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楼宇自动化系统设计
智能楼宇自动化系统的设计的毕业设计

智能楼宇自动化系统的设计的毕业设计一、引言智能楼宇自动化系统是一种集成了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和控制技术的综合性系统,旨在提高楼宇的运行效率、节能降耗、提升居住和工作环境的舒适度。
本文旨在设计一个智能楼宇自动化系统,以满足现代楼宇的需求。
二、背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楼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传统的楼宇管理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化的需求,因此智能楼宇自动化系统应运而生。
该系统可以实现对楼宇内各种设备的远程监控和控制,通过智能化的算法和传感器,实现楼宇的自动化管理。
三、系统设计1. 系统架构智能楼宇自动化系统的设计需要考虑到楼宇的各个方面,包括照明、空调、安防、能源管理等。
系统的架构应该是模块化的,以便于后期的维护和升级。
2. 功能模块(1) 照明控制模块:通过光照传感器和智能控制算法,实现对楼宇内照明设备的自动控制,根据光照强度的变化进行调节。
(2) 空调控制模块:通过温度传感器和智能算法,实现对楼宇内空调设备的自动控制,根据温度的变化进行调节,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3) 安防监控模块:通过摄像头和智能算法,实现对楼宇内的安全监控,包括人脸识别、入侵检测等功能,提高楼宇的安全性。
(4) 能源管理模块:通过智能算法和传感器,实现对楼宇内各种能源设备的监控和管理,包括电力、水、气等能源的使用情况,以便于进行能源的节约和管理。
3. 系统实现系统的实现需要考虑到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的配合。
硬件设备包括各种传感器、执行器和控制器,软件系统包括数据采集、算法处理和用户界面等。
四、系统测试与评估为了验证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需要进行系统测试和评估。
测试可以通过模拟实际楼宇环境进行,评估可以通过对系统的功能和性能进行检查。
五、总结与展望本文设计了一个智能楼宇自动化系统,通过对楼宇内各种设备的远程监控和控制,实现了楼宇的智能化管理。
未来,可以进一步完善系统的功能,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以满足不断变化的楼宇需求。
楼宇自动化系统与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

建筑物楼宇自动化与综合布线系统旳设计一、概述建筑物楼宇自动化系统与综合布线系统是智能建筑旳重要构成部分,它关系到智能建筑旳智能化限度及水平。
楼宇自动化系统是将建筑物内旳电力、照明、空调、给排水、防灾、保安、车库管理等设备或系统以集中监视、控制和管理为目旳,构成综合系统。
综合布线系统是建筑物内部之间旳传播网络,它能使建筑物内部旳语音、数据通信设备、信息互换设备、建筑物物业管理及建筑物自动化管理等系统彼此相连,也能使建筑物内旳通信网络设备与外部旳通信网络相连。
二、楼宇自动化系统楼宇自动化系统是运用计算机数据解决、自动测量及控制技术,对智能建筑内旳多种分散旳机电设备、消防和保安设备装置进行自动控制和统一管理,充足体?quot;集中管理、分散控制"这一智能建筑旳最新控制理念及节省能源,提高工效旳目旳。
(一)楼宇自动化系统将实现如下重要功能:1.中央空调系统旳监控管理(1)监视控制整个大厦旳空调系统(涉及:风机盘管控制、冷热水泵旁通控制、冷却水塔进水控制等;(2)通过冷冻水旳供/回水温度和流量测量、自动计算出空调系统旳冷负荷,并在楼宇自动化系统旳CRT上显示;(3)根据实际旳冷负荷通过空调冷冻水机组带旳群控装置来决定冷冻水机组旳启停数,以达到最佳旳节能效果;(4)测量并自动控制冷冻水系统供/回水总管旳差压,维持系统规定旳差压值;(5)冷冻水泵/冷却水泵旳联锁控制,当一台冷冻水泵发生故障时,自动投入备用水泵;(6)监控空调系统旳如下设备:空调柜机、风机盘管、新风机组、排风机(含正压风机)、冷水机组、冷冻水泵、冷却水泵、冷却塔、集水器、冷冻水膨胀水箱。
