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文言文节奏划分专题教案

合集下载

中考专题复习之文言文断句(教案)

中考专题复习之文言文断句(教案)

中考专题复习之文言文断句(教案)一、教学目标1.认识文言文断句的重要性。

2.通过练习文言断句,总结归纳断句的方法,提高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3.学会灵活运用方法,提高学生文言文断句能力,树立对文言文断句的信心。

二、教学重点:文言文断句方法的归纳与运用三、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总结规律并灵活运用规律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过程(一)考纲分析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基本功,绍兴中考卷已经连续几年考查这一知识点了。

14.用“ / ”给下面的文字断句(断3 处). ( 3 分)貙走而虎至愈恐则又为罴虎亦亡去。

——2008年绍兴中考卷15、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

(3分)云来时睢阳之人不食月余日矣云虽欲独食义不忍!——2009年绍兴中考卷16、给文中画线部分断句,限断3处,停顿处用“/”隔开。

(3分)使秦不得窥吾西楚不得窃吾南韩魏不得持吾之左右岂不大利耶?——2010年绍兴中考卷(二)解释什么叫句读因为古书无标点,古人读书都要自己断句,常常在一句话的末了用“。

”断开,叫“句”;在一句之内语气停顿的地方用“、”断开,叫“读”(dÒu)。

现代用的标点符号是“句读”的发展,所以用标点符号给古书断句也可以叫断句读。

(三)句读的重要性断句的位置不同,产生的语义也不同。

(1)趣味断句据说从前有个老头子,有一女一婿,发妻死后,他又续弦,后妻又生了个儿子,老头子于是就立下这样的遗嘱:“七十老翁产一子人曰非是也家业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干预”后来老头儿一死,家里就像炸开锅了,女婿和后妻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一时争执不下,请县老爷给判判。

(请学生思考)女婿:七十老翁产一子∕人曰非是也∕家业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干预后妻:七十老翁产一子∕人曰非∕是也∕家业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干预总结,真是清官难断家务事。

同时可以看出断句的作用很奇妙,你看由于断句不同,这意义也可以迥然不同,甚至天差地别,这就需要我们同学具有一双慧眼,把这纷扰的古文看得清清楚楚、真真切切、明明白白。

初中古文断句教案

初中古文断句教案

初中古文断句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古文断句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 培养学生阅读古文的能力,提高古文理解水平。

3. 通过对古文断句的练习,使学生更好地领悟古文的语言美。

教学重点:1. 古文断句的基本方法。

2. 古文断句的实践操作。

教学难点:1. 古文断句的技巧。

2. 古文意义的理解。

教学准备:1. 古文断句的教材或古文文章。

2. 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古文,让学生分享自己阅读古文的感受。

2. 提问:阅读古文时,大家觉得最难的是什么?3. 总结:阅读古文最大的困难就是断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古文断句的方法和技巧。

二、教学古文断句的基本方法(15分钟)1. 介绍古文断句的定义和重要性。

2. 讲解古文断句的基本方法:a. 按照句子成分断句。

b. 按照语意断句。

c. 按照修辞断句。

3. 举例示范,让学生初步体会古文断句的方法。

三、实践操作(15分钟)1. 让学生分组,每组选一篇古文进行断句练习。

2. 学生分组讨论,尝试运用所学的方法进行断句。

3.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遇到的困惑。

4. 每组选一名代表分享断句成果,其他组进行评价、补充。

四、总结提升(10分钟)1. 教师总结古文断句的方法和技巧。

2. 学生分享自己在断句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3. 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觉得阅读古文有没有变得容易一些?4. 鼓励学生多阅读古文,提高自己的文言文素养。

五、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抄写所学古文,加强记忆。

2. 选择一篇自己喜欢的古文进行断句练习,提高阅读能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古文断句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学会断句,提高阅读古文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困惑,激发学生学习古文的兴趣。

同时,课后作业的设置有助于巩固所学内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适当增加古文断句的练习,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断句技巧,提高古文阅读水平。

文言文断句技巧(超实用教案)

文言文断句技巧(超实用教案)

