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内因和外因相结合,促进人生发展

合集下载

哲学与人生第六课矛盾观点与人生动力

哲学与人生第六课矛盾观点与人生动力
排斥与吸引、遗传与变异、作用力与反作 用力
11
思考:矛盾的定义?
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内部都包含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既存在 相互排斥和对立,又存在着相互依赖和统一。 哲学上把事物自身包含的这种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叫矛盾。 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12
自相矛盾
我的矛无坚不摧!
我的盾没有利器能 穿过它!
15天
54
37℃~39.5℃
(3)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37℃~39.5℃
2021/8/2
55
想一想
事物的发展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概括起来可分为两 个方面:一方面是外部原因(外因),另一方面是内部 原因(内因)。外因是一事物与他事物的对立统一,即 外部矛盾,内因是事物内部的对立统一,即事物内部矛 盾。
2021/8/2
56
想一想
蔡桓公讳疾忌医,为什么神 医扁鹊也无可奈何?
2021/8/2
“师傅领进门,修行靠自己”反 映了什么道理?
57
种瓜种豆,没有阳光、水分、肥料等行不行?
2021/8/2
58
《过崖记》这幅漫画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
2021/8/2
外因有时甚至 起非常重大的 作用
59
3.正确处理自身努力和外部条件的关系
矛盾双方
不同特点
卖方 买方
花言巧语、、软磨硬缠,目的是以较高的价格尽快地把 商品卖出去
半信半疑、货比三家,目的是以较低的价格买回称心如 意的商品
(2)矛盾的特殊性
二种情形: ①每个事物包含的具体矛盾不同 ②同一事物在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
用矛盾的观点看问题
第一,坚持两点论,学会一分为二地和全面地看问题 。
1、鸡蛋变成小鸡的过程是一个

第二单元-用辩证观点看问题-树立积极人生态度

第二单元-用辩证观点看问题-树立积极人生态度

第二单元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联系、人际关系、发展的含义和事物发展过程中前进性和曲折性的辩证关系;了解人际关系的作用;学会用联系的观点分析问题。

2.让学生懂得物质世界的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人际关系具有复杂性和交互性。

能在人生发展中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

处理好自己与家长、老师、同学、朋友等的人际关系,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以积极的心态对待逆境和挫折,处理好顺境和逆境的关系,提高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战胜困难和挫折的能力。

【教学重点】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教学难点】正确看待顺境和逆境【教学方法】讨论法,讲授法,案例启发教学法。

【教学时间】三课时第一课时一、复习旧课前面我们学习第一单元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脚踏实地做好人生路懂得了物质与运动的关系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运动和物质不可分。

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自觉能动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特点。

自觉能动性是人区别于物的特点,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二、导入新课组织学生讨论:当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困难是好事还是坏事,归纳:(失败乃成功之母)坏事可以转化为好事导入新课。

板书:第二单元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三、讲授新课板书:第四课普遍联系与人际和谐(一)用普遍联系的观点看待人际关系1.人不能孤立封闭地生存和发展。

组织学生讨论回答:把我们任何一个人放在没有人烟的沙漠上一年你生存下来吗?P42人际交往是第个人身心健康的需要。

P432.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1)联系的含义:P44 联系是指一切事物、一切现象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

(2)世界上一切的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中。

(3)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区别;联系的分类:P44相关链接;(4)联系的特征:P45 联系是客观的、普遍的,也是多种多样的。