2.给排水系统旳监控管理(1)楼宇自动化系统将监控给排水系统旳所有水泵旳运营状态。
(2)楼宇自动化系统将对给排水系统旳设备运营时间、状态、水量、压力值进行记录。
(3)当水泵浮现故障时,楼宇自动化系统会通过联锁控制备用泵自动投入运营。
(4)监控给排水系统旳如下设备:生活给水泵、消防给水泵、自动喷淋泵、稳压水泵、排污泵、屋顶水池、地下水池、污水池、给排水监控系统。
楼宇自控的发展史及其系统设计

楼宇自控的发展史及其系统设计引言楼宇自控系统是一种集成了多种技术的智能化系统,旨在提高楼宇的舒适性、安全性和效率。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对生活质量需求的提高,楼宇自控系统在建筑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本文将介绍楼宇自控系统的发展史,并探讨其系统设计。
发展史第一阶段:基础设施控制系统楼宇自控系统最初是由基础设施控制系统发展而来的。
基础设施控制系统主要用于管理楼宇中的电力供应、照明和暖通空调等基本设施。
这些系统使用有线传统的通信方式,主要依靠人工操作和控制。
第二阶段:自动化控制系统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楼宇自控系统进入了自动化控制系统阶段。
自动化控制系统利用传感器、执行器和控制器等设备,将楼宇各个子系统进行集成和自动化控制。
这些系统可以通过网络远程监控和控制楼宇,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效率。
第三阶段:智能化控制系统随着和大数据技术的兴起,楼宇自控系统进入了智能化控制系统阶段。
智能化控制系统利用算法和大数据分析,对楼宇进行智能化的管理和优化。
这些系统可以自动学习和适应环境变化,提供更加智能、高效的控制方案。
系统设计楼宇自控系统的设计涉及多个方面,包括硬件设备、软件平台和网络架构等。
硬件设备是楼宇自控系统的基础。
常见的硬件设备包括传感器、执行器和控制器等。
传感器用于采集楼宇各个子系统的参数,例如温度、湿度和光照强度等。
执行器用于对楼宇各个设备进行控制,例如调节空调温度和开关灯光等。
控制器作为系统的控制中心,负责接收传感器的数据并根据预设的算法进行控制决策。
软件平台软件平台是楼宇自控系统的核心。
软件平台包括数据采集与传输、数据处理与分析以及用户界面等模块。
数据采集与传输模块负责采集传感器数据,并将其传输到数据处理与分析模块。
数据处理与分析模块利用和大数据技术,对传感器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并生成相应的控制策略。
用户界面模块提供用户与楼宇自控系统进行交互的界面,例如手机App和Web页面等。
网络架构是楼宇自控系统的基础设施,支持数据的传输和通信。
楼宇自动化系统设计方案

第1章楼宇自动化系统1.1. 概述楼宇自动化系统作为智能建筑内特不重要的局部,担负着对整座建筑内机电设备的集中监测与操纵,保证所有设备的正常运行,并到达最正确状态。
同时,在计算机软件的支持下进行信息处理、数据计算、数据分析、逻辑判定、图形识不等,从而提高了智能建筑的高水平的现代化治理和效劳。
它一般采纳分布式操纵系统,设有中心治理〔操作〕站,治理站通过操纵网络、通信总线或通信接口〔TCP/IP、Ethernet、RS-232/485等〕,将直截了当数字操纵器操纵器〔DDC〕、智能机电设备与中心治理站相连组成楼宇自控网络,完成冷热源设备、空调通风设备、电力及照明设备、给排水设备等的监视及操纵。
1.1.1. 楼宇自控系统组成1.1.1.1. 中心治理站中心治理站以全中文图形界面运行楼宇自控系统治理人员的日常操纵、监视、和调度治理工作,采集数据的回档、统计、报表治理等。
对上级治理系统如IBMS开放数据接口进行集成。
1.1.1.2. 现场操纵器直截了当数字操纵器〔DDC〕直截了当对大楼空调冷源、空调通风、照明、电梯、给排水、供配电等设备进行监视和操纵,接收设备的运行状态、故障报警、手/自动状态和传感器信号,进行数据处理后对设备进行自动化治理。
1.1.1.3. 末端设备末端传感器检测现场和设备的参数、运行情况,并把数据上传给直截了当数字操纵器进行处理。
如温度、湿度、压力、流量、水位等传感器。
执行器同意DDC的指令操纵各种水阀、风阀、继电器的动作,使大楼的环境到达舒适和习惯各种应用要求。
1.1.2. 楼宇自动化系统的要紧功能A、自动监视并操纵各种机电设备的启停,显示或打印当前运行状态。
B、自动监测、显示、打印各种设备的运行参数及其变化趋势和历史数据。
