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宇自动化课程设计
楼宇自动化课程设计

楼宇自动化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了解楼宇自动化系统的基本概念、组成和功能;2. 掌握楼宇自动化系统中常用的传感器、执行器及其工作原理;3. 理解楼宇自动化系统中通信协议的基本知识;4. 掌握楼宇自动化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步骤。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楼宇自动化系统中出现的问题;2. 能够设计简单的楼宇自动化系统方案,并进行模拟与调试;3. 能够运用楼宇自动化系统相关软件进行系统操作和维护;4. 能够对楼宇自动化系统进行初步的故障排查和维修。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楼宇自动化技术的好奇心和探究精神,激发学习兴趣;2.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意识和沟通能力,提高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3. 增强学生对智能化、绿色建筑的认知,树立环保意识和节能观念;4. 培养学生严谨、细致、负责的工作态度,提高职业素养。
本课程针对高中年级学生,结合楼宇自动化技术,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和动手实践,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同时,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课程目标旨在培养学生具备楼宇自动化领域的基本素养,为未来进一步学习和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楼宇自动化系统概述- 定义、分类与应用场景- 系统组成及各部分功能2. 常用传感器与执行器- 传感器原理与应用:温度、湿度、光照、烟雾等- 执行器原理与应用:电动窗帘、智能门锁、照明控制等3. 通信协议-有线通信:RS-485、Modbus协议-无线通信:ZigBee、WiFi、蓝牙等4. 楼宇自动化系统设计- 设计原则与步骤- 系统方案设计与案例分析5. 楼宇自动化系统模拟与调试- 系统模拟软件介绍与操作- 实际设备连接与调试6. 系统操作与维护- 常用操作系统与软件平台- 常见故障分析与维修方法7. 节能环保与绿色建筑- 节能技术与应用-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与案例分析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结合教材章节进行编排。
2023年5月份《楼宇自动化》课程设计

2023年5月份《楼宇自动化》课程设计(实用版)目录1.课程设计概述2.课程设计目的与目标3.课程设计内容与要求4.课程设计实施步骤5.课程设计成果评估6.课程设计总结与建议正文一、课程设计概述《楼宇自动化》课程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楼宇自动化领域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具备分析和解决楼宇自动化系统问题的能力。
课程设计将紧密结合实际工程项目,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课程设计目的与目标课程设计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实际项目案例,让学生了解楼宇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安装和维护过程,培养学生具备楼宇自动化系统集成、调试和优化的能力。
课程设计的目标是使学生能够在实际工作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楼宇自动化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三、课程设计内容与要求课程设计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楼宇自动化系统需求分析:学生需要根据项目需求,分析楼宇自动化系统的功能需求,确定系统设计方案。
2.楼宇自动化系统设计:学生需要根据系统需求分析结果,设计楼宇自动化系统的硬件和软件部分,包括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等设备的选型和网络架构设计。
3.楼宇自动化系统集成与调试:学生需要根据设计方案,集成楼宇自动化系统,并进行调试,确保系统运行稳定可靠。
4.楼宇自动化系统运行与维护:学生需要掌握楼宇自动化系统的运行和维护知识,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四、课程设计实施步骤1.了解课程设计要求:学生需要认真阅读课程设计任务书,了解设计要求和评分标准。
2.制定课程设计计划:学生需要根据课程设计要求,制定详细的课程设计计划,包括设计进度、工作内容和时间安排等。