中职政治教案

中职政治教案
中职政治教案《矛盾观点与人生动力》
时间:2011-11-22 08:06来源:未知作者:mhj点击:149次
教 学 设 计 课程名称 哲学与人生 课 题 第六课 矛盾观点与人生动力 教学时间 班 级 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分析了矛盾的概念; 学会用矛盾的观点看问题;正确对待人生矛盾;坚持内外因相结合,促进自身发展。 学情分析 一部分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不能正确认识矛盾,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课堂小结
3.学会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看问题
学习了唯物辩证法关于矛盾对立统一的观点,要求我们要坚持两点论,学会一分为二和全面地看问题。认清事物的两个方面,有利于我们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使事物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既要看到矛盾双方的对立、差别和不同,还要看到矛盾双方的相互依赖和相互贯通,只有从对立统一的相互作用中把握和解决矛盾,才能找到解决和处理矛盾的正确方法,促进事物的发展。
学习了事物发展的内外因关系原理,要求我们正确处理自身努力与外部条件的关系,一方面要努力争取和利用外部有利条件发展自己,把握机遇,另一方面要眼睛向内,积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1.幻灯片,师生一起进行课堂学习内容小结,完成课堂练习,巩固本课知识。
2.布置课后作业
案例故事:胆小
幻灯片:矛盾的许三多
小组讨论活动:人无完人,请同学以小组为单位分析自身的优缺点。
2.正确对待人生矛盾。
3.坚持内外因相结合,促进自身发展。
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法、小组讨论法、情景教学法。
教学资源
课本、教学参考书、多媒体。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导入新课
新课讲授
多媒体展示:天敌:猫和老鼠
学生分析两者的关系,引出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哲学与人生》教案第六课矛盾观点与人生动力

《哲学与人生》教案第六课矛盾观点与人生动力

《哲学与人生》教案第六课矛盾观点与人生动力《哲学与人生》教案第六课矛盾观点与人生动力【教学目标】1.认知: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矛盾、对立、统一的基本含义,理解矛盾的概念,掌握矛盾观点。

2.情感态度观念:正视矛盾,不怕挫折,积极向上。

3.运用:学会用矛盾的观点分析解决问题,正确处理自己人生中的问题,在解决人生矛盾的过程中促进自身进步和发展。

【教学重点】1.学会用矛盾的观点看问题。

2.正确对待人生矛盾。

3.坚持内外因相结合,促进自身发展。

【教学难点】1.坚持内外因相结合,促进自身发展。

2.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也是人生发展的动力。

【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小组讨论法、情景教学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教学。

【课时安排】2学时。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录像:《猫和老鼠》片段学生分析两者的关系,引出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提问:生活中我们还能找到哪些这样的事例和现象?学生小组竞赛活动:1分钟之内,以列举的生活中具有两面性的事物或现象最多为胜。

我们身边具有两面性的事物或现象有:足球比赛中的攻与守;学习过程中的苦与乐、成功与失败;自身存在的缺点与优点;社会生活中的美与丑、真与假、善与恶、福与祸、正气与歪风、自由和纪律、先进与落后、战争与和平等;自然界中的排斥与吸引、遗传与变异、阴电与阳电、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等。

〈新课讲授〉一、用矛盾的观点看问题1.矛盾是事物对立统一的关系万物莫不有对,是说事物之中或事物之间具有两面性。

例如:网络对人们来说就是把双刃剑,有利有弊,一方面,人们通过它可以快速获取更多的信息,开阔了人们的视野,给人们生活带来方便;另一方面,网络上的信息真假难辨,会使人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甚至可以给人造成很大的伤害。

同学们列举出了许多这样的事物和现象,哲学上把事物内部两个方面之间或事物之间存在着的既相互排斥、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关系叫做矛盾。

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幻灯片:讲解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关系正确理解和把握矛盾的含义:(1)对立和统一是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不可分割。

第六课 矛盾观点与人生动力

第六课  矛盾观点与人生动力


面对疾病的折磨, 是悲观死去还是笑对不 幸?
《 玻璃女孩水晶心》的 作者魏瑞红。她,报考北大 心理学专业,考取国家心理 咨询师,开通“瑞红知心热 线,帮助无数困惑的人们走 出心灵的沼泽。
3. 积极面对和解决人生矛盾,促进自身发展
What about you ?
要点回顾


