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雷针制作与安装的要求(精校版本)
避雷针避雷针的安装和维护需要注意哪些规范

避雷针避雷针的安装和维护需要注意哪些规范避雷针的安装和维护需要注意哪些规范避雷针作为一种重要的防雷装置,起到了保护建筑物和人身安全的重要作用。
正确的安装和维护是确保避雷针有效性的关键,因此以下是避雷针安装和维护中需要注意的规范。
一、避雷针安装规范1. 避雷针的位置选择在建筑物顶部选择避雷针的位置需符合一定的规范。
一般来说,避雷针应尽量安装在建筑物高处,避开无遮挡的区域,并确保其能够有效接触到大气中的雷电信号。
2. 避雷针的安装高度避雷针的安装高度应根据建筑物的高度和周围环境等因素来确定。
根据国际规范,建筑物顶部与避雷针底部之间的垂直距离应满足一定的比例关系,以确保避雷针的有效性。
3. 避雷针的接地系统避雷针必须与良好的接地系统相连接,以确保雷电能够安全地通过接地线路流入地下,减少雷击损伤的概率。
接地系统应符合相应的安全标准,接地电阻应符合规定的范围。
4. 避雷针与建筑物的结构连接避雷针与建筑物的结构必须有牢固可靠的连接,以确保避雷针能够承受雷电的冲击力。
连接部分应采用合适的材料和技术,并经过充分的测试和验证。
二、避雷针维护规范1. 定期检查避雷针的状态定期检查避雷针的状态是维护工作的重要部分。
检查时应特别关注避雷针的外观是否有损坏、连接部分是否松动、接地线路是否畅通等情况。
如发现问题应及时修复或更换。
2. 清理避雷针周围的杂物避雷针周围不应有高耸物、移动设施或构筑物等,以免影响避雷针的效果。
定期清理周围的杂物,保持周边空旷,是保证避雷针正常运行的重要措施之一。
3. 避雷针的绝缘保护避雷针的连接部分与建筑物结构之间应采取绝缘保护措施,以免因接地线路短路或电流过大而损坏建筑物。
绝缘部分的材料应符合相关的安全标准,安装时应注意保持其良好的绝缘性能。
4. 应急维护和检修避雷针在遭受雷击或其他异常情况下可能会受损,因此应建立应急维护和检修机制。
一旦发生异常情况,应立即进行检查和修复,确保避雷针随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避雷针的安装要点以及安装方法

避雷针的安装要点以及安装方法(一)接地体的安装1、接地体的安装有关规定:(1)接地体顶面埋设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当无要求时,不应小于0.6m。
角钢及钢管接地体应垂直配置。
除接地体外,接地体引出线的垂直部分和接地装置焊接部位应防腐处理;在作防腐处理前,表面必须除锈并去掉焊接处残留的焊药。
(2)垂直接地体的间距不应小于其长度的3~5倍。
水平接地体的间距应符合设计规定。
当无设计规定时不宜小于5m。
(3)除环形接地体外,接地体埋设位置应在距建筑物3m以外。
距建筑物出入口或人行道也应大于3m,如小于3m时,应采用均压带做法或在接地装置上面敷设50~90mm厚度的沥青层,其宽度应超过接地装置2m。
(4)接地体敷设完毕,基坑回填土内不应夹有石块和建筑垃圾等。
(5)外取的土壤不得有较强的腐蚀性;在回填土时应分层夯实。
(6)接地装置由多个分接地装置部分组成时,应按设计要求设置便于分开的断接卡。
自然接地体与人工接地体连接处应有便于分开的断接卡,断接卡应有保护措施。
2、人工接地体安装:(1)接地体加工:根据设计要求的数量、材料、规格进行加工,材料一般采用钢管和角钢切割,长度不应小于2.5m。
如采用钢管打入地下应根据土质加工成一定的形状遇松软土壤时,可切成斜面形,为了避免打入时受力不均使管子歪斜,也可以加工成扁尖形;遇土质很硬时,可将尖端加工成圆锥形。
如选用角钢时,应采用不小于40mm*40mm*4mm的角钢,切割长度不应小于2.5m,角钢的一端应加工成尖头形状。
(2)沟槽开挖:根据设计图要求,对接地体(网)的线路进行测量弹线,在此线路上挖掘深为0.8~1m,宽为0.5m的构槽,沟顶部稍宽,底部渐窄,沟底如有石子应清除。
(3)安装接地体(极):构槽开挖后应立即安装接地体和敷设接地扁钢,防止土方倒塌。
先将接地体放在沟槽的中心线上,打入地下。