文言文断句技巧(超实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文言文断句的基本原则和技巧。

2. 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3. 通过对文言文断句的练习,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文言文断句的原则和技巧。

2. 教学难点:如何准确地运用断句规则,提高断句的准确率。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讲解法、示范法、练习法。

2.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文言文材料。

四、教学内容与步骤:1. 介绍文言文断句的基本原则和技巧。

a. 按照句子成分进行断句。

b. 遵循句子结构规律,主谓宾、定状补。

c. 注意句子中的标点符号,如逗号、句号等。

2. 示范讲解断句的方法和技巧。

a. 以具体的文言文句子为例,展示断句的过程。

b. 分析句子中的停顿和语气词,如“也”、“乎”等。

c. 指导学生如何根据语境和逻辑关系进行断句。

3. 学生练习断句,教师点评和指导。

a. 提供一组文言文句子,让学生进行断句练习。

b. 学生互相交流自己的断句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c. 针对学生的断句错误,进行讲解和纠正。

五、教学反思与拓展:1. 让学生谈谈自己在断句过程中的体会和收获。

2. 教师总结文言文断句的要点和技巧,提醒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加以运用。

3. 推荐一些文言文断句的练习材料,让学生课后进行自主学习。

4. 鼓励学生多阅读文言文,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六、教学目标:1. 深化学生对文言文断句规则的理解。

2. 提高学生准确识别和应用文言文特殊断句现象的能力。

3. 通过断句实践,增强学生的文言文阅读与理解能力。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特殊文言文断句现象的识别和应用。

2. 教学难点:对复杂句式和修辞手法的断句处理。

八、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实践法。

2.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文言文案例、讨论手册。

九、教学内容与步骤:1. 分析文言文中的特殊断句现象。

a. 列举常见的特殊断句现象,如对仗、排比、设问等。

中考文言断句复习教案

中考文言断句复习教案

中考文言断句复习教案教案标题:中考文言断句复习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文言文中的断句规则,并能够正确运用断句技巧。

2. 提高学生对文言文句子结构的分析能力,增强对文言文的理解和阅读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文言文写作基础,提升中考文言文的应试能力。

教学重点:1. 掌握文言文断句的基本规则。

2. 分析文言文句子结构,理解句子的意义。

3. 运用断句技巧,正确解读文言文句子。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案、文言文教材、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

2.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笔。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段文言文,让学生感受到文言文的句子结构和断句规律,引起学生对文言文断句的兴趣。

Step 2:讲解文言文断句的基本规则(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设备或黑板,向学生详细讲解文言文断句的基本规则,包括标点的使用、句子成分的划分等内容。

同时,通过示例句子进行解析,让学生理解断句规则的具体应用。

Step 3:分析文言文句子结构(15分钟)教师选择一篇适合中考的文言文段落,引导学生分析句子结构,理解句子成分的关系。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和解答。

Step 4:练习断句技巧(15分钟)教师提供一些文言文句子,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断句规则进行分析和断句。

学生可以在课堂上个别完成,然后与同桌讨论,最后教师进行点评和讲解。

Step 5:巩固练习(15分钟)教师布置一些文言文断句的练习题,要求学生在课后完成,并在下节课上进行讲解和解析。

Step 6:总结和评价(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总结,强调文言文断句的重要性和学习方法。

同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鼓励。

拓展延伸:1. 学生可以根据教师提供的文言文段落,自行编写一篇短文,运用所学的断句规则进行断句,并解读句子的意义。

2. 学生可以选择一篇自己喜欢的文言文,进行断句分析,并写一篇读后感,分享自己的理解和体会。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可以系统地学习和掌握文言文断句的基本规则,提高对文言文句子结构的分析能力。

九年级文言文断句教案

九年级文言文断句教案

九年级文言文断句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文言文断句的基本技巧和规律。

2. 培养学生准确理解和朗读文言文的能力。

3. 通过断句练习,提高学生对文言文语句结构和意义的认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文言文断句的基本原则和技巧。

2. 教学难点:如何准确判断文言文语句的停顿和断句。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文言文断句的基本原则和技巧。

