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中国传统价值观的内容

初探中国传统价值观的内容
初探中国传统价值观的内容

初探中国传统价值观的内容

杨蓉

【摘要】中国传统价值观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与灵魂,是从先秦时期形成,又经过五千年中华文明的发展,流传至今并影响现代社会的价值观。这一价值观对中国人的心理结构和价值判断产生了深远影响,形成了中国人特有的价值取向。本文将从人与神、人与人和人与自然三个角度对中国传统价值的内容作进一步探究。

【关键词】中国传统;价值观;人

中国传统价值观是指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过程中,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社会系统的有效运行及个体存在方式与意义这三大问题时形成的、价值取向,基本价值以此进行价值判断、价值选择的信念。

一、人与神的关系——原始宗教

人们意识出现了意识上的“神”要上溯到远古的殷商时代,这其中既有众多的自然神,也有死去肉身的祖先神灵,还是一个至高无上的神就是上帝。

(一)神的分类

神的意识在商周时代的人们意识里根深蒂固,此时,也对神的类别进行了划分:天神、地袛、人鬼。殷周时代,人们对天神的崇拜就形成了一个天神体系。人们对众多天神的崇拜皆起源于原始自然的崇拜。而人们对地袛(即土地众神袛)的崇拜也是由自然崇拜开始的。虽然这一时期的土地众神袛来源各异,但都具有共通的自然属性。人们对人鬼的崇拜就是对祖先神灵的崇拜,这种崇拜与天神崇拜之间也存在着联系。

(二)人对神的崇拜——祭祀

殷周时期人们对神的无限崇拜,流传至今,形成了中国传统价值的第一个内容——祭祀。祭祀的方式多种多样,产生的途径、施用的对象也各不相同。各式各样的祭祀活动体现了殷周时代人与神之间的交流。

1、祭祀的目的

人对神的祭祀目的有两个:一个是希望借助神的力量消除灾害,一个是祈求神的庇护赐予福佑。人们认为,与祖先神灵有着血缘亲情,被祭享的祖先神灵会顾及这种亲情,对其子孙赐予福佑。人们的祭祀活动除了自然崇拜,往往具有强烈的目的性,祭祀神灵是为了现世的生灵。

2、祭祀的意义

(1)祭祀活动体现了人们开始意识到人是会死的,死后的人是在另一个世界。

(2)祭祀活动表现了血缘亲情的意义加重。仪式是这种亲情的寄寓,仪式中的礼节、供献反映人们意识中的血缘价值。

(3)祭祀的仪式和象征意义渐渐成为一种约定俗成,而这种习俗反过来又强化了人与人之间的远近亲疏差别。

二、人与人的关系——伦理道德

伦理道德可以说是传统价值观的根本特点。人们往往以此作为价值尺度,在认知、评价事物是也以此作为准绳。道德本来只是一种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

一种规范要求,但在中国传统价值观里已将其作为一种评价事物的标准。

(一)德

“德”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自始至终到处主导位置,处理好人伦关系,指导人们行动的道德观念。“德”的要义是内外兼修,既要加强内心自我修养,又要让这种修养知道自己的实践。强调“德”与“行”的统一,标志着具有极强性和实践性的伦理道德观念日渐成熟。在现代社会中,德几乎等同于道德,成为人们的评价事物的标准。

(二)孝、悌

“德”观念的精髓是孝悌。“孝”、“悌”都是尊重长辈的观念。

“孝”在整个中国传统价值观里具有第一位的重要性,是第一位的伦理道德观念。“孝”者从老从子,本意为子养父之意,强调的是子辈对父辈的服从和奉养。中国人强调尊重长辈是从周代开始的,春秋战国时期作为“孝”的观念广泛流传,其意义也由善事自己的至亲长辈引申为孝敬他人长辈。“孝”观念成为儒家伦理道德观念里最为核心的部分。

“悌”的内涵是兄友弟恭,在子辈中维护长子的权威。这种价值观,是由弟在兄之下的人伦次弟演化而来。悌与孝两者相结合,形成孝悌观念现已完全演化成社会的伦理道德观。

(三)仁、礼、义

“仁”是先秦儒家伦理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所表示的人本理念,成为儒家伦理道德观念的最高范畴。“仁”是一种主体与客体的交融、无差别的境界。仁字的最初的意思是要爱惜仁的生命,由此发展成仁爱的观念。儒家倡导的仁爱观,作为一种伦理道德价值观,成为中国古代社会人与人和睦相处的最高原则。中国传统价值观认为,一个人遵循了“礼”和“义”就达到了仁。

“礼”是社会秩序、关系、准则等的总称,有一定程度的强制性。“礼”由繁琐的祭祀典礼发展为意识观念,成为儒家推崇的礼学。礼不仅是社会的法度,更与天地自然等同起来,是全社会必须遵循的最高法度。

“义”是道德和精神的原则,是人们所遵循的合理的行为标准和相关的观念意识。儒家所倡导的“舍身取义”将义发展成为一种伦理观念,融汇入儒家的伦理道德体系中。

三、人与自然——宇宙人生

从古至今,人和自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中国的传统价值观里,天人关系即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一内容也是中国古代哲学一再探讨的问题。道家认为人在自然面前是消极被动的。因而提倡无为,绝对地顺应自然过程。而战国时代的荀子、唐代的刘禹锡等,肯定了人对自然的主观能动作用,提倡利用自然规律造福人类。显示出开发自然的进取精神。在古代汉朝,董仲舒提出了“天人感应,天人合一”的关系,宋朝理学家朱熹则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的说法。中国古代哲学家讨论天人关系,目的在于寻求人生目标。

(一)天命观和知命观

人对自然万物的认识过程中,最重视的莫过于生命的现象,人们对生命过程中的“生”、“死”认识体验最为深刻,产生了天命观。进而对生命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就有了知命观。

1、天命观

人之“生”与“死”皆属于“天命”。所谓“天命”即上天赋予的使命。死亡这一生命旅途的终结,既亦属于天命所定。在中国古代,人性生命的意识是与“天”即自

然法则的命运相结合的,人们认为“生”和“死”都不是自己所能决定的,而是由上天所赋予。对二者只是被动的接受。

2、知命观

随着认识的深化,人们开始意识到生固然不可以选择,但死却可以由自己把握。知命观的产生让人们对死亡的被动态度有所改变。人一旦能自由把握住死亡,同时也就自由而最大限度的体现了自身的生命价值。中国古人对生命这一过程经历了感性被动的到理性主动探索过程,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生命价值观。

