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问 六节藏象论

合集下载

21素问·六节藏象论

21素问·六节藏象论

6.重点掌握的原文及词句
背诵: “心者,生之本„„通于土气” “心者,君主之官„„气化则能出矣” “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满而不实也” 词解: 心者,生之本 肺者,气之本 肾者,封藏之本 肝者,罢极 之本 脾者,仓廪之本 至阴 治节 膻中 作强 决渎 奇 恒之府 传化之府 魄门 藏而不泻 泻而不藏 满而不实 实而不满
1.脏腑的主要生理功能
梦,幻觉
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
&非常疲劳 &耐受疲劳
临床上肝病的常见症 状是疲劳乏力,具有 特定的诊断意义
二、藏象的内涵
1.脏腑的主要生理功能
与水谷的受纳、 运化排泄有关
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仓廪之本, 营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转味而入出者
中空的器皿
营气 对水谷精微的升降 出入过程的描述
重点掌握的原文及词句重点掌握的原文及词句肾者封藏之本治节膻中藏而不泻肝者罢极决渎满而不实至阴作强奇泻而不藏题题解解六六节节藏藏象象论论古人以甲子纪天度古人以甲子纪天度甲子一周为甲子一周为60称为节称为节称为一节每年称为一节每年360分为六节分为六节60日日360日日360日每年每年360藏于内部的脏腑及其藏于内部的脏腑及其表现于外部的征象表现于外部的征象及其与自然相通应的现象及其与自然相通应的现象及其与自然相通应的现象及其与自然相通应的现象日本篇先论五运六气而运气以本篇先论五运六气而运气以干支甲子纪之
二、藏象的内涵
3.五脏与四时阴阳相通应
心 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 肺 为阳中之太阴,通于秋气 肾 为阴中之少阴,通于冬气
少 太 阴
肝 为阳中之少阳,通于春气
脾 为阴中之至阴,通于长夏(土)气
体现了“五脏四时阴阳”整体观
二、藏象的内涵

《内经选读》题2022(3)

《内经选读》题2022(3)

内经选读练习题3一、单选题1.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风胜”则()【1.5分】A.动B.肿C.干D.浮正确答案是A2.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认为“精不足者”,其治疗当( )【1.5分】A.温之以气B.补之以味C.阳病治阴D.阴病治阳正确答案是B3.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认为病属虚衰者,其治疗当( )【1.5分】A.泻之B.扬之C.减之D.彰之正确答案是D4. 《素问·生气通天论》认为煎厥的病机是人体阳气()【1.5分】A.上逆B.陷下C.内郁D.亢盛正确答案是D5. 根据《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述以下何项属于男子三八的生命特征【1.5分】A.发长齿更B.天癸至C.筋骨劲强D.肌肉满壮正确答案是C6. 《素问·六节藏象论》中认为“凡此十一脏取决于()”【1.5分】A.肾B.肝C.肺D.胆正确答案是D7. 根据《素问·标本病传论》下列当先治其标的是()【1.5分】A.先病而后逆者B.先逆而后病者C.先热而后生中满者D.先寒而后生病者正确答案是C8. 据《素问·脉要精微论》所述,“髓之府”是指( )。

【1.5分】A.肾B.脑C.骨D.腰正确答案是C9. 据《素问·奇病论》所论,“有病口甘者,病名为()”【1.5分】A.消中B.热中C.脾瘅D.消渴正确答案是C10. 《素问·异法方宜论》认为,东方之域其病多()【1.5分】A.生于内B.痿厥寒热C.挛痹D.痈疡正确答案是D11. 《素问·平人气象论》肺的“平脉”是()【1.5分】A.有胃微弦B.有胃微钩C.有胃微毛D.有胃微软弱正确答案是C12. 《灵枢·营卫生会》认为“夜半而大会,万民皆卧,命曰()”。

【1.5分】A.重阴B.重阳C.合阴D.太阴正确答案是C13. 据《素问·脉要精微论》所述,“夫精明五色者,()”。

【1.5分】A.气之华也B.中之守也C.身之强也D.血之府也正确答案是A14. 据《灵枢·水胀》所论,肤胀病是寒气客于()。

中医藏象学说

中医藏象学说

中医藏象学说
“藏象”二字,首见于《素问·六节藏象论》。

藏指藏于体内的内脏,象指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

藏象包括各个内脏实体及其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表现于外的各种征象。

藏象学说是研究人体各个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

是中医学理论体系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中医养生保健的重要理论基础。

藏象学说发展主要基于“有诸内,必形诸外”的观察研究方法,因而其观察、分析的结果,必然大大超过了人体解剖学的脏腑范围,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

