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教学教案第2章 细胞的化学组成 蛋白质 教案
新教材高中生物第2章组成细胞的分子第4节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

功能
举例
构成细胞和生物体
肌肉、头发、羽毛、蛛丝等
催化作用
绝大多数的酶
运输作用
血红蛋白(能运输氧)
调节作用
胰岛素等蛋白质类激素
免疫作用
抗体(可抵御抗原的侵害)
微训练1蛋白质是细胞内最重要的生命物质之一,具有多样
性和特异性,其结构与功能是相适应的。下列蛋白质类物质
与其功能对应错误的是(
别是—NH2和—CH2—COOH
C.R基中可以有氨基或羧基
D.组成水稻的氨基酸包括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
答案:C
解析:组成氨基酸的基本元素包括C、H、O、N,少数氨基
酸还含有S,A项错误。氨基酸丙的R基是—CH2—OH,B项错
误。对于人而言,氨基酸包括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而
对于水稻而言,不存在必需氨基酸,D项错误。
三、蛋白质的结构及其多样性
1.脱水缩合
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COOH)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
氨基(—NH2)相连接,同时脱去一分子的水。
(1)这种结合方式叫作脱水缩合,两个氨基酸分子经该过程
形成的产物是二肽和水。
(2)产物中箭头所指的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化学键叫作
肽键。
2.蛋白质的结构层次
3.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原因
(1)氮原子数=肽键数+肽链数+R基上的氮原子数=各氨基酸
中氮原子总数。
(2)氧原子数=肽键数+2×肽链数+R基上的氧原子数=各氨
基酸中氧原子总数-脱去水分子数。
学以致用
1.下图为某多肽分子的结构简式,构成该多肽分子的氨基酸
种类数和肽键数分别为(
)
A.1种、2个
高中生物 第2章 第1节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第1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学习目标核心素养1.认识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
2.简述组成细胞的元素与化合物的种类、含量。
(重点)3.尝试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重点)1.通过对细胞组成元素与自然界组成元素的比较,形成生命与自然界统一的生命观。
2.通过对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分类学习,养成比较与分类的科学思维方式。
3.通过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的实验,学习科学探究方法。
一、组成细胞的元素1.生物体与无机自然界的关系(2)原因:组成细胞的元素是生物体有选择地从无机自然界获取的。
2.组成细胞的元素的种类和含量(2)含量①占玉米细胞鲜重最多的元素是O。
②占人体细胞干重最多的元素是C。
③占玉米细胞和人体细胞干重较多的四种元素是C、H、O、N。
(3)存在形式:大多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二、组成细胞的化合物1.2.含量(1)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
(2)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化合物是蛋白质。
(3)细胞中占干重最多的化合物是蛋白质。
三、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1.实验原理[连线]检测物质使用试剂颜色变化①还原糖a.苏丹Ⅲ染液Ⅰ.砖红色沉淀②淀粉b.斐林试剂Ⅱ.橘黄色③脂肪c.双缩脲试剂Ⅲ.蓝色④蛋白质d.碘液Ⅳ.紫色提示:①-b-Ⅰ②-d-Ⅲ③-a-Ⅱ④-c-Ⅳ2.实验材料的选择①白萝卜匀浆②花生种子③豆浆④梨匀浆⑤鸡蛋清稀释液⑥葡萄匀浆⑦马铃薯匀浆⑧芝麻种子⑨西瓜汁⑩花生种子匀浆请将适合的材料编号填到下面横线上:(1)还原糖检测①④⑥。
(2)脂肪检测②⑧⑩。
(3)蛋白质检测③⑤。
3.实验流程(1)还原糖的检测和观察(2)脂肪的检测和观察(3)蛋白质的检测和观察1.Ca、Mg、Fe、Mn、Zn、Cu、B、Mo等是组成细胞的微量元素。
( ) 2.大量元素在细胞内作用重大,微量元素在细胞中的作用微小。
( ) 3.占细胞干重含量最多的化学元素是C。
( ) 4.占细胞鲜重最多的化合物是水,占细胞干重最多的化合物是蛋白质。
第2章第4节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教案)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人教版2019必修1

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1(教案)第2章第4节(3)氨基酸如何形成蛋白质?(4)蛋白质的多样性体现在哪些方面?(5)如何认识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适应性?【合作共享,展示交流】请各组代表回答上述问题,其他同学进行补充、纠正、完善,教师点拨、纠错、归纳,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完成基础知识的学习。