2. 实践法:让学生通过断句练习,提高断句能力。

3. 讨论法:分组讨论,共同解决断句过程中的问题。

四、教学准备1. 准备九年级阶段文言文断句的相关素材。

2. 准备断句练习题和答案。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文言文断句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讲解:讲解文言文断句的基本原则和技巧,如主谓之间要停顿、谓宾之间要停顿、谓语中心语和介宾短语之间要停顿等。

3. 示例:给出一个文言文句子,示范如何进行断句。

4. 练习:让学生独立进行断句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5. 讨论:分组讨论断句练习中的难点和困惑,共同解决问题。

6. 反馈:展示练习答案,让学生对照答案检查自己的断句是否准确。

8. 作业:布置断句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9.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拓展1. 引入古代文学作品中的一些经典断句案例,让学生体会断句在文学作品中的韵律美。

2. 对比现代汉语的断句习惯,让学生了解文言文断句的特殊性。

3. 引导学生关注断句在古代学术交流和传播中的重要作用。

七、教学评价1. 课堂练习:观察学生在课堂练习中的断句准确性,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2. 课后作业:审阅学生提交的断句作业,评估学生的掌握程度。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问题解决能力。

八、教学调整1. 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适时调整教学进度和难度。

2. 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提供个别辅导,帮助他们提高断句能力。

3. 对于掌握较快的学生,提供更深入的教学内容和挑战。

文言文断句技巧(超实用教案)

文言文断句技巧(超实用教案)

文言文断句技巧(超实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文言文断句的基本原则和技巧。

2. 培养学生独立断句的能力,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3. 通过对文言文断句的学习,增强学生对古代文化的了解和兴趣。

二、教学内容:1. 文言文断句的基本原则:意义单位、语气词、虚词等。

2. 文言文断句的技巧:语法分析、标点符号、语感判断等。

3. 实践练习:对给定的文言文进行断句练习。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文言文断句的基本原则和技巧。

2. 实践法:让学生通过断句练习来提高断句能力。

3. 讨论法: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四、教学准备:1. 文言文断句教材或教辅资料。

2. 投影仪或白板,用于展示例句和讲解。

3. 文言文断句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文言文断句的重要性和意义。

2. 讲解:讲解文言文断句的基本原则和技巧,举例说明。

3. 练习:让学生进行断句练习,教师给予指导和反馈。

4. 讨论:分组讨论练习中的难点和疑问,共同解决问题。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断句技巧,提醒学生课后巩固练习。

六、教学评估:1. 课堂练习:观察学生在断句练习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断句作业,评估学生的掌握情况。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合作能力。

七、教学拓展:1. 推荐阅读:为学生提供一些经典的文言文作品,让他们进行阅读和断句练习。

2. 比赛活动:组织文言文断句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

3. 文化讲解:讲解一些文言文中的文化背景和词汇含义,增加学生对古代文化的了解。

八、教学资源:1. 教材:选择适合学生水平的文言文断句教材或教辅资料。

2.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提供更多的文言文断句练习和相关信息。

3. 参考书籍:推荐学生阅读一些关于文言文断句的参考书籍。

九、教学建议:1. 循序渐进:从简单的文言文开始,逐渐增加难度,让学生逐步掌握断句技巧。

2. 反复练习:断句技巧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来熟练掌握,鼓励学生多做练习。

文言文断句 教学设计- 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

文言文断句   教学设计-  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

中考专题复习之文言文断句(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熟悉中考断句考题类型和特点。

2.掌握文言文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方法。

3.通过朗读节奏划分,帮助理解翻译文言文内容,提升阅读文言文能力。

二、教学重点掌握文言文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方法。

三、教学难点通过朗读节奏划分,帮助理解翻译文言文内容,提升阅读文言文能力。

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过程:(一)趣味导入:上课之前,我们一起来做一个热身小游戏,请同学们按照自己的理解给下面语句断句.麻子无头发黑脸大脚不大好看麻子无,头发黑,脸大,脚不大,好看!麻子,无头发,黑脸,大脚,不大好看。

由刚刚的小游戏可以看出断句的作用很奇妙,你看由于断句不同,这意义也可以迥然不同,甚至天差地别,这就需要我们同学具有一双慧眼,把这纷扰的古文看得清清楚楚、真真切切、明明白白。

