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浮沉子实验

合集下载

【实验】浮沉子实验报告

【实验】浮沉子实验报告

【关键字】实验浮沉子实验报告篇一:浮沉子实验报告篇一:中学物理实验报告模板可乐瓶里的浮沉子实验报告制作人:甘胜军(XX130168)、张萍萍(XX130113)实验器材:可乐瓶1个,小药瓶1个实验装置:实验现象:开始小药瓶悬浮在水中;用手挤压可乐瓶,就可以看到小药瓶下沉了;松开手,小药瓶又浮了起来,恢复到初始状态。

你竟能随心所欲控制它的浮沉。

而且随着你手的力度变化,你还能控制它悬浮在液体中的某一位置。

那忽上忽下神奇的浮沉子,很是有趣。

实验原理:(1)在大瓶中装水至将满而未满的程度,将做好的浮沉子开口端向下放入瓶中,调整浮沉子刚能竖直浮出水面,拧紧瓶盖,这样大瓶的上部就被封闭了一段空气。

浮沉子不下沉,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是由于受到浮力的作用。

浮沉子能静止浮在水面,是由于浮沉子所受的浮力和重力二力平衡的原因。

(2)接下来,当用手挤压瓶子时,大瓶上部被封闭的空气体积减小,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压强增大(波以耳定律)。

这增大的压强传递给水,将水压入小瓶中(如右图示),小瓶中的空气被压缩(帕斯卡原理)。

浮沉子里加入一些水后,使浮沉子的重力增加,当浮沉子的重力大于它受到的浮力,由于非平衡力会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浮沉子就向下沉。

(3)而一旦松手,不挤压瓶子时,大瓶恢复原来的容积,瓶内压强减小,原来小瓶中被封闭的空气压强较大,体积会膨胀,将水从小瓶中压出去。

流出一些水后的浮沉子,重力减少。

当浮沉子的重力小于它受到的浮力,就向上浮。

如果手用力恰当,使得浸没在水中的浮沉子所受的浮力与重力平衡,则浮沉子将悬浮在液体中的某一位置。

通过这个精彩的实验,你不仅能看到颇为生动有趣的现象,也一定能启迪你的智慧。

现在你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了吗?那么请你用身边的材料也快来做个浮沉子吧!和你的同学、朋友们做的浮沉子,比一比,交流探讨探讨,相信你还会有新的收获!篇二:浮沉子的实验与解读浮沉子的实验与解读题记:没有实验的物理理论是空洞的,没有理论的实验是盲目的。

浮沉子实验

浮沉子实验

实验方案优化
• 优化实验方案,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分析实验方案优化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 探究实验方案优化在实验中的应用价值和潜力
实验方法改进
• 采用先进的实验方法,提高实验的效率和精度
• 分析实验方法改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 探究实验方法改进在实验中的应用价值和潜力
实验结果应用
• 将实验结果应用于工程、科研和教学领域,提高实验的价值
浮沉子实验的基本原理

浮力原理
• 研究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的规律
• 分析浮力与物体密度、体积、形状和液体密度之间的关系
• 探究浮力原理在工程、科研和教学中的应用
阿基米德原理
• 了解阿基米德原理的基本内容和应用范围
• 分析阿基米德原理在浮沉子实验中的指导作用
• 探讨阿基米德原理在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中的价值
其他辅助材料
• 选择合适的容器、支架等辅助材料
• 分析辅助材料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 探究辅助材料在实验中的应用价值和潜力
浮沉子实验所需的设备
浮沉子实验仪ຫໍສະໝຸດ ⌛️• 选择具有不同测量范围
和精度的浮沉子实验仪
• 分析浮沉子实验仪对实
验结果的影响
• 探究浮沉子实验仪在实
其他辅助设备
验中的应用价值和潜力

• 选择合适的支架、容器
培养实验能力和观察能力
• 学习浮沉子实验的操作方法和数据处理技巧
• 培养实验过程中的观察力和记录能力
• 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03
激发创新思维和科学研究兴趣
• 通过实验现象分析,激发对浮沉子原理的好奇心和探究
欲望
• 探讨浮沉子实验在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中的应用前景