C、依据外界条件、环境因素、负载变化情况自动调节各种设备始终运行于最正确状态。
D、监测并及时处理各种意外、突发事件。
E、实现对大楼内各种机电设备的统一治理、协调操纵。
弱电技术在办公楼行业中的楼宇自动化系统设计

弱电技术在办公楼行业中的楼宇自动化系统设计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于办公楼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为了满足这种需求,办公楼行业中的楼宇自动化系统得到了广泛应用。
而这些系统的设计需要依赖于弱电技术。
本文将重点讨论弱电技术在办公楼行业中的楼宇自动化系统设计。
一、弱电技术的概念与应用弱电技术是指在工程中使用的电气系统中电压较低、电流较小的部分。
它在办公楼行业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楼宇自动化系统的设计中。
楼宇自动化系统是通过整合建筑内部的各种设备和系统,实现对建筑物的自动化控制和管理。
这些设备和系统包括照明、空调、门禁、安防等。
二、楼宇自动化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1. 功能性:楼宇自动化系统的设计首先要满足建筑物的基本功能需求。
例如,照明系统需要提供良好的照明效果,空调系统需要提供舒适的温度和空气质量。
因此,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和功能,选择适合的设备和系统,并合理布局。
2. 效率性:楼宇自动化系统的设计还要考虑到能源的节约和利用效率。
通过弱电技术,可以实现对各个设备和系统的集中控制和管理,从而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
例如,通过智能化的调光系统,根据不同的情况自动调节照明亮度,达到节能的目的。
3. 可靠性:楼宇自动化系统的设计需要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通过弱电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对系统的监测和故障诊断,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例如,通过集中控制与监测系统,可以实时获取各个设备和系统的状态信息,发现异常情况并进行处理。
三、弱电技术在楼宇自动化系统设计中的应用1. 通信网络:通信网络是楼宇自动化系统中的基础设施。
它通过弱电技术实现各个设备和系统之间的信息传输。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选择适合的通信协议和设备,并合理规划布线。
例如,可以采用LAN网络,实现数据的快速传输和共享,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
2. 监控与管理系统:监控与管理系统是楼宇自动化系统中的核心部分。
它通过弱电技术实现对建筑内部设备和系统的监测和控制。
酒店的楼宇自动化系统设计讲解

课题名称:酒店的楼宇自动化系统设计姓名:学号:年级班级:指导教师:酒店的楼宇自动化系统设计摘要:酒店的智能建筑是信息时代的必然产物,建筑智能化的目标在于综合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为建筑物提供一个节能、安全、舒适、高效和投资回报率较高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酒店的智能建筑包括楼宇自动化系统、通讯自动化系统。
其中楼宇自动化系统是最重要的系统,本文以某酒店的楼宇自动化系统的设计为背景,讨论了智能建筑楼宇自动化系统设计的一些关键技术和设计技术。