一般采用大锤打入,一人扶着接地体,一人用大锤敲打接地体顶部。
使用大锤敲打接地体时要平稳,锤击接地体正中,不得打偏,应与地面保持垂直,当接地体顶端距离地面600mm时停止打入。
避雷针安装规范【精选文档】

避雷针安装规范建筑及房产信息2010—03-12 11:17:37 阅读239 评论0 字号:大中小常用避雷针(这里仅指单针)保护范围的计算方法主要有折线法和滚球法,为此,就“折线法”和“滚球法”的计算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探讨,得出:“折线法"的主要特点是设计直观,计算简便,节省投资,但建筑物高度大于20 m以上不适用;“滚球法"的主要特点是可以计算避雷针(带)与网格组合时的保护范围,但计算相对复杂,投资成本相对大。
在避雷针保护范围的计算方法中,“折线法”是比较成熟的方法.近几年来,国标中规定的“滚球法"也开始得到同行的认同,但在实际运用中,“滚球法"也碰到一些问题,特别是在计算天面避雷针保护范围的时候.因此有必要对电力系统常用的“折线法”和国标的“滚球法”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
1“折线法"避雷保护计算“折线法"在电力系统又称“规程法”,即单支避雷针的保护范围是一个以避雷针为轴的折线圆锥体.L/620-997《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标准就规定了单支避雷针的保护范围,见图。
1。
1避雷针在地面上保护半径的计算计算避雷针在地面上的保护半径可用公式式中:Rp——保护半径;h——避雷针的高度;P—-高度影响因数。
其中,P的取值是:当h≤30 m,P=1;当30 m的h的纯数值;当h>20 m时,只能取h=120 m.1.2被保护物高度hp水平面上保护半径的计算a)当hp≥0。
5h时,被保护物高度hp水平面上的保护半径式中:Rp—-避雷针在hp水平面上的保护半径;hp—-被保护物的高度;ha—-避雷针的有效高度.b)当hp<0.5h时,被保护物高度hp水平面上的保护半径2“滚球法”避雷保护计算“滚球法”是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推荐的接闪器保护范围计算方法之一。
我国建筑防雷规范G 50057—994(2000年版)也把“滚球法”强制作为计算避雷针保护范围的方法。
避雷针制作安装工艺标准

一、避雷针制作安装工艺标准1.适用范围适用于工业及民用建筑物屋面女儿墙等处的避雷短针的制作安装。
2.大样图3.工艺核心要义叙述避雷针总高度H 按照设计要求;设计无要求时,H 按700mm 施工。
针尖高度一般情况下h=0.1H。
避雷针安装于两根不同方向避雷带延长线交叉点处,用冲击钻打孔的方式插入女儿墙内。
4.注意事项避雷短针应采用热浸镀锌,现场加工制作后,镀锌层破坏处应做防腐处理。
二、避雷带安装及伸缩补偿工艺标准1.适用范围适用于屋面避雷带安装。
1)第一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雷装置的设置参照《建筑物防雷设计规GB50057-2010》中的4.2 规定执行2)第二类防雷建筑物的高度超过45M 的沿屋面周边敷设的接闪带应设在外墙外表面或屋檐边垂直面上,也可设在外墙外表面或屋檐边垂直面外,(参照《建筑物防雷设计规GB50057-2010》中的4.3.1)具体做法见下图。
2.工艺核心要义叙述避雷带支架在实际施工中用镀锌角钢(L25*3)或镀锌扁钢(-25×3)制作,可采用专用卡子或钢丝绳夹做卡箍安装。
支架上的固定卡子上口不能与支架角钢封闭。
避雷带应平正顺直,固定点支持件间距均匀、固定可靠,每个支持件应能随大于49N(5kg)的垂直拉力。
镀锌圆钢避雷带连接采用单Z 字搭接(建议使用自制模具制作),搭接长度为圆钢直径的6 倍,上下搭接。
伸缩补偿的半圆面垂直或平行于天面。
直线段避雷带支架间距应均分,间距控制在0.5-1.5m,一般宜确定为1m。
避雷带应顺直、高度一致,平直度每2m 检查段偏差不得大于3/1000。