(二) 道

“道”是事物的存在的变化规律和原则,是一种直观的经验性的认识。在中国古代思想家们就对“道”有了认识。儒家的“道”通常是指合乎礼义的原则,礼义的原则是人类社会生活所必须遵循的。孔子强调个人修养,孟子强调以孝悌为本,是社会道义观念。而道家的代表人物老子则认为“道”是比天地更为根本的存在实体。庄子也认为“道”是宇宙的最高存在实体。其中,对现代影响最最具普遍意义的是社会道义的观念。社会道义是一直以来都是人们行为的准则和判断事物的标准,违背社会道义的是不能被社会所认可的。

(三)中国古代哲学观念

中国传统价值观里也包含了中国古代的哲学观念,这些观念大部分都由生活中引申而来,有的构成了中国哲学的基础。比如,“气”是中国古代哲学中表示客观存在的一个基本观念。是指一切运动性的客观存在。表示器物制作标准的“则”引申发展为哲学观念,表示社会规范和自然规律,还指客观存在事物不变的自然规律。与地理相关的阴、阳二字引申为在哲学上解释自然界的互相作用现象。

[参考文献]

[1] 刘翔.中国传统价值观诠释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朱志峰,杨冰.论先秦儒家传统价值观的现代价值——以教育为视角[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7)

[3]李明华.论中国传统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J].社会科学家,1992,(12)

[4]寇瑶.对中国传统价值观的特征及意义的反思[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10)

正确对待中华民族道德传统

正确对待中华民族道德传统 41032077 商务英语二班谭飞凤 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泛道德主义的社会。道德标准成为评判人们所有言行的首要价值标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系统是以道德价值为中心的,其他价值观都受道德价值观的影响和制约。在中国现代化的过程中,曾反复出现过中国传统文化能否跟上现代化的步伐的争论。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核心的传统道德,我们又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呢? 在对待传统道德的问题上,要反对两种错误思潮。一种是文化复古思潮,认为中国之所以落后,就是因为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传统文化的失落。所以,道德建设的最终目标就是要恢复中国“固有文化”,形成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体的道德体系,并通过这种传统道德的复兴来衍生出现代的科学和民主,即所谓“返本开新”。另一种是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认为中国传统道德从整体上来说在今天已经失去了价值和意义,不能满足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必须从整体上予以全盘否定。 毫无疑问的是,这两种思潮都是错误的。中国传统道德中的确是有许多值得我们继承和弘扬的地方,但不可否认的是,其中也有一些糟粕以及不可取的地方。比如强调“三纲五常”的封建等级观念,这绝对是当代道德体系中不可吸纳的部分。还有,对妇女要求“三从四德”,这极大地扼杀了妇女应该享有的自由、平等的权利,在这个提倡男女平等的社会,是不可取的。再比如,中华民族一直以来就是强调孝道的民族,但是在传统孝道里,有一部分是走向了极端,是虚伪而且残酷的。鲁迅先生就曾对《二十四孝图》中“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部分表达了强烈的反感。这种愚孝已经走向了孝的反面,是不符合现代道德观念的,应加以剔除。再者,“父子相隐”的精神与现代法治精神相违背,私情大于公法,这是与现代社会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精神是相违背的。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是更加错误的,一个民族之所以能够存在,是由于它的历史、它的文化在作支撑,如果将一切传统都抹杀了,那么这个民族也就不复存在了。 中华民族的道德传统是一个矛盾体,具有鲜明的两重性。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经过几千年的演进与发展,形成了多种多样、别具特色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其中有许多裨益于社会的精华,也有不少昏暗庸俗、格调低下的糟粕。属于精华的部分,表现出积极、革新、进步的一面;属于糟粕的部分,这表现出消极、保守、落后的一面。正确对待中华民族道德传统,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既不能全盘肯定、全盘照搬,也不能全盘否定、全

6.中国传统的思想观念与精神文化

四、名词解释 1.中国传统的整体思维:是一种重整体、重领悟、以经验为基础的直观思维。它把天、地、人、社会看作密切贯通的整体,认为天地人我、人身人心都处在一个整体系统之中,各系统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联系。 2.中国古代类比思维:类比思维是指依据事物(包括天地人、万物)的外部特征或内在属性进行比照与联系的思维方式、中国传统思维善于抓住事物之间的某种相关进行类比象征,以达到由此及彼、由近及远地分析与表述的目的。 3.中国古代辩证思维:辩证思维就是运用对立而统一的观点、方法来认识、分析各种自然现象及其变化。中国古代辩证思维来源于对天地万物两两对立而又统一的自然现象的考察与理解。 4.天人合一:主要包含两层意义:第一层意义是,人是天地生成的,人的生活服从自然界的普遍规律。第二层意义是,自然界的普通规律和人类道德的最高原则;是一而二、二而一的。这是中国传统哲学的一个独特的观点,起源于西周时代。 5.中庸:意为“中是可以长久行用的典法”。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价值原则,是由孔子提出来的。“中庸之道”又可称为“中和之道”,它要求人们做什么事情都不要过激,要求其适中,“无偏无颇”。 6.中和:意为“经过对两端的调整而达到和谐”。要在“两端”(如高低、长短、大小等)里面“允执其中”,即确实把握好“中”,就需要往返地调整以渐趋于和谐。 7.三纲:由西汉董仲舒提出来的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妇纲”,表现了君臣、父子、夫妇之间的尊卑和隶属关系。 8.五伦:是由孟子提出来的,即指父子、夫妇、兄弟、君臣、朋友五种人际关系. 9.五常:是由董仲舒提出来的,指仁、义、礼、智、信五种道德规范。 10.五伦十教.是孟子对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提出的行为规范:君惠臣忠、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妇顺、朋友有信。 11.前兆迷信:是原始宗教的一部分,指用神意或神秘力量来解释前兆现象与未来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古代占卜发生的基础。 12.教学相长:是指教和学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对立统—关系。这一命题是《札记。学记》首先提出来的,它指出教学活动并不是单项的知识传授过程,而是师生双方都能受益、都能提到提高的双向互动过程。 五、简答题 1.中国古代的思维模式,最有特色的是哪几种? 答:中国古代的思维模式,最有特色的是整体思维、类比思维、辩证思维。 2.中国传统的整体思想维有什么特点?什么叫整体思维? 答:中国传统的整体思维是一种重整体、重体悟、以经验为基础的直观思维。所谓整体思维;是指把天地人、社会看作密切贯通的整体,认为天地人我、人身人心都处在一个整体系统之中,各系统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联系。 3.《易经》的结构布局是怎样的?这种结构布局有什么意义? 答:《易经》的结构布局,是以代表天的乾卦和代表地的坤卦领头,以象征天的阳又和象征地的阴爻作为构成六十四卦的基本单元,以解说人事祸福的封爻辞附着于象征天地变化的卦象之后;以表明天地和同、万物化生、人与天地分而相合。这种结构布局初步确定了宇宙系统论的模式,以及人如何与宇宙系统相统一的规范。 4.《吕氏春秋》的思维体系如何? 答:《吕氏春秋》是以儒家为核心,将道、法、墨;兵、农、名诸家加以改造,揉和为以阴阳五行家的宇宙因式为理论框架的天道、地道、人道统一的思想体系。 5.为什么说中国古代整体思维是一种重领悟的,以经验为基础的直观思维?