一、矛盾是人生发展的动力
2.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辩证矛盾与逻辑矛盾的区别。 古今中外皆有矛盾辩证观点。如“万物莫不有 对” 请同学们举例。阅读材料P71 《老子》五千言中,有一系列相对相反的概念: 阴阳、有无、大小、强弱、动静、正反、 、生 死、存亡、兴废、美丑、善恶、攻守、治乱等。
2.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既斗争又统一,推动 了事物向前发展。 矛盾具有普遍性:时时处处都有矛盾 矛盾具有特殊性:矛盾各不相同 产与销、种与收、教与学、借与贷、买与 卖、病与医等
学习唯物辩证法关于矛盾对立统一的观点,要求 我们: 第一,要坚持两点论,学会一分为二地和全面 地看问题。

第二,要坚持从对立统一的相互作用中把握和 解决矛盾,促进事物的发展。
2. 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外因的共同结果


哲学上把事物内部的对立统一,即事物的内 部矛盾,叫做内因。把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 的对立统一,即事物的外部矛盾,叫做外因。 事物的变化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 果。 内因和外因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 一样的。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决定 着事物的性质和发展方向;外因是事物变化 发展的条件,能够加速或延缓事物的变化发 展,对事物变化发展起到影响和制约的作用。
第六课 矛盾观点与人生动力

哲学与人生第六课矛盾观点与人生动力修订版

哲学与人生第六课矛盾观点与人生动力修订版
事物发展的原因
内 因 外 因
含义
内部 作用 根 表现 源 矛盾 据 泉
外部 作用 条 矛盾 件
表现
含义
加速 延缓
随堂练习
1.孟子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此之谓大丈夫。”( ) 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B.矛盾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动力 C.事物内部的矛盾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事物的 外部矛盾则是事物发展的第二位原因 D.事物的矛盾具有特殊性

事物内部矛盾决定事物的发展方向与性质

要进一步理解事物的发展,把握人生的进程, 需要我们研究内部矛盾与外部矛盾的辩证关系 及其对事物发展的作用。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人生发展不能只靠外部环 境,事物内部矛盾决定了事物的发展方向与性 质。

2、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温 度
作用于
发生
同化— 异化 遗传—变异
想一想
我们用矛盾的观点来看我
们自身,矛盾也是我们人 生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人 生就是一个不断产生矛盾、 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在 解决矛盾中我们得到成长。
二、坚持内外因相结合,促进人生发展
1、人生发展不能只靠外部环境
寓言故事
一批珍贵的花瓶在炉中烘烤,一座家神蜡像被 人不经意地放在炉旁,开始熔化。它使劲抱怨 炉火:“瞧,你待我多么无情!你使这些东西 被加固,却让我熔化”。炉火答道:“这只怨 你自己的本性,至于我,不管是什么时候,在 什么地方,我都是火”。 这则寓言反映了……
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
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矛盾着的双方相互贯通,在一定的条件下 可以相互转化。
1.张三要剪李四头上 1.张三要剪李四头上 的绳子说明什么? 的绳子说明什么? 2.请问李四敢剪吗? 2. 请问李四敢剪吗? 为什么? 为什么?