3.注意事项1)突出屋面的金属管道符合《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中的4.5.7-1 的规定“没有得到接闪器保护的屋顶孤立金属物的尺寸没有超过以下数值时可不要求附加的保护措施:高出屋顶平面不超过0.3m,上层表面总面积不超过1.0M2 和上层表面的长度不超过2.0m。
”的应与防雷装置相连。
避雷针有哪些安装标准

避雷针有哪些安装标准避雷针安装上面需要有严格的标准,不能随便的进行安装,需要是专业的工作人员才可以,那么避雷针有哪些安装标准是什么?给大家介绍一下。
1、接地体的安装有关规定:(1)接地体顶面埋设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当无要求时,不应小于0.6m。
角钢及钢管接地体应垂直配置。
除接地体外,接地体引出线的垂直部分和接地装置焊接部位应防腐处理;在作防腐处理前,表面必须除锈并去掉焊接处残留的焊药。
(2)垂直接地体的间距不应小于其长度的3~5倍。
水平接地体的间距应符合设计规定。
当无设计规定时不宜小于5m。
(3)除环形接地体外,接地体埋设位置应在距建筑物3m以外。
距建筑物出入口或人行道也应大于3m,如小于3m时,应采用均压带做法或在接地装置上面敷设50~90mm厚度的沥青层,其宽度应超过接地装置2m。
(4)接地体敷设完毕,基坑回填土内不应夹有石块和建筑垃圾等。
(5)外取的土壤不得有较强的腐蚀性;在回填土时应分层夯实。
(6)接地装置由多个分接地装置部分组成时,应按设计要求设置便于分开的断接卡。
自然接地体与人工接地体连接处应有便于分开的断接卡,断接卡应有保护措施。
2、人工接地体安装:(1)接地体加工:根据设计要求的数量、材料、规格进行加工,材料一般采用钢管和角钢切割,长度不应小于2.5m。
如采用钢管打入地下应根据土质加工成一定的形状遇松软土壤时,可切成斜面形,为了避免打入时受力不均使管子歪斜,也可以加工成扁尖形;遇土质很硬时,可将尖端加工成圆锥形。
如选用角钢时,应采用不小于40mm*40mm*4mm的角钢,切割长度不应小于2.5m,角钢的一端应加工成尖头形状。
(2)沟槽开挖:根据设计图要求,对接地体(网)的线路进行测量弹线,在此线路上挖掘深为0.8~1m,宽为0.5m的构槽,沟顶部稍宽,底部渐窄,沟底如有石子应清除。
(3)安装接地体(极):构槽开挖后应立即安装接地体和敷设接地扁钢,防止土方倒塌。
先将接地体放在沟槽的中心线上,打入地下。
避雷针设置要求

一,基础制作,需要浇灌0.8*0.8*2.5基础,预埋螺栓M24* 8,基础选用c20号混泥土。
垫层选用C10号混泥土。
基坑四周土壤切勿扰动,如果部分回填土时,必须分层夯实。
GH系列环形钢管避雷针,钢管的壁厚必须达到5MM,总重量为597kg,当然越重越好,抗风压的能力强。
地脚螺栓安装时选用m24双螺母。
防腐问题:材料最好选用热镀材料。
由于电焊时会破坏镀锌的结构,所以焊接处选敲掉焊杂,然后刷防锈漆,然后再刷银粉漆。
很多人只刷银粉器,这样的效果比较差,1-2年后,全部腐蚀了。
抗风压能力:如果按照前面的要求制作基础,选择用材,在地面上,不需要加揽风绳,(99D501) 如果避雷针安装在屋顶上,那最好加揽风绳这样比较安全可靠。
接地系统注意事项:1)雷接地必须小于10欧姆。
(第一类防雷建筑,必须离建筑物或者保护物3米以上距离)保护易燃物或者电气设备最好小于4欧姆2)室外接地装置方式:A 镀锌扁铁埋地水平组成地网,埋地不小于1米。
B 人工接地模块埋地,埋地不小于0.5米。
C 2.5米镀锌钢钎垂直打入地下,多根时,相互间距必须大于5米。
D 2.5米镀锌钢钎加镀锌扁铁网。
3)室外接地引线必须与埋地接地装置采用焊接,并作防腐处理(刷沥青等)4)接地引线线径:机房到室外接地装置引线(圆钢直径要大于10mm,扁钢截面大于80mm2)。
5)铜线与扁铁必须采用焊接或机械式连接,并作防腐处理。
6)避雷针安装参照99D501-1《建筑物防雷设施安装》。
安全问题:避雷针(避雷带)把雷电印向自身,然后通过引下线和接地装置把雷电流泄入大地,以此保护房子免遭雷击。
但如果避雷针出现锈蚀现象,或者引下线断了,必须进行更换,否则可能反而会主动引来雷击。