探究浮沉子实验

探究浮沉子实验

探究浮沉子实验冯婷婷摘要:通过了解浮沉子的历史,学习该实验的原理,进行一定的理论分析和知道浮沉子装置在生活中的应用,从而全面深入地学习浮沉子实验。

关键词:浮沉子实验实验原理理论分析潜水艇一、实验装置浮沉子实验是用以演示液体浮力、气体具有可压缩性以及液体对压强的传递的仪器。

它是法国科学家笛卡尔(1596—1650)所创造。

(1)笛卡尔浮沉子最原始的它是玻璃制的小瓶体,其下端开有小孔,水可通过小孔进出瓶体。

把它放入高贮水筒中,并使之浮在水面上。

用薄橡皮膜把筒口蒙住并扎紧,用手按橡皮膜,筒内的水和空气是在密闭的容器内。

其后,制作了各种各样的浮沉子装置,如吸管浮沉子、气球浮沉子、旋转浮沉子、温度浮沉子等等。

(2)吸管浮沉子吸管浮沉子的实验装置是在大塑料瓶子内装满水,留有少许空气;将吸管对折,挂上若干回形针(浮沉子)放入瓶内,盖上瓶盖,用手挤压瓶身。

用吸管制作浮沉子材料简单。

可以通过改变吸管的长短和回形针的数目来改变浮沉子的自身重力,从而可以更好地控制其在水中的沉浮情况。

同时也可以改变浮沉子的形状,达到美观的效果。

(3)温度浮沉子一种物理教学用的演示仪器感温浮沉子(又称“密度棒”),为一体积固定的柱形封闭容器,由上容器和下容器构成,其特征在于下容器的底壁较上容器的顶壁厚,构成上轻下重的浮沉子。

温度发生变化时,改变浮沉状态。

二、实验原理根据帕斯卡定律,当空气被压缩时,将压强传递给水,水被压入瓶体中,将瓶体中的空气压缩,这时浮沉子里进入一些水,它的重力增加,大于它受到的浮力,就向下沉。

手离开橡皮膜,筒内水面上的空气体积增大,压强减小,浮沉子里面被压缩的空气把水压出来,此时浮沉子的重力小于它所受的浮力,因此它就向上浮。

当手对橡皮膜施加的压力适当时,浮沉子便悬浮在水中的任意深度上。

浮沉子的浮沉是在外加压强作用下,靠改变它的重力来实现的(体积不变)。

吸管浮沉子中挤压瓶身,浮沉子下沉;松开瓶身,浮沉子上浮;以一定的力度挤压瓶身,浮沉子悬浮瓶内任意位置。

浮沉子实验设计与步骤

浮沉子实验设计与步骤

浮沉子实验设计与步骤嗨,朋友们!今天我要给你们分享一个超级有趣的实验——浮沉子实验。

这可不是个一般的实验哦,就像一场奇妙的水上魔术秀。

一、实验材料准备要做这个实验呀,我们得先准备好材料。

首先得有一个透明的塑料瓶,这个塑料瓶就像是一个小小的魔法世界的容器。

最好是那种比较软一点的瓶子,这样更容易操作呢。

然后还需要一个小药瓶或者是那种小小的滴管的胶头部分,这个小药瓶或者胶头就是我们的浮沉子啦,它就像一个小小的潜水员,在瓶子这个“大海”里要表演浮沉的绝技。

另外呢,我们还得准备一些水,水可是这个实验的关键元素,就像魔法药水一样。

二、制作浮沉子咱们先来说说这个浮沉子的制作吧。

如果是用小药瓶的话,要把小药瓶洗干净哦,就像给小潜水员洗个澡,让它干干净净地去表演。

然后在小药瓶里装适量的水,这个适量可不好把握呢。

装多了或者装少了,都可能影响它的浮沉效果。

我当时和我的小伙伴一起做这个实验的时候,我的小伙伴就特别着急,一个劲儿地往小药瓶里倒水,结果倒多了,小药瓶一下子就沉到水底起不来了,就像一个不会游泳还背了太重包袱的人。