第六课矛盾观点与人生动力

第六课矛盾观点与人生动力

• 自然界中的
排斥与吸引、遗传与变异、阴电 与阳电、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8
02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什么是矛盾?
哲学上把事物自身包含的这种既对立 又统一的关系叫作矛盾
哲学上所说的矛盾是指辩证矛盾,是
任何事物或过程自身所具有的相互斗 争、相互分离、相互依存、相互转化
的运动趋势和状态。
自相矛盾是哲学上的矛盾吗?
医生接着说:“所谓的缺点,至多不过是个营养不足的优 点。如果你是个战士,胆小显然是个缺点;如果你是个司机, 胆小肯定是个优点。如果你现在仍然认为自己胆小是个缺点的 话,与其想办法克服胆小,还不如想办法增长自己的学识、才 干,当你拥有较多见识、较宽视野的时候,即使你想做个懦夫, 也很困难了!
03积极面对和解决人生矛盾,促进自身发展
(3)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 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
02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矛盾特殊性的方法论
在分析和解决不同矛盾的时候, 要依据其特点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 分析,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因材施教、量体裁衣、因地制宜、 对症下药
02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故事:孔子求学 据传,孔子曾带学生找老子请教。老子老了,正 在闭目养神,大概听到了响动,抬起眼皮看了看,孔 子赶忙请安道:“弟子孔丘特来候教。”半晌,老子
02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马克思曾说:“假如没有小偷, 锁会达到今天这样完善吗?假如没 有假钞票,钞票的制造会这样精美 吗?”说明了什么道理?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 泉(更具体来说是内部矛盾)
02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小偷和锁子 商家和挑剔的消费者 正常的认识和错误的认识 你和你的对手
02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中职哲学与人生(高教版)教案:矛盾观点与人生动力——坚持内外因相结合,促进人生发展

中职哲学与人生(高教版)教案:矛盾观点与人生动力——坚持内外因相结合,促进人生发展
中等专业学校2022-2023-1教案
编号:
备课组别
政治组
课程名称
哲学与人生
所在
年级
二年级
主备
教师
授课教师授课系部授课Fra bibliotek级授课
日期
课题
第六课 矛盾观点与人生动力——坚持内外因相结合,促进人生发展
教学
目标
理解:矛盾的基本属性,内外因的辩证关系。
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正视矛盾,不怕挫折,积极向上。
正确处理自己人生中的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哥哥与弟弟为什么会两种相反的命运,成功与失败,富裕与贫穷,源于一念之差,即对待对待矛盾态度不同,会对自身的发展产生不同的结果。
强调积极的态度对待人生中的矛盾,学会正确处理人生矛盾。