中国传统道德的现代意义

中国传统伦理学说的现代价值 中华民族以五千年文明和优良完整的伦理道德体系而著称于世,以“礼仪之邦”而自豪。自古以来,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始终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道德根基和思想基础,始终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已经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代,随着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加之改革开放以来中西方文化的相互激荡,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愈益多样化。在新形势下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发挥中国传统伦理学说的积极进步的作用。 一、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概述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源远流长,历史悠久,条目繁多,内容丰富而庞杂。仁、义、礼、、信合称“五常”,是儒家从古代众多的学说中概括、提炼出来的五种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在中国古代社会中,这五种道德规范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最基本的行为准则,也是个人修养的最主要的内容。它贯穿于整个道德生活之中,深刻地影响着中华民族道德素质的培养和道德精神的形成。对中华文明、民族精神和民族性格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仁 仁是指同情、关心和爱护这样的心态,即“仁爱之心”。仁是儒家的最高道德标准。仁的基本精神是克己复礼,爱人。克己复礼讲的是如何对待自己,爱人讲的是如何对待别人。克己复礼是仁的出发点,爱人是仁的终极关怀。儒家的仁爱观念源于家庭血缘亲情,又超越了血缘亲情,它要求在尊亲敬长的自然道德情感的基础上,由己推人,由内而外,由近及远,层层向外递进,最终达到仁者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的境界。仁政是“爱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代思想家不仅把“仁”视为做人的基本准则,作为处理人际关系的情感要求,还往往希望把“仁”的精神渗透于政治运作之中。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仁”演绎成为许许多多的道德要求和政治信念,包括爱国主义,民族气节等。应当说,孔子的“杀身成仁”,孟子的“舍生取义”,历史影响主要是积极的,不是消极的。 (二)、义 义是指正当、正直和道义这样的气节,即“正义之气”。义是社会共同利益、根本利益的总和,是社会是非善恶观念的出发点。作为判断善恶是非的标准,义总是体现在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利益关系之中。时代仍然需要正确的义利观。历代儒家在义利关系问题上的各种探讨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理论资源。儒家传统义利观念所包含的“见利思义”、“义然后取”、“义以为上”等思想需要我们继承和弘扬,“见利忘义”的观念也应该批判和唾弃,但是,对于那些只重义而否认利的观点,我们也应予以扬弃。 (三)、礼 礼是指礼仪、礼貌和礼节这样的规矩,即“礼仪之规”。礼的基本精神是等级、有序、和谐。礼的形式即礼仪、礼节、礼制,待人、接物、处事之道。礼的内容即礼的基本精神。作为一种传统道德规范,礼在提高个人道德素质、保持人际关系和谐、维系社会秩序安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中国人向来把“礼”放在重要的位置上,以礼仪之邦来表明我们是文明的,不讲礼仪是不文明的。中华民族礼义之邦的形象的塑造,与礼的观念的深入人心有着密切关系。 需要指出的是,在中国长期的封建社会中,由于礼的道德规范在不同时期不同程度地受到等级制度及尊卑观念的影响,往往存在着人格不平等的消极方面。这是我们今天需要加以扬弃的。 (四)、信 信是指诚实守信、坚定可靠、相互信赖这样的品行,即“诚信之品”。信是真、诚、实的总和。“信”不是简单的诚实,信用才是“信”最基本的内涵。它不仅要求人们在自己的行为上要诚实和守信,同时也反映出人们对某一个事物、某一种理念认识上的坚定可靠,反映出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相互信赖的关系。信是立人之道,是立政之本。我们的祖先早就认识了它,并且积极地加以提倡。信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内容,历来被人们所肯定、所推广。 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社会作用 有利于协调人际关系。正因为中华民族确立了“仁、义、礼、信”的道德体系,倡导了这样一种道德

中华传统文化与核心价值观

中华传统文化与核心价值观 传统文化的基本价值观 主流文化的治国理政价值观这是从政府到基层群众都关心的话题,它涉及到我们政府行为、政策导向的根据。怎么把握中国传统文化里边主流的治国理政理念? 首先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这四个字是见于《管子》,中国讲的以人为本有鲜明的特色,这个特色就是从西周以来,中国文化就向着一个新的方向发展。全世界古代文明的文化都是以神为本,中国早期历史在商以前也是以神为本,但从西周开始,从周公封于鲁开始,他的思想就从以神为本的文化开始转向以人为本的文化。西周时期开始有一种思想,说神依人而行,是依靠人存在的。 为什么有这样的思想?当时有这样的观点:依靠人的祭祀,神才存在,没有人的祭祀,神就没法存在。这就是说人世是神世的根本。这种思想在西周得以发展,形成了西周文化的人文主义的思想和特色。这就是中国人以人为本思想的最早起源。 春秋后期战国时代,诸子百家绝大多数都是以人为本的。只不过在强调以人为本的同时又有不同的发展方向,对人世的发展、协调、整理有不同的理念,但坚持人世优先,这是大家共同的想法。比如春秋的时候,有的思想家就提出,“天道远,人道迩”,迩就是近的意思。孔子其实也讲了类似的话,“敬鬼神而远之”,就是我们要把注意力放在人世上。 为什么要敬鬼神?我想从孔子的角度来谈,他承认神灵的存在,但神灵对人的作用有多大,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通过敬神,保留人的一种敬畏感。在一个古老信仰的传承下,虽然我们今天强调人世,但依然要保留一份对更高存在的一种崇敬和神圣感。为什么中国古人在政治管理方面积累很多智慧?是因为很早中国人就把主要的精力投放在人世的管理上。 第二以德为本。这与今天我们提倡的以德治国的思想类似。如果说以人为本是跟以神为本在比较中形成的,那么价值观、价值理念一般都通过理想、通过对不同事物的取舍和比较建立起来,一个人的价值偏好、如何选择,就是一个人的价值观。 以德为本的对立面就是以刑治国,强调政令、刑罚的作用,忽视道德的作用,这是孔子反对的。孔子的思想是“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在中国古代的主流治国理政理念中,孔子的思想有很大影响,这就是以德为本。 第三是以民为本,也叫民本思想。《尚书》中已有“民为邦本”的思想,邦就是国。在《尚书》里边,应该说有不少这样的思想。到了孟子,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也是在一个比较中看出你的价值选择。在孟子以前虽然有民为邦本的思想,君王还是占绝对的主导地位。可是在孟子所表达的政治里面,君为轻。不管是君王也好,还是他的王朝也好,都比不上人民重要。这样一种以民为本的思想,反映了我们中国古代主流的治国理政的重要方面。 最后是以合为本。以合为本的合,就是强调统一性,在国家的层面就是统一而不能分裂,它最高的表现就是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今天我们强调的价值观,讲中国人的理念,必须也有一个更高的视野。十八大报告里,特别强调生态文明建设,这非常重要。我们