【精讲点拨,分层施教】一.蛋白质的功能【布置任务】结合教材蛋白质的功能举例,小组合作归纳蛋白质的功能巧学妙记:谐音法巧记蛋白质的功能狗催运面条【小组汇总】认同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指导交流】回顾初中课本有关蛋白质在人体内消化吸收过程,认同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二.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氨基酸【活动1】归纳氨基酸的结构特点回归课本思考与讨论:仔细观察教材P29氨基酸结构图,思考下列问题:1、氨基酸由哪些化学元素组成?2、氨基酸的结构有什么共同特点?3、你能推出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吗?4、判断某种物质是否是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依据是什么?学生思考讨论以上问题,尝试推导氨基酸分子的结构通式。
如下:总结:氨基酸之间的区别在于R基不同有条件的情况可以让学生尝试使用球棍模型构建氨基酸分子结构通式的物理模型。
提问:每种氨基酸是不是只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呢?展示赖氨酸和谷氨酸的结构图片,观察后让学生尝试总结氨基酸的结构特点。
多媒体展示归纳结果:1.氨基酸的元素组成及结构特点①组成氨基酸的共有元素是C、H、O、N,有的氨基酸还含有S等元素。
②氨基酸的结构特点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含有一个氨基(—NH2)和一个羧基(—COOH),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
③氨基酸的结构通式:见上图【特别提醒】 (1)类比推理法理解氨基酸的结构①类比:把氨基酸分子比喻成人,两只手分别代表氨基和羧基,两条腿代表氢,头代表R基,躯干代表中心碳原子。
②图示(如图)(2)氨基、羧基、R基的书写①正确的格式:—NH2、—COOH、—R(千万不要忘记在原子团前面加“—”)。
高中生物第二章 《组成细胞的分子》教学设计新人教版必修1精编版

新人教版必修1 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教学设计第一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一)对教材的认识本章介绍了组成细胞的蛋白质、核酸、糖类、脂质等有机物的结构和功能,以及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把有机物放在无机物的前面,这是编者的匠心所使然──生命物质运动特殊性和运动的本质属性是由有机物特别是蛋白质来完成的。
一个简单的顺序颠倒,诏示了生命物质运动过程中各物质扮演的角色的轻重。
通过本章学习,为学生的后继学习打下必不可少的基础,在本章学习的基础之上,才能感悟生命活动过程中的物质输入和输出、能量供应和利用,以及系统的发生、发展和衰亡的过程实质。
(二)教学目的要求知识方面1.概述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2.简述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3.概述糖类的种类和作用。
4.举例说出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5.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6.说出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能力方面1.尝试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2.以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为材料,进行特定的染色,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1.认同生命的物质性,探讨组成细胞的分子的重要作用。
2.认同生物界在物质组成上的统一性。
3.崇尚生命物质和谐之美,珍爱生命。
4.为生命的奥秘所折服。
5.珍惜水、节约水的意识渗透。
6.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与原来的高中教材相比,本章的内容有所拓展。
基本概念和原理基本没有增加,补充的是课堂上即可完成的学生活动,如“问题探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关于“氨基酸结构通式”、“脂肪的分布和作用”、“无机盐的重要生理功能”等内容的“思考与讨论”;以及所学内容与现实生活、人体健康的联系,科学史话和科学前沿等。
二、课时安排1课时。
三、教学重点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和化合物;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四、教学难点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是碳;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五、教学流程第二节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说明氨基酸的结构特点,以及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2022-2021学年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一2.2《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教案

四、思考与争辩(课本P22)
1.氨基酸→二肽→三肽→多肽,一条多肽链盘曲折叠形成蛋白质,或几条多肽链折叠形成蛋白质。
2.食物中的蛋白质要经过胃蛋白酶、胰蛋白酶、肠蛋白酶、肠肽酶等多种水解酶的作用,才能分解为氨基酸。这些氨基酸进入细胞后,重新依据肯定的排列挨次缩合形成二肽、三肽到多肽,由多肽构成人体的蛋白质。人体的蛋白质与食物中的蛋白质不一样,它们之间氨基酸的数目、种类和排列次序都不同。人体的蛋白质有完成人体生命活动的结构和功能。
争辩:蛋白质分子作为一种高分子化合物,往往是由很多个氨基酸构成的,那些氨基酸之间是如何连接在一起构成蛋白质分子的呢?