后来我们倒掉一些水,才慢慢调整好。

如果是用滴管的胶头部分呢,就简单一点,只要在胶头里留一点空气就好啦。

三、实验步骤1. 把透明塑料瓶装满水,一定要装满哦,这时候的塑料瓶就像一个装满水的小湖泊。

然后小心翼翼地把制作好的浮沉子放入塑料瓶中,这时候你会发现,浮沉子可能会浮在水面上,就像一个快乐的小浮标在湖面上晃悠。

2. 接下来就是最神奇的部分啦。

用手轻轻挤压塑料瓶的瓶身,你就会看到那个浮沉子开始慢慢下沉,就像小潜水员接到了下潜的指令。

这是为什么呢?其实呀,当我们挤压瓶身的时候,瓶子里的水压增大了,这个水压就像一只无形的大手,把浮沉子里的空气压缩了,浮沉子的整体密度就变大了,大于水的密度,所以它就下沉啦。

3. 那要是我们松开手呢?哇,你会惊奇地发现,浮沉子又慢慢浮起来了,就像小潜水员完成了下潜任务又升上水面换气一样。

浮沉子实验报告

浮沉子实验报告

1. 了解浮沉子的制作原理和实验现象。

2. 掌握控制浮沉子沉浮的方法。

3. 通过实验,加深对阿基米德原理和帕斯卡原理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浮沉子是一种利用浮力和重力的平衡来控制物体沉浮的装置。

其制作原理主要基于阿基米德原理和帕斯卡原理。

阿基米德原理:物体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等于它排开的液体的重量。

帕斯卡原理:在密闭容器中,任何一点受到的压强都等值地传递到容器内的各个部分。

三、实验器材1. 可乐瓶1个2. 小药瓶1个3. 水槽1个4. 橡皮膜1张5. 尺子1把四、实验步骤1. 将可乐瓶装满水至将满而未满的程度。

2. 将小药瓶开口端向下放入可乐瓶中,调整小药瓶刚能竖直浮出水面。

3. 拧紧可乐瓶盖,使大瓶的上部被封闭了一段空气。

4. 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小药瓶的沉浮情况。

5. 用手挤压可乐瓶,观察小药瓶的沉浮变化。

6. 松开手,观察小药瓶是否恢复到初始状态。

7. 重复步骤5和6,通过调整手的力度,控制小药瓶悬浮在液体中的某一位置。

1. 在没有挤压可乐瓶的情况下,小药瓶静止浮在水面,说明此时浮沉子受到的浮力和重力达到平衡。

2. 当用手挤压可乐瓶时,大瓶上部被封闭的空气体积减小,压强增大,将水压入小药瓶中,使小药瓶下沉。

3. 松开手后,筒内水面上的空气体积增大,压强减小,浮沉子里面被压缩的空气把水压出来,使小药瓶上浮。

4. 通过调整手的力度,可以控制小药瓶悬浮在液体中的某一位置。

六、实验结论1. 浮沉子能静止浮在水面,是由于浮沉子受到的浮力和重力达到平衡。

2. 挤压可乐瓶时,大瓶上部被封闭的空气体积减小,压强增大,使浮沉子下沉。

3. 松开手后,筒内水面上的空气体积增大,压强减小,使浮沉子上浮。

4. 通过调整手的力度,可以控制浮沉子悬浮在液体中的某一位置。

七、实验讨论1. 浮沉子的沉浮与物体受到的浮力和重力的平衡有关。

2. 实验中,浮沉子的沉浮受到外部压强的影响,通过调整手的力度,可以改变浮沉子的沉浮状态。

3. 本实验展示了阿基米德原理和帕斯卡原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科学实验:浮尘子