3.完成课程设计任务:学生需要按照课程设计计划,完成楼宇自动化系统的需求分析、设计、集成和调试等工作。
4.撰写课程设计报告:学生需要撰写课程设计报告,详细介绍设计过程、设计结果和系统运行情况等。
5.提交课程设计成果:学生需要按照要求,提交课程设计报告和相关文档。
五、课程设计成果评估课程设计成果评估主要采用以下几个方面:1.课程设计报告:评估学生撰写的课程设计报告,包括报告的结构、内容和语言表达等方面。
楼宇自动化 课程设计任务书

长春建筑学院电气信息学院《楼宇自动化》课程设计任务书2011/2012(二)专业:自动化班级: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所属院(系):电气信息学院2012 年6 月25 日一、设计题目1、某人民法院消防系统设计2、某教学楼消防系统设计3、自选题目二、建筑概况1、某人民法院为七层建筑,层高4米,其建筑类别为二类建筑,结构基础为桩基础,结构形式为框架结构,所有楼板均为现浇,消防控制室设在二层。
2、某教学楼为六层建筑,层高4米,结构基础为桩基础,结构形式为框架结构,所有楼板均为现浇。
三、设计依据《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16-2008《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 50116-1998其它有关国家及地方的现行规程、规范及标准全套土建施工图四、设计内容消防系统设计:根据建筑使用性质、火灾危险性及扩散、扑救程度,按规定确立消防等级,确定保护对象等级,选择系统形式;探测器的种类选择、数量确定及布置、手动报警按钮的设置;消防联动控制设计(包括灭火设施、防排烟设施、防火卷帘、防火门、电梯、非消防电源的断电控制等)、通讯系统设计、系统管线选择及布置,绘制平面图和系统图。
五、设计要求图纸图面清晰,设备选择合理,管线标注正确;图纸应达到施工要求,满足施工技术条件。
必要时绘制剖面图及大样图。
说明书内容全面,计算准确,字体规范,格式符合要求。
六、设计成果要求1.提交说明书一本,要求图、文、表并茂,文字表达正确,语言简洁顺畅,标点符号清楚。
设备选择合理、计算准确;2.图纸数量:共2张,平面图及系统图各一张。
七、时间安排八、成绩评定1、课程设计的成绩采用五级分制,按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记载。
2、课程设计的成绩采取通过考察设计过程、设计成果质量及答辩成绩综合评定。
楼宇自动化课程设计需要

楼宇自动化课程设计需要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楼宇自动化基本原理、系统组成和运行机制,培养学生具备楼宇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和维护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1)理解楼宇自动化的概念、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2)掌握楼宇自动化系统的组成,包括控制系统、监测系统、能源管理系统等;(3)了解楼宇自动化系统的运行机制和关键技术。
2.技能目标:(1)能够运用楼宇自动化相关知识,分析实际工程问题;(2)具备楼宇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和方案制定能力;(3)掌握楼宇自动化设备的安装、调试和维护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楼宇自动化行业的兴趣和热情;(2)增强学生对社会、环境、安全的责任感;(3)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创新思维和持续学习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楼宇自动化基本原理:介绍楼宇自动化的概念、发展历程、应用领域及发展趋势。
2.楼宇自动化系统组成:详细讲解控制系统、监测系统、能源管理系统等组成部分,以及各系统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
3.楼宇自动化系统运行机制:阐述楼宇自动化系统的运行原理、关键技术及设备选型。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包括:1.讲授法:用于传授基本原理、概念和关键技术;2.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3.讨论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实验法:亲自动手进行实验,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采用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国内权威、实用的楼宇自动化教材;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经典著作和最新研究成果;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课件,辅助讲解和展示;4.实验设备:配备齐全的实验设备,为学生提供动手实践的机会。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教学评估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2023年5月份《楼宇自动化》课程设计