关键字:楼宇自动化;闭路电视监控系统;智能建筑Design Of Building Automation System In HotelAbstract: Intelligent Building(IB) is the result of development in information society. Intelligent Buildings bring us a safe, comfortable, efficient environment .IB is composed of Building Automatization System, Communication Automatization System. BAS is the most important part. Here we will discuss some important technology and design technology of BAS, in the ground of a design of BAS in a hotel.Key words: BAS; CCTV;Intelligent Building目录第一章概述 (2)第二章设计依据 (2)第三章设计原理 (2)3.1先进性和实用 (3)3.2安全性和可靠性 (3)3.3开放可扩展性 (3)3.4标准化和结构化 (3)3.5易维护原则性 (3)3.6集成性 (3)第四章楼宇自动系统设计 (4)4.1供配电子系统 (4)4.2照明子系统....................................................................................................................错误!未定义书签。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楼宇自动化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楼宇自动化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智能楼宇自动化管理系统是一种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楼宇设备自动化控制和管理的系统。
它通过传感器、无线通信技术和云计算平台,实现对楼宇内各种设备和系统的监控和控制,提高楼宇的能源利用效率、安全性和舒适性。
本文将从系统设计和实现两个方面,介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楼宇自动化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在系统设计方面,智能楼宇自动化管理系统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设备互联和通信:系统需要支持各种设备的互联和通信,包括照明设备、供暖设备、空调设备、安防设备等。
通过无线传感器网络和互联网技术,实现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和控制指令的交互。
2. 数据采集和处理:系统需要实时采集楼宇内各种设备的状态数据,如温度、湿度、光照强度等。
通过数据采集模块,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到云计算平台,进行实时处理和分析,为后续的决策制定提供依据。
3. 远程监控和控制:系统需要支持远程对楼宇设备进行监控和控制。
通过移动终端设备,用户可以实时查看设备的状态信息,并进行远程控制。
例如,用户可以调整室内温度或者灯光亮度,实现个性化的舒适度调节。
4. 能源管理和节能优化:系统需要通过能源监测模块实时监测楼宇的能源消耗情况,包括电力、燃气、水等。
通过数据分析和算法优化,提供节能建议和能源利用优化方案,帮助楼宇管理者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消耗。
在系统实现方面,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搭建系统架构和拓扑:根据楼宇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设计系统的整体架构,包括传感器节点、通信网关、云计算平台等组成部分。
确定系统的拓扑结构,包括传感器的布局和通信网络的搭建。
2. 选择和配置传感器设备:根据楼宇自动化管理系统的需求,选择和配置适合的传感器设备。
例如,选择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光照传感器等来采集室内环境数据。
通过传感器的选择和配置,确保系统能够准确地获取各种环境数据。
3. 通信网络的建设:根据楼宇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通信网络方案。
楼宇自动化系统设计方案