科学实验:浮尘子
在塑料瓶内放入 装满水的浮沉子 手捏塑料瓶观察
浮沉子只能下沉在水面
一、影响浮沉子浮沉的因素
在塑料瓶内放入 装一半水的浮沉子 手捏塑料瓶观察
浮沉子可以上浮和下沉
二、探究容器密闭对实验效果的影响
将瓶盖拧紧后 捏瓶子,浮沉 子可以下沉至
瓶底
取下瓶盖后捏 瓶子,浮沉子 漂浮在水面上
在容器密闭的条件下,容器中的浮沉子才能浮沉。
知识汇总
一、浮力
一切浸入液体内的物体,都受到液体对它竖直向上托的力,这个 力就叫做浮力。
二、帕斯卡原理
一定温度下,在密闭的容器内施加在静止液体上的压力,将大小 不变地传向各个方向。 这就是静压传递原理,又被称作帕斯卡原理。
三、水中精灵的实验原理
拧紧瓶盖时,塑料瓶相当于一个密闭的容器。根据帕斯卡原理,挤 压塑料瓶时的力把水挤进浮沉子,重力大于浮力下沉;反之则上浮。
快动手啦!
做 好 啦!
二、如果把浮沉子换成小木块,当我们捏瓶
子的时候,浮沉子还会下沉吗?
浮尘子
在山的那边海的那边 有一群蓝精灵 他们活泼又聪明 他们调皮又灵敏 他们自由自在生活在 那绿色的大森林 他们善良勇敢相互都 欢喜……
水中精灵为什么可以上下沉浮?
密令是什么呢?
一、影响浮沉子浮沉的因素
在塑料瓶内放入 不装水的浮沉子 手捏塑料瓶观察
浮沉子只能漂浮在水面上
一、影响浮沉子浮沉的因素

浮沉子实验步骤及内容

浮沉子实验步骤及内容

浮沉子实验步骤及内容
嘿,你问浮沉子实验步骤及内容啊?那咱就来好好说说。

这浮沉子实验呢,可好玩啦。

首先得准备材料哦。

找一个大一点的瓶子,像饮料瓶就不错。

再准备一个小一点的瓶子或者吸管啥的,能放进大瓶子里的就行。

这小瓶子或者吸管就是咱的浮沉子啦。

然后呢,往大瓶子里装上水。

水可不能装太满哦,不然等下没地方操作啦。

装个大半瓶就差不多了。

接着,把浮沉子放进大瓶子里。

如果是小瓶子呢,最好在里面装一点水,别装太多,不然沉不下去啦。

要是吸管呢,可以用橡皮泥啥的把一头封住,再装一点水。

这时候,你就会看到浮沉子在大瓶子里飘着或者沉在底下。

别着急,好玩的还在后头呢。

用手轻轻挤压大瓶子。

哇,你会发现浮沉子往下沉啦。

松开手呢,浮沉子又浮起来啦。

这是为啥呢?嘿嘿,这就是浮沉子实验的奥秘所在啦。

当你挤压大瓶子的时候,大瓶子里的压强变大了,水就会被压进浮沉子里。

浮沉子里面的水多了,就变重了,所以就下沉啦。

松开手呢,大瓶子里的压强变小了,浮沉子里的水又会被挤出来。

浮沉子变轻了,就浮起来啦。

我给你讲个例子哈。

我有个小伙伴,他对浮沉子实验可好奇啦。

我们一起做这个实验的时候,他一会儿挤压大瓶子,一会儿松开手,看着浮沉子上上下下的,兴奋得不得了。

我们还比赛看谁能让浮沉子沉得最快、浮得最快。

最后我们都觉得这个实验太有趣啦。

所以啊,浮沉子实验步骤不难,只要准备好材料,按照我说的做,你就能看到神奇的现象哦。

科学实验探索物体的浮沉

科学实验探索物体的浮沉

科学实验探索物体的浮沉物体的浮沉一直是科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了解物体浮沉的原理和规律,对于我们认识水中物体的特性、船只的设计和制造、以及其他许多实际问题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通过科学实验,我们可以深入探索物体浮沉的原理和规律,本文将介绍几个经典实验来解释物体浮沉的现象。