试论中国传统造物观念

中国古代造物思想散见于古代贤人的文化思想中.尽管不成体系.但它却对中国古代工匠的造物行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甚至规范着古代工匠的造物形制。因此,通过对古代器物的形制以及材料的使用等形而下的分析.我们可以窥见其形而上的造物思想与观念,比如形成了~器’与。道’的关系“、”整体意识”、”亲和力”、”活性”、…有’与‘无‘的关系”等造物意识与观念。这种“器”、”道”的双向互动方式构成了中国古代造物艺术独有的特征与造物风格。 一、“器”与“道” 《庄子》云:”夫造物者为人。”庄子阐明了”造物”的主体是人本身。既然是人的行为必然体现人的思想意识.所以“造物”所体现的.并非仅仅显现的是单纯的”器”.它隐藏了中国古代对“道”的认同。晋代的司马彪注《庄子》云”造物谓道也。”就是说通过造物的”器”体现“道”的观念.把造物的行为体升到对“道”的意识的高度。 在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等意识中体现了十分普遍的造物观念,有的十分突出。《老子》仅五千言总结了宇宙万象.其中的核心内容是”道“与“名”。“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老子?第一章》)老子以”道”来概括宇宙的根本规律与原理.以“名”来归纳世界的所有创造之器物。“道”是宇宙的总体规律,“名”是宗教与巫术等相关的盛物之“神器”,是通往“天”与”神”的神器,因此不是一般的器物。所以”名”的自身意义就是指”器”。《庄子?天运》引老聃对孔丘所言.其云:“名.公器也,不可多取……”郭象注日:“夫名者.天下之所共用。”《管子?枢言》云:“国有宝、有器、有用。城郭、险阻、畜藏,宝也:圣智.器也;珠玉,末用也。”房玄龄注日:“全无不通,智无遗策.二者可操以成事.故日’器…。又《心术上》云:“物固有形,形固有名.名当谓之圣人。”则”器”与”名”皆可言“圣”.而“名“与”器”在其本源意义上就是可以相通的。《老子》书中.所谓“圣人”者.就是合“道”也,而“名”与”器”正离“道”不远也。o”道”与“器”这两个概念虽不相同.却是相辅相成的。道,理也。是事物一定之理。《中庸》:“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朱熹注:“道者,日用事物当行之理。“也就是说.“理”体现了具体某种事物的一般规律。“器”正是体现了造物的一般原“理”.从而由“器”进“道”。中国传统艺术的各种观念是以“道“这一观念为基础也是为目的的.所以中国的”造物”观念总是围绕”道”、“器“这两个理念展开.又以”道”为核心。即以“道”为内在规定性.以”器”为外在规定性。故”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那么.从“器“与“道”的关系中,我们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造物观念。 二、整体意识的体现 首先.中国造物观念体现在造物的整体意识上。道家思想中对“道”与“器”的解说.显示了造物的整体观念。传统造物观念在整体观念上以自身生命体验去感悟客观世界.不但受老子关于“道”与“器”的影响,也受到庄子的影响。关注“生”之前的“未生”.而非“创生”。这就引发了老子对于“可能性”与“必然性”的解说.即“未生”状态下的“混沌”。因为”混沌”存在着最多的可能性.这就涉及到庄子讲到的“未生“一词。《庄子?杂篇t则阳》:“未生不可忌.已死不可阻。”王先谦集解:”物之未生不可忌禁而使之不生。”在老子看来,”浑沌”是在“生“之前有“生”的”可能”的时刻.其重要性远大于”创生”这个”生”的行为和”生”的过程。因而在”生”这个动作之前的行为是老子所关注与赞美的.老子说“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f《老子?第一章》)有现代学者解释说:”初始之完美在老子和庄子的心目中并不体现出刨世之后的时期.而体现为创世之前的混杂纯一状态。”。此种解说颇有道理.因为在老子看来.”创世之前“.是“未定形”的状态.”未定形”,则存在多种“可能”.而非已创世之后的一种“定形“的既成的状态。老子对“未生”的解释还有一点与生相关.《老子?五十二章》云:“天下有始.可以为天下母“,意识是说天下万物都有一个源,可以把这个始源看着万事万物的根本。”母”为“道”,《老子?二十五》云:”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日道。”老子认为混沌为是可以成为“天下母”的.母即能孕者.是始.但只是“可能—而不是“一定能“。可见老子关注的不是“生“,而是生的“可能”。老子说的“天下有始,可以为天下母”.更进一步说明”道”有成就天下万物的可能。这个“可能“最重要.是创造新事物的前提.因此,作为始与母的“道”.具有了一种潜在地对”天下万物“的规定与滋养.同时也是造物之母。最重要的是老子后面的话:“既得其母.已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老子?五十二章》j意识是既然知道了认识到了万事万物的根本与特性,就要回来坚守这一根本。从母体中“创生”的事物,又必须回到“道”这个规定性中。实际就是要创生的事物再回到混沌的整体之中.这才是老子最为关心的问题。说明了“道”、“器”不单是一个“始”与“生”的关系,而且是一个再由”生”回到“始“的整体关系中去,即完成由”器”进”道”的过程。因此,我们在“道“与“器”的关系中.看到了中国传统造物观念是一个.”既得其母.已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的整体造物观念。 三、亲和力的体现 其次,是造物观念具有亲和力的特征。中国传统造物观念以自给自足的自然农业经济为基础,人与自然的联系非常紧密,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和谐。所以.传统造物观念注重自然界性能与特质.与自然界保持融洽的亲租力。中国古人似乎与生俱来地讲究应天之时运.地之气养,主张人与自然的沟通与融合。这种亲和自然的文化精神.对中国传统造物念观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顺应天时与地气作为造物原则.在造物的主体材料选择上.常用具有“生性”的再生物质材料。例如.中国传统喜爱用木质材料作为造物的基本元素。木材品种不但丰富、受自然条件限制较小.又有地域的土质、风水、气候所造就木质的密度、韧性、色泽各不相同等特点。而且,木材在造物实践活动的运用中.还形成了与自然和谐的普遍情结。《诗经》中就有”其桐其椅“的诗句.@显现了这种亲和的情结。”椅”即”梓”.以及“桐“都是一种树木的名称。中国古人尚木的情结.1可能与传统哲学思考的”金、木、水、火、土”等观念的文化因素有关.”金、木、水、火、土”是一个生生不息的再生系统。《白虎通义?五行大义?论相生》疏证:”木生火者.火伏其中,钻灼而出.故木生火”。择木的传统造物观念显露了,宇宙天地万物都是生生不息的生灵,木材这种”再生”的生命物质特质与人的生命内在相同,它与人之间显示了一种隐喻性的结构.因而具有与人的亲和力的种种性质.奠定了造物的物质基础。这种观念与中华民族天人和谐的文化精神相弥合.使古代工匠对木的感情偏好情有独钟。漫长的耕作实践,又使得人们对木的品质有了更深刻、更细化的认识.逐渐形成了对木质材料独特的审美评价。将木质在自然中形成的特殊质地 等品性.如肌理、木纹、密度、韧性、色泽、气味等等,均作为审美价值的取向,建立起了对事 万方数据 ⑧