楼宇自动化系统设计方案楼宇自动化系统设计方案一、引言楼宇自动化系统(Building Automation System,简称BAS)是指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对楼宇的设备、系统和网络进行集中管理、监控和控制的系统。
它可以实现楼宇设施的高效运行、节能降耗、安全防范等目标,提高楼宇的管理水平和人居环境质量。
本文将介绍一个楼宇自动化系统的设计方案,包括系统结构、功能模块、技术选型等内容。
二、系统结构楼宇自动化系统的整体结构一般分为三层:传感器与执行器层、控制层和管理层。
具体结构如下:1. 传感器与执行器层:该层通过各种传感器和执行器采集楼宇内各种设备和环境参数的信息,包括温度、湿度、照明状态、空调状态、门窗开关状态等。
同时,通过执行器控制设备的开关、调节和执行操作。
2. 控制层:该层通过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或DCS(分散控制系统)等设备,对传感器层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逻辑控制。
通过设定的算法和规则,实现楼宇设备的自动控制和调节。
3. 管理层:该层通过服务器和人机界面,实现对整个楼宇自动化系统的管理、监控和控制。
管理员可以通过从远程访问系统,实时查看楼宇设备状态和运行情况,进行参数设置和系统调整。
三、功能模块楼宇自动化系统的功能模块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照明控制:通过照明传感器和调光设备,根据楼宇内的光线强度和使用需求,智能调节照明设备的亮度和开关状态,实现照明的节能管理。
2. 空调控制:通过温湿度传感器和空调设备,根据楼宇内的温湿度变化和使用需求,智能调节空调设备的运行模式和参数,实现空调的节能控制和舒适性管理。
3. 电梯控制:通过电梯传感器和电梯设备,监测电梯的使用情况和负载,并根据乘客需求和楼层分布,智能控制电梯的运行状态、优化电梯调度,提高运行效率和节能指标。
4. 安防监控:通过视频监控设备、门禁系统和报警设备,实时监测楼宇内的安全状况,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保障楼宇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楼宇自动化系统设计发表时间:2018-11-22T15:42:50.403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1期作者:贺艳萍[导读] 其中电气自动化系统控制是楼宇自动化的核心内容,对智能建筑具有重要意义。
深圳市仁用电子系统有限公司摘要:作为智能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楼宇自动化是运用一定的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网络通讯技术及消防、安全防范、建筑电气、给水排水、通风与空调等系统专业知识对现代化建筑及住宅小区进行安装、调试及维护。
其中电气自动化系统控制是楼宇自动化的核心内容,对智能建筑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自动化控制系统;楼宇自动化;智能建筑;设计一、楼宇自动化系统的含义楼宇自动化是智能建筑的主要组成部分。
楼宇自动化对建筑的所有公用机电设备,包括建筑的中央空调、给排水系统、供配电系统、照明系统、电梯系统、消防系统等,进行集中监测和遥控来提高建筑的管理水平,降低设备的故障率,减少维护及营运成本,它的设计水平和质量对智能建筑功能的实现有直接影响。
二、楼宇自动化系统的功能楼宇自动化系统的任务就是利用现代化的计算机控制技术和计算机网络通讯技术对其内部的各类机电设备实现监控,具体来说,可以实现以下功能:(1)楼宇自动化系统的控制中心显示:并打印各监控设备的运行参数及运行状态,进行远距离控制和程序控制,并进行节能控制。
(2)根据系统在控制器上安装的各种控制程序实现最优化启停控制、时间设定控制、设备台数控制、动态图形显示、报警及打印、能耗统计,保证监控区域具有舒适的环境。
(3)采用集散型计算机监控管理系统,即集中管理、分散控制,以此来实现危险分散,分站和子站的工作,与中央站无关,即使中央站停止工作,所有设备均由分站和子站独立控制正常工作。
(4)提供现场手动控制工作模式,所有受控设备均可就地手动单独启停,中央站并能显示手动工作设置状态。
(5)提高设备的应急能力,在设备故障时,备用设备可自动投入运行,并在中央站显示故障报警,提醒管理人员及时检修。