因此,藏象学说中的脏腑名称虽与现代人体解剖学的脏器名称相同,但在生理、病理的含义中,却不完全相同。

藏象学说中的一个脏腑的生理功能,可能包含着现代解剖学中几个脏器的生理功能;而现代解剖生理学中的一个脏器的生理功能可能分散在藏象学说的某几个脏腑的生理功能之中。

藏象更重要的是概括了人体某一系统的生理和病理学概念。

藏象学说的主要特点,是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

以脏腑分阴阳,一阴一阳相为表里,脏与腑是一整体。

比如,心与小肠、肺与大肠、脾与胃、肝与胆、肾与膀胧以及心包与三焦相为表里。

五脏生理功能及外在表象联系表。

《素问·六节藏学论》讲稿

《素问·六节藏学论》讲稿

[小结]
自然万物因禀受阴阳二气的多少不均而形成了不同的形质特征, 即天地之运,阴阳之化,其于万物,孰少孰多,而多少不均的原 因,原文认为是嗜欲不同,各有所通。如草生五色、五味,但五 色之变,不可胜视、五味之美,不可胜极,也正是由于阴阳二气 的多少不均而造就了其不同的形质特征,也正因为事物内部本质不 同而有不同的嗜欲与所通。 人也由天地阴阳二气合化而成,人与自然界相应。人赖自然 以生存,必须从自然界不断地摄取营养物质,而人类也由于阴阳 二气的多少不均而造就了各体的差异,人体也因为由于阴阳二气 的多少不均而造就了而有脏腑的差别,所以在摄取营养物质时也 是所通不一。嗜欲不同,各有所通,从而构成了五脏六腑各自的 生理功能与特点,人的生命活动以五脏为本,其声音、面色作为 生命的重要体征,赖心肺之气的推动和充养,神作为生命活动的 主宰和重要特征,五脏六腑共同化生、藏于五脏的精气为其物质 基础。
《黄帝内经》(释译图析)
《素问 · 六节藏象论篇第九》(节选)
甘肃中医学院 邓 沂
篇名解释
节,次也,度也,指 一定的度数。古人以甲子 纪年、月、日、时辰等天 度,甲代表十天干,子代 表十二地支。一个甲子之 数六十日为一节,一年三 百六十日为六节,故称六 节。 藏,指居藏体内的脏 腑、脏器;象,主要指脏 腑、脏器表现于外的形态 和现象,亦即内脏活动表 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 脏居于内,形见于外,所 以叫藏象。
⑴气合而有形,因变以正名:气,指阴阳二气。合,即相合。 形,指有形之万物。变,变化,指阴阳多少之变化。正名,即正定 其名称。有形之物皆由天地阴阳二气合化而成,各因其阴阳多少而 确定为不同的名称。 黄帝问道:好。我听说天地万物皆由阴阳二气合化而成。由 于天地阴阳之气变化多端,因此万物形态各异而有不同的名称, 如有五气、五色、五味、五脏六腑、五志、五体等类。

内经学研究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章节课后题库2024年浙江中医药大学

内经学研究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章节课后题库2024年浙江中医药大学

内经学研究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题库2024年浙江中医药大学1.《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气薄则发泄”指出气薄之药的功效为()答案:泄汗2.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病位在下的治宜()答案:引而竭之3.据《灵枢·经脉》,欲知经脉病变之虚实,当察其盛衰的是()答案:气口###人迎4.《灵枢·营卫生会》提出老人“昼不精,夜不瞑”是因为()答案:气道涩###营气衰少而卫气内伐###气血衰5.根据《素问·脉要精微论》“平旦诊脉”的原因()答案:饮食未进###气血未乱###络脉调匀###阴气未动###阳气未散6.根据《素问·五脏别论》论述,具有“藏于阴而象于地”特征的脏腑是()答案:肾###胆###髓###脾###脑7.《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阳者,万物之能始也。