引下线要有足够的强度,耐腐蚀、耐热;不得用铝线做引下线;要教育孩子不要拉引下线玩。
为了防止跨步电压伤人,接地装置距建筑物的出入口和人行道的距离不应小于3米。
单独防雷接地电阻要小于10欧,避雷针联合接地要小于1欧。
避雷针的规范

避雷针的规范避雷针是一种用于防止雷击的设备,广泛应用于建筑物、电力线路、通信设备等各种场所。
为了确保避雷针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需要遵守一系列规范和标准。
以下是避雷针的规范要求,总结了其基本原则和关键要点。
一、设计规范1. 避雷针设计应符合国家现行的《建筑设计规范》、《工程电气设计规范》等相关规范和标准;2. 避雷针的设计应根据实际雷击的频率和强度,结合场地环境和建筑物特性进行综合评估,确保其满足防雷要求;3. 避雷针的布置应满足工程的雷电防护要求,避免雷击集中和遗漏等现象;4. 避雷针系统的设计和施工必须由具备相应资质和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
二、安装规范1. 避雷针的安装位置应选择在建筑物最高点或架设线路沿线的终点位置,确保其具有最佳的防雷效果;2. 避雷针的安装应注意与建筑物其他设备、构件的相互影响,避免产生电磁干扰或物理冲突;3. 避雷针的接地系统应合理设计和施工,确保其电阻值符合规范要求,以便有效地把雷电能引入大地;4. 避雷针的安装应严格按照施工图纸和规范要求进行,避免错误和疏忽造成的安全隐患。
三、维护规范1. 避雷针系统应建立完善的巡视、检测和维护体系,定期进行检查,确保其正常运行;2. 避雷针系统的导体、接地装置等部件应定期清理和维护,防止因积尘和腐蚀导致导电性能下降;3. 避雷针系统的接地电阻值应定期测量,如有异常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修复;4. 避雷针系统的设备和部件如有损坏或失效,应及时更换,确保其正常工作。
四、标准认证1. 避雷针的设计、生产和使用应符合国家或行业相关标准,如GB/T 17339《红外线防雷避雷设备产品技术条件》等;2. 避雷针的生产和销售企业应具备相关的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产品认证,如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等;3. 避雷针产品应通过权威机构的测试和检测,确保其符合标准要求,并取得相关的产品认证;4. 安装和维护避雷针的施工单位和维护单位应具备相应的资质和技术能力,确保其工作符合标准和规范要求。
避雷针安装规范要求

避雷针安装规范要求
一、选型
1、避雷针的选型应根据被保护对象的电压等级及工作环境等
情况进行,选择的避雷针应满足所需的抗冲击能力及放电能力,且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
2、避雷针的选择,应根据被保护对象的电压等级及工作环境
等情况进行,保证避雷针的选型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同时,应考虑运行环境的温度、湿度等因素,以确保避雷针的安全性能。
二、安装
1、避雷针的安装应遵循安装规范,确保避雷针的安全可靠。
2、避雷针的安装位置应选择在被保护对象的顶部,以便更好
地收集雷电的能量,并尽量避免放电时的影响。
3、避雷针的安装应确保其安装角度正确,且不受外界干扰,
以便使避雷针的安全性能达到最佳状态。
4、避雷针的安装应确保其安装牢固,并确保安装过程中不受
外界干扰,以便确保安装质量。
三、检查
1、安装完成后,应对避雷针的安装进行检查,确保避雷针的安装牢固,安装角度正确,以及接地线的安装等情况。
2、检查完成后,应对避雷针进行试验,确保避雷针的抗冲击能力及放电能力符合要求。
3、安装完成后,应对避雷针进行定期维护,确保避雷针的安全性能持续稳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钢结构厂房能用钢结构作为避雷针的接地引线吗?