(二)何为断句:断句是古代启蒙教育的第一步,是读书人的一项基本功,也是考察文言文的传统方式。

中国古代没有标点符号,所以前人读书都要自己断句,在一句话的末了用“。

"断开,叫“句”;在一句之内语气停顿的地方用“,”断开,叫“读”(dòu)给文言文断句,传统上称之为“句读”。

断句的标记为“/”。

(三)考试说明:文言文语句停顿是理解, 翻译文言语句的基础,所以文言语句的朗读停顿,是近年中考常有的题型.南充市对于文言文断句的考试形式都是直接划分语句的朗读节奏.(四)文言断句的步骤那么我们在考试的时候如何才能把这一类型的题做得又好又快呢?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作文言文断句的步骤:(1)通读全文,弄懂大意。

(2)循序渐进,先易后难。

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句与上下文的联系。

(3)借助一些方法技巧,巧妙断句。

(五)断句小技巧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探索文言断句小技巧:由点探规律探究一:下列语段断句有什么特点1.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规律一:借助名词、代词断句。

语文复习文言文断句教案

语文复习文言文断句教案

语文复习文言文断句教案下面是作者为大家整理的语文复习文言文断句教案(共含13篇),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喔! 篇1:语文复习文言文断句教案语文复习文言文断句教案一、教学目标:学习文言文断句的常用方法二、教学课时:4课时第1课时(一)找虚词,定句读例如: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分析:本语段中可置于句末的虚词有:焉、也、焉、也;置于句首的有:夫;分句首的有:以、则、则、而、而、故。

这一语段,共有18处标点,可依据虚词来断句的就有10处之多,如果不考虑中间两处并列词语“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与“奇伟∕瑰怪∕非常之观”,这道断句题基本上可以根据找虚词的方法一次性解决了。

总结:文言文中,一些语气词和连词的前后,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

“夫、惟、盖、凡、窃、请、敬”等发语词和表敬副词,经常出现在句首;而“乎、哉、也、矣、欤、焉”等语气词经常出现在句尾;而“以、于、为、而、则”等连词经常出现在句中。

根据这些特点,有助于断句。

(二)找名词(代词),定句读例如:福建卷:阅读下面文言文,按要求答题。

孟子曰:“今之事君者曰:‘我能为君辟土地,充府库。

’——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

君不向道,不志于仁,而求富之,是富桀①也。

‘我能为君约与国,战必克之。

’——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

君不向道,不志于仁,而求为之强战,是辅桀也。

由今之道无变今之俗虽与之天下不能一朝居也。

”用斜线(/)给下面句子断句。

由今之道无变今之俗虽与之天下不能一朝居也分析:句中的名词有“道、俗、天下”等,找出了这几个名词,句子就断开了。

总结:和现代汉语一样,名词或代词一般也常常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可以确定停顿的位置。

需要注意的是,文言文中,人名第一次出现时往往用全称,以后再出现就只提名不提姓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文言文句子节奏划分技巧(教学案)
教学目标:
1. 掌握断句的方法并学会灵活运用。

2.通过练习文言断句,进一步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教学流程:
一故事引入:
一个媒人帮一个男人介绍老婆,写了一句话,而这位男人误把这句话的理解错误,原因是断句不同,所表达的意思不同。

原:漆黑头发全无麻子脚不大
【夸】漆黑头发,全无麻子,脚不大。

【贬】漆黑,头发全无,麻子,脚不大。

教师小结: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古人把“习六书,明句读”作为“小学”】
会断句是看懂一篇文言文的基础。

二历年真题展示:
曾子①衣敝衣以耕。

普君使人往致邑②焉,曰:“请以此修衣。

”曾子不受。

反,复往又不受。

使者曰:“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
曾子曰: “臣闻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