2023年5月份《楼宇自动化》课程设计
摘要:
1.课程设计的目的和要求
2.课程设计的主题和内容
3.课程设计的实施方法和步骤
4.课程设计的预期成果和评价标准
5.课程设计的时间和资源分配
正文:
2023 年5 月份的《楼宇自动化》课程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楼宇自动化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术,培养学生运用自动化技术解决楼宇设备管理、能源控制和安全保障等方面问题的能力。
本次课程设计的主题为楼宇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和应用,内容包括楼宇自动化系统的组成、功能和架构,以及自动化技术在楼宇设备管理、能源控制和安全保障等方面的具体应用。
课程设计的实施方法和步骤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需求分析:通过查阅资料和实地考察,了解楼宇自动化系统的需求和特点,明确本次课程设计的目标和任务。
2.系统设计:根据需求分析结果,设计楼宇自动化系统的硬件、软件和网络架构,以及各个子系统的功能和接口。
3.系统实现:选用合适的自动化技术和工具,实现楼宇自动化系统的各项功能,并进行系统测试和调试。
4.系统应用:将楼宇自动化系统应用于实际的楼宇设备管理、能源控制和安全保障等方面,并根据实际效果进行系统优化和改进。
课程设计的预期成果包括楼宇自动化系统的设计文档、实现代码和用户手册等,以及学生在课程设计过程中所形成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课程设计的评价标准主要依据学生所完成的设计文档、实现代码和用户手册的质量,以及学生在课程设计过程中的表现和成果。
课程设计的时间为期一个月,学生需要在这一个月的时间内完成楼宇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实现和应用等工作。
楼宇自动化系统教案

楼宇自动化系统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楼宇自动化系统的概念、发展和应用领域。
2. 掌握楼宇自动化系统中各个子系统的功能和工作原理。
3. 学会楼宇自动化系统的系统集成和维护方法。
4.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其在楼宇自动化领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楼宇自动化系统的概念和发展1.1 楼宇自动化系统的定义1.2 楼宇自动化系统的发展历程1.3 楼宇自动化系统的发展趋势2. 楼宇自动化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2.1 楼宇自动化系统的组成2.2 楼宇自动化系统中各个子系统的功能2.3 楼宇自动化系统中各个子系统的工作原理3. 楼宇自动化系统的应用领域3.1 住宅自动化系统3.2 商业楼宇自动化系统3.3 工业自动化系统3.4 其他应用领域4. 楼宇自动化系统的系统集成与维护4.1 楼宇自动化系统的系统集成方法4.2 楼宇自动化系统的维护策略4.3 楼宇自动化系统的故障诊断与处理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楼宇自动化系统的概念、发展和应用领域。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楼宇自动化系统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楼宇自动化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3. 实践操作法:引导学生参与楼宇自动化系统的实际项目,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楼宇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和维护方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楼宇自动化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
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楼宇自动化系统应用领域的掌握程度。
3. 实践项目:评价学生在楼宇自动化系统设计和维护方面的实际操作能力。
4. 小组讨论报告:考察学生团队合作和问题解决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楼宇自动化系统教材。
2. 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辅助讲解楼宇自动化系统的相关知识。
3. 案例资料:收集各类楼宇自动化系统案例,用于分析和学习。
