而不能违反它。但是,我们能否找到一种表现形式,将元素周期律具体化呢?经过多年的探索,人们找到了元素周期表这种好的表现形式。元素周期表就是元素周期表的具体表现形式,它反映了元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的规律。它是人们的设计,所以可以这样设计,也可以那样设计。历史上本来有“表”的雏形,经过漫长的过程,现在有了比较成熟,得到大家公认的表的形式。根据不同的用途可以设计不同的周期表,不同的周期表有不同的编排原则,大家可以根据以下原则将前18号元素自己编排一个周期表。 [多媒体展示]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 1.按原子序数递增顺序从左到右排列; 2.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排列成一个横行;

第一章 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1)

第一章第一节元素周期表(1) 【学习目标】 1.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以及周期、族等概念。 2.了解周期、主族序数和原子结构的关系。 【学习重点】周期、主族序数和原子结构的关系;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预备知识】 一、原子序数 1.定义:按照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给元素编号,得到原子序数。 2.原子序数与元素的原子结构之间存有着如下关系: 原子序数=== 【基础知识】 (一)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1、周期:元素周期表共有个横行,每一横行称为一个, 故元素周期表共有个周期 ①周期序数与电子层数的关系: ②周期的分类 元素周期表中,我们把1、2、3周期称为,周期称为长周期,第周期称为不完全周期,因为一直有未知元素在发现。 [课堂练习1]请大家根据元素周期表,完成下表内容。 [思考与交流] 如果不完全周期排满后,应为几种元素? [归纳与整理] 2、族:元素周期表共有个纵行,除了三个纵行称为Ⅷ外,其余的每一个纵行称为一个,故元素周期表共有个族。族的序号一般用罗马数字表示。 ①族的分类 元素周期表中,我们把个纵行共分为个族,其中个主族, 个副族,一个族,一个族。 a、主族:由元素和元素共同构成的族,

用A表示:ⅠA、ⅡA、ⅢA、ⅣA、ⅤA、ⅥA、ⅦA b、副族:完全由元素构成的族,用B表示:ⅠB、ⅡB、ⅢB、ⅣB、ⅤB、ⅥB、ⅦB c、第Ⅷ族:三个纵行 d、零族:第纵行,即稀有气体元素 ②主族序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 ③族的别称 ⅠA称为元素ⅡA称为元素ⅣA称为元素 ⅤA称为元素ⅥA称为元素ⅦA称为元素 零族称为元素 [归纳小结]:(一)、元素周期表编排原则: 1、。 2、。 3、。 (二)、周期表的结构,包括周期的结构:。 族的结构:。

第一节元素周期表第1课时元素周期表(教师版)

第一节元素周期表第1课时元素周期表(过关检测) 一、选择题(单选,每小题4分,共48分)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同一主族相邻2种元素原子序数差2或8 B、元素周期表由18个纵行,七个横行构成 C、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一定是同族元素 D、每一周期元素都是从“碱金属开始”,0族结束 答案:B 2、原子序数为x的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的ⅡA族,则原子序数为x+1的元素不可能处在() A.ⅢA族B.ⅠA族 C.镧系D.ⅢB族 答案 B 3、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周期表中一共有16个纵行 B.除零族元素外,非金属元素全都是主族元素 C.同周期第ⅡA族与第ⅢA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差不可能为25 D.同主族上下相邻两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差不可能为32 答案 B 4、下列选项各截取了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图中数字为原子序数,其中M的原子序数为37的是() 答案 C 5、俄罗斯科学家用含20个质子的钙的一种原子轰击含95个质子的镅原子,结果4次成功合成4个第115号元素的原子。这4个原子生成数微秒后衰变成第113号元素。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115号元素在第六周期 B.113号元素在第七周期ⅢA族 C.115号和113号元素都是非金属元素 D.镅元素和115号元素不在同一周期

答案 B 6、下列有关元素周期表中“族”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周期表中共有七个主族、八个副族、一个0族 B.同一主族元素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目不一定相同 C.同一主族元素的化学性质相同 D.族序数后标注A的元素是主族元素 答案 D 7、某元素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A.第五周期0族B.第六周期ⅠB族 C.第五周期ⅦA族D.第六周期ⅠA族 答案 D 8、几种粒子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则可说明() A.可能属于同一种元素 B.一定是同一种元素 C.一定有相同的原子序数 D.核外电子个数一定相等 答案 A 9、已知原子序数,可推断原子的() ①质子数②核电荷数③核外电子数④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A.①②③B.①③④ C.②③④D.全部 答案 D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排序的依据是原子的核电荷数 B.元素周期表有16个纵行,也就是16个族 C.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一定属于同一族 D.电子层数相同的粒子,对应元素一定属于同一周期 答案 A 11、原子序数为x的元素E在周期表中位于A、B、C、D四种元素中间(如图所示),则A、B、C、D四种