纵子有赐,不我骄也,我能勿畏乎?" 终不受。

孔子闻之,曰:“参之言足以全其节也。


(选自《说苑》)(2007年)
[注释:①曾子:名参。

②致邑:给一座城。

]
1.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时应有的一处停顿。

参之言足以全其节也
2.下面给“曾子衣敝衣以耕”划分的朗读节奏正确的一项是()
A.曾子/衣敝衣/以耕B.曾子衣/敝衣/以耕
C.曾子/衣敝/衣以耕D.曾子/衣敝衣以/耕
3.下面的划分朗读节奏错误的一项是()
A.我/能勿畏乎?B.先生/非求于人
C.受人者/畏人D.请以/此修衣
三中考常见题型呈现:(分值:2分)
(一)、选择题
▪一类是选择正确的,一类是选择错误(或不正确)
(二)、主观题
主观题类型主要是用“/”直接划分节奏。

(划一处)
四常见类型:
(1.主谓之间断开。


▪(1)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2)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曹刿论战》)
▪ 2.动宾短语中,动宾之间应断开。

▪(前提条件:句子中没有主语时,谓语动词后断句)。

如:
▪(1)恐/前后受其敌(《狼》)
▪(2)恐/托付不效(《出师表》)
3.介宾短语后置时,在其前面断开。

如:
例1、苟全性命于乱世
“于乱世”是介宾结构,作句子的补语。

▪例2、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出师表》)
▪例3、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出师表》)

4. .时间词关联词发语词总结性词后断开
▪<1>顷之、未几、已而、既而、俄而等时间词位于句首时后应断开。

▪如:俄而/雪骤(《咏雪》)
▪<2>表示假设、转折等连词
▪例1: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

▪“使”表示假设,翻译成假使、如果等。

▪例2: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狼》)
▪“而”表示转折,翻译成可是、但是等。

▪例: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注意:如果连词在句首,就断在句子后面,
▪如果连词在句中,就段在句子前面。

3.介宾短语后置时,在其前面断开。

如:
例1、苟全性命于乱世
“于乱世”是介宾结构,作句子的补语。

▪例2、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出师表》)
▪例3、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出师表》)
4发语词:“夫”“盖”“其”惟、若夫、今诚宜等
5总结性词语:故、是故、然则、于是等词后面断开。

▪(1)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岳阳楼记》)
▪(2)盖大苏泛赤壁云(《核舟记》)
▪(3)其真无马耶?(《马说》)
▪(4)俄而雪骤(《咏雪》)
▪(5)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孟子〉二章》)。

6有古今异议现象时,在该词语的中间断开。

▪例1:可以一战。

(《曹刿论战》)
▪“可以”,古代是表示两个单音节词:“可”+“以”,意思是“可以凭借(这一点)”,而现代汉语表示一个词,“允许”的意思。

▪例2: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口技》)
▪例3:今其地/方千里。

7.根据句子意思去停顿(即名词活用词前停顿)
▪例:其一/犬坐于前
▪“犬”名词作状语,翻译成“像狗一样”。

▪例:其岸势犬牙差互。

▪“犬牙”名词作状语,翻译成“像狗的牙齿一样”
8.根据句间的逻辑关系,注意句子的完整性
▪如: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9表提示的语气词后要断开
例:余闻之也/久矣
语气词“也”表示提示,让读者换一口气来读。

10.省略之处要停顿
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
“再”和“三”后面省略了“鼓”字。

11.表示人名、地名、年号名、官职名等专有名词中间绝不能停顿。

例:腾子京/谪守/巴陵郡
五巩固练习:
1.完成真题展示练习
2.2013江西中考题
楚庄王欲伐越①。

庄子谏日:“王之伐越,何也?”日:“政乱兵弱。

”庄子日:“臣愚患之,智之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②。

王之兵自败于秦晋,丧地数百里,此兵之弱也;庄蹻③为盗于境内,而吏不能禁,此政之乱也。

王之弱乱,非越之下也。

而欲伐越,此智之如目也。

”王乃止。

故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故日:自见之谓明。

(节选自《韩非子》)【注释】①越:越国。

②睫:眼睫毛。

③庄蹻( qiāo):当时民间反对派首领。

9.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2分)()
王之兵自败于秦晋
A.王之兵自败于/秦晋
B.王之兵/自败于秦晋
C.王之兵自败/于秦晋
D.王/之兵自败于秦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