4. 实践项目:联系实际项目,提供给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
5.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了解楼宇自动化系统的最新发展动态。
楼宇自动化系统教案

楼宇自动化系统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楼宇自动化系统的概念、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
2. 掌握楼宇自动化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3. 学会分析楼宇自动化系统的设计与实施过程。
4.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高其在楼宇自动化领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楼宇自动化系统的概念与发展历程1.1 楼宇自动化系统的定义1.2 楼宇自动化系统的发展历程1.3 楼宇自动化系统的应用领域2. 楼宇自动化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2.1 监控系统2.2 控制系统2.3 通信系统2.4 能源管理系统2.5 安全管理系统3. 楼宇自动化系统的功能3.1 监控功能3.2 控制功能3.3 通信功能3.4 能源管理功能3.5 安全管理功能4. 楼宇自动化系统的设计与实施4.1 系统设计原则4.2 系统设计流程4.3 系统实施与调试5. 楼宇自动化系统的案例分析5.1 案例一:某商业楼宇自动化系统5.2 案例二:某住宅小区楼宇自动化系统5.3 案例三:某办公楼楼宇自动化系统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楼宇自动化系统的相关概念、原理和案例。
2.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讨论,提高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实践教学法:安排学生参观楼宇自动化系统施工现场,增强其动手能力。
4.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资源1. 教材:楼宇自动化系统相关教材。
2. 课件:楼宇自动化系统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案例。
3. 视频资料:楼宇自动化系统施工现场实况。
4. 网络资源:相关楼宇自动化系统的网站、论坛等。
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实践操作能力。
2. 考试成绩:笔试、实践操作考试。
3. 综合素质:团队协作、创新意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楼宇自动化系统的通信技术6.1 通信系统的分类与原理有线通信系统无线通信系统通信协议与标准6.2 常用通信技术与设备局域网通信技术广域网通信技术现场总线通信技术无线通信技术(如Wi-Fi、蓝牙、ZigBee)6.3 通信系统在楼宇自动化中的应用楼宇内部通信系统楼宇与外部通信系统通信系统在智能化建筑中的应用案例分析七、楼宇自动化系统的控制技术7.1 控制系统的分类与原理开环控制系统闭环控制系统智能控制系统的概念与原理7.2 常用控制算法与设备PID控制算法模糊控制算法神经网络控制算法控制设备(如PLC、DCS)7.3 控制系统在楼宇自动化中的应用楼宇设备控制系统环境监控系统控制系统在智能化建筑中的应用案例分析八、楼宇自动化系统的能源管理8.1 能源管理系统的基本概念与组成能源监测与管理的目的与意义能源管理系统的组成与功能8.2 能源管理技术与设备能源计量与监测技术能源优化与调度技术节能设备与措施8.3 能源管理系统在楼宇自动化中的应用楼宇能源管理系统案例分析智能化建筑能源管理系统的实施与效果评估九、楼宇自动化系统的安全管理9.1 安全管理系统的基本概念与组成安全管理的意义与要求安全管理系统的组成与功能9.2 安全管理技术与设备视频监控系统门禁与访问控制系统报警与紧急响应系统9.3 安全管理系统在楼宇自动化中的应用楼宇安全管理系统案例分析智能化建筑安全管理系统的实施与效果评估十、楼宇自动化系统的集成与案例分析10.1 楼宇自动化系统的集成策略系统集成的目标与原则系统集成的方法与步骤10.2 智能化建筑案例分析案例一:超高层建筑智能化系统集成案例二:商业综合体智能化系统集成案例三: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集成10.3 楼宇自动化系统集成技术的未来发展物联网技术在楼宇自动化中的应用大数据与云计算在楼宇自动化中的应用技术在楼宇自动化中的应用前景十一、楼宇自动化系统的维护与管理11.1 楼宇自动化系统的维护维护的重要性与原则维护的内容与方法维护团队的组建与管理11.2 楼宇自动化系统的故障诊断与处理故障诊断的方法与技术常见故障分析与处理故障预防与容错设计11.3 楼宇自动化系统的升级与优化系统升级的策略与流程系统优化的目标与方法案例分析:系统升级与优化的实际操作十二、楼宇自动化系统的法规与标准12.1 楼宇自动化系统的相关法规建筑智能化系统的法律法规信息安全法律法规节能减排相关法规12.2 