是通过一种叫做脱水缩合的化学反应来完成连接的。(呈现动画课件)
(老师以板图形式讲解两个氨基酸之间的脱水缩合反应。并请同学留意肽键是如何形成的,以及把形成的产物叫做二肽的缘由)
(老师再以同样的方法,演示三肽化合物的形成)
3.由于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在人体内约有20种氨基酸,其中有8种是人体需要而不能自我合成的,必需从外界环境获得,如赖氨酸、苯丙氨酸、色氨酸等,它们被称为必需氨基酸。所以有些食品中要添加赖氨酸或苯丙氨酸等人体必需的氨基酸。
三、思考与争辩(课本P20)
1.每个氨基酸都有氨基和羧基,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又叫中心碳原子)。
(投影:血红蛋白的空间结构图)
问:同学对血红蛋白和胰岛素的空间结构进行对比,分析组成这两种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次序是否相同?
答:由于组成每种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量、排列次序不同。
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数目很多,由于数目、种类、排列挨次不同,会不会形成不同种类的蛋白质。再加上构成蛋白质的肽链的空间结构千差万别,这些都是细胞中的蛋白质种类繁多的缘由。
高中生物必修1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教学设计

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1、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教学目标】1.知识方面:简述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
说出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是碳。
2.技能方面:尝试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探讨细胞中主要化合物的种类。
3.情感态度方面:认同生命的物质性。
【教学重难点】了解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是本课的重点,用实验方法检测生物组织中的几种物质是是难点。
【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一、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1.统一性: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中都可以找到,没有一种化学元素是生物界所特有的。
2.差异性: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生物体内和在无机自然界中的含量相差很大。
二、组成细胞的元素1.最基本元素:C2.基本元素:C、H、O、N3.主要元素:C、H、O、N、P、S4.大量元素:C、H、O、N、P、S、K、Ca、Mg等5.微量元素:Fe、Mn、B、Zn、Cu、Mo、Cl、Ni等三、组成细胞的化合物1.水:含量最多的化合物。
2.蛋白质:含量最多的有机物。
四、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1.生物组织中还原性糖的检测取苹果组织样液2ml→加1ml斐林试剂→振荡试管(此时溶液为浅蓝色)→水浴加热(50~60℃)2min→砖红色沉淀。
斐林试剂实质:刚配制的Cu(OH)2溶液。
2.生物组织中脂肪的检测脂肪可被苏丹Ⅲ染成橘黄色,或被苏丹Ⅳ染成红色。
取材→切片→制片→观察。
3.生物组织中蛋白质的检测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生成紫色络合物。
取豆浆2ml→注入试剂A1ml摇匀→注入试剂B4滴摇匀→观察。
双缩脲试剂实质:碱性环境下的Cu2+。
4.淀粉的检测取马铃薯匀浆2ml→滴加2滴碘液→观察。
淀粉遇碘变蓝色。
【作业布置】1.关于细胞和无机自然界中元素的情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中有的元素,无机自然界中一定有B.无机自然界中有的元素,细胞中一定有C.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在生物体内和在无机自然界中含量相差很大D.C、H、N三中元素在地壳中含量不足1%2.下列有关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组成生物体和组成无机自然界的化学元素中,碳元素的含量最多B.人、动物与植物所含的化学元素的种类差异很大C.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D.不同生物体内各种化学元素的含量比例基本相似3.在人体细胞中对生命活动起着重要作用,含量约占细胞鲜重总量97%的化学元素是()A.C、H、O、N、P、CaB.C、H、O、N、P、KC.C、H、O、N、S、KD.C、H、O、N、P、S4.下列元素中属于组成生物体的微量元素的是()A.K B.P C.B D.Ca5.将面团包在纱布中在清水中搓洗,鉴定粘留在纱布上的黏稠物和洗出的白浆分别用的试剂是()A.碘液、苏丹Ⅲ溶液B.双缩脲试剂、碘液C.亚甲基蓝溶液、苏丹Ⅲ溶液D.碘液、斐林试剂6.定苹果白色果肉中含有葡萄糖或果糖等还原糖,是将其与某一试剂作用,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
人教版高中生物蛋白质教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蛋白质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掌握蛋白质的分类和合成过程。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实验、讨论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蛋白质的兴趣,同时强调蛋白质在生物体内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重点1. 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2. 蛋白质的合成过程。
三、教学难点1. 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的深入理解;2. 蛋白质的合成机制的掌握。
四、教学内容1. 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主要由氨基酸经物质合成而成,不同的氨基酸的排列方式决定了不同的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2. 蛋白质的分类:根据形状和功能可分为纤维蛋白和球蛋白。
3. 蛋白质的合成过程:通过转录和翻译进行合成,包括mRNA的合成、tRNA的作用、核糖体的结构和功能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不同种类的蛋白质,引发学生对蛋白质的兴趣。
2. 学习:介绍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让学生了解蛋白质的重要性和多样性。
3. 实验:通过实验观察氨基酸的合成过程,让学生亲身体验蛋白质的合成过程。
4. 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蛋白质的分类和合成机制,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
5. 总结:进行小结,强调蛋白质在生物体内的重要作用,让学生明白蛋白质在细胞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六、作业布置1. 编写一份关于蛋白质的小结;2. 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蛋白质的应用领域。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入研究蛋白质在生物体内的功能和机制,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探究精神。
【原创】新人教版必修1第2章 组成细胞的分子教案设计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表格中的问题,归纳总结,形成结论。
探究二:组成细胞的元素?