”之“能”与下列何字通借()答案:胎8.据《素问·咳论》,有关咳嗽的论述正确的是()答案:五脏六腑皆令人咳###治腑者,治其合###治脏者,治其俞###咳嗽“聚于胃,关于肺”9.《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䐜胀”的病机是()答案:胃气上逆不能降10.《素问·五脏别论》中“魄门亦为五脏使”的“魄门”指:()答案:肛门11.《素问·生气通天论》指出导致“大筋緛短,小筋弛长”的病因是()答案:因于湿12.《灵枢•百病始生》认为清湿之邪容易侵犯的人体部位是()答案:下13.据《灵枢·本神》篇所述,脾气实的症状是()答案:腹胀、二便不利14.《素问•生气通天论》薄厥的病机是()答案:阳气逆乱15.《素问•热论》所谓“两感”是指()答案:表里两经同时受邪16.《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气虚宜掣引之”,“掣引”是指()答案:益气升提之法17.《素问·水热穴论》中“胃之关是”()答案:肾18.《素问·五藏别论》中称为“传化之腑”不包括下列何项:()答案:胆19.据《素问·热论》,“身热少愈”是由于()答案:阳明病衰20.《素问·脉要精微论》认为代脉病变是由于()答案:气衰21.《素问·金匮真言论》认为“身之本”是()答案:精22.《素问·至真要大论》:“诸病胕肿,疼酸惊骇”。

3.2内经选读六节藏象论()

3.2内经选读六节藏象论()

3.从勇怯角度 程杏轩:‚气 以胆壮,邪不可干, 故十一脏取决于 胆。‛
4.从精神思维角度 马元台:‚盖肝 之志为怒,心之志为 喜,……孰非由胆以 决断之者乎?‛
5.从校勘角度,疑系衍文 郭霭春:‚此文系后 人符会十二官之说,窜入 ‘凡十一脏,取决于胆’ 一句。‛
中医文献整理研究的一代宗师——郭霭春
生 命
根本
心者,生之本
《素问· 痿论》:心主身之血脉。 《素问· 灵兰秘典论》:心者,君主 之官也,神明出焉。 《灵枢· 邪客》:心者,五脏六腑之 大主,精神之所舍也。
含广义和 狭义
神之变也
新校正引全本及 《太素》作“处”
1.呼吸之气 2.一身之气
肺者,气之本
《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天气通于肺。 《素问· 五脏生成》:诸气者,皆属于肺。
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 处也;其华在发,其充在骨,为阴 中之少阴,通于冬气。 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 其华在爪,其充在筋,以生血气, 其味酸,其色苍,此为阴中之少阳, 通于春气。
素问· 六节藏象论
一、五脏功能及与精神活动的关系
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 肺者,气之本,魄之处也 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 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 脾者,仓廩之本,营之居也
脾者,仓廪之本
营养 物质
运化 转输
营之居也
脾为后天供养人体生命活 动 需要的营养物质的根本
二、五脏与外部组织的关系
(外华、所充五体)
心 肺 肾 肝 脾 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 其华在毛,其充在皮 其华在发,其充在骨 其华在爪,其充在筋 其华在唇四白,其充在肌
三、五脏位置及与四时的通应关系
心 肺 肾 肝 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 阳中之太阴,通于秋气 阴中之少阴,通于冬气 阳中之少阳,通于春气

内经藏象学说

内经藏象学说

一.十二脏腑的主要功能
(一)心(君主之官)
一国之君,为生命活动的主宰。
心为生之本,神之居,血之主,脉之宗。 心主血、主神明的功能决定了心的君主 地位:只有气血供养充足,人体各脏腑 组织才能发挥各自的生理功能;只有心 主神志的功能正常,各脏腑组织器官才 能相互协调,共同完成人体生理活动。
(二)肺(相傅之官)
肺通于秋气
生理:肺气清肃,为阳中之少阴 病理:燥易伤肺(如:秋季皮毛干燥,干咳少 痰,鼻腔咽喉干痛等)。
肾通于冬气
生理:肾气伏藏,冬寒万物闭藏,故为阴中之 太阴 病理:肾为寒水之脏,“寒喜中肾”(《三因 方》)。“藏于精者,春不病温”,“冬伤于 寒,春必温病”。
肝通于春气
生理:肝气条达疏泄,春气升发条达,故为阳中 之少阳 病理:“春伤于风,夏生飧泄”。
脾不单独主某一时节,而与四时密切相关,每 季最后18天为脾主时。
六.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也
(一)取决于胆的升发之气 胆为甲木,升发之气大于肝。胆气升发,脾胃 升降有序;胆失升发,脾胃失和,不能充养其 他脏器,故曰。 “胆气不升,则飧泄、肠澼不一而起矣” (二)取决于胆的决断功能 胆主决断,主要依赖于胆气的壮、顺、通利。 胆气壮者,虽遇事不顺,事过则已,不会干扰 内脏的协调关系,故曰“气以胆壮,邪不可 干”。“勇者气行则已,怯者着而为病”。 (三)笔误,有人认为“十一”为“土”字之误。
辅君之臣,具有辅心行血之功,全身之气的治 理调节发出于此。肺有治节的作用,又与心同 居胸中,为近君之臣,故为相傅之官。 肺主治节是对肺脏功能的一种高度概括,它包 涵了肺与心、肝、脾、肾的关系和在气、血、 水液代谢等方面的作用。
1.肺主气,其治节在于气机之升降出入,主要反 映在: 肺肾吸纳相召,金能生水 肺脾升降相因,子助母运 肝肺左升右降,金能制木 2.肺朝百脉,其治节在于营运血液。肺之治理血 液的关系有三: 血液之生,赖肺气之化 血液之运,由气所统帅 血液之用,肺为之敷布 3.肺主宣降,其治节在于通调水道:肺气宣降正 常,则水道畅通,气能化水,水津布散。