实验一:物体浸入水中浮沉实验材料:透明容器、水、不同密度的物体(例如:塑料球、木块、金属块等)步骤:1. 准备一个透明的容器,注入适量的水。

2. 将不同密度的物体放入容器中观察浮沉现象。

3. 观察并记录不同物体在水中的行为,特别是物体在沉下去时的速度和停留位置。

实验观察结果:1. 较轻的物体如塑料球会浮在水面上,只部分浸入水中。

2. 较重的物体如金属块会完全沉入水中。

3. 介于两者之间的物体如木块则会部分沉入水中,部分浮在水面上。

实验解释: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其所处液体中排斥的液体重量。

当物体的密度大于液体时,浮力小于其重力,物体会沉入液体。

而当物体的密度小于液体时,浮力大于其重力,物体会浮在液体表面。

因此,轻的物体浮在水面上,重的物体沉入水中。

实验二:探索物体浮沉的影响因素材料:透明容器、水、相同材质的物体(例如:相同大小的塑料球)步骤:1. 准备一个透明的容器,注入适量的水。

2. 将相同材质的物体放入容器中,逐渐改变其形状或体积。

3. 观察并记录不同形状或体积对物体在水中的浮沉行为的影响。

实验观察结果:1. 物体的形状变化对浮沉行为没有影响,物体仍然按照密度决定其浮沉状态。

2. 物体的体积变化对浮沉行为有影响,较大体积的物体在水中浮力较大,较小体积的物体浮力较小。

实验解释:物体的形状与浮沉行为无关,而物体的体积决定了其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

体积较大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相对于其重力,有更大的浮力,因此较大体积的物体浮力更大,较小体积的物体浮力较小。

实验三:探索物体在不同液体中的浮沉行为材料:透明容器、不同密度的液体(例如:水、酒精、植物油)步骤:1. 准备一个透明的容器,分别注入不同密度的液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究浮沉子实验
冯婷婷
摘要:通过了解浮沉子的历史,学习该实验的原理,进行一定的理论分析和知道浮沉子装置在生活中的应用,从而全面深入地学习浮沉子实验。

关键词:浮沉子实验实验原理理论分析潜水艇
一、实验装置
浮沉子实验是用以演示液体浮力、气体具有可压缩性以及液体对压强的传递的仪器。

它是法国科学家笛卡尔(1596—1650)所创造。

(1)笛卡尔浮沉子
最原始的它是玻璃制的小瓶体,其下端开有小孔,水可通过小孔进出瓶体。

把它放入高贮水筒中,并使之浮在水面上。

用薄橡皮膜把筒口蒙住并扎紧,用手按橡皮膜,筒内的水和空气是在密闭的容器内。

其后,制作了各种各样的浮沉子装置,如吸管浮沉子、气球浮沉子、旋转浮沉子、温度浮沉子等等。

(2)吸管浮沉子
吸管浮沉子的实验装置是在大塑料瓶子内装满水,留有少许空气;将吸管对折,挂上若干回形针(浮沉子)放入瓶内,盖上瓶盖,用手挤压瓶身。

用吸管制作浮沉子材料简单。

可以通过改变吸管的长短和回形针的数目来改变浮沉子的自身重力,从而可以更好地控制其在水中的沉浮情况。

同时也可以改变浮沉子的形状,达到美观的效果。

(3)温度浮沉子
一种物理教学用的演示仪器感温浮沉子(又称“密度棒”),为一体积固定的柱形封闭容器,由上容器和下容器构成,其特征在于下容器的底壁较上容器的顶壁厚,构成上轻下重的浮沉子。

温度发生变化时,改变浮沉状态。

二、实验原理
根据帕斯卡定律,当空气被压缩时,将压强传递给水,水被压入瓶体中,将瓶体中的空气压缩,这时浮沉子里进入一些水,它的重力增加,大于它受到的浮力,就向下沉。