第一章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第二课时)

第一节元素周期表(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1、了解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2、能初步学会总结元素递变规律的能力。 基础知识: 二、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 (一)碱金属的化学性质 1、与非金属的反应 Li+O2 ________________ Na+O2________________ K+O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K、Rb等碱金属与O2反应,会生成超氧化物。 Rb、Cs在室温时,遇到空气会立即燃烧。 2、与水的反应 K+H2O____________________ Rb+H2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除Na、K外,其他碱金属元素也都可以和水反应生成相应的碱与H2。 小结:2M+2H2O == 2MOH+H2↑碱性: 思考:根据实验讨论钠与钾的性质有什么相似性和不同。你认为元素的性质与他们的原子结构有关系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碱金属的物理性质的比较 相似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递变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卤素单质的物理性质 颜色:_______________ 状态:________________ 密度:___________________ 熔沸点:_______________ 在水中的溶解性:___________________ (四)卤素的化学性质: 1、卤素单质与氢气的反应 卤素和H2的反应可用通式H2+X2 = 来表示,反应时按F2、Cl2、Br2、I2的顺序,反应条件越来越,反应程度依次,形成的卤化氢的稳定性也依次。 2、卤素单质间相互置换反应: Cl2+ NaBr = ____________________ Cl2+ Br- =_____________________ Cl2+ KI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l2+ I- =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意:F2不能置换出NaCl溶液中的Cl2,因为F2在水溶液中发生如下反应:2F2+ 2H2O = 4HF + O2 自主探究: 1、长期以来一直认为氟的含氧酸不存在。自1971年美国科学家用F2通过细冰末获得HFO(次氟酸)以来,对HFO的研究引起了充分重视。 (1)HFO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2)次氟酸能与水反应得到溶液A,A中含有B、C二种溶质。B常用于雕刻玻璃,C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能迅速分解生成一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次氟酸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自我测试: 1、砹(At)是卤族元素中位于碘后面的元素,试推测砹和砹的化合物最不可能具备性质( ) A.砹易溶于某些有机溶剂 B.砹化氢很稳定不易分解

高中化学 元素周期表及其应用

元素周期表及其应用 知识与技术 1、知道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形式,能描述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初步学会 运用元素周期表。 2、知道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3、理解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与它的原子结构、元素化学性质三者之间关系。 过程与方法 1、运用直接观察法学习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2、运用逻辑推理方法研究学习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3、采用研究性学习学方式学习有关周期表的史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周期表的编制过程,了解科学发现和发展的历程。 2、认识周期表的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教学重点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 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与原子结构、元素化学性质三者之间的关系。 教具准备 多媒体, 元素周期表及其应用(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我们已经学习过了元素周期律的有关内容,现在请大家来完成一个任务:将1—18号元素排列在一张表格中,这张表格必须体现出周期律内容。 学生活动,交流: 评价: 展示:元素周期表 投影: [问题与探究] 1、元素周期表有几行几列? 2、什么叫周期?什么叫族? 3、有几种不同的族?族是如何排列的? 4、如何确定周期和主族序数? 学生交流、讨论: 板书:一、元素周期表结构 1周期 短周期:第1、2、3行分别有2、8、8种元素 长周期:第4、5、6行分别有18、18、32种元素 不完全周期:第7行有26种元素 2族 主族:(A)有7个 副族:(B)有7个 Ⅷ族:1个有3纵横 0族:1个 提问:请写出氮、铝、氖元素周期中的位置?

学生活动: 提问:通过以上练习你能看出这些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最外层电子数,主要化合价与周期数及族的序数是什么关系? 学生思考、交流: 板书:周期序数=电子层数 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 投影:指出下列主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并推测其主要化合价 学生回答: 投影:锂、钠、钾、铷、铯的性质具有哪些相似性? 学生活动 演示实验:钾与水反应 学生观察: 视频:锂、钠、钾、铷、铯与水反应 结论:性质相似,但金属性逐渐增强。 投影:氟、氯、溴、碘元素 讲述:(性质的递变) [练习] 依据碳、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在下列空格中填上必要的内容。 [板书] (1)、核电荷数:碳氮 (2)、原子半径:碳氮 (3)、非金属性:碳氮 (4)、氧化性:碳氮气 (5)、热稳定性:甲烷氨气 (6)、酸性:碳酸硝酸 [结论] 同周期元素由左向右,随着核电荷递增,最外层电子逐渐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原子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失电子能力逐渐减弱;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思考与探究] 根据氟、氯、溴、碘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原子结构,对下列事实给出合理解释 (1)、它们的单质与氢气反应越来越难。 (2)、它们的单质与水反应越来越难。 (3)、氯、溴、碘的置换顺序为:氯>溴>碘。 (4)、它们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顺序为:氟>氯>溴>碘。 (5)、它们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顺序为:氯>溴>碘。 [结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