中国传统道德与现代人生智慧

中国传统道德与现代人生智慧 论文题目: 道德与社会 道德与幸福 摘要随着我们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法律体系日益完善,道德与法律又有了新的诠释,法律和道德反过来有助于提高人们 的幸福感.道德与幸福历来是哲学伦理学关注的两大问题, 由于哲学家强调的侧重点不同,二者的关系也一直是哲学 史上争论的热点。而道德与幸福的统一是人类永恒的价值 追求。 关键词社会道德幸福 正文道德与幸福历来是哲学伦理学关注的两大问题,由于哲学家强调的侧重点不同,二者的关系也一直是哲学史上争论的热点。而道德与幸福的统一是人类永恒的价值追求。梳理中西方伦理思想史,可以发现,基于对人本性的不同理解,存在三种不同的关于道德与幸福关系的观点:快乐主义幸福论、德性主义幸福论和德福统一至善论。康德在其《实践理性批判》中提出了至善理论,他认为只有道德与幸福的结合才可以称为至善,为了保障德福统一,康德提出了意志自由、灵魂不灭和上帝存有三大公设,把道德与幸福的配称归于上帝。现代

新儒学的代表牟宗三先生,接受了康德的德福观念,但否定康德以上帝的悬设来解决德福统一的实现途径,认为在德福统一问题的解决上,与其寻求上帝这一人格化的神,不如直接依托于无限智心。并提出“良知自我坎陷”以开科学民主。马克思创新地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德福一致思想,认为道德与幸福的统一只有在公平正义的理想社会里才能够实现。本质上,道德与幸福的统一问题是一个正义问题,也就是按照道德来分配或享有幸福。从应然来看,人们都期望道德与幸福的统一,然而现实中道德与幸福不统一甚至冲突的现象屡有发生。尤其是我国现在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人们原来所存的道德信仰在市场经济的强力作用下瓦解,被眼前经济利益的追逐所取代,以至片面追求个人享乐,以满足感官快乐为幸福。德福不统一表现在人们的思想和生活领域,受到社会制度、分配制度、经济水平和教育状况的影响。面对现代人的困惑,呼吁道德,强调追求幸福应符合道德原则,使幸福与道德统一起来,来改善现代人类的信仰危机,满足人们迷失的内在精神需求就尤为重要。要促进道德与幸福的现实统一,就要从个人和社会两方面入手:提高个人的道德素养,培养道德情感、加强道德信仰,使个人能够积极投身道德实践;另一方面,加强社会制度改革、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建立道德回报机制、重视道德信仰教育、发挥舆论导向功能,以此来健全社会制度,优化道德环境。二者的结合可以促进德福统一的实现,并为其提供了完备的现实基础 什么是幸福?这也是一个众说纷纭的概念。这里主要从伦理学范畴来考察。

初探中国传统价值观的内容

初探中国传统价值观的内容 杨蓉 【摘要】中国传统价值观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与灵魂,是从先秦时期形成,又经过五千年中华文明的发展,流传至今并影响现代社会的价值观。这一价值观对中国人的心理结构和价值判断产生了深远影响,形成了中国人特有的价值取向。本文将从人与神、人与人和人与自然三个角度对中国传统价值的内容作进一步探究。 【关键词】中国传统;价值观;人 中国传统价值观是指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过程中,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社会系统的有效运行及个体存在方式与意义这三大问题时形成的、价值取向,基本价值以此进行价值判断、价值选择的信念。 一、人与神的关系——原始宗教 人们意识出现了意识上的“神”要上溯到远古的殷商时代,这其中既有众多的自然神,也有死去肉身的祖先神灵,还是一个至高无上的神就是上帝。 (一)神的分类 神的意识在商周时代的人们意识里根深蒂固,此时,也对神的类别进行了划分:天神、地袛、人鬼。殷周时代,人们对天神的崇拜就形成了一个天神体系。人们对众多天神的崇拜皆起源于原始自然的崇拜。而人们对地袛(即土地众神袛)的崇拜也是由自然崇拜开始的。虽然这一时期的土地众神袛来源各异,但都具有共通的自然属性。人们对人鬼的崇拜就是对祖先神灵的崇拜,这种崇拜与天神崇拜之间也存在着联系。 (二)人对神的崇拜——祭祀 殷周时期人们对神的无限崇拜,流传至今,形成了中国传统价值的第一个内容——祭祀。祭祀的方式多种多样,产生的途径、施用的对象也各不相同。各式各样的祭祀活动体现了殷周时代人与神之间的交流。 1、祭祀的目的 人对神的祭祀目的有两个:一个是希望借助神的力量消除灾害,一个是祈求神的庇护赐予福佑。人们认为,与祖先神灵有着血缘亲情,被祭享的祖先神灵会顾及这种亲情,对其子孙赐予福佑。人们的祭祀活动除了自然崇拜,往往具有强烈的目的性,祭祀神灵是为了现世的生灵。 2、祭祀的意义 (1)祭祀活动体现了人们开始意识到人是会死的,死后的人是在另一个世界。 (2)祭祀活动表现了血缘亲情的意义加重。仪式是这种亲情的寄寓,仪式中的礼节、供献反映人们意识中的血缘价值。 (3)祭祀的仪式和象征意义渐渐成为一种约定俗成,而这种习俗反过来又强化了人与人之间的远近亲疏差别。 二、人与人的关系——伦理道德 伦理道德可以说是传统价值观的根本特点。人们往往以此作为价值尺度,在认知、评价事物是也以此作为准绳。道德本来只是一种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