手离开橡皮膜,筒内水面上的空气体积增大,压强减小,浮沉子里面被压缩的空气把水压出来,此时浮沉子的重力小于它所受的浮力,因此它就向上浮。

当手对橡皮膜施加的压力适当时,浮沉子便悬浮在水中的任意深度上。

浮沉子的浮沉是在外加压强作用下,靠改变它的重力来实现的(体积不变)。

吸管浮沉子中挤压瓶身,浮沉子下沉;松开瓶身,浮沉子上浮;以一定的力度挤压瓶身,浮沉子悬浮瓶内任意位置。

原理一:
1、手压瓶身,压强传递给水,水被压入试管中,将试管中的空气压缩,这时试管里进入一些水,它的重力增加,大于它受到的浮力,就向下沉。

2、把手松开,瓶中水的压强减小,浮沉子里面被压缩的空气把水压出来,此时浮沉子的重力小于它所受的浮力,因此它就向上浮。

3、压力适当时,浮沉子便悬浮在水中的任意深度上。

浮沉子重力等于所受浮力。

原理二: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其排开液重。

1、手压瓶子,水压增加,试管内空气受到压缩,体积变小,排水量变小,所受浮力变小,无法提供试管足够浮力,试管下沉。

2、把手松开,瓶内水压减小,试管内的水被压出,气体积变大,排水量增大,所受浮力变大,浮力大于重力,上浮。

在本次实验中给出了两种不同角度的原理解释实际上是根据参
考对象的不同来思考的。

若以“试管”为对象,则重力不变,改变浮力;
若以“试管和试管中水”为对象,则改变重力。

温度浮沉子中根据物理学气温与压强的公式:pv=NRT(其中p 表示压强,V表示体积,N是单位体积的气体分子数,R是个常数,T表示温度。


当V、N、R固定不变的时候,压强p和温度T是对应的关系——气温越高,气压也越高。

所以温度浮沉子受热,使试管内的水压强变大,水被压入浮沉子中,浮沉子和其里面的水重力变大或者说浮沉子内的气体被压缩,排水量变小,受到的浮力变小,下沉。

三、理论分析
(1)浮沉子完全进入水中之前
浮沉子处于漂浮状态,设水面下的浮沉子外壳体积为V,水面下
的浮沉子内的空气体积为V ,浮沉子外壳及内部空气总重力为G ,由F=G 可得:()G V V g =+ρ
挤压外瓶使水面上方空气压强增大,从而进入浮沉子内水增加,于是V 减小,原有平衡被打破,浮沉子下沉,同时V 增大。

显然当V 的变化量相等时,浮沉子可以在水面上不同的位置处于新的平衡位置,即可以通过控制大瓶受到的挤压程度不同使浮沉子在水面上方不同位置处于漂浮状态。

(2)浮沉子完全进入水中后
在浮沉子下沉到一定深度后减小对外瓶的压力使浮沉子处于悬浮状态,设浮沉子内水面到大瓶水面舰的距离为h ,浮沉子内空气压强为P ,大瓶水面上方气体压强为P ,在该平衡位置:
()G V V g =+ρ
gh P P ρ+=
显然在水下浮沉子位置的改变不会引起其外壳体积的变化,这样水下其他位置平衡使V 也不变,对应玻意耳定律可知浮沉子内气体压强P 也不变。

由于浮沉子在水下所处的悬浮位置越低,h 越大,水面上方气体压强P 越小,则当平衡位置足够低时,水面上方的气压可以减小到大瓶末受挤压时的大小。

则此位置就是浮沉子漂浮于水面相对应的水下平衡位置,也是浮沉子在水下能所达到的平衡位置。

四、实验价值及生活应用
浮沉子实验选用日常生活废弃的饮料瓶、小玻璃药瓶等或者吸管、回形针材料组合而成。

材料易得不花钱;组装容易;且能进行多
种实验。

实验现象新奇明显,趣味性强,实验效果良好。

适用于初高中学生进行自制。

可以用于演示探究多种物理现象:
1、演示气体压强与体积关系:当用力压塑料瓶时,瓶内气体体积变小压强变大,进入小瓶中的水增多,说明瓶内气体压强变大体积变小;松手后,小瓶内水量变少,说明了瓶内气体体积变大压强变小。

2、演示决定物体沉浮的条件:物体自身的重力和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

3、演示光的折射现象:当小瓶在塑料瓶的外侧时,会看到小瓶明显变大,或将塑料瓶放在字上,会看到瓶下的字变大且位置变高;小瓶在下沉时,先变大变长再变小。

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潜水艇。

探究潜水艇的浮沉原理:潜水艇有蓄水仓,通过排出和注入水,改变潜水艇的重量来改变浮沉。

参考文献:
【1】百度文库.浮沉子/view/85050.htm
【2】杨波.浮沉子实验中的反常现象研究[J].物理教师,2010,(1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