(6)对所有设备提供累计运行时间记录,当设备运行时间达到规定时间时,系统提出报警,提醒管理人员及时维护。
因此,通过楼宇自动化系统可以为管理者带来以下的益处:①提供舒适的环境;②大大降低设备的运行能耗,降低运行成本;③有效监护设备的运行状态,出现故障时立即报警,保证设备的及时维护、维修,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④大大减少管理人员的数量,提高人员的工作效率,降低人员开支成本。
三、楼宇自动化设计(1)冷冻/冷却水系统的监控:冷冻岭却水系统由冷却塔、冷却水泵、冷冻水泵、分水器、集水器和冷冻机组等组成。
要监控的数据点数量多、类型复杂。
利用一台MEG 40、若干模块、若干前端设备加上。
在Insigh基础上开发的软件完成这些设备的监控工作。
(2)热换器的监控:热换站与冷冻系统共用一个MBC-40,在管路的适当位置安装了温度传感器和热水调节阀。
监测热换器二次测的供水温度,程序将此温度和设定值进行比较,采用比例积分微分算法闭环调节换热器一次测的供水流量。
在保证供热要求的情况下,尽可能地节约能量。
(3)给排水系统的监控:用水位开关监测生活水池的水位,根据设定的高低水位控制供水阀的开/关。
水位降到低水位时开阀,升到高水位时关阀,并做到超低水位和超高水位报警。
根据供水管路的压力,控制供水泵的启停,监测供水泵的运行状态,故障时报警。
为防止因排污泵等故障造成的污水溢出,监测了超限报警水位,当达到此水位日寸,系统将报警,以便工作人员及时处理。
(4)空调机组的监控:利用先进的比例积分微分算法,闭环调节盘管供水阀门的开度和加湿器。
通过网络和软件,可以实现在中央控制室对各空调机组进行控制和管理,还可以将各空调机组的风机运行状态、风机故障报警、过滤阻塞报警、盘管低温报警等传到中央控制室的控制主机上,一旦有报警发生,程序将使现场控制器发出关机和开水阀等保护动作,以免设备受损。
(5)新风机组的监控:因为新风机组和送风机组无回风,所以风道温度和湿度传感器GFM 65安装在送风管道上。
对新风机组和送风机组来说,只要机组工作,新风阀就得全开,不需要调节,因此选用开关式风阀驱动器。
因为进来的都是新风,所以不用监测空气质量。
(5)送风机组的监控:送风机组工作情况与新风机组大体相同。
区别只有两点:其一,送风机是为地下车库送新风的,不需要调节湿度;其二,送风机组在发生火灾事故时必须启动,当消防系统启动送风机时,新风阀必须随之全开。
(6)风机盘管的监控:在风机盘管所在房间安装了手动风机盘管控制器,由各房间人员自行调节。
但考虑到节能,我们将这些风机盘管分为四组,每组由计算机来控制其电源和水阀。
免得楼内无人时还有许多风机盘管开着而造成浪费。
(7)排风机系统的监控:这些排风机平时用作排风,火灾时用作排烟为了便于设备的集中管理,在不影响消防系统的情况下,对每台排风机进行启停控制,使其按一定的时间间隔,定时启/停。
必要的时候,在现场和楼控计算机上都可让每一台风机进行手动启/停。
计算机上可对每一台风机的运行状态和故障状态进行监视,累计运行时旬。
(8)热风幕的监控:智能楼宇采用电热幕,这种电热幕要求电热器关闭后,风扇要继续工作2~3min,以免余热散发不出来而造成损坏,电热幕有两个按键,分别控制电热器和风扇,可在现场手动操作。
(9)照明系统的控制:利用MBC,DPU、计算机和软件配合,对每一回路按预先设定的时间表进行控制。
必要的时候,在现场和楼控计算机上都可对每一路灯进行手动开/关。
对公共走廊和泛光照明也实现了光控制。
(10)变配电的监控:监测全部四台变压器的输出功率、功率因数、用电量和次级回路每相电压、电流,并可按时间累计这些数值。
当出现过压、欠压、过流等异常情况时报警。
所监测的各项参数均可在楼控计算机上显示。
四、供配电自动化监控系统供配电监控系统是电气自动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确保建筑物的供电质量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就目前而言,在民用建筑当中,供配电的监控系统最为主要的是监测功能,在控制的过程中一般都是借助配电柜以及配电箱等形式实现,往往是以人工的控制为主,供配电监视系统主要是由高压侧监测、低压侧监测以及应急发电机监测等几个部分组成。