中国传统道德基本概念

中国传统道德基本概念 1、四维:礼、仪、廉、耻 四维的说法,最早载于《管子》。《管子》牧民篇:“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国有四维,一维绝则倾,二维绝则危,三维绝则覆,四维绝则灭。倾可正也,危可安也,覆可起也,灭不可复错也,何谓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礼不逾节,义不自进,廉不蔽恶,耻不从枉。故不逾节,则上位安。不自进,则民无巧诈。不蔽恶,则行自全。不从枉,则邪事不生。” 2、五常:仁、义、礼、智、信 汉章帝建初四年以后,“仁义礼智信”被确定为整体德目“五常”。五常不仅是五种基础性的“母德”、“基德”,而且形成并高度概括了中华传统道德的核心价值理念和基本精神。 仁和义是儒家文化中两大根本性的道德元素,可谓总体价值观中的核心价值观。离开了仁、义,忠、孝、礼、乐等等都失去了意义。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荀子:“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人之大行也”。《白虎通》:“君臣以义合,不可则去”,《周易》:“不事王侯,高尚其事。”仁、义相比其他价值观要素具有超然性。例如,孔子在《论语?子路》中说:“言必信,行必果。”孟子则说:“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唯义所在”。仁、义的重要性,以孔孟之言为证,孔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

仁。”孟子曰:“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身而取义者也。” 孔子:仁者,义之本也;义者,仁之节也。“仁者,人也;道者,义也”。孟子:“仁,人心也;义,人路也。”子言:“仁有数,义有长短小大。”朱熹:“仁者,心之德,爱之理。义者,心之制,事之宜也。”《韩诗外传》:“爱由情出,谓之仁,节爱理宜,谓之义。”韩愈《原道》:“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仁与义,为定名;道与德,为虚位。” 仁——子曰:仁者,爱人。仁之广义,涵盖甚多,例如,“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五者,“恭、宽、信、敏、惠”。“刚、毅、木、讷,近仁。”“仁者,其言也讱。”“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然而,仁并非远不可及,“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仁也不是无理性、无原则或者软弱,“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仁者,必有勇。” 义——子曰:“义者,宜也。”朱熹:“义者,天理之所宜。”义者,理义、道义、正义、公义。子曰:“君子之所谓义者,贵贱皆有事于天下。”“君子义以为上。”“见利思义。”“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3、四字:忠、孝、节、义 忠、孝在中国社会是基础性的道德价值观。《孝经》中,子曰:“夫孝者,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人之本也”,“夫孝,德之本也”,“孝慈,则忠”。曾子:“夫子之道,忠恕而已”。忠、孝兴于夏,“夏道尚忠,复尚孝”。

传统文化的基本价值观

传统文化的基本价值观 主流文化的治国理政价值观这是从政府到基层群众都关心的话题,它涉及到我们政府行为、政策导向的根据。怎么把握中国传统文化里边主流的治国理政理念? 首先就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这四个字是见于《管子》,中国讲的以人为本有鲜明的特色,这个特色就是从西周以来,中国文化就向着一个新的方向发展。全世界古代文明的文化都是以神为本,中国早期历史在商以前也是以神为本,但从西周开始,从周公封于鲁开始,他的思想就从以神为本的文化开始转向以人为本的文化。西周时期开始有一种思想,说神依人行,就是神是依人存在的。 为什么有这样的思想?当时有这样的观点:依靠人的祭祀,神才存在,没有人的祭祀,神就没法存在。这就是说人世是神世的根本。这种思想在西周得以发展,形成了西周文化的人文主义的思想和特色。这就是中国人以人为本思想的最早起源。 春秋后期战国时代,诸子百家绝大多数都是以人为本的。只不过在强调以人为本的同时又有不同的发展方向,对人世的发展、协调、整理有不同的理念,但坚持人世优先,这是大家共同的想法。比如春秋的时候,有的思想家就提出,“天道远,人道迩”,迩就是近的意思。孔子其实也讲了类似的话,“敬鬼神而远之”,就是我们要把注意力放在人世上。 为什么要敬鬼神?我想从孔子的角度来谈,他承认神灵的存在,但神灵对人的作用有多大,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通过敬神,保留人的一种敬畏感。在一个古老信仰的传承下,虽然我们今天强调人世,但依然要保留一份对更高存在的一种崇敬和神圣感。为什么中国古人

在政治管理方面积累很多智慧?是因为很早中国人就把主要的精力投放在人世的管理上。 第二以德为本。这与今天我们提倡的以德治国的思想类似。如果说以人为本是跟以神为本在比较中形成的,那么价值观、价值理念一般都通过理想、通过对不同事物的取舍和比较建立起来,一个人的价值偏好、如何选择,就是一个人的价值观。 以德为本的对立面就是以刑治国,强调政令、刑罚的作用,忽视道德的作用,这是孔子反对的。孔子的思想是“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在中国古代的主流治国理政理念中,孔子的思想有很大影响,这就是以德为本。 第三是以民为本,也叫民本思想。《尚书》中已有“民为邦本”的思想,邦就是国。在《尚书》里边,应该说有不少这样的思想。到了孟子,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也是在一个比较中看出你的价值选择。在孟子以前虽然有民为邦本的思想,君王还是占绝对的主导地位。可是在孟子所表达的政治里面,君为轻。不管是君王也好,还是他的王朝也好,都比不上人民重要。这样一种以民为本的思想,反映了我们中国古代主流的治国理政的重要方面。 最后是以合为本。以合为本的合,就是强调统一性,在国家的层面就是统一而不能分裂,它最高的表现就是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今天我们强调的价值观,讲中国人的理念,必须也有一个更高的视野。十八大报告里,特别强调生态文明建设,这非常重要。我们在讲发展时,一定要考虑生态文明的建设、维护和涵养。这一点与我们古老的思想资源结合起来,就是讲天人合一,中国人都趋向于