作为生命的基本组成单位——细胞,它可以构成不同的生物体。那么元素在各种细胞中的含量是怎样的?(对比玉米与人体细胞元素种类与含量的差异)
知识点
可溶性还原糖
脂 肪
蛋白质
实验原理
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
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或被苏丹Ⅳ染成红色)
与双缩脲试剂反应产生紫色物质
实
验
步
骤
样液
制备
选材
含糖较高、颜色为白色或近于白色的植物组织,苹果、梨最好
富含脂肪的种子,以花生最好
浸泡1~2 d的黄豆种子(或用豆浆)或用鸡蛋
蛋白
方法
苹果切块→研磨→过滤→滤液
1.用鸡蛋蛋白时,一定要加以稀释,如果稀释不够,与双缩脲试剂发生反应后会粘固在试管内壁上,使反应不彻底,且试管不易洗干净
2.双缩脲使用时,应先加A造成碱环境,再加B
每组学生从教师提供的材料中选取两种进行鉴定,并记录
交流实验结果:每一组实验选取一个人介绍实验情况,然后分析实验成败的得失
设计意图:通过小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合作进行实验,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探究三:组成细胞的化合物
讨论:作为生命的细胞是由元素组成的,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生物体内是以什么形式存在的?比如花生和大豆的应用中有很大的不同,花生可用来榨油,大豆常用来做豆腐说明了什么问题?
引导学生分析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体内以什么形式存在(单质还是化合态),参考课本P17提供的表来分析,总结归纳出构成细胞的化合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章细胞的化学组成
第三节生物大分子三体现生命活动的大分子—蛋白质教案
六盘水市第一实验中学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说明氨基酸的结构特点,以及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明确概念肽键及多肽;初步掌握蛋白质的重要性质和检验方法。
能力目标:通过学生动手实验培养操作技能与观察能力,使之正确进行实验分析,从而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并抽象形成规律性认识,再辅以习题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学生实验,使学生的科学态度、思想情趣得到陶冶。
重点、难点:
重点:氨基酸的结构特点,以及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难点: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蛋白质的结构多样性的原因。
三:板书设计
体现生命活动的大分子—蛋白质
二、蛋白质元素组成:
C、H、O、N 、P、S、Fe、I、Mn等等
三、相对分子量大:
四、氨基酸及其种类:
1、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约有20种,8种必须氨基酸,12种非必须氨基
酸。
2、氨基酸的结构特点及通式:
五、 蛋白质的结构及其多样性:
1、脱水缩合合概念及过程:
2、蛋白结构多样性的原因:
1、AA 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以及蛋白质空间结构的不同。
2、与蛋白质结合的元素不同。
3、蛋白质由多条肽链经盘绕折叠形成一定空间结构。
六、 蛋白质的主要功能:
1、组成作用:作为生物体的结构成分(结构蛋白),如角蛋白,肌肉细胞中的肌动蛋
白和肌球蛋白。
2、催化作用:作为新陈代谢的催化剂──酶,绝大多数酶都是蛋白质,还有的酶是RNA 。
3、运输作用:具有运输的功能,如血红蛋白。
4、调节作用:对生命活动起调节作用,如胰岛素。
5、免疫作用:蛋白质参与机体防御机能,如抗体。
七、 蛋白质的变性
当遇高温强酸、强碱、重金属盐、醛、紫外线或加热等均会使蛋白质变性,此过程不可逆。
H O | ‖ NH
2—C —C | R 1 H |
—C —COOH | R 2 H 2O + H NH 2—C COOH
R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