4.1供配电监测的主要内容其一,监测设备的运行参数,例如,线路的电压、电流以及变压器的温度等,以便于能够为正常运行时的计量管理工作或者是事故故障的分析工作提供必要的参数;其二,监视电气设备的运行状况,例如,监控高低压进线断路器等各种类型开关的闭合情况,也能够为人们提供电气主接线的图文资料,同时在线路发现故障的时候,能够及时的发出报警,并把线路发生的位置、电压以及电流的数据显示出来,以便于更好的进行解决;其三,能够对楼宇内部各用户单位的用电状况进行统计,做好电费的管理与计算,其中包括空调、电梯以及各项照明用具的用电情况,并绘制出用电曲线,实现自动化的抄表,为住户提供缴费单据等;其四,能够对相关的电气设备进行维修养护管理工作,例如,建立设备的相关档案,并把设备的配置、参数以及事故检修文件纳入到档案当中,自动生成定期维护的单据,避免因为维修操作而引发错误的警报等。
近年来的智能建筑的供配电技术使用云配电智能管控系统,通过智能硬件技术、云互联技术和移动终端等实现智能配电,开展基于用户数据的智能节能预警系统,找到系统中各设备的最佳匹配度,通过量身定制的节能方案,使系统中各个耗能设备达到最佳运行,为节能增效提供保障。
4.2高低线路电力参数的相关监测方法在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中,在对供配电高低线路电力参数进行监测之时,监测的信号往往来自于电流互感器以及电压互感器,一般来说,是由电力参数变送器计算好线路当中的有功功率、无功功率以及功率的因素等相关的电力参数,通过现场的总线传输到监测站。
4.3高低压配电系统的监测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在智能化的楼宇当中,电气设备越来越多,人员的密度也越来越大,这就对楼宇内安全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智能化楼宇内部最为常见的高压接线方式,电力是由两路电源进行供应,当其中某一路电源出现故障之时,可以通过母线开关进行控制,对故障回路进行供电,互为备用,以确保供电的可靠性。
一般来说,智能化楼宇内部的供配电系统相对来说都较为完善,具有与电力行业要求相符合的仪表测量装置以及保护装置,因此,作为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的一部分,设备的监控系统能够对供配电系统内各种设备的运行参数进行实时的监控,使得相关管理中心能够及时准确的掌握供配电系统的运行状况,以便于能够提高对供配电设备的监测与管理。
在智能化的楼宇建筑当中,低压主接线往往会采取单母线分段的接线方式,这要做的优势在于,当有一台变压器出现故障或者进行检修之时,相关的管理中心能够利用母线联络开关,让另外一台变压器承担整个的用电;同时,一旦楼宇内的用电状况处于低谷极端,则可以关闭一台变压器,降低运行的损耗。
五、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实际应用以某智能化楼宇建筑为例,探究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实际应用。
该楼宇建筑已经实现了部分智能化系统的建设,接下来想要利用电气自动化技术,方便人们的生活出行。
相关的建设单位,对该建筑进行了整体向的规划,制定了总体规划目标,首先,从供配电设备实施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根据该建筑供配电系统中的负荷等级,在确保供电可靠性的前提之下,对供配电系统实施了自动化监控系统的建设,设定了相关的程序,对供配电系统的运行参数进行了自动化的检测,为供电故障的发生提供了必要的数据信息,同时,也加强了对楼宇内部用电情况的监测,能够为住户提供详细的用电缴费说明,确保了用电的安全。
其次,该建筑单位,利用声控和光控相结合的方式,加强了对楼内照明灯光的控制,避免了无人情况下,照明设备依旧运行的缺陷,节约了电力资源,并且,编制了相关程序,通过该程序实现了对楼外造型灯饰的自动控制。
最后,由于该楼内的人流量较大,电梯使用次数较多,该建筑单位为了满足这种情况,对电梯实施了群控管理,自动化的安排电梯运行,避免了空载的现象,实现了资源的有效利用。
结束语随着信息技术与传统建筑设计相结合的产物——绿色智能建筑的出现,使得人们追求更加舒适、更加安全、更加高效的工作和生活环境的愿望成为可能,这就给建筑设计人员提出了新的挑战,在熟练掌握本专业的知识的基础上还要学习最先进的信息技术,并将其应用到建筑设计之中,从而设计出满足人们工作、生活需求的智能建筑。
参考文献[1]李爱民,宋文军,霍杜霞.楼宁自动化系统的技术探讨 2015.3[2]曾明,陈立定.楼宁自动化远程监控系统的集成应用研究2011.9[3]程大章.楼宁自动化系统集成概述 2017.3。