中国传统忠孝观念的历史演进及现代转型

试论中国传统忠孝观念的历史演进及现代转型 摘要:我国传统忠孝观念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经过历代统治者及学者的推崇和完善,对封建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社会转型的今天,忠孝观念仍有必要存在。对忠孝观念加以合理的改造,即对其进行现代转型,忠孝观念就可以服务于现代社会,这对于现代化的实现、中国梦的实现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忠;孝;忠孝观念;历史演进;现代转型 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形成了内容丰富伦理道德思想体系,其中忠孝观念是最为重要的范畴之一。但是,我们总是犯着这样一个错误。那就是未能理性地、全面地、辩证地、以动态的眼光看待我国传统忠孝观念,只是笼统地认为传统忠孝观念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有积极作用也有负面影响,而并不对其进行彻底地分析,到底哪些需要继承和发展、哪些需要抛弃。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如火如荼的今天,弄清这个问题是十分有必要的,对于现代化的实现、中国梦的实现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忠孝观念的历史演进 (一)、忠观念的历史演进 “忠”的本义。“忠”的上半部分是个“中”字,下半部分是个“心”字,顾名思义,“忠”就是不偏不倚,公正的意思。《说文解字》这样解释:“忠”:忠,敬也,尽心曰忠。①认为“忠”就是尊敬,尽心尽力的意思。故“忠”的本义可以作此理解:尊敬别人,做事尽心尽力,不偏不倚。 忠观念的起源和形成。一般认为,忠观念起源于春秋时期,此时忠观念就是评价臣下和国君关系的道德规范。在春秋时期的文献著作中,“忠”字才频繁出现。因此,忠观念起源和形成于春秋时期。 忠观念的发展。总的来说,随着朝代的更替,忠的含义越来越狭窄,最后走进了“死胡同”。“忠”作为儒家思想的核心之一,原指为人诚恳厚道、尽心尽力。有忠诚无私、忠于他人、忠于国家及君主等多种含义。此时忠观念的含义仍是广泛的,甚至更广泛。作为一种普遍而广泛的伦理道德规范,忠观念对社会的稳定及发展有重要意义。秦朝后,皇帝制及中央集权制的建立,使得忠观念的含义开始萎缩。随着中国君主集权的不断加强,忠观念的含义不停地变窄,特指臣民服从于君主及国家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宋代以后,“忠”成了臣民对君主的绝对服从,最后发展为“愚忠”。在明朝,愚忠表现地最为突出。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明朝涌现出了大批地“忠臣”。 (二)、孝观念的历史演进 “孝”的本义。《说文解字》对“孝”做出这样的解释: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②“孝”的基本含义就是善长并乐于服侍父母,赡养父母等意思。 孝观念的起源和形成。孝观念起源于具有宗教色彩的祖先崇拜,这种孝观念是以祭祀祖先的形式表达出来的。在原始社会,生存条件及其恶劣,人类为了生存,就要祈求上天和祖先的保佑,于是出现了图腾崇拜,以此作为自己的精神力

中国传统道德规范可以分为两部分

中国传统道德规范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道德规范长期被封建统治者所倡导利用,并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精神武器,如“三纲五常”、“三从四德”、忠君观、贞节观等封建伦理道德,它是中国传统道德规范中应该否定的一面;另一部分则是在自觉或习俗的道德规范中为大多数人所接受并实际奉行的,而且是古今一以贯之的,在现在仍然发挥着积极影响,这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道德人格中的精华,我们今天仍要继续发扬光大。 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表现出很多传统美德,在此,我们只能择要概述。 一、仁爱孝悌 “仁”是孔子所提出的做人的最高道德准则,被历代思想家所继承发展,成为一切好品德的总概括和中华民族道德精神的象征。仁,其最基本的含义就是“爱人”。后儒以“仁”、“人”互训,说“仁者,人也”,即“仁”是人的本性,是做人的基本道理。“仁”,发端于人类生活中所形成的“恻隐之心”,即“同情心”,基于家族生活中的亲情。有了 孝悌之德的基本含义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它在社会道德生活中具有崇高地位,且得到普遍的奉行。以家为中心是中华文化的第一特质。家是我们民族生命的基石,它不但是个人现实生活所凭依的地方,也是中国人精神生活的教堂。“仁”,从敬爱父母兄长开始,但并未停留在家族范围之内,而是自亲而疏,由近及远,推己及人,将这种爱扩大到包括了友爱和博爱,这种爱也就可以称为“仁爱”了,仁德之高尚也就体现在此。无论在家庭内或社会中,有了仁爱精神,才能使人间洋溢着一片温馨祥和之气。 友爱、博爱是孝悌之情的扩展,其中介环节就是“忠恕”。“忠恕之道”是“仁”的又一内在精神。孔子强调要“博施于民而能济众”,爱人就要“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就是“恕道”。简而言之,忠恕之道就是眼中有他人,心里要为他人着想。忠恕之道具有维护人的尊严,相互尊重,相互同情的朴素的人道主义内蕴。忠恕是一切乐善好施、舍己为人之壮举的基础,是人间一切辉煌事业和美好蓝图的底色。 在忠恕之道的基础上,中国人形成了“救人危难”、“互助友爱”、“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优良传统,形成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安老怀少的社会风尚,和“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宽广胸怀。“仁爱之道”、“忠恕之道”强调了一种人伦义务,旨在解决如何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所以说它实质上是人类社会得以生存、文明得以延续和发展之道。 二、宽容和谐 从天人合一、万物一体的基点出发,中华民族在道德上追求一种和谐,强调群体义务。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对宽容和谐有许多精辟论述。孔子所要建立的仁学思想体系,实际上就是要建立一个宽容和谐的道德社会。“重和”思想是宽容和谐精神的一个重要表现 西周末年的史伯最早提出的“和同”理论,就包括了宽容和谐的意思:“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国语·郑语》)这就是说,万物是由不同事物和合而生的。史伯还提出“阴阳之序”的观点,通过秩序、均衡与统一,从而达到万物的宽容和谐。孔子主张和而不同,并以他的仁学思想为基础,试图通过中庸之道达到宽容和谐。 中庸之道是讲:人生于天地之间,如不有所偏倚,则能执守宇宙人生的常理。传统伦理把中庸看成是至高无上的德性,不仅因为它是宇宙天地之间永久不变的真理,而且还因为它有勉励人们勇于力行,不可有一点点忽视的意义。传统伦理是讲以一家规模推之天下,从而实现天下一家的“大同世界”,这实际上是群体本位的道德。这种道德必然高扬群体价值,贬抑个体价值;约束个体身心,压抑个体利益,维护整体利益。有无道德的界限只在于能否以公灭私,对国家、对家族尽忠、尽孝。中国传统哲学认为天道具有理性内涵(德),而这种德性就是个体对群体的认同。个体只要加强修养,超越自我而归属于群体,就领悟了生存意义,体悟了天道。 这种集体理性产生了一种乐观主义,即所谓的“乐感文化”,它相信人生是合理的、有价值的,从而避免了个体与社会的对抗,摒弃了孤独意识、悲观主义。中国人懂得,人生存在宇宙之间,要尽力顺应宇宙自然运行的法则,以便维护整体的均衡与和谐,因此做人要尽其本份、刻苦、勤劳、节俭,克尽职守。人既然生于天地之间,大地“厚德载物”,人也应效法自然,培养一种宽厚的德性。 “宽容”在传统道德中占有重要地位。千百年来,以“宽”为上的道德要求经各派思想家的反复咀嚼加工,已深入中国人的心髓,对中华民族宽容精神的形成起了极大的作用。中国历史上的贤哲们不仅把“宽”作为“君子”德行的标准,而且还指出了“能容”对于人生修养、成就德行的意义,所谓“大山不立好恶,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小助,故能成其富”,所谓“有容,德乃大”,都是强调只有兼容并蓄、博采众长,才能增长才干,成就大德。宽容体现在人与人的关系上,能“协和万邦”,形成多民族的大家庭;在国与国的关系上,能和睦相处,不擅自发动侵略战争。所以中华民族是热爱和平、反对暴力、拥有四海宾朋的民族