黄帝内经---六节藏象论---课件

黄帝内经---六节藏象论---课件
素问·六节藏象论篇


六节:一年分为六个时间段节,古人以 “甲子”纪天度,甲子一周为六十日,称 为一节,每年三百六十日,分为六节。
藏象:藏于内部的脏腑及其表现于外部 的征象。
本篇先论“六节”的气候变化及其对人 体和疾病的影响(未选),继而论人体藏象, 故名。
内容提要
本篇在论述把一年分为六个时间 段节以研究人体和疾病与自然气候 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论述藏象学 说。课文节选其中有关藏象学说的 内容,包括五脏的主要生理功能、 与体表组织和自然界四时的通应关 系等。
(五)五脏的四时阴阳属性
1.心通于夏气,是用夏天阳热炽盛的气候来比喻说 明心为火脏,以阳气为主,具有温热的特点。
2.肺通于秋气,秋令气候渐凉爽,万木凋谢,百花 凋落,自然界阳气渐收敛,以此比喻肺为清肃之 脏,具有宣降的特点。
3.肾通于冬气,冬天气候寒冷,万物收藏,阴气收敛, 动物蛰伏以比喻肾为封藏之脏,具有主蛰藏精气密固 阳气之特征。
3.肝者,罢极之本:肝藏血,调节人体血量, 主管血液的分配。所以肝藏血以养筋、柔筋、 主管肢体活动,有消除疲劳的作用。
4.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仓廪 之本:这是指脾胃等消化器官是人身营养物质 化生之源,故曰“营之处也”。饮食物摄入 后,必须经过胃的腐熟水谷,脾的运化精微, 三焦的气化作用,小肠的化物、泌别清浊,大 肠的传导糟粕,膀胱的通利洲都,分工协作共 同完成转化水谷五味,摄取精微,排出废物的 作用,是体内水谷的运化、产生营养的根源。
(三)气味相合,滋养五脏
“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
二、论藏与象之间的关系
(一)“藏象”的含义及藏象学说
藏:居于体内的脏腑;象:脏腑反映 于外的征象及脏腑自身的实质形象。张景 岳:“象,形象也;藏居于内,形见于外, 故曰藏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
1.仓廪之本—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都 与谷物的受盛、转输、排泄有关,如同粮仓存粮、 出粮一样有收纳及排出。 2.营之居—指中焦脾胃。营产生于中焦脾胃。 3.名曰器—器,器皿。指六腑受盛的功能 4.能化糟粕,转味而入出者—指脾胃及六腑的功 能,既有精微吸收,又有糟粕的排泄的功能。
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 处也;其华在发,其充在骨,为阴 中之少阴,通于冬气。
译文 肾主蛰伏,是封藏经气的根
本,为精所居之处,其荣华表现在 头发,其充养的组织在骨,为阴中 之少阴,与冬气相通。

1.肾者,主蛰,封藏之本 蛰—冬眠伏藏的虫子,引申为收藏。以此 来比喻肾气闭藏和藏精的功能。 2.精之处也 3.其华在发,其充在骨 4.为阴中之太阴 因肾属水,位居膈下阴位,主闭藏阴精, 故为阴中之太阴,与冬寒之气相应。 5.通于冬气
肺者,气之本,魄之处也;其华 在毛,其充在皮,为阳中之太阴, 通于秋气。
译文 肺是气的根本,为魄所居
之处,其荣华表现在毫毛,其充 养的组织在皮肤,是阳中的太阴, 与秋气相通。

1.肺者,气之本 2.魄之处也: 魄:是精神活动的一种,指人的本能活动,低 级反应。如知觉、听、视、触觉。 “肺藏气,气舍魄” 3.其华在毛,其充在皮 4.为阳中之少阴 因肺属金,位居膈上,主肃降阳气,故为阳中 之少阴,与秋燥之气相应。 5.肺气通于秋