坚持内外因相结合,促进人生发展
幻灯片展示图片:
《汶川地震》后的救灾镜头,镜头一:汶川人民自救;镜头二:全国各地援助;镜头三:国际援助。设问:汶川自救和重建要靠谁?然后教师在学生回答后引出“事物发展是内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这一知识点。然后通过教师深入讲解内因、外因的概念和两者的辩证关系,将两者的关系通过多媒体图表展示概括。
其次,幻灯片展示:鸡蛋变小鸡,学生讨论:
由鸡蛋变为小鸡的过程必须具备的 条件是什么?
两个条件的作用各是什么?
其中起最根本的作用的条件是什么?发展的动力是什么?
为什么鸡蛋在一定条件下孵出的是小鸡而不是小乌龟或其他小动物?
引用漫画“机遇为什么总是擦身而过?”和“师傅领进门,修行靠自己”等分析讨论。使学生理解做到坚持内外因相结合,促进自身发展要从几个方面入手:
三、布置作业
完成同步练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不能忽视外因
视 频 : 孟 母 三 迁
为什么孟母要三次搬家?并结
合当前实际谈一谈:家长为什么要 想方设法送孩子到名牌学校就读。
聊一聊:自己成长中的故事......
(3)把内因和外因结合起来
我校汽修学子
小结:
矛盾
事物的内部矛盾
内因
事物的外部矛盾 外因
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 决定事物性质和发展方向
• 探究实践
• 1、运用内外因相互结合的原理对青少年犯罪 问题进行分析研究。
• 2、运用内外因相互结合的原理为晋江的经济 发展“谏言献策”。
教学反思
本课采用“自主探究式”教学法,充分重视学 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真正发挥哲学对人生的指导作用。
从上课的过程来看,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积 极性是很高的,但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没办法让每 个学生的想法都表达出来,针对这个问题我会在课 后通过班级微信群与学生探讨,让学生可以尽情表 达自己的想法。
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 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理解和说明:事物是内外因
共同起作用的结果,个人成长中,培养理论联
系实际的能力,辩证思维能力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 帮助学生认清自己成长道路上的有利因素和不利
因素以及如何对待这些因素才能使自己健康成长,引导 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正确处理自身努力和外部条件的关系。 重点的依据:这一问题的教学既是这一节课中所 学内容的落脚点,也是培养学生觉悟的出发点,对学 生的影响极大,所以作为重点来处理。 教学难点:内外因的辩证关系。 难点的依据:从学生的现实表现看,许多问题都 发生在不能正确理解内外因的不同地位作用,不能正 确对待外部环境,真正解决这一问题,难度较大。
学法
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 学习过程,在探索中掌握知识,并运用实践。
课前准备
①自我诊断:最近两周的学习状态理想 吗?原因是什么? ②搜集一些名人成才的事迹。思考一个 人的成功,需要具备哪些因素? ③搜集一些能体现内外因关系的党的方 针、政策。
教学过程
二、坚持内因和外因相结合,促进 人生发展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 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内外因相结合。
联系自我 突出重点
3、正确处理自身努力和外部条件的关系
为为为什什什么么么上不迟课去到睡做?觉操??
晚上公外交面车铃太上声吵人太,太小睡多,眠,没不坐听够见。。 上了又堵车。
(1)要重视内因的作用
为什么同班的同学在大致相同的 环境下受教育,有的同学在德智体各 方面进步很快,有的进步很慢?
说一说:
请同学们分析一下我们 成功申办世界中学生运动会 的原因。
今日晋江
品牌之都
交通网络
场馆设施
我们国家的大力支持,其他城市的 举办也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参照和借鉴。 世界中学生运动委员会的信任,各国政 府人民以及国际友人的支持......
C.外因要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播放视频:《厉害了我的国》《中国一分钟》
学情分析
通过前几课的学习,学生对辩证法有了初步的 认识。本节课需要学生在已有认识、能力的基础上, 进一步探索事物发展的原因。本次授课的班级是汽 车维修班的学生,这个班的学生动手能力强,联系 实际的能力比较强,但缺乏抽象思维能力,需要教 师通过大量的感性材料加以引导。
教法学法
教法
采用“自主探究式”教学法,通过制造悬念,点拨学 生思考,创设情境等,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情境中,自主发 现知识,掌握技能,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 教学原则。
感谢大家的聆听!
想一想:
不同的 内因,在 相同的外 因作用下, 出现了不 同性质的 结果,这 说明内因 在事物的 变化发展 中起到了 怎样的作 用呢?
B.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必要条件
事物的发展离不开外因,外因对事物的变化发展能够 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
外因在事物 变化发展中起 到了什么作用?
>39 C ° 37-39 C° <37 C °
坚持内因和外因相结合, 促进人生发展
晋江华侨职业中专学校
德育组
林双玲
教材分析:
《 坚持内因和外因相结合,促进人生发展 》选自 高等教育出版社《哲学与人生》第六课第二个框题。在 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 矛盾是人生发展的动力》 这一框的内容,为过渡到本框题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 用。本框是在上一框题阐述了世界观原理之后的方法论, 最终目的是为了指导实践,因此本框题在哲学常识中具 有不容忽视的重要的地位。由于本节课的内容中包含了 丰富的方法论意义,对于学生正确地对待人生和社会有 着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所以从现实角度讲,它也是非 常重要的。
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 延缓或加速事物发展
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共同推动事物的变 化发展(人生发展)
巩固知识,落到实践
课堂作业:
1.“严师出高徒”,说明(

A.外因要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B.外因有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C.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
D.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外因有时起着决定
作用
2.运用内外因的辩证关系,请你谈谈对 “师傅领进门,修行靠自己”的理解。
导入新课:
张三 过崖记
思考:1、张三为什么能跳过悬崖? 2、狗的追咬是唯一原因吗?
1、人生发展不能只靠外部环境
2、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1)内因和外因的含义
内因:事物的内部矛盾 外因:事物的外部矛盾
创设情景 设疑解难
(2)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
A.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决定着事物的性质和发展方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