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人生观价值观的一些论述我国是个有五千年以上

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人生观、价值观的一些论述 我国是个有五千年以上历史的国家,文化传统十分丰富,在人生观、价值观上也是如此。在这个问题上,固然有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嫁汉嫁汉、穿衣吃饭等为不少人信奉的人生观、价值观,但在另一方面,由于中国广土众民,自古以来天灾人祸频仍,不仅十年九灾,而且不断受到异族的侵害掠夺,为了群体、民族和国家的生存发展,必然产生以群体意识为主的人生观、价值观。这些人生观、价值观特别体现在一些杰出人物的思想、言论和行动上,代代相传,不绝为缕。中国传统的人生观、价值观体现在以下几个方 面: 一、体现在对人民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的看法上 中国人自古向往的大同理想,可以说体现了一种人生观、价值观。礼记?礼运大同篇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左传》)中国人追求不朽,是建立在为国家社会立德、立功、立言的基础上。 “民之所好好之,民主所恶恶之”。(《礼记?大学》) “利于国者受之,害于国者恶之”。(《晏子春秋》)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后出师表》) “乐以天下,爱以天下”。(魏征)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壮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为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穷年忧黎之,叹息赐内热”。(杜甫) “百姓多忧天可救,一身独暖亦何情”。(白居易) “但伤民病痛,不识时忌”。(白居易) “丈夫贵兼济,独善其身”。(白居易)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必有天下之大志,而后能立天下之大事,夫以天下之志素存于心中,贫贱患难不足以动其心,而其志虑未始不为经国之谋也”。(陈亮) “但得众生皆约饱,不辞羸病卧残阳”。(李纲) “与利国家,而不为身谋”。(司马光)

中国传统道德的现代意义

xx传统伦理学说的现代价值 中华民族以五千年文明和优良完整的伦理道德体系而著称于世,以“礼仪之邦”而自豪。自古以来,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始终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道德根基和思想基础,始终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已经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代,随着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加之改革开放以来中西方文化的相互激荡,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愈益多样化。在新形势下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发挥中国传统伦理学说的积极进步的作用。 一、xx传统xx概述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源远流长,历史悠久,条目繁多,内容丰富而庞杂。仁、义、礼、、信合称“五常”,是儒家从古代众多的学说中概括、提炼出来的五种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在中国古代社会中,这五种道德规范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最基本的行为准则,也是个人修养的最主要的内容。它贯穿于整个道德生活之中,深刻地影响着中华民族道德素质的培养和道德精神的形成。对中华文明、民族精神和民族性格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仁 仁是指同情、关心和爱护这样的心态,即“仁爱之心”。仁是儒家的最高道德标准。仁的基本精神是克己复礼,爱人。克己复礼讲的是如何对待自己,爱人讲的是如何对待别人。克己复礼是仁的出发点,爱人是仁的终极关怀。儒家的仁爱观念源于家庭血缘亲情,又超越了血缘亲情,它要求在尊亲敬长的自然道德情感的基础上,由己推人,由内而外,由近及远,层层向外递进,最终达到仁者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的境界。 仁政是“爱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代思想家不仅把“仁”视为做人的基本准则,作为处理人际关系的情感要求,还往往希望把“仁”的精神渗透于政治运作之中。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仁”演绎成为许许多多的道德要求和政治信念,包括爱国主义,民族气节等。

中华传统文化与核心价值观的心得体会

中华传统文化与核心价值观的心得体会总书记在系列重要讲话中多次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且提出了对待传统文化要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要求。这一重要论述不仅抓住了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而且提出了具体的方法和要求。 我国改革进入深水区,面临诸多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在思想文化和意识形态领域中,最大问题就是共同价值观的确立。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面对国际国内条件变化造成的价值观念和社会思潮多元、多样、多变,树立国家伦理价值共识,保障我国文化健康发展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成为迫在眉睫的任务。自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以来,共产党一直反复强调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问题,正是从战略高度提升国家伦理价值认同的需要。党的十八大更是概括了包括“三个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12 个价值理念“作为美好的价值目标,展现着人们为之奋斗的前景与指向,激励着人们奋勇前行;作为基本的价值尺度,为人民提供了衡量各项建设事业得失成效的重要依据,引导

着社会的发展航向;作为明确的价值范畴,确立了党和国家、全体社会成员应当遵循的行为准则”。 习总书记的系列讲话中指出:“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莫衷一是,行无依归,那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就无法前进。”我们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坚持“尊道而贵德”的好传统,“道”就是世界上永恒运动着的最根本规律;而“德”则是人类对于“道”的认识和把握,以及它在人生和社会中的体现。如今,我国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关键时期,开始面对新的“道”和“德”:这个“道”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个“德”,狭义说就是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的道德,广义来说,就是我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它是社会主义的本质体现,承载着我们民族、我们国家的精神追求,是提高国家伦理认同的“铸魂工程”。 我国是一个有着13亿多人口、56个民族的大国,确立反映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认同和遵循的价值观,使全体人民同心同德、团结奋进,关乎国家前途命运,关乎人民幸福安康。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需要我们概括和总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