1、神的生成:自然界的天阳之气+饮食五味之气, 在五脏六腑的共同作用下产生的—气血 2、脏象:华——色泽,光辉 充——形态的充盈度 华充是五脏精气盛衰的外在表现 临床意义:五脏的华充是脏腑功能的外在表现。我 们可以通过诊察病人的外部表现,分析判断脏腑的 功能变化,即《灵枢本脏》:视其外应,以知其内 脏,则知所病矣。
素问•六节藏象论
篇解
• 六节 古人以甲子纪天度,甲子一周为一节(六十日), 六个甲子为一年,古曰“六六之节,以成一岁”。 • 藏象 藏于内部的脏腑及其表现于外的征象。
本篇先论“六节”的气候变化及其对人体和疾病的影响,其 次讨论藏象学说内容,故以“六节藏象论”名篇。教材选文为论 藏象部分。
帝曰:脏象何如?
岐伯曰: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 面,其充在血脉,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
译文 黄帝说:脏象是怎样的呢?
岐伯说:心,是生命的根本,为神所居之处, 其荣华表现于面部,其充养的组织在血脉,为 阳中的太阳,与夏气官,为五脏六腑之大主。 ②心藏神,主神明,人体一切活动均受神明支配。 ③心主血脉,血为人体活动的物质基础,而血是在心气的支配下化生的。 2.神之处也 心主血脉,人体的精神活动以血脉为物质基础。 3.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 华与充:华,指色泽。充,指形态充盈饱满。 4.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 心属火,位居膈上,主宣达阳气,故为阳中之太阳,与夏热之气相应。
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仓 廪之本,营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转味 而入出者也,其华在唇四白,其充在肌,其味 甘,其色黄,此至阴之类,通于土气。 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也。
译文 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是仓廪
之本,为营气所居之处,因其功能象是盛贮食物的 器皿,故称为器,它们能吸收水谷精微,化生为糟 粕,管理饮食五味的转化、吸收和排泄,其荣华在 口唇四旁的白肉,其充养的组织在肌肉,其味甘, 其色黄,属于至阴之类,与土气相通。以上十一脏 功能的发挥,都取决于胆气的升发。
3、凡十一脏取决于胆 人与自然相通应,脏腑之气与四时之气相 通并受时气的影响,而四时气候变化的正常与 否,又取决于立春,即冬至后四十五日之时的 运气的变化。《六节脏象论》说:“所谓求其 至也,皆归始春。”运气正常,气候正常,对人 体的影响小,脏腑功能正常,则人无病或少病。 如运气异常,则脏腑功能异常,而出现气淫气 迫等现象,故“凡十一脏取决于胆”是说十一 脏的功能活动正常与否,取决于胆所通应的时 气的变化。李东垣:“胆者少阳春升之气,春 气升则万化安,故胆气春升,则余脏从之,所 以十一脏取决于胆。”
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其华在 爪,其充在筋,以生血气,其味酸,其 色苍,此为阳中之少阳,通于春气。
译文 肝,是罢极之本,为魄所居之处,
其荣华表现在爪甲,其充养的组织在筋, 可以生养血气,其味酸,其色苍青,为阳 中之少阳,与春气相通。

1.肝者,罢极之本 罢极:疲劳,或耐受疲劳。与肝主藏血、疏泻、养筋有关。 2.魂之居也 魂:精神活动的一种,指人的意识活动,包括 人的识性、记性、悟性。魂寄予血液之中。 “肝藏血,血舍魂” 3.其华在爪,其充在筋 3.阴中之少阳 因肝居膈下阴位,主少阳升发之气,属于木,故为阴中之 少阳,与春温之气相应。 4.通于春气
5.至阴之类,通于土气 ①至,到达。脾为夏秋过渡时期,故为至阴。 ②至阴—最阴,脾居膈下,功能是转化、传化 水湿。 通于土气: ①强调脾旺于四季。“常于四时长四脏” ②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能滋养五脏六腑,脾 土的功能就象土地生养万物一样,故脾气通于 土。
6、凡十一藏取决于胆:
取决于胆:取决于胆所通应的时气—春气 李东垣:胆者少阳春升之气,春气升则 万化安,故胆气春升,则余藏从之,所以十 一藏皆取决于胆。 张介宾: 足少阳为半表半里之经,亦曰中正之 官,有曰奇恒之腑,所以能通达阴阳,而十一藏皆 取决乎此也。 《六节脏象论》:“求其所至也,皆归 始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