可以的,并且推荐用这种方式,GB50057-201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中 4.3.5利用建筑物的钢筋作为防雷装置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建筑物宜利用钢筋混凝土屋顶、梁、柱、基础内的钢筋作为引下线。
5.3.5建筑物的钢梁、钢柱、消防梯等金属构件以及幕墙的金属立柱宜作为引下线,但其各部件之间均应连成电气贯通,可采用铜锌合金焊、熔焊、卷边压接、缝接、螺钉或螺栓连接;其截面应按本规范表 5.2.1的规定取值;各金属构件可被覆有绝缘材料。
5.3.8第二类防雷建筑物或第三类防雷建筑物为钢结构或钢筋混凝土建筑物时,在其钢构件或钢筋之间的连接满足本规范规定并利用其作为引下线的条件下,当其垂直支柱均起到引下线的作用时,可不要求满足专设引下线之间的间距。
避雷针制作与安装的要求
所有金属部件必须镀锌,操作时注意保护镀锌层。
采用镀锌钢管管制作针尖,管壁厚度不得小于3mm,针尖刷锡长度不得小于70mm
避雷针应垂直安装牢固。
垂直度允许偏差为3/1000。
焊接要求焊接应采用搭接焊,其搭接长度必须符合下列规定:
扁钢为其宽度的2倍(且至少3个棱边焊接)。
圆钢为其直径的6倍。
圆钢与扁钢连接时,其长度为圆钢直径的6倍。
避雷针一般采用圆钢或钢管制成,其直径不应小于下列数值:
a独立避雷针一般采用直径为19mm镀锌圆钢。
b屋面上的避雷针采用直径25mm镀锌钢管。
c水塔顶部避雷针采用直径25mm或40mm的镀锌钢管
d烟囱顶上避雷针采用直径25mm镀锌圆钢或直径为40mm镀锌钢管e避雷环用直径12mm镀锌圆钢或截面为100mm2镀锌扁钢,其厚度应为4mm
1、避雷针制作
1) 根据图纸要求在土建进行避雷针基础施工时 , 预埋好地脚螺栓等。
2) 按设计要求的材料所需的长度分上、中、下三节进行下料。
如果针尖采用钢管制作 , 先将上节钢管一端锯成锯齿形 , 用手锤收尖后进行焊缝磨尖、涮锡 , 然后将另一端与中、下两节找直焊好。
2、避雷针安装
将支座钢板固定在预埋的地脚螺栓上 , 焊上一块肋板 , 再将避雷针立起 , 找直、找正后 , 进行点焊 , 然后加以校正 , 焊上其他三块胁板。
最后将引下线焊接在底板上 , 清除药皮刷防锈漆。
3、支架安装
角钢支架应有燕尾,其埋注深度不小于100mm,扁钢和圆钢支架埋深不小于80mm。
所有支架必须牢固,灰浆饱满,横平竖直。
防雷装置的各种支架顶部一般应距建筑物表面100mm;接地干线支架其顶部应距墙面20mm.
支架水平间距不大于1m(混凝土支座不大于2m);垂直间距不大于1.5m 。
各间距应均匀,允许偏差30mm。
转角处两边的支架距转角中心不大于250mm。
支架应平直。
水平度每2m检查段允许偏差3/1000,垂直度每3m 检查段允许偏差2/1000;但全长偏差不得大于1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