楼宇自动化系统的标准与规范国际标准与国内标准设计规范与施工规范维护与管理规范12.3 法规与标准在楼宇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案例分析:法规与标准在项目实施中的应用法规与标准对楼宇自动化系统的影响十三、楼宇自动化系统的市场与发展趋势13.1 楼宇自动化系统的市场分析市场规模与增长趋势市场竞争格局市场机会与挑战13.2 楼宇自动化系统的技术发展趋势新技术的发展动态创新技术的应用案例技术发展趋势对楼宇自动化系统的影响13.3 楼宇自动化系统的产业政策与战略规划国家政策对楼宇自动化系统的影响产业发展战略与规划未来发展方向与建议十四、楼宇自动化系统的项目管理14.1 楼宇自动化项目的特点与管理原则项目的定义与特点楼宇自动化项目管理的特殊性项目管理的原则与方法14.2 楼宇自动化项目的前期设计与规划需求分析与调研系统设计与方案制定项目预算与投资控制14.3 楼宇自动化项目的实施与监控施工管理质量控制与验收项目风险管理十五、楼宇自动化系统的未来展望15.1 楼宇自动化系统的发展前景智能化建筑的未来趋势楼宇自动化系统在智慧城市中的应用楼宇自动化系统的发展机遇与挑战15.2 创新技术与楼宇自动化系统新兴技术对楼宇自动化系统的影响创新技术在楼宇自动化中的应用案例技术创新的趋势与方向15.3 楼宇自动化系统的教育与人才培养教育体系建设与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模式与实践教学行业人才需求与职业发展重点和难点解析教案《楼宇自动化系统》的重点在于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楼宇自动化系统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功能、设计与实施过程,以及通信技术、控制技术、能源管理、安全管理和系统集成等方面的知识。
大连理工大学《楼宇自动化》课程设计

网络教育学院《楼宇自动化》课程设计题目:学习中心:层次:专升本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年级:学号:学生:辅导教师:刘凤丽完成日期:年月日题目四:洁净空调控制系统的设计为了使洁净室内保持所需要的湿度温度、风速、压力和洁净度等参数,最常用的方法是向室内不断送入一定量经过处理的空气,以消除洁净室内外各种热湿干扰及尘埃污染。
为获得送入洁净室具有一定状态的空气,就需要一整套设备对空气进行处理,并不断送入室内,又不断从室内排出一部分来,这一整套设备就构成了洁净空调系统。
1、请说明洁净空调系统基本构成。
2、简要说明循环空气处理机组的控制方案。
3、说明洁净新风机组的控制方案以及相应功能段的划分。
一、洁净空调系统的基本构成1、洁净空调系统的组成:主要由组合式空调机组,制冷系统,蒸汽系统构成。
2、组合式空调机组:由若干功能根据需要组合成的空气处理机组,通常采用的功能段;新风过滤,空气混合,初效率过滤,表冷器,加热器,送风机,中效过滤,加湿器,回风机等基本组合单元。
3、制冷系统:主要由冷水机组,冷却塔,补水系统,冷却水循环泵,冷冻水循环泵。
4、蒸汽系统:引风机,供浆泵,锅炉,除尘泵。
二、循环空气处理机组的控制方案。
工作原理:1、空气处理机组控制系统由温控制器、过滤网、风门执行器、传感器、变压器、压差开关、电动调节阀(冷热水)、电动调节阀(加湿)、温度,湿度两个温度控制器组成。
2、温度控制可以设定温度通过对设定值与温度传感器所测量值进行比较,经过比例、积分计算,对电动调节阀进行控制。
3、湿度控制器可以设定温度,通过对设定值与湿度传感器的测定的值进行比较,经过PID计算,对电动调节阀进行控制。
从而改变加湿介质的流量,达到控制湿度的目的。
4、当过滤网阻塞时,压差开关给出开关信号。
风门执行器及电动调节阀、温控器都停止工作。
5、电动风阀与送风机连锁。
三、说明洁净新风机组的控制方案以及相应功能段的划分。
新风控制系统主要设备;风机7.5KW,风阀2套,过滤网2套,水阀1套,压差控制1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楼宇自动化创新实践----
综合布线系统设计
以自己所在宿舍为设计对象(用AutoCAD画出平面示意图),按照每个房间1个语音点和5个数据点的需求,设计弱电间位置,估算所需线缆和管槽,并给出系统原理图和设备清单。
系统原理图如下:
1,楼层垂直线路分布系统
2,楼层平面线路分布系统
3,房间整体三维布线图
宿舍分为三部分:杂物间,卧室和阳台。
电源的总开关和网线的集线器安装在杂物间。
宿舍为4人间,故每台电脑桌前应配备一个网络数据点和一个供电插座,此外在杂物间与卧室的墙上安装一个公用数据点和一个电话线接口,共5个数据口和一个语音接口。
阳台为保证一些用电器的使用,必须安装一个电源插座。
4,侧视图
侧视图中体现墙壁线盒的分布(只画一边墙壁的线盒分布,两边对
称),网线汇总后可以只用一个线槽连接到集线器,卧室和阳台的电源插座并联关系,可用一个线槽。
5仰视图
仰视图显示天花板的线槽线路分布规划,杂物间和阳台有照明用的日光灯,卧室中间为风扇,两边为光管满足照明需要。
6,中部卧室后视图。
中部卧室后视图显示语音接口和一个公用数据接口的接线分布。
电话线和网线可共用线槽。
1设计概述
1.1工程概况
北二学生宿舍,共9层楼宽31.4m,楼长58.6m,对北二宿舍楼进行综合布线。
所有综合布线所需的线槽和线管均在土建同时进行安装。
根据用户的需求,每个房间1个语音点和5个数据点。
1.2本设计包含数据和语音的综合布线的设计及施工。
综合布线的范围:
1.2.1各个信息点到各楼层配线间均采用6类双绞线,经现场的管槽进行布放。
设计根据宿舍楼的使用情况,每个房间1个语音点和5个数据点,其中四个数据点布放到办公桌的电源插座处,此外还有一个公用数据口,和一个语音点放置在宿舍墙壁上。
1.2.2各个楼层配线架至宿舍管理中心机房,数据采用8芯多模光纤,语音采用50对大对数线缆。
其安装设备有标准的12口光线配线架,24口交换机,110配线架和机柜等。
为减少电缆和光缆使用量和节约成本,网络中心和电话中心设计在大厦5楼机房处。
2 综合布线系统设计
2.1 需求分析
根据大厦要求,本方案采用的综合布线最终能为用户提供一个开放的,灵活的,快捷的和可拓展的线路基础,可提供数据和语音的互换通信。
2.1.1 本方案采用星型拓扑结构。
2.1.2 每个工作区的计算机均可以通过布线系统和配线间的交换机相连,经多模光纤实现高速上网。
根据北二宿舍的实际情况,每层32个宿舍,其中按每个房间1个
语音点和5个数据点的原则进行设计,共设置1440个信息点和288个语音点。
每个楼层配线间的位置均在每个楼层的弱点井。
具体信息点分布如表1所示。
数据信息
语音信息点小计
配线间位置楼层
点
弱电井1-9层1440 288 1728
3 系统设计
根据用户要求,产品选型原则如下:
2.1 语音及数据的插座模块、水平线缆均选择6类产品。
2.2 语音主干线缆选择6类非屏蔽双绞线,。
数据主干线缆采用8芯多模光纤。
2.3 管理间语音水平子系统选择110型交叉连接配线架,数据水平子系统选择6类24口配线架。
语音垂直子系统选择110型交叉配线架,数据配线架采用19in24口光纤配线架。
2.4 为便于管理,楼层设备间采用壁挂式,管理间采用落地式机柜。
2.5 语音总配线架采用交叉连接配线架,连接来自主干的语音线缆,并预留足够的端子用于连接来自程控交换机的语音线缆。
数据总
配线架采用24口光纤配线架,连接来自管理间的主干光纤,采用19in 落地机柜。
3工作区子系统(即宿舍房间内线路分布)
本工程多采用多用户信息插座,采用天花板吊顶。
宿舍房间内线路分布图。
4 水平子系统
数据及语音信息点的水平数据线缆采用室内6类非屏蔽双绞线系列。
水平线缆从楼层设备间引出后,通过线槽或线管连接到接线盒处并做好预留。
水平走廊的线槽及室内的线管均在土建时架设完整。
每水平线缆的的长度估算
58.6*1.1*2=130M
水平子系统布线路由图
5管理子系统
5.1管理子系统及涉及的器件
管理子系统由交接和互连配线架、信息插座式配线架及相关跳线组成,构成管理点。
交接和互连是用户将通信线路进行定位和重新定位到建筑物的不同部分,以便更好的管理通信线路。
交接是通过卡接或者插接式跳线交叉连接,将配线架一段的通信线路与端接与另一配线架的线路连接。
互连完成交接相同的功能,只是使用跳线。
交接和互连都适合光
缆。
光缆交接必须使用光跳线。
5.2使用器件
100对110型交接配线架支持语音传输
6类24口模块式配线架支持数据传输
24口机柜式光纤配线架支持数据传输
语音跳线,用于管理间和设备连接
ST-SC光跳线
SC尾纤
5.3 配线间设计
5.3.1楼层配线架安装在楼层垂直弱电井内的19in机柜中,并靠近接线口。
根据楼层信息点的多少,确定配线间的个数,及配线架的个数。
5.3.2 GCS色标。
为了管理的简易,在布线系统大量的线缆中。
遵循蓝场连接水平子系统,白场连接垂直干线子系统,紫场连接应用设备,灰场连接机房等。
5.3.3 配线间的环境。
配线间应尽量保持室内无尘,通风良好,室内照度不低于150lx,并符合相关消防规定。
5.4 所有设备采用联合接地,接地电阻不大于4欧姆。
6垂直干线子系统
6.1 垂直干线子系统和涉及的器件
垂直干线子系统是综合布线的一部分,其为干线电缆提供路由。
通常由大对数线缆和光缆组成。
它的一段位于大厦设备机房的
建筑物配线架上,一端位于楼层设备间的楼层配线架上。
语音干线电缆按照一对线对应一个语音点,并预留30%的裕量。
数据光缆按照每个楼层设备间配置一根8芯多模光纤设计。
本设计采用6类50对UTP作为数据主干,采用8芯多模光纤作为数据主干,连接FD和BD。
6.2 干缆用量
每层垂直干线长度=(距BD的楼层数×层高+电缆井距BD的距离+端接容限)×每层需要的根数
端接容限:光纤10m,双绞线6m。
6.3 垂直干线子系统路由图
7设备间子系统
7.1 设备间子系统及设计的器件
设备间子系统由设备间的跳线和适配器组成,与BD配线架互连。
故该子系统的设计与网络的具体应用相关,是相对的独立的布线结构。
7.2 大厦的数据及语音总机房均设在五层机房内,需器件
100对110型配线架支持语音传输
24口19in机柜式光纤配线架支持数据传输。
相关的设备跳线
7.3 设备间的相关建议
设备间110型配线架可安装在机柜上,预留足够的端子用于
连接程控交换机。
数据配线架为24口19in光纤配线架,位于19in 机柜内。
总配线架应靠近进线口。
所有设备采用联合接地。
9 主要工程表,见表2
序号名称单位数量备注
2 安装8芯室内多模光缆米150
3 安装6类室内大对数电缆米1152
4 安装室内6类UTP双绞线电缆米5760
5 光纤熔接点72
安装100对110型配线架(水
个45 6
平用)
安装100对110型配线架(主
7
个30
干用)
8 安装24口光缆配线架个9
9 安装24口模块式配线架个9
安装6类室内大对数电缆(每室4M计算)4*32*9=1152M
安装室内6类UTP双绞线电缆(每室4M*5计算)